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集体备课与课前说课和教学后反思的研究

时间:2024.4.20

《关于集体备课与课前说课和教学后反思的研究》课题实验研究报告

歌乐山小学课题组

本课题是国家级科研课题《校本教研与教学优质化研究》的一级子课题,由总课题研究的实验点校歌乐山小学承担研究。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努力,历时两年,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作报告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一)研究的缘由

1、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一轮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轰轰烈烈地进行着,在进入新课程改革之后,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意识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等新的教育理念已被广大教师认同,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使得课堂呈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活跃场面,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但广大教师也出现了不少的困惑:新课程的理想课堂究竟是什么?如何在新的平台上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对这些问题自上而下没有

现成的答案,还需要在学校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去研究,去求解。

2、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目前,广大教师普遍认同的奋斗目标是:在课改中努力使自己成为学习型、创新型、研究型教师。教师的成长绝对不能离开课堂,离不开课堂教学实践。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备课,我们倡导备课需要有创新。集体备课就是一种创新形式,是教师之间互相交流教改信息,探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艺术的一项重要举措。说课,同样也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近几年来“说课”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并得到了深入发展,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探索并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正日渐成为提高教师素质的一条简捷、有效的途径。而反思,是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当今的教育领域,反思性教学已成为一种潮流,其实质是唤醒教师的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促使教师不断追求教育实践的合理性,让教师学会教,学生学会学。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 = 经验 + 反思。面对新课程,教师要发展就必须学会反思。

3、课堂教学优质化的需要。

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优质化有着这样的一些标准: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课堂应让学生主动参与;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课堂教学会让学生受益一生;尊重个体差异,课堂教学是完整的人的教育。

要实现课堂教学优质化,我们认为教师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教师群体智慧结晶,需要教师在课前“预演”诊断,需要教师教学后反思校正与再实践。

(二)理论依据

1、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纲要在其具体目标中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纲要同时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微格教学论。它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提出的,微格教学又被称为“微观教学”“微型教学”“小型教学”等,是一个有控制的实践系统,是建筑在教育教学理论,视听理论和技术基础上,系统训练教师教学技能的方法。微格教学实践中,课堂由教师角色、学生角色、教学评价人员和记录方式等组成,所用的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在正式上课前,教师要做一简短说明,以便明确训练的

技能,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思想。

3、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这是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的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他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形成影响。

二、研究的内容

(一)研究的目标。

通过研究与实验,使集体备课与课前说课和教学后反思的教研更加灵活,更加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实用性;提高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自主决策、反思和研究能力;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

(二)研究的原则。

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坚持了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课题研究必须建立在科学操作的基础上,理论支撑要科学,研究方法要科学, 研究过程要科学,数据处理的方法也必须科学合理,课题研究的成果要可信、可靠,有推广价值。

2、方向性原则。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为全体学生负责、为学生终身负责的教育思想。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行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3、合作性原则。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任何环节都离不开课题组成员集体的智慧和外界的帮助。调查分析、计划设计、实验操作、结题总结等都要通过分工合作来完成。

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课题涉及各个学科领域,必须坚持把理论学习与教学实际相结合,遵循学习——实践——认识——再实践规律,实现研究目标。

5、实用性原则。课题研究要针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普遍现象或问题,做到“基于教学,在教学中,为了教学”。

6、创新性原则。重视在课题研究中不断发现新的规律,获得新的教学理念。如研究中通过集体智慧的碰撞,不断探索教学的新方法、新途径、新策略,并及时交流总结,追求最佳教学创新实效。

7、发展性原则。新课程是动态发展的,教学实践也是无止境的,我们的课题研究也必须是不间断的,需要不断的丰富和完善。

(三)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四)研究的内容。

1、集体备课——思维碰撞实现优势互补。新课程条件下教师集体备课可采取哪些方式,应如何组织。

2、课前说课——浓缩精华的课堂预演。教师课前说课与评议活动如何实现常规化,以有助于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机智,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教学后反思——变过程终结为教学生成。反思的实质,主体,内容和表达方式等。通过案例剖析、展示与交流,促进教师教学反思习惯与能力的形成。

三、结果与分析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养。随着课题研究的开展和不断深入,参研教师在角色定位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普遍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学过程成了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同时在备课、上课、反思等方面也有着较大的变化。

1、加强理论学习。在研究实验过程中,我们每学期的每学月都安排出专门的时间,组织教师对一些教育教学专著进行选择性学习,学习其对我们而言具有现实指导作用的篇章;在各教研组的教研活动

中,硬性规定必须先学习一篇相关专业刊物上的、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文章。为加强理论学习,丰富理论知识,课题组从有限的教育科研经费中,拿出钱来让每位参研教师购理论专著,订专业杂志,让教师课余研修,提升专业素养。

2、加强专项培训。对于市区级举办的与校本教研有关的各类培训,我们都尽量调整任课情况,按排出教师参加,进修校举办的各学科教材分析,教研活动,我们每次都安排任课教师准时参与。在本课题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先后请进修校综合部、初教部的领导与教研员到校,分别对语文、数学和综合学科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我们解决有难度的问题,给予解答,同时组织任课教师听他们的讲座,让教师得到专业引领。在校本培训方面,李颖副校长参加沙区“目标教学沙龙”活动以及参加区“教科研中心组”会议后,都把相关内容,对我校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学区教研员杨兴放把参加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市级培训所接受到的理论、新观念、新方法、新信息等也对教师进行培训;各学科骨干教师也在各自所在的教研组进行了专题讲座。

(二)实践探究,培养能力。

课题研究是由以校长为首的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教科室安排管理,教研组组织实施,教师参与,这样形成了一个层层负责、上下互动的网络。我们知道学校、课堂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理所应当成为

本课题研究的基地,我们坚持“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的思想,立足课堂, 走“基于教学、在教学中、为了教学”的路子, 在研究过程中,重视实践探究,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科研能力。

1、改革备课方式。根据我校教师的具体任课情况:平均周课时19.4节,除体育、音乐、英语专职以外,其余教师都至少任教两门学科以上的教学。教师得花大量的时间去备课。调查得知,备课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应付。于是,一方面,我们倡导简化烦琐的书写和机械的环节设计,强化思维的过程,解放教师的思想,扬弃形式主义的做法,提倡“活页备课”、“电脑备课”,甚至在与教材匹配的正规出版社出版的教案书上修改、内化也可以,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为提高课堂效益服务,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去反思自己的教学,去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我们针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实施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我们研究课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认为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强调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强调集体教研的能力。通过研究和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模式: 收集问题 确定主题 集体研讨 形成个案 回归课堂 反思优化 资源共享

2、课前说课。我们认为,集体研讨后形成的个案在回归课堂前,先进行说课是十分必要的,它能反映出教学思想、方法以及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我们通过研究和实验,得出了课前说课的结构图如下:

3、教学后反思。我们倡导教学后反思要变过程终结为教学生成。在教学后进行反思,是具有批判性的。对执教老师而言,它是自我反思,是在教学结束后,对自己的

教学行为,学生反应、

教学问题等及时进行分析、总结。对参研教师而言,它是互助反思,是教学结束后,对课堂从总体到细节的带一定批判性的研讨,通过分析、总结、提炼和建议,达到共同提高专业素质,改进教学实践,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提高理论水平的目的。我们在研究与实验中,构建了如图所示的教学后反思模式。

四、研究的成果

(一) 形成了学校的校本教研制度。我们通过两年的探索实验,对校本教研制度从责任人,本校教研对象和主体,管理系统,学习要求,活动要求与激励机制等方面加以了建设,并不断完善。

(二) 建立了集体备课、课前说课、教学后反思的模式。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的集体备课与其它子课题组的方式有所不同,并非由教师集体完学科全部内容,而是基于众多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而集体研讨。课前说课与教学后反思,是在借鉴别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上我们研究实验所取得的经验,再创而成。(三种模式见前图)

(三) 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在实验研究的两年时间里,我校学生不足400名,就获区级以上各种奖励122人次,各年级每期的综合质量检测各项指标均名列歌乐山学区前茅,在20xx年秋期的区级质量监控中,全区获得“优秀”的学校有四所,我校就是其中之一。

(四) 锻炼和提高了参研教师的科研能力。参与课题研究的都是来自一线的任课老师,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但在科研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通过参与本课题的研究,他们学到了一些科研的基本方法,基本途径,也掌握了一定的技巧,提高了教师的参研能力。我们共收到教师撰写的论文、经验总结、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等研究成果110余篇,教师的成果参评获区级以上等级奖42篇;课题组编写校本教材《摇篮》一套共6本,获区课改成果二等奖;课题组与《今日教育》杂志社共同编辑出版了学校成果集《耕耘》,该书由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纬虹副院长作序,并以《今日教育》20xx年第8期出版。

(五) 促进了学校的发展。两年的实验研究,使我校在“科研兴校”的道路上又大跨了一步。区学科校本教研现场观摩活动3次在我校举行;教师118人次获区级以上奖励;学校选送2名教师参加重庆市级骨干培训,5名教师参加区级骨干培训,有2名区学科中心组成员,1名区教育科研中心组成员,1名区首批骨干教师;学校获区级以上奖励34项,其中“区教育科研先进单体”“区课改先进集体”便

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

五、问题与思考

尽管“教育部课改专家、广西师范大学教授罗星凯在对重庆课改实验区进行调研后认为,课改实验阶段,重庆教师教学行为有了新的提高。教师由课改初期由兴奋到困惑的心态,转为由探索到反思,课改初期的疑问在随后逐渐找到了答案。教师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等方式,在专业发展上取得了很大的提高。课改引导教师实实在在地关注学生实际需要什么、思考什么;实实在在地关注后进学生,展现出专家型教师的风度。”但不可否认,我们学校的教师与此评价尚有很大的差距。仅本课题研究,我们就存在着以下的困惑。

(一)关于时间与教师问题。我们学校由于地理条件等原因,生源逐年下降,造成班额小,按师生比配备的教师,必然任课的学科和每周任课的节次都多,不少教师表示没有时间和精力搞教育科研,甚至出现过无人主动要求参与课题研究的情况。

(二)关于集体备课问题。我校同年级同学科的任课教师通常只有两人,有的年级只有一人,集体备课怎样才更加全面和有意义?跨年级的学科集体备课,通过何种形式才能收到实效?还有待进一步研

究。

(三)关于课前说课的问题。目前的课前说课,很大程度上还只是在研究课、观摩课、开放周所上课等场合坚持进行,对于日常教学中,课前说课的督促检查怎样安排人选来坚持落实?一直还是我们的困惑。

(四)关于人人参与的问题。“不求人人拥有课题,但求人人参与”许多学校都有着这样的口号,但一所学校,教职工的分工不同,素质也不相同,人人参与课题研究是否现实?是否让一部分人获取间接知识或者经验更有效?

附:主要参考文献

1、总课组,《校本教研与教学优质化研究方案》,20xx年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3、吴永军,《校本教研:新课程的教学研究制度》,《江苏教育》20xx年11月。

4、茆琛,《转变传统教学模式 课改催生“研究型”教师》, 新华网重庆1月22日。

(执笔:歌乐山小学 杨兴放)

德育教育 校务公开 校园快讯 健康教育 法律法规 多彩生活 校园风光 办事指南 咨询与服务 相关下载 友情链接 站点地图


第二篇:关于集体备课与课前说课和教学后反思的研究


《关于集体备课与课前说课和教学后反思的研究》课题实验研究报告

歌乐山小学课题组

本课题是国家级科研课题《校本教研与教学优质化研究》的一级子课题,由总课题研究的实验点校歌乐山小学承担研究。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努力,历时两年,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作报告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一)研究的缘由

1、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一轮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轰轰烈烈地进行着,在进入新课程改革之后,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意识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等新的教育理念已被广大教师认同,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使得课堂呈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活跃场面,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但广大教师也出现了不少的困惑:新课程的理想课堂究竟是什么?如何在新的平台上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对这些问题自上而下没有现成的答案,还需要在学校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去研究,去求解。

2、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目前,广大教师普遍认同的奋斗目标是:在课改中努力使自己成为学习型、创新型、研究型教师。教师的成长绝对不能离开课堂,离不开课堂教学实践。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备课,我们倡导备课需要有创新。集体备课就是一种创新形式,是教师之间互相交流教改信息,探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艺术的一项重要举措。说课,同样也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近几年来“说课”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并得到了深入发展,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探索并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正日渐成为提高教师素质的一条简捷、有效的途径。而反思,是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当今的教育领域,反思性教学已成为一种潮流,其实质是唤醒教师的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促使教师不断追求教育实践的合理性,让教师学会教,学生学会学。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 = 经验 + 反思。面对新课程,教师要发展就必须学会反思。

3、课堂教学优质化的需要。

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优质化有着这样的一些标准: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课堂应让学生主动参与;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课堂教学会让学生受益一生;尊重个体差异,课堂教学是完整的人的教育。要实现课堂教学优质化,我们认为教师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教师群体智慧结晶,需要教师在课前“预演”诊断,需要教师教学后反思校正与再实践。

(二)理论依据

1、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纲要在其具体目标中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纲要同时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微格教学论。它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提出的,微格教学又被称为“微观教学”“微型教学”“小型教学”等,是一个有控制的实践系统,是建筑在教育教学理论,视听理论和技术基础上,系统训练教师教学技能的方法。微格教学实践中,课堂由教师角色、学生角色、教学评价人员和记录方式等组成,所用的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在正式上课前,教师要做一简短说明,以便明确训练的技能,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思想。

3、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这是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的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他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形成影响。

二、研究的内容

(一)研究的目标。

通过研究与实验,使集体备课与课前说课和教学后反思的教研更加灵活,更加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实用性;提高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

自主决策、反思和研究能力;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

(二)研究的原则。

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坚持了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课题研究必须建立在科学操作的基础上,理论支撑要科学,研究方法要科学, 研究过程要科学,数据处理的方法也必须科学合理,课题研究的成果要可信、可靠,有推广价值。

2、方向性原则。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为全体学生负责、为学生终身负责的教育思想。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行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3、合作性原则。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任何环节都离不开课题组成员集体的智慧和外界的帮助。调查分析、计划设计、实验操作、结题总结等都要通过分工合作来完成。

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课题涉及各个学科领域,必须坚持把理论学习与教学实际相结合,遵循学习——实践——认识——再实践规律,实现研究目标。

5、实用性原则。课题研究要针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普遍现象或问题,做到“基于教学,在教学中,为了教学”。

6、创新性原则。重视在课题研究中不断发现新的规律,获得新的教学理念。如研究中通过集体智慧的碰撞,不断探索教学的新方法、新途径、新策略,并及时交流总结,追求最佳教学创新实效。

7、发展性原则。新课程是动态发展的,教学实践也是无止境的,我们的课题研究也必须是不间断的,需要不断的丰富和完善。

(三)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四)研究的内容。

1、集体备课——思维碰撞实现优势互补。新课程条件下教师集体备课可采取哪些方式,应如何组织。

2、课前说课——浓缩精华的课堂预演。教师课前说课与评议活动如何实现常规化,以有助于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机智,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教学后反思——变过程终结为教学生成。反思的实质,主体,内容和表达方式等。通过案例剖析、展示与交流,促进教师教学反思习惯与能力的形成。

三、结果与分析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养。随着课题研究的开展和不断深入,参研教师在角色定位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普遍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学过程成了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同时在备课、上课、反思等方面也有着较大的变化。

1、加强理论学习。在研究实验过程中,我们每学期的每学月都安排出专门的时间,组织教师对一些教育教学专著进行选择性学习,学习其对我们而言具有现实指导作用的篇章;在各教研组的教研活动中,硬性规定必须先学习一篇相关专业刊物上的、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文章。为加强理论学习,丰富理论知识,课题组从有限的教育科研经费中,拿出钱来让每位参研教师购理论专著,订专业杂志,让教师课余研修,提升专业素养。

2、加强专项培训。对于市区级举办的与校本教研有关的各类培训,我们都尽量调整任课情况,按排出教师参加,进修校举办的各学科教材分析,教研活动,我们每次都安排任课教师准时参与。在本课题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先后请进修校综合部、初教部的领导与教研员到校,分别对语文、数学和综合学科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我们解决有难度的问题,给予解答,同时组织任课教师听他们的讲座,让教师得到专业引领。在校本培训方面,李颖副校长参加沙区“目标教学沙龙”活动以及参加区“教科研中心组”会议后,都把相关内容,对我校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学区教研员杨兴放把参加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市级培训所接受到的理论、新观念、新方法、新信息等也对教师进行培训;各学科骨干教师也在各自所在的教研组进行了专题讲座。

(二)实践探究,培养能力。

课题研究是由以校长为首的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教科室安排管理,教研组组织实施,教师参与,这样形成了一个层层负责、上下互动的网络。我们知道学校、课堂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理所应当成为本课题研究的基地,我们坚持“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的思想,立足课堂, 走“基于教学、在教学中、为了教学”的路子, 在研究过程中,重视实践探究,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科研能力。

1、改革备课方式。根据我校教师的具体任课情况:平均周课时19.4节,除体育、音乐、英语专职以外,其余教师都至少任教两门学科以上的教学。教师得花大量的时间去备课。调查得知,备课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应付。于是,一方面,我们倡导简化烦琐的书写和机械的环节设计,强化思维的过程,解放教师的思想,扬弃形式主义的做法,提倡“活页备课”、“电脑备课”,甚至在与教材匹配的正规出版社出版的教案书上修改、内化也可以,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为提高课堂效益服务,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去反思自己的教学,去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我们针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实施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我们研究课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认为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强调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强调集体教研的能力。通过研究和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模式:

收集问题 确定主题 集体研讨 形成个案 回归课堂 反思优化 资源共享

2、课前说课。我们认为,集体研讨后形成的个案在回归课堂前,先进行说课是十分必要的,它能反映出教学思想、方法以及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我们通过研究和实验,得出了课前说课的结构图如下:

3、教学后反思。我们倡导教学后反思要变过程终结为教学生成。在教学后进行反思,是具有批判性的。对执教老师而言,它是自我反思,是在教学结束后,对自己的

教学行为,学生反应、

教学问题等及时进行分析、总结。对参研教师而言,它是互助反思,是教学结束后,对课堂从总体到细节的带一定批判性的研讨,通过分析、总结、提炼和建议,达到共同提高专业素质,改进教学实践,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提高理论水平的目的。我们在研究与实验中,构建了如图所示的教学后反思模式。

四、研究的成果

(一) 形成了学校的校本教研制度。我们通过两年的探索实验,对校本教研制度从责任人,本校教研对象和主体,管理系统,学习要求,活动要求与激励机制等方面加以了建设,并不断完善。

(二) 建立了集体备课、课前说课、教学后反思的模式。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的集体备课与其它子课题组的方式有所不同,并非由教师集体完学科全部内容,而是基于众多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而集体研讨。课前说课与教学后反

思,是在借鉴别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上我们研究实验所取得的经验,再创而成。(三种模式见前图)

(三) 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在实验研究的两年时间里,我校学生不足400名,就获区级以上各种奖励122人次,各年级每期的综合质量检测各项指标均名列歌乐山学区前茅,在20xx年秋期的区级质量监控中,全区获得“优秀”的学校有四所,我校就是其中之一。

(四) 锻炼和提高了参研教师的科研能力。参与课题研究的都是来自一线的任课老师,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但在科研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通过参与本课题的研究,他们学到了一些科研的基本方法,基本途径,也掌握了一定的技巧,提高了教师的参研能力。我们共收到教师撰写的论文、经验总结、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等研究成果110余篇,教师的成果参评获区级以上等级奖42篇;课题组编写校本教材《摇篮》一套共6本,获区课改成果二等奖;课题组与《今日教育》杂志社共同编辑出版了学校成果集《耕耘》,该书由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纬虹副院长作序,并以《今日教育》20xx年第8期出版。

(五) 促进了学校的发展。两年的实验研究,使我校在“科研兴校”的道路上又大跨了一步。区学科校本教研现场观摩活动3次在我校举行;教师118人次获区级以上奖励;学校选送2名教师参加重庆市级骨干培训,5名教师参加区级骨干培训,有2名区学科中心组成员,1名区教育科研中心组成员,1名区首批骨干教师;学校获区级以上奖励34项,其中“区教育科研先进单体”“区课改先进集体”便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

五、问题与思考

尽管“教育部课改专家、广西师范大学教授罗星凯在对重庆课改实验区进行调研后认为,课改实验阶段,重庆教师教学行为有了新的提高。教师由课改初期由兴奋到困惑的心态,转为由探索到反思,课改初期的疑问在随后逐渐找到了答案。教师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等方式,在专业发展上取得了很大的提高。课改引导教师实实在在地关注学生实际需要什么、思考什么;实实在在地关注后进学生,展现出专家型教师的风度。”但不可否认,我们学校的教师与此评价尚有很大的差距。仅本课题研究,我们就存在着以下的困惑。

(一)关于时间与教师问题。我们学校由于地理条件等原因,生源逐年下降,造成班额小,按师生比配备的教师,必然任课的学科和每周任课的节次都多,不

少教师表示没有时间和精力搞教育科研,甚至出现过无人主动要求参与课题研究的情况。

(二)关于集体备课问题。我校同年级同学科的任课教师通常只有两人,有的年级只有一人,集体备课怎样才更加全面和有意义?跨年级的学科集体备课,通过何种形式才能收到实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关于课前说课的问题。目前的课前说课,很大程度上还只是在研究课、观摩课、开放周所上课等场合坚持进行,对于日常教学中,课前说课的督促检查怎样安排人选来坚持落实?一直还是我们的困惑。

(四)关于人人参与的问题。“不求人人拥有课题,但求人人参与”许多学校都有着这样的口号,但一所学校,教职工的分工不同,素质也不相同,人人参与课题研究是否现实?是否让一部分人获取间接知识或者经验更有效?

附:主要参考文献

1、总课组,《校本教研与教学优质化研究方案》,20xx年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3、吴永军,《校本教研:新课程的教学研究制度》,《江苏教育》20xx年11月。

4、茆琛,《转变传统教学模式 课改催生“研究型”教师》, 新华网重庆1月22日。

(执笔:歌乐山小学 杨兴放)

更多相关推荐:
对于集体备课的反思

对于集体备课的反思宿豫区来龙初级中学徐业辉摘要新课程改革在倡导学生合作的同时也要求教师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发挥集团效应的优势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团队的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具有不...

集体备课反思

集体备课反思生物组张雪松集体备课是发挥集体智慧和作用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资源共享合作互动的有效途径为更好的实施新课程改革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实...

集体备课教学反思

集体备课教学反思卢清海在教导处组织下语文组全体教师围绕语文教研课题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水平就三年级语文锡林格勒大草原进行了集体备课然后由指定教师试讲全体教师听课和评课反馈教学存在的不足然后再试讲听...

集体备课的反思与建议

集体备课的反思与建议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通过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过程备资源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法则体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电子备课中情况好一些的教师有丁兰菊王娟张永红等教师大...

集体备课反思

对集体备课的反思一位教师日前投书本报说近年来集体备课在中小学校非常流行毋庸置疑集体备课确实有许多好处比如它可以分享智慧可以增进合作可以提高效率然而在有些学校集体备课已成为一种形式合作以后大家以同样的进度上同样的...

集体备课总结与反思

众人划桨开大船――集体备课总结与思考根据县教研室有关集体备课的要求,大力推行集体备课活动,为了做到资源共享、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体现“团队”精神,加强同学科教师间的学习交流机会,彻底减轻教师负担,让教师…

语文集体备课反思

语文集体备课教学反思在教导处组织下语文组全体教师围绕语文教研课题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水平就三年级语文锡林格勒大草原进行了集体备课然后由指定教师试讲全体教师听课和评课反馈教学存在的不足然后再试讲听课...

集体备课反思

集体备课导学案使用反思六年二班郭红丽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不仅是课程改革的热点更是课程改革的难点新一轮的语文教学改革引导学生如何学习的导学案正悄然而起这一颁布实施对语文教研者而言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随着教学改革...

集体备课活动反思

集体备课活动反思204年10月15日我在乌兰陶勒盖幼儿园组织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活动的主题是家乡的美食各年龄班可以根据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及经验先自行设定活动内容和目标然后集体讨论修改使活动更加完善并由主...

关于“集体备课”的反思

关于集体备课的反思新课程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需要因而如何把新的教学理念实践到课堂教学中来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往我们的教学中很多情况下的集体备课流于形式那么面对新...

集体备课反思

小学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反思集体备课是在个人认真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研讨的一种有效的教研活动它能集中大家的智慧共同研究教学中的一般问题保证教学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它成了校本教研的一种重要形式因...

高效集体备课反思

高效集体备课反思集体备课是当前基础教育当中提高教师群体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备课形式它可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共同提高教学质量集体备课是集众人智慧采众家之长加强集体备课可以...

集体备课的反思(3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