《扁鹊见蔡桓公》 复习笔记

时间:2024.5.4

《扁鹊见蔡桓公》 复习笔记

一、文学常识

1先秦法家学说的大成。其散文长于推论事理,词锋犀利,剖析入微,善用寓言说明问题,如“守株待兔”“郑人买履”“自相矛盾”等寓言故事为大家所熟悉。他与孟子、庄子和荀子,并称战国散文四大家。

2、出处: “喻老”:用比喻来说明老子的观点。

3 起死回生、妙手回春

二、主要内容

1、层意:

第一层:(开头至“望桓侯而还走”),写扁鹊四次行拜见蔡桓公。

第二层:(“桓侯故使人问之”至“臣是以无请也”),写扁鹊对桓侯病情的分析。

第三层:(“居五日”至文末),写桓侯讳疾忌医而不治身亡。

2

3、启示: 对待自己的缺点、错误,要像对待疾病一样,不可讳疾忌医,而应该虚心接受批评,防患于未然。

三、人物性格分析

1、扁 鹊——医术高明,尽职尽责,机警果断,认真负责;

2、蔡桓公——刚愎自用,讳疾忌医,蛮横残暴,固执己见。

四、通假字

1、“还”同“旋”,回转、掉转。——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2、“汤”同“烫”,用热水焐。 ——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3、“齐”同“剂”,药剂、汤剂。——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五、虚词

1、之

①桓侯故使人问之(代词。指扁鹊)

②君之病在肌肤/君之病在肠胃(助词。的)

③马之千里者(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④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助词。可不译,介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汤熨之所及也/针石之所及也/火齐之所及也/司命之所属/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⑤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助词。可不译,凑足音节的作用)如,公将鼓之/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⑥何陋之有(助词。可不译,宾语前置的标志)如,宋何罪之有?

⑦已而之细柳营(动词。去,到,往)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遂 桓侯遂死(于是,就)

六、实词解释

1、有间:有一会儿。2、腠理:皮肤的纹理。3、深:甚,厉害。4、应:答应,理睬。5、居:止,停。6、走:跑。7、故:特意。8、熨:用药物热敷。9、及:达到。10、属:管。11、请:问。12、索:寻找。

七、古今义

1 立有间 间 古义:一会儿。 今义:之间。

2 居十日 居 古义:停留。 今义:居住、住所。

3 将益深 益 古义:更加。 今义:好处。

4 索扁鹊 索 古义:寻找。 今义:索取。

5 故使人问之 特 古义:特意。 今义:所以。

6 望桓侯而还走 走 古义:跑。 今义:行走。

7 以为功 以为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八、特殊句式

1、倒装句:臣是以无请也。

2、判断句:疾在凑理,汤熨之所及也。

3、省略句:(病)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

九、重点语句

①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桓侯说:“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②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又过了十天,扁鹊远远地看见桓侯转身就跑。

③桓侯故使人问之。 桓侯特意派人问他。

④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病到了骨髓里,那是司命所管的地方,医生是没有办法的。

⑤臣是以无请也 我因此就不再过问了。

十、理解赏析

1

2、扁鹊说了哪些话指出蔡桓公的病情正日益严重?

①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②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③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④今在骨髓,臣是以无情也。

3、课文描写蔡桓公的哪些言行,表现他的讳疾忌医? ①“寡人无疾”传神地写出了蔡桓公固执、自信。 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表现对医生猜忌、反感。

③“不应”“不悦”说明对医生冷淡、反感,拒之千里之外。

4、扁鹊在第四次见到桓侯时,为什么“还走”?最后,扁鹊为什么要离开蔡国,逃到秦国去? ——扁鹊“还走”是因为桓侯的病由轻而重,终至不可救药。扁鹊逃到秦国去是为了避免惨遭迫害,这体现了他的机警果断,也从侧面反映出蔡桓公为人的蛮横与残暴。

十一、艺术特色

1、鲜明的对比。作者通过对比刻画人物,把扁鹊的善意规劝与蔡桓公的讳疾忌医进行鲜明的对比,揭示讳疾忌医者的可悲可鄙。

2、语言准确、鲜明、生动。 ①“立有间”写出扁鹊留心仔细“望诊”的情形。

②“不治将恐深”、“不治将益深”,前者为和缓的规劝语气,后者为语气肯定,规劝中含着警告。 ③“又不应”“又不悦”写出桓侯的傲慢自恃、讳疾忌医的神态。 ④“索”勾画出桓侯病入膏肓时怕死着急的心态。

十二、成语

1、讳疾忌医——“讳”:有顾忌不敢说或不愿说。“忌”:是嫉妒,猜忌。意思是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的缺点和错误。

2、病入膏肓 3、无可救药 4、防微杜渐 5、忠言逆耳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老子·六十三章》

计划克服困难,要着手于它还容易的时候;干大事,要着手于它微细的时候。天下的难事,一定开始于简易;天下的大事,一定开始于微细。


第二篇:爱莲说_复习笔记


《爱莲说》复习学案

一、文学常识

1、  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后人称他为宋代理学“开山祖师”。

2、  出处:《周元公集》

3、  说: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

4、  “爱莲说”:说一说喜爱莲花的道理。

5、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晋代诗人。

6、  “李唐”:唐朝皇帝姓李。

二、主要内容

1、中心:全文托物言志,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

2、段意

第一段:以菊花和牡丹为衬托,表明自己独爱莲,并描绘莲花的形象,赞美莲花的品格。

第二段:以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为比较对象,点明莲花“君子”的比喻意义,表明作者对君子的向往之情和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三、特殊实词解释及例句

1、可爱:值得喜爱。                  

2、染:沾染(污秽)。                   

3、妖:美丽而不端重。                

4、植:树立。                  

5、亵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      

6、鲜xiǎn:少。                 

7、宜乎:宜,当;与“乎”合用,当然。   宜乎众矣。

濯:                    清涟:                        妖:

不蔓不枝:               亭亭:                  植:                 亵:

之:

四、判断句式:……,……者也。(……是……。)

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2、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3、莲,花之君子者也。

五、朗读节奏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4、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六、理解性默写

   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全文的中心句是:花之君子者也。

   3、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6、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

   7、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9、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10、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七、重点语句翻译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对于)莲花的爱好,同我一样的还有谁呢?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出于污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中洗净后却不妖冶。

   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芬芳远播。(就)更显清香,高高地洁净地直立在那里。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弄它。

   5、噫 !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唉!爱菊花(的人),(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

   6、莲,花之君子者也。*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7、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牡丹的人,当然是很多了。

 八、课文内容理解

   1、文中的莲花比喻君子(道德高尚的人),写“菊花”(正衬)和“牡丹”(反衬)的作用是突出君子的高尚气节。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世人甚爱牡丹”。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对追求逐利(追求富贵、贪慕富贵)、趋炎附势的世风的鄙弃。

   3、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1) 牡丹---“ 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

   (2) 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

   (3) 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

   (思想感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4、本文所用的修辞有:排比、设问、比喻 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

   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菊正衬莲,用牡丹反衬莲。文章的最后一段运用了多种句式:分别有感叹句(噫 !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设问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陈述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作者将莲与壮丹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洁身自好(或正直、高洁)品行的追求,对追名逐利世风的厌恶。

   6、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他追求隐逸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世人贪慕富贵的生活态度;周敦颐独爱莲,表明他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7、.下面这段话蕴含了君子哪些品质?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意思对即可)

《陋室铭》复习

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有《刘禹锡集》。

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形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二、文言词语

【名】有名,出名。【灵】(变得)灵异。【斯】这。【德馨】品德高尚。馨,香气。【鸿儒】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素,朴素,不加装饰。【金经】指佛经。【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丝,弦乐器。竹,管乐器。【案牍】官府的公文。【劳形】使身体劳累。劳,使……劳累。形,形体,身体。【乱】使……扰乱。【何】什么。

三、理解探究

1.统领全篇并点明主旨的句子(词语)是:惟吾德馨(德馨)。

2.文章的前四句,既是形象的比喻,又是事物的类比,表面陋室也具有“名”、“灵”的性质。

3.文章的点题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文章是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表明陋室的景色之雅、交往之雅、情趣之雅,见“惟吾德馨”,而明“陋室不陋”的。

5.写陋室环境,突出景色之雅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由此可知其环境特点是:恬静雅致。

6.写室中人,突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由此可知室主人也是一位鸿儒。用一成语概括室中情景:谈笑风生。

7.写室中事,突出情趣之雅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从前两句正面实写的句子可知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从后两句反面虚写可知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之情。

8.以古代名贤自况的语句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运用类比的目的是:表明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与抱负,进一步突出“德馨”。

9.全文画龙点睛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引用孔子的话有以君子自居之意,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

10.本文通过描写陋室,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11.本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本文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引出主旨。“德馨”立意贯穿全篇。

12.写出文中的骈句,散句。

   骈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散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孔子云:“何陋之有?”

13.“仙”和“龙”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能概括出全文大意的词语是:德馨。

14.本文写陋室,却没有一个表现“陋”字,请用四个字概括本文的意思:陋室不陋。

15.《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四、迁移拓展

1.本文中含有“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的意思,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为什么?

同意。品德高尚者追求的不是物质条件的好坏,而是精神世界的纯洁与充实。他们鄙弃功名利禄,不趋炎附势,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保持着坚贞的操守,所以身居陋室而不觉其陋。

2.作者做此铭主要表明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也流露出讽刺现实的意味。你能看出当时的现实是怎样的吗?

官僚士大夫阶层思想庸俗、颓废,居豪宅,寻欢乐。

3.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从本文表达的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来看,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从他独善其身,避而不和庸俗的官僚往来,使自己与污浊的社会隔离开来等做法来看,又是消极的。(也可有自己的看法)

4.人人都有居室,你喜欢的居室是什么样的?请描绘出来,并说明你喜欢的原因。(略)

五、译句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身心。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间简陋的房子,只是主人有美好的德行(就不显得简陋了)。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和我谈笑往来的都是渊博的学者,而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4、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20##-03-06 | 中考文言文复习 桃花源记(八年级上)

    中考文言文复习 桃花源记(八年级上)

作者:陶渊明,朝代:晋宋诗人,散文家。本文选自《陶渊明集》。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归园田居》(其三)《饮酒》等

一、生字读音。 豁然(huò)  俨然(yǎn)  垂髫(tiáo)    叹惋(wǎn)  诣(yì)    刘子骥(jì)

 二、重点字词解释。

  1.缘溪行(沿着) 2.落英缤纷(落花)3.渔人甚异之(诧异) 4.豁然开朗(宽阔明亮的样子)

  5.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6.黄发垂髫(老人;小孩)7.怡然自乐(喜悦的样子)8.具答之(详尽)

  9.咸来问讯(都)10.延至其家(邀请)11.欣然规往(高兴的样子) 12.后遂无问津者(渡口)

 三、通假字。

  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四、一词多义。

1.舍  便舍船(舍弃,抛开)

       屋舍俨然(房屋)

2.寻  寻向所志(寻找)

       病终(不久)

3.得  便得一山(看到)

       得其船(找到)

 4士   处处志之(用符号做标记)

       寻向所志(做的标记)

五、古今异义。

 1.芳草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今义:味道好

 2.阡陌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的总称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4.无论魏晋古义:(更)不用说、(更)不必说,是两个词 今义:关联词语

 六、词类活用。

 1.渔人甚异之:形容词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2.欲穷其林:形容词用作动词,走到尽头。

  3.初极狭,才通人:使动用法,使………通过。

七、成语。

 1.世外桃源:指虚构的超脱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地方。

 2.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明亮,也比喻心里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

 3.无人问津:没有人来询问渡口。比喻没人过问,受到冷落。

 4.怡然自得: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怡然,喜悦的样子。

八、重要句子。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芳香的野草鲜艳美丽,落花到处都是。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九、理解性默写

   1、本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5、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6、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 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本文"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交代桃源人来历的句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十、课文内容理解

   1、线索:渔人(武陵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发现——访问——离开——再寻,贯穿起来。

   2、顺序:时间先后

   3、本文中第三段描写了桃花源人社会风尚的哪两个方面?(简答):生活幸福;民风淳朴。

   4、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5、从文章那些地方知道内容是虚构的:从“桃源世界”,结果“不复得路”,而后“无人问津”可知。

   6、虚构目的:描绘无剥削,压迫,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宁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同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作者和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7、作品意义:尽管这种理想不可能实现,但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和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8、 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设下悬念,使故事更加离奇

   9、“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世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

   *为了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意愿。或:为了寄托美好理想,追求自由生活

   10、渔人离开桃源后,还写太守与刘子骥先后探访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么?

   *① 增添神秘色彩。②暗示这是一个虚构的无法实现的理想世界

一、用 / 划出下列句子的停顿(每句只划一处)

1、忘 / 路之远近      2、问 / 所从来     3、遂与外人 / 间隔

4、问 / 今是何世      5、此人 / 一一为具言所闻 

6、不足 / 为外人道也             7、后 遂 无 问 津 者

二、在括号里填入文中省略的成分。

1、(桃源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桃源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2、此人一一为(桃源人)具言所闻,(桃源人)皆叹惋。余人各复延(渔人)至其家,皆出酒食。(渔人)停数日,辞去。

三、内容探究:

1、概括各段大意,归纳本文主旨:

发现桃林(1段)——进入桃源(2段)——访问桃源(3段)——离开桃源(4段)——寻找桃源(5段)

主旨:1、桃源景色优美,土地肥沃,民风淳朴;2、桃源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人人劳动,自食其力,生活和平、宁静;3、在当时赋税极为繁重的阶级社会,这是农民求之不得的好地方,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的理想世界。4、世外桃源的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寄托作者对美好、自由、和平的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批判。)

2、第一段描写桃林景色有何作用?

暗示下文将出现奇境,渲染气氛,为下文描写做铺垫。

3、作者笔下桃源有何特点?

桃源景色优美,土地肥沃民风淳朴;生活和平宁静,人民安居乐业,是作者心中理想社会。

4、桃源人为何叹惋?为何嘱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源外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频,人民生活痛苦。

5、桃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

饱受战乱之苦,不愿出去。

6、“处处志之”与“不复得路”是否矛盾,作者为何这样写?

暗示桃源并不存在。

四、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写出描写桃花源中人们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土地平旷……并怡然自乐)

3、写出本文中出现的三个成语 (豁然开朗、世外桃源、怡然自乐)(无人问津)

4、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甚异之)

5、文中描写桃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表现 “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

  (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 (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8、“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口技》复习资料

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这本书是清朝的张潮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以铺写故事记叙人物为中心,全书20卷。《口技》的作者是清朝的林嗣环,字铁崖,代表作品《铁崖文集》《湖舫存稿》,后世尊他为小说家之祖。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少顷shǎo  qǐng  齁hōu声  屏障 píng zhàng  犬吠fèi  呓语yì  曳屋许许声yè  hǔ 

施 :shī  几欲先走jī  无敢哗者 huá  夫叱大儿声chì  意少舒 shǎo絮(xù)伸颈:jǐng

呜声 wū 中间力拉崩倒  jiàn   奋袖出臂bì  咳嗽 ké sou  惊觉jué   抚fǔ  嗣 sì  既而:ér

三、重点实词:

京中有善口技者:擅长  施八尺屏障:设置  安放   会宾客大宴:适逢正赶上。而已:罢了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只听见     少顷:一会儿   众妙毕备:全、都       众宾团坐:围绕而坐     满坐寂然:“坐”通“座”,座位    犬吠:狗叫。便有妇人惊觉欠伸:被惊醒;打哈欠,伸懒腰。  其夫呓语:说梦话   既而:不久,紧跟着。  妇抚儿乳:抚摩,安慰;  喂奶妇拍而呜之:轻声哼唱着小曲哄小孩入睡众妙毕备:俱备      絮絮不止:连续不断的说话    夫叱大儿声:大声呵斥      一时齐发:同时     侧目:偏着头看    默叹:默默赞叹    以为妙绝:认为;到了极点    未几:不久       夫齁声起:打鼾。   渐拍渐止:逐渐。   盆器倾侧:翻倒倾斜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隐约;老鼠活动的声音。    宾客意少舒:心情;稍微;伸展,松弛。   稍稍正坐:渐渐       俄而:一会。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其中;夹杂      曳屋许许声:拉    凡所应有:所有的,凡是的。                 虽人有百手:即使   手有百指,  不能指其一端:手指;指出。  不能名其一处:说出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这时候;脸色   两股战战:大腿    几欲先走:几乎、差点儿;跑   奋袖出臂:举起、扬起    于厅事之东北角:在  的群响毕绝:消失

四、古今异义:

会:会宾客大宴(古:适逢;今:会议)      但:但闻抚尺一下(古:只;今:表转折,然而)

施:施八尺屏障(古:设置;今:设施)      是:当是时(古:代词,这;今:判断动词,是)

虽:虽人有百手(古:即使;今:虽然)      奋:奋袖出臂(古:扬起;今:兴奋)

走:几欲先走(古:逃跑,跑;今:行走)    战:两股战战(古:大腿;今:屁股)

闻: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古:听见;今:听说)

五、一词多意。

1、坐:(1)坐在(口技人坐屏障中)(2)通“座”,座位(满坐寂然)(3)犯罪(何坐?坐盗) 2、备:(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3、毕:(1)尽(毕力平险)(2)全部(群响毕绝)
4、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2)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3)征发(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4)开放(野芳发而幽香)(5)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6)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绝:(1)隔绝(2)极点(以为妙绝)(3)停止,消失(群响毕绝)(4)极高的,陡峭的      

6、名:(1)命名、起名(名之者谁)(2)说出(不能名其一处)

六、词性活用:

宴:会宾客大宴(名作动,摆酒宴)  目:侧目(名作动,看)   乳:妇抚儿乳(名作动,喂)

善:善口技者(形作动,擅长)  手:妇手拍儿声(名词作壮语,用手)遥:遥闻深巷(形作壮,远远地)

七、表时间的副词:

表示突然发生:忽,忽然      表示几件事同时发生:一时          表示两事相继发生:既而

表示在特定的某个时间之内发生:是时         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俄而,少顷,未几

八、通假字:满坐寂然:“坐”通“座”,座位。

九、问答题。

1、“京中有善口技者”中“善”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善字统领全文或连贯全文,全文的展开都紧紧扣住善字。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表现出来的。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声音的?答:由远及近,由小到大。

3、为什么交代道具时,连用四个“一”字?答:暗示道具简单,衬托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4、“伸颈,侧目,微笑,默叹”写出了听众的那些心理?这样写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

答:听得入神,心领神会,感到满意,为表演者技艺所折服。对表达中心起到侧面烘托的作用。

5、结尾句“一人……”起到了那些效果?文章开头和结尾一再强调道具的简单,有什么作用?

答:既照应开头,也突出舞台、道具的简单,反衬表演者技艺高超,有余音绕梁之效。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6、文中五次重复使用“百千”,有什么作用?答:“百千”指多、杂,突出了火急、火猛。也渲染了人们的紧张和慌乱。

7、第一段写什么内容?文章最关键字眼是什么?答:交待口技者表演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及开场气氛。  “善”

8、文中口技者共表演了哪几个场景?答:两个  一是四口之家在深夜由睡而醒、由醒入睡的情形。一是发生在这个家庭附近的一场大火的情形。

9、课文中描写了听众的哪几处表现?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答:三次。细腻的刻画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这场精彩的演出对听众具有的吸引力的表演效果,从而烘托口技者技艺的高超。

10、作者在选文中怎样表现口技之“善”的? 文中多次描述听众的反应,这些描写有什么效果?答:.既有正面描写各种声音,又有侧面描写宾客为表演所陶醉、折服的神态,这样共同表现其表演之“善”。侧面烘托口技人技艺的高超

11、第②段描摹一个声响场景,表现深夜一家四口由(睡)到(醒)的过程,写声响按由(远)及(近),由(外)及(内),由(小)及(大)的顺序。                

12、你能说出各场景的声音变化有何特点?有什么好处?答:作者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描摹,请同学们划出表示时间的词语:遥闻……既而……当是时……未几……一时……未几……忽……俄而……忽然。第一个场景的声音从“深巷犬吠”开始.写到屋中四人的不同声音,由远及近,由小到大;第二个场景“夫声起”、“妇梦中咳嗽”说明一家人由醒而睡.声音变小.尤其通过鼠倾盆器之言来衬托屋内的安静,甚是绝妙。第三个场景情形急转,由“一人大呼”到“夫大呼”、“妇大呼”、“两儿哭”?再到百千人“大呼”、“儿哭”、“犬吠”,再到各种风火声、救火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说明声音由少而多、杂,也越来越大.从三个场面总体来看,声音变化的情形是:小--大--小--大,思路清楚有序,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体现出表演者高超的技艺。

13、“满坐寂然,无敢哗者”一句说明了什么?答:参加宴会者无不是京城的名门望族,大富人家,可表演者一声抚尺,使满坐寂然,无敢哗者”,暗示表演者名声之大,技艺之高无人不晓,无人不服。

14、第二段中 “伸颈,侧目,微笑,默叹”写出了那些心理和内心感受?答:“伸颈”、“侧目”说明听得入神,被深深吸引,“微笑”、“默叹”表明对表演者的赞赏,观众初入情境,尚能自持。.听得入神,心领神会,满意、折服的感受。

15、课文中的口技艺人模仿了哪些声音?观众反应如何?答:明确:犬吠欠伸呓语儿啼妇呜夫叱絮絮,齁声、妇拍儿渐止、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咳嗽,大呼、齐哭、百千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力拉崩倒、火爆声、风声、求救声、抢夺声、泼水声等。观众反应:伸颈、侧目、微笑、默叹意少舒、稍稍正坐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

16、.众宾客听了表演后都“以为妙绝”,请问“妙”在何处?答:“妙”在于五种声音,一时齐发,犹如一部大合唱。

17、 “犬吠”这两字,有何作用?答:犬吠烘托深夜的环境气氛,也是一家人由睡到醒的原由。

18、“正坐”和前文何处形成照应?答:“正坐”和“伸颈,侧目”照应。

19、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一家人睡去后夜深寂静的氛围?找出具体语句。答:以动写静,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20、本文展示民间艺人技艺高超的主要描写方法是什么?这种写法的好处何在?

答: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着力描写表演者的高超技艺,这是正面描写;着力描绘听众的反应,这是侧面描写。两者结合起来写,是为了把表演和它的效果有机地联系起来,一突出口技表演之“善”。

21你认为口技艺人的表演“妙”在何处?(围绕利用简单的道具表演的惟妙惟肖,淋漓尽致谈即可。)22、请设计一段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文字,更好的突出表达效果。答:他美妙的歌声在室内回荡,仿佛大珠小珠落玉盘一般,伙伴们个个静静地倾听,神情是那样的专注,眼神中充满了无尽的神往……

23、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联系上下文有什么作用?答:写由醒到又睡的经过和宾客情绪变化,承上启下

24、第四段中“忽一人大呼火起”一句声响有何特点和作用?答:声响突如其来,情势紧急,引出着火和救火场面。

25、第四段中一家四口的声响可想见当时什么情景?答:四口人突然感到祸从天降,陷入危难之中,紧张,忙乱。

26、第四段中宾客的反应从那些方面表现的?答:从神色、动作、情感心理方面表现的,反衬口技人技艺高超。

27、那些声音说明一家四口由睡到醒的过程?这些声音和“当是时”之后的声音有何不同?答:“欠伸”“呓语”“大啼”“絮絮不止”说明一家人由睡到醒,以上是单音表演,“当是时”后是混合声表演。

28、由口技之精,我们可以联想到各行各业的技艺之善,如果在本专业有所建树,你认为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答:可就“德”和“才”“苦练”和“顿悟”等展开,有恒心,争取做到由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

29、表演者技艺为什么这样出神入化?这给我们什么启迪?答:勤学苦练的结果,凡事都要下苦功,做到精益求精。

20##-03-06 | 论语十则复习与拓展

   论语十则复习与拓展

 一、基础知识积累

(1)语文常识:孔子是什么时代的人?是一个怎样的人?《论语》是一部什么书?

(2)读准字音: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曾子、三省吾身、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诲女知之、是知也、自省、弘毅等。

(3)古今不同的常用词:日、省、信、传、习、弘毅、已……

(4)三个通假字:“说”通“悦”,“女”同“汝”,“知”通“智”。

(5)出了哪些成语:不亦乐乎、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岁寒知松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必须理解的问题:

①为什么“思而不学则殆”(我把“殆”解为“危险”)?“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孔子更反对哪个?为什么?

②“三人行”一定“有我师”吗?如果同行的都是坏人呢?

③关于“三”的理解。“三省吾身”真的是反省三次吗?

引导学生结合书上注释明确:古代人对“三”、“六”、“九”有一种数字崇拜,“三”一般是泛指多数,而不是一个确切的数字。第二则内容恰巧举了三个例子只是一种巧合。不是真的就反省了这三个问题

④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⑤对照自己的学习生活,想一想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够,今后有何打算?等等。

(7)熟读、背诵、默写翻译《论语十则》。

二、读书笔记整理与运用

1、课文所选的十则,主要谈了两大问题:求学和做人。求学的内容里又包含两方面:态度和方法。请你据此设计一个板书式的读书笔记,把十则的内容涵盖进去。

2、总结本文出现的成语、格言警句等。成语:

温故知新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

见贤思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亦乐乎   松柏后凋   岁寒松柏   择善而从

格言警句:

(1)谈学习态度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谈学习方法的:

学而时习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 

(3)谈修身做人的: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吾日三省吾身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云朵朵 的 《论语十则》复习资料

一、基础知识

1、孔子名 丘 ,字 仲尼 ,春秋时代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仁政、仁爱”。 后世将他与儒家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孟子合称“孔孟”。

2、《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共20篇是我国古代的“四书五经”之一,其中“四书”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⑴《论语》(   )   ⑵不亦乐乎(    )   ⑶三省吾身(   )⑷罔(    )⑸殆(    )    ⑹愠(   )   ⑺传不习乎(     )  ⑻弘毅(     )⑼凋(     )  ⑽恕(    )

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⑴学而时习之(按一定的时间复习)      ⑵不亦说乎(通“悦”,愉快)

⑶人不知而不愠(生气,发怒)          ⑷学而不思则罔(迷惑)

⑸思而不学则殆(有害)                ⑹三省吾身(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⑺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⑻是知也(此,这)

⑼其恕乎(大概,也许)                ⑽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⑾是知也(通“智”,聪明)             ⑿己所不欲(要,想做)

⒀勿施于人(给,施加)                ⒁其恕乎(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⒂见贤思齐焉(看齐)                  ⒃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

⒄士不可以不弘毅(刚强勇毅)              ⒅知松柏之后凋也(凋谢)

⒆择其善者而从之(学习)              ⒇死而后已(停止)

5、写出文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① 说 通 悦  ,愉快  ② 女 通 汝  ,你  ③ 知 通 智 ,智慧,聪明  

6、写出加点字的古今异义。

①温故而知新    古义:老的,旧的,过去的。  今义:缘故,故意,意外的事情。

②可以为师矣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能够。

③不亦君子乎    古义: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   今义:对人的敬称。

④是知也        古义:这,这个,这样。      今义:表示肯定判断。

⑤死而后已      古义:停止。                今义:已经。

7、阅读课文,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阐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十则中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论述新旧知识的关系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论述学习应有的谦虚态度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孔子教导弟子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6)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镜),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的语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科学是实实在在的,来不得半点虚假。”《论语》中与这句话有相同意境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8)论述友情关系的句子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9)在《论语》十则中表明一个人能经常检查自己,反省自己的句子是:吾日三省吾身。

(10)在表示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和看齐时经常引用《论语》十则中的:见贤思齐。

(11)在艰苦的条件下才能真正考验一个人,在《论语》十则中,表示这一意思的话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8、本文中的语录演化出很多成语,这些成语一直沿用至今,请至少写出五个。

答:温故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见贤思齐。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孔子说:"学习知识而又经常温习功课,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赶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并不恼怒,不也是个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并从中得到新的体会,可以凭着这做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对自己)有害."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做法)."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的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罕》)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才停止下来,不也很遥远吗 "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一生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不想要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三、简答

1、学习与思考有什么关系,请结合孔子的话加以分析。

答:学习和思考是辩证的关系,只学习而不思考,则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如果只是思考而不能学习则会更为有害,因此二者一定要结合起来。

2、在孔子看来,“人不知而不愠”也是一种“君子风范”,那么作为“君子”都应该具有怎样的风范呢?

答:不仅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而且有广博学识,还要有宽广的胸怀和善良的心地。

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的“朋”指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不亦乐乎”呢?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对学习与交流有怎样的态度?答:“朋”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研究问题当然是高兴的事,更是一种乐趣。可以看出孔子愿意与别人切磋探讨学问,把这当作乐事。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到底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要有实事求是的求学态度。

5、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又说“学而不厌”。为什么孔子对学习感到愉快而不感到厌倦呢?你在学习中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试谈一谈你的感受。

答:因为孔子具有明确的学习志向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因此,对学习的过程并不感到厌倦。

6、“温故”和“知新”是不是两件并列的事?该如何理解?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并非并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启示:我们在学习中必须复习,而且是思考着复习,从中发现新知识。

7、结合实际谈谈对“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解。

答:孔子的这句话包含了相互体谅的意义。在生活中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的身上。

8、请用一个成语概括第7则的含义。答:取长补短。

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揭示了松柏怎样的品质?你从中获得怎样的启示?

答:这句话揭示了松柏高洁傲岸、不畏严寒的品质。获得的启示是:君子的风度和才能只有经历考验后才能体现出来。

10、写一句话用上“见贤思齐”这一成语。

答:我们只要具有见贤思齐的精神,就能不断进步。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反映了孔子什么教育思想,对弟子说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现实意义?

答:这是孔子从学习态度方面来谈的。告戒弟子要善于发现并学习别人的长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告诉我们要向一切人学习,在今天仍有实际意义。只有用谦虚的学习态度,向周围的一切人学习,才会有成就。

12、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对你有何启示?

答:(1)告诉我们学习必须有端正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方法。(2)作为人必须养成好的品德修养。

13、“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句子填写)“重”和“远”分别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任重而道远。 “重”表现在“仁以为己任”上;“远”表现在“死而后已”上。 

 14、根据课文内容拟一副对联。

答:孔子遍游六国, 论语影响全球。

15、课文中提到曾子、子路、子贡,你能列举他们或孔子其他弟子的事迹吗?列举两个以上。

答:曾参杀人、子路盛服见孔子、子贡游说五国之君。

16、古人常用“三”表示多数,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请你再举两例。

答:吾日三省吾身、三思而后行、白发三千丈、飞流直下三千尺。

17、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精通了半部《论语》就可以治理天下。这句话道出了《论语》在修身、治国方面的作用。

18、请写出3句课外的孔子的言语。

A.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B.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C.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四、课外阅读

颜回好学

回①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②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③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注释】①回:颜回,又称颜渊。 ②鲁哀公:鲁国国君。 ③迁:转移

1、指出下列句子的通假字。

⑴发尽白,蚤死。               

⑵今也则亡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⑴孔子哭之恸         ⑵门人益亲        

⑶弟子孰为好学        ⑷不贰过        

3、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迁怒,不贰过。                              

4、颜回的好学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用原文回答)

(三)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为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1、解释文中加点词。

恐已暮矣           安敢戏其君乎        

臣闻之            善哉        

2、翻译文中画线的文言句子。

⑴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⑵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3、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4、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你认为学习与年龄有没有关系?是什么关系?

更多相关推荐:
扁鹊见蔡桓公 阅读归纳

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

读扁鹊见蔡桓公有感

扁鹊见蔡桓公新解一天在舅舅家玩耍正在写作业的妹妹嘟嚷着让我教她理解一篇文言文觉得中学语文教材不会多难便一口答应了文章的题目是扁鹊见蔡桓公指导完妹妹自己却有了新的感悟文章的内容是这样的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

扁鹊见蔡桓公

一解释下列加线的词1A温故而知新B故使人问之2A居十日扁鹊复见B面山而居3A司命之所属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所属C属予作文以记之4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B桓侯又不悦二找出并说出下列的古今义的字1君有疾在腠里古今2扁鹊望...

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学案一文学常识1本文出处韩非子喻老喻老用比喻来说明老子的观点2韩非子战国末年韩国人著名思想家先秦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与孟子庄子和荀子并称战国散文四大家其代表作品有说难五蠹等3韩非子是先秦法家的代表著...

《扁鹊见蔡桓公》古今异义

扁鹊见蔡桓公古今异义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走古跑走今行走臣是以无请也请古询问今礼貌地求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以为古把当做今认为立有间间古一会今中间居十日扁鹊复见居古止停今居住使人索扁鹊索古寻找今绳索

扁鹊见蔡桓公重点字

二十六扁鹊见蔡桓公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作者时代的重要思想家先秦家学说的集大成者著作有家的代表作二文章思路以时间为序写扁鹊与蔡桓公的四次见面又传神地再现两人见面时不同的神态语言和性格突出扁鹊慧眼识病尽职尽责敢于直言...

《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一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文中一些常用实词的词义2理解积累文言词语理解句意文意3了解本文叙事层次分明的特点体会人物的鲜明个性4理解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的人生哲理二教学重点通过对一系列数字的...

扁鹊见蔡桓公检测

扁鹊见蔡桓公检测满分130分姓名分数一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共36分每空2分12君有疾在腠理3不治将恐深4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5居十日6扁鹊复见7不治将益深8桓侯不应9扁鹊望桓侯而还走10汤熨之所及也11火齐之所及...

扁鹊见蔡桓公翻译

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11肌肤肌肉和皮肤12益更13应答应理睬14悦高兴15还走转身就跑还同旋回转掉转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

25扁鹊见蔡桓公同步练习及答案

25扁鹊见蔡桓公caijuyudonglixi文笔精华美文中散步品尝心灵的鸡汤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和帮助自主积累积累中运用构建知识的殿堂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有间jin不应yngB腠理cu...

第28课《扁鹊见蔡桓公》教案

第28课扁鹊见蔡桓公教学案濮水柔情课时安排两课时累计课时教学目标1文言文的字词句翻译2提高学生借助工具书及注释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3帮助学生认识讳疾忌医的严重危害理解防微杜渐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1古今异义的词语2...

《扁鹊见蔡桓公》《祖逖》《读孟尝君传》

中考文言文补充篇目扁鹊见蔡桓公韩非子北京版教材13册二十六扁鹊见蔡桓公韩非子导读课文记叙名医扁鹊四次进见蔡桓公的情况文中是怎样叙述蔡桓公对待病情的态度和病情发展的经过的想想这个故事有什么积极意义扁鹊见蔡桓公立有...

扁鹊见蔡桓公读后感(2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