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见蔡桓公

时间:2024.5.8

《扁鹊见蔡桓公》学案

一.文学常识。

1.本文出处《韩非子?喻老》 ,“喻老”:用比喻来说明老子的观点。

2.韩非子,战国末年韩国人,著名思想家,先秦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与孟子、庄子和荀子,并称战国散文四大家。其代表作品有《说难》、《五蠹》等。

3.《韩非子》是先秦法家的代表著作。书中保存了不少寓言故事,如:“守株待兔”、 “滥竽充数”、“买椟还珠”、“自相矛盾”、“老马识途”、“郑人买履”等。

4.扁鹊介绍。

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姬姓,秦氏,名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名医,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勃海郡郑(今河北任丘)人,一说为齐国卢邑(今山东长清)人。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少时学医于长桑君,尽传其医术禁方,擅长各科。在赵为妇科,在周为五官科,在秦为儿科,名闻天下。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相传有名的中医典籍《难经》为扁鹊所著。

二.字词句精解。

(一)注音。

蔡桓公(huán) 腠理(còu) 汤熨(tàngw?i)骨髓(suǐ) 还走(xuán) 火齐(jì) .......

(二)一词多义。

居 居五日 (止, 停) 面山而居 (居住):

故 桓侯故使人问之 (特地) 公问其故 (原因)

之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 君之病在肌肤(的)

桓侯故使人问之(代词,指代扁鹊还走的原因) 针石之所及也(助词,不译)

宋何罪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可不译) 已而之细柳营(动词,去,到,往)

间 立有间(一会儿)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 又何间焉(参与)

属 司命之所属(管辖)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通“嘱”,嘱咐)

(三)通假字。

1.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还”通“旋”,回转、掉转 .

2.汤熨之所及也 “汤”通“烫”,用热水焐 .

3.火齐之所及也 “齐”通“剂”,药剂 .

(四)词类活用。

1.汤熨之所及也 名词作动词,用热水焐,用药热敷 ..

2.针石之所及也 名词作动词,用针灸治 ..

(五)古今异义。

1.居十日 .

2.扁鹊复见 .

3.不治将益深 .

4.是以无请也 .

6.使人索扁鹊 .

古义:止、 停 今义:居住 今义:重复 今义:有益的 今义:邀请 今义:行走 今义:线索 今义:疾病 古义:再一次 古义:更加 古义:跑 古义:询问 古义:寻找 古义:小病 5.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7.君有疾在腠理 .

8.桓侯故使人问之 古义:特地 今义:事故 .

9. 以为功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

(六)特殊句式。

1.医之好治不病以( 之 )为功 (省略句)

翻译:医生总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来捞取功劳。

2.使人索扁鹊,( 扁鹊 )已逃秦矣 (省略句)

翻译:(桓侯)派人去寻找扁鹊,(扁鹊)已逃到秦国去了。

3.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判断句,“也”表判断 )

翻译:肌肤之间的空隙和肌肉,皮肤致理的病,用热水焐,用药热敷,可以治好。

三.课文精解。

扁鹊见【拜见,进见】蔡桓公,立有间【一会儿】,扁鹊曰:“君有疾【古义:小病 ;今义:疾病】在腠理【中......医学名词,指人体肌肤之间的空隙和肌肉、皮肤纹理】,不治将恐【恐怕将要】深【加深】。”桓侯曰:“寡人【寡德.....

之人,古代诸侯自称的谦辞,译作“我”】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好【喜欢】..治不病以为【“以(之)为”,把它(指代治好的病)作为】功!” ..

译文:扁鹊进见蔡桓公,(在桓公面前)站这(看了)一会儿,扁鹊说:“您的肌肤之间的空隙和肌肉、皮肤纹理中有点小毛病,不医治恐怕要加重。”桓侯说:“我没有病。”扁鹊退出以后,桓侯(对左右的人)说:“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来捞取功劳!”

居【古义:止、停;今义:居住】十日,扁鹊复【又,再一次】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更加】深。”...

桓侯不应【回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高兴】。 ..

译文: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桓侯,他(对桓侯)说:“您的病在肌肉和皮肤里了,不(及时)医治将要更加严重。”桓侯又不理睬。扁鹊退出后,桓侯又不高兴。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译文:又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桓侯,说:“您的病已到肠胃里了,不(及时)治疗将要更加严重。”桓侯又没有理睬。扁鹊退出后,桓侯又不高兴。

居十日,扁鹊望【远远地看见】桓侯而【表示顺接】还【“还”通“旋”,回转、掉转】走【古义:跑;今义:行....

走】。桓侯故【古义:特地,特意;今义:事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名词作动词,用热水焐,用...

药热敷】之【助词,不译】所及也;在肌肤,针石【名词作动词,用针灸治】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火剂汤,一.....

种清火,治肠胃病的汤药。齐:“齐”通“剂”,调配,调剂】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传说中掌管生死的神】之所...

属【掌管,管辖】,无奈何【没有办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因此】无请【古义:询问,过问;今义:邀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古义:寻找;今义:线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就】死。 ..

译文:又过了十天,扁鹊远远看见桓侯就转身跑了。桓侯特意派人问扁鹊为什么转身就跑,扁鹊说:“小病在皮肤的纹理中,是汤熨的力量能达到部位;病在肌肉和皮肤里面,是针灸的力量能达到的部位;病在肠胃里,是火剂汤的力量能达到的部位;病在骨髓里,那是司命管辖的部位,医药已经没有办法了。现在病在骨髓里面,我因此不问了。”又过了五天,桓侯身体疼痛,派人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了。桓侯就病死了。

四.结构、内容、主题分析。

(一)结构内容。

第一层:(开头至“望桓侯而还走”),写扁鹊四次拜见蔡桓公。

第二层:(“桓侯故使人问之”至“臣是以无请也”),写扁鹊对桓侯病情的分析。

第三层:(“居五日”至文末),写桓侯讳疾忌医而病发不治身亡。

(二)内容分析。

1.课文按什么顺序记叙了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

时间顺序。

2.扁鹊说了哪些话指出蔡桓公的病情正日益严重?

①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②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③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④今在骨髓,臣是以无情也。

3. 用原文回答

(1)扁鹊第一次见蔡桓公,提出了什么忠告?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2)表现蔡桓公固执、自信的句子是哪一句? 寡人无疾。

(3)扁鹊认为蔡桓公的病已无法医治的原因是什么?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4)表现蔡桓公反感医生的话是哪一句?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5)第四次见蔡桓公,扁鹊为什么“望桓侯而还走?”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4. 扁鹊在第四次见到桓侯时,为什么“还走”?最后,扁鹊为什么要离开蔡国,逃到秦国去?

扁鹊“还走”是因为桓侯的病由轻而重,终至不可救药。

扁鹊逃到秦国去是为了避免惨遭迫害,这体现了他的机警果断,也从侧面反映出蔡桓公为人的蛮横与残暴。

(三)人物分析。

1.扁鹊形象分析。

扁鹊:医术高明,尽职尽责,机警果断。(要能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2.蔡桓公形象分析。

(1)课文描写蔡桓公的哪些言行,表现他的讳疾忌医?

①“寡人无疾”传神地写出了蔡桓公固执、自信。

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表现对医生猜忌、反感。

③“不应”“不悦”说明对医生冷淡、反感,拒之千里之外。

(2)蔡桓公:刚愎自用,讳疾忌医,蛮横残暴,固执己见。(要能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四)主题分析。

1.本文主题归纳。

本文通过叙述扁鹊和蔡桓公的故事,刻画了两个人物,表现了得病须及时早医治,切勿讳疾忌医,告诉人们要正视

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与帮助。

2.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请联系个人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例如:(1)教育人要防微杜渐,不能盲目自信,更不能讳疾忌医。(2)对待自己的缺点、错误,要像对待疾病一样,不可讳疾忌医,而应该虚心接受批评,防患于未然。(3)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与帮助。??

五.艺术特色。

1.鲜明的对比。

作者通过对比刻画人物,把扁鹊的善意规劝与蔡桓公的讳疾忌医进行鲜明的对比,揭示讳疾忌医者的可悲可鄙。

2、语言准确、鲜明、生动。 ①“立有间”写出扁鹊留心仔细“望诊”的情形。

②“不治将恐深”、“不治将益深”,前者为和缓的规劝语气,后者为语气肯定,规劝中含着警告。

③“又不应”“又不悦”写出桓侯的傲慢自恃、讳疾忌医的神态。 ④“索”勾画出桓侯病入膏肓时怕死着急的心态。

六.知识积累与拓展。

1.本文有关的成语。

(1)由本文内容演变成的一个成语是:讳疾忌医;它的意思是:“讳”:有顾忌不敢说或不愿说。“忌”:是嫉妒,猜忌。意思是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肯改正。

(2)与本文有关的其他成语有:病入膏肓、无可救药、防微杜渐、忠言逆耳。

2. 文中说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便知道其有病,并能说明病在哪里。你认为可能吗?(探究一些中医方面的知识来回答)

答案示例:中医作为中国文化的国粹,博大精深,是世界医学的瑰宝。“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病情的主要方法。在文中扁鹊就是用“望”的方法对蔡桓公的病情作出了诊断。

★3.本文通过主要就是在于说明老子的“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4.选择题。

(1)选出和“寡人无疾”中“疾”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

A.深恶痛疾 B.积劳成疾 C.大声疾呼 D.手疾眼快

(2)下列句中朗读节奏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

A.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B.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C.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D.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3)下列加点“之”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B.君之病在肠胃 C.针石之所及也 D.司命之所属 ....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选自《韩非子?喻老》,在《史记?扁鹊列传》中也有这个故事。

B.《韩非子》作者是春秋时期韩国的公子,喜欢研究刑名法术的学问,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思想家。

C.这篇故事的内容带有劝谕性,可以当做寓言来看。

D.现代汉语中“疾”和“病”是同义词,在古代有病情轻重之分,“病”比“疾”重。

(答案:B A B B)


第二篇:扁鹊见蔡桓公课堂教学实录


中华语文网

《扁鹊见蔡桓公》课堂教学实录

汉书下酒

师:今天,老师要跟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文言文《扁鹊见蔡桓公》(板书)。本文选自《韩非子》。故事中的扁鹊,(课件展示)原名秦越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民间医生,因为医术高明,人们就用上古时代名医扁鹊的名字称呼他。有一次,扁鹊行医到了虢国,虢国的太子病死了,正准备下葬。扁鹊问明了太子的病情后,断定太子并没有死,还能救治。扁鹊先用针刺疗法给太子治病,一会儿,太子就苏醒了;接着扁鹊又把药物敷在太子肋下,一会儿,太子就站了起来;最后他又配汤药给太子喝,仅服了三十多天,太子就完全康复了。看来,扁鹊真不愧是神医啊!可是,也有人对这位神医的医术不那么相信,这个人就是——

生:蔡桓公。

师:对,蔡国的国君蔡桓公。“见”,是什么意思?

生:进见。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生字生词可以参考注释,也可以查字典。(生自由诵读)

请同学们齐读课文。

(生齐读)

师:大家读得很好,声音宏亮,节奏把握也很好。可是还有几个小地方读得不是那么准确。109页第一行“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有的同学把“好(hao)”读成了“好(h90)”,在这里“好(hao)”是什么意思?

生:喜欢。

师:这是一个动词,如果读成“好(hao)”就成了形容词,这儿应读做“好(hao)”。还有109页倒数第三行“在肠胃火齐(ji)之所及也”,有的同学读成了——

生:齐(qi)。

师:有的同学可能纳闷:老师,这个字明明是“齐(qi)”,怎么能读成“齐(ji)”呢?

生:是一个通假字吧!

中华语文网

师:对,它确实是通假字,这是文言文所特有的一种现象。(课件展示)通假字的产生,是由于古代文字比较少,文字常常不够用,当作者在叙述一件事的时候,如果没有这个字,就用读音相同或相似的字来代替,这样就产生了通假字。请大家把刚才的通假字划出来,109页注解⑩,“齐”通“剂”。大家还能找出课文中其他的通假字吗?

生1:109页注解⑨,“汤熨之所及也”中的“汤”通“烫”,用热水焐(wb)。

生2:“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的“还”同“旋”足“回转、调转”的意思。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完整。课文中一共有三个通假字,一起说:(课件展示)“齐”通“剂”,“汤”通“烫”,“还”通“旋”。刚才我们通过朗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了文章的大体内容。下面老师请大家再看课文,对照注释,复述课文。复述的要求是这样的:语言要准确,故事情节要完整,在此基础上可以再生动一些。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复述,四名同学为一组。如果有不会解释的词语,可以先在小组内讨论,还不能解决的,就举手,大家一起讨论解决。准备好了吗?开始。

师:有不会解释的词语吗?

生1:“立有间”的“间”怎么讲?

生2:“间”是“一会儿”的意思。

生3:“桓侯遂死”的“遂”怎样解释?

生4:“于是,就”,桓侯于是就病死了。

生5:“臣是以无请也”我不会翻译。

生6:“无请”,就是不再问,不再说话,意思是“我因此就不说话

了”。

生7:“疾在腠理”的“疾”怎么解释?

生8:“疾”就是“小疾”的意思。

师:古汉语中“疾”是“小病”的意思,而“病”就是“大病”、“比较

厉害的病”,词义是有差别的。

中华语文网

生1:还有“扁鹊望桓侯而还走”的“望”怎么讲?

生2:“望”就是“看”。

师:怎样看?对,是“远远的看”。“转身就走”中的“走”怎么

讲?

生:跑。

师:这是一个古今异义词,在古汉语“走”中就是“跑”的意思。

这篇文章写于战国末年,距今2200多年了,古今词义差别比较大。

下面,请一位同学复述课文。

(生复述故事)

师:复述得真不错!不过,还有几个小地方不够准确,谁能补

充?

生1:应该是“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他说的是“爱好”。

生2:“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应该是“那是司命所管的,医药

已经没有办法了”。

生3:还有一个小地方。109页第三行“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

益深”,那位同学说“不治将会更加深下去”,应译成“更加严重”、

“更加厉害”。

师:这样更准确。刚才通过同学们复述课文,我们了解了文章

的内容。下面老师有个问题要问大家:故事的结局是桓侯死了,那

么是谁断送了桓侯的性命呢?也就是说:(课件展示)桓侯之死谁

之过?请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谈谈你的看法,不求观点一致,

但求自圆其说。大家先在小组内交流观点,然后请同学发言。(学

中华语文网

生小组讨论彳艮热烈)

生:我认为是桓侯自己,因为他不听别人的意见,耽误了病情。

师:扁鹊给他提了几次建议?

生:三次。

师:当扁鹊第一次指出他有病的时候,桓侯怎么说?

生:桓侯说:“寡人无疾。”

师:如果你是桓侯,请想像一下,你说这话时会有怎样的语气、

动作、神情?

生1:他会一边摇头,一边摆手说:“寡—人一无一疾。”(作摆手

状)

生2:我想桓侯应该是非常生气,满脸怒色,使劲地拍一下桌

子,说:“寡人无疾!”(作拍案状,师生大笑)

生3:他当时可能正在看奏折,会把奏折使劲一摔,说:“寡人无

疾!”

师:当时的奏折是写在竹片或木片上,然后用麻绳或皮条串起

来,叫“策(册)”。这一摔,声音很大,群臣俱惊。

生4:他还会说:“我没有病。不信咱们就比试比试。”(双手作

格斗状,众生大笑)

师:(笑)这样做未免有失一国之君的风度吧!

生5:还会把正在批奏折的笔一扔,说“寡人无疾!”(作掷笔状)

生6:他当时正坐在桌子边,一生气,把桌子掀了。

师:噢,很有可能,他还可能把长袍的大袖子一拂,说:“寡人无

中华语文网

疾!”还可能扭过脸不看扁鹊,一点也不客气。(板书:一见 无疾)

第二次进见时,桓侯有什么反映?

生:桓侯不应,桓侯又不悦。(板书:不应 不悦)

师:第三次呢?

生:桓候又不应,桓候又不悦。(板书:不应 不悦)

师:至此扁鹊已给他提了三次建议,当他第四次进见时,桓侯

又有什么反映呢?

生:当扁鹊第四次进见时,桓侯见到他就像见了冤家似的掉头

就跑。(生笑)

师:(笑)是桓侯掉头就跑吗?跑的是谁呀?

生:扁鹊。

师:对,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板书:四见

使人问之)

师:那么是他幡然悔悟,想请扁鹊回来为他治病吗?

生:不是,他是好奇。

师:仅仅是好奇,那么他派去的这名使者会怎样问扁鹊呢?

生:你为什么见了我的君主转身就跑呢?

师:根据当时的情形,使者确实可能会这样问。下面听清老师

的要求,我的问题难度要加大了:你能用文言文把这层意思表达出

来吗?

生:你为何望桓侯而还走?

师:可以,不过还要改一改,最好不要说“你”,改成——

中华语文网

生:“君”,“君为何望桓侯而还走?”

师:很好,还可以怎样表达?

生:他还可能会说:“你为什么三番五次来打扰我的君主?”

师:用文言文怎么说?

生:君为何多次扰我主?

师:很好。他还可能会说:“君见我主而还走,何故?”还会说:

‘前者君三度见桓侯必言有疾,今望桓侯而还走,何也?”都有可能。

可是,扁鹊已经无回天之力了,桓侯最后还是死了。(板书:死)

以上观点认为桓侯之死是桓侯之过,是他咎由自取。还有其

他观点吗?

生:我认为是扁鹊的过错,他当时可以找多个人来劝说桓侯

这样桓侯作为一国之君就能不死,国家就会安定。

生:扁鹊没有强谏桓侯,没有尽到一个医生的责任。

师:咱们这儿南边就是桓台中心医院,我们知道救死扶伤是一

个医生的职责。扁鹊的医术非常高明,而当桓侯的病情进一步恶

化时,他却逃到了秦国,这样做太不负责任了。大家同意这一观点

吗?

生:不同意。他这样做是为了避免被杀头。

师:对,他如果不逃秦,很有可能被杀掉。他逃到秦国的举动,

反映出扁鹊——

生:《艮机灵。因为他要不逃走就会被杀掉,天下还有许多疾病

需要他去医治。

中华语文网

师:“机灵”一词一般都是说孩子,这儿形容扁鹊,用“机警”或

“机智”比较好。当然,扁鹊最终也没有逃脱被杀的命运。他后来

在秦国行医,秦国有个太医非常嫉妒扁鹊的医术高明,就派人把扁

鹊刺死了,这是后话。扁鹊的逃秦一方面反映他的机智,也从另一

个侧面反映了桓侯为人的——

生:残暴、蛮横。

师:桓侯的傲慢、固执、不听劝告,最终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么,我们从桓侯之死可以得出哪些教训呢?

生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掩饰自己的缺点、错误,不听

从别人的劝告,这样其实是自己害自己。

生2:只有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错误,及时克服。防患于未然,

才能不断进步。

师:这位同学说得非常深刻!(鼓掌)我们不能拒绝别人的批

评和忠告,特别是那些不太好听,有些刺耳的忠告。中国有句老话

怎么说?

生: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生笑)

生:忠言逆耳利于行。

师:“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是《史记》里的一句

话,说得非常好。桓侯明明有病,可是他却偏偏不肯承认,更不愿

意接受治疗,大家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意思吗?

生:(齐答)讳疾忌医。

师:有了病,又不愿治疗,结果怎样了?

中华语文网

生:死了。

师:用一个成语来说,就是——

生:(齐答)不可救药。

师:课文学到这儿,我们来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要在疏通文

意的基础上重点学会一句话的翻译:“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记住

两个成语;讳疾忌医、不可救药;记住三个通假字:“齐”通“剂”,

“汤”通“烫”,“还”通“旋”。

这是一篇寓言(板书),“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就是有所

寄托的话。《扁鹊见蔡桓公》这则寓言正是通过一则小故事阐述了

一个人生的哲理。请大家看下面这则小寓言《北人啖菱》,它寄托

了什么意思呢?

生:(自己阅读、翻译,教师个别指点)

师:(手执菱角)大家见过菱角吗?吃过吗?怎么吃?

生:剥了皮吃。

师:剥了皮,吃里面的果肉。最后一个小问题:菱角是长在山

上,还是长在水里呢?

生:水里。

师:可是,有个北方人却不这样认为。请一位同学把故事讲一

讲。

生:有个北方人,从来没见过菱角,他在南方做官。一次宴席

上吃菱角,这个北方人连壳一起吃到嘴里了。有人说:“吃菱角要

去壳。”这个北方人却掩饰说:“我并不是不知道,把壳一起吃进去,

中华语文网

为的是想清火解热呀厂问话的人又说:“你们北方也有这种东西

吗广这个北方人说:“前山后山,哪个地方没有呢?”

师:这个同学翻译得非常好!(鼓掌)这则寓言有什么含义呢?

生:用孔子的话说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也

就是说,对一件事,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否则就会闹

出笑话的。

师:这位同学说得真是太好了!(鼓掌)这是孔子在两个多年

前说过的至理名言。

生:做人要诚实。

生:对于自己不懂的东西,不能装懂,要敢于承认,要接受别人

的帮助。

师:他说得多好啊!那么现实生活中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呢?

生:有吧!有时上课老师问我们这个问题懂不懂,有些同学明

明不会,也说会。

师:你这样做过吗?

生:做过。

师:为了你的诚实,老师把这枚菱角送给你,让我们共勉。(稍停)

课文中的桓侯掩饰的是自己的病,故事中的北方人掩饰的是

自己的无知,而我们很多同学掩饰的是自己的缺点、错误,古今一

理。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于成长中的中学生有这样

或那样的缺点是很正常的,问题是我们怎样对待这些缺点、错误。

我们不能拒绝别人的批评、帮助,这样我们就会在学习中不断成

中华语文网

熟,在老师、家长、朋友的帮助下健康成长。大家说是吗?

今天的作业:(课件展示)你还读过其他的寓言故事吗?明天

上课讲给同学们听。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谢谢大家!

《扁鹊见蔡桓公》教学设计

资兴市坪石中学 张进威

注册用户名:zhangjinwei

设计理念:

1、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在做中学”的观点。

2、《语文课程标准》所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思路:

本课教学计划两课时,教学过程拟采用“主体参与式”语文活动设计。第一课时开展4个活动——“我会说”;“我能读”;“我会译”;“我能析”。旨在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锻炼口头表达;学会熟练诵读文言文;积累文言实词,理解故事大意;多角度解读文本。第二课时进行3个活动——“我会演”;“我能背”;“我能做”。意在让学生通过编演课本剧进一步把握人物形象,充分展示自我;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能当堂成诵。

课前准备:

学生:查阅关于扁鹊、《韩非子》、蔡桓公的相关资料;准备《新华字典》、《古汉语字典》等工具书。

教师:划分学习小组并确定组长;复印相关资料。

教学流程:

一、激情入境:“我能行﹗我一定能行﹗”

师:同学们,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下面老师在黑板上板书一句话,请大家随着老师的板书大声读出来。(教师板书:“我能行﹗我一定能行﹗”板书完后,要求全班同学齐读两遍。)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古文《扁鹊见蔡桓公》,希望各组同学在组长的带领下团结协作,积极探究,圆满完成本课学习任务﹗相信大家一定行﹗

(以激励性语句作为开场白,容易激活兴奋点,增强学生自信心。在学习者情绪高涨之际,及时抛出学习任务,明确要求,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 活动一:“我会说”(时间:5分钟)

1、各小组同学将课前收集的有关扁鹊,《韩非子》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并注明资料来源。

2、小组长指定一名成员宣读整理结果,其他成员可进行相关补充。

(此设计意在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及整合信息的能力,同时,既锻炼了口头表达,又便于学生进一步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知识。)

三、 活动二:“我能读”(时间:10分钟)

1、小组合作,初读课文,并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标注“腠、桓、还、汤熨、齐、遂”等字音。

2、学生听教师范读,进一步纠正字音,体会朗读节奏及语气。

3、各小组自由采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课文,如齐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男女生配合读、小组之间赛读等等。读完后展开自评与互评。

中华语文网

(“古书不厌百回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思想感情世界里去,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领悟。)

四、 活动三:“我会译”(时间:15分钟)

1、明确目标。各组从文中挑出2—3个较难理解的句子,写在白纸上。

2、邻近两组交换“目标”,利用工具书,理解句子含义。

3、各组代表宣读讨论结果,其他同学进行订正及补充。(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关键实词如“间、将、居、益、索”等的含义。)

4、开展集体评议,总结。

(初中生学习文言文仍应以正确理解文意﹑句意,积累文言词语为重点。但假如还是以传统的教师串讲为主,学生就会丧失学习的主动性,效果未必佳。不如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既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合作探究的精神,促进学生的整体提高。)

五、 活动四:“我会析”(时间:20分钟)

1、教师发放学习资料(一)如下:

扁鹊见蔡桓公课堂教学实录

蔡国,逃到秦国去?

论题三:以头脑风暴的形式说说扁鹊和蔡桓公各自的性格特征。

论题四:蔡桓公的病开始并不严重,为什么后来会变得无法医治?从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2、小组合作讨论,将讨论结果写在材料上。

3、各小组代表宣读讨论结果,集体评议总结。

答案参考如下:论题一答案略。论题二:扁鹊“还走”是因为桓侯的病由轻而重,终至不可救药。扁鹊逃到秦国去是为了避免惨遭迫害,这体现了他的机警果断,也从侧面反映出蔡桓公为人的蛮横与残暴。论题三:扁鹊——医术高超,尽职尽责,机警果断;蔡桓公——刚愎自用,讳疾忌医,蛮横残暴。论题三:启示如有病须早治,切勿讳疾忌医;对待缺点错误,应该防微杜渐;不可主观猜忌,切勿拒绝忠告;要避免祸患,必须见微知著,及早加以提防等等。

(此环节旨在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积极探究的习惯,引导学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明确古人运用故事意在说理的写作目的,在对文章寓意的理解上,要尊重学生个性化感悟,鼓励学生多角度解读文本。)

六、 活动五:“我会演”(25分钟)

小组分工合作,改编剧本,分配角色,进行排练。

即兴表演。各组推选代表分别扮演扁鹊、蔡桓公及旁白到讲台前表演。 集体评议,评选出“最佳表演奖”,“最佳编剧奖”。予以表彰。

(课本剧从改编到排练,在到演出到评价,整个过程放手让学生组织,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了他们的自主意识和进取精神,体现了主动探究、团

中华语文网

结合作的学习方式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改编剧本时可鼓励学生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适当创新。)

七、活动六:“我会背”(时间:15分钟)

准备:各小组同学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课文。

各组开展背诵比赛。

集体评议,对背得又快又好的小组予以表彰。

(在学生背诵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注意指点背诵方法,如可按照叙事层次来背,可抓住关键词语的变化来背等等。)

八、活动七:“我会做”(5分钟)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课后练习二,然后相互评改。

教学后记:

为了打破传统文言文的教学模式,贯彻课程标准新理念,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上我采用了“主体参与式”活动设计,确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只作为教学情境的创设者,学生活动中的伙伴,学生才是主动的学习参与者,是问题的发现者,思考者,解决者,是创造过程及创造乐趣的享受者,是发展的主体因素。

更多相关推荐:
扁鹊见蔡桓公 阅读归纳

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

读扁鹊见蔡桓公有感

扁鹊见蔡桓公新解一天在舅舅家玩耍正在写作业的妹妹嘟嚷着让我教她理解一篇文言文觉得中学语文教材不会多难便一口答应了文章的题目是扁鹊见蔡桓公指导完妹妹自己却有了新的感悟文章的内容是这样的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

扁鹊见蔡桓公

一解释下列加线的词1A温故而知新B故使人问之2A居十日扁鹊复见B面山而居3A司命之所属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所属C属予作文以记之4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B桓侯又不悦二找出并说出下列的古今义的字1君有疾在腠里古今2扁鹊望...

《扁鹊见蔡桓公》古今异义

扁鹊见蔡桓公古今异义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走古跑走今行走臣是以无请也请古询问今礼貌地求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以为古把当做今认为立有间间古一会今中间居十日扁鹊复见居古止停今居住使人索扁鹊索古寻找今绳索

扁鹊见蔡桓公重点字

二十六扁鹊见蔡桓公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作者时代的重要思想家先秦家学说的集大成者著作有家的代表作二文章思路以时间为序写扁鹊与蔡桓公的四次见面又传神地再现两人见面时不同的神态语言和性格突出扁鹊慧眼识病尽职尽责敢于直言...

《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一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文中一些常用实词的词义2理解积累文言词语理解句意文意3了解本文叙事层次分明的特点体会人物的鲜明个性4理解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的人生哲理二教学重点通过对一系列数字的...

《扁鹊见蔡桓公》练习(简答题)

1扁鹊见蔡桓公一文阐明了什么道理说明病必须及早治疗不要讳疾忌医以致发展到不可挽救的地步对待错误缺点要防微杜渐否则会产生无可挽回的后果2扁鹊第一次见蔡桓公说了哪些话劝他及时治病对扁鹊的忠告桓公是怎样评论的扁鹊君之...

扁鹊见蔡桓公 原文及注解

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

扁鹊见蔡桓公教学设计

扁鹊见蔡桓公课堂教学设计师今天老师要跟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文言文扁鹊见蔡桓公板书故事中的扁鹊原名秦越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民间医生因为医术高明人们就用上古时代名医扁鹊的名字称呼他可是也有人对这位神医的医术不那么相信这个...

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课内阅读训练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病在肠胃不治将...

扁鹊见蔡桓公

科目班级姓名主备教师扁鹊见蔡桓公导学案20xx916学习什么123理解课文内容及寓意借助工具书及注释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认识讳疾忌医的严重危害理解防微杜渐的重要意义怎样学习熟读文章疏通文意小组交流合作理解文意体...

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学案一文学常识1本文出处韩非子喻老喻老用比喻来说明老子的观点2韩非子战国末年韩国人著名思想家先秦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与孟子庄子和荀子并称战国散文四大家其代表作品有说难五蠹等3韩非子是先秦法家的代表著...

扁鹊见蔡桓公读后感(2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