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课堂实录

时间:2024.4.20

《大自然的语言》课堂教学实录

执教:郑艳红

师:生活中,人们需要沟通交流,离不开说话,也就是通过语言进行交流。可是,大自然和人之间,用什么进行交流呢?大自然也有语言吗?今天,我们就跟随著名的气象学家竺可桢一起,去聆听大自然的语言。

师:其实,大自然是不能说话的,这里的“语言”,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生:拟人。

师:谁能告诉我,大自然的语言究竟指的是什么?

生:物候。

师:这个词语更令人陌生了,能不能用通俗的语言解释呢?

生: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师:能不能归纳一下,花香鸟语是什么现象?

生:自然现象。

师:对,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把这些自然现象称之为物候。那么,本文会围绕物候说明哪些方面内容呢?

生:一定要谈到什么是物候,为什么要研究物候,物候和什么有关?? 师:答得很好,和老师想的几乎一样。现在大家看大屏幕,分组解答这四个问题,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在课文里作批注。

问题: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有什么重要性?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有哪几个因素?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重要意义?

生: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师:答得很好,能不能把物候学的定义阐释得更简明一些?

生: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候学。

师:我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既要学会在文中圈点批注,更要学会根据自己的理解来使答案简明规范。接下来回答问题的同学要注意这个问题。 生: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是: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

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师:能不能说说你是怎么找到答案的?

生:第4自然段有句话“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中的“这里”很关键,指出了前面所写内容就是正确答案。

师:很聪明,抓住文中的关键句、关键词,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谁能告诉我,接下来第三个问题也可以用这个方法吗?

生:可以。第6自然段问“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在第7到第10自然段中,每段的中心句告诉了我们答案。决定于四个因素,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

师:好,继续回答第四个问题,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是什么?希望同学们还是先告诉我方法,再说答案。

生:课文第11自然段中有一句“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既然有“此外”,说明在这句话之前就提到了一些,所以把这句话前后的内容结合起来,就是完整的答案了。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是: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初步掌握了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大家根据这几个问题,快速划分本文的层次,理清文章的思路。

生:本文可分为四个层次,1—3段由自然现象引出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4—5段举例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师:思路很清晰,那么我想问问同学们,这几个部分的顺序能否调整?同桌之间可以相互讨论。

生:不能,本文是按照逻辑顺序来说明物候和物候现象的。

师:是什么样的逻辑顺序呢?

生:(沉默)

师:老师举个例子,瓦特是如何发明蒸汽机的?

生:瓦特在外婆家,看见炉子上的水烧开后,水壶盖被沸腾的水顶起来,于是开始研究这种现象产生的原理,最终发明了蒸汽机。

生:我知道了!本文也是先由自然现象写起,然后才研究这种现象给我们

的启示,也就是物候和物候学,接着再说明为什么研究。

师:很好,知道这是一种什么逻辑顺序吗?

生:由现象到本质! 师:除了这种逻辑顺序外,本文还应用到另一种逻辑顺序,大家看第6到10段,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能否调换顺序?

生:不能,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对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程度的大小来排列顺序的。 师:影响大的先说,影响小的后说,这是什么逻辑顺序呢?

生:从主要到次要。

师:说得好,其实这几个句子中有些词语也告诉我们,这几句话的顺序是不能调换的,是哪些词语呢?

生:首先、第二个、第三个、此外。

师:找得好快,看样子刚才就注意到这些词语了,这些词语充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来看一个例子:“但是到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学生读原句,老师也读,去掉了“只”字)

生:“只”说明南京刺槐开花是比北京早,不过早的天数并不多,才10天。 师:如果去掉“只“字呢?

生:就表达不出这个效果,不知道早10天究竟是多还是少。

师:谁能完整地把“只”的作用说一遍?

生:“只”字说明了南京刺槐开花的确比北京要早,但早的天数并不多,如果删去,就表达不出这个时间长短的效果,“只”字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师:同学们在文中找找看,还有哪些用得准确的词语?

生:“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度”中的“约”,说明这个数字只是个大概的数字,并不是很精确,与事实相符

生:“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中的“若干”,说明春天来临二者相比的时间并不确定,运用模糊语言留有余地。

师:我们这篇科学小品文语言不仅准确,而且生动。哪一段的语言体现了生动这个特点?

生:第一段!

师:好,我们齐读一遍。

师:(指大屏幕)燕子翩然..归来。“翩然”好在哪里?

生:不仅写出了燕子归来,还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归来时轻快灵巧的样子。 师:你们找找看,还有哪些?

生:“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中的“簌簌”二字是拟声词,形象地描绘了秋天树叶落下时的声音。

生:“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中“迎接”一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秋天写活了,仿佛秋天知冷知热、善解人意。

生:“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中的“传语、暗示”把杏花、桃花拟人化,写得有情有感,似乎都在为农民操心,唯恐他们耽误了农时,还照应了题目中的“语言”。

师:今天我们理清了本文的说明顺序,品味了准确生动的语言,也听懂了大自然的语言,学到了很多知识。能不能运用所学知识来解读这些诗句呢? (大屏幕)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分组讨论)

生:第一首诗说明地势高的地方春天来得要迟一些,说明地势的高低是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一个因素。

生:第二首诗说明我国的北方因为天气寒冷,没有春天来临的迹象,说明纬度的差异是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重要因素。

师:看来同学们都已经听懂了大自然的语言,那么谁能说说大自然还有哪些语言呢?

(大屏幕展示图片,一年四季风景)

生:柳树吐芽,河水解冻,是大自然告诉我们春天来了;北风凛冽,雪花飘飘,是大自然告诉我们冬天到了。

生:“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中,鱼儿跳出水面、燕子低飞,是告诉我们要下雨了。

生:“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如果冬天雪下得大,预示着来年准是个丰收年。

生:“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说明早上有霞预示有雨,晚上有霞预示着第二天是个大晴天。

师:同学们畅所欲言,说得太好了。生活中,大自然处处都在提醒我们,时时都在与我们进行交流,只要我们去认真聆听,细心观察,深入研究,相信还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发现更多的奥秘

师:谢谢大家,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课后反思】

回顾这节课教学,我觉得成功之处首先是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整体感知全文,快速理清文章的思路,很顺利地带领学生走进文中。其次,我设计的每个教学环节都很好地为下一环节作了铺垫,感觉讲起来条理相当清晰,也非常轻松。在我预设的每个环节中,深入浅出的讲解把抽象的物候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恰到好处的指导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学生在短短的一节课里,由课内迁移到生活,既学到了阅读说明文的好方法,也学到了不少科学知识,点燃了他们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激情,语文学科能力和人文素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课堂上,学生思维空前活跃,举手回答问题十分积极,每一句话都闪耀着智慧碰撞的火花,令我感慨不已。

不足的是,科学小品文是集科学性、文学性、通俗性于一体的文章,而我这节课只体现了其中的科学性和通俗性,文学性体现得不够。语文课缺少了文学气息,始终不失为一种遗憾。


第二篇:第16课 大自然的语言


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

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

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

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

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

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

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

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

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

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

更多相关推荐: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上了一节学习课有很大的收获不同的课型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这是一篇说明文而且是事理说明文对于说明文比较枯燥道理比较抽象如何让学生喜欢这类文章明白其中的科学道理热爱这门科学真需要教师动...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及课后反思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教案及可有反思任红军大自然的语言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下面我就按照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与手段说教学过程设计说教后反思五个部分进行说课一说教材一教材简介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介绍物候学知识的科普...

大自然的语言课后反思

大自然的语言课后反思本节课上完后没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容量大有虎头蛇尾之感课堂教学的时间分配不合理由于学生在整堂课上回答问题时太拘紧没能如期完成任务有前松后紧之感看来是自己对学生了解不足...

《大自然的语言》课后反思

大自然的语言课后反思大自然的语言课后反思今天上大自然的语言一课这是我国著名气象专家地理学家教育家竺可桢老先生的一篇介绍物候现象普及物候知识阐述物候学研究意义的科普说明文文章语言生动形象结构层次分明内容条理清晰特...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及反思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及反思本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本文是中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先生写的一篇说明文文中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课文告诉读者科学就...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主要介绍学生不太熟悉也不太感兴趣的物候学知识在进行本节课教学设计时考虑到文体以及本文特色我将教学重点设置为了解一些说明文的知识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一些常见的说明...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在本课的具体教学时我走出传统教法的樊篱自觉地将新课标的新理念渗透进课堂将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将沉默无语的文本内容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充满魅力鲜活的教学内容赋予了文体以飞扬的生命力在老师富有启笛...

《大自然的语言》微课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内容摘要微课设计

浙江省绍兴县杨汛桥镇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大自然的语言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的能力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

第16课 大自然的语言及教学案例

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课时教案王其凯山东省宁津县育新中学邮编253400邮箱77kk20xx163com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课重点词语的含义并学会运用2了解物候知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2过程与方法1...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9课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鲁教版

第十九课大自然的语言教材分析本文介绍物候学研究对象物候现象来临的有关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等知识提倡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和研究促进农业生产的丰收作者举例生动典型读起来亲切可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

大自然的语言

山东省20xx年初中校本研修阶段附件220xx年山东省初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校本研修阶段助学团队职责细化表注一课三备基于研修后的第一次教学设计第一次同伴研讨第二次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后反思第二次同伴研讨第三...

大自然的语言课后反思(1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