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适用于当今社会吗?

时间:2024.5.14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适用于当今社会吗? 江泽民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马克思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研究和认识。围绕这一重大理论问题,经济理论界的很多学者进行了积极的讨论和研究。我们认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目前仍然具有适用性,当然,其中部分论断或原理需要创新。

一、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这是不能动摇的,否则就会引起思想混乱,动摇党和国家的根本。马克思主义又是发展的理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因此,坚持与发展,继承与创新,历来是检验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所谓坚持,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所谓发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对新的实践作出新的概括,得出新结论。如果不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谈发展,发展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如果只坚持马克思主义固有的东西而不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就会失去活力。这两种态度都是错误的、有害的。我们认为,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质的规定性。这种质的规定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标志。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和理论精髓之一,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因为这是它的质的规定性,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理论体系的标志。我们只能丰富和发展它,不能丢掉它,否则,就不成其为马克思主义了。

二、对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的几点误解

当前,在坚持解放思想的过程中,有多种说法涉及到对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的认识问题,有必要予以澄清。

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所讲的劳动创造价值,是指体力劳动,这是一种误解。马克思在论述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理论时指出:“要是我们从结果的观点来考察整个劳动过程,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二者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这里所指的生产劳动,并不单是体力劳动。他明确指出:“生产劳动这个定义是由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得到的,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来说,并不是充分的。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参与社会生产的各类人员“都远近不等地和劳动对象的处理发生联系”,“所以随同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担负者,即生产劳动者的概念必然会扩大”。“从事生产劳动,并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是作为总体劳动者的一个器官,完成它某种附属功能,也就够了”。同时他又指出:“只有那种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者,或者说,只有那种为资本价值增值服务的劳动者,才是生产的”。(《资本论》第一卷第

549页)上述表明,马克思所指的“生产劳动者”,不仅包括工人,而且包括为生产过程服务的各类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后者作为雇佣劳动者,也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同时表明,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不单是体力劳动者,而且包括参与生产过程服务的脑力劳动者。

有的学者认为,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人类文明史正在经历一次伟大而深刻的劳动革命。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缩小,价值并非全部由人工劳动所创造,并举出新古典经济学增长理论中的索罗残值作为依据。我们认为这也是一种误解。

大家知道,所谓“索罗残值”,是从劳动者和劳动资料中抽象出科技进步作用的数量化。这作为一种分析方法无可非议,但以此证明科学技术创造价值则缺乏起码的经济学常识。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程中,马克思注意到科学技术的作用,他认为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邓小平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里所讲的都是指潜在的生产力。科学技术在一般情况下是一种理论形态。有的科研成果是通过实践初步检验的,如一些技术专利就是经过试验室或中试检验的,它在经济活动中可以买卖。但科学技术即使是科研成果,在运用于生产过程中也不是单独存在的。它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将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在生产过程中,科学技术或成果首先要通过人的掌握和利用,使劳动者具有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马克思指出:“这种劳动力,比简单的劳动力,包含更多的教育费用,它的生产要费去更多的劳动时间,从而有较高的价值”,“它表现出来的就是高级劳动”,高级劳动是加倍的简单劳动。(《资本论》第一卷第194页)其次,科学技术依附于劳动资料,表现为先进的工艺和装备。高科技设备价值量大,单位产品的折旧费用多,在核算中,每次将转移更多的不变价值。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方面是科技进步,另一方面是自然条件的恩惠,这两种情况与“维持并再生产生产者所必要的劳动时间”成反比。马克思进一步指出: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进步,不管是劳动者使用劳动手段还是劳动手段使用劳动者,都不会改变“活劳动是创造价值唯一源泉”的性质。(《资本论》第一卷第709页)

三、剩余价值理论在当前仍具有适用性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所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就是允许私有制发展,鼓励发展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这是由于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需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所决定的。目前一个地方非公有制经济规模大小,发展快慢已经成为一个地方改革开放程度和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当前我们允许甚至提倡大力发展私有经济,与马克思所讲的“传统所有制关系”不完全相同。首先,由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占主导地位,私有经济形式处于从属地位,在多数情况下,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雇佣工人之间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私营企业主与工人都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两者有共同的利益,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其次,现代私营企业主赚钱的手段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恩格斯晚年时已意识到这一点。1892年他指出:政治经济

学的规律之一就是“资本主义越发展,它就越不能采用它早期阶段的特征的那些小的哄骗和欺诈手段”(《马恩选集》第四卷第419页)。相当一部分私有企业主越来越懂得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讲究商业信用,加强经济管理,重视技术进步,以此来节约生产费用。在大中型外资企业中这一新的特征非常突出。这表明两个文明的发展程度一般来讲是相适应的。其三,有一部分私营企业主本身综合素质较高,又得改革开放之先机,经过艰苦创业,凭借诚实劳动和聪明能干成就了一番事业。这一部分私营企业主遵纪守法,既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又能理解和顾及雇佣工人的利益,他们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受益者,又是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坚定的拥护者。他们是私营企业主群体中的优秀分子。将这一部分人中自愿入党而又符合党员条件的吸收入党,能为我党增添新的活力。

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特征不会发生根本变化,剩余价值规律就必然发生作用。在一部分私营企业主中仍然存在为富不仁,为资本的本性所驱使而不能善待工友,甚至违法经营。在这些企业中,工人与企业主的纠纷多,恶性事故多,但是如果剥削程度加深,过多地损害了雇佣工人的利益,则政府应出面干预,按照有关法律,既要维护私营企业主的利益,更要维护工人的合法权益。这两者的矛盾将会长期存在。同时私有制及其思想观念,等价交换原则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必然要表现出来。因此,每个共 产 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解决好提高执政水平和提高拒腐防变能力这两大课题。

共 产 党人是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必须坚持理论的一致性。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认为,剩余价值理论对当前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当然应当淡化它作为阶级斗争理论基础的作用,这样有利于整个社会的政治稳定和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

参考资料:中华工商时报


第二篇: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中的逻辑错误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中的

逻辑错误

摘要马克思在定义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时说:“如果工人每天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平均代表6个物化劳动小时,那末,工人要生产这个价值,就必须平均每天劳动6小时。如果他不是为资本家劳动,而是独立地为自己劳动,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他平均一天同样要劳动这么多小时,才能生产出自己的劳动力的价值,从而获得维持或不断再生产自己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但是,工人在不为资本家劳动、“独立地为自己劳动”的情况下,“其他条件”怎么会“相同”呢?

本文将讨论马克思《资本论》剩余价值理论中一个严重的逻辑错误,并且证明使用“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概念来证明资本利润来自对劳动者的剥削是没有说服力的。

课题的意义

卡尔?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在中国仍然占据着经济理论的中心地位,具有深远的影响。中国引进市场经济后,出现 1

了经济理论严重脱离实际的情况。例如,在市场经济中是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格,而根据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劳动价值决定商品价格;发展经济需要大量引进利用外资,但是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利润来自剥削。尽管如此,很多中国经济学界的重要人士,仍然顽固地坚持原有观点(1,2)。经过多年的政治宣传和理论教育,“资本家靠剥削发财”已经在中国劳动阶层的思想意识中根深蒂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是工人理论家激烈批判私有化改革理论的基本依据(3)。中国高等院校的经济学教科书仍然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为主线,仅仅略微增加了一些有关市场经济的内容。虽然有人发出了“改写政治经济学”的呼吁(4,5),但是至今未见行动迹象。对于在大学中讲授西方经济理论,有人提出仅仅“述而不批”或者“批而不透”是不行的,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深入的评析”(6)。中国基本经济理论的滞后状态,可能成为阻碍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障碍,在经济发展遇到困难时,甚至可能成为走回头路的推动力之一。

中国的经济学家现在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一方面,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严重脱离实际,既不能解释各种经济现象,又不能指导制定经济政策;另一方面,由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独特地位,无法把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放在一个客观的位 2

臵上,批判其中违背客观实际的部分,利用其科学成分。

由于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础,中国很多经济学家正试图通过修正劳动价值论,走出这一两难境地。例如,有人提出不仅活劳动(人的劳动),而且物化劳动(机器等)也能够创造价值,试图在不违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前提下,为资本利润的来源找到一种正当解释(7)。虽然他们小心地遵循着马克思的思想方法,但是仍然受到了激烈的反驳(8,9)。

笔者认为,尽管面对经济现实,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捉襟见肘,但是仍然占据着中国经济理论的主导位臵,除了政治因素,还有三个重要原因:

(一)劳动价值论无法在实践中进行验证。

根据劳动价值论,商品价格取决于其劳动价值。但是,马克思又说,同样时间不同种类的劳动创造的价值量是不同的,而且商品价格可以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围绕商品价值上下波动。因此,在仅有的两个可以实际测量的参数──商品价格和劳动时间──之间,存在两个不确定的环节,即:

3

劳动时间和劳动价值之间的关系

商品价格和商品价值之间的关系

因此,对劳动价值论的定量分析根本无法进行,最多只能责问一声:有些商品的价格,偏离其劳动价值的幅度是否太大了?(10)无法使用实际数据验证理论,正是中国经济学家围绕劳动价值论多年激烈争论却不能得到一致结论的重要原因。笔者认为,关于劳动价值论的争论是毫无意义的。

(二)反对马克思的人不能令人信服地解释资本利润的来源。

马克思的理论在解释利润来源时,直观易懂:人类肌肉和大脑的劳动创造了价值,没有生命的货币、机器和土地不会创造价值,因此利润只能来自对劳动者的剥削。反对马克思的人只是坚持资本和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应该和劳动一样获得报酬。这种解释与其说是理论,还不如说是对现象的写照,因此缺少说服力。

(三)反对马克思的人,有一种错觉,即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在逻辑上是正确的。如果存在问题的话,也只是其基 4

础──劳动价值论──存在问题。

马克思及其追随者们,特别喜欢引用一百多年前一个反对者的话:“驳倒价值理论是反对马克思的人的唯一任务,因为如果同意这个定理,那就必然要承认马克思以铁的逻辑所做出的差不多全部结论。”(11)这段话是这种错觉的起因还是加强了这种错觉,已经无从考证。但是可以肯定,正是这种错觉使得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几乎全部集中在劳动价值论上。

然而,仔细研读《资本论》,可以发现,至少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中存在严重的逻辑错误,本文将主要讨论马克思在定义工人必要劳动时间时的一个错误。

一个无法成立的“如果”

我们知道,马克思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划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他认为,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要求雇佣劳动者提供额外的劳动:“凡是社会上一部分人享有生产资料垄断权的地方,劳动者,无论是自由的或不自由的,都必须在维持自身生活所必需的劳动时间以外,追加超额的劳动时间来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生产生活资料”(12)。 5

这种思想在农业生产中是基本正确的。因为一个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耕作,和在地主的土地上耕作,仅仅是劳动地点不同,劳动效率是基本一样的,例如,生产一千斤谷物所需要的总的劳动时间是差不多的(和地主雇佣的其他农民合作、使用较好的农具,会提高一些劳动效率),因此,农民只能在相当于生产自己生活资料的劳动时间之外,增加劳动时间来补偿地主的土地所有权。

但是,在工业生产中,情况不是这样。因为工人在工厂里劳动时,与其他工人合作并使用机器,和他作为个人、在家里独自使用简单的工具从事生产相比,劳动的效率要高得多。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模型是:一个工人每天在工厂劳动12小时,创造的价值量是12个物化劳动小时(马克思用来衡量价值量的单位,以下简称为“价值单位”。工人每小时创造的价值量是一个“物化劳动小时”,即一个价值单位)。然而他一天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只有6个价值单位。资本家把新创价值的一半(6个价值单位)作为工资,支付给工人。另外6个单位的价值,即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成为他的利润。在这个模型中,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和 6

剩余劳动时间均为6小时。剩余价值率(马克思用来衡量剥削程度的指数)是6/6=100%马克思在定义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时说:“如果工人每天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平均代表6个物化劳动小时,那末,工人要生产这个价值,就必须平均每天劳动6小时。如果他不是为资本家劳动,而是独立地为自己劳动,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他平均一天同样要劳动这么多小时,才能生产出自己的劳动力的价值,从而获得维持或不断再生产自己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但是,既然工人在生产劳动力日价值(如3先令)的工作日部分内(即6小时内──引者注),只是生产资本家已经支付的劳动力价值的等价物,就是说,只是用新创造的价值来补偿预付的可变资本的价值,所以,这种价值的生产只是表现为再生产。因此,我把进行这种再生产的工作日部分称为必要劳动时间,把在这部分时间内耗费的劳动称为必要劳动。这种劳动对工人来说所以必要,是因为它不以他的劳动的社会形式为转移。这种劳动对资本和资本世界来说所以必要,是因为工人的经常存在是它们的基础。”(13)

这段话有几层意思:

(1)如果工人每天生活资料的价值平均代表6个物化劳动小时,那末,工人要生产这个价值,就必须平均每天劳动6 7

小时。

(2)如果他不是为资本家劳动,而是独立地为自己劳动,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他平均一天同样要劳动6个小时,才能生产出自己的劳动力的价值,从而获得维持或不断再生产自己所必需的生活资料。

(3)这6个小时的劳动只是劳动力价值的再生产,所以称为“必要劳动”,这6个小时就是“必要劳动时间”。

(4)这种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必要的,因为不论他是为资本家劳动还是为他自己劳动,他都必须进行这部分劳动。

(5)这种劳动对资本家来说是必要的,因为资本家需要工人能够长期进行劳动,而且不断有新的年轻工人接替年老的工人。

然而,上述第二点是存在问题的。工人在不为资本家劳动、“独立地为自己劳动”的情况下,“其他条件”怎么会“相同”呢?资本家之所以成为资本家,是因为他预付了货币,准备了机器等各种生产资料,把工人组织起来,实行分工和协作,使生产这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大大缩短。一 8

个工人“独立地”劳动,怎么会有这些条件呢?

根据马克思的理论,商品的价值并不取决于生产商品实际消耗的劳动时间,而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14)。如果某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6小时,价值是6个价值单位,那么,一个人即使耗费了12个小时才能生产出一件这种商品,他的产品的价值仍然只有6个价值单位,而不是12个价值单位。

由于一个工人独立劳动时没有和工厂相同的“其它条件”,所以,他生产同样的产品劳动时间要长得多,但是产品的价值只能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计算,因此他要在家里创造出6个价值单位的产品,劳动时间将不止6小时,而是几倍甚至几十、几百倍于他在工厂里的劳动时间。保守一点,我们假设需要两倍于他在工厂劳动的时间,即12个小时。

根据马克思的定义:“必要劳动时间”等于生产生活资料的价值所需的劳动时间。对于一个工人来说,他原来为自己劳动时,获得一天生活资料的价值,需要工作12小时。现在他在工厂里,也是劳动12小时才能获得一天生活资料的价值,那么对他来说也就无所谓剩余劳动时间了。

9

如果我们假设生产同样的产品,独立劳动需要的时间是在工厂劳动时间的一倍以上,就可能出现负的剩余劳动时间,即工人在工厂劳动比独立劳动更合算(见表1)。

也就是说,马克思仅仅注意到“必要劳动”的必要性,是不以工人劳动的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但是他没有注意到,必要劳动时间的长短却是随劳动的社会形式的变化而变化的。

表1:对工人劳动时间的分析在工厂劳动

(生产一件产品需要6小时)独立劳动

(方式I,生产效率为工厂的50%,生产一件产品需要12小时)独立劳动

(方式II,生产效率为工厂的25%,生产一件产品需要24小时)

劳动时间

10

(小时)121212

产量

(件)210.5

产品价值

(例中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等于工厂生产所需的劳动时间,即6小时;每件产品的价值是6个价值单位)1263

工人得到的报酬6

(工人得到新创价值的一半)6

(工人得到全部新创价值)3

(工人得到全部新创价值)

必要劳动时间

(每天生活资料的价值量为6个单位)6小时12小时24 11

小时

对工人而言的

剩余劳动时间

(等于在工厂里的总劳动时间减去独立劳动时获得同样报酬所需的劳动时间)12-12=0(根据独立劳动方式I计算)

12-24=-12小时(根据独立劳动方式II计算)

对资本家而言的

剩余劳动时间

(等于工人在工厂里的总劳动时间减去创造工人工资的价值所需的劳动时间)12-6=6小时

对于工人和资本家来说,剩余劳动时间可以是完全不同的,工人在工厂劳动,使用先进的机器,和其他工人合作,必要劳动时间比他独自劳动时要短得多。因此马克思遗漏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事实:对于工人和资本家来说,剩余劳动时 12

间可以是完全不同的。

马克思的那段话实际上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如果工人不是为资本家劳动,而是独立地为自己劳动,由于其他条件完全不同,他平均一天要劳动更多的时间,不仅可能超过6小时,而且可能超过12小时,才能生产出自己的劳动力的价值,从而获得维持或不断再生产自己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因此他在工厂里劳动可能比自己独立劳动更加合算。工人在工厂里劳动,不仅可能不受到剥削,反而因为和现代化的生产方式融为一体,使自己的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尽管他只能得到自己劳动成果的一部分,实际报酬仍然比自己独立劳动时高得多。”

对于工人来说,在工厂劳动无所谓剩余劳动时间。但是对资本家来说,由于他准备了机器、组织工人相互协作,提高了他们的劳动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所以从他的角度看,工人是存在剩余劳动时间的。从这种意义上说,资本利润的确来自这些剩余劳动时间。

但是,能不能因此就说资本家剥削了工人?不能。因为剩余劳动的出现,来自劳动效率的提高,而劳动效率的提高,来自使用机器和工人的协作,而这一切均是资本的贡献。 13

把劳动效率提高产生的成果强行归给工人,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公平的,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借助汽车,人们可以缩短从一地到另一地的时间,但是谁也不会把时间的节约归功于乘客的两条腿。因为这样的话,就没有人愿意制造汽车了。

把工人必要劳动时间以外的工作时间称为“剩余劳动时间”是不准确的,这段时间实际上是资本的“必要劳动时间”:维持投资者继续投资兴趣的“必要劳动时间”。利用资本,工人可以大大提高自己劳动的效率,获得独立劳动时不可能得到的报酬。资本和劳动的交换,对双方都是有利的。因此,工人为资本工作,为维持投资者投资兴趣而工作,也是在为自己工作。

我们可以看到,和分析商品交换时一样(15,16,17),在分析劳动和资本的交换时,也要考虑“劳动时间”以外的因素,例如不同劳动条件下生产效率的差别。工业生产方式中这种差别非常显著,是不能忽略的。因此,不能简单的认为和地主一样,资本家也只能通过无偿占有剩余劳动的价值才能获得利润。在工业生产方式中,使用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概念来证明资本的利润完全来自剥削,是没有说服力的。 14

错误的原因

人们可能难以理解,为什么伟大的博学家马克思会犯如此简单的错误,把一个影响波及全人类的重要理论,建立在一个可能性等于零的假设上。笔者认为,问题在于(一)马克思没有正确理解人类从事商品交换活动的本质动机。

马克思说“商品的物质区别是交换的物质动机”(18)。也就是说人们相互交换商品是为了互通有无。但实际上不是这么简单。

亚当?斯密有一个经典的关于商品交换的例子:“在资本累积和土地私有尚未发生以前的初期野蛮社会,获取各种物品所需要的劳动量之间的比例,似乎是各种物品相互交换的唯一标准。一般地说,狩猎民族捕杀海狸一头所需要的劳动,若二倍于捕杀鹿一头所需要的劳动,那么,海狸一头当然换鹿二头。”(19)也就是说,捕杀海狸的渔夫和捕杀鹿的猎人,为了互通有无,按照“等量劳动相互交换”的原则进行交换。然而仔细分析一下就能发现实际上并非如此简单。

我们假设一个渔夫可以用两天的时间捕杀一头海狸,一 15

个猎人可以用一天的时间捕杀一头鹿,他们两人在市场上交换各自的产品。

斯密没有告诉我们如果猎人去捕杀一头海狸的话需要几天时间。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猎人也能够用两天或不到两天的时间捕杀一头海狸,他就会自己去捕海狸,而不是花两天时间先去捕两头自己不需要的鹿,然后再来和渔夫交换一头海狸。因为这至少将额外增加交换产品的麻烦。就好像我们不会用5元钱买一本我们不需要的书,然后去旁边的柜台费一番口舌换一枝价格为5元的钢笔。我们肯定是直接去买那枝钢笔。

猎人不直接去捕海狸,而是去捕鹿,然后再用两只鹿换一只海狸,充分说明对于他来说,间接地得到海狸比直接捕杀海狸对他更加有利,最可能的原因是:只要花费较少的劳动。因此,猎人捕杀一头海狸肯定需要两天以上的劳动时间。我们不妨假设是三天时间(这是一个很保守的数字,但是足以说明问题)。

因此,当海狸和鹿的交换比例时1:2时,猎人用两天的劳动产品:两头鹿,可以换得他本来需要三天时间才能获得的一头海狸,因此他可以节约一天的劳动时间。

16

猎人需要一头海狸,这是他参加商品交换的出发点(他为什么需要海狸不是经济学研究的问题),但是,这不能成为他进行商品交换的根本动机。因为他完全可以自己去捕杀所需要的那头海狸。仅仅因为先捕杀鹿,然后去交换海狸可以节约劳动,他才选择了和专业的海狸捕杀者──渔夫──交换各自的劳动产品。

猎人捕杀海狸之所以需要较多的时间,可能是因为他没有足够的经验、合适的工具、居住地离开海边较远等等因素。

同样道理,渔夫需要鹿,不能成为他参加商品交换的理由。因为他完全可以自己去捕杀所需要的鹿。仅仅因为先捕杀海狸,再去交换鹿可以节约劳动,他才选择了和专业的鹿捕杀者──猎人──交换劳动产品。

渔夫捕杀鹿之所以需要较多的劳动时间,可能同样因为他没有足够的捕鹿经验、合适的工具、需要额外的时间进山等等。

因此,商品交换的本质动机是节约劳动,而互通有无仅仅是商品交换的表面动机。

17

由于我们(包括马克思)身处一个商品经济已经非常发达的社会,当我们需要某种物品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去商店购买,而极少考虑自己制造的可能性。当孩子要吃巧克力时,我们总是花几块钱去商店买一包,而不是花费整个星期天的时间自己在家里制造,尽管这样可以彻底杜绝孩子吃到伪劣产品的可能性。人类自己制造所需物品的念头,已经随着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而退化得差不多了。反映在经济学中,就是错误地理解商品交换的本质动机仅仅是互通有无。当代经济学把“偏好”作为商品交换的出发点显然也是存在问题的。

由于马克思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只注意到了商品的物质区别,而没有注意到交换双方获得同样的物品需要不同的劳动时间(这种差别正是商品生产者利润的来源(15,16,17))。因此在讨论劳动和[1][2]下一页

资本的交换时,他没有注意到同样的劳动时间对交换双方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也就不可能发现:从工人的角度看,必要劳动时间可能等于或者大于在工厂的总劳动时间(分别对应表1中独立劳动方式一和二)。

18

工人向资本家出卖劳动力,用自己的劳动换得货币,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被马克思忽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工人因此得到的货币要多于自己独立劳动、然后出售产品所能获得的货币。劳动和资本结合后所产生的利益增值,是雇佣劳动者和雇主可以长期和平共处、雇佣制度得以稳定存在的基础。(二)马克思没有把对工业生产方式的理解应用到对劳动和资本交换过程的研究中去,仍然使用农业时代的观点看问题。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详细地讨论了分工、协作和使用机器对商品生产的影响,说明他对工业时代已经有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然而他是在建立了剩余价值理论的框架、确定资本利润只能来自工人的剩余劳动之后,才引入这些范畴的。这充分说明他的剩余价值理论并没有考虑工业生产方式不同于农业生产方式的独特之处。因此,在研究工人劳动报酬问题时,他只注意了“劳动时间”一个因素,却忽视了在不同的劳动条件下,同样时间的劳动会创造不同量的价值。

马克思有一个错误的观点,他说:“在价值生产上,多数始终只是许多个数的总和。因此对于价值生产来说,1200个工人无论是单独进行生产,还是在同一资本指挥下联合起来进行生产,都不会引起任何差别。”(20)这是和他自己 19

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理论完全自相矛盾的。协作可以缩短生产商品的时间。因此,在同样的时间里,1200个工人相互协作,生产的商品数量肯定多于1200个单独劳动的工人。根据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理论,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同样的商品具有相同的价值。因此,1200个工人协作劳动创造的价值肯定多于他们分散劳动的结果。(三)马克思的论述方式存在问题,很多非常重要的问题没有展开,没有加以仔细的推敲,因此难以发现自己的错误。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在很多至关重要的地方,往往寥寥数语,几笔带过。对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定义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另一个重要的例子是他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定义。

马克思关于商品价值取决于生产它们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观点,在他的经济理论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他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定义却非常简单:“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14)那么,具体如何确定某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呢?马克思只给了一个简单例子:“例如,在英国采用蒸汽织布机以后,把一定量的纱织成布所需要的 20

劳动可能比过去少一半。实际上,英国的手工织布工人把纱织成布仍旧要用以前那样多的劳动时间,但这时他一小时的个人劳动的产品只代表半小时的社会劳动,因此价值也降到了它以前的一半。”(14)可是,在蒸汽织布机刚刚开始被使用,产量远远低于手工产品时,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是等于手工织布的一半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除非“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恒等于最短必要劳动时间(这和马克思的定义相冲突)。因此,根据马克思的逻辑推导出的结论应该是: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仅和生产它所需的劳动时间长短有关,还和它在各种不同生产方式中的产量有关。只有用蒸汽织布机生产的布大大超过了手工织布的产量,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才等于(严格地说是“接近”)用蒸汽织布机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也就是说,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仅与生产它所耗费的劳动量有关,还与不同生产者的产量有关。即使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不变,只要企业主调整各自的产量,就可以改变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商品的价值。

与此同时,马克思常常在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上不惜笔墨,反复论述。例如,他花费了二十多页的篇幅,讨论“20码麻布值1件上衣,1件上衣值10磅茶叶,所以10磅茶叶值 21

20码麻布”之类的问题(21)。尽管如此,这一长篇论述中仍然存在一些严重的错误。

例如在讨论一种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发生变化、其相对价值也将发生相应变化时,马克思列举的第二种情况是:“麻布的价值不变,上衣的价值起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生产上衣的必要劳动时间由于羊毛歉收而增加一倍,现在不是20码麻布=1件上衣,而是20码麻布=1/2件上衣。”(21,第68页)羊毛歉收为什么会引起生产上衣的必要劳动时间增加?根据常识,只要羊毛的质量没有变化,工人生产上衣所需的劳动时间不可能因为羊毛歉收而发生任何变化。马克思这样说,其出发点显然是:羊毛歉收,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上衣厂的资本家必须花费更多的货币去购买羊毛。多支付的货币属于生产成本,而生产成本可以折算成生产上衣的“必要劳动时间”。所以羊毛歉收后,生产上衣的“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把构成商品成本的不同因素全部不加说明地换算成“劳动时间”一个因素,然后再用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劳动时间是决定商品价值的唯一因素。

结论

22

(一)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存在严重的逻辑错误。

(二)本文的分析并不需要以否定劳动价值论为前提。相反,在本文的论述中,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来源。所以,即使劳动价值论成立,剩余价值理论也不能成立。因此,《资本论》没有证明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是资本利润的唯一来源。

结束语

《资本论》中简短有力、象现代广告的口号一样简洁明了的结论(例如,“工人是半天为自己劳动,半天为资本家劳动”)(22),很容易引起文化程度不高的劳动大众的共鸣,得到他们的认同;而它壮观的厚度和拗口晦涩的论述,给真正想研究它的知识分子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只有象研究自然科学一样,结合对实际经济活动的深入观察和理解,坚持独立和客观的立场,逐字逐句地推敲分析,才能在马克思的文字丛林中理出一点头绪来。19xx年8月于上海参考文献:

1,傅军胜:“全国劳动价值论研讨会综述”,《中国社会科学》19xx年第5期,第35页

2,钟粟:“经济学家面临选择”,《上海经济研究》1995 23

年第6期,第26页

3,引自《经济研究资料》19xx年第1期,第54页,全国总工会工运研究会19xx年年会介绍。原载于《改革内参》19xx年第19期

4,王则柯:“还得下决心重写政治经济学”,《上海经济研究》19xx年第9期,第31页

5,黄佶:“赞成:政治经济学的确需重写”,《上海经济研究》19xx年第12期,第43页

6,引自《经济研究资料》19xx年第5期,第44页,原载于《当代思潮》19xx年第6期

7,钱伯海:“论物化劳动的二重性”,《学术月刊》19xx年第7期,第24页

8,梁?:“物化劳动果真创造价值吗?”,《学术月刊》19xx年第7期,第75页

9,顾钰民:“再论活劳动是新价值的唯一源泉”,《学术 24

月刊》19xx年第11期,第71页

10,王则柯:“‘物以稀为贵’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上海经济研究》19xx年第6期,第1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六卷,人民出版社,19xx年2月版,第353页,注3

12,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xx年6月版,第263页

13,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xx年6月版,第242页(其它版本《资本论》中的此段中文译文见注)

14,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xx年6月版,第52页

15,黄佶:“剩余价值不是资本利润的唯一来源”,《民主中国月刊》,19xx年11月号,第28页

16,黄佶:“利润:消费者给生产者的报酬”,《民主中 25

国月刊》,19xx年10月号,第38页

17,黄佶:“商品不是等价交换的”,《中国研究月刊》,19xx年7月号,第68页

18,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xx年6月版,第182页

19,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xx年版,第42页

20,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xx年6月版,第358页

2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xx年6月版,第61至87页

22,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xx年6月版,第245页注:

马克思:《资本论》(根据第一卷德文版第一版翻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xx年9月版,第190页:

26

“如果他不是为资本家劳动,而是独作为独立的劳动者,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他平均一天同样要劳动这么多小时,才能生产出自己的劳动力的价值,从而获得维持或不断再生产自己所必需的生活资料。”(注1:“独作为独立的劳动者”:原文如此;2,着重记号是原有的──引者)

马克思:《资本论》(根据作者修订的法文版第一卷翻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xx年1月版,第205页:

“即使他不是为资本家劳动,而只是为自己劳动,在一切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他平均一天同样要劳动这么多小时,才能维持自己的生命。”

上一页[1][2]

27

更多相关推荐:
读《剩余价值论》有感

读剩余价值论有感剩余价值论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的重要文献同时也是有关政治经济学史的经典著作剩余价值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

资本论手稿读后感--------关于剩余价值

资本论也许我们当中很大一部分人从来都没有读过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我们对里面的内容完全一无所知当我们为高考浴血奋战淹没在知识包围的海洋之中其实资本论里面的一些内容已经像幽色精灵一般紧紧贴着我们陪伴我们走过黑色六月进入...

浅谈剩余价值理论

浅谈剩余价值理论理实1201王强41264002在学习了本学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原理概论这门课程后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对于现在的这个社会金钱的作用或许超越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这句话与拜金主义无关...

剩余价值理论的内容及其当代价值

剩余价值理论的内容及其当代价值摘要剩余价值生产力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经济理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为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揭示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规律都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马克思剩余价...

剩余价值理论综述

剩余价值理论综述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剩余价值表现为利润利息地租同时剩余价值理论也是马克思的生产理论以及企业理论的主要部分它是剩余劳动或经济剩余的特殊形式一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理论货币转化为资本一资...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摘要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是资本家阶级不付任何等价物就占有的价值额的一般形式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创立的这一理论主要包括剩余价...

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看“富士康”现象

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看富士康现象1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11剩余价值理论概述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其主要内容是劳动力成为商品时剩余价值生产的基础剩余价值的生产...

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看

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看富士康现象剩余价值理论是资本论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有关政治经济学史的经典著作马克思分析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史所运用的方法论以及评价各个学派各个代表人物的原则和依据至今仍然具有重要...

劳动剩余价值理论

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若干新思考经济管理二班韩超摘要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同他的劳动价值论密切相关的因此要正确理解和运用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必须首先建立在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读后感作业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读后感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这种需要的性质如何例如是由胃产生还是由幻想产生是与问题无关的这里的问题也不在于物怎样来满足人的需要是作为生活资料即消费品来直...

z理论读后感

山东华夏基石管理顾问有限公司Z理论读后感最近看了电子版的Z理论有一定收获和启迪现在和大家分享书的作者是威廉大内是一位日裔美国管理学家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和管理学教授他从19xx年开始对日本企业管理方式进行研究19...

《Z理论》读后感

Z理论读后感作者简介威廉大内WilliamOuchi日裔美籍管理学家19xx年高中毕业于檀香山普纳胡学校PunahouSchool高中毕业后在威廉姆斯学院WilliamsCollege学习政治经济学19xx年获...

剩余价值理论读后感(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