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总结

时间:2024.5.13

绪论

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以及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马克思主义做出不同回答:

①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来讲,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② 从它的阶级属性来讲,马克思主义是物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这个人类社会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③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物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④ 从它的理论体系构成要素来看,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组成的

⑤ 从概念上来说有广义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物:黑格尔(唯心主义者)、费尔巴哈;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价值由劳动创造);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法国昂利.圣西门、沙尔.傅里叶,英国罗伯特.欧文(理性和善心))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2)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1)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2)其次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1)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2)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3)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4.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

1.怎样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原理?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他的物质性。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2.为什么说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

实践的本质:(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物质活动。

2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3.如何理解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的特点?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以下特性

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普遍性: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

4.怎样理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其形式也可以区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

相互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1、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2、在事物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3、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4、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5.如何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的原理?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对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其含义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用。

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

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相互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辨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6.怎样理解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相互转化: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7.什么是辩证的否定观?

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辩证的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

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杨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评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8.如何理解规律及其客观性?如何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规律,揭示的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联系,任何规律都是事物的内在根据和本质联系;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任何规律都是事物必定如此、确定不移的趋势;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任何规律都是同类现象背后的共性,是丰富多彩的现象背后的稳定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相反,人的意识要受规律的支配。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人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发现客观规律,并通过这种认识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使事物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所以,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统一的基础。

第二章

1、怎样理解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

动所指向的对象。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1.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2.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际地作用于实践客体,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3.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2、怎样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解决。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人们只能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使对象的真实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得到充分的暴露;也只有通过实践使对象的各种现象上升到理论认识。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第五、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在实践中产生的认识必须回到实践中指导服务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肯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决不意味着认识无足轻重。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3、怎样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辩证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辨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4、如何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成,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真理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就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

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实践的证实、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5、怎样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辩证关系: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辨证统一的。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辨证转化的)

6、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

1.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

2.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人们对实现价值的追求,构成了实践的动因,但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对相关真理的正确把握为前提才能成功。)

3..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7、怎样理解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

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是辩证统一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要有效的改造世界,又必须正确地认识是世界。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决定了理论与实际必须相结合)

2.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人类世界是由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构成的。人类主体总是受目的性和能动性的驱使,要求外界客观世界满足自身的需要。然而客观世界是按照固有的规律运行的,不可能自动地满足主体的愿望和需要,因而主体和客观就处于矛盾状态之中。)

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就是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第三章

1.如何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的原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应,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2.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应。

总之,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反映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但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第二篇:马原总结


安然事件的启示

在美国这样一个所谓法制完善、市场成熟的国家,发生安然这样的大骗局,被称为诚信楷模的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作出如此不诚信的事情。这里面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美国政府对此做了些什么?前面已作了初步的分析。那么,安然事件给中国能带来哪些启示呢?

(一)法律制度的完善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可以说,美国资本市场的法律和制度是比较完善的。但是,这些法律和制度正是美国市场监管部门与监管对象长期不断斗法的结果,是多年来不断试错和纠错的结果,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只要经济在发展,只要市场存在,这种斗法就不会终结,法律和制度也就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二)诚信是确保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市场经济只依靠法律和制度是不行的,诚信同样也是确保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这是因为,第一,现实生活非常复杂,法律和制度能够规范的总是有限的;第二,法律和制度是根据过去的实践和经验来制定的,社会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法律虽有预见未来的功能,但很难准确预见未来要发生的事情。所以,法律制度总是有漏洞的。在资本市场中,法律的漏洞需要诚信来弥补,同样,法律的贯彻执行也需要诚信来保证。

(三)一些激励性的改革措施,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制度予以规范,那么这种改革措施会不可避免地产生负面作用。如20世纪xx年代以来,美国公司普遍推行了期权制度,这种机制对于激励企业经营人员努力工作,最大限度地为公司谋利益,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也要看到这种机制的弊端,即把公司利益与经营者自身利益绑在一起,为经营者伪造业绩、虚构利润提供了动机。又如,我国规定,上市公司必须连续三年盈利才能增发和配股,并根据盈利高低确定增发和配股的多少,这种政策可以鼓励企业努力经营,但同时也为企业伪造业绩提供了动机。

(四)注册会计师要处理好遵守执业规则与遵守基本原则的关系。规则与原则是有区别的,规则比较具体,比较死板,原则比较灵活,原则的要求比规则高。如安然事件后,SEC批评当前FASB的会计准则大部分是基于规则的,基于规则的会计准则提供了一套极为详细的会计处理方法,企图考虑到准则运用的方方面面,实际上导致了公司在信息披露中,按章照抄搞形式主义,信息披露千篇一律,似乎很全面、很规范,但实质问题却往往不予披露,这种方法一方面束缚了会计人员的手脚,另一方面,给故意作假的会计人员提供了借口,不仅妨碍了信息披露的有效性,而且还造成惩罚恶劣公司的困难,因为这些公司形式上的工作一般都做的滴水不漏,一切都符合规定。因此,有必要要求会计准则不仅应提出具体规则,而且还应提出基本原则,财务报告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披露公司的实质性情况。会计执业人员在遵守

规则的同时,还应遵守基本原则,否则,哪怕是按具体规则在形式上进行了完美的工作,如没有反映实质问题,监管者也有依据加以处罚。

(五)社会和媒体要要正确看待上市公司的胜败和会计师的作用。一般来说,上市公司都是业绩比较好、公司治理结构比较完善、财务制度比较健全的公司。公众总希望上市公司业绩永远很好,公司本身也总希望在公众中有一个好的形象。于是,公司在社会公众的压力和自身利益的推动下,在业绩不佳时通过作假维持“形象”,获取利益。实际上,胜衰是一个企业生存的基本规律,有高峰有低谷,有生有死,对一个企业来说是很正常的,问题是公众要对此予以理解,企业要将真实情况及时予以披露。人们对会计师也同样有一种不切实际的期望,认为会计师能够解决一切问题,实际上,会计师面临的环境是非常复杂的,会计准则也有一定的弹性,有很多问题单靠会计师的能力和手段是难以解决的,因此,公众也要对此予以理解,会计师要对有关情况做如实披露。

(六)当出现问题时要及时采取措施。证券市场错综复杂,出现一些问题是难以避免的,重要的是在这些问题出现后应采取何种行动。首先,要对涉嫌财务舞弊的公司要彻底调查,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同时,在调查处理时要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坚持依法办事的原则,既不要受媒体和民众情绪的左右,脱离法

律搞“从严惩处”,也不因为违规公司是具有影响的大企业,就对他们另眼相看,从轻发落;不因为股市出现下跌和波动,就去救市。实际上,拯救一两个大企业远不如拯救一个市场重要,拯救市场最好的办法是维护一个好的制度,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剔除一两个资本市场中“坏孩子”,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对于保证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是必要的。其次,要认真分析出现违规现象的原因,要通过调查,揭示出资本市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包括企业治理结构的问题、市场运行的问题、中介机构的问题,还包括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再次,要通过调查处理,提出进一步的改革措施。资本市场上出现违规问题固然要处理,但比“处理”更重要的是完善制度,通过完善制度,防止类似事件的再度发生,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治本之策。20世纪xx年代初,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给美国经济以沉重的打击,但在那次危机以后,美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金融市场的法规制度,在美国近一个世纪的经济发展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次出现安然事件后美国出台的一系列法律制度,对于今后一个时期美国证券市场乃至美国整个经济的发展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三篇:20xx考研政治马原总结--值得一看


考研政治马原总结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马克思主义含义

1、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学说是关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①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标志:18xx年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 产 党宣言》。 ②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2、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3、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发展的。

4、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统一。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世界观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1、世界观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只有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关系的问题。

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依据。 3、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①可知论: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包括唯物主义可知论和唯心主义可知论。 ②不可知论:主张世界是不可以认识的,只有少数唯心论是不可知论。 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①辩证法是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②形而上学是用孤立、静止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孤立存在的,是静止不变的。形而上学否认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③辩证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态:朴素辩证法、唯心主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④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

客观辩证法: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本身固有的辩证运动规律。主观辩证法:亦称“思维辩证法”。唯物辩证法认为:客观辩证法是第一性的,主观辩证法是第二性的。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为划分哲学中的基本派别确定了科学的标准。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极其理论意义 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

列宁的物质概念是:“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在于: ①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的一元论。

②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③坚持把物质当作客观实在性,坚持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 2、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①意识的产生、本质和能动作用

第一,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第二,意识又是社会的直接产物。劳动促进了人脑的形成,并产生了语言。 ②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物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

③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意识反映世界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指导人们的行动,能动地改造世界。 3、物质运动,运动和静止 ①物质与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的根本的方式。运动和物质不可分割:物质离不开运动。

②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第一,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运动和静止是相互统一、相互包含的,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第二,物质是在时间(一维性)和空间(三维性)中运动的。 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第一,时间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具有一维性或不可逆性的特点。空间指运动物质的广延性,具有三维性特点。

第二,物质运动是客观的,所以时空也是客观的。 第三,时空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第四,时空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时空的无限性是指物质世界在时间上的无始无终、空间上的无边无际。时空有限性是指任何一个具体事物的存在时间上是有始有终、空间上有边有际。

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时空观。

4、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①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②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物质的活动。 ③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物质性。 5、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①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 ②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由人类实践和科学的发展来证明的。 ③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三、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 1、实践的本质含义

①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其基本的特征是:第一,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第二,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第三,实践是社会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实践的基本特征: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③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实践;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2、实践是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

①实践是人类生存的前提,是人的生命之根、立命之本。 ②实践是人类同动物的根本区别。

③实践是人的本质即社会关系总和的基础。 3、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与统一。

自然界是独立于人的活动之外的客观世界,其运动变化是自发的。

人类社会是人们在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相互交往,共同活动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有机

4、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从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以新的形式,延续自己的存在和发展。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一个具有自身特殊发展规律的部分。

通过劳动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他们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必须面对永恒的主题。当今世界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实际上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

5、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二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联系观 1、联系的内含和特点

①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

②系统的含义:系统是指事物由两上以上的相互联系的要素所构成(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的特点: 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 ③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具有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2、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用联系的理论解释 :五个统筹、社会全面发展、强调统一,反对分裂,以及分析当前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全球化等理论。 3、联系和发展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①联系引起运动,运动体现联系

②运动作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是指事物的一般变化和过程,标志事物变动的动态过程。变化是指:运动的多样性,运动的不同过程、状态、趋向等。

③发展是指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上升性、前进性的变化。 4、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新生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①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指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

②新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新事物符合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5、发展与过程

①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②事物的发展过程是指物质运动在时间上和空间的的运动,是事物及其事物矛盾存在和发展的形式。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2.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①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 ②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方法论的原理

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仅揭示了事物联系的实在内容,而且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着的对立面又斗争、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

②同一性的作用是:矛盾的一方可以利用另一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斗争性的作用是: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③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发展的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事物内部的矛盾。内因(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①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处有矛盾),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时时有矛盾)。

②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③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依据。 5、矛盾分析方法

①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②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要求我们把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起来。两点论就是要同时看到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和非主要方面的辩证关系。重点论就是在看到两个方面的同时,必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矛盾分析的方法告诉我们,“两点论”与“重点论”必须相结。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一、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1、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

①主体:是指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②客体是指作为主体的人进行实践和认识的对象,认识客体也是实践客体 2、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主体和客体不是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两种关系,即改造与被改造,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3、实践对认识的决定性作用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在实践中产生的认识必须回到实践中指导实践服务于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4、认识、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中起决定作用。但是,实践和认识又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又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二、认识的本质 1、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任何认识都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2、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在认识的本质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①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②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物主义路线。 3、辨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原则区别。

①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外界的对象。 ②辨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这就产生了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人对世界的反映能力也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4、认识过程中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极其相互关系。

①感性认识是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其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 ②理性认识是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其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

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离不开理性认识的指导;在现实的认识活动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渗透的。 ④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哲学史上表现为经验论和唯理论(经验论和唯理论也有唯心和唯物的区别),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5、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①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实现这一飞跃的条件:第一,必须占有丰富真实的感性材料;第二,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②从理性认识到实践,这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这是因为:只有通过这次飞跃,才能使认识变为现实,使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6、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①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在认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

②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第一,指导作用;第二,解释作用;第三,预见作用。非理性因素对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的作用。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肯定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同时也承认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全面分析了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积极作用和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 7、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①由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及发展过程的无限性,因此,认识的发展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②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决定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和历史的。

③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使我们的思想和理论不断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8、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这是人类认识的辨证发展过程,也是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第四章 人类社会极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①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基本问题在历史观中的贯彻和表现。

②唯心主义历史观的两种基本形态:一是唯意志论,这是历史观上的主观唯心主义,把人们的思想动机、主观意志当作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二是宿命论,这是历史观上的客观唯心主义,把人类社会之外的某种神秘精神当作社会发展的决定和支配力量。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内涵及其作用

①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物质方面。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对社会发展起主要决定作用的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②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所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它包括气候、土壤、山脉、河流、矿藏以及植物和动物等等。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当生态系统保持适当平衡时,才能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当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时,人类就要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③人口因素。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以及人口的发展和分布等方面。第一,没有一定数量的最低限度的人口,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第二,在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口的密度和增长速度是否同生产发展的状态和需要相适应,会对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起着加速或者延缓的作用。

④社会意识的含义,是人的一切意识要素、观念形态等全部精神现象和过程的总和。

第一,艺术是通过塑造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式。 第二,道德是是依赖社会舆论调整人与人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第三,宗教是统治人们的那些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颠倒的反映。

第四,政治法律思想是关于政治法律的观点、理论的总和,是经济基础最直接最集中的反映。

第五,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最抽象的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的特点: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相对独立性,即社会意识在依赖和反映社会存在的基础上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

社会意识的构成:从杜会意识的主体的角度区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从社会意识的高低不同层次的角度区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辨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②意识形态根源于社会存在,但它一经产生,便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具体表现在: 第一,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第二,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具有历史继承性。 第三,社会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的表现。

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和意义

①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

②意义:第一,它宣布唯心主义破产。第二,他对社会历史的研究真正成为科学。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它们的矛盾运动构成社会发展的内在源泉和根本动力。 1、生产力

①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

②生产力的运动、变化、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③生产力构成: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的总和。 2、生产关系

①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属于人与人的关系。 ②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关系,既不能自由选择,也不能随意改变。

③从生产和再生产的运转过程看,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从划分阶级的经济基础的标准看,生产关系包括三个方面: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合时,它有力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它就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4、意义:这一原理是制定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战略、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1、经济基础的含义

①经济基础即社会的经济结构,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②经济基础属于社会的物质关系,是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2、上层建筑的含义

①社会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思想观点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

②上层建筑关系: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互为因果,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既定的现实力量,影响人们的思想,两者都是经济的反映,

3、社会形态的内涵

①社会形态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包括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意识形态。

②社会形态理论的方法论意义:揭示了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形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体,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即有规律的过程。 4、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

①辩证关系原理: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能动地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②上层建筑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促进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当它为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

③意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之一。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规律 1、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包括经济形态(即经济制度)、政治形态、意识形态。

每一社会形态都是历史的,有它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人类社会就是一个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合乎规律的发展过程。 2、社会发展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①统一性是指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普遍性规律,不同国家、民族发展的具有的共同的社会形态本质和发展的一般趋势。

②多样性是指发展中的差异性、特殊性、丰富多样性。表现在:各个国家、民族发展道路的特殊性、多样性。

3、社会形态的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①社会形态的更替的必然性是指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发展的趋势是确定不移的,是自然历史的发展的过程。

②人民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做出这种或者那种选择,是有其特定原因的。具体表现在:第一,是取决于民族的利益;第二 ,取决于交往;第三,取决于人民对历史必然性以及本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的深化 4、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①社会发展的前进性的含义:是指人类社会在生产方式的矛盾作用下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全面的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

②社会发展的曲折性的含义:是指社会发展的前进过程不是直线上升、一帆风顺的过程,是伴随着暂时的停滞、曲折迂回的路线,甚至出现暂时的倒退。 ③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

1、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2、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的动力,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的力量。 ②社会基本矛盾是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③社会基本矛盾表现形式和解决方法的不同,是决定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二、阶级和阶级斗争 1、阶级的产生和本质

①阶级是一个历史的范畴。阶级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阶级也是经济的范畴。

②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是划分阶级的基础。阶级对立的实质社会上的一部分人通过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 2、阶级斗争的含义和作用

①阶级斗争是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根源在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 ②阶级斗争是阶级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直接动力。无产阶级代表了新的生产方式,是最有前途、最富有革命彻底性的阶级。 3、阶级分析方法

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就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

②阶级分析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重要依据。

4、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实质:

①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必然导致革命。

②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的发展。

③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根源:

①社会革命的根源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②社会革命的爆发需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如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还要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阶级觉悟,组织程度和群众的发动程度。社会革命有暴力和和平的两种方法。

3、社会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①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的环节。 ②革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①改革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环节和部分进行改革。

②社会主义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③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5、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①科学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技术活动主要是一种生产性、实践性活动。当今社会,科学和技术是辨证统一的整体。 ②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动力。现代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远、更加强烈:第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推动生产力的变革,体表现在:它使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发生变化,它使人们的劳动形式产生质的提升,它使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发生重大的变化。第二,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第三,现代科技革命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

③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双重性。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它既能造富于人类社会,也能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的后果。

“全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球问题包括: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的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全球问题反映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它不仅是自然问题,也是科技技术问题和社会问题。

解决全球的问题要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作指导,人类社会要和自然和谐相处,要尊重自然、合理善代自然。 当前“技术悲观主义”、“技术乐观主义”都是错误的。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1、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①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抹杀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鼓吹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 ②唯物史观认为,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的意识出发,认为生产方式决定了社会的发展,作为物质资料生产者的广大人民群众所创造和推动的历史。 2、现实的人及其活动与社会历史。

①社会和个人是不可分割的,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现实的人是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体能动性的人。只有把人看作是现实的人,才能正确把握人及其活动的本质,把握人与社会历史的关系。

3、人的本质

①人的本质问题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

②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的本质在于劳动。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存在方式。

③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看,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原则。

①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是无数个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的合力。社会历史就其整体而言,是一定的群体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及其产物的演进过程,是社会生产方式的演进过程。

②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出发,分析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只有代表符合社会历史必然性、推动和促进社会历史向前发展的力量,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③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提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

5、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①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第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第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第三,是推动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第四,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

③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又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6、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①党的群众观点的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负责的观点;一切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②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工作方法,它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其理论根据是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也是群众观点的体现和应用。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1、个人与社会历史

①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是由各种各样的个人活动构成的。②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不不否定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2、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①历史人物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人物。杰出人物是在历史的发展中代表进步阶级或者阶层利益对社会发展起着重大作用的人物。

②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的人物的产生都体现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每一个时代都会产生杰出人物这是必然的;但是杰出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产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3、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

① 评价历史人物必须运用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②要全面地、具体地分析。同一个历史人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作用。 ③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2、资本的原始积累

①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②实现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是: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私有制)。 2、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①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的两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②使用价值是指商品的有用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价值或者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③交换价值和价值

第一,这种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第二,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是: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价值是本质,是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④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劳动者同一劳动过程中表现在两个不同的方面,

3、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①商品的价值和价值量的决定

第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第二,商品的价值量是部门内部生产同类商品的生产者在竞争中实现的。 ②商品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变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劳动的生产率和单个商品的价值量变化成反比,和使用价值量的变化成正比。 ③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关系

第一,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就能进行的劳动,复杂劳动是指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掌握一定技能的劳动。

第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国家划分的标准是不同的。 第三,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要大于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以及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 价值规律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要求是: 第一、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第二、商品交换必须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

在现实经济社会中,由于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动,价格与价值经常发生背离,但这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等价交换的原则。这是因为:

第一,商品的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供求关系只能影响价格,而不能决定价格。 第二,但是从商品交换的长期过程看,价格上涨和下降的部分会互相抵消,因此价格和价值相一致又是必然的。 ⑤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

第一,价值规律调节社会资源在整个社会的合理配置。 第二,价值规律促进企业和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第三,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 第一,竞争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 第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第三,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4、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起源

货币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简单的、个别的、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最后发展到货币的价值形式。 5、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特殊的商品。

货币在商品经济社会执行的各种职能。这些职能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①价值尺度。价值尺度是货币用来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这是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决定和影响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具体地表现在:商品价值的变化、供求关系和纸币发行的数量。 ②流通手段就是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作为流通手段这一方面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加深了商品经济内在的矛盾,这就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③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在家中贮藏起来,这时的货币就是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

④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的特点是先用商品,后付款。 因为货币的支付手段会产生错综复杂的债权和债务关系,一旦有人到期不能偿还债务,就会引起债务的连锁反应,影响社会经济的运行,还有可能造成社会经济的混乱,也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⑤世界货币。货币越出国界,在国际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这就是世界货币的职能。充当世界货币必须是黄金、白银贵金属,某些经济发达国家的纸币也可以作为世界货币。纸币是国家强制发行的价值符号。 6、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

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简单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

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①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②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2、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1、劳动力成为商品

劳动力是劳动者劳动的能力,是潜藏在于人身体中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成为商品基本条件是:①劳动者有人身自由,拥有对劳动力的所有权,它只是将劳动力的使用权在一定时期内出卖给资本家。②劳动者既无生产资料,又无消费资料。 2、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①劳动力的价值是由劳动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就是维持劳动力生存的过程,因此劳动力的价值包括:

第一,劳动者本人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于劳动力的再生产。 第二,劳动者繁衍后代(家属)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第三,劳动者所需要的教育和训练费用,这是指工人为了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所支出的费用。

第四,劳动力的价值还包括社会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②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本身的价值,其差额就是剩余价值。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 (一)所有制和所有权

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这种所有和支配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产品(利润或超额利润)。

法律意义上的所有权,是由占有生产资料的法律原则决定的。为了维护经济上的所有制关系而建立的一整套法律制度。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第六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一)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形成 1、垄断的形成

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垄断的产生有以下原因:

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

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

第三,为了避免两败俱伤,大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2、垄断组织

垄断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形式实现的。垄断组织是指在一个经济部门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占据垄断地位的大企业联合。 (二)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1、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这是因为: ①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有商品经济就有竞争。

②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各个垄断组织通过竞争发展壮大起来。

③在垄断组织之外,还存在着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这些非垄断的企业之间也存在着竞争。

2、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同自由竞争相比,具有一些新特点:

①垄断竞争则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并不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垄断地位和统治权力。

②垄断组织的竞争,除了采取各种形式的经济手段外,还采取非经济的手段。 ③在竞争范围上,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还扩大到经济领域以外进行竞争。

总之,垄断条件下的竞争,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更加激烈,破坏性强。 (三)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相互融合成为金融资本。金融寡头是指少数最大的垄断资本或垄断集团,控制着庞大的金融资本。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在经济上,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经济领域的统治的。

所谓的“参与制”就是金融寡头通过控制股份公司的股票额达到控制企业的目的。金融本和金融寡头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来实现的。

(四)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1、垄断利润

①垄断的实质是为了保证垄断资本得到高额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指垄断资本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②垄断利润的来源:

第一,垄断资本加强对本国垄断企业无产阶级的剥削。 第二,占有非垄断企业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

第三,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国外利润。

第四,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③垄断利润是平均利润加上超额利润。垄断商品的价格是成本价格加上垄断利润。帝国主义时期的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长期得到的。 2、垄断价格

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垄断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 垄断价格长期背离商品的价值,这并没有违背价值规律等价交换的原则。 第一,垄断价格的形成仍然是以商品的价值为基础的。

第二,从整个社会看, 整个社会的商品价格和商品价值总量仍然相一致,垄断价格既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整个社会所生产的价值总量,它只是对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作了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作用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

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②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③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四种:

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第二种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第四种是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微观规制则主要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维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微观规制主要有三种类型:其一,反托拉斯法。其二,公共事业规制。其三,社会经济规制。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资产阶级国家代表整个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调节经济过程和经济活动,这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

③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参与和干预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工业、商业、通讯及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加快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

①它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组织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②它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经济关系的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二)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 1、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扩展的原因

①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便在国外谋求高额利润。

②将部分非要害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别国的垄断优势,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③争夺商品销售市场。

④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

2、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有三种:

第一种是借贷资本输出。第二种是生产资本输出。第三种是商品资本的输出。 3、垄断资本输出的来源

从输出资本的来源看,主要是两类:一类是私人资本输出,另一类是国家资本输出。

资本输出国来讲,资本输出为其带来了巨额利润,加速了资本积累,增强了垄断资本的实力。

对于资本输入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来讲,资本的输入对其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资本输入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4、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是国际垄断同盟的重要形式之一。跨国公司也叫多国公司、国际公司,最初它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建立的大型企业。 (三)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1、帝国主义的五大经济特征

列宁指出,帝国主义具有五个基本特征: ①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②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③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④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⑤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2、帝国主义的实质

帝国主义的实质,即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

(一)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的转变。

18xx年x月,马克思恩格斯《共 产 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 (二)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无产阶级革命有暴力的与和平的两种形式,其中,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的形式。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条件出发,认为无产阶级革命至少将在经济发达的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在一个时期内,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相继爆发无产阶级革命,形成一个互相促进和支持的革命高涨的局面。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政治情况发生了新的变化,“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列宁得出结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经济落后的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

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一)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第一个时期,从19xx年x月到19xx年春天,苏维埃政权基本上完成了“剥夺剥夺者”的任务,银行和大工业的国有化使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第二个时期,从19xx年夏天到19xx年春,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实行了以取消商品货币关系为主要特征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经济上采取一系列非常的、特殊的又带有强制性的措施。

第三个时期 ,19xx年x月,俄共(布)召开十大,毅然决定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实行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政策。 (二)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从经济方面来看,主要是由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两部分组成。在发展战略方面,主要是以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以重工业为发展重点,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20世纪是一个不平凡的伟大世纪。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由一国发展到多国,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飞跃。社会主义开始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发挥出历史作用。 四、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一)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

无产阶级专政是工人阶级通过共 产 党领导的国家政权,国家和社会必须按照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意志进行改造。

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

(二)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第八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一、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1、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像自然界的发展一样,具有自己客观的规律,揭示这些规律,就能为正确理解过去、把握现在和展望未来提供向导。 2、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在于他们不仅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而是揭示出弊端的根源,发现资本主义矛盾运动中孕育着新社会因素,并对未来社会作出预见。

3、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

马克思恩格斯在展望未来社会时,总是只限于指出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原则和基本特征,而把具体情形留给后来的实践去回答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以上述科学方法为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一些最基本的方面揭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一)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

人类对美好境界的追求,从广义上讲有两类:一类是具有客观必然性,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理想;一类是完全脱离客观发展规律而陷入虚幻,从而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空想。

(二)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

共产主义理想一定会实现,是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为依据的。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

工人阶级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它深受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为争取自身的解放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是工人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奋斗的最高纲领。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 工人阶级的解放与全人类的解放是完全一致的。 三、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但必须明确,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很长的甚至是充满曲折的历史过程。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首先将取决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取决于这些国家所经历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共产主义只有在全世界范围内才能实现,也就是说,实现共产主义不仅有赖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也有赖于现存资本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以及转变后向共产主义的发展。

(三)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 产 党宣言》中提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

后来,马克思在又提出了“两个决不会”,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

第三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一、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当前的最低纲领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列宁分别把这两个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也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虽然社会主义阶段离共产主义社会尚远,而且社会主义本身也是不完善的,但我们必须满腔热忱、脚踏实地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民族和国家仍然存在。

当代中国应当走符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我国现在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理想是指引人们奋斗方向的航标,也是推动人们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

共产主义理想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强大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牢固地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来自于对于实现共产主义客观必然性的正确认识。 (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树立和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要体现在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际行动中。

更多相关推荐:
20xx考研政治马原总结--值得一看

考研政治马原总结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马克思主义含义1、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学说是关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解放的科学。①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标志:18xx年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 产 党…

马原总结

绪论简略版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简答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3的哲学基础第一章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

马原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马克思主义含义1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学说是关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标志1848年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 产 党宣言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原重点总结

1马克思主义狭义即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广义作为中国共 产 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也包括列宁等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

马原总结精华!

社会条件思想来源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阶级基础两大发现产生标志发展历程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生命力根源生命力关键定义和两层含义世界观方法论基本立场新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的内涵理论品质本质属性社会理想马原1234...

马原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资料1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23马克思主义直接的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4包括两个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思维与存...

马原总结

马原总结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而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阶级统治级的工具则...

马原总结

安然事件的启示在美国这样一个所谓法制完善、市场成熟的国家,发生安然这样的大骗局,被称为诚信楷模的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作出如此不诚信的事情。这里面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美国政府对此做了些什么?前面已作了初步的分析。那么…

马原期末总复习知识点总结及其大纲(20xx最新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马克思主义含义1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学说是关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标志1848年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 产 党宣言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原第四章(自己总结的)

第四章411社会制度的改变原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2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1时间14世纪末15世纪初2地点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3途径a从小商品经济中分化出来b从商人...

考研政治:马原核心考点汇总

考研政治马原核心考点汇总为了帮助大家顺利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勤思考研辅导老师会在第一时间为大家搜集整理考研的复习资料及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的复习备考有所帮助考研政治冲刺复习考生着重四大方面整体框架整合重点知识强化查...

马原实践个人总结

个人实践总结实践只是一种磨练的过程对于结果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胸襟不以成败论英雄我们不一定非要用成功作为自己的目标和要求在实践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和道理也是很有意义的在老师说要自由组队时我只希望能有一个团队接收我对...

马原总结(2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