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一比教学反思

时间:2024.4.14

比一比教学反思

于是我采取了多种形式的识字方法,使汉字不再枯燥、生硬。

1、自主认字法:“加一加”、“换一换”。让学生巩固已学的字的同时,能较好地进行比较,来识记生字。如:“边”字的教学。

2、图字结合法。我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字意,并与其字形相结合,化难为易,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识记生字。如: “堆”字的教学。

3、对比法。“一棵树”的“棵”,学生早已熟悉,但“一颗枣”的“颗”是本课的生字,学生不仅比较陌生,更容易与“棵”混淆。所以,我先试问学生,“这个颗,是一棵树的棵吗?”让学生来区分两个字的同时,设下悬念,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能更好地关注接下的教学环节。然后我再问“有什么不一样?”并出示文字,让学生进行比较。让他们通过仔细的观察和视觉的对比,来说说两个字的不同之处。此环节的设计,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和思考空间。

不足之处:

一,我的语言和声音对孩子没有吸引力,原因就是说话不注意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的变化。我想如果我的语言和声音有了这些变化,再配上丰富的表情,该高兴的时候就大声、欢快地说,该神秘的时候又小声、悄悄地讲等等,相信孩子上课会比现在觉得有趣。二,就是课堂上的组织教学。首先肯定是要注意平时常规的教育和培养,但小朋友毕竟太小,所以上课的纪律肯定还需要课堂上的调控。

第二课时

通过先自由读韵文,明白一二两句比的是大小,三四两句比的是多少。整堂课我们都是在比一比的过程中认识了不同的量词,如学习第一句,我先出示一头黄牛和一只猫的图画,让孩子们比一比,说出它们的大小,根据孩子们的回答出示课文第一句话“一个大,一个小,

一头黄牛,一只猫。”然后我又引导孩子们不仅能从图画中看出它们的大小,你还从哪里看出了它们的大小?孩子们马上想到了从量词“头”和“只”上也能看出,因为“头”是用在体型较大的动物上,而用“只”则表示个头较小的动物。咱们马上进行了拓展:一头( )、一只( )。在学习第二句,同样我也出示了一群鸭子和一只小鸟的图画请孩子们比一比说一说,孩子们马上说“一群鸭子”,我连忙说:“是呀,许多鸭子在一起就可以说一群鸭子,想一想还可以说一群什么?”孩子们兴致很高,说了一群蜜蜂,一群人,一群羊,一群大雁,一群猪??然后我们就进行了总结:一般来说,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动物就可以称作“群”了,动物或人聚在一起,为了方便可以一群一群地数。在学习“一颗枣”时,我们也进行了拓展:一颗( ),马上有孩子说 “一棵树”,咱们就讨论了“棵”和“颗”的区别,一般来说,凡是比较小的颗粒状的东西,用量词“颗”。在比较杏子和桃子多少的时候,出现了量词“堆”,一堆杏子,我就引导孩子们:数杏子的时候用“堆”数,还有什么东西可以一堆一堆地数?孩子们积累的还不少:一堆木头、一堆苹果、一堆泥土、一堆树叶、一堆花生??原来堆指数量多,紧紧的没有规律地叠放在一起,如“一堆土”,顺势学习了生字“堆”,怪不得是提土旁呢!量词“群”和“堆”我们也进行了比较区分,发现可不能互换,“群”一般指许多东西聚在一起,“堆”一般指许多东西叠放在一起。我们还用多种方法朗读了韵文。语文要学以致用,咱们还进行了拓展,也用上比一比的方法,课件出示一群猴子,一只企鹅等图片,让小朋友根据提示来说一说,一边(),一边( ),一( ),一( )。然后咱们又增加了难度,让孩子们说说除了大小、多少,还可以比较什么?在这样的比一比中既积累了语言,又运用了语言,也为模仿儿歌奠定了基础。每次这样的活动安排,都是希望这样有目的、有层次的训练体现了教材的开放性和弹性,可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潜能。

不足之处:

1、量词“堆”的讲述上没有区分运用的范围,导致学生出现了“一群西瓜”的错误。另外,在学完《比一比》中的量词后,还可以让学生说说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量词,试举例说明(如:一斤黄瓜、一枝铅笔??)。了解量词的运用有什么特点;体会汉语言在使用上的多样性等等。教学上,不仅仅在于完成给定的教学目标,还要兼顾知识的拓展与外延,从而做到语文学习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2、课文的朗读只达到了流利、通顺,但却缺乏一定的韵律,指导朗读不够充分。只是为了读而读,而非为了欣赏而读。

3、课堂教学的语言还需多加锤炼。


第二篇:《比一比》教学实录


《比一比》教学实录

民治小学 黄瑞金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平均数的必要性。

2、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了解平均数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兴趣。

教学重点: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平均数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课前练习:

师:首先自我介绍一下,老师我姓黄,是3(1)3(2)班的数学老师。黄老师一直听说3(4)班的同学有两个优点,就是灵活和机智,你们觉得是不是这样啊,同学们?

生:是。

师:那我得考考你们,我出一些加法题,看看你们能不能很快得出答案,好不好? 生:好。

师:1+1=?、2+2=?、4+4=?……

师:看来同学们的确很灵活,那又够不够机智呢?等会我们课堂上会出现一些问题,请大家认真动脑筋思考,好不好?

生:好。

一、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喜欢篮球比赛吗?

生:喜欢。

师:动物投篮比赛有没有看过,想不想看?

师:那就由蓝猫带我们一起去欣赏动物投篮比赛吧。

(蓝猫:考考你们,他们都投进了几个球呢?大家来想一想,怎样才能又快又好的记住它呢?)

生1:用做笔记的方法。

师:也就是类似于列表格的方法。

生2:把他们的名字写好,谁投进一个球,就在名字上画一个圈。

师:哦,还可以用图表的方法。

(蓝猫:你们可真聪明!看我也都统计出来了!这是刚才两个小组在相同时间内进行投篮比赛,每个小组投的情况统计图。可是哪组才是冠军,这个奖该发给谁呢?小猴、蜗牛和小青蛙它们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同学们,请你来当一个公正的小裁判,看看奖牌到底该给哪组?到底谁说得对,好吗?)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体会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

师:先算算两组分别投进多少个球?

生:第一组25个,第2组24个。

师:听听小猴怎么说。(小猴:第1组投中的总数多,应该把奖牌给第1组。) 师:大家同意吗?

生:不同意,第一组多了一个队员。

师:蜗牛的想法是这样的。(蜗牛:投中最多的选手在第2组,应该把奖牌给第2组。)大家觉得公平吗?

生:不公平。

2、寻找公平的比较办法——求平均数。

(1)师:那大家讨论一下应该用什么方法,才公平。

(2)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讨论,研究出公平的方法。

(3)全班汇报。

生1:我认为第一组去掉一名队员,就公平了。

师:可选手们谁也不愿意被去掉成绩呀。

生2:那就在第二组加一名选手。

师:已经没有选手可以加入了。

生3:算出他们各队平均每个队员投中多少个,再进行比较。

师:你们同意他的方法吗?

生:同意。(板书:平均数)

3、探讨求平均数的方法。

(1)学生分组探讨求平均数的方法。

师:怎样求出每组投球的平均数呢?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小组讨论,然后拿出练习纸,和同桌共探讨出求平均的方法。

(2)全班交流,让学生展示不同的算法。(学生讨论,教师巡视,并给予有需要的同学帮助和必要的指导。)

师:算出平均的数的同学请举手?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方法一:移多补少的方法。

师:你能和大家说说你是怎么算出平均数的吗?

生:我把第一组亮亮的两个分别给小明和田田各一个,这样第一组每名选手的球数就一样多了。然后再把第二组多的分给少的。

师:你能在屏幕上指一指吗?

生:能。

师:像这种把多的部分拿给少的部分的方法,我们叫做“移多补少”。(教师板书) 方法二:用计算的方法求平均数。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还可以用计算的方法。(教师板书)

师:怎样计算?

生:先算出第一组投球的总数,4+6+5+4+5=25,然后除以第一组的人数,25÷5=5(个)。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出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总数÷人数=平均数。)

4、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师:第一组投球的平均数是5个,是不是每个队员都投中5个呢?(生:不是)那平均数5是怎么得来的呢?(生:把总数25个平均分给5个队员,平均每个队员投中5个。)小星投中了“5”个,这个5表示的意思与平均数5的意思一样吗?(生:不一样。小星投中的“5”表示的是实际投中的个数。)

师: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第二组最多投中了几个?(生:7个)把它跟平均数相比,你发现了什么?(生:最多的比平均数多2个)最少的投中了几个?(4个)把它跟平均数相比,你又发现了什么?(生:比平均数少数1个。)(引导学生明白,平均数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板书:平均数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师: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平均数?(学生介绍)

四单元考试全班的平均成绩是92分。

人们每天平均喝5杯水。

我们班小朋友的平均身高是133厘米。

全校各班平均人数是47人。

飞机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700千米。

师:根据平均数的性质,请大家判断一下。

判断:

(1)小红歌唱比赛中,4位评判的给分分别是85、88、92、91。

小明说:小红平均得分是85分。( )

小军说:小红平均得分是93分。( )

三、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师:大家帮助蓝猫解决了这个问题,看看蓝猫带大家去哪里?

1、(蓝猫:你们可真聪明!谢谢你们帮我解决了这个问题!我请大家到小熊冷饮店去吃冰淇淋,好吗?咦,小熊遇到了什么难题了?(课件出示图和声音)你能帮他解决吗?)(生讨论后独立计算。)

蓝猫:还有其他的情况吗?想一想为什么?(根据前三天卖出冰糕的平均数来进货的,但不是唯一的。比如,可以联系气温的升高,可以联系休息日等问题。)(板书:平均数是个参考数)

2、蓝猫:咦,是谁的歌声?我们去看看吧!(课件播放歌咏比赛的场景和统计图)你们能帮忙算出每位选手的平均分再给他们排出名次吗?(课本71页表格) 师:这里只有三名评委,所以我们直接算出平均分,如果评委比较多,那我们还应该怎么办?

生: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

3、师:这是我们学校红领巾电视台选择小主持人的评分表格,大家算算,一号选手的平均分是多少分?

闪亮小主播

樊校长 92

刘主任 98

潘主任 95

彭老师 83

曾老师 92

4、师:算算张华同学三科的平均分。(语文90分,数学100分,英语80分) 生:数学给英语10分,平均分是90分。

5、蓝猫:我说个数学故事给大家猜一猜吧!夏天到了,淘气想去小河游泳,这条小河平均水深0、8米,淘气的身高是1.2米,跳下去有危险吗?(生展开讨论)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求平均数的方法。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有平均数。请你回家在报刊或网上找出与平均数有关的信息,下节课与同学们说一说。

更多相关推荐:
《比一比》教学反思

比一比教学反思比一比是一年级上册的识字二的第一课要求认识12个生字会写2个字认识1种笔画丿和1个偏旁土知道多少大小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语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本课生词初步读会韵文课本中美丽的农家...

比一比教学反思

比一比教学反思比一比是一篇有趣的韵文虽然篇幅不长但所含的知识点不少为此我安排一些教学情景同时也得到了一定的效果一围绕题目创设情境在教学中我以激趣为手段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情境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呈现了教学内容避免...

《比一比》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一年级上册比一比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比一比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识字二的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以美丽的农家小院作为背景让学生认识常用的反义词和量词悠闲的黄牛和花猫嘻闹的鸭子和小鸟甜蜜的杏子桃子苹果红枣组成一幅温馨的农家...

《比一比》教学反思

比一比教学反思比一比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中的第4课内容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并掌握三位数和四位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知识不算难孩子们在生活当中接触的比较多一般来说是会比较的主要任务是把学生的知...

比一比的教学反思

比一比的教学反思胡长海本次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三课本节课的内容是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大小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和大数的学习基础本节课力求把学生以...

比一比教学反思

比一比教学反思比一比是识字单元二的第一课课文主要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一幅农家小院的图片第二部分是词语第三部分是课文本次的教学重点是正确认读12个生字会读8个生词会写4个字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一些教学情境...

《比一比》教学反思

比一比教学反思西堡小学董晓玲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大小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和大数的学习基础本节课力求把学生以往对万以内大数比较方法的分散的不规范的感性...

比一比教学反思

比一比教学反思高塘岭中心小学刘练武比高矮比长短是人教新标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课时在实际生活中长短高矮联系较为紧密而且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高矮的经验一般他们都会进行直接判断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比一比教学反思

比一比教学反思篇一比一比gt教学反思比一比是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比一比是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我们不仅教给孩子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孩子方法思想本节课我认认真真的设计教案仔仔细细制作教具本节课教学比较物体的多少...

比一比教学反思

比一比教学反思田墩小学周瑜比一比是一年级上册的识字二的第一课要求认识12个生字会写2个字认识1种笔画丿和1个偏旁土知道多少大小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语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本课生词初步读会韵文课本...

比一比教学反思

比一比教学反思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教学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放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有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新课标实验教材为我们提...

《比一比》教学反思

比一比教学反思比一比主要学习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其教学重点难点是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能正确掌握比长短比高矮比轻重相应的不同比较方法学习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正确运用生活中已经积累的一些直接经验建立起长...

比一比教学反思(4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