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用工保障专题调研报告

时间:2024.4.14

企业用工保障专题调研报告

近几年来,随着我县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落户我县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用工需求大增。特别是今年以来,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企业生产正常、订单充足,企业用工保障问题日益凸显,预计今年三季度企业缺工人数XXX人,已成为制约我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难点问题。

一、企业用工保障工作的现状

今年来,在破解企业“用工难”问题中,我县坚持保企业和促就业并举、招工与稳工并重,全力以赴,积极服务,强力推进开发区企业用工保障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深入开展 “春风行动”,促进劳动力市场供需对接。20##年春节前后,在各乡(镇、场、管委会)、广场共举办 “春风行动” 系列招聘会XXX场次,参会企业XXX家次,招聘会参会人数XXX人,应聘人数达XXX人,达成意向人数XXX人,企业已录用人数XXX人,发放宣传资料上万份。

2、热忱做好招工服务,为企业搭建用工需求平台。4月14日至16日,县用工办组织开发区7家重点企业赴XX县XXX等乡镇开展企业用工招聘活动,新招员工XXX人,发放宣传资料XXX多份。

3、积极推进校企合作,缓解开发区企业用工压力。县用工办已下发开展为开发区企业招聘暑期工活动的通知,将招聘暑期工的任务数下达至18个考评单位。同时,大力开展暑期工招聘宣传活动。6月1日至2日县用工办带领开发区暑期工需求量较大的5家企业人事主管(经理)到XXX等5家大中专院校及2家中介机构进行暑期工招聘宣传。

目前,我县企业用工问题有了缓解,企业用工保障率由年初的 73%上升到 81.2% ,企业用工保障率100%的企业由年初的12家上升到17家,企业缺工率有了下降。缺工较大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工资水平相对较低、管理不够科学、员工流动量较大的企业。从缺工企业所处行业来看,主要集中在玩具、纺织服装、电子五金注塑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表一:7月份58家外引内联企业用工情况统计表

二、企业用工保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条件不够优越。一是薪资待遇偏差。我县大多数企业属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成本偏低,现省定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到 600元/月,实际上大多数企业已执行700元/月最低工资标准,仍与物价增长不成比例,对本地及外来劳动力缺乏吸引力。而20##年,我国大多数城市都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加了22.8%。我县外引内联企业在广东的总部员工底薪普遍在1300元以上,与我县企业相比差距较大,造成了我县企业员工严重流失,也是我县企业“用工难”问题的根本原因。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长期以来依靠廉价劳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已无法维系。二是工作生活条件欠佳。一些企业的吃、住、行和娱乐等方面条件偏差,难以吸引或留住外来工;有些企业只有集体宿舍,无法招收夫妻工和家庭工。三是稳工意识不强。部分企业主人本意识不强,实施家长式管理,对员工关心少、沟通少,只注重招人,不注意留人,导致就业部门为企业定向招来的工人很快流失。四是招工挑剔、方式单一。企业在员工年龄、性别要求上比较挑剔,部分企业只招女工不招男工。调查显示,在册员工中女员工占69.8%,男员工仅占30.2%,而我县男劳动力资源占全县劳动力资源的58%。企业仍习惯于招年轻女工、熟练工,致使男劳动力不能充分就业,出现结构性缺工的现象。招工方法上部分企业习惯于等政府“说媒”,想着“媳妇”找上门,而不是自己走出去“比武招亲”。五是部分企业对员工的合法权益保护不够重视。拖欠工人工资投诉率仍然较高,特别是建筑领域和租赁厂房的来料加工企业,随意侵害工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表二:企业在册员工年龄结构对照表

表四:县域男女劳动力对照表

2、务工环境不够优化。虽然我县积极致力于改善务工环境,但与广东等省市相比,务工环境还存在较大差距。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各工业小区普遍存在出行难、购物难、租房难等问题,加之消费水平较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外来工招收工作,也造成一些外来工的流失。比如大罗小区无超市、无公交车,乘出租车到县城来回要花费10元钱。特别是对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权益保护等方面还有待加强。另一方面,企业内部环境也需要进一步优化,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面不够广泛,在接受调查的58家外引内联企业中,参加养老保险的有33家,占56.8%;参加工伤保险的有25家,占43.10%;参加医疗保险的有18家,占31.03%;参加失业保险的有14家,占24.13%;参加生育保险的仅有5家,占8.62%。此外,员工文化娱乐活动不够丰富。

3、择业观念不够理性。XX在本省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在外省影响力、竞争力不强。地理位置上又紧靠广东,外出人员在思想上容易产生“去XX不如去广东”的认识。而一些抱着试试看心态来到XX的外来工稍遇不顺,就“跳槽”去广东。剔除工资、环境等因素,争相到广东、上海、江浙等地务工也是年轻求职者追求的时尚。甚至认为到广东、上海、江浙等地发达地区工作,脸上更有光彩。

4、外部形势更加严峻。受欧洲债务危机持续恶化和美国经济增长乏力的影响,玩具等行业订单减少,用工难的问题趋于缓和,所缺工种为车工、喷油、注塑等技术性强或劳动强度较大、高污染性工种。在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口结构开始老化、择业的意愿上升以及地区差距缩小等因素,使招工难成为常态。特别是中西部开始与东部展开抢农民工的激烈竞争。人力资源丰富的河南、贵州等省由于均衡发展战略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工厂开到家门口”,农民工已经没有动力和必要远走他乡求职,就近打工成为了这里一部分农民工的优先选择。周边省市县工业异军突起,为我县及周边省市县劳动力就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第三产业特别是餐饮、酒店、美容美发、娱乐健身休闲等行业发展较快,年轻女性劳动力就业渠道增多。这些都给我县的招工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5、外出招工效果不明显。我县招工责任单位到周边县的乡镇现场招工效果不明显的主因是:一是当地外出务工人员春节过后均已返厂未回;二是企业提供的岗位与求职人员的就业意向对接不上;三是薪酬待遇没有吸引力。

三、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更新理念,树立全民招工意识

牢固树立“招工就是招商”的理念,加快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企业用工保障工作新机制。

1、树立政府促进理念。制定出台一系列鼓励外来人员到我县就业的具体政策,以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外地工人来我县就业创业;制定出台一些鼓励专业招工、委托招工、以工招工方面的奖励补助政策,充分调动各招工主体的工作积极主动性,以最优惠的政策促进企业用工保障工作。

2、强化企业主体意识。引导企业把人才资源看成企业的第一资源,把员工看成企业的最重要资产,强化企业用工主体意识和危机意识,要求企业主动招工、积极稳工;稳步提高工人待遇,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推行人性化企业管理,使员工在心理上对企业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组织部分企业主到广东、江浙一带的企业参观学习,促进我县企业搅动思想,转变招工观念。

3、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对各责任单位在企业用工保障工作上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外出招工的时间、方法、措施提出明确要求,进一步扩大部门招工的成效。加强对企业用工保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履行职责情况的督查,建立定期调度、情况通报制度,及时了解掌握各考评单位招工任务完成情况。

4、构建全民参与平台。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公开我县规模以上企业的用工情况、招工用工程序和奖励补助政策,号召全县人民为企业用工保障工作献策出力。

(二)注重宣传,浓厚用工保障氛围

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扩大XX的知名度,为企业用工保障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1经常性”宣传。在县内外各类媒体播放专题宣传片、文字广告,广泛深入宣传XX就业环境;引导企业积极在媒体上发布用工信息和宣传用工环境;在工业园区、龙翔广场、车站等区域醒目位置设置《XX县企业分布示意图》,介绍用工保障重点企业的基本情况和用工需求。

2委托式”宣传。委托四川、贵州、广西、云南等县外合作机构的各级就业网络帮助宣传,不断提升XX的外在影响力和吸引力。

3、“走出去”宣传。组织外出招工队,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宣传资料光盘、召开宣传推介大会等形式宣传;组织缺工多的企业主到用工好的企业接受现场教育,学习用人之道、留人之策。

4、“请进来”宣传。主动邀请有合作意向、有劳务输出潜力的地区组团来XX考察,让他们亲身体验XX的就业氛围,取得他们的认可,让他们回去宣传、推介XX。

5示范式”宣传。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企业主真情对待员工、各方面待遇好、以工招工、稳工等方面典型,让企业学有榜样,发挥示范效应;同时开展全县性技能比武、岗位竞赛、优秀外来工评选等活动,并对评出的先进人物给予隆重表彰。通过各种宣传形式,让外来工了解XX、喜欢XX、融入XX。

(三)提高待遇,改善员工就业条件

从工资、户籍、社保等方面着手,提高企业工人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待遇,优化我县企业员工的就业条件。

1、提高工资福利待遇。尽管我县大多数企业已执行700元/月最低工资标准,但与广东等地的收入差距仍然较大,需继续提高员工的薪资待遇。   

2、规范用工行为。开发区企业要按照《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规范用工行为,一方面,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为其办理养老、医疗、工伤、失业保险。提供劳动保护,按时发放工资;另一方面,与培训机构、职业学校签订校企合作合同,满足自身用工需求。

3、放宽户籍准入制度。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凡在我县购买住房或有落户意愿的外来务工人员,只要提供相关购房证明,均可办理落户手续,相关费用按最低收费标准收取,办理户口后即可享受我县城乡居民同等待遇。

    4、满足子女就学需求。逐步优化城镇教学网点布局,实行教育发展规划与工业发展、城市建设规划同时编制、同时实施。科学设置外来工子女就学条件,凡在我县企业务工一年以上或已购住房的,其子女均可享受城镇学生同等就学条件,就近入学,不另收取其他费用。

     5、出台消费优惠政策。实行大宗消费优惠政策,对外来工的大宗消费给予补助,降低购买新市民公寓首付比例,提高按揭比例,适当减免有关房产证件办理税费;安排一定数量的经济适用房,专门面向外来工摇号出售;购买摩托、汽车等交通工具,在上牌照时适当减免有关费用;购买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享受家电下乡补助政策。实行休闲娱乐消费打折优惠,鼓励外来工凭企业工作证到本县部分KTV、酒店、茶庄、咖啡厅等娱乐场所和境内旅游景点享受打折消费。

(四)优化环境,打造XX就业品牌

进一步创优我县用工环境,以良好的务工环境吸引和留住务工人员。

1、实施安居工程。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融资开发模式,实施新市民公寓建设;加快城区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确保外来工低收入群体能够在短时期内解决住房问题;根据外来工房产消费需求和购买能力,引导房地产公司开发以中大户型为主的楼盘,适度开发建设别墅,形成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新市民公寓、商品房、别墅等五个层面的房产分级供应体系,分别满足普工、企业高管、企业主等不同群体的住房需求。

2、强化员工管理。建立XX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用工管理系统,将各企业用工人员基本情况以及员工每月进、出企业情况详尽录入系统,由县就业局负责管理,一方面对企业的“问题”员工(含频繁跳槽,有偷盗、斗殴等劣迹,牵头闹事等人员)进行监测预警,减少“问题”员工给外来工群体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为企业搭建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

3、完善公共交通。逐步开通从各工业园区至县城中心地段、车站的公共交通线路,规范出租车运营管理。针对绝大多数企业星期天放假的状况,星期天可增加公交车班次,切实解决出行难、购物难等问题。

4、成立外来工互助会。通过互助会,为外来工搭建相互交流的平台、寻访乡友的通道、保障权益的后盾、文娱活动的载体和沟通政府的桥梁。不断拓展互助会功能、内容和方式,使之成为外来工之家,为外来工提供精神支持和乡情慰藉。同时引导互助会与本县其他社会群体加强联谊,促使外来工融入XX社会,力促一大批外来工服务XX、扎根XX,使XX成为外来工的新家,使外来工成为XX的新市民。

5、加强关心关爱。真情关怀外来工,确保各项待遇,改善工作条件,让他们“吃好、住好、有活干、有钱挣”。建立外来工送接制度,采取个人出一点、企业助一点、政府补一点的办法,对外来工相对集中的地区,组织安排车辆,直接送外来工回家过春节,之后接回上班,切实解决外来工春节“回家难”问题,增强外来工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五)强化举措,积极组织劳务输入

根据目前我县乡镇小型企业发展到97家,共有员工3927人的情况,继续创新外派加工、委托加工措施,进一步挖掘我县劳动力资源潜力。同时,积极开展外出招工活动,提升劳动力资源引进、管理、使用的专业化水平,形成科学合理的劳务输入机制。

1、创新招工机制。一是建立基地招工。重点加强与交通便利的京九沿线人力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开展劳务协作,建立劳务输入基地,组织各种形式的招工活动。注重吸引周边县、市的劳动力到我县务工。探索建立以“政府+劳务中介机构+外引内联企业”为模式的劳务派遣公司,运用市场化、专业化手段引进县内外劳动力资源。二是突出“以工引工”。把新招录的员工安排到重点服务企业,切实做好跟踪服务工作,真正把他们培养成热爱XX、热爱企业的“种子”,然后让他们返乡招工,形成以一带十,以十带百的良好效果。引导企业建立招工奖励制度,用好外来工的人脉资源,在员工中培植一批招工骨干,扩大“以工招工”成效。年终,县用工办在员工中评选10名“以工招工”标兵,予以重奖。三是注重招家庭工。今后,夫妻一同务工、举家外出务工的情况越来越多,这类工人一般比较稳定。开发区和有条件的企业要顺应形势,加强夫妻房、出租房建设,并妥善解决其子女入学等方面问题,使招夫妻工、家庭工工作取得明显突破。

2、强力实施“雁归来”工程。XX籍在外务工人员达4万人以上。要将动员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务工的任务分配到各乡(镇、场、管委会),并纳入考评内容。各乡(镇、场、管委会)要组织力量摸清本地在外务工人员的流向,建立在外务工人员信息登记制度。在各乡镇圩场、路口、车站、村部设立固定性的招工宣传栏,宣传就业政策,经常发布就业信息。要深入到外出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珠三角城市,采取召开座谈会、上门慰问、播放专题片、分发招工宣传单等形式,宣传我县产业发展情况、发展前景、就业优惠政策和人才、劳动力需求等方面的信息,鼓励他们响应县委、县政府发出的“打工还是家乡好”的号召,热爱家乡、回报家乡、返乡就业。

3、加强校企合作。鼓励并引导企业加强与县内外职业技术学校的合作,采取企业为主、政府扶持的方式,多渠道争取职技校在我县企业设立实训基地、与我县企业签订毕业生推荐就业协议,广泛拓展技能型劳动力输入渠道。针对我县企业劳动力整体技能素质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有一定差距的现状,加强企业员工职业技能培训,开设针对我县企业行业特点的实用性技能培训班,建立技能型劳动力培养的长效机制,切实解决劳动力技能素质偏低影响生产效率的突出问题。

4、突出“以工引工”。一方面,落实招工奖励补助政策,引导企业用好外来工的人脉资源,积极开展“以工招工”活动。另一方面,选聘一批骨干招工员,鼓励外来工返乡开展“以工招工”。从巴中等地引入的第一批员工,当作“种子”来培养,综合调剂到较好的企业,让他们返乡后帮我县宣传,通过一传十、十传百带动更多的人到我县务工。

    5、注重招家庭工。针对夫妻一同务工、举家外出务工现象越来越多的实际情况,大力提倡招夫妻工、招家庭工。积极提供夫妻房、出租房,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工作方面的难题,稳定夫妻工、家庭工。

6、突破产业招工。目前,稀土深加工作为我县主导产业之一,生产技术工比较缺乏,要通过校企合作,到职校开展生产技术培训,建立技能型劳动力培养的长效机制,切实解决稀土产业劳动力技能素质偏低影响生产效率的突出问题。


第二篇:益阳市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


益阳市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

益阳市工商业联合会

20xx年5月10日

近期,我们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在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陈菊芳同志的率领下,针对企业用工难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我们通过发放企业用工情况调查表,分别召开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和行业商会负责人座谈会、企业法人代表座谈会、企业员工座谈会,到企业和劳动力市场实地了解情况,深入到益阳高级技校、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国基职校等了解职业培训情况,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全市劳动力资源情况、企业用工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企业用工及劳动力资源现状

1、规模工业吸纳就业略有增加。20xx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19户,完成增加值164.41亿元,分别占全省的5.8%和3.9%;户均销售收入7371万元,户均利税399万元,户均利润208万元,分别为全省水平的73.9%,35.8%和45.1%。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5家,产值过亿元的企业108家。全市规模工业吸纳就业人员10.45万人,增长8.9%,专业技术人员0.84万人,占规模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8.1%。

2、规模工业缺工现象依然严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

业719家,有185家企业缺工,缺工人数19486人。其中,赫山区(含高新区)缺工企业89家,缺工人数11800人,所缺岗位主要是普工、技工、销售员;资阳区缺工企业31家,缺工人数4980人,所缺岗位主要是普工、一线工人、修理工、焊工;桃江县缺工企业24家,缺工人数886人,所缺岗位主要是普工、治炼工、车工;安化县缺工企业5家,缺工人数153人,所缺岗位主要是季节性生产工人、电工、机修工;沅江市缺工企业12家,缺工人数704人,所缺岗位主要是普工、纺纱工、车工;南县缺工企业5家,缺工人数246人,所缺岗位主要是普工、生产员工、加工技师;大通湖区缺工企业19家,缺工人数717人,所缺岗位主要是普工、一线工人、档车工、服务员。

3、规模工业用工资源仍然富余。全市八个区县(市)(含高新区)1783个行政村,家庭户数1029569户,农村总人口3783490人,劳动年龄内劳动力资源总数2336276人,其中有劳动技能的700822人,占劳动力总数的30%。目前已实现转移就业1031903人,占劳动力总数44%。从事农业生产人数1063494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5%,富余劳动力240879人 ,占劳动力总数的11%。全市八个区县(市)(含高新区)217个社区,居民户数300659户,居民人口总数904656人,劳动年龄内劳动力574704人,其中有劳动技能的155878人,占劳动力总数的27%。目前就业情况:单位就业240193人, 2

占劳动力总数42%。灵活就业人数179808人,占劳动力总数的31%,外地就业97228人,占劳动力总数的17%。未就业57475人,占劳动力总数的10%。

二、企业缺工的突出问题

1、招收普工难。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企业反映最多的也是最急迫的是缺普工。缺档车工

2、对口技工少。

3、员工要价高。

二、我市城乡劳动力资源特点

(一)劳动力资源总体上仍是供大于求。目前我市城乡劳动力富余人数298354人,已占到劳动力总数的10.4%。城乡就业形势有所缓和,但未就业人数总量较大,压力不容忽视。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占到了未就业人员的80.7%,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更显得突出。

(二)城乡劳动力就业渠道各有侧重。从掌握的数据来看,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中本地消化和转移就业各占50%,转移就业已经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城镇劳动力在金融危机后就近就地以本地消化为主,在单位就业和灵活就业的人数占到城镇劳动力总数的73%左右,外地就业仅占17%。从这一角度看,我市劳动力有序转移更多地体现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上。

(三)劳动者整体素质偏低。全市城乡劳动力总数为 3

2910980人,其中有一技之长的仅占29%。城乡求职人员多技能单一或根本没有技能和技术,文化水平不高,限制了劳动者求职时的选择范围。

(四)劳动力转移流动以自发为主。目前农村劳动力外出主要依靠亲戚朋友介绍,牵线搭桥。更多的是个人盲目外出碰运气。尽管近几年我市各级政府在引导劳动力有序流动,规模输出上做了很多工作,一些地方如安化已取得相当成效。但就全市情况看,多数地方劳动力流动还处在自发阶段,带有盲目性。

(五)劳动力结构性失衡严重。主要表现在劳动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脱节。有事没人做,有人没事做。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

三、用工荒的成因分析

今年春节以后,用工荒从沿海地区开始,快速席卷全国。我市作为一个承接产业转移的内地二线城市也受到了冲击。很多企业都面临一个同样的问题:招工难,留工难。导致用工荒和就业难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的快速回暖,企业用工需求增加。国际金融危机的见底和外需的逐步回暖,以及国内经济刺激计划作用的发挥,使得经济形势已经企稳回升,并向好的方面发展。需求的回升使企业的用工需求迅速增大。一些企业节后纷纷招工留人。

4

(二)就业观念发生变化,劳动者就业预期上升。目前,80后和90后逐渐构成外出农民工的主体。这些新生代农民工的家庭条件、受教育程度以及对互联网信息的接受程度,都与自己的父辈有很大不同,他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改变,除了高工资和优厚的福利待遇,他们考虑的更多的是个人能力的提升及晋升和发展空间。而企业却没有跟得上节奏,没有在用工制度上做出相应的调整。相当一部分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企业主,仍旧抱持传统的单纯依靠廉价劳动力赚取利润的观念,忽视、不愿接受或者不适应求职者就业诉求的变化,导致招工难。

(三)用工方式的陈旧,企业缺乏吸引力。一是薪酬不高,难以满足预期。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的生活成本不断提高。农民工无法享受到与本地城镇人一样的各种社会福利和保障,却同等地承受和本地人相同的生活成本,民工对工资预期也会随之有所提高。而一些企业仍在继续靠低廉的工资招工,显然难以吸引到所需要的工人了。二是不重长远,缺乏用工储备。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仍错误地认为劳动力资源充沛,企业用人可以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在用工上仍然固守临时观念,缺少长远打算。一些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动辄降薪、裁员让民工身心受伤,对劳工缺乏应有的尊重,不注重建立自己的劳动力储备,致使一旦用工需求急增时难免手足无措、无法应对。三是墨守成规,缺少用工 5

应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劳动力市场也在逐步发生变化,现在的民工已经由一代民工向二代乃至三代转化,他们打工已经不是简单地为了生活存钱赚钱,更主要地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扩大视野和体验享受生活,而一些企业还象当初对待一代民工那样来对待这些80、90后新生代民工,显然已经不合时宜。

(四)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民工开始返乡返土。近几年国家连续推出诸多惠农政策,完善了农业补贴制度和市场调控机制,加大了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大力开拓农村市场,使得农民在家乡的收入不断增加,在一些地方,务农和在家门口就业的收入已经和外出打工没什么区别了,一些农民不愿再外出打工。

(五)政策体制的缺失,农民工缺乏归属感。城乡就业一体化已推进多年,但一些关键问题如户籍制度改革进展缓慢。体制障碍让农民工无法真正融入城市。比如,农民工与城市工人同工却不能同酬,对农民工拖欠工资、人身伤害等侵权现象时有发生;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欠缺,子女教育缺乏保障等等。可以这样说,工作上他们是产业工人,待遇上他们仍然是农民。某种程度而言,“民工荒”正是这种矛盾激化的产物。

四、破解用工荒几点建议:

用工荒与就业难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用工荒的背后 6

其实是工人社会地位、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社会保障、维权途径等显性、隐性权利等缺失的现实折射,其实质是 “民工权利荒”。民工荒不仅预示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更预示着新一代民工觉悟的提高、权利意识的增强,是一种真正的进步,是发展进程中的阵痛,其积极意义大于消极意义。破解用工荒,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多管齐下。

(一)完善就业服务,引导民工有序流动。一是要搭好平台。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把公共就业服务延伸到乡镇、村组,实现就业服务体系的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通过各级就业信息网络平台,及时掌握发布供求职信息,为农民工、用工单位牵线搭桥。二是要积极引导。在依靠市场对劳动力资源进行配臵的同时,各级政府要适时适度的运用政策,通过发布劳动力供求的预警和走势的宏观信息,有序引导劳动力的流向,给用工单位和求职者以必要的资讯,使劳动力市场相关各方提前应对和准备,变盲目被动为主动,避免因供需脱节,信息不畅造成民工潮和民工荒。

(二)加强职业培训,提升民工技能水平。用工荒在很大程度上是技工荒,积极开展技能培训,是解决技工荒的必由之路。各级政府要把农民工培训纳入公共培训范围。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方式,加大培训投入,不断提高培训质量。根据农民工就业意向和市场就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 7

技能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实效性。特别是要为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加工贸易企业提供用工支持组织好相应培训。建立人才储备体系。对中级工以上农民工要进行职业技能提升培训,适当提高培训补贴标准,延长培训时间,将其作为我市推进工业化的重要人才储备。

(三)完善政策体系,改善民工就业环境。一是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城乡二元户籍壁垒,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各级政府要转变思想观念和管理方式,对农民工实行属地管理,在编制城市发展规划,制定公共政策,建设公用设施等方面,统筹考虑长期在城市就业、生活和居住的农民工对公共服务的需要。采取措施,切实保障农民工在居住、就业、培训、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疾病预防控制等方面面临的实际问题,使农民工能真正融入城市,变为市民。二是要全力维护民工权益。不断完善工资支付重点监控制度、欠薪报告制度和工资保证金制度,确保农民工资支付;督促用工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打击恶意欠薪和欠薪逃匿等违法行为。三是要充分发挥工会、妇联的作用。把农民工纳入工会组织的工作对象和服务领域。积极引入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和民主管理制度,与企业方就员工工资、工时、福利、劳动保护、女工保护等方面进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或单项集体合同,通过制度规范企业行为, 8

反映员工心声,及时化解劳资矛盾。

(四)加快产业升级,优化企业用工模式。用工荒,最慌的是企业。作为企业,要解决招工难,短期的方法是将善待农民工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但从长远看,产业转型升级才是最终出路。一是技术改造,挖潜增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现有设备进行更新或技术改造,淘汰落后设备,同时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和优化组合,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减少对低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的依赖。二是增加薪酬,提高待遇。用人单位能否提供一份有竞争力的工资待遇是每个应聘员工首要考虑的因素。因此,企业招工,要充分考虑员工生活成本增加和生活水平提高等现实因素,适当提高工人工资和福利待遇,健全工资增长机制,让员工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三是未雨绸缪,建立储备。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在搞好企业自身现有员工人才储备的基础上,还应根据企业未来发展情况加强与当地政府、与劳务输出地政府建立联系,为企业发展建立人力储备。四是人文关怀,凝聚人心。除了优化生产环境外,还要注重搞好生活设施配套和文化娱乐配套,营造拴心留人环境。实行人性化管理,把员工当成企业不可或缺的成员来,做到“招得进、留得住”, 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

目前,企业用工大部分是原国有企业45岁以上的职工, 9

这些职工势必退出市场。警讯。

二、六大因素导致民工荒

缺工!缺工!缺工!

全国部分地区缺工讯息频频告急!企业“心急火燎”地招工,那些没有工作的农民工哪去了?农民不用养家糊口了吗?农民真的已经挑剔到这种程度了吗?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出现了大规模的民工荒?

(一)经济回暖致使部分企业订单集中出现,企业用工需求随之加大。

去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大量农民工失业返乡,几乎成了珠三角企业力挽狂澜最直接的牺牲品。而今年经济回温,不少外向型企业外来订单逐渐恢复,企业用工需求随之加大,许多企业又出现了“招工难”的现象。之前由于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性裁员出现的用工缺口仍没有完全恢复,生产需求的增加导致了补员和新增用工双向叠加。另外,部分农民工返乡后成功创业或分流至其他地区,导致向珠三角的输出减少,供求不平衡加剧了用工紧张。这次“招工难”主要存在于外向型经济为主的珠三角、长三角及北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

(二)工资待遇缺乏竞争力

据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栏目对珠三角 10

地区愈演愈烈的用工荒情况的调查显示:三成务工者节后不愿回深圳,原因在于工资缺乏竞争力。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工资缺乏竞争力、企业订单量大集中等多种原因,导致了用工荒、招工难。据了解,目前深圳普通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900元至 1500元,有的还不包食宿。而在劳动力输出大省四川、重庆等地,普通工人的月工资已经达到1000元左右,一位来自重庆的打工者告诉记者,“如果再重庆进电子厂打工,一个月不包吃住也能拿到1800元,而且离家近,深圳工资的吸引力不比内地高多少,吸引力不大。”因此,面对珠三角、长三角等地较高的生活成本,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了就近择业。

(三)新生代农民工:工资再高,我也不会做普工 目前,80后和90后逐渐构成外出农民工的主体。这些新生代农民工的家庭条件、受教育程度以及对互联网信息的接受程度,都与自己的父辈有很大不同,养家糊口的压力也远没有父辈大,他们的择业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食宿、加班带来的有限工资已经很难吸引他们,他们更重视个人发展前景、自由时间、工作轻松度等,大都不愿意做流水线上的普工。但是,当前东部地区相当一部分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企业主,仍旧抱持传统的单纯依靠廉价劳动力赚取利润的观念,忽视、不愿接受或者不适应求职者就业诉求的变化,导致招工难。

11

(四)国家在农村推出的惠农政策增多,返乡农民工多就近择业

20xx年“一号文件”中惠农政策增多,完善了农业补贴制度和市场调控机制,加大了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大力开拓农村市场等源源不断的惠农政策,使得农民在家乡的收入有所增加,另外国家允许大型国有企业从农民手中租赁土地的改革,也催生了一批新兴的闲散农民,他们单靠出租土地的收入就足以维持生活了。在一些地方,务农的收入已经和外出打工没什么区别了。

以上种种原因致使目前选择自主创业或就近择业的农民增多,一方面可以务农,照顾到家人,另一方面可以有务农以外的收入,由于收入并没有太大的差距,多数农民不愿外出打工。

(五)中西部就业空间增大 农民工转战二线城市 近年来国家出台中部崛起、西部开发等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使得各地区制造业、服务业长足发展,对农民工需求量都在增加,相对而言对珠三角等沿海地区的供应自然减少。另外,随着全国经济的发展,农民工外出打工有了更多的目的地。

(六)结构性缺工不容忽视

结构性的问题确实存在,一方面,很多尚未填补的职位空缺源于技术工人的缺乏;另一方面,很多新生代农民工不再 12

对建筑、流水线等艰苦、枯燥的基础性工作有兴趣。

珠三角等地的“民工荒"让我们看到:普工和技工的缺口最大,普工属于上文提到的基础性工作,多数农民工已不感兴趣,技工人员缺乏,致使这两种职位的缺口无法实质性弥补。

三、解决民工荒的对策

1、通过技术进步减少用工需求。当前我国劳动力价格比较低廉,有些工作完全可以由机器来操作的工序,但为节约成本,部分企业将其改为手工操作。如一些电子厂的贴片焊接车间,如采用全自动贴片机处理,电费加上机器折旧等费用,每件产品的加工成本是6元钱,改为手工操作,每件产品的加工成本是2元钱,虽然机器作业简单高效,但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思想下,企业宁愿采用复杂的人工操作。招用民工可多可少,淡旺季节处理方便,便于转移,投资少;若买进机器设备,遇到淡季或生产定单减少,企业要承受巨大的风险和资金占用压力。综合比较,即使手工操作与机械化操作成本略高,企业也不愿意轻易买大型机械设备。深圳、东莞、惠州等地一些人数众多动辄上万人的大企业和数不胜数的劳动力密集型的小企业,也并非没有相应的机器设备可以采用以替代民工的工作。当民工荒持续发生,劳动力价格急剧上涨,采用手工劳动的成本数倍超过机械化作业的时候,机械化时代就自然到来了。

13

2、建立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反映民工供需情况。民工供需网站目前很少,都处在概念阶段,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可以考虑由各级劳动部门负责组织,将当地的用工信息全部放在网站上广泛宣传,将全部劳动力人口建立档案,并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各省市县劳动力信息网站互联互通,劳动中介机构将求职者和企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组织民工有序流动。避免因信息不畅造成新的民工潮和民工荒。民工的素质相对较低,农村电脑普及程度不高,劳动力供需信息传递工作需由县级以上劳动就业安臵部门来负责,先从劳动力密集的大型企业入网开始,再逐步普及到所有企业招工信息上网。各地劳动保障单位应成立劳动力引进和劳动力输出部门,以解决各类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和各层次民工的就业。同时,用工企业也应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招工。通过求职者与用人单位面对面的交流,达成用工协议,以减少中间环节,提高企业形象,降低求职者求职成本和风险,提高招聘效果。

3、提高民工待遇,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尊重民工价值。当前民工工资实在太低了。有的辛辛苦苦上一月班,纯收入只有几十元,若不精打细算,上班还会倒亏钱。当前各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大多是300—400元。吃饭得150元,早餐1元,中晚餐各2元,每日5元,这是最低标准,实际上工人快餐都是3—5元,一般每月生活费都在200元左右,并且 14

若天天吃快餐,身体难以支持长时间的体力劳动。如果不吃快餐,自己做饭,估计每月的工资勉强够吃饭和住宿,稍不节俭就会亏本。煤气65元一瓶,大米1.5元一斤,猪肉11元一斤,加上买菜钱、调料钱、水电费、房租费、洗刷用品、理发、交通费等,每月至少要花350元。部分提供食宿的企业,每月扣取员工的生活费、房租、水电费也都在200元左右。出门千里辛苦劳动的民工,连自己都养活不了,更不要说看护赡养老人、扶养小孩了,在这样的生活处境下,民工荒当然会发生。最低工资是基本生活保障,而许多企业包括某些知名企业都以最低工资标准来发放员工的工资,很多企业每年盈利数千万元,而辛勤劳动的员工连生活都难以维持。企业利润和社会财富都是广大劳动者共同创造的,劳动者应分享社会的发展成果,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在生产、生活环境良好的情况下,民工的工资大约在600—1000元才比较符合社会现实。果真如此,当前的民工荒一定大大缓解。民工荒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最低工资标准太低造成的,员工每月的纯收入几乎都是靠加班费来获取。

4、规范劳动力市场,保障民工合法权益。当前针对民工的劳务市场还相对落后,还处在初级阶段。大批量的劳务输出,还处在零散组织状态。《劳动法》已执行近十年,还没有完善修正过一次,劳动执法监督也没有做到位。有些地方企业太多,劳动力密集,而劳动监察人员少,个别村镇三 15

五个劳动监察人员,服务数百家企业,数十万民工。有些干部处于地方保护的思想,处理违反劳动法事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民工苦于生活无出路,加上文化程度低、法律知识少,法律观念淡薄,就是明知道发生了侵权行为,也只好忍气吞声,最多是走为上策,只有极少数民工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找到劳动仲裁部门解决。对劳务中介机构要严格审批、加强监察。如湖北宜昌实行职介赔偿制的做法就很值得借鉴,职介机构向主管部门交纳一定数量的质量保证金,以提高服务质量和社会责任。民工的权益有了保障,外出打工的民工自然会增多。

5、调整用工标准,放宽各种限制,扩大用工范围。民工荒主要发生在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这些企业招工的条件基本一致,主要集中在18—25周岁,高中或中技以上文化。若将年龄、男女比例、地域、工作经验等条件适当放宽的话,企业可以选择的范围和渠道将大大得到拓宽。事实上,当前的所谓民工荒,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指年龄、性别、地域和技能性民工荒,若能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招工条件,许多企业的民工荒都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6、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生产率。职业技能培训不仅能提高现有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还可以将非劳动力或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深圳侨兴集团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值得参考借鉴。侨兴建有残疾人培训就业基地, 16

现有300多个残疾员工在此培训就业。残疾员工参加工作,减轻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不仅能够解决自己的生活费,还能够将工资寄到家中,解决家里温饱问题,实现了扶贫、助残、培训、就业一体化。对于部分边远山区的劳动力,只有体力没有智力的现状,企业可以组织技能培训,将没有满足条件的劳动力转化为符合条件的劳动力。

7、由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移,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导向作用。劳动力的供给远远跟不上企业的增加,只有将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转化为技术密集型或非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工荒的问题。将企业从劳动密集型转化为技术密集型,并非是随时能做到的,需要一个过程。在转化过程中,政府要发挥好交通红绿灯似的引导作用,比如说,对新审批成立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政府要给予引导和适当控制。对于单纯靠廉价劳动力来进行生产的企业,要指导其限期改正,或对改造较好的企业给予一定的鼓励。

8、校企联合培养专业对口的人才。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企业是人才成长的基地。民工荒在很大程度上是技工荒,校企联合,大力发展职业技能教育,是解决技工荒的必由之路。培养技工,单靠职业技校,培养的人才没有实践经验,难以满足企业的用工要求;完全靠企业来培养技工,缺少系统理论指导,速度慢、效果差。校企联合,理论联系实践,学校为技工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企业为技工人才的成 17

长提供舞台,学校的教师做企业的顾问,研究技工的培养方向;企业的专家做学校的客座教授,为学生讲解实践技能,通过校企联合实现培训就业一体化,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社会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了,生产单位产品的劳动量就会降低,劳动力的需求量就会减少,民工荒就会得到缓解。

通过市场调节作用,民工荒在一定程度上会得到缓解,但这需要时间,并付出很大代价。只有社会各届能够正视民工荒的现实,认清民工荒发生的根源,主动协调解决,通过政府的宏观导向,通过市场的调节作用,民工荒的现象很快就会得到解决,有可能此次民工荒的发生,还会推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18

更多相关推荐:
关于我区工业企业经济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区工业企业经济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石龙区政协主席陈风云为了解当前金融危机波及我国实体经济背景下我区工业经济的运行情况积极探讨应对危机的对策措施为区委区政府指导全区经济工作提供参考区政协主席会议研究决定由我带...

工业企业人才调研报告

XXX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综合调研报告XXX工信局按照全县人才工作综合调研等两项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成立了由副书记副局长XXX同志负责的调研课题小组制定了调研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调研内容方法和时间安排从8月中旬...

关于全市中小工业企业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

工作通报第2期20xx年01月12日绵阳市中小企业局关于全市中小工业企业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绵阳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科技产业城打造工业两个拳头一是坚持打造5户百亿企业不动摇二是坚持发展中小企业不动摇加快工业发...

关于我市中小工业企业现状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中小工业企业现状的调研报告三季度江浙一带出现的中小企业倒闭潮有愈演愈烈之势为防患未然及时掌握我市中小企业现状我局于近期开展了全市中小企业现状调研此次调研的主要对象是中小工业企业调研范围涵盖了香洲区斗门区...

工业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工业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调研报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宁夏是今年4月25日自治区科技大会提出的目标自治区还将启动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创新基地建设创新团队建设三大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工程以此作为大幅度提高我区自...

生产运作管理企业调研报告

企业调研报告课题统一企业方便面的生产运作流程指导老师王晓燕姓名易楠1213121028夏云飞1213121029李晓远1213121033姚传娇1213121037卫平玉1213121038杜永曼1213121...

工业园区企业人才情况调研报告(修改)

工业园区企业人才情况调研报告临澧县安福工业园管委会20xx年10月为深入了解园区企业人才队伍现状积极破解企业发展与人才队伍建设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冲突根据县政府办组织开展百名主头大调研活动的统一部署我们从8月下旬开...

江苏省工业企业质量信用现场核查报告

江苏省工业企业质量信用现场核查报告企业名称企业代码申报等级产品名称生产地址电话联系人1附件22345678910111213企业质量信用现场核查报告14企业质量信用现场核查报告以上含1000分且AA级一年以上为...

某区工业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调研报告-陈文通

XXX区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现状调查陈文通摘要目的为了解XXX区工业企业的职业病危害防治现状为下一步全区职业卫生监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制作XXX区工业企业职业卫生基本情况普查表对全区所有企业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能耗情况的调研报告

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能耗情况的调研报告20xx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年也是各项工作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交帐年针对20xx年我市规上工业万元增加值突然出现快速增长影响我市十二五工业节能目标任务完成的情况为分析原因找...

服装企业生产运作调研报告20xx

企业调研报告天津振宇服装有限公司工商管理1415第一组目录一公司简介二PEST分析三公司组织结构四厂区选址五影响厂区选址的原因六厂区布局设置现状及分析七车间布局设置现状及分析八设备布局设置现状及分析九零件在工作...

加强企业技术改造促进工业转型发展(调研报告)

重视技术改造促进转型发展技术改造是依托现有企业依靠增量投入引导质量调整的投资方式以改善工艺流程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结构实现节能减排保障安全生产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优化生产力布局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经济社会效益等为...

工业企业调研报告(3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