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赤壁赋》教后反思 - 松江教育信息网

时间:2024.5.9

《前赤壁赋》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学校:上海市松江二中 学科:语文 姓名:王召强

联系电话:138xxxxxxxx

电子邮箱:guhan2009@163.com

一、设计思路:

《前赤壁赋》所在的第五单元的单元主题为山水。因此笔者在设定教学目标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就是从《前赤壁赋》中的“山”或“水”出发。《前赤壁赋》中虽然写到了山,如“山川相缭,郁乎苍苍”、“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等处,但是“山”并不是苏轼着重描写和议论的对象。

笔者注意到,在《前赤壁赋》中,“水”和“月”才是苏轼行文的重要线索,相对于苏轼行文的历时性线索——情感线索——而言,笔者将“水”和“月”称之为《前赤壁赋》的共时性线索。其主要依据是:在《前赤壁赋》中,苏轼无论在写景、抒情还是在说理的过程中,都是围绕着“水”和“月”来写的。文中最集中的体现就是“客亦知夫水与月乎”一句话,一个“亦”字,承上启下,表明“主客问答”长篇议论的主要话题就是“水”与“月”。

“水”乃赤壁长江之水,“月”乃七月既望之月,“客”抓住长江之水无穷、既望之月有尽的特点,徒生艳羡之情,哀叹人生苦短,于是吹奏了一段“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悲凉之曲。苏轼则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眼前的长江与明月,认为长江之水虽然每天都在流动,但却并不曾永远消失,天上明月虽然时盈时缺,但却并未增减,从而引出关于“变”与“不变”的辩证思考,觉悟出人生无论遭受怎样的变故,都应尽享无穷无尽的大自然的人生哲理,从而一扫“乌台诗案”以来笼罩在作者心头上的阴霾,以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寄情山水笑傲江湖。

在《前赤壁赋》中,作者对“水”与“月”都有比较集中的景物特写。描写长江之水的地方如“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等句,描写既望之月的地方如“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等句。作者正是面对如此良辰美景,才会产生“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般超然脱俗的感觉,才会“饮酒乐甚,扣舷而歌”。而在作者即兴而作的短歌中,我们也能找到“水与月”的影子,在“击空明兮溯流光”一句中,作者不就是将“水与月”一网打尽了吗?

加之,长江之水与既望之月还可以分别点出苏轼夜游赤壁的地点和时间。因此,对于这篇游记体散文赋而言,“水”和“月”既是作者行文的重要线索,又是作者借以寄兴遣怀、阐发哲理的核心意象。只要抓住了“水”和“月”,就可以顺藤摸瓜,引导学生鉴赏《前赤壁赋》抒情、写景、说理相互交融的艺术手法了。因此,在设定教学目标的时候,笔者就拟从苏轼行文的共时性线索出发,引导学生鉴赏《前赤壁赋》抒情、写景、说理相互交 1

融的艺术手法。

由于艺术手法属于鉴赏文章的形式范畴,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理解作者的思想内容,属于鉴赏文章的内容范畴。基于先内容、后形式的文章鉴赏原则,笔者把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设定为通过梳理《前赤壁赋》的历时性线索,即情感线索,引领学生体会苏轼夜游赤壁的情感变化历程,理解《前赤壁赋》的思想内涵;把通过梳理《前赤壁赋》的共时性线索引导学生鉴赏其抒情、写景、说理相互交融的艺术手法,作为第三课时的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

根据上海市制定的《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文言常识,还明确规定,文言文教学必须让学生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因此文言文教学,除了“文言”层次的教学之外,更要从“文章”、“文学”、“文化”等三个方面组织教学,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篇章结构、语言风格和思想文化内涵。《前赤壁赋》在语文教材中的地位非常独特。一则,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代表了中国古代散文的最高成就,无论从文章、文学还是文化层次上都具有丰富的内涵。再则,在本册教材中,《前赤壁赋》所在的第五单元是山水单元,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山水既是文学家遣兴抒怀的对象,也是文人骚客寄情托志的主要题材,因此,在了解《诸子喻山水》、庄子的《秋水》中的哲学玄理之后,更具有文学特色的《前赤壁赋》,显得地位非常重要。

三、学情分析

本课题所在的教材,为高中二年级上学期的语文教材。高二的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基础还很薄弱,还很难做到独立阅读千字以上的文言文,更谈不上独立鉴赏文言文的艺术特色和思想文化意义,因此本课题设计的内容是第三课时,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设定为通过梳理《前赤壁赋》的历时性线索,即情感线索,引领学生体会苏轼夜游赤壁的情感变化历程,理解《前赤壁赋》的思想内涵。

而且在本课学习之前,笔者还补充讲解了苏轼的豪放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对该词的学习,既可以让学生了解苏轼“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人生经历,作为第三课时的知识背景,还可以让学生在学完《前赤壁赋》之后,用宋词的形式隐括《前赤壁赋》的内容。

而且在第一、二课时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还顺便疏通《前赤壁赋》的文言常识和文化常识,尤其是《前赤壁赋》文本内容中涉及的背景知识,如《诗经·陈风·月出》、曹操的《短歌行》等,为学生鉴赏本文的艺术特色扫除阅读障碍。

四、教学目标:

2

1、体会作者在游览赤壁过程中的情感变化的历程,探讨作者豁达乐观的人生情怀。

2、通过梳理本文的共时性线索,理解本文写景、抒情、说理、用典相互交融的艺术特点。

五、重点难点

1、通过梳理本文的共时性线索,理解本文写景、抒情、说理、用典相互交融的艺术特点。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课题所运用的教学模式为师生问答式的启发式教学,在教学策略上,选用了表格式的板书,让教学内容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在教学手段上,使用了多媒体呈现教学的主要过程。

七、课前准本:

1、补充阅读《诗经·陈风·月出》和曹操《短歌行》,略作讲解。

2、精读余秋雨《苏东坡突围》,并概括苏轼“乌台诗案”的人生经历。

3、让学生使用古诗词的形式隐括《前赤壁赋》的内容。

八、教学过程:

1、导入:苏轼因“乌台诗案”,身经大难,九死一生;被贬黄州以后,放浪山水之间,过着孤独寂寞的生活,进入他人生的一个低谷。但是,同时黄州时期又是苏轼文学创作的一个高峰期。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一文中曾将黄州时期看作是苏轼思想的“成熟”期。这种“成熟”即体现在苏轼的思想上,也体现在苏轼的文学创作上,《前后赤壁赋》就是苏轼文学创作“成熟”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2、问题设计:作为一篇游记体散文赋,本文除了抒情之外,还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

叙述、描写(景物描写)、议论(变者——不变者)

3、问题设计:在作者运用的另外这几种表达方式中,共同使用的两个核心意象是什么?

水——长江之水;月——既望之月

4、问题设计:请在《前赤壁赋》中,分别找出相关的语句,填入下列表格。

前赤壁赋教后反思松江教育信息网

3

怎样的?找出相关的语句。

乐(于是饮酒乐甚)——悲(苏子愀然)——乐(客喜而笑)

6、问题设计:观察上述表格,结合作者的情感变化历程,思考在《前赤壁赋》中,抒情与写景、抒情与说理、写景与说理之间的关系分别是怎样的?请分别用四个字概括。

即景抒情、缘理达情、因景入理。

7、请用四个字概括写景、抒情、说理三者之间的关系。

景、情、理三者:互相交融

8、问题设计:在本文中,作者在行文过程中共同使用的意象还有哪两个? 酒、风

9、问题设计:结合本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思考,《前赤壁赋》的核心意象为什么不是“酒”和“风”而是“水”和“月”?请在文中找出最带有提示性的语句。

本文在前后只在景色描写中写到了“风”,但在抒情和议论中,既没有借助于“风”抒情,也没有借助于“风”议论。本文在前后抒情当中都写道了“酒”,但是没有对酒的描写,也没有借助于“酒”议论。因此,“酒”和“风”不能当作核心意象。

最带有提示性的语句: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10、小结:引证清代学者高嵣在《唐宋八家钞》中对《前赤壁赋》的经典评价:“(《前赤壁赋》)有摹景处,有寄情处,有感慨处,有洒脱处,此赋仙也。”

11、请两位同学朗诵全文。第一位女生朗读前两段,第二位男生朗读后三段。

12、交流和评价作业:作业内容为:在准确理解《前赤壁赋》思想内容的前提下,以其核心意象为线索,用一首古诗词来隐括《前赤壁赋》。以以下四首古诗词为例,让学生分析哪一位同学的隐括对本文主旨的把握更为准确。 举酒泛舟临赤壁,应怜明月空寂寞。渌水清风醉兰舟,无边白露封碧落。 壮志英雄流水逝,自古骚人伤心多。屈子谪居沧浪处,惟有江月明心魄。

——王立

明月东山一苇横,东坡舷歌客箫声。笑谈曹雄临江赋,纵论古今叹江翁。 水月依旧人常变,天地一粟羡无穷。举酒啸歌自逍遥,我取明月与清风。 4

前赤壁赋教后反思松江教育信息网

5、回顾前两个课时的学习内容,在《前赤壁赋》中作者的情感变化历程是

——陆启臻

壬戌孟秋既望夜,泛舟赤壁水不兴。羽化登仙乘清风,超然脱俗因月明。 孟德赋诗求贤良,子瞻颂歌望圣听。君莫空叹人生短,物我无尽慰平生。

——李文长

苏子携客泛赤壁,扁舟一叶衔天地。余音只应天上有,沧海一粟何人忆? 把酒诵歌升仙境,遥想英雄乱世际。清风明月随我取,及时行乐任吾意。

——赵淳智

13、教师示范朗读自己的隐括《念奴娇·赤壁怀古》。

沉浮赤壁、览江山,扁舟一叶共泛。白露横江、水接天,属酒遥望婵娟。冯虚御风,浩浩汤汤,羽化而登仙。遗世独立,无往而不超然。

一代枭雄阿瞒,顺流而东也,气吞江南。横槊赋诗、今安在,空留千古笑谈。物各有主,不变应万变,长江何羡?明月清风,一醉共我酣眠。

九、板书设计

前赤壁赋教后反思松江教育信息网

十、学习训练设计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 举匏樽以相属 ( ) ...

而卒莫消长也 ( )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 ) ..

2、以下加点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是( )

①月出于东山之上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③而又何羡乎 ④相与枕藉乎舟中 ..

A、①②相同 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 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 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 ③④不同

3、以下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5

A、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

C、侣鱼虾而友麋鹿 D、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

4、翻译句子

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第①段中,可以将黄州赤壁的景观特点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将作者夜游赤壁之后的初步感受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第③段中,“苏子愀然”的主要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第③段中,作者援引曹操的事例,其主要用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清代学者高塘评价本文道:“有摹景处,有寄情处,有感慨处,有洒脱处,此赋仙也。”请在文中分别找出作者写景、抒情、议论的句子,并思考作者在写景、抒情、议论的过程中共同使用的两个核心意象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清代学者孙琮评论本文道:“因赤壁而思曹周,亦是意中情景。此却从饮酒乐甚,说到正襟危坐,则因乐而悲。及说水月共适,则客喜而笑,又因悲而喜,一悲一喜,触绪纷来。写景极其工练,言情极其深至。江山不朽,此文可与并寿。”结合这段话梳理本文的情感线索,并思考造成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分别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清代学者张伯行评价本文道:“以文为赋,藏叶韵于不觉,此坡公工笔也。凭吊江山,恨人生之入寄;流连风月,喜造物之无私。一难一解,悠然旷然。”试结合这段话,思考在写作手法上有哪些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拓展阅读

后赤壁赋

6

北宋·苏轼

①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⑴。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⑵。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②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③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⑶,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⑷。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⑸,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⑹,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⑤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⑺:“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⑻,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悟。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题解】本文选自《苏轼文集》。作于元丰五年(1082)苏轼被贬黄州时期。与《前赤壁赋》为姊妹篇,两次游赤壁相距约三个月,所写景物特色各异,所抒怀抱大体相同,带有浓重的消极处世的情调和不可琢磨的虚无色彩。

【注释】⑴雪堂:苏轼在黄州建的新居。在大雪时建成,画雪景于四壁,故名雪堂。 临皋(gāo):亭名。苏轼初到黄州时住在定惠院,不久迁至临皋亭。⑵黄泥之坂(bǎn):黄冈东面东坡附近的山坡叫黄泥坂。坂:斜坡,山坡。⑶前次游赤壁在七月既望,距离这次仅三个月,时间很短。⑷摄衣:提起衣襟。摄:牵曳。巉(chán)岩:险峻的山石。披:分开。蒙茸:杂乱的丛草。踞:蹲或坐。虎豹:指形似虎豹的山石。虬(qiú)龙:指枝柯弯曲形似虬龙的树木。栖鹘(hú):睡在树上的鹘。鹘:一种凶猛的鸟。冯(pīng)夷:水神。⑸悄然:静默的样子。肃然:因恐惧而收敛的样子。⑹玄裳缟(gǎo)衣:下服是黑的,上衣是白的。玄:黑。裳:下服。缟:白。衣:上衣。⑺揖(yī)予:向我拱手施礼。⑻畴(chóu)昔之夜:昨天晚上。畴:语首助词,无实义。

【练习】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是岁十月之望( ) 今者薄暮,举网得鱼 ( ) ..

归而谋诸妇 ( )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 ) ..

2、以下加点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是( )

7

①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②顾安得酒乎 ..

③盖二客不能从焉 ④听其所止而休焉 ..

A、①②相同 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 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 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 ③④不同

3、以下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和( )

A、履巉岩,披蒙茸 B、反而登舟,放乎中流 ..

C、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D、掠予舟而西也 ..

4、翻译句子

⑴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观全文,可以将作者复游赤壁的景观特点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元代学者虞集评价本文道:“陆士衡云:‘赋体物而浏亮。’坡公《前赤壁赋》已曲近其妙,《后赋》尤精于体物,如‘_________________’,皆天然句法。”请在文中找出“精于体物”的句子,并给以鉴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明代学者茅坤评价本文道:“借鹤与道士之梦,以发胸中旷达今古之思。”你是否同意他对文中写到的“鹤”与“道士”的作用的理解,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清代学者吴楚材、吴调侯评价本文道:“前篇写实情实景,从‘乐’字领出歌来。此篇作幻境幻想,从‘乐’字领出叹来。一路奇情逸致,相逼而出。与前赋同出机轴,而无一笔相似。读此两赋,胜读《南华》(即《庄子》)一部。”结合这段话梳理本文的情感线索,并分析其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清代学者王符曾评价本文道:“前赋写初秋,后赋写初冬。前赋从全赤壁着笔,后赋全从复游落想。前赋雄浑,后赋幽峭。而总以一轮皓月出没其间,虽起东坡而问之,亦应以吾言为然。”试结合这段话,比较前后《赤壁赋》的异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清代学者过珙评论本文道:“再游赤壁,仍将山水风月说个不了,便是印板文字。看其节节变换,绝不雷同。前赋已入悟境,犹未仙也。此则翩翩乎仙矣。”你是否同意他对前后《赤壁赋》的评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前赤壁赋》第四课时课例设计说明

【教学反思】

(一)总体设计:一放一收,收放自如

笔者在本文中探讨的主要是第三课时的教学设计。第三课时的教学环节总体上的设计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一放一收,收放自如。

其中“一放”指的是放开双手,让学生在《前赤壁赋》中寻找苏轼在记述、描写、议论中共同使用的两个核心意象——水和月,并找出相关的语句,填入预设的表格,然后根据表格探讨写景、抒情、议论三者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三者借助于“水”与“月”相互交融的关系。

而“一收”指的是交流和评价课前布置的作业,即在准确理解《前赤壁赋》思想内容的前提下,以其核心意象为线索,用一首古诗词来隐括《前赤壁赋》。隐括是指把前人或时人的诗、词、文、赋等辞章的字、词、句、意作为改写对象,加以改造以形成新文体,使之合乎新文体的形式的修辞手法。因此相对于一般意义上的概括而言,隐括的文学性更强,难度更高。笔者设计这个教学环节的主要目的就是想通过隐括的形式,对《前赤壁赋》三个课时的教学内容进行艺术性的总结,同时借以考察学生对《前赤壁赋》的学习程度和写作能力。

“收放自如”指的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和课前作业完成的情况,自主地调节“一放”、“一收”的时间安排和教学内容。“一放”的教学内容相对比较完整,难以割舍;“一收”的教学内容却可以由教师自主安排,因为这一环节的主要内容是交流和评价学生的作业,既可以安排学生自评和互评,也可以由教师主评。前者所需的时间相对要长一些,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决定评价的方式。

(二)问题设计:由浅入深,环环相扣

在上述总体设计的基础上,笔者一共设计了10个问题。这些问题设计的总体原则是:由浅入深,环环相扣。以“一放”环节为例,在这一环节中,笔者一共预设了8个问题。具体如下:

⑴在《前赤壁赋》中,除了抒情以外,作者还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 9

⑵在作者运用的另外这几种表达方式中,共同使用的两个核心意象是什么? ⑶请在《前赤壁赋》中,分别找出相关的语句,填入下列表格。

前赤壁赋教后反思松江教育信息网

⑷回顾前两个课时的学习内容,在《前赤壁赋》中作者的情感变化历程是怎样的?找出相关的语句。

⑸观察上述表格,结合作者的情感变化历程,思考在《前赤壁赋》中,抒情与写景、抒情与说理、写景与说理之间的关系分别是怎样的?请分别用四个字概括。

⑹请用四个字概括写景、抒情、说理三者之间的关系。

⑺在《前赤壁赋》中,作者在行文过程中共同使用的意象还有哪两个? ⑻结合本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思考,《前赤壁赋》的核心意象为什么不是“酒”和“风”而是“水”和“月”?请在文中找出最带有提示性的语句。

在第⑴题中,笔者之所以首先把“抒情”排除在外,一则因为在前两个课时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已经非常详尽地分析过《前赤壁赋》的情感线索,二则考虑到作者在《前赤壁赋》中并没有直接抒发自己对于“水”和“月”的感情,学生无法在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但是作者的每一次情感变化,都直接或间接地和“水”和“月”有关。因此在第⑷题中回顾了作者夜游赤壁的情感变化历程,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思考第⑸题和第⑹题,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第⑸题和第⑹题属于这个教学环节中的根本问题,学生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也就意味着教学目标的初步完成。但是这两个问题对于学生而言,难度相当大。因此在教学问题的设计上,笔者根据高二学生的学情,先从学生比较了解的“表达方式”和“意象”入手,层层铺垫了4个问题,并运用“表格”的形式,清晰地将这4个问题的答案呈现在学生面前,作为学生深入思考的依据。因此在这个教学环节的问题设计中,充分体现了“由浅入深”的原则。

至于“环环相扣”的原则,则充分体现在第⑺题和第⑻题的设计上。在《前赤壁赋》中,作者共同使用的意象远远不至于两个。但是为什么核心意象是“水”和“月”而不是其他的意象呢?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这是一个不得不辨析的问题。对于学生而言,这又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问题。因此,在问题设计的时候,笔者有意把这个问题放在初步完成教学目标以后解决。一则可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鉴赏《前赤壁赋》高超的艺术手法,二则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在设计第⑻题时,笔者特意强调学生要“结合本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来思考这个问题。如果学生结合“思想内容”来回答这个问题,则必须紧扣 10

前两个课时所学的内容。如果学生结合“艺术手法”来回答这个问题,则必须紧扣刚刚学到的内容。

(三)练习设计:读写结合,师生互动

在第三课时中,笔者一共设计了两个朗读的环节。第一次安排了两个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安排在“一放”这一教学环节完成之后,对前面的教学活动起到“小结”的作用。在朗读的要求上,要求学生力争做到“美读”的境界。鉴于全文篇幅较长,由一个学生通读全文的话,难度较大,而且会比较单调。故而笔者把全文一分为二,前两段重在写景抒情,安排一位女生朗读;后三段重在议论,句式错综复杂,安排一位男生朗读。就朗读的效果而言,女生的朗读声音甜美,吐字清晰,但是离“美读”的要求还有些距离;男生的朗读抑扬顿挫,荡气回肠,把《前赤壁赋》诠释得非常完美。

第二次安排了教师在整节课即将结束之际,朗诵教师的下水作业,即教师根据《前赤壁赋》自己隐括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个教学环节的安排,一则可以体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二则可以弥补学生作业的不足。因为笔者课前布置的作业——用古诗词隐括《前赤壁赋》——难度很大,绝大多数学生都选择使用七言绝句的形式隐括,只有一两个学生选择使用四言乐府诗(模仿曹操的《短歌行》)或词体(小令),选择使用七言律诗的学生约有五六个。笔者注意到,没有一个学生选择使用《念奴娇》来隐括,猜想主要的原因在于《念奴娇》的难度太高。但使用《念奴娇》隐括《前赤壁赋》无疑是最佳的选择。一则可以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互相对比和照应,二则可以弥补近体诗在字数上的限制。限于字数,七言绝句和小令在隐括《前赤壁赋》的时候,只能做到“言简”,很难做到“意赅”。限于格律的要求,使用七言律诗隐括的难度也很大。因此笔者决定亲自下水,将《前赤壁赋》隐括为《念奴娇》如下:

沉浮赤壁、览江山,扁舟一叶共泛。白露横江、水接天,属酒遥望婵娟。冯虚御风,浩浩汤汤,羽化而登仙。遗世独立,无往而不超然。

一代枭雄阿瞒,顺流而东也,气吞江南。横槊赋诗、今安在,空留千古笑谈。物各有主,不变应万变,长江何羡?明月清风,一醉共我酣眠。

就隐括和朗读的效果而言,笔者觉得还是不错的。值得一提的是,苏轼生前最喜欢隐括前人的文章填词,宋词中的隐括体就是在苏轼的提倡下发扬光大的。千载之下,笔者戏仿苏轼,以其词体隐括其文章,倘若苏轼有知,亦可以含笑九泉了。

(四)辅助材料:一开一合,引证古今

在第三课时中,笔者先后引用了两处材料,以便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一处是在导入新课之时,引用了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一文中对于黄州时期的苏轼的评价。余秋雨认为,苏东坡在黄州时期的生活经历,“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 11

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笔者认为余秋雨对苏东坡的这一评价非常中肯,最集中的体现就是赤壁三篇(《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的创作。因此,在这节课的一开始,即导语中,笔者就引用了余秋雨的观点,高屋建瓴,从课堂教学内容的立意方面,把《前赤壁赋》的文本价值和文化价值,拓展得更广一些,挖掘得更深一层。

在总结“一放”这一教学环节的内容之时,笔者引用了清代学者高嵣在《唐宋八家钞》中对《前赤壁赋》的经典评价:“(《前赤壁赋》)有摹景处,有寄情处,有感慨处,有洒脱处,此赋仙也。”高嵣以“赋仙”二字评定《前赤壁赋》,堪称不刊之论。而且高嵣的评语恰好是从《前赤壁赋》的表达方式和思想内容两个方面来立论的,这和笔者这节课的教学切入点非常吻合。加之,高嵣的评语言简意赅,只二十个字就将《前赤壁赋》的思想内容和文学成就概括殆尽,在教学过程中引证这种短小精悍的材料再好不过。

(五)教后总结:厚积薄发,深入浅出

笔者认为,语文教学的关键就在于八个字:厚积薄发,深入浅出。“厚积”和“深入”是指语文教师应在博览群书、掌握丰厚的学识的基础上,具备深入研读文本的能力;“薄发”和“浅出”是指语文教师应充分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的学情拟定教学策略,将自己深入研读文本的成果通过“浅显”的途径有效地传递给学生。也就是说,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两手抓,一手抓文本,一手抓学生,两手都要抓,而且都要硬抓,狠抓才行。

以《前赤壁赋》为例,完成第三课时的教学目标,对于教师而言,是一个教学上的盲点和难点。教师既要能够深入研读文本,得出作者在行文过程中之所以能够做到情、景、理的交融,是缘于水、月两个核心意象的巧妙运用这一结论,更要放下身段,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出发,考虑理解这个结论的起点在哪里,由这个起点出发,怎样设计问题才能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得出这个结论。因此,笔者认为,完成第三课时的教学目标,关键就在于教师要能够做到以上八个字:厚积薄发,深入浅出。这是所有语文教学理论的精髓所在。

【参考资料】

1、《古文观止解题汇评》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选,洪本健等人汇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唐宋八大家文钞精注集评》明代茅坤编选,高海夫主编,三秦出版社

3、《苏轼文集》,苏轼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4、《文化苦旅》,余秋雨著,东方出版中心

5、《苏东坡传》,林语堂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2

更多相关推荐:
赤壁赋教案及教学反思

赤壁赋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理解作品的情感表现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熟读并背诵课文教学重点理解作品的情感表现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品味语言运用的妙处教学难...

赤壁赋教学反思

赤壁赋教学反思篇一赤壁赋gt教学反思高一的学生正是培养习惯和打地基的最佳时期所以老师一定要在抓基础上落实好再有对文言基础知识点的落实对于文言文教学一方面要注重文但是基于文言文的特殊性就要注意对言的处理只有言的内...

《赤壁赋》教学设计与反思

赤壁赋教学设计与反思李进玉教学目标1了解苏轼体会古人豁达乐观的情怀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2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3了解作品骈散结合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4培养学生通过知人论世教学重点1把握文章的感情线索了解...

《前赤壁赋》教学反思

前赤壁赋教学反思前赤壁赋教学反思这次选了一篇古文探索了古文的上法之前我的上法是先疏通字词然后再讲解内容我的依据是学生对于文言文最大的障碍在于文言的理解所以只要疏通了字词之后文言文就变成现代文了理解起来就会顺利许...

《前赤壁赋》教学反思

天人合一的苏轼情怀前赤壁赋教学反思南京中华中等专业学校曹卫东因谤讪朝廷受贬黄州的苏轼非但没有消沉于世徘徊嗟叹反而处变不惊逍遥洒脱日与僧道为伍出入山林饮酒作诗用豁达的胸怀笑看风云感受自然用一颗无为之心笑拈佛花虽然...

《赤壁赋》导学课例反思

赤壁赋导学课例反思内容摘要通过集体备课形成完善的学案借赤壁赋教学例谈自学教材讨论交流精讲释疑练习巩固四个环节的导学流程开展课例研究促进评议反思为创建高效课堂努力关键词学案导学四环节课例研究反思提高学案导学是在新...

赤壁赋教学实录及反思

惟有回头方知不足赤壁赋实录及反思教学内容高一年级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九课赤壁赋所用班级济源一中高一28班课时第一课时授课实录整理反思济源高级中学郭新奇引入陶行知在自立立人歌中这样写道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

赤壁赋课堂教学实录

赤壁赋课堂教学实录师讲赤壁赋不能不讲乌台诗案板书苏轼与王安石同一时代两人私交甚厚但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尤其不敢默视新法推行中的流弊时时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王安石罢相后几个监察御史从苏轼诗文中深文周纳罗织罪状弹劾苏轼...

《赤壁赋》课堂教学实录

赤壁赋课堂教学实录福建省连江县第三中学黄财武师讲赤壁赋不能不讲乌台诗案板书苏轼与王安石同一时代两人私交甚厚但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尤其不敢默视新法推行中的流弊时时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王安石罢相后几个监察御史从苏轼诗文...

赤壁赋教学案例分析

赤壁赋教学案例分析赤壁赋是传统篇目是中国古代散文的经典名作也是中国古代文赋的集大成之作以此文为主构成的赤壁系列是苏轼人生和艺术创作的重要转折点鉴赏要求落在诵读鉴赏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特点的初经级...

《后赤壁赋》教学案例

后赤壁赋教学案例原创宜宾县蕨溪中学肖正权一案例背景20xx年5月17日宜宾县高校课堂现场会在我校召开此前学校对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如六一五模式这些为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实践这些新的理念提供了很多...

五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17赤壁之战-人教版20xx【小学学科网】

五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17赤壁之战人教版20xx在今年的红烛杯教学大赛中我执教了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赤壁之战一课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根据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有关章节改写而成叙述了东吴都督周瑜采用部下黄盖诈降和...

赤壁赋教学反思(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