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总结精华!

时间:2024.5.14

社会条件 思想来源 实践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阶级基础 两大发现 产生标志

发展历程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生命力根源 生命力关键

定义和两层含义 世界观、方法论 基本立场(新) 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的内涵理论品质 本质属性 社会理想

马原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1

1.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它也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

3.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以及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共同催生了马克思主义。

4.资本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和客观基础

5. 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 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的思想渊源

6.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实践基础。

7.19 世纪30—40 年代所发生的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英国的宪章运动 以及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

8.无产阶级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构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现实需要。

9.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现实需要

10.1848 年2 月《共 产 党宣言》的发表,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标志。

11.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12.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所表现出的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3.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14.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5.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16.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17.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并不是只有这三个属性,还有人民性,阶级性)

18.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9.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2 马原 5

马原总结精华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本章介绍了正确的世界观:唯物论。正确的方法论:辩证法。内容最多,难度最大,可考各种题型 马原 4 5

6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提出者 含义和内容

意义

物质的定义

物质的存在形式: 运动、时间、空间

物质观社会的物质性

物质统一性原理

意识的定义和本质

唯物论意识观

意识的起源

实践的本质含义

实践观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实践的地位和作用

一个主题

两大总特征

辩证法三大规律

四大方法

五大范畴

规律的定义和属性

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关系

意识的能动性及其表现

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3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式)系统化理论化即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为社会意识形式,零散的自发的即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为社会心理,低级为社会心理,高级为社会意识形式

2.恩格斯: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3.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 即主观和客观,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创造者),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派生物、被创造者)的问题;其二,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4.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唯物论)和唯心主义(唯心论)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世界观)。命题模式:题干与题支换位

唯物主义的形态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的形态有:主观唯心主义(人的精神)、客观唯心主义(非人的精神)。

5.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题干题支换位

6.根据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历史(社会)观分为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和历史唯心主义(唯心史观)。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研究整体的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研究其局部的为历史观即社会观分为历史唯物主义(局部是物质的)和历史唯心主义(这个局部是精神的)

7.根据对世界的状态即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观点。

辩证法认为世界是 联系的、 发展的, 发展的根本原因(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而形而上学则相反,认为世界是孤立的、静止的,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马原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小结:四个划分标准、八个划分派别、两类关系

第一个标准: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回答: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第二个标准: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回答: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第三个标准:对历史社会的看法: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第四个标准:对世界状态的看法: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两类关系: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根据不同标准划分所得出的不同结果,相互之间没有包含、连带的关系。

8.物质范畴(是意识)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的最高概括和最高抽象,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9.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直观地将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物(物体)。

10.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将物质归结为物质的构成单位——原子(物体)

11.现代辩证唯物主义从无限多样的物质现象中抽象出物质的共同本性,从哲学上进行了最高的概括。

列宁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给物质下了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旧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物体,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客观,物质=客观,它有三种外延 A 物质实体:物体 B 物质关系:联系 C 物质行为:实践。新唯物主义=A+B+C.旧唯物主义=A)

所以,新旧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概念,是抽象和具体、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4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就是客观存在。物质的本质规定性、唯一特性和最高共性是客观实在性

12.列宁的物质定义,正确地指出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

13.物质的存在形式(方式):运动和静止,时间和空间

14.运动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15.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一方面,物质离不开运动。设想存在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运动离不开物质。设想存在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16.运动:广义运动:一切变化=显著变化+不显著变化(静止);狭义运动:显著变化

17.运动的两种形式:运动和静止。(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有两种:当运动指一切变化时,两者为包含和被包含关系;当运动指狭义时,两者为显著变化和不显著变化)

18.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即不显著的运动。其具体形式有:其一,空间位置未变;其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即量变。(两个参照物:外在和内在根本性质)

19.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同一性表现在,二者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所谓“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里的动是狭义的显著变化)其矛盾性(区别)表现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这里的运动是广义的运动)

20.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直向前、不可回复;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即长宽高

21.时空的属性。其一,时空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绝对性是指时空的客观实在性(物质)是无条件的。相对性是指时空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即在不同的条件(运动速度)下,时空具有不同的特性。其二,时空的无限性与有限性。无限性是指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有限性是指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

22.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物质)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反映的图像)。

23.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形成经历了以下发展阶段,即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阶段,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阶段,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阶段,最终发展到人类的意识阶段。

24.劳动(实践)对意识产生的作用。其一,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其二,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工具——语言。在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而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其三,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人脑(命题模式:整体与局部)

25.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所谓“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是指意识的来源是物质。所谓“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是指意识本身的存在形态是主观的。

26.“观念的东西(意识)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意识的相对独立性)”(马克思)

27.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认识。第一第二)与改造世界(实践。第三第四)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选择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反映对象不只是直观的摹写,而是能动地创造。(意识=物质:摹写性;意识不等于物质叫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其中意识大于物质叫创造性,意识小于物质叫选择性,选择性2013分析题;创造性没考,案例重点)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进而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直接现实性:意识—实践—物质、对象性)。列宁:“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句话前半句是对的,后半句单独拿出来不对,因为意识是通过实践创造世界) 马原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5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小结:

物质统一性(唯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本质的基本原理。其内容包括:其一,世界只有一个本原(一元论);其二,这个唯一的本原就是物质;其三,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非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 马原 7 8 9 0 1

2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

内容

其一,物质决定意识。(唯物论)

其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辩证法)

如果只讲第一句否认第二句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只讲第二句否认第一句为唯心主义

28.实践(物质)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人有意识的行为)

29.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人类)、自觉能动性(能动)、客观物质性(客观)和直接现实性等基本特征

30.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其一,生产实践。其二,社会实践。其三,科学实验

31.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被决定)”,又是历史的“剧作者(决定)”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物质)的”。

32.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

33.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就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34.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哲学中的联系关系是影响是能量交换)

35.联系的前提是事物之间的区别。

36.联系的特点(属性)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37.坚持联系观点的意义(2014分析)

38.发展是运动中的一种,即前进性、上升性的运动。(运动即变化包括发展和衰退)

39.运动、变化的动力、原因是联系。(区别—联系—发展)

40.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新事物不是指时间,是性质)

41.唯物辩证法的体系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三大规律)以及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现实和可能、必然和偶然、形式和内容等一系列范畴(五大范畴)构成。

其中,三大规律侧重揭示发展;五大范畴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事物的联系。

在这一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其实质和核心。正因为该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所以,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矛盾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和根本分野。(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三点具体区别:世界是否联系、世界是否发展、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三点根本区别的实质是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

42.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辩证统一规律。矛盾有三种含义:物体、冲突、对立统一关系。哲学中矛盾为对立统一关系,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6

矛盾是联系是物质。

43.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统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 三个方面的具体含义: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包含),相互转化。矛盾的对立性(斗争性、矛盾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区别、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小结:

记忆模版:两类六种

一讲关系就是对立统一关系,同一性表现在相互依存,渗透,转化。对立表现在相互区别,排斥,分离。

理解依据:一下论述正确的是,凡是讲依存,渗透,转化,区别的都对;

4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就是联系,联系导致发展)。

45.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原理的意义(命题角度)

其一, 事物的构成是复杂的,因为任何事物都是对立面的统一体——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统一,“相反相成”。所以,人们看待事物、认识世界,必须用复杂的眼光看待复杂的世界。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两点论”)分析问题(物质决定意识),其二, 事物是发展的;而发展的方向是向对立面方向转化(矛盾转化原理)。这就是“矛盾转化原理”(2012分析题)。其三,事物发展的动力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没考过,重点)

46.矛盾的状态: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共性、一般性、抽象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绝对性)。矛盾的特殊性(个性、个别性、具体性)是指不同事物之间的矛盾、同一事物内部的不同矛盾以及每一对矛盾的不同方面都有其特点(差异)有三个参照系。

47.矛盾特殊性的具体表现:

其一,在所有矛盾中,分为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内部矛盾是内因,外部矛盾是外因。内因地位高作用大

其二,在同一事物的众多内部矛盾(矛盾群)中,分为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根本矛盾与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根本矛盾地位高作用大

其三,在同一对矛盾中,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

(所有人内外之别,内部人主次之别,每一个人主要方面次要方面,因为参照系不同)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的原理,统称为矛盾的不平衡原理。

48.意义和运用(命题角度)

(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原理

由于现实中的任何一个事物,除了有自己的个性外,还有其他事物共有的共性。所以,我们认识该事物,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其他事物,即所谓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推己及人。(2012分析题碎花瓶理论)

(2)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其一,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具体对待(06 09 11)

把握事物,就是要如实地分析、把握其特殊性,对症下药、区别对待、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避免简单化。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该原理的运用,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其二,重点论原则

由于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各种矛盾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的本质,所以人们看待、对待事物时,必须优先抓住它们“抓关键”、“找窍门”“纲举目张”以及“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都是该原理的运用。 马原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其三,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处理问题时,要优先和充分重视内因。所谓求人不如求己。该原理是处理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相互关系的哲学依据。

49.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50.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属性)。区分不同的事物,靠把握质。认识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两个含义)。区分同质的事物,靠把握量。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范围、幅度。

实践活动中、在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但也不能把度绝对化即把度看做是不可逾越的“雷池”。具体而言,保持事物不发生质变时,不能突破度;而推动事物质变,则必须突破度。

51.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所以事物的变化具体表现为质变和量变两种形式。

量变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其特点是渐进性、连续性。包括事物数量的增减和事物构成成分在排列次序的变动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显著变化)其特点是显著性和飞跃性。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突破了度。

52.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所采取的两种状态和形式,二者之间是辩证同一关系。其同一性表现在:其一,质变依存于量变。(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累计到一定程度、突破了度,必然引起质变。(量变依存于质变,质变必然引起量变是错的!)其二,二者相互渗透。

53.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54.实践意义(命题角度,重点)

其一,要重视量变。

因为离开了量变,质变就无法发生。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分段推进;反对脱离实际的冒进和一步到位。

其二,要全面把握量变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避免割裂而产生的片面性。(发展三步骤)

55.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保守派);否定因素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发展)的因素(革命派)。

56.否定是指变化、发展。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指事物的辩证发展,要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一个圆,一半是肯定一半是否定,第一次变化改变肯定因素,第二次变化另一半,所以有三个阶段即不变阶段,部分改变阶段,完全改变阶段。标准案例:原始公有制—私有制—共产主义公有制。判断是否符合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否有三个阶段,落脚点是否高于出发点)

57.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方向是前进性。道路是曲折性。事物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

58.两种否定观:(1)辩证否定观(辩证法关于发展的看法):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变化的原因),第二,否定是发展的环节,第三,否定是联系的环节(第二第三:变化的含义)。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对第二点和第三点的概括)(2)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马原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8

59.对立统一规律:联系的实质,发展的动因。量变质变规律:发展的形态;否定之否定规律: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60.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

61.原因是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由于原因起作用而被引起的现象

62.因果关系案例题解题技巧:拆解为因为所以后该句还成立

63.必然性(确定、规律)和偶然性(不确定)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灭亡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64.世界上不存在纯粹必然或者纯粹偶然的事物;任何事物都是必然和偶然的统一(必然还是偶然取决于所设定的参照物,必然是找到与它确定的参照物)。

65.科学研究的任务,在于要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科学分析题)

66.现实性(已经存在)和可能性(潜在苗头)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材料: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的关系)

67.本质(内在)和现象(外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外在联系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68.现象有真相和假象之分,假象也能表现本质,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69.唯物辩证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70.唯物辩证法的构成:客观辩证法(三大规律五大范畴)与主观辩证法(四个方法: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 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统一。思维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中介。

71.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是意识和物质、反映(认识)和被反映(认识)的关系。

72.归纳和演绎是最初和最基本的思维方法。其基础是客观辩证法。其客观基础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个性与共性、特殊与普遍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73.分析和综合方法的客观基础是事物整体和部分、系统和要素之间的关系。

74.抽象(大概)和具体(完整)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

75.逻辑(思维顺序)与历史(时间顺序)

76.规律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

77.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其一(是否需要人),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其二(是否原样重现),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就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而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所以认识社会规律比认识自然规律要困难得多。

78.主观能动性(意识)和客观规律(物质)的关系:其一,必须尊重客观规律(物质决定意识)。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规律是物质;物质是第一性的。所以,人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发明)和消灭规律。其二,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意识对物质有能动反作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运用客观规律的条件。主观能动性是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人们可以认识或发现客观规律,并利用规律;人们还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

79.实践是实现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片面强调主观能动性,将犯唯意志论的错误;片面强调客观规律,将犯宿命论错误。

80.正确运用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案例:庖丁解牛。愿上帝赋予我们力量以改变可以改变的一切;愿上帝赋予我们勇气以承受不能改变的一切;愿上帝赋予我们智慧以弄清二者的区别 马原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9

马原

7 第三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本章为马克思主义的可知论(认识论)五大内容:认识的决定因素、本质、发展过程、结果、收益。可考各类题

认识、实践活动的构成

实践与认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

认识、理论对实践的反作用

影响认识的其它因素:非理性因素、感官、大脑、对象状况、间接经验

认识的本质:三种解说和相互差异

认识论

认识的过程:物质——实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认识规律:两大飞跃、无限反复

真理:含义、属性、检验标准;

认识的结果:谬误

二者关系

价值的含义及其特点

认识和实践的收益价值评价的含义及特点

10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1.认识和实践。(意识=认识+情感+意志。认识是智商,情感意志是情商。)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构成实践活动的三个要素是主体、客体和中介。(主体=主观+肉体;客观=客体+自在事件)

3.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主要有:其一,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即认识关系;其二,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即实践关系。(已考)

4.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实践过程)其一(心动),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其二(行动),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际地作用于实践客体,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其三(总结),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5.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实践是认识的(终极)来源即实践出真知(07 08)。其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其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其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6.在影响认识的众多因素中,实践是最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例如还有间接经验(命题角度:对读书无用论的评价)。由于个体生命和能力的局限,由于认识具有历史继承性,所以通过读书和传授获得知识,是提高人类认识的必要和重要的途径。

7.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即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理论对实践的作用具体有:其一, 端正方向;其二,指导进程;其三,提供动力。分析题: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8.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其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其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来实现的。其三,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能动的过程;创造性从根本上把人的反映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区别开来,它是反映的能动性的基本标志。

9.错误的认识论:唯心主义的先验(实践)论,旧唯物主义的直观(直接依靠感官)反映论。A 物体 B 实践 C 感性认识 D 理性认识。ABCD都有叫辨证反映。只有AC叫直观反映。只有D叫先验论

10.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共同性是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有:其一,是否承认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其二,是否坚持辩证的观点(是否承认由感性认识像理性认识发展)。

1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实践。

12.认识运动的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到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实践—感性认识(低级)—理性认识(高级)—实践)第一次飞跃为从感性到理性,第二次飞跃为从理性到实践

13.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各个局部和外部联系的认识。(用感官看的不全面不深刻,所以是低级)

14.感性认识的形式有感觉、知觉和表象等

15.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其优点在于贴近现实;其缺点在于只能反映事物的外部和局部,即“熟知不等于真知”。

16.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大脑),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整体、内部联系的认识。(用大脑把握事物的全貌和本质)

17.理性认识的形式有概念、判断、推理、假说、理论等。

18.理性认识的特点是间接性、抽象性;优点是深刻、全面,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缺点是容易脱离实际。

19.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的基础是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马原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11

20.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在理论上就会走向唯理论或者经验论;在实践中就会犯教条主义或者经验主义的错误。

21.实现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的基本条件有:其一,获取丰富和真实的感性材料。其二,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分析题:达尔文写作进化论)

22.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即认识规律就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

23.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条件性)统一:刻舟求剑

24.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即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非理性因索是指除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之外的意识因素。具体包括:其一,人的情感、意志、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其二,非逻辑主体心理形式,如幻想、想象、直觉、灵感。(意识=认识+情感+意志;认识=理性因素(感性认识+理性认识)+非逻辑主体心理形式;非理性因素=情感+意志+非逻辑主体心理形式)

25.非理性因索主要内容有:其一,动力作用。其二,诱导作用。其三,激发作用。

26.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肯定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强调非理性因素要受理性因素的制约,同时也承认并重视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

27.真理(认识世界的目的)和价值(改造世界的目的)。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最根本的属性(本质)是正确性(主观符合客观),即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体现了主体的认识同客体的本质、规律相符合(一致性)或相接近。

28.真理的其他属性:客观性:作为一种思想形式,真理在形式(形态)上是主观的,在内容(来源)上是客观的。一元性:对某一对象其正确的认识只有一个。绝对性:其一,就真理的内容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其二,就人类认识的本性而言,人类实践和认识发展的可能性是无限的,人类有能力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其三,就真理的发展而言,其潜力和前景是无限的。相对性:三个条件:广度、深度、时间段。

29.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指真理的属性,即绝对性与相对性;其二是指真理的类型。从类型的角度而言,所谓“绝对真理”是指最大限度地接近“完全”、“终极”意义上的真理(总和真理);而所谓“相对真理”是指近似、相对意义上的真理(某个真理)。

30.任何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从属性上说)。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一个阶梯、一个承前启后的中间站(从类型上说)。

31.由于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所以我们对待任何真理的正确态度是:一要坚持,二要发展。(分析题)

如果只承认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相对性,就会在理论上陷入绝对主义,在实际生活在导致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而如果只承认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绝对性,在理论上就会陷入相对主义,在实际中就会导致怀疑主义和诡辩论。

3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正确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33.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

34.逻辑证明是根据前提条件推断出某种结论的思维过程(是意识,冷门,可出大题)

35.作用:其一,逻辑证明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首先,逻辑证明只能证明前提条件与结论的一致性(自洽性),而不是证明它的真理性,即不能证明它们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是否一致。其次,逻辑证明中所使用的逻辑法则,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且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获得真理性。其二,逻辑证明是探索真理、论证真理和扩大真理范围的重要手段,是对实践马原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12

标准的重要补充。因为理论上的分析能够为实践检验提供具体的指导,引导实践朝着自觉的方向去解决问题,增强实践检验的目的性、效率性(海王星的发现,离子理论)。

36.价值是指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客合主需)(是物质)

37.构成价值的要素有:其一,主体的需要和利益;其二,客体的属性和性能。

38.价值的属性(特性):客观性(不是客体性)、主体性(不是主观性)、社会(人群)历史(时间段)性、多维性(多元性)

39.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意识)。

40.价值评价的对象是主体、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

41.价值评价的标准是主体的需要。价值评价虽然有主体性特点,但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实践是检验价值评价结果是否正确的标准。

42.正确的价值评价(分析题):其一,相关的知识性认识是进行价值评价的前提(弄清是什么)。其二,坚持正确的评价标准。人民、人类整体的要求和利益,是进行价值评价的根本依据。

43.价值(结果有益)和真理(认识正确)的辩证统一。

马原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13

马原 5 第四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唯物史观)

本章为历史唯物主义,五大内容,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易考选择题

历史观基本问题:内容、意义、地位 内容:生产力 物质、社会存在:地理、人口、生产社会构成形式:生产关系

低级:社会心理

属于上层建筑的 高级:社会意识形式

不属于上层建筑的

意识形态

第四章 社会发展:5 大动力、5 个阶段即社会形态政治形态

经济形态(经济基础)

人的本质:

人民群众:创造、决定

人的作用杰出人物

历史人物:影响反动人物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14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和唯心史观(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是解决其他社会历史观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2.唯心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其主要缺陷有:其一,至多考察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歩追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不深刻);其二,只看到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而忽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不全面)。

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的所有哲学流派——无论是唯心主义还是旧唯物主义(不彻底的唯物主义),都是唯心史观。

4.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主要区别:第一,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不同;第二,对社会及社会生活的本 质的认识不同;第三,对社会发展的动力的认识不同;第四、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不同;第五,对历史创造者的认识不同;

5.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物体)的总和。

6.社会存在主要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即生产方式(实践)、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7.地理环境是由各种自然条件组成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和永恒的条件。当生态系统保持平衡时,人类社会的的发展就得到保障;当生态系统被破坏时,人类就会遭到自然界的惩罚。所以,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当今人类必须面对的课题。(分析题: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的哲学依据)

8.根据社会意识的主体,可以分为个体意识、群体意识;根据其发展水平,可以分为低级的自发的社会心理(以及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和高级的社会意识形式;其中社会意识形式可以进一步分为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有阶级性)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人类性);

9.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又称为社会意识形态、观念上层建筑又叫做思想上层建筑,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包括语言学、逻辑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它不具有阶级性。

10.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11.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将起着阻碍作用。

12.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括:其一,劳动者。其二,劳动资料。其三,劳动对象。(构成实践的三要素:主体,客体,中介)

13.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

14.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为生产资料。

15.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16.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贫富等级)。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标准,在于这种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是适合的还是不适合的,是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17.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18.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19.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实践)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实践)。

20.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规律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意识)”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21.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15 马原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2.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其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其表现形式是经济体制。

23.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意识)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物质)。上层建筑是物质和意识的集合体。

24.上层建筑由观念(思想)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两部分构成。其一,观念上层建筑即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其中政治法律思想是思想上层建筑的核心,哲学是其理论基础。其二,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制度性要素和实体性要素两大部分。制度性要素有: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行政制度等;实体性要素有: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

25.政治上层建筑(是物质)是在一定的意识形态(观念上层建筑(是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理论指导实践,但是其理论也是实践来的),是“思想的物质附属物”。

26.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而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27.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

28.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经济基础、生产关系)、政治形态(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共四个名称,见上)(二者合称上层建筑)

29.一定的社会形态总要以一定的社会制度形式表现出来。经济基础是社会的”骨骼系统”,上层建筑是社会的”血肉系统”。

30.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矛盾的同一性和特殊性原理)

31.依据生产关系的性质,社会历史可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其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

32.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客观规律)和历史选择性(主观能动性)

33.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否定之否定原理)

34.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五大动力。(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革命、改革、科学技术)

35.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36.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37.阶级是与特定的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在经济上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或人群共同体。

38.划分阶级的标准是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结成的不同关系。其中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不同,是划分阶级的基础。

39.阶级斗争根源于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一切阶级斗争,归根结底都是围绕着经济利益这个轴心展开的。

40.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奴隶、封建、资本)发展的直接动力。

41.社会革命的根源,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42.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43.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阶级手里,是实现社会形态变革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

44.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

45.科学是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广义的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狭义的技术是指生产技术,即人类改造自然、马原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16

进行生产的方法与手段。科学技术是物质和意识的复合体

46.科学活动主要是一种认识活动或精神性活动;技术活动主要是一种生产性、实践性活动。

47.科学技术的作用及其两重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

48.科学技术革命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是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来实现的。

49.人与动物的区别:人的本质是劳动(实践)。人与人的区别: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而非生物的自然性。人的本质是具体(特殊性)的而非抽象(共性)的。人的本质是历史的而非永恒不变的。)

50.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具体表现为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人们群众创造历史。

51.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52.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其理由有:其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其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其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

53.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分析题,群众路线和教育实践的哲学依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54.个人:普通个人、历史人物(杰出人物:大而优、反动人物:大而劣)

55.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始终起着一定的作用,有时甚至对历史事件的进程和结局发生决定性的影响;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马原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17

马原 7 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5、6章为政经,运用哲理研究资本主义社会。三大内容:资本主义的产生、属性、发展。易考选择题 属性=共性+个性

量变:资产者和资本的出现 形成

质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第五章 共性:商品、货币、价值规律、基本矛盾

经济基础雇佣劳动:前提、含义、特点、后果

个性资本主义私有制: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理论

再生产理论、工资理论、经济危机理论

18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1.最早的资产者主要是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形成的:其一,从小商品生产者中分化出来;其二,由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 成

2.最早的资本是通过资本原始积累而产生的。资本原始积累就是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将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

3.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确立了政治前提;产业革命使机器大工业彻底代替了工场手工业,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建立了物质技术基础

4.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共性)

5.人类社会的社会形态有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有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资本主义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6.自然经济:社会分工不发展、自给自是、以简单再生产为主以及保守、封闭。

7.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第一,社会分工。第二,生产资料和产品归不同的所有者所有(私有制)

8.商品经济的特征有: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存在交换关系、主要采取扩大再生产的形式以及开放。

9.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因此,剖析商品,剖析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就成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的历史和逻辑的出发点.

10.商品的二因素就是【价值(抽象劳动)和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商品的质。使用价值在一切社会都存在,它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1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万事万物=天然物+劳动产品

12.使用价值指商品的效用或有用性。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

13.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只有通过商品的买卖才能得到解决。

14.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性表现在:A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B使用价值是一切物品包括商品都具有的共性,是永恒的范畴;价值是商品的特性,是历史的范畴。C 对同一个人(商品的买卖双方)而言,不能同时兼有二者。

15.价值的表现形式:交换价值。商品的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物品)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物品)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

16.价值和交换价值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使用价值,而是价值。

17.商品二因素的根源或决定因素:劳动的二重性。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因素。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

18.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就是劳动的具体性(具体劳动)和劳动的抽象性(抽象劳动)。

19.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种劳动、两类劳动或者两次劳动,而是商品生产者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或两种属性。

20.商品价值量,同种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不同种商品的价值量,需要将不同的复杂劳动还原为相同的简单劳动;劳动变化即劳动生产率变化可导致三个后果。

22.劳动时间是衡量价值量的内在尺度。外在尺度:货币

23.社会(部门、行业)必要(平均)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同种)使用价值(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4.在同样的时间里,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是简单劳动的倍数。 马原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19

25.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的换算,是在社会的商品交换的过程中(在流通领域中)自发地进行的。(由买卖双方商量决定)

26.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以简单劳动为尺度计量。

27.劳动生产率=产品数量/劳动时间=总产量/总产值。所以,与劳动生产率相关的有三个指标: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使用价值数量(总产量即产品数量总和)——分子,单位时间所生产的价值数量(总产值即所有产品的价值量之和)——分母,单位使用价值所包含的价值量(单价即一个产品的价值量;单价=总产值/总产量)。

28.例如:10个/1小时提高到20个/1小时。(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总产量增加,总产值不变,单价下降。

29.货币=钱。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交换中介)商品。

30.货币的基本职能主要有以下5 项:价值尺度(标价),流通手段(中介),支付手段(付定金、还债), 贮藏手段(存钱),世界货币。(去年已考)

31.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是:其一,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其二,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32.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交换价值的一种)根据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3.价值规律的作用:积极作用表现在: 其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其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消极后果有:其一,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其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其三,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34.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是指劳动的私人属性(生产的主体是私人);社会劳动是指劳动的社会属性(消费的主体是社会).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只有通过商品的成功交换.

35.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雇佣劳动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个性)

36.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雇佣劳动).劳动力,劳动,劳动者即人的能力,人的行为,人。

37.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有人身自由,不依附与任何人,因而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商品来支配;——这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可能性。第二,劳动者不占有生产资料,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这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必要性。

38.劳动力成为商品即雇佣劳动的产生,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

39.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形式上表面上看似乎是“自由”、“平等”的买卖关系,而实质上是不平等、不自由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在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下,劳动力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了分离。劳动力所有者出卖的不是劳动力的所有权,而是劳动力的使用。雇佣劳动=买卖劳动力的使用权

40.劳动力商品的特点。(1)在价值方面,A 其一,劳动力的价值(劳动力成本),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构成和决定的(一般商品的价值由时间决定,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由消费品决定)。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具体包括三个部分:首先,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这是劳动力价值的最低界限;其次,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最后,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B 其二,劳动力价值受历史和道德因素的影响。(2)C 在使用价值方面。一般商品的使用,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它的价值也随之消失或原样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劳动能创造新的、超过劳动力本身价值以上的价值(剩余价值)(一般商品不能够增值,劳动力可以增值)。 马原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20

41.在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中,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决定意义的,正是其在使用价值方面的特性。

劳动力的使用能为它的购买者创造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家所以要购买劳动力的秘密所在。

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所以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成为资本的前提。(2010 考查)

42.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核心。资本家之所以能够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把工人变成雇佣工人,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43.私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所有制决定着所有权。

44.资本主义所有制(私有制)的实质就是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前提),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假象),雇佣工人从事劳动(方法),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结果)。

45.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规律。内容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追求剩余价值;实现该目的的手段是不断加强剥削。

46.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47.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即劳动过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其中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合称为生产资料。

48.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具有以下两个特点:其一,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其二,工人劳动的成果或者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49.在价值增殖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两部分。

50.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

51.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来源),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归属),超过劳动力价值(工资)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52.剩余价值源于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52.剩余价值率(剥削率)m′=m/v m′为剩余价值率,m 为剩余价值,v 为可变资本(工资)。

53.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方法最基本最主要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加班)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提高效率)。

54.提高劳动强度相当于变相延长劳动时间,也属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55.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以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前提条件。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比,其缺点是实现起来比较“麻烦”;其优点是具有无限的潜力。

56.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矛盾性表现在:(1)它们所要求的技术基础即劳动生产率不同;(2)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上所居的地位不同;

57.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差额。

58.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是少数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本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

59.三个剩余价值对劳动生产率的要求不同:绝对——不要求,相对——全社会,超额——企业(题干题支换位)

60.相对剩余价值是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因为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各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61.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和主要类型是扩大再生产。

62.实现单个资本增大的直接途径是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63.资本集中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兼并的方式,另一种是联合的方式 马原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21

64.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手段或重要条件,而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结果

65.

简单集聚 ——积累——剩余价值

扩大集中

66.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去扩大生产规模,从而无偿地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67.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惟一源泉;

68.资本积累的后果,从生产力方面看是单个资本增大和扩大再生产;从生产关系方面看,就是社会的两极分化,即一方面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资产阶级手中;另一方面,贫困和不幸越来越集中到无产阶级手里即无产阶级的贫困化。

69.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无产阶级的贫困具体表现为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参照系不同)。

70.相对过剩人口(失业)的基本形式有:流动的过剩人口,潜在的过剩人口,停滞的过剩人口。

71.相对过剩人口产生的重要原因是资本有机构成(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72.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

73.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财富)。只有当各种物在一定条件下充当剥削雇佣工人,获得剩余价值的工具时,才转化为资本。

74.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购物花的钱,用C表示)与可变贤本(雇人花的钱,用V表示)。

75.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同一性在于:二者都是资本,体现着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其矛盾性在于:二者的物质形态不同;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具体作用不同。

76.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

77.产业资本循环经过的三个阶段是: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

78.产业资本循环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货币资本(现金)、生产资本(生产要素)、商品资本(成品);

79.产业资本循环(单个资本运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有两个:其一,使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存。其二,使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继起。

80.考察资本周转,目的是要分析资本周转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81.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可以提高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

82.社会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就是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83.考察社会资本运动的两大理论前提。理论前提之一:对社会总产品进行划分。理论前提之二:对社会生产单位进行划分。

84.社会再生产(社会资本运动)顺利进行的条件。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总和与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总和的生产在规模和结构上保持一定的比例。

85.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86.当把剩余价值看做是全部资本而不是可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

87.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或者说是资本在部门之间自由转移的结果。(企业之间的竞争导致优胜劣汰,马原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22

部门之间的竞争导致利润平均化)

88.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

89.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生产力)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这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具体体现.

90.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第二,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9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深化不断发展的最突出的后果,就是导致并不断加深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9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就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供大于求)。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

93.经济危机的抽象的一般的可能性,存在于商品经济当中。所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来源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来源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94.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即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四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的,其中危机阶段是周期的基本阶段。

9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

96.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上层建筑)。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包括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对内职能是 A 实行政治统治(阶级性)和 B 社会管理(公共性);其中,政治统治的职能是其主要内容和基本方面,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保护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即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的对外职能是指 A 国家维护国家安全、利益以及进行 B 国际交往的职能,维护国家的安全与利益是其核心和基础

97.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一个体系,具体由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部分构成。 宪法是资本主义国家法律制度的核心

98.除了具备意识形态的依赖性、总体性和相对独立性等一般特征之外,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3 马原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马原

9 第六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两大阶段,三大跨越,易考记忆性选择题

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第六章跨部门:金融资本

垄断的发展跨领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跨国界:资本国际化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1.自由竞争必然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量变),而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则必然引起垄断(质变),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规律。

2.生产集中(财富的集中)导向垄断,其中的原因有:第一,生产集中限制自由竞争。第二,生产集中提供形成垄断的可能。第三,生产集中产生垄断的必要。(资本集中:企业规模的扩大化)

3.最简单的、初级的垄断组织形式是短期价格协定,常见的垄断组织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等。*当今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混合联合公司(企业集团)。

4.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竞争有两种形式,即自由竞争和垄断竞争。占主要地位的是由垄断而产生的竞争即“垄断竞争”。垄断竞争的形式包括: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垄断时期的竞争含有=自由竞争+垄断竞争(内部和内部,之间,垄断与非垄断)

5.在竞争目的上,自由竞争主要是为了追求平均利润和超额利润;而垄断竞争则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并不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垄断地位和统治权力

6.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垄断跨部门)。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7.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通过 A 金融联系、 B 资本参与和 C 人事参与等方式,逐渐融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新型的垄断资本,即金融资本。

8.垄断利润(目的)和垄断价格(手段)。垄断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

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垄断跨领域)是国家政权(政治)和私人垄断资本(经济)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四种:其一,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企业。其二,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其三,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其四,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微观规制主要有三种类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24

型:其一,反托拉斯法。其二,公共事业规制。其三,社会经济规制

11.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垄断跨国界)按客体分为三种主要形式:其一,借贷资本输出,其二,生产资本输出,其三,商品资本的输出。按照主体划分,可以分为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两类。

12.当代国际垄断同盟(组织)的形式以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为主。

13.企业经营全球化的重要标志是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

14.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演进和变化经历了个体资本所有制、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国家资本所有制和法人资本所有制等形态。*法人资本所有制是当今资本主义社会中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

15.法人资本所有制的基本特点是:各类法人(企业法人和机构法人)取代个人或家族股东成为企业的主要出资人;企业的股票高度集中于少数法人股东之手;法人股东凭借手中集中化的控股权干预甚至直接参与公司治理,监督和制约管理阶层的经营行为;公司资本的所有权与控制权重新趋于合一。

16.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其一,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资本主义社会发生变化的根本力量。 其二,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其三,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其四,西方国家中改良主义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17.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马原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第七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理论的发展:从空想到科学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实践的展开:无产阶级革命

社会主义制度:开创、发展和贡献

第七章社会主义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的发展特点:五大属性

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产生条件、性质、宗旨、组织原则、作用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25

1.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从理论跃进到实践(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两次飞跃。

2.莫尔(空想社会主义第一人)代表作《乌托邦》

3.空想社会主义者局限性表现在: A 他们只看到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必要性,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 B 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 C 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4.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发现)的基础上,论证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揭示了实现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操作方式和发展道路,创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而实现了社会主义思想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5.1848 年2 月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所撰写的党纲:《共 产 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标志。

6.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具有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特点。这些特点有:其一,无产阶级革命在经济上的最终目的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其二,无产阶级革命在政治上的最终目的是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其三,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其四,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

7.从理论上说,无产阶级革命有暴力的与和平的两种形式,其中,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的形式。

8.1871 年3 月所爆发的巴黎工人起义以及所建立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首次尝试。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是苏维埃俄国

9.列宁在集中了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智慧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和依据,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理论。

10.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是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又一次历史性的飞跃。

11.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的是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从理论推向制度的是列宁,把社会主义从一国推向多国的是斯大林

12.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第一,社会主义开始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发挥出历史作用。第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及其在经济、政治、外交、军事上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张。第三,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第四,社会主义在当代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

13.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的政治上层建筑)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

14.无产阶级专政就是工人阶级领导全体劳动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以消灭剥削、消灭阶级为使命的新型国家政权。

15.无产阶级专政的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领导力量是共 产 党,共 产 党是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领导核心。无产阶级专政的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巴黎公社、苏维埃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都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

16.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马原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26

17.在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中,最重要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这是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体现。

18.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充分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进入社会主义的原因主要有:其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人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其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各种条件所决定的。

19.*列宁在谈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

20.正确地推进社会主义的改革应当遵循以下原则:第一,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第二,要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和步骤。第三,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第四,要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

21.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工人运动的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阶级基础;二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思想基础。

22.1847 年6 月成立的共产主义者同盟,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亲手建立的第一个国际性的党组织;1869 年成立的德国社会民主工党是最早在一个国家内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23.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就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阶级性和先进性的有机统一。

24.工人阶级之所以能够承担这样的伟大使命,是由其历史地位决定的

25.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指导思想。

26.共 产 党的最终目的,就是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27.能够真正实现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科学地解决本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成熟的根本标志。

28.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服务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29.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马原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第八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二)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三)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

2.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一)物质财富(生产力)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生产关系)。(二)社会关系(物质)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意识)极大提高(阶级消亡、国家消亡、“三大差别”消失)。(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3. *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关系是:必然性和条件性的关系。 3 4 5 6 7 8 9

27

更多相关推荐:
马原总结

安然事件的启示在美国这样一个所谓法制完善、市场成熟的国家,发生安然这样的大骗局,被称为诚信楷模的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作出如此不诚信的事情。这里面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美国政府对此做了些什么?前面已作了初步的分析。那么…

20xx考研政治马原总结--值得一看

考研政治马原总结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马克思主义含义1、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学说是关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解放的科学。①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标志:18xx年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 产 党…

马原总结

绪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答: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以及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马克思主义做出不同回答:①从它的创…

马原总结

绪论简略版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简答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3的哲学基础第一章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

马原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马克思主义含义1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学说是关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标志1848年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 产 党宣言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原重点总结

1马克思主义狭义即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广义作为中国共 产 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也包括列宁等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

马原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资料1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23马克思主义直接的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4包括两个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思维与存...

马原实践个人总结

个人实践总结实践只是一种磨练的过程对于结果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胸襟不以成败论英雄我们不一定非要用成功作为自己的目标和要求在实践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和道理也是很有意义的在老师说要自由组队时我只希望能有一个团队接收我对...

马原总结

大学生的生态意识研究调查报告一前言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态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热点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未来社会的支柱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他们对生态的认识将决定未来生态环境的走向所以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

马原课外学习总结报告20xx

课外学习总结报告姓名学号学院班级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上课学期20xx年第一学期任课教师内一阅读一篇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写一篇读后感二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联系实际写一篇小短文

马原总结

马原总结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而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阶级统治级的工具则...

考研政治马原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目录中的知识点1马克思主义有丰富的内容其中三部分最重要简称为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则被称为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的是ABC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哲学社会主...

马原总结(2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