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积月累 厚积薄发

时间:2024.5.14

日积月累 厚积薄发

——丹赵路中学“十个一”活动介绍

丹 赵 路 中 学 黄 荣 华

语文是需要积累的,语文的学习实际上是一个语文素质、语文能力提高的过程,而语文素质、语文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读和写。20xx年市教研室开展中学语文“十个一”活动以来,我校语文教研组认真学习“十个一”,并深入认识到“十个一”活动紧紧围绕读和写展开,对学生语文素质、语文能力提高大有益处。经语文组开会讨论,我校把“十个一”活动浓缩为“八个一”。具体如下:一:摘抄,二:听佳作,三:背古诗文,四:背佳作,五:写作文,六:练字,七:读名著,八:自出试题。具体做法如下:

一 摘抄 包括以下内容:

1 二十个左右的好词,包括课本中的生字词和课外词语,成语等。 2 两句或两句以上的名言、警句、歇后语、俗语等。 3一百字以上优美文段、包括写景段、哲理段、叙事段等。 4一百字左右的学习心得、总结每天的学习情况。

5一百五十字左右观察生活。主要是让学生仔细,全面,深入地观察身边的人、事、物等,选取有意义,有价值的素材,并用生动的笔触再现生活,从而去认识生活,感受生活,为写作积累素材。通过观察生活,使学生认识到观察是写作基础,要善于观察,深入思考。在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真善美,在平凡的事物中看见不平凡。通过观察生活,学生对写作有了深入的理解,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文章,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用自己的语言写出真实的感受,从而不断丰富自己。写出来的文章,有了真情实感,富有生活气息,有一些有自己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发现

二 每天听一篇文章。每天语文课前安排一名学生朗读一篇佳作,其他学生听后在摘抄本上或笔记本上概括出内容或写出听后感受

三 每周布置古诗,文言文等背诵任务。

四 每两周背一篇佳作,为语言积累打好基础。

主要利用早自习背诵。语文小组长做好记录,这样促进学生主动去看佳作,选佳作,背佳作。

通过背佳作,学生写作文时,在语言内容选材结构立意上都有所提高。

五 每月二至三篇作文并 采用教师批改,学生互批,学生自批等多种批改方式。从而让学生学会鉴赏什么样的作文才是好作文。

六 每天一张靠帖训练,练后撕下来交给老师,老师检查。经过练字学生的字书写的比原来工整规范美观了。

七 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让学生阅读棵标推荐读物,名家名篇,或其他作品。这就促使很多去买书。大部分学生都有课外书。包括课标推荐的读物、意林、读者、智慧背囊、感悟生活等,有散文、诗歌、小说等,种类很丰富。大家还可以交换的看。这样以课内阅读促进课外阅读,培养了学生读书的习惯,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情感,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学生文字素养。

这学期还开展读书报告会活动,学生谈论所读的好书以及感想。每名学生写好演讲稿,语文小组内交流,推荐最好的在班级演讲。

八 .学生自出试题 。七年级以专项训练为主,八九年级出完整试卷。主要仿照中考题型来出题.。使学生了解不同文体不同的考点,让学生研究试题去出题并规范答题。

总之,通过开展“十个一”活动学生书写工整规范了,语文素质、语文能力都有所提高,学习语文已慢慢养成一种自觉的行为习惯。


第二篇:04 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日积月累 厚积薄发

——小学语文 “日积月累”板块教学现状及建议

【摘 要】针对小学中高段 “日积月累”的教学,很多老师采用的是“死记硬背”、“抄写默写”等单一的教学方法,学生也觉得平淡无味、枯燥吃力。其实“日积月累”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我们的教学要广览众采,获得材料的广泛接触;链接文本,获得言语的底蕴经验;学以致用,获得言语的实际应用。以此尝试解决“日积月累”“怎么教”的问题。

【关键词】日积月累 广览众采 链接文本 学以致用

在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教材的“回顾·拓展”中都安排了“日积月累”这一内容。这些要求记忆的内容不外乎古今名诗词、古诗文名句、格言警句、成语、谚语、对联、歇后语等几种类型。这些经典的材料往往是所在单元主题的延伸或补充。这些与语言文字训练密切相关的、非系统的内容的安排,目的是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增强语言表达应该完整、丰富和准确的意识,并受到思想和文化的熏陶。

【现状梳理】

纵观当前日积月累的教学,情况却不容乐观。很多老师采用的是“死记硬背”、“抄写默写”等单一的教学方法,学生也觉得平淡无味,枯燥吃力。经调查,笔者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一、走马观花式

一位教师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第三组日积月累——农业谚语时,让学生把这些农业谚语在课堂上自读、同桌读、齐读,然后提醒几个容易写错的字:鳞、斑等;然后在回家作业中布置背诵、抄写。这是很多教师采用的方法,在课堂上读一读,背一背,草草走过场。这样做,不仅没有挖掘展现这些经典材料的文化特性,还丧失了激发学生对这些经典材料的学习兴趣,也但淡化了对经典材料的体会和理解。

二、置之不理式

从“应试”角度看,日积月累的经典材料为必考内容,很多老师也非常“重视”。但由于教学时间少,教学时,有些教师往往是匆匆而过,有时甚至不在语文课中进行,在课外布置一下抄写,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有的老师让学生在课外背背抄抄,然后 1

默写一下就算过关了;而有的教师在期末临近时,集中日积月累的内容,进行强化训练。这种“置之不理式”的教学,导致教学效率低下,日积月累学完了,学生的大脑中对其中的经典内容仍然模糊一片,难知其意,不会运用,没有起到真正的“积累”之功效。

三、买椟还珠式

诗句的字面解释后面有着丰富的意蕴、感情色彩。如果仅仅让学生解释其中的意思,学生理解的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很难与学生的精神领域建立广泛而紧密的联系,这样就缺少灵动,缺少生命力。

案例:第八册语文园地七中的日积月累

生:“集腋成裘”是什么意思?

师:课前我们查了词典,谁来告诉他?(一学生把注解读了出来:比喻积少可以成多。)你明白了吗?(学生点头)。

成语的学习,本来就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其实对“集腋成裘”的解释可以很好地联系“聚沙成塔”,再联系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狐狸腋下的皮虽然很少,但是把许多块聚集起来,就能缝成一件又轻又暖的皮袍。这样,学生不仅对这个成语有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而且从故事中来启迪学生,学生一下子就掌握了两个成语。案例中教师简单化处理,漠视了成语所含着的丰富内涵,使学生丢失了大量的学习机会,实在有些遗憾。

【分析定位】

教师对编者安排这一版块内容的目的性不明,是导致日积月累教学偏失的主要原因。实验教材将原来的“积累与应用”改为现在的“回顾·拓展”,目的就是引导我们要善于联系整组课文来学习;将“读读背背”改为“日积月累”,旨在说明日积月累也蕴含着“人文内涵”,通过教学要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并产生浓厚的兴趣,促使其乐此不疲、孜孜以求的去主动学习语文、探索语文、掌握语文。简单的从“读读记记背背”这个角度去教学这一版块,势必把语文看做是纯粹的“工具性”课程,而忽视了它的“人文性”存在,忽视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感受、体验。再加上“应试教育”这根指挥棒的“魔力”,让我们很多一线教师势必采用了“读读背背”这种所谓的“操作简单、效果明显”的教学策略。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眼下该版块的教学缺乏可行的参考,无论是教学参考书,还是教案集之类的辅助书,对该板块的教学建议或是轻描淡写,或是视而不见。这方 2

面研究的缺失也造成了一线教师对这一版块的简单操作。

鉴于此,笔者对日积月累部分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把该版块的教学进行了重新定位,以发挥其更大的作用:1.以识记为起点的经典积累;2.以唤醒为起点的兴趣培养;3.以重组为起点的内容巩固;4.以串联为起点的知识扩充。

综上所述,教师在对待日积月累教学时,应当重新认识该板块的编者意图,走出“考试”这根指挥棒的桎梏,善于挖掘其人文内容,在积累运用过程中下足功夫,独具匠心。

【策略探微】

日积月累教学不是应付语文考试,也不是语文教学的点缀,重在积累学生的语言结构,重在建设学生的精神家园。笔者认为,日积月累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在日积月累教学中,在内容上要匠心独运,知晓其意,获得言语表现;品悟意蕴,获得和谐共生;阅览文本,获得满腹经纶。

一、广览众采,获得材料的广泛接触

很多日积月累中的诗词都是摘自名诗名词中家喻户晓的一句,每一句诗都有其特定的背景含义。因此,在日积月累教学中,借助不同形式,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触摸诗句的意蕴,从而亲近诗句,真正积累诗句。

1.以积累为目标的“寻花觅草集佳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说明积累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就是说文章要有文采,而文采从哪里来呢?这就需要我们平时要多积累。学生除了平日阅读课文的积累以外,日积月累教学中就是一个积累佳句的重要途径。例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中有关读书的名句,这些名句千百年来历久不衰,一直被人传诵着。于是我让学生课外继续收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学生马上就在自己的采蜜本上写下了自己收集的名句:欧阳修的“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以巩固为目标的“评词论句品意蕴”。

教学中引导学生细细品味,透过语言感受其背后隐匿的意蕴,由浅入深,联系生活,反复咀嚼、探究其中的内涵,从而品味语言,才能让文本进入学生的内心深处。

在教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关于生活启示的谚语,我先让孩子读,一遍又一遍地读,读正确、读流利,个别抽读,范读。然后对各句进行简单解释。之后我问孩子: 3

“你怎么理解这几句话?”学生纷纷联系实际或从已知的故事出发来体会这些谚语的道理。就如“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学生马上想起了“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在讲到“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学生就联系了班上一些同学,取得好成绩就骄傲了。这种评词论句不仅使学生体会了谚语的意蕴,也在讲述过程中理解运用了这些谚语。

3.以兴趣为目标的“画面重现合音韵”。

学生一堂课学习之后,往往会对某些环节印象非常深刻。此时,如果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利用“画译诗”的方法重现画面、利用音韵合拍的节奏感受韵律,牢牢抓住学生的心,不仅课堂上的效率高,也会激发学生课外积累的兴趣。

日积月累中有许多诗句往往取景状物,极有画意。学习这样的诗句时,可以以诗配画,用“画译诗”的方法。比如第八册语文园地一中的日积月累,描写风光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让学生欣赏或自已作画时不仅欣赏美的画面,也感受到了诗句的意境美。而且学生一下子就想起了刘禹锡的《望洞庭》、《桂林山水》中的“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另外我还补充了张志和的《渔歌子》,学生一下子提起了兴趣,早早地把《渔歌子》背了下来。

除画面重现感受到古诗的意蕴美之外,还可以根据音韵合拍,感受韵律美。如第七册语文园地二中积累的 “十二月花名”歌谣,我们用拍手歌的形式来吟唱,显示出了语言的节奏感,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使“十二月花名”变得简单易学,又记得快。

4.以迁移为目标的“同类相仿找朋友”。

教材从一年级下册到六年级都采用专题编排的形式,每一组课文往往都能反映同一个主题或内容,而日积月累的内容也与本组课文的主题相照应。比如五年级下册第五组的课文都来自于我国的古典名著,日积月累中也安排了与古代名著相关的歇后语。针对这一特点,我在教学完成后,让学生课外搜集出自于四大名著的歇后语,并讲讲这几个歇后语背后的典故,并展开竞赛。

出自于《西游记》的歇后语: 出自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 再如,有些日积月累中的成语分类较明显,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中描写人物的词语,我分类让学生在课外搜集:

形容人物外貌:

4

形容人物神态表情:

描写人物行动:

二、链接文本,获得言语的底蕴经验

有些日积月累的内容,来自古典名著或名人语录,来自诗人的诗篇。有条件的时候,我们不妨把原文也推荐给他们。让学生博读与精选相结合,获得更多的言语积累。

1.博读——以经典作品材料为内容主题,积累典范言语经验。

日积月累的内容出自于古典名著,如果好好利用日积月累的内容,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古典名著,则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例:在讲述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时,我对学生说这是周瑜和黄盖的苦肉计,正因为此,才有了之后的赤壁之战,而从这件事中也可以说明诸葛亮胜周瑜一筹。我没有对学生说整个故事,故意说了一半,学生在课堂上听了以后很好奇,个个兴趣盎然,下课纷纷去翻《三国演义》寻求答案。还有学生跑到我面前,告诉我知道这个故事的原委了。就这样大大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使其学到很多知识,另一方面,在这样的检索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自然的、轻松地认知氛围,增强了自主意识。

另外,很多日积月累的内容出自于名人诗篇,当我们背诵“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时,我们自觉地想到岳飞的《满江红》;当我们诵读“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时,我们自觉地想到《论语》;当我们看到“四面楚歌”时,我们总会想到“项羽被困垓下,乌江自刎”??当我们把日积月累的原文推荐给学生的时候,也是给学生一个自我积累的空间。

2.对比——以对比不同作品为材料主题,激发积累言语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储备,借助对比方式学习一些日积月累,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内容,化干瘪枯燥为形象鲜活,有效地唤起兴趣积累。

(1)以同题目不同内容为兴趣主题。

学习到相关的内容,我们可以将类似的知识点进行比较学习。这样,可以使学生的积累生动立体。如第九册第八单元的日积月累介绍的是毛泽东的词《卜算子·咏梅》。除了读背这首词外,我还推荐学生学习了另一首——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是,我把两首词放在一起让学生比较:学生读后,都有发现了两首《卜算子·咏梅》都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赞美了梅花高尚的品格。(在回答时一下子联系了《梅花魂》)。此外,通过学生朗读与教师引导后,发现同样的梅花,毛泽东的梅花在冰雪 5

中含笑怒放,陆游的梅花在风霜下寂寞哀唱;同样的词,毛泽东的词显得大气,从这首词中不难看出,领袖伟岸的人格和豁达的气度;而陆游的词则显得沉郁和拘谨,可以看出当时他苦寂、愁闷的心情。

(2)以与前册内容对比为兴趣主题。

在学习新的知识时,若能接新旧知识衔接,学生找到似曾相似的感觉,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中的日积月累的内容是积累对联,在这里介绍了回文联、数学联、叠字联和顶针联。其中的回文联(“地满红花红满地,天连碧水碧连天”)和叠字联(“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在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的日积月累中早已接触了:“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而顶针联则在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中的趣味语文中有所涉及:“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另外我还联系了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中已出现过的名胜对联。这样一联系,不仅温故而知新,学生感觉似曾相识,让学生感觉容易了很多。

三、学以致用,获得言语的实际应用

“日积月累”重在积累,而积累贵在运用,在教学中,我结合教学内容,巧妙激活学生的已有积累,让积累的词语“运动”起来,促使积累与运用的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1.从“日积月累”中来,到“课文”中去。

日积月累的内容的内容往往与相对应单元的主题密切相关,学习这些内容时,巧妙与课文相联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积累词汇,也加深对本组课文所表达主题思想的感悟。

(1)导入激趣。

日积月累的内容不一定要等到一个单元学完后才进行积累。仔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日积月累的内容与单元的主题总是息息相关。不妨在单元导语中巧妙运用,反而起到更好的效果。例如第九册语文园地二中的日积月累安排了积累思乡的语句。我在引入第二组导语时,我就从这些思乡的诗句出发:杜甫思念家乡时吟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有名诗句;张九龄思念家乡时用了“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表达了乡愁,袁枚思念家乡时流露了“明月有时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的感情。这单元,我们要一起看看古代孤身在外,形单影只的诗人,他们是怎样来表达他的乡愁的?我句话刚说完,细心的同学早已发现我说的这些诗句来自于日积月累,就把手 6

举得高高地,说我知道。我就顺势让学生读了,并告诉学生如果可以不看书说出来就更棒了。一等到下课,就迫不及待地背了起来。结果,一个单元还没有学完,这几句诗句他们都会背了。

(2)批注解析。

古文言简意赅,但往往包含着很多哲理。学生经常背诵这么诗句,如果把它用到课文中,并把它做为课文的批注,我觉得不仅体现学生的积累,而且更让学生明白了如何运用。例: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日积月累的句子,发现每句话中也包含着一定的哲理。现在你再读读这些句子,能不能把它送到我们的课文中去,把它作业课文的批注,你会怎么来写呢?

生:我想给《两小儿辩日》作批注,想提醒两个小孩,“人非生而知之者,熟能无惑?”因为课文孔子无法判断两小儿谁对谁错时,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所以我想把这句话送给他们。

师:说得很好,谁还能用你平日里积累的句子来作批注呢?

生:我想到了“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所以孔子不知道也是情有可原的。

运用日积月累给课文作批注,一方面巩固了对日积月累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做了适当的扩展,增加了对课文深层次的探索。

(3)评价概括

日积月累的内容也可以让学生来评价课文中的人物。例: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中安排的的16个成语,这些成语的学习时,我不禁有了一个新的主意,让学生把这些成语与刚学的《狼牙山五壮士》联系起来,用上2—3个成语来评价狼牙山五壮士。下面是学生写的几句话:

在日寇集中兵力,大举进犯时,五壮士临危不惧、勇往直前。尽管他们知道打败日寇,依然任重道远。但他们仍不屈不挠,为完成任务不惜一切。

2.从“日积月累”中来,到“生活”中去。

生活是学生阅读积累的源泉,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积累才是学生真正的需要,学生在积累大量的语言后,再运用到生活中去,不仅提高了文化素养,也增强了文化底蕴。

(1)创设情境选用积累。

在学习日积月累时,教师要创设情境,往往能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 7

让他们感觉到学习是解决新的问题的需要。这样不仅使日积月累的内容不再那么单调,也让学生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

小明期中考试中第了第一名,之后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了,不再努力了,老师就告诫小明虚心能帮助你把许许多多的事办成功;而骄傲自满,那十件事中可能会有九件办不成。小明听了,马上明白了老师的意思,知道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的道理,于是重新开始发奋努力。

玲玲去新疆旅游,经过大戈壁时,看到圆圆的太阳正慢慢西下。浩瀚沙漠中醒目的烽烟挺拔而起,不禁想到了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生活发现妙用积累。

生活是最生动的教科书。一次,带学生去余杭超山风景区游玩,我引导学生触景生情,切身感受“正月梅花香又香”。我顺势问梅花的香来自哪?学生马上想到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日常生活中,我还让学生去验证“鸡宿迟,鸭欢叫,风雨不久到”“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等词句的准确性。

3.从“日积月累”中来,到“写作”中去。

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词汇很多,学生头脑中的“米”是很多的,甚至是很好的,那么,为什么是很多学生作文写不好呢?往往词汇贫乏,语言干巴巴,毫无生命力可言。笔者认为:关键还是学生不会运用头脑中的“米”。因此,教会学生应用积累的语言才是“授人以渔”方法。

(1)有话可说。

日积月累中有很多内容可以直接运用,让学生选择一些或几个词语串编一个故事,创作一首小诗等,这些也是有效运用的好方法。如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中日积月累中按排了十六个描写人物的词语:身强体壮、满面春风、大摇大摆、目瞪口呆??我让学生用这些成语写话。有学生这样写道:李城钢身强体壮,每次运动会都能拿第一名。瞧,这次运动会上,他又大出风头。领奖时他满面春风地站在领奖台前,领奖拍照。然后大摇大摆地拿着奖品向同学们走来,同学们目瞪口呆地看着那十分漂亮的奖品。还有学生这样写道:文质彬彬的冯颖蔚,不仅故事讲得娓娓动听,而且运动场上总是能够看见她活蹦乱跳的身影,不管她有没有得奖,从没见过她垂头丧气。这些方法都十分注重学用结合,充分激发了学生积累的内驱力,真正使学生习得的大量词汇内化为积极语言,灵活运用于口语表和写话习作之中。

8

(2)有墨可点。

◆在词语扩充中丰富语言

日积月累能串编成故事,当然也可以成为学生的习作。如果把日积月累的写话要求进一步提高,就成为一篇很好的作文。如在一次作文中,有一位学生就把刚学的成语进行串联,利用精卫填海的故事把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中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含辛茹苦等16等关于磨励意志、艰苦奋斗、尽职尽现、不怕困难的成语扩充成一个故事。

◆ 在启示收获中丰富语言

日积月累的内容往往富有一定的哲理,若以此为小的切入口,根据诗句内涵作文不仅解决了素材难找的困惑,而且这类文章切入点小,往往能写出好文章。如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的习作要求:我们常会从生活中获得启示,一件小事、一句格言、一幅漫画,都能引起我们的思考,从中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很多学生就从日积月累中选取内容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实际。有学生选取了“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也有学生选取了“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进行了习作。

日积月累虽然是语文园地中的一个很小的版块,但是对学生的语言积累和发展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积累和运用语言,不妨让我们从 “日积月累”做起。

参考文献: 【1】杨再隋,《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J),广西: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06

【2】成尚荣,《为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9

更多相关推荐:
厚积薄发

厚积薄发以长久地努力赢得明天的成功学习刘花兰校长报告的体会20xx年10月13日上午高密市开发区的全体教师齐聚开发区中学听取了刘花兰校长的报告会刘花兰现任诸城市龙源学校校长31岁荣获山东省美籍华人李信麟教育基金...

厚积薄发

厚积薄发厚积薄发厚积指大量地充分地积蓄薄发指少量地慢慢地放出多多积蓄慢慢放出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此句源于君子厚积而薄发一句意思是经过长时间有准备的积累即将大有可为施展作为苏轼杂说送张琥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

厚积薄发

厚积薄发阅读积累的内化与输出庄子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告戒人们知识的积累是很重要的只有当量变的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能达到质的飞跃荀子曾经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

宁静致远 厚积薄发

宁静致远厚积薄发作者焦亮20xx年在大家对世界末日的惊恐中渐渐退去20xx年倏忽间已在眼前博德维在此之时却在飞速的发展着真有点和时间赛跑的味道有时我还真觉得我们博德维人建造的不是气膜建筑而是诺亚方舟博德维像一个...

厚积薄发

厚积薄发浅谈高三复习中写作素材的积累赵玉平立言之要在于有物物就是文章内容它是靠材料来体现的材料是构成文章的要素之一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写作者来说米就是材料没有材料就写不出好文章来材料是写作的物质基础我们的高...

厚积薄发 重在积累

厚积薄发重在积累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延吉市进学小学宋继红在充满知识与激情的时代跳动的思绪追赶着时光的脚步语言文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为未来的人才发展铺就了坚实的道路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深知其中的重要性而今...

厚积薄发的创业

厚积薄发的创业不知道从啥时候开始兴起了一股风潮大学生一毕业基本都不找工作了现在都必须得创业几个朋友一聚会聊天你要说你在哪哪上班打工人家就觉得你没上进心没个XX创始人CXOXX公司合伙人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搞互联...

谈中学生作文的厚积薄发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谈中学生作文的厚积薄发中国有句俗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把写作文比成煮饭的话那么文章中所用的材料就好比煮饭用的米一样再聪明的媳妇没有米也做不出饭来写文章也是如此要想做到内容充实有意蕴就...

厚积薄发 放飞梦想

厚积薄发放飞梦想我们都知道语文学科皮厚就是说学习语文并非一日之功不像学习其它技能或技巧一样一蹴而就而是靠集腋成裘日积月累努力和积淀才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好语文必须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不断体验不...

唯有“博览群书” 方能“厚积薄发”(曹建英)

唯有博览群书方能厚积薄发唐山市安各庄小学曹建英今天作为唐山市第六批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员有幸聆听了唐山师范学院张学鹏教授关于书法教学的精彩讲座才得以真正体会到了博览群书的真谛张教授洒脱地于一点一横间畅谈书法的真谛...

厚积薄发 用书籍点亮心灯

厚积薄发用书籍点亮心灯喷薄欲出让书香溢满校园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读书越来越成为提高师生素养培养综合实践能力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正是基于这一思考我们汝南县第三小学以县局倡导的加大课改力度打造书香校园为契...

论“厚积薄发”对于学生写作的意义

论厚积薄发对于学生写作的意义摘要厚积薄发是一个对作文教学很有启发意义的成语所谓厚积就是大量阅读积累基本的语文素养对学生而言厚积至少有三层意义即积累思想使之有可能捕捉到生活的种种情趣积累素材使之在操作中有材料可用...

厚积薄发名言(2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