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模板

时间:2024.4.9

《大自然的语言》第一课时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调兵山市晓南学校的杜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材《大自然的语言》。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评价、资源开发、教学反思八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大自然的语言》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该单元以“科学”为主题展开。教学本单元,既要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也要关注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努力追求二者的交融整合,实现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共同提高。《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科普文章,以生动形象,清丽典雅的用词介绍物候学知识,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三个维度,我将本节课(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A、学习阅读科普文章,了解简单的物候知识。

2、能力目标:A.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B、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三)教学难点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本文介绍丰富的物候现象很有条理,语言形象、生动、因此应该适当的给学生多创造一些合作学习探究的机会。 典雅,贴近生活。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本文蕴含的物候知识以及个别专业术语较深奥,八年级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重点突破。本单元说明文的教学是在前一单元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对说明文的体裁、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已有一定了解。能够通过反复阅读、品析语言、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

三、教学模式

根据新课程理念也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我决定将结合我们调兵山市开展的“问题引导教学法”中的“五环三步一中心”教学模式来进行授课。

“问题引领教学法”秉承新课标理念,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活动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情感的丰富,品质的提高,培养发展型人才。

四、教学设计结合五环三步一中心教学模式设计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环节:提出问题,预设时间11分钟

第一步:创设情境

第一环节: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春、夏、秋、冬四幅美丽的图画。)

我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春夏秋冬,斗转星移;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大自然丰富多彩.那么,这些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与人类有何关系呢?今天,我们将一起去破译大自然的语言,探询大自然的奥秘。

(设计意图)欣赏图片,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步:课件投影,出示本课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明确本课学习的目标与方向。

介绍作者(设计意图)加强学生对竺可桢个人及其他所作出的贡献,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读准生字新词。

八年级的学生处在字词的积累阶段,为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定要落实字词教学。

第三步:整体感知:

出示整体感知问题,默读课文,并提出问题:大自然有语言吗?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设计意图:此环节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有一定的速度,读懂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要求,筛选信息

第四步:提出问题,学生思考

1、教师提出的牵引性问题是: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作者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物候和物候学的?  出示要求:快速浏览课文,先自主解决,同时画出自己不懂或者不理解的地方,然后小组进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不能解决的,小组讨论后汇报到班级,师生共同来解决。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材,精读课文,抓住有效信息,学会归纳要点,理清文章结构,学会提取重要信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收获,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2品析文本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提到的问题有:

1、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次第”是什么意思?

2、  本文写作目的是说明什么是物候学,为什么从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象写起?

3、  课文第二段“杏花开了,就好像。。。。。。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三个例子说明了什么道理?

第二环节: 解决问题:(预设22分钟)

解决问题部分具体做法是:对于牵引问题的解决采用先自主解决再到小组内合作探究。并采取小组汇报的形式进行全班交流,从而理清文章结构,层次分明。

在分析文章内容过程中,解决学生的提问;

探究局部段落的说明顺序: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是按照什么顺序安排的?这样安排什有么好处?

引导学生注意四个因素前的标志性词语。本单元教学要求:“在阅读中,要注意说明的顺序与方法”,用反向思维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解决疑难,在讨论中以求明确重点,解决难点

第三个环节:归纳概括  预设时间4分钟

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引导学生围绕作者、物候与物候学的相关知识、以及说明文的顺序几个方面进行总结,教师给以适当的补充,最后出示知识树画。

(设计意图)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使本节课条理清晰,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第四个环节:巩固应用预设时间6分钟

1、我要求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农谚,并说明其中包含的物候知识。

2.除了农谚,古代的诗歌也有不少反映物候知识。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就是一例。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

(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扩展运用所学到的物候学知识)

第五个环节:拓展创新预设时间2分钟

观察自然并写一篇观察日记的。
    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的外延,这个环节的设计把课堂教学向生活延伸。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培养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热爱自然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五、板书设计

六、课堂评价说课第六大板块是课堂评价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自我反思,教师评价主要使用语言鼓励,学生评价以小组合作评价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七、资源开发

课堂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首先要挖掘教材资源,如课前的导语,课后的习题都可以整合到拓展创新的环节中。其次运用多媒体资源,通过网络进行查询搜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物候和物候学的相关知识。注重学科渗透,关于课文中涉及到的经纬度的差异可以引导学生查阅地理教材,请教地理老师,从地理学科中汲取语文教学资源。拓展部分,学生课下整理收集农家谚语,阅读关于物候现象的书籍,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更有助于学生体会科学的精神,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养成观察思索的习惯。

八、课堂反思

本课运用“五环三步一中心”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将课堂的主动性交到学生的手中;了解学生,提问有针对性,注重了学生的差异性;本文语言细腻贴近生活,学生有话可说,课堂气氛活跃;加强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但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如:1、课堂时间有限,而学生们的思维是无穷的,很多学生的想法迫于时间的原因不能都得到机会进行表达。这点我认为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写课堂反思或课堂总结,将自己这一节的收获及想说的话述诸于笔上,教师利用课下时间进行点评,把握住学生的每一簇思维的火花。 


第二篇: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


大自然的语言

(九义教材小学语文第二册第 课)

一、教学目标设计:

1、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养成爱读乐读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首诗歌,本课以蝌蚪在水中游动,鱼鳞上的圈圈,喜马拉雅山巅的三叶虫化石为例,向学生介绍了有趣的自然现象。

本课的重点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感悟。第四小节中“汪洋”等词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对象分析:

低年级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作用,对于抽象的事物难于理解,因此本课把抽象的事物借助电脑多媒体直观演示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很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优美的音乐、实物展示等多种手段的使用,让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以及儿童的心理特点,合理而恰当地运用电脑多媒体,给学生设计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意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始终主动地学习,是设计本课的主导思想。

1、 激情引趣,寓教于乐。本课在上课借助电脑多媒体演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

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轻松地突破了难点。

2、 引导观察,启发思维。第二小节时利用电脑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了可控观察,

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比较、思考,使学生体会观察的方

法。

3、 朗读训练贯穿始终。教学中设计范读、自由读,指名读,分男女生比赛读

等多种形式,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五、教学多媒体设计:电脑CAI课件、实物投影仪。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洛克说过:“儿童学习任何事的最合适时机是在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起点。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我先让学生看了生动的雪景影片,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我们一看到大地铺上白雪就知道是到了冬天,大自然是多么奇妙啊,他虽然一句话都没有说,却让我们听得明明白白,这是为什么呢?你想了解大自然的语言吗?”很快就点中了学生的兴奋点,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起来。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 初读课文: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

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创新思维只有在自由自在的思维空间才能孕育、诞

生。因此,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时,我为学生创造了第一次自主学习的机会,

如在初读课文时,就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学生可以一个人读,

可以和同桌读,也可以几个人一起读,喜欢哪一段就把哪一段多读几次。

(二) 检查读书情况,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出来送给我,对读得好的学生及

时地肯定,鼓励他们。

三、学习课文内容,激发创新思维。

(一) 扶学第二小节:

1、 多媒体演示小蝌蚪从水中游出的画面。生动的画面,优美的音乐使学生兴趣昂

然。接着让学生思考:思考:这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

2、 然后创设情境,指导学生朗读:春天到了,小蝌蚪该多高兴啊,谁来扮演快乐

的小蝌蚪读一读课文第二小节?

3、 多媒体演示春天花儿开放,燕子飞来的春景图,教师把这个画面定格,利用电

脑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了可控观察,让学生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观察后

思考讨论:大自然还用了哪些其它的语言告诉人们春天来了?学生通过观察说

出:花儿开放、燕子飞来、柳树发芽等都是大自然的语言,告诉人们春天来了。深入地感知教学内容,培养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自学第三、四小节:

在引导学生自学第三、四小节时,我又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自由朗读

三、四自然段后,,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对哪一段最感兴趣,就学习哪一段。

(一) 学习第三小节

课文第三小节中“鱼鳞上有一个个圈圈,两圈就代表一岁。”这个知识点学生较难理解,因此,在教学第三小节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1、 让学生自由读,然后汇报读懂了什么?

2、 通过电脑多媒体制作了鱼鳞的放大图,先让学生观察两个圈的鱼鳞,理解“两

圈就代表一岁”这一内容;接着让学生再观察只有一个圈的鱼鳞,通过思考得

出鳞像这样鱼只有半岁的结论,帮助学生深入地感知课文内容,完成从形象到

抽象的飞跃。

3、 朗读是语文的重要学习方法,在指导第三小节的朗读时,我组织学生进行互评

朗读。指名朗读课文,其它学生打分,评评他的优缺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二) 学习第四小节: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有疑问才有思考,才有发现和创造。本课的第四小节中“三叶虫”、“化石”、“汪洋”、“山巅”等词语,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较难理解的,因此在设计这一环节时,我充分为学生创造问的机会,抓难点质疑。

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用横线画出不理解的地方后,再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使学生敢问、爱问、乐问、会问,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后通过思考、互相解答去探求问题的答案。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和电脑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了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和知识。 如当学生提到不理解“汪洋”一词时,电脑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一幅汪洋图,当学生提

到“三叶虫”“化石”等词时,使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三叶虫化石的标本,使学生观其境,闻其声,轻松地突破了这一难点。

四、拓展创新,培养创新能力。

实践是创新思维的前奏,是创造力的源泉。因此,在本课扩展创新这一环节中,我利用电脑多媒体突破时空的限制,把有趣的自然现象搬进课堂,先让学生观看了春天鲜花开放、秋天大雁南飞、雷雨前闪电等生动有趣的多媒体动画,激起了学生创新思维的浪花,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唤起了创新的冲动。接着,让学生当小诗人,把自己知道的大自然的语言模仿课文编成小诗,这一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进行创新实践的愿望,使他们跃跃欲试,通过诗歌朗诵会,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五、作业设计:

信息技术和电脑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了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时时更新的各类知

识,使学生能自由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在本课的作业设计中,我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通过网络去搜索关大自然语言的知识,把搜集到的图片、文字资料拿到班上来和同学们共同分享,扩大了学生们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

更多相关推荐: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上了一节学习课有很大的收获不同的课型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这是一篇说明文而且是事理说明文对于说明文比较枯燥道理比较抽象如何让学生喜欢这类文章明白其中的科学道理热爱这门科学真需要教师动...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及课后反思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教案及可有反思任红军大自然的语言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下面我就按照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与手段说教学过程设计说教后反思五个部分进行说课一说教材一教材简介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介绍物候学知识的科普...

大自然的语言课后反思

大自然的语言课后反思本节课上完后没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容量大有虎头蛇尾之感课堂教学的时间分配不合理由于学生在整堂课上回答问题时太拘紧没能如期完成任务有前松后紧之感看来是自己对学生了解不足...

《大自然的语言》课后反思

大自然的语言课后反思大自然的语言课后反思今天上大自然的语言一课这是我国著名气象专家地理学家教育家竺可桢老先生的一篇介绍物候现象普及物候知识阐述物候学研究意义的科普说明文文章语言生动形象结构层次分明内容条理清晰特...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及反思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及反思本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本文是中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先生写的一篇说明文文中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课文告诉读者科学就...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主要介绍学生不太熟悉也不太感兴趣的物候学知识在进行本节课教学设计时考虑到文体以及本文特色我将教学重点设置为了解一些说明文的知识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一些常见的说明...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在本课的具体教学时我走出传统教法的樊篱自觉地将新课标的新理念渗透进课堂将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将沉默无语的文本内容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充满魅力鲜活的教学内容赋予了文体以飞扬的生命力在老师富有启笛...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

大自然的语言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教读的大自然的语言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气象物候专题作者竺可桢这是一篇介绍物候学知识的科普小品文一教材分析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介绍物候学知识的科普文章...

大自然的语言课堂实录

大自然的语言课堂教学实录执教郑艳红师生活中人们需要沟通交流离不开说话也就是通过语言进行交流可是大自然和人之间用什么进行交流呢大自然也有语言吗今天我们就跟随著名的气象学家竺可桢一起去聆听大自然的语言师其实大自然是...

《大自然的语言》微课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内容摘要微课设计

浙江省绍兴县杨汛桥镇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大自然的语言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的能力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网站首页通知通告教研动态学校管理学科教学教师园地教育科研留言板您现在的位置蒲江小教网gtgt学科教学gtgt学科教学gtgt学科教学正文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作者蒲江县实学科教学来源本站原创点...

大自然的语言课后反思(1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