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

时间:2024.4.14

《狼牙山五壮士》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也是一篇大家非常熟悉的经典课文。但教学思路和方式的改变,却让我得以完成一节简约但不简单的公开课教学。细细回味,有以下几点感触:

一、学会提炼,设计简约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记叙,层次分明,脉络清晰。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在设计中如何删繁就简,突出中心,落实目标呢?在李校长的精心指导下,我紧扣课题中的“壮士”一词,让学生先说说自己心目中的“壮士”。在此基础上,带着思考走进文本,感受字里行间所体现的壮士形象。每一部分,紧紧围绕一个关键字,去朗读,去品味,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如,“痛击敌人”部分,紧扣一个“打”字,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五位壮士神态、动作的不同描写,感受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他们英勇无畏的“壮行”。“引上绝路”部分,则突出一个“走”字,引导学生从这看似简单的言语中,体会五位壮士当时的处境和做出的选择。通过情境设置,走进人物内心,体会这豪言壮语所包含的英雄情怀。“顶峰歼敌”中,连续的动作描写是一大特色,教学中则紧扣“砸”字,体会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情感。最后,“英勇跳崖”部分突出一个“跳”字,感受这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壮举”。

学会了提炼重点的方法,让我的教学主线明晰,目标明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更富有实效。

二、学会放手,体现简约

这节课我做到了四“让”: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读”;让学生有机会“问”;让学生能经常“议”;让学生能自由“讲”。为何称他们为壮士?他们的壮举体现在哪里?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既表达了心声,又张扬了个性。学文后,引导学生在对比中体会第二、四自然段在写法上的异同。学生通过前文的学习和对比阅读,知道这两段都是描写五壮士奋勇反抗、痛击敌人的场面,都写了人物的动作,但第二自然段的描写重点是每个人作战时的神态和动作,第四自然段则从侧面——敌人的悲惨下场来表现五壮士的机智、英勇,突出了他们对敌人的仇恨。以此来体会文本内容,再次朗读时,学生的情感就更易激发和表达出来。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进行理解,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从而让学生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敏感程度,使教学达到了应有的效果。这样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将课堂还给学生,使我们的课堂跳出了繁琐的分析模式,真正达到了简约而不简单。

三、巧用资料,实现简约

在本单元学习目标中,要求培养学生收集、整理相关资料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因课文内容离学生生活年代较远,学生缺乏直接的了解和感受,因此,在教学中,我适时巧妙地运用图片及文字资料,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使朗读的层次也有所提升,可谓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细读“引上绝路”部分,“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此时,我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绝路”的含义。学生们看到险峻的棋盘陀时都情不自禁地发出惊呼,也进一步体会到五位壮士把生的希望留给了群众和主力部队,而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进而走进了人物内心,体会到了这豪言壮语背后所体现的英雄情怀。

再如,“顶峰歼敌”部分,一个“砸”字虽引起了学生的关注,但对于为什么用“砸”,却仅停留在表面的感受。于是,我适时出示了一段文字资料,当学生们看到那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了解到日寇犯下的累累罪行时,他们的痛恨之情被点燃,也明白了在最后一刻,这一个“砸”字,饱含了壮士们对敌人的无比仇恨,也饱含了他们对人民的无限热爱。这样,不仅体会到了用词的精准,更使学生的朗读由内而发,自然流露,实现了朗读的层次与提升。

“简简单单教语文”,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化繁为简,引领学生在阅读、思考、表达、运用的过程中,发现文字背后的含义,体会其中蕴藏的情感。简约却不简单,让我们努力追求这样的境界吧!


第二篇: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


15《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

15《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九册的课文《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全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本组课文以“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老师通过激昂感人的语言和逼真的课文演示,将学生带入了战火硝烟的战争年代,体会革命先烈英勇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深化了主题.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板书、作业布置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 教材分析

首先我说说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本组课文训练的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我们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狼牙山五壮士英勇战斗,坚贞不屈,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2、 能力目标:理解能力、朗读体会能力的培养。

3、 德育目标;学习他们爱护群众,英勇杀敌,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五壮士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在这堂课中,我们采用了自主合作,小组交流,朗读体会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电教创设情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们还采用了课件,网络等现代教学媒体.

教学过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交流,朗读体会,阅读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新型的的良好的课堂氛围.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们主要从六个方面来进行教学.

(一)运用电教,激发兴趣,理解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明理.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为了调动学生学可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老师巧妙播放狼牙山势险峻的片段,学生如身临其境,怀着浓厚的兴趣开始了本课的学习.

小学生情感易受感染.在课文重点处,运用电教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重点内容,老师在讲“顶峰歼敌”时,演示五壮士在顶峰用石头砸敌人的壮烈场面,使学生像五壮士一样进入了“阵地”,学生深深被五壮顽强的英雄气概和高度的革命责任感所感染。

明理是阅读的重要阶段。为了突破五壮士为什么要跳崖这个难点,特别是五壮士当时的心情及内心感受,老师出示了五壮士英勇跳崖的片段,使学生理解五壮士完成任务后的喜悦和对祖国无限依恋,对人民无限热爱之情,体会他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二.以情促读,总结读法,运用学法,读中感悟。

老师先指名朗读:初读想象五壮士的形象。接着通过“顶峰敌”的影片回顾又让学生品读好词段句,体会五壮士与敌人作战到底的目的,是为了部队和人民,更加为了祖国,所以,学生对五壮士无比崇高敬的真情实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这时我们及时总结:品读体会感情。

老师引导学生运用学法,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英勇跳崖”部份,这样既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又体现了从扶到放的教学特色。

三.自主释疑,合作探究。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在这课里,要引导学生提问,把学生的主动权放给学生,这样做,为学生指明了方向,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这个教学步骤中,我们以课堂为主阵地,始终将“分组讨论,合作交流“作为一种激活课堂信息交流,促进学生目标达成的有效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老师多次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如运用学法合作探究英勇跳崖部分,老师先让学生初读并想象: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在学完本段后,再讨论:同学们,看到五壮士应英勇地跳崖后,你们想对五壮士说些心里吗?

这样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室呈现一种“个性思想展现,交流意识浓厚“的良好氛围。

四、整合资源,课堂延伸,情感升华。

语文资源十分丰富,充分整合课内外资源,以点带面,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课外知识,全面提高语文水平。我们在学习顶峰歼敌的片段中,让学生用成语汇报脑海中出现的五壮士形象,丰富学生语汇。在学完课文后,老师提供网址,让学生浏览抗日战争的资料,使学生爱英雄、学英雄的感情得到升华。

五、板书设计直观形象。

这节课的板书既形象又条理清楚,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发展脉络,中心突出。

六、作业布置大胆创新,体现个性。

在学完整篇课文后,老师让学生给自己布置作业。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浓厚的学生兴趣,又体现了个性思想,满足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五、板书设计直观形象。

这节课的板书既形象又条理清楚,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发展脉络,中心突出。

六、作业布置大胆创新,体现个性。

在学完整篇课文后,老师让学生给自己布置作业。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浓厚的学生兴趣,又体现了个性思想,满足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五年级第九册第七组第22课《狼牙山五壮士》。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具体说课。 一、教材分析 课文基本内容 本组课文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内容展现的是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优秀的英雄儿女们奋起抗争的革命斗争故事,饱含了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教师通过课文内容的讲解和激昂的朗读带领学生进入曾经的战争年代,体会战士们的爱国热情和他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通过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深化文章的主题。 二、教法和学法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和演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课文和同学谈论交流等方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加强朗读,做到“以读促情、以读感悟”。另外,教师配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和板书等方法来促进课堂教学。 三、教学过程

复习知识,设疑导入

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之前,刚学习了本组的第一篇课文《圆明园的毁灭》,学生们对课文中丑恶的侵略者们很仇恨,近代史的那一段屈辱的历史激发起了学生们强烈的爱国心。教师牢牢地抓住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导入新课《狼牙山五壮士》,强调优秀的中华儿女们为了祖国和人民,与侵略者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更有无数的英雄们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看看课文中的五位壮士又有着怎样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从这个课题中我们知道了什么?要求回答出地点、人物。

那么这些人物在这个地方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这样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提出疑问,再去课文中寻找答案。这篇课文的重点是突出了一个“壮”字,需要学生用心去领悟五位战士的壮烈豪迈。那么接着教师结合《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的教学难点,在新课一开始,就扣住“壮”字进行设疑:课题中用的是“壮士”,那能不能把它换成是“战士”呢?为什么?要求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快速默读课文,并划出课文中的新字词,多读几遍,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这样子做就从学习的一开始把学生推到了课堂学习中主动探索的位置,给学生指明了学习方向,同时又激发了他们要求解决问题的兴趣,更有利于他们学习课文,培养感情。 在交流之后,一起来分析答案。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了了五位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把敌人引上狼牙山,痛歼敌人之后,壮烈地跳下悬崖的故事。全文可以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小节)接受任务;第二部份(第二小节)诱敌上山;第三部份(第3小节)引上绝路;第四部分(第4—5小节)顶峰歼敌;第五部分(第6—9小节)英勇跳崖。 理清课文的结构和思路之后,学生已经从整体上把握了故事内容,初步体会到了五壮士在敌我力量悬殊的危急情况下,接受任务的视死如归和壮烈豪迈的精神。教师紧紧抓住学生的初步体验不放,解决学习之前提出的问题:可不可以把“壮士”换成“战士”?为什么?因为虽然两者都是表示人物,但是“战士”是指部队里的士兵,仅表明他们的身份而已。“壮士”是指意气豪迈而勇敢,不怕牺牲的人,还饱含着作者对人物的敬佩和歌颂的感情色彩。并不是所有的战士都可以称为“壮士”的。所以课文的标题是用“壮士”,不能替换成“战士”。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步步深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五壮士的“壮”,感受他们为了完成任务不惜牺牲生命而壮烈跳

崖的英雄故事,在他们的脑海里已经刻下了深深的“壮”字,这样,学生又对五壮士的形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走进课文,走近英雄

在具体的课文内容讲解中,第一部分略讲,提出问题:六班的五位战士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内容引申:19xx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引导学生抓住“集中兵力,大举进犯”看出敌我力量悬殊,情况非常危急,然后了解晋察冀根据地的重要战略位置和狼牙山的险峻地势,在这些情况下,五位战士毅然接受任务,并且毫不退却,要求学生说出他们对五位壮士精神的认识,引导学生回答出五壮士为了大局不顾个人安危,不怕牺牲,顽强斗争,壮烈豪迈??

第二部分通过问题的层层设置来了解整个部分的具体内容,并且通过五位战士在痛歼敌人时的不同表现来体会感情,要求学生练习朗读,读出气势。这五位战士接受了任务之后怎么做的?(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敌人,一遍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将敌人成功地引上了狼牙山之后又是怎么做的?(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他们在痛击敌人时有怎么样不同的表现?可以体现出他们怎样的气势?这里先请同学们找出来再一遍一遍地读,细细地体会每位战士的气势。找出描写每位战士在痛击时不同表现的关键词。(马宝玉:沉着;葛振林:满腔怒火;宋学义: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把脸绷得紧紧的)这些描写神态和动作的词语可以看出战士们怎样的精神?要求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英勇豪迈,视死如归,内心充满了对敌人的仇恨,对人民和祖国的热爱??)在学生初步理解之后,还要继续朗读,通过读才能真正地体会,《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求学生自由读、试读、品读、指名读、分男生女生读和全班齐读等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入境,获得感受,读出理解,得到感情的升华,以达到敬佩英雄,痛恨敌人,热爱祖国的情感体验。在学生感情得到激发的时候,回到课文接下来的内容中,(由于他们的英勇斗争,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这里可以看出这五位战士已经完成了掩护任务,让学生能够在情绪高昂的时候体会五壮士坚决完成任务的决心。 “引上绝路”部分

讨论回答:五壮士完成任务后,为什么往三面都是悬崖的狼牙山顶峰棋盘陀转移?

出示相应的课文内容,使学生明确准备转移时,面对一条生路,一条死路,五壮士选择用自己的牺牲换取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的安全。表现了五壮士的勇敢和壮烈。而班长的一个“走”字,铿锵有力,体现出班长的坚定与果断。这里没有写其他四个战士的语言,止泻他们内心“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饱满者五壮士对人民深切的爱,以及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

“顶峰歼敌”部分 朗读课文,说一说在顶峰歼敌是从几个方面来写的。使学生感受到一方面五壮士英勇奋战,另一方面敌人惨败,抓住“叽里呱啦”的喊叫声,“纷纷滚落山谷”等语句,形象写出了敌人的可耻下场。 请学生找出五壮士英勇歼敌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来的非常米,非常迅速,非常有力。这两句话充分体现出五壮士的英勇杀敌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并在有感情朗读中进一步升华情感。 “英勇跳崖”部分

“五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引导学生感受五壮士意志坚强,不可动摇,突出他们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他们牺牲前,脸上胜利的笑容,表现出他们高度的责任感。

画出五壮士跳崖的语句,指导学生从五壮士的动作,神态,语言中体会他们跳崖的居心,

以及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勇于献身的英雄气概。并引读:“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到达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 产 党万岁!”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同学们,此时你有怎样的感受 ?谁能说说为什么说“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引导学生在有感情朗读中体会出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 第五步、播放影片,升华情感 播放影片片断:壮士跳崖

教师总结:狼牙上五壮士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日颂歌,他们的名字鼓舞着中国人民的斗志,他们的英雄气概和战斗精神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永放光彩,他们的名字与日月同在,与山河同在。 四、板书设计 22 狼牙山五壮士

|| ? 战士

顶峰歼敌 英 引上绝

路 勇 跳

诱敌上山 崖

接受任务

马宝玉:沉着 葛振林:满腔怒火 宋学义:使出浑身力气 胡德林 胡福才:全神贯注

这样的板书不仅条理清晰,突出重点,而且形象较好,有利于学生通过简单的板书来更好地理解课文结构和主要内容。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们能够进一步激发强烈的爱国热情。整个教学设计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实际情况来实施,在教学过程中,内容丰富,在理解中注重以读来悟出感情,促进感情。并配合多媒体课件来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努力达到重点和难点的突破,总体上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映较好,但是对于细节的把握还不够到位,需要继续努力

《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 教材分析

《狼牙山五壮士》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2课的课文。这篇课文记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的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

根据第一课时的安排,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会用默读的方式阅读文章。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五壮士英勇豪迈、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二、说教法学法

本课教学,我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它的操作程序是:导题示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当堂训练,这样设计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全体学生在积极参与,相互合作的学习活动中,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三、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出示目标

(出示狼牙山风光图片,请同学们欣赏)

导语:同学们欣赏了这组风光图,一定被那美丽的景色所吸引。这里由于群峰状似狼牙,直冲云霄,故又名狼牙山。狼牙山有五坨三十六峰,山上有流泉飞瀑,苍松翠柏,还有一些石棋盘、老君堂等历史遗迹,尤其是巍然耸立的顶峰棋盘陀有一座五勇士纪念塔,高大雄伟,你们想知道这座纪念塔的来历吗?今天我们将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课,来了解一下五位英雄的故事,感受他们的伟大精神。 板书课题——狼牙山五壮士

今天我们要完成以下学习目标(出示目标)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思路。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要完成以上学习目标,还要请出自学指导帮忙。 请看自学指导一: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如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或不理解的词语做上标记,可以借助拼音、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解决,并读通句子。

(5分钟后比一比谁的生字读得最正确,谁的词语理解的最准确)

1、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2、检测: 投影出示生字: (1) 读准字音 (2)注意字形,写一写 (3)投影出示词语

日寇 晋察冀 葛振林 大吼 抡起 紧绷 崎岖 尸体 棋盘陀 龙王庙 斩钉截铁 任务 满腔怒火 坠落 雹子 仇恨 眺望 粉身碎骨 磨盘 居高临下 热血沸腾 山涧 昂首挺胸 壮烈豪迈 坚强不屈 横七竖八 悬崖 屹立 惊天动地 气壮山河 (4)解释词语

悬崖 屹立 惊天动地 气壮山河 山涧 崎岖 斩钉截铁 居高临下

3、检查朗读课文,要求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自学指导二:

1、请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五壮士”分别指谁? (教师提示:快速默读就是一行一行地读,不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读,用眼睛扫视,边读边想。)

2、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每一部分分别讲了什么? 3、检测:出示检测题 指名回答

问题一:课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向(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五壮士”指(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问题二:

第一部分(1)接受任务

第二部分(2)诱敌上山,痛击敌人 第三部分(3)把敌人引上绝路 第四部分(4—5)顶峰歼敌 第五部分(6—9)壮烈跳崖 四、当堂训练 听写生字词

最后,我设计了一个作业。收集有关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故事,也可以背本文中你最感兴趣的部分。这样就使课堂内外课堂结合,坚实了基础,让学生可续性发展。

四、板书设计

顶峰歼敌

引上绝路

马宝玉

葛振林 壮烈跳崖

诱敌上山 宋学义 胡德林 胡福才

板书采用简笔画与文字组成。图文并茂,直观形象。整个板书围绕着五壮士英勇歼敌,勇于献身的情境来安排。突出了本文的叙述顺序,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壮烈跳崖。体现了五壮士英勇杀敌,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板书既有老师参与,又有学生参与,充分体现了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

《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下面,我就教材、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说说我执教的《狼牙山五壮士》一课。 一、教材分析:

《狼牙山五壮士》一课属精读课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课文字里行间饱含着对五壮士的崇敬与颂扬,对敌人的入骨仇恨。课文中英雄事迹感人肺腑,人物形象高大鲜明。他们的感人事迹所体现的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的精神,已成为全民族共有的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

在细读并感悟文本后,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两点:⑴、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⑵、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目标有了,课堂教学的方向就清楚了。为了更好地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即,有感情地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尤其是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及片段的品味、感悟、诵读与背诵,进一步感受五壮士的英雄形象及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二、教法、学法。

本节课中,我重点采用了引导学生读书和品析词句的方法进行教学。有人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显然,此语凸显并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尤其是朗读是小学生学习课文最根本的方法。就读的形式而言,我力求多样化。有凸显自主的自由读,有个性鲜明的示范读,有情语兼容的齐读,还有个别读,分角色读等等。读书,在语文教学中,它既是一种手段,也是目的,即通过读来引导学生明白语言文字浅层及背后的深刻内涵,同时,又在读中品,品中读,来进一步提高读的能力与水平。品析词句法,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手段与途径。因此,在这一节课中,我先后多处紧扣关键句,并抓句中的关键字词深挖并体会文字背后的真正含义。引导学生明白“读书要学会用两只眼

睛,一只眼睛看到文字,做到字字入目;另一只眼睛看到文字背后,体会文字的内涵。”如此,文字得到了训练,课文也读“深”了,读“透”了。学语文,是为了什么?一句话,用语文,运用来自生活的语言,同时,又学会在生活中去运用语言。学法上,我主要采用引导学生读书和引导学生品析、感悟的方法,旨在课堂中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习惯。 三、教学过程。

我的课堂教学过程大致分为如下七个环节: ㈠、三读课题,初识“壮士”。

课伊始,我引导学生“三读”课题,目的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并感受“壮士”的英勇形象,同时,步步引导学生体会读课题也有大学问——即,得做到“眼到”“心到”“情到”。何为眼到?即看准了,写正确了。何为

心到?即读后有思考,理解了再读。又何为情到?即,引领学生体会到一定的情感后,再带着情感读。如此,真正体现了读书的层次性,而不是简单、机械地反复读“无用”之书。

㈡、整体读文,诱启情感。

学习任何一篇课文,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是十分必要的。假如课堂上没有整体感知的环节,我认为是不完整的。实践证明,没有学生充分地感知课文,就不可能有学生富有鲜明个性的感悟与体会。此环节,我不仅将安排近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且充分地读文,还于读后设计了“读了课文后,你心里是什么心情?”这样一个问题。如此安排,将会起到一石三“鸟”之效。其一,学生在自由读文的基础上,感知了课文的大意。其二,学生在自由读文的同时,实践着读课题时提出的“眼到、心到、情到”三个不同层次的读书要求。其三,读文后,学生在诉说内心情感的同时,也为下一环节再识“壮士”作了一定的情感铺垫。试想,学生心里究竟会是什么情感?我想,一定是充满了对五壮士的敬与爱,对敌人的仇与恨。这两种情感是相互的,交融的。也就是说,学生对五壮士的敬与爱越深厚,对敌人的仇与恨则越入骨。换言之,学生之所以对敌人有着入骨的仇与恨,是因为学生对五壮士有着深厚的敬与爱。 ㈢、学习“跳崖”,再识“壮士”。

之所以在学习课文内容时,先引导学生学习最后一部分——“跳崖”,是因为这部分是整个课文情感的高峰。当然,在解读教材的同时,我也在思索着一个问题:“如何让学生真正在这一部分中再识壮士?”除了引导学生反复读书外,还必须借助这一部分中的关键句。通过对关键句中字词的品读与赏析,进而去感受五壮士的壮言、壮举。如,引导学生品读“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一句,则抓住“砸碎”“第一个”“纵身”“昂首挺胸”“相继”等词语,从中体会到五壮士对敌人的仇恨,和五壮士那视死如归、英勇顽强、宁死不屈及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再如,引导学生品味“五位壮士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一句时,抓住“眺望”“望望”两个词,在引导理解与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深挖其内涵。质疑:透过“眺望”一词,你能体会到五壮士怎样的内心?(生:喜悦)因什么而喜悦?再质疑:透过“望望”一词,你又能体会到五壮士怎样的内心?(生:可笑)因什么而可笑?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味,品后再读。这样,文字得到了训练,语感得到了培养,语言得到了积累,情感也自然得到了升华。 ㈣、学习“抉择”,又识“壮士”。

试想,除了五壮士“英勇跳崖”这一部分外,还有哪一部分最为之感动呢?当我反复读文后,我的理解是“引上绝路”这一部分最为之感动。因为这是一次生与死的抉择,即摆在五壮士面前有两条路:一为生路,一为死路。但这一选择却是在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之后所做之抉择。原本他们完全可以顺利撤走,可当他们想到为了让已转移的群众和连队主力更安全些,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死亡之路。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真正感悟这一层内涵。我引导学生在读这部

更多相关推荐: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寺坪小学孟君狼牙山五壮士是新课标人教版第九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精读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这篇课文所写的事是战争年代时期发生的事不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学生学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让学生在课前充分的预习搜集有关狼牙山五壮士的材料来加深理解本节课的教学我尽量体现简单语文教学但是在本节...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在理解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语句上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语感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是学生的认识逐步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教学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我...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同样的教材狼牙山五壮士以前的教学和现在却有不同的感受以前的我费力地分析着故事情节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课堂平静得如死水一潭而今我轻松地和学生在一起学习兴致勃勃地探究着回味着激动着课堂上智慧的火花四...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狼牙山五壮士是新课标人教版第九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精读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

狼牙山五壮士教后反思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讲述的是19xx年发生在河北省狼牙山上抗击日寇的壮烈故事在这篇课文中塑造了狼牙山五壮士的光辉形象同时本文的语言处处渗透出一种悲壮的美因此我把分析语言朗读语言体会人物作为这...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在教学这一课时我主要合理地运用课件创设情境设计了以读导情悟情激情的教学方法让读书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根据不同训练的目的设计了自由读试读品读指名读引读分角色读齐读等多种形式...

五年级语文《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

五年级语文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20xx学年第一学期陈丛英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适合自己的...

《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反思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甘国良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轮教学反思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轮教学反思桥头第二小学任莉今天我随着郝洁老师和所有学员来到东莞大朗镇中心小学进行了狼牙山五壮士的第二轮磨课第一轮磨课后除了保留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外我几乎推翻了整个设计的流程因为郝洁老师给了我一个很...

《狼牙山五壮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认识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任务大吼满腔怒火搏斗崎岖横七竖八尸体斩钉截铁坠落雹子仇恨热血沸腾昂首挺胸坚强不屈惊天动地气壮山河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英...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4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