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整理

时间:2024.4.13

十七、游褒禅山记

一、通假字

二、古今异义

①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义:十分之一。今义:基数词。)

②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古义:到底,达到,动词。今天:表示另提一事,关联词。)

③    于是余有叹焉(古义:(于是,对此)在这个时候。今义:由于这个、因此。)

④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义:不同寻常。今义:特别,副词。)

⑤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治学的人、求学的人。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三、一词多义                 

1.道

①    有碑仆道(道路,名词)

②    何可胜道也哉?(说,动词)

2.名

①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命名、取名,名词作动词)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说出名字,名词作动词)         

3.其

①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那,代词,指代慧褒埋葬的时间)

②    院东五里(那,代词,指代慧空禅院)

③    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它,代词,代仆碑)

④    深,则好游者不能穷也(前“其”,代词,代“穴”;后“其”,代词,代好游者)

⑤    又深,则至又加少也(前“其”,它,代词,指代后洞;后“其”,那些,代词,代游客)

⑥    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它,代词,指华山洞)

⑦    出,则或咎欲出者。(前一个“其”,结构助词,不译;后一个“其”,那个,指示代词)

⑧    而予亦悔随之(自己,代词,指作者)

⑨    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他们,代词,指代“古之人”)

⑩    孰能讥之乎?(难道,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

4.以

①    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因为,介词)

②    余与四人拥火入(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

③    余之力尚足入,火尚足明也(用来,介词)

④    夫夷近,则游者众;险远,则至者少(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

5.之

①    而卒葬(代词,这里)

②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它,代指华山)

③    褒之庐冢也/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结构助词,的)

④    而余亦悔其随(代词,他)

⑤    古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6.焉

①    于是予有叹(兼词,于此,对这件事)

②    而人之所罕至/ 然力足以至(代词,那里,指险远的地方)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①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侧,从侧面、从旁边)

(二)名词作动词

①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筑舍居住)

②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名,命名、取名)

③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者(名,说出)

(三)形容词作动词

①    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

(四)形容词作名词

①    问其,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深度)

②    常在于险远(险远,险远的地方)

(五)使动用法

①    后世之其传而莫能名者(谬,使……谬误)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盖音谬

所谓前洞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余之所得

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四人: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二)省略句

①    而卒葬(于)之(译文:并且最终安葬在这里。)

②    有碑仆(于)道(译文:有块石碑倒在路上。)

③    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我对倒地的石碑,又因此而感慨)

(三)倒装句

1.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①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②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六、固定结构

1孰能讥之乎?(“其……乎”意为“难道……吗”)

七、文学常识

1.王安石

介甫,晚年号半山,谥号“”(故世称“王文公”),临川人北宋(朝代)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官至宰相,后封舒国公,不久改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又称王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主要作品集《临川先生集》。在政治上积极推行“新法”,反对因循守旧,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这是一篇说理性游记,以游山为喻,文章前面写游山,后面谈道理即事说理,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顽强的毅力;在研究学问上要“深思慎取”。


第二篇:《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整理


十七、游褒禅山记

一、通假字

二、古今异义

①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义:十分之一。今义:基数词。)

②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古义:到底,达到,动词。今天:表示另提一事,关联词。)

③      于是余有叹焉(古义:(于是,对此)在这个时候。今义:由于这个、因此。)

④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义:不同寻常。今义:特别,副词。)

⑤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治学的人、求学的人。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三、一词多义                          

1.道

①      有碑仆道(道路,名词)

②      何可胜道也哉?(说,动词)

2.名

①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命名、取名,名词作动词)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说出名字,名词作动词)                                        

3.其

①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那,代词,指代慧褒埋葬的时间)

②      院东五里(那,代词,指代慧空禅院)

③      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它,代词,代仆碑)

④      深,则好游者不能穷也(前“其”,代词,代“穴”;后“其”,代词,代好游者)

⑤      又深,则至又加少也(前“其”,它,代词,指代后洞;后“其”,那些,代词,代游客)

⑥      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它,代词,指华山洞)

⑦      出,则或咎欲出者。(前一个“其”,结构助词,不译;后一个“其”,那个,指示代词)

⑧      而予亦悔随之(自己,代词,指作者)

⑨      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他们,代词,指代“古之人”)

⑩      孰能讥之乎?(难道,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

4.以

①      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因为,介词)

②      余与四人拥火入(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

③      余之力尚足入,火尚足明也(用来,介词)

④      夫夷近,则游者众;险远,则至者少(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

5.之

①      而卒葬(代词,这里)

②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它,代指华山)

③      褒之庐冢也/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结构助词,的)

④      而余亦悔其随(代词,他)

⑤      古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6.焉

①      于是予有叹(兼词,于此,对这件事)

②      而人之所罕至/ 然力足以至(代词,那里,指险远的地方)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①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侧,从侧面、从旁边)

(二)名词作动词

①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筑舍居住)

②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名,命名、取名)

③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者(名,说出)

(三)形容词作动词

①      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

(四)形容词作名词

①      问其,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深度)

②      常在于险远(险远,险远的地方)

(五)使动用法

①      后世之其传而莫能名者(谬,使……谬误)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①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②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

③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盖音谬

④  所谓前洞

⑤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⑥  余之所得

⑦  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⑧  四人: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二)省略句

①      而卒葬(于)之(译文:并且最终安葬在这里。)

②      有碑仆(于)道(译文:有块石碑倒在路上。)

③      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我对倒地的石碑,又因此而感慨)

(三)倒装句

1.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①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②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六、固定结构

1孰能讥之乎?(“其……乎”意为“难道……吗”)

七、文学常识

1.王安石

介甫,晚年号半山,谥号“”(故世称“王文公”),临川人北宋(朝代)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官至宰相,后封舒国公,不久改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又称王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主要作品集《临川先生集》。在政治上积极推行“新法”,反对因循守旧,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这是一篇说理性游记,以游山为喻,文章前面写游山,后面谈道理即事说理,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顽强的毅力;在研究学问上要“深思慎取”。

更多相关推荐: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归纳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二词类活用1始舍于其址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2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3有泉侧出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形容词用...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总结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总结王春光一生字词庐冢zhng青冢谬mi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谬种流传窈然yo窈窕yotio咎ji既往不咎咎由自取瑰怪gu二通假字1长乐王回深父父甫三词类活用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名动筑屋定居2以故...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归纳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褒禅庐冢仆道梵语昏惑华山窈然瑰怪罕至胜道懈怠2选出其字用法相同的两项A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B盖其又深C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今义相...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总结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总结古今异义至于古达到今表到达某种程度或表另提一事的连词非常古不同寻常不平凡今表程度的副词学者古求学的人今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重点字词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名动筑舍定居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动命名起...

游褒禅山记整理重点知识点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梳理一词类活用名作动1始舍于其址舍筑舍居住2名之曰褒禅名命名称呼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名说出名字名作状1有泉侧出侧从旁边形作名1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深度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总结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总结作者王安石原文褒禅山亦谓之华hu山褒禅山旧称华花山位于安徽巢湖市含山县城东北75公里唐浮图1慧褒始舍于其址而2卒葬之以故3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4者褒之庐冢zhng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归纳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梳理一通假字1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二词类活用1始舍于其址舍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2名之曰褒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名名词作动词命名称呼3有泉侧出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从侧面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

游褒禅山记文言知识点归纳

游褒禅山记文言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长乐王回深父二词类活用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3有泉侧出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5好游者亦不能穷也6而其见愈奇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8火尚足以明也9而世之奇...

游褒禅山记文言知识总结

游褒禅山记文言知识归纳一通假字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二古今异义词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义十分之一今义数词或十月一日国庆节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义不同寻常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

游褒禅山记重要虚词整理

一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3距其院东五里4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5盖其又深6则或咎其欲出者7则其至又加少矣二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8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9其文漫灭10独其为文犹...

关于高考语文学科的复习策略和建议

关于高考语文学科的复习策略和建议一做一个切实可行的总体规划有关说明第一轮必修15共17篇文言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中19篇除苏轼的游沙湖和刘基的苦斋记外全都复习一遍并要求同学们整理出每篇文章中的文言知识诗歌部分对离...

高中语文第二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酉阳二中高20xx级教材复习过关检测练习编辑王兴业高中语文第二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第五单元第一部分基础知识请注字音遗镞锋镝瓮牖崤函逡巡隳坏鞭笞劲弩钩戟长铩墨翟行伍万乘氓隶度长絜大锄耰棘矜轸镞召滑谪戍铦鞭笞飨卮酒郤...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总结(3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