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资料_《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梳理(整理精校版)

时间:2024.4.27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梳理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长乐王回深父

二、词类活用

1、始舍于其址。

2、名之曰褒禅。

3、有泉侧出。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5、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6、而其见愈奇。

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8、火尚足以明也。

9、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11、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三、古今异义

1.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 。

今义:数词。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

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

3.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

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4.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

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5. 于是余又叹焉。

古义:

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

四、虚词

1、以故其后名之曰

2、距其院东五里

3、独其为文犹可识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5、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6、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7、而余亦悔其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8、视其左右

9、谬其传

10、咎其欲出者

11、其孰能讥之乎?

(二)“以”:

1、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2.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3.险以远。

4.由山以上。5.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6.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7.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五、特殊句式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3、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5、不随以止也

6、此余之所得也!

7、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六、翻译句子

1.既其出,则或责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3.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梳理参考答案

一、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二、1.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2.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3.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4.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5.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6.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7.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8.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9.极: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10.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11.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三、1. 十分之一 2. 不平常。3.

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4.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原因”。

5.

“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

四、(一)1.代词,那,指褒禅埋葬之时 2.代词,这,指慧空禅院

3.代词,代“仆碑”

4.前“其”:代词,它,代“穴”;后“其”:代词,那些,作“好游者”定语

5.前“其”:代词,它,代后洞;后“其”:代词,代游人

6.代词,他们,指古人

7.代词,指自己 8.代词,洞,洞壁 9.代词,它,代山的名称 10.代词,那些,指欲出者

11.语气副词,表反问,岂、难道

(二)1、作介词用:因、由于。 2、连词,来,表目的。

3、作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 4、连词,表修饰。

5.连词,因为。 6.连词,表修饰。7.

介词,“以之”的省略,因此,由于。

五、1.判断句 2.判断句 3.判断句 4.状语后置

5.省略句 6.判断句 7.判断句

六.1.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推出的人,我也后悔自己跟他出来,因而没有享受到极尽游玩的乐趣。(关键词:既、或、咎、极以及第三个“其”。)

2.我对于倒在地上的石碑,又因此感叹那些古代文献没有留存,后代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能够说明白的事情,哪能说得完呢?(关键词:以、谬、名、胜)

3.古人对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观察,常常有心得,因为他们探求、思考得深入而且无处不在(广泛)。(关键:往往,以、介宾短语后置。)

《游褒禅山记》巩固练习

词语释义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因此)

卒葬之(最后)

有碑仆道(仆倒)

华山之阳(南边)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尽,完)

独其为文犹可识(辨认)

其文漫灭(磨)

瑰怪(瑰丽)

始舍于其址(地方、旧址)

盖音谬也(错误)

非常之观(景观)

何可胜道(全)

写出下列句中古今异义词的古义与今义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

于是余有叹焉 (古义:对此)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非同寻常)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古义:到了)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古义:求学的人)

写出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莫能名者 (代,它的)

既其出 (代,自己)

而予亦悔其随之 (当,我)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那些)

其孰能讥之乎 (反诘)

而记游者甚众 (因而)

来而记之者已少 (顺承,递进)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但是)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修饰)

夫夷以近 (并列)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因为,介)

不出,火且尽 (将要)

于人为可讥 (在)

余于仆碑 (对于)

写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及词义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筑舍定居)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命名)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穷尽,走到尽头)

火尚足以明也 (照明)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险要遥远的地方)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弄错)(传说)(说明)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尽情享受)

则其至又加少矣 (到的人)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幽深昏暗使人迷惑的地方)

盖其又深 ()

翻译下列语句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在此时,我的体力还足够继续进入,火把还足以照明。我们出来后,就有人责怪那些想要出来的人,我也后悔随着他们出来,因而不能尽情享受游玩的乐趣。

夫夷以近,则游者从;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如果那里距离人们)平坦又近,那么来游玩的人就多;如果险峻遥远,那么来游玩的人就少。而世上奇特雄伟、瑰丽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些险峻遥远的地方,而人们很少去那儿,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够到达的。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孔雀东南飞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十六诵诗书《诗经》《尚书》泛指

大人故嫌迟仍然

非为织作迟因为

徒留无所施白白地

结发同枕席结婚

黄泉共为友阴间地府

共事二三年生活一起

汝岂得自由自作主张

可怜体无比可爱

槌床便大怒坐具

再拜还入户拜两拜 卿但暂还家只管 还必相迎取娶

以此下心意使…下,放低 供养卒大恩尽、终 本自无教训教育 却与小姑别回头 好自相扶将服侍

逆以煎我怀料想将来 不图子自归料想

便言多令才口才好,美好 恐此事非奇不适合 自可断来信拒绝 岂合令郎君美好 寻遣丞请还不久

否泰如天地坏运气好运气 足以荣汝身使…荣耀 虽与府吏要约定 渠会永无缘他

便可作婚姻亲事

交语速装束都说;传言 摧藏马悲哀摧脏,悲痛 零泪应声落掉

叶叶相交通交错相通 奉事循公姥婆婆 昼夜勤作息工作 我有亲父兄哥哥

君既若见录我

府吏见叮咛我

渐见愁煎迫被

会不相从许一定 于今无会因相会 渠会永无缘会面 幸复得此妇侥幸 幸可广问讯希望 妾不堪驱使忍受 不堪母驱使忍受 不堪吏人妇适合 始尔未为久语助 君尔妾亦然这样 作计乃尔立这样 始适还家门出嫁 处分适兄意依, 适得府君书刚刚 上堂谢阿母告辞

谢家来贵门告别

谢家事夫

君告别

阿母谢媒人拒绝

多谢后世人劝戒

及时相遣归 我

儿已薄禄相 面相

会不相从许 你

还必相迎取 你

久久莫相忘 我

好自相扶将 她

誓不相隔卿 你

誓天不相负 你

登即相许和 他

六合正相应 互相

黄泉下相见 互相

枝枝相覆盖 互相

填空

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就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到了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延误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请;以…为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登上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既……又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沉溺;脱身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差错;有二心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有时二,有时三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快乐;欢乐貌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诚挚貌


第二篇: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教学目标】

1. 学习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写法。

2.理解作者“尽吾志”的思想,体会“深思慎取”的重要性。

3.了解文言虚词“其”“以”“而”的不同用法。

【重点难点】

1、文言文的背诵以及文言知识的总结。

2、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思想和态度。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文本研习法。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本课学习目标:

1. 学习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写法。

2.理解作者“尽吾志”的思想,体会“深思慎取”的重要性。

二、释题:

游褒禅山记:游:游览 褒禅山:地名 “记”是一种文体。分为四类:记游、记事 记亭台楼阁、记物。刘勰《文心雕龙》:“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文体特点:

1、亭台楼阁名胜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2、山水游记:《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小石潭记》

3、杂物书画记:《核舟记》

文体知识:

[记]:本文属于游记。

游记:记录游览中所见、所闻、所感的文章。主要特点是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的感情。一般以记为主,以感为辅。 本文兼具记游与议论,记游只是个引子,说理才是全文的中心。

三、作者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因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仁宗时,他上万言书,主张实行新法,司马光执政,废尽新法,王安石忧愤而死。列宁称其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四、正 音:

褒bāo 禅chán山 始舍sh? 卒zú葬之 庐冢zhǒng 音谬miù 有穴xu? 窈yǎo然 怠dài而欲出 咎jiù其欲 瑰guī怪 相xiàng之

深父fǔ 胜shēng道 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

五、课文分析:

(一)、第一段:重点词句

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 名→动,筑舍定居。

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名→动,命名。

距其院东五里 名→状,往东 。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表判断,是 阳:山南水北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判断句)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判断句)

今言?“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判断句)

译文: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读音错了。 第一自然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行文顺序:本名①→别名由来及证明②③→华山洞名来由④→从仆碑看出本名⑤→指出音谬⑥

第一自然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1、这一段依次记述(每个空格只填一个字):山之_名_、山之_寺_、山之_洞 _、山之__碑 。

2、第一段写仆碑,为什么要特别提及仆碑上的文字?

为文章后面的议论“深思慎取”提供依据

3、为什么说“华(huá )山”是“音谬”?

汉字最初只有“华” huā字,无“花”字,后来有了“花”字,“花”“华”分家,“华”才读“huá ”。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华”的古音而写的今字,仍然应读“huā ”,而不应该读成“huá ”。

(二)、第二段:重点词句:

有泉侧出 名→状,从旁边

问其深 形→名, 深度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形→动,到尽头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动→名,见到的景象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十分之一

则其至又加少矣 动→名,到达的人 / 更

火尚足以明也 形→动,照明。

则或咎其欲出者 有人 / 责怪,埋怨

译文:华山洞的下边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沿山路而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览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第二课时

(三)、第三段:重点词句:

于是予有叹 对于/这件事

往往有得 心得,收获,名词

古人之观于天地 观察,动词

非常之观 不平常 / 景观,名词

常在于险远 形→名,危险遥远的地方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到达 / 帮助

至于幽暗昏惑 形→名,让人迷惑的地方

于人为可讥 对于/是,算得上,动词

其孰能讥之乎 难道,副词,表反问语气

古人之观于天地??鸟兽(介词结构后置句)

此余之所得也(判断句)

译文:于是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收获,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了志向,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向与体力,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物帮助,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

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难道还有谁会讥笑他呢?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志—志向(决定作用)

力—力量(能力、毅力)

物—外物(辅助条件)

结论: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游褒禅山记

(四)、第四段:重点词句

后世之谬其传弄错, 使?错,使动用法

而莫能名者 没有人 / 名→动,识其本名

何可胜道也哉 尽,完 / 说,动词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 ??的原因 , 求学的人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省略句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判断句

译文:我对于那倒在地上的石碑,又因此感叹那些古籍的不复存在,后世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无人能够说明白的事情,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选取的缘故。

第四自然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思考题第四段的议论与前文何处照应?

第四段

悲夫古书之不存,后

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第一段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

花山”。今言“华”如

“华实”之“华”者,

盖音谬也。者,何可胜道也哉

结论:要深思而慎取

(五)、第五段: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

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样写在文尾,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这也是古人写游记常用的格式。

六、结构板书:

理清思路:

结构关键句——“于是余有叹焉”一(1-2):记叙——游山经过。二(3-4):议论——游山心得。

三(5):记叙的结尾,补叙同游者。中心句——

①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②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课堂小结

治学两个不同的事物联本文把______游山和______

游山的体验,说明了处事、治系起来,借______

尽吾志”和“______深思”的道理。学都要“________

归纳主题

作者通过游褒禅山的所见和所感,阐明了无论是治学还是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而慎取”的态度,以及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附:文言虚词用法

“ 其 ”字的用法:

1、以故其后名之曰 代词,那,指褒禅埋葬时

2、距其院东五里 代词,这,指慧空禅院

3、独其为文犹可识 代词,它,指仆碑

4、问其深, 代词,它,指洞穴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代词,那些,指好游者

5、盖其又深, 代词,它,指后洞

则其至又加少矣 代词,他们,指游客

6、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 代词,他们,指古人

7、其孰能讥之乎? 副词,加强反问语气,难道

8、而余亦悔其之 代词,指自己

9、既其出 助词,无义

10、视其左右 代词,它,指洞壁

11、谬其传 代词,它,代山的名称

12、咎其欲出者 代词,那些,指欲出者

13、吾其还也 副词,表商量语气,还是 “以”字的用法:

1.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因为

2. 由山以上五六里 而,往

3. 余之力尚足以入 用来

4.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因为

5.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因果,因为

6.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修饰,而

7.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因果,因为

8. 夫夷以近 而,并列

9. 不随以止也 承接

“而”字的用法:

1. 而卒葬之 承接或递进

2. 而记游者甚众 因果

3.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并列、因果

4.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递进

5.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转折

6.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递进

7.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转折

8.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因果

更多相关推荐: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整理

十七游褒禅山记一通假字无二古今异义今天表示另提一事关联词于是对此在这个时候今义由于这个因此古义不同寻常今义特别副词求学的人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三一词多义1道有碑仆道道路名词何可胜道也哉说动词2名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归纳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二词类活用1始舍于其址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2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3有泉侧出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形容词用...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总结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总结王春光一生字词庐冢zhng青冢谬mi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谬种流传窈然yo窈窕yotio咎ji既往不咎咎由自取瑰怪gu二通假字1长乐王回深父父甫三词类活用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名动筑屋定居2以故...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归纳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褒禅庐冢仆道梵语昏惑华山窈然瑰怪罕至胜道懈怠2选出其字用法相同的两项A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B盖其又深C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今义相...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总结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总结古今异义至于古达到今表到达某种程度或表另提一事的连词非常古不同寻常不平凡今表程度的副词学者古求学的人今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重点字词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名动筑舍定居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动命名起...

游褒禅山记整理重点知识点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梳理一词类活用名作动1始舍于其址舍筑舍居住2名之曰褒禅名命名称呼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名说出名字名作状1有泉侧出侧从旁边形作名1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深度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总结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总结作者王安石原文褒禅山亦谓之华hu山褒禅山旧称华花山位于安徽巢湖市含山县城东北75公里唐浮图1慧褒始舍于其址而2卒葬之以故3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4者褒之庐冢zhng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梳理

游褒禅山记重要文言知识点梳理一字音字形褒禅山卒葬之庐冢仆道仆人Mn灭谬yo然怠咎瑰怪无物以相之胜道梵语二重要虚实词释义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庐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有碑仆道漫灭盖音谬也有泉侧出由山以上窈然而其见...

重要游褒禅山记知识点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九中高三语文组游褒禅山记复习目标1熟读课文并背诵默写第三段2积累舍得至等文言词语及省略等特殊句式3能说出作者的写作意图复习重点熟读和背诵积累重要文言词语和句式复习难点作者的写作意图课时一课时复习...

游褒禅山记文言知识总结

游褒禅山记一通假字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二古今异义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义十分之一今义数词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义不平常今义十分很3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泛指求学的人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4于...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整理(有翻译)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一实词1道有碑仆道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道道路名词何可胜道也哉哪能说得完呢道说动词2名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称这座山为褒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名命名...

游褒禅山记重要虚词整理

一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3距其院东五里4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5盖其又深6则或咎其欲出者7则其至又加少矣二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8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9其文漫灭10独其为文犹...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总结(3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