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大自然的语言》

时间:2024.5.2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多媒体教学课件

16课《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分析

1.《大自然的语言》是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我们可以借机把学生的目光由第三单元的事物说明文引导到第四单元的事理说明文的学习。指导学生学会筛选信息,了解事理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引导学生加强语言的积累,在积累语言的过程中注意体会说明语言的表达方式与语体特点。以便提高学生科学的表述能力。

2.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八年级学生已具有初步的说明文阅读能力,如注意说明对象及特点、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但需要教师的引导进一步了解事理说明文的特点,引导他们关注现代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关注现代科技对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变化,留意观察身边生活,养成科学观察和科学思维的能力与习惯。

教学目标

1.了解物候知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2.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练习如何概括要点,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3.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4.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5.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他们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五篇说明文,它们都属于事物说明文。这个单元我们开始学习说明文的另一种类型,即事理说明文。多媒体显示春、夏、秋、冬四幅美丽的图画。

春柳的飘逸,夏荷的袅娜,秋枫的激情,冬梅的傲岸,如诗如画,各具风韵,这就是物候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物候学知识的文章——《大自然的语言》。作者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竺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多媒体教学课件

可桢先生。(板书文题、作者)

(二)听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学生阅读,初步感知文意。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

多媒体显示要求如下: 大自然的语言.ppt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明确:

(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 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学生阅读有困难的大概是第(4)题。教师可提示学生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如“首先是了??”“此外还有??”“对于??”“还可以??”“也可以??”“为了??”。

这些标志性词语对信息的筛选、概括很有参考价值。

(三)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1)请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概括介绍本文的说明顺序。

明确:文章首先介绍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作总结发言:通常采用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也就是事理顺序,如由一般到特殊,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文章四部分内容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第一部分引出说明对象,第二部分对此作具体阐释,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进一步深入,又是第四部分说明的基础。全文采用逻辑顺序,条理分明,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精读课文6~10段,探究局部的说明顺序

1.学生齐读6~10段

2.提问: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或互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学生思考,同桌之间交流。

明确:不能调整。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多媒体教学课件

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

(五)布置作业

收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相关链接

(1)农谚举隅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①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②瓦片云,晒死人。

③鱼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④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场。

⑤麻雀屯食要落雪。

⑥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⑦蚂蚁垒窝要落雨。

⑧鱼跳水,有雨来。泥鳅静,天气静。

⑨猪衔草,寒潮到。

⑩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2)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寒又寒。

二十四节气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署、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拓展延伸,转化课堂所学的物候学知识。

教学设计

(一)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

1.赏读文章第1、2两段,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1)学生齐读1、2段。

(2)教师用简洁的语言重新拟一个开头,要求学生与原文比较,说说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 多媒体显示:大自然的语言.ppt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学生比较改文与原文不同的表达效果。改文简洁,直白,缺乏吸引力;原文用语形象生动,富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多媒体教学课件

有表现力。

(3)精读1、2段,具体说说这一段文字写得好,好在哪里?

学生各抒己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阅读感受,言之有理即可,教师应以鼓励为主。

(4)教师提示学生看注释①,问:“如把文章的标题改为‘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好不好?”

明确:不好。失去了说明的生动性。“大自然的语言”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说法,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5)学生齐读1、2段,争取背诵。

2.多媒体显示下列句子,要求学生揣摩,体会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大自然的语言.ppt

(1)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xx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等花相比19xx年迟10天左右,比19xx年迟五六天。

(3)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

明确:加粗的词语限制较严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加线的句子表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尊重事实的科学精神。

3.教师总结:说明文以介绍给人知识为目的,所以要求说明语言宜简洁、准确、严密。但有时为了增强说服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本文即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二)引导学生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

多媒体显示:大自然的语言.ppt

燕子是益鸟,一对燕子一天可捕捉8000多只虫。

燕子善飞,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

燕子善于辨识方向,欧洲的燕子在向南方越冬地飞行时,能够发现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道,向目的地前进。

教师要求学生参考以上资料,结合自己对燕子的观察了解,写一段文字介绍燕子的某特点,尽量体现说明文的科学性和生动性。

学生构思写作。

选三四位同学读自己的片断,其余同学评价。

(三)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全文采用逻辑顺序说明,思路清晰明了:描述物候现象——作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方法和行文思路值得我们学习。本文语言严谨而生动,兼具说明的科学性和生动性,是一篇极有价值的科普文。文章同时告诉我们:科学就在身边,科学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让我们零距离接触科学,从而热爱科学。

(四)作业:完成语文作业本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多媒体教学课件

整理课堂写作在周记上。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语言优美的科普说明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文章在点明“物候学”之后,对影响物候现象的几种因素作了条分缕析的说明。在这几段说明文字中,体现了作者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在本课的具体教学时,我们将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将沉默无语的文本内容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充满魅力、鲜活的教学内容,赋予了文体以飞扬的生命力。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积极合作,惟恐自己没有展示和表现的机会。采用了读、听、看、演、讨论、争辩等各种形式。在此过程中,课堂变成了求知的乐园。学生的参与意识、想象力、创造力都得以超乎预想的发挥,学生的潜能得以很大程度的挖掘。。“什么是物候学,影响物候来临的因素,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事理说明文的特征,说明的语言、顺序等”这些抽象、枯燥的知识也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第二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课件

更多相关推荐: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这一课的总体教学设计与本单元...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1山中访友教学反思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

小溪中心湖田小学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编写胡文忠20xx20xx学年上山中访友教学反思山中访友一课的总体教学设计与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在进行本课的教学设计时我力求挖掘出本课教材的特色同中求异让学...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1山中访友教学反思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人教实验版)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人教实验版十一册山中访友教学反思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反思1山中访友教学反思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转眼间本学期即将结束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既忙碌又充实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反思的地方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做一个小结借以促进提高今年我主要任教六年级的语文一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六年级是学...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教学反思]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山中访友教学反思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叙述...

新课标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

新课标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我的舞台在教学本课时需要学生课前收集关于评剧艺术方面的资料为理解课文做准备教学时要着眼于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引导学生感悟戏剧表演艺术给人的神奇魅力要让学生通过充分朗读和画找语句来...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反思年级六年级教师邹华让学生发挥自学潜能是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的基础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是让学生发挥自学潜能的发展树立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和潜能观坚持让课堂教学走向深层走向心灵这是我们指导自主学习教改实...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全册教学反思汇总

麋鹿教学反思麋鹿这种珍稀动物是我们平常不常见的孩子们对它很陌生因此在学课文前我用姜子牙选坐骑的故事来引入还从网上搜集了大量的麋鹿图片让孩子们认识并欣赏这很大的激起了他们的兴趣在检查读课文时我还注意了字的正音这课...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反思年级六年级教师邹华北京的春节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在默读课文的基础上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说一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然后细读课文了解详写的几个日子画出每个时间人们都在干什么在这个过程中...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3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