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教学反思

时间:2024.5.8

《赤壁之战》教学反思 衡阳市珠晖区泉溪村小学 何芬

《赤壁之战》这篇课文故事性很强,情节曲折,因果关系比较复杂, 使学生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抓住主要内容读懂课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以往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纠缠于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让学生知道火烧赤壁成功的原因就罢了,而往往忽视了对学生智慧、精神、情感等多方面的综合生成。在本课教学中,我将学生置身于教材、与同学、与老师的平等对话交流中,自主探究,自我发现,合作交流。让学生在读议之中,读写之中理解文本、感悟文本、升华情感,重在学习的过程。通过对重点段的读、想、说、画,班级讨论交流,在自主和谐的氛围中突破重、难点教学。

1、淡化预设,抓住动态生成

预设是相对静态的,仅仅是教师的预先设置。课堂教学瞬息万变,学生不可能顺着你的预设一直下去,随着教学进程深入,随着学生生成状态的不同,往往会出现许多的意外,而抓住这些意外,进行即兴预设,促学生进一步生成,课堂会充满更大活力。在探究以少胜多的原因过程中,一位学生对黄盖周密的安排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认为在20条船上要放上石头,因为稻草太轻,船吃水不深,很容易被曹操发现。多好的发现,这是在备课时我所预料不到的。该怎么办呢?还是将球踢回给学生,让学生再读读课文,说说有没有必要再放一些石头呢?学生读后找出了许多理由,有的说曹操如此骄傲自大,连防

备都没防备还会注意这些吗?有的说那天大雾弥漫,波浪滔天,曹操根本看不清;有的说当时船很快,就算曹操发现了他也来不及了??最后那提问的学生也说不应该放进石头,如果放进石头反而使船速减慢,就达不到预期效果了,可见黄盖的安排是非常巧妙的。面对“意外”,我没有避而不见,而是抓住利用突发的疑惑,激发学生“潜心会文”的热情。由于把学生当作“知识源”,所以对话过程是活泼的、深入的、有效的。学生在对话中更深刻的理解了文本,又创新了文本。

2、读中感悟,珍视独特体验

以读为本,课堂中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多读书,要重视孩子的内心体验。由于孩子个体知识、生活经历不同,对课文理解和感受也不一样,所以朗读的技巧也不同。在学生朗读“黄盖没有失信,果然来投降。”这句话时,有学生将“果然”一词读得高昂,还在后面加上“哈哈哈!”他说曹操在笑自己非常强大,没有出兵就吓得黄盖前来投降了,可以不战而胜了。有一个学生在读这句前加了“呵呵呵!”用不屑一顾的语气读。他说曹操这时在笑周瑜,连跟了他这么久的良将都投降了,根本就不可能获得战斗的胜利??多精彩的朗读,是因为在教学中我侧重学生自我的思、悟、品,珍视学生独特的理解、感受、体验才使学生对文本有了多元的解读。

3、以读为主、注重读议、读写结合

教学中读书与讨论交流相结合,要强调师生、生生互动,在交流、讨论、合作中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教师适时的点拨肯定正确,纠正错误。教学时做到读议结合,以议促读,以读促悟,以悟导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本课教学紧紧抓住让学生研读以少胜多的有关句子,让学生在读、议、悟中明白是因为黄盖知己知彼、扬长避短,利用天时地利,经过周密部署才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在读议的过程中不但感悟了文本,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如何引领学生倾吐阅读文本后与文本的对话,我在教学中设计了曹操战后的总结会和周瑜的庆功会两种情境,其实这就是引领学生加深对文中赤壁之战的各种因素的理解和对人物的感受,通过小练笔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倾吐的突破口,学生也借情境的依托实现了与文本的对话。

4、作业设计,加强语文实践

语文教学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要实现从课内到课外、从点到线到面、从已知到未知的延伸。在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还有很多,获胜的原因既有与赤壁之战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拓展作业的设计就是为了让学生能根据这节课的学习所得,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作业去研究。在这过程中,既能将知识灵活而创造性地运用于实践,又能掌握新知识,有新的发现,可以尝到触类旁通的乐趣,也达到了新课标提出的学语文用语文的目的。

当然,这堂课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抓重点问题教学似乎还没有统领全文,在交流中还有许多的小问题让学生去解决;放手让学生议论时,如何将学生的观点更好的引领到点上;时间不够,如何据学情取舍教学内容,整合教学环节等等。这些将有待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去摸索、学习。


第二篇:《赤壁之战》教学反思


《赤壁之战》教学反思

课堂上,学生学得积极投入,思维活跃,表现出一种自主参与学习的良好状态。尤其是当学生在自读自悟时,学生真正在读书,从他们所作的批注中,可以看出他们在思考,有收获。小组合作学习时,同学们能谈出自己的阅读见解,与大家交流讨论,学得比较实在、有效。在班际交流中,学生就三个问题畅谈自己的理解,在理性的分析、思考中获得思想的启迪,感受智慧的魅力,并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课上下来,我静下心来,重新审视我的课堂,进行归因。我觉得,课上,学生能深入读书、思考,有不少同学见解独特,发言中不乏亮点。但在及时捕捉住、即时灵活处理、利用这些“活”资源,进行重组,及时调整教学,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促进更有效的互动方面做得不够到位。如,学生有自己的见解,但在倾听别人发言,在别人发言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把不同于他人的见解提出来这一点上做得不是很好,尽管这与平时习惯的培养有关,但如果我在发现学生发言时各谈各的想法,有的出现重复时,我的回应、点拨能更到位,更具及时性、提升性,那课堂将更具创生性。这是其一。其二,我在想,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想说,要说,尽管说的时候有些表达不是很流畅,但这也是学生本身一种内在发展过程,学生也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得以提升自己的,我不忍心打断,这又与课堂教学的推进相矛盾了,怎么办?其三,教学设计只是一个预案,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重建。如当交流到“东南风与火攻的关系”时,学生一开始就有自己的思考,有话想说了,我却让他们“找出文中描写东南风的语句读一读,想想东南风与火攻的关系。”这就与学生的实际状态对不上号了。如果我当时就让学生先说说火攻与东南风的关系,再回到文中去读,学得会更好、更实在。

我想,不止“学无止境”,教也无止境。今后的教学中,我在努力提高自己善于捕捉信息的能力的同时,更要提升自己判断、重组的能力,在新

的水平上更好地胜任教学过程的“重组者”、动态生成的“推进者”这一重要角色。

更多相关推荐:
《赤壁之战》教学反思

赤壁之战教学反思在今年的红烛杯教学大赛中我执教了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赤壁之战一课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根据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有关章节改写而成叙述了东吴都督周瑜采用部下黄盖诈降和用火攻的计策在赤壁以三万兵力打...

《赤壁之战》教学反思 - 郑州教育博客

赤壁之战教学反思新村镇梨园小学陈宝玉赤壁之战这一课的课文情节曲折因果关系比较复杂在阅读中如何紧扣文脉使学生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抓住主要内容读懂课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选目标自主学习自我发现通过...

赤壁之战教学反思

赤壁之战教学反思兰西五小周丽这一课是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里的一个小故事如何把这样的故事上得生动有趣让课堂真的活起来呢在设计教学环节上我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和本节课的训练重点我把复述课文设为重点把理解课文内容设为...

《赤壁之战》教学反思

赤壁之战教学反思赤壁之战教学反思这次展示课我讲了赤壁之战从整体上看有亮点但细审深析存在问题也较多教研组老师给予了我很多指点使我获益匪浅说实话在选择课文上我考虑了很久迟迟拿不定主意赤壁之战这篇课文我从小就很喜欢不...

浅谈《赤壁之战》整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教学反思

浅谈赤壁之战整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教学反思广西藤县东荣镇均常小学黄海杰信息技术是教学手段是学习工具语文教学利用校园网络多媒体教学平台各种功能室充分整合远程教育资源后运用多媒体的手段把大量生动丰富多彩的文字图表图形...

五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17赤壁之战-人教版20xx【小学学科网】

五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17赤壁之战人教版20xx在今年的红烛杯教学大赛中我执教了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赤壁之战一课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根据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有关章节改写而成叙述了东吴都督周瑜采用部下黄盖诈降和...

《赤壁之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六年级语文上册赤壁之战作者罗贯中叫河中学李富强教学目的1了解战事的全过程懂得在赤壁之战中东吴获胜的根本原因在于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2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事件的经过和作者是...

《赤壁之战》教学反思

赤壁之战教学反思课堂上学生学得积极投入思维活跃表现出一种自主参与学习的良好状态尤其是当学生在自读自悟时学生真正在读书从他们所作的批注中可以看出他们在思考有收获小组合作学习时同学们能谈出自己的阅读见解与大家交流讨...

《后赤壁赋》教学案例

后赤壁赋教学案例原创宜宾县蕨溪中学肖正权一案例背景20xx年5月17日宜宾县高校课堂现场会在我校召开此前学校对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如六一五模式这些为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实践这些新的理念提供了很多...

赤壁赋教学案例分析

赤壁赋教学案例分析赤壁赋是传统篇目是中国古代散文的经典名作也是中国古代文赋的集大成之作以此文为主构成的赤壁系列是苏轼人生和艺术创作的重要转折点鉴赏要求落在诵读鉴赏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特点的初经级...

《赤壁赋》课堂教学实录

赤壁赋课堂教学实录福建省连江县第三中学黄财武师讲赤壁赋不能不讲乌台诗案板书苏轼与王安石同一时代两人私交甚厚但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尤其不敢默视新法推行中的流弊时时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王安石罢相后几个监察御史从苏轼诗文...

赤壁赋课堂教学实录

赤壁赋课堂教学实录师讲赤壁赋不能不讲乌台诗案板书苏轼与王安石同一时代两人私交甚厚但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尤其不敢默视新法推行中的流弊时时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王安石罢相后几个监察御史从苏轼诗文中深文周纳罗织罪状弹劾苏轼...

赤壁之战教学反思(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