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13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同步训练 语文版

时间:2024.5.15

13.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一、字音字形

聒噪( ) 哽咽( ) 恁地( ) ...

间壁( ) 告禀( ) 亲眷( ) ...

着落( ) 懦弱( ) 盘缠( ) ...

绰号( ) 腌臜( ) ...

臊子( ) 消遣( ) ..

按捺( ) 剔骨( ) ..钧旨( ) .忿气( ) .眼棱( ) .

迸出( ) 绽开( ) 小种经略( ) ...

小厮( ) 哽哽咽咽( ) ...

赊酒( ) 彀( ) 磬( ) ...

钹( ) 铙( ) 掇( ) ...

二、重要词语

1.聒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着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苦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寻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腌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破落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者介绍

施耐庵(约1296—约1370),名耳,祖籍苏州,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35岁中进士,出任过知县,后弃官退居故乡,从事著述。著有《水浒传》一书。

答案:一、字音字形

guō y? n?n jiàn bǐng juàn zhuó nuò chán chuò ā zā jūn sào qiǎn f?n nà tī l?ng b?ng zhàn chóng sī gěng y? shē gòu qìng bó náo duō

二、重要词语

1.吵闹,打搅。

2.强制别人要他负责。

3.痛苦(多指生活上受的折磨)。

4.思索,考虑。

5.肮脏。

6.无赖的意思。

1.在课文中,作者是如何塑造鲁达的形象的?

点拨:(1)将人物安置在真实的历史环境中,紧扣人物的身份、经历、遭遇来刻画其性格。鲁达没有什么家产,独身一人,性格粗豪,敢于向黑暗现实挑战。

(2)将人物置身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人物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显现人物的性格特征。鲁达一出场就置身于金家父女与郑屠的尖锐冲突之中。他见义勇为、慷慨大方的性格得以体现,后来又置身于店小二、郑屠的矛盾冲突之中,他的性格得以全面凸现。

(3)抓住人物的心理、细节,或以其他人物进行映衬,也突出了人物的性格。从鲁达 1

的“寻思”可以看出其粗中有细的特点;史进、李忠“相劝了三五回”的细节,突出鲁达的疾恶如仇;郑屠的低三下四,衬托出鲁达的浩然正气。

(4)明写与暗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明写鲁达的扶危济困,暗写郑屠的横行乡里。

2.核心图解

八年级语文上册13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同步训练语文版

2


第二篇:语文同步测试:课后达标训练 训练·提升作业 15 诗人谈诗(苏教版 九上)


15 诗人谈诗

一、双基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乍然(zhà) .B.眺望(tiào) .C.曾卓(zhuó) .D.洗礼(lǐ) .

鲁藜(lí) .署光(shǔ) .

清晰(xī) .门滥(kǎn) .

仿佛(fú) .旷野(kuànɡ) .

弓弦(xuán) .山峦(luán) .

本课的诗歌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宁静而深沉的意境,请接着品读鲁藜的这首小诗,然后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泥 土 鲁 藜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

就时时怕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1) 这是诗人写于抗战时期的一首小诗。这首小诗揭示了一个哲理,告诉我们不要自以为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向立意,就是突破思维定式,从常规的反面入手,从而写出新颖独特的文章。请你运用这种写作手法,根据提示,把上面的小诗改写一下。

泥土

老是把自己当作泥土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一个深夜的记忆》,完成6~9题。

6.阅读诗的第1节,谈谈你对“开门,还是深夜”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第2节,说说诗人在这一节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要表达一种什么思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诗中“我”对描写对象的认识、感情有怎样的变化?这样写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可以想见,他是习惯于黎明即起的。使他惊醒的是对黎明的期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是我听见了黎明的音响。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项朗读重音标注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岸被山影压着/有星流过旷野去 ...B.河岸被山影压着/有星流过旷野去 ..C.河岸被山影压着/有星流过旷野去 ....D.河岸被山影压着/有星流过旷野去 ..

4.下面各项关于本课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宁静而深沉的意境》中提到的“偏爱”,可能是作者个人的兴趣爱好所致,但也可能包含着这首好诗被人忽略了的意味。

B.读诗要有独特的感觉,就是指不但要能够进入诗的意境,而且还要通过自己的独特感受来产生联想,以进一步丰富诗的内涵。

C.诗中提到的“感觉到”这个词,一方面是指诗人生理上的感觉,即对于黎明到来的“光感”;另一方面则是暗示诗人是“对于时代最敏感的人”,而这个诗人“不仅是指他自己”。

D.“月光流进门槛”这句在诗中是客观叙述,语言精练,并没有把诗人的主观感受渗透其中,也可以看出诗人构思之巧妙。 5.综合性学习。

1

9.《宁静而深沉的意境》一文中提到李白和鲁藜都对月光产生了错觉,但又有些不同,你能说说不同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美文品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0~12题。

长 城 谣 席慕蓉

尽管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

尽管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 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悲欢啊 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 蹲踞在荒莽的山巅 冷眼看人间恩怨 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 写你不能成篇

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 火中有你万里的躯体 有你千年的面容

有你的云 你的树 你的风

敕勒川 阴山下 今宵月色应如水

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

流进我不眠的梦中

10.全诗用第二人称“你”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第3节写了什么内容?哪个词语最有表现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诗人从小生长在长城脚下,黄河岸边,而且对于故乡,她是“少小离家老大难回”,在诗人的心中,长城、黄河仅仅是民族的象征吗?根据你的理解,简要地说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训练

13.【写法借鉴】象征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写作手法,它会使表达的情感变得委婉、含蓄、曲折。如《一个深夜的记忆》中的“阳光”“风”“黎明的音响”象征着光明、温暖、希望和自由等生活中最美好的事物。 【片段仿写】运用象征的写作手法,从身边选择一样你感觉有意义的事物,比如百合象征纯洁,梅花象征坚贞,康乃馨象征母爱等,然后具体描述这种事物所象征的美好的精神或品质,从而表达自己的感情。(150字左右)

2

15 诗人谈诗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B项,“署”应为“曙”;C项,“弦”应读xián;D项,“滥”应为“槛”。

2.答案:(1)第一个“黎明”侧重本义,指现实中的黎明;后一个“黎明”侧重于比喻义,指光明。 (2)指光明。

3.【解析】选D。要结合语意进行标注,这两句写出诗人现实中的感受,而D项中加点的这两个词更是精练与准确的高度结合。“压”有一种沉重感和压抑感,表现出山峦黑影的巨大和夜的宁静,体现诗人对黎明的渴望。“流”就是“划”的意思,以动写出了夜的宁静,也写出了星星的美,告诉我们,夜虽深,但在行进,黎明终将到来。

4.【解析】选D。“月光流进门槛”虽是客观叙述,但是这个客观叙述是带有主观感受的性质的。 5.(1)答案(示例):实事求是,正确地评价自己,要想着为别人,为整个社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2)答案(示例):就时时有被践踏的痛苦/把自己当作珍珠吧/让自己成为众人的珍惜物

6.【解析】此题考查理解语句含意的能力。诗人因错觉而产生联想,即把月光误认为是阳光。这句话从表面上看是一种生活场景,但在理解时要扣住文章的主题和背景来分析。

答案:这是对错觉的纠正,但又是颇含深意的。因为诗人写此诗时还在抗日战争的艰苦阶段,他身处的延安虽是解放区,但整个中国大地还处在黑暗之中,所以“还是深夜”不只是对错觉的纠正,也是在另一层次上对现实的真实感受。

7.【解析】解答此题要通过领悟诗歌的表现手法进一步体会诗歌的内容。可扣住“仿佛”一词来理解运用的表现手法,前面写风,而后面写到黎明。

答案:运用联想与想像的表现手法,通过由风声引起的联想表达对黎明的渴望。 8.【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思想内涵的理解。应抓住三节诗的侧重点回答。

答案:先写月光引发的错觉,再写“我听见了黎明的音响”,再写月光下眺望所见景物,觉得“我是最初醒来的人”。这种变化过程,表达了“我”对光明的渴望之情和坚信必将赢得光明的乐观情怀。

9.【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拓展和探究,解题时要结合李白和作者各自的人生经历以及所处的社会背景,然后联系具体的语境作答。

答案:李白误以为月光是霜,鲁藜误以为月光是阳光;李白在诗中表达的是对家乡的思念,鲁藜表达的是他对光明的渴求;李白诗歌中的抒情主体是他自己,而鲁藜诗歌中的抒情主体是那一群对现实有清醒认识、渴望光明的人。

10.【解析】本题考查在诗歌中运用第二人称的表达效果。在文学作品中运用第二人称,会显得更直接,更自然,更亲切,更方便抒发自己的感情,而且容易拉近和读者的距离。解题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作答。 答案:把长城看做是历史的见证人,更易于抒发作者的情感。

1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概括能力。紧扣关键词“不眠”,结合诗歌思乡的主题分析即可。

答案:写诗人借梦境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恋之情。“不眠”最有表现力。

1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人写作意图的理解能力。原籍内蒙古,成长于台湾的诗人席慕蓉是借此表达对祖国、家乡的思念,对民族精神的赞美。

答案:不仅仅是民族的象征,也是一种精神,一种博大的精神,还是诗人寄托乡思、乡愁的意象。

13.答案(示例):小小的花瓣,细而有劲的枝,淡淡的粉白,缠绕在周身的芳香。那是一种在冬天才傲然开放的花,那是一种在雪中更显得纯白的花,那是一种雪花压不倒的花。是的,那就是梅花。人们赞美牡丹,是因为它的富贵;赞美荷花,是因为它的出淤泥而不染;而我赞美梅花,是因为它的那种坚强不屈,傲雪斗霜的精神。

文章意义

主题意象—长城,也有对黄河的思恋。

抒情主线——对故乡的思念,也有对历史的观照和反思。 追寻作者的情感历程。

审视历史,凸现长城的沧桑。 借助长城,倾诉满腔热情。 依托梦境,流露深沉的乡思。

在诗歌中作者的感情是没有直接告诉你的,她是通过具体的形象也就是意象来表达的。“意”是作者表达的中心,寄托的思想情感;“象”是具象,具体可感的事物。“意象”合指作家头脑中所形成的客观形象和主观情趣的有机融合,也指传达于作品中,包含着主观思想情趣的具体形象。如本文中的“长城”就是寄予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的具体中可感的事物,即是意象。把握意象是真正解读诗歌的第一步。本诗中作者对祖国,对故乡的眷恋思念之情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作者则描写了一系列的图景:长城、树、云、风、皓月、黄河……这一图景是与作者思想感情和谐统一的,图景将自然流露作者的情感,如“你的云,你的树,你的风”,“敕勒川,阴山下,月色应如水”,这些意象所含的感情就是思念,借助长城倾诉满腔热忱. 诗歌欣赏

1;第二节,抒发诗人对长城的依恋和赞美之情。诗人没有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而是非常含蓄地写出了古老的长城在自己心中的地位和对自己的影响。“唱你时总不能成声”,“写你不能成篇”,“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因为,长城已成为民族的象征,成为祖国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不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诗人心系长城,心系故乡,视古老的长城为自己的根基和灵魂的寄托之所。

2;第三节,诗人借梦境表达自己对于故乡的思恋之情。诗人梦到的是记忆与想象中的故乡——月色之下的敕勒川和阴山山脉。通过这两句诗可以看出,故乡的山水草木在诗人心中有多么深刻而又久远的印象,而且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黄河,也时时在诗人的心中流淌。诗人虽身居他乡,却心系故国。诗人希望有梦,在梦里回故乡,但是好梦难成,因为浓浓的乡思乡愁让诗人难以成眠。“不眠”一词刻画了一位游子深沉的思乡之情。跃然纸上,令人动容。

3;长城在诗人心中,早已不仅仅是客观的物象和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民族苦难历史和丰富民族遗产的象征。所以,才会让多情的诗人歌不成声、赋不成篇,却又挥之不去,成为一种情结。

3

更多相关推荐: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学反思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学反思一本课在本单元的地位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语文出版社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小说单元的第一课编选本单元意在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和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长篇小说...

黄群芳三拳打死“真学习”——观摩湖北武汉第三初级中学黄群芳老师执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有感

黄群芳三拳打死真学习观摩湖北武汉第三初级中学黄群芳老师执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有感发布人WJH文章来源官塘浪人摘自特级教师家园阅读1070发布时间20xx0626100215收藏此文章编辑删除袁皓看完了黄群芳老师执...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学设计与反思

12346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复习资料 参考答案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参考答案二整体感知1找出故事发生地点的词语据此划分段落17潘家酒楼89鲁家客店1020郑屠肉铺21南门2给上题划分的各个部分拟写小标题提示叙事类的文章小标题大都是对叙述内容的概括或点出时间地点人...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曾晓琳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导学案焦圻镇中学八年级语文曾晓琳一学习目标1复习小说基本知识分析小说中描写人物的方法2品味小说中精彩语言通过分析鲁提辖的言行来理解他嫉恶如仇扶弱抗恶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3结合社会实际情况正确理解不...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剧本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剧本第一幕时间宋朝地点潘家酒楼人物鲁达李忠史进酒保金老儿金翠莲幕起鲁达李忠史进上三人坐下酒保上场打了个招呼擦好桌子倒好茶提辖官人打多少酒鲁达将手一挥先打四角酒来酒保将蔬果端上佝偻着腰官人吃甚下饭...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阅读答案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阅读答案提辖拳打镇关西节选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只一脚腾地踢到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的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

13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导学案

13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导学案主备人邓梓颖审核人杨家翠审批人龚高旗学习目标1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2理解鲁提辖的人物形象3理解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4初步认识封建社会的黑暗教学重难点1从全文情节来分析鲁提辖的思想性...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导学案班级姓名座号课标要求引导学生继续理解小说的特点学会鉴赏小说让学生懂得在理清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分析小说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尤其是学习细节描写学习目标1学习通过重要情节的语言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2...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学设计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学设计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李树锐教学目标1了解施耐庵和水浒传的文学常识识记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2理解小说的特点学会鉴赏小说3在理清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分析小说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尤其是细节描写4...

初二上语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学目标学习通过重要情节的语言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了解在正义与邪恶斗争中鲁达的性格学习其精神初步认识封建社会的黑暗教材分析重点故事情节性格分析难点从人物描写中分析人物性格特征教具教学过程一预习...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导学案(学生)

八年级上第四单元导学案学生版小说知识提要1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与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载相对于诗歌散文戏剧而言2三要素A人物了解人物的刻画方法描写类肖像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观后感(4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