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教学设计

时间:2024.5.2

《风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字,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憧憬”的意思。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初步感知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读懂课文的内容,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感悟孩子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变化,体会孩子们对风筝的深情,对希望的幻想。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体会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

在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的。

教学过程:

五分钟推荐:主题——快乐的童年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做《风筝》。(板书课题)古往今来,有很多文人墨客书写过有关风筝的文字,我们先来读读这样两首古诗:(出示文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师:这里面没有写到风筝啊?怎么老师说这首诗也是写风筝的呢?【这首诗里面说“忙趁东风放纸鸢。”“纸鸢”就是指风筝。】

2.师:你说的真好!联系上面的句子看一看,这是说孩子们放学回来得很早,于是——(生齐读:忙趁东风放纸鸢)

师:这是古人诗句中的风筝。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题目就叫《风筝》。谁能大胆地猜测一下课文可能是讲什么的?

【可能是讲风筝的样子和用途。师:你猜测这是一篇说明文。】

【讲了和风筝有关的一个故事。师:你认为更侧重于叙事。】

师:还有其他的想法吗?

师:啊呀,一只小小的风筝就引发了你这么多多情的遐想,那么,这篇课文到底讲的是什么呢?现在请你轻轻打开课本认真地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查查字典,或者问问老师和同学,把课文读通顺,看看课文到底写什么了?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拿到课文,自己小声练习读

A. 读准文中字音,读顺句子。

B. 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学生读书,老师巡视帮助学生。)

2、出示生词,认读生词。

精心 依然 拼命 抖动 磨坊

大惊失色 千呼万唤 垂头丧气

师:有同学提出来这两个字不认识,看黑板。(板书:憧憬)谁知道什么叫“憧憬”?【憧憬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师:回答得非常准确。这两个字都是竖心旁,看来跟心情有关,表示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神往。

师:还有同学提出这个字不认识,(板书:倏)这个字念“shū”,它表示什么意思呢?

师:等一下我们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它。

3、学生再次默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哪些事?

好,下面我们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思考:这篇课文围绕着风筝主要讲了什么?

(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了“倏”的意思,教师相机评价。)

师:我们没有接触到课文的时候,大家预测了很多课文可能写了什么,现在我们已经读过课文了,谁能用一句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主要讲了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做风筝,放风筝的事情。】

师:你是从哪儿找到了这个答案?【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说“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师:真好,你真会发现。(打出文字投影,师范读了这句话) 你们从哪儿可以看出来作者在童年的所有回忆当中情有独衷的就是做风筝、放风筝呢?【因为作者说那是“最大的快乐”。】

师:你体会得真好,请你们自己练习读一读,读出作者对风筝的感情。(学生练习读,教师指名汇报,通过评价来进行感情朗读的指导)

师:这句话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作用,因为我们发现,它还领起了下文。接下来的课文很自然地就记叙了作者他们做风筝和放风筝的情景,

三、运用情境,学习课文

师:你觉得作者在做风筝和放风筝的过程中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你从哪儿可以体会到他的心情?请你再一次默读课文,把你能够体会到作者情感的句子划下来读一读。

(学生默读,进行标画,练习朗读,反馈交流)

(一)做风筝

师:谁来给大家读一读你体会到作者情感的句子。

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师:(出示相关文字投影)你能够结合自己的理解,把“精心”换一个词语吗?【用心、认真、专心、一心一意】

师:我们用心、认真、专心、一心一意做着的是一只怎样的风筝呢?生交流【预设一:我认为是一只原本想做成像蝴蝶样,而实际上什么都不像的风筝。师:你读书真细心。】【预设二:我认为是一只被作者他们称为“幸福鸟”的风筝。】

师:不是什么都不像吗?怎么又被称作“幸福鸟”呢?【生因为在孩子们的眼里,像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种快乐的心情。】

师:看来,我们很容易被这样的一份纯真所感染,那么为什么孩子们还要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上面呢?【因为风筝寄托着他们的憧憬和希望。】

师:看来你已经真正理解了“憧憬”这个词语的意思,用在这里很准确。

【因为他们想让自己也跟着风筝飞上蓝天。】【我们知道人是没有翅膀的,根本不可能飞上天空。但是风筝可以,这也就是说,风筝可以完成孩子们的愿望。】

师:是呀,当我们脚踏大地的时候,我们的心灵却可以像风筝一样飞翔在天空。对于每个人来说,这种心灵的自由与快乐都是最幸福的事情。我注意到这一段当中还有这样一句话——“做个蝴蝶样的吧”,你觉得这句话可能是谁说的?

师:为什么作者没有注明是谁说的呢?

师:我觉得这句话应该这样说:“是谁说的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童年做风筝那美好的一幕已经清晰地定格在我们的脑海中。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一份美好与甜蜜再来读这一段。 (学生感情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师:请同学们继续汇报。

(二)放风筝

(读文)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叫喊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

1、师:大家看文中的这个“翩”字,左边是个“扁”,右边是个羽毛的“羽”字,又扁又薄的羽毛飞起来会怎么样呢?【飞得高、飞得快】

师:你们通常用“翩翩起舞”这个词语形容什么?

师:在作者的眼中,那只什么也不像的风筝就像你们眼中的色彩斑斓的蝴蝶、孔雀一样翩翩起舞。

2、风筝离开地面,开始飞起来了!越飞越高,他们在空中翩翩飞舞,你觉得此刻飞起来的仅仅只是风筝吗?随着风筝一起飞起来的还有什么?

讨论明确:

风筝飞起来了,我们的快乐也飞起来了!

风筝飞起来了,我们的----------------------!

3、师:风筝越飞越高,他们的快乐也就——越飞越高; 风筝越飞越高,他们的幸福也就——越飞越高;…… 让我们带着这越来越浓的快乐,读读这段话。

风筝越飞越高……指名读。

4、师: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他们究竟是怎样地说呢?你能想像得到吗?【惊讶、羡慕】

师:村里人在羡慕什么呢?【羡慕我们把风筝放得高。】 师:仅仅是因为把风筝放得高吗?你能否尝试着去理解一下它背后的意思。【羡慕我们无忧无虑的生活。】

师:还记得我们刚才读过的诗句吗?(出示文字投影)村里人羡慕我们的原因就是——【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师:是呀,我们拥有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拥有着那个年龄段独有的天真和快乐,这怎能不让人羡慕呢?请你带着这份孩子们的快乐和村里人的羡慕再来读读这一段。

(学生练习读)

(三)丢风筝

从早晨玩到下午,我们还是歇不下来,牵着风筝在田野里奔跑。风筝越飞越高,似乎飞到了云彩上。忽然吹来一阵风,线嘣地断了。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下,便极快地飞走了。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师:我们的快乐还不至于此呢!还有更快乐的呢!(生读)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生读)你读得很好,我感受到了风筝飞走时孩子们的焦急。刚才这位同学读得非常好,谁还能讲一讲呢?

【从早晨玩儿到下午,孩子们都不肯停下来,可见他们对风筝的迷恋。】

师:“迷恋”这个词语用得非常到位,我很欣赏。【不过是一只很普通的风筝,然而却让作者和他的小伙伴大惊失色、千呼万

唤,足以看出他们对风筝的喜爱。】

师:这里面谈到了“大惊失色”“千呼万唤”两个成语,分别该怎样理解呢?

(板书:大惊失色,引导学生逐字理解。大:吃惊的程度 惊:吃惊 失:失去 色:颜色 大惊失色:表示因为吃惊而使得脸都变色了。)

师:我们再来看“千呼万唤”这个词语。(板书:千呼万唤)“千”和“万”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呼”和“唤”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千呼万唤”的意思就是——(喊了很多遍) 师:从中你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怎样的心情呢?(着急。) 师:是呀,孩子们着急地又是拍手,有时叫喊,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喊?

师:不知道喊了多少声,不知道唤了多少遍,声声都饱含着我们的情感,这就叫做——(千呼万唤)

师:我们民族的文字当中,有很多词语都是像“千呼万唤”这样的组成方式。你能再举个例子吗?(千山万水:这是形容走了很远的路,历尽了艰辛。千言万语:这是形容说了很多话,写了很多话,要表达的情感实在太多。千军万马:你们说这是形容什么?兵很多,队伍很壮大。)

师:我们回过头来再看,尽管我们千呼万唤,也没有留住风筝。有谁在接下来的文字中也体会到作者对风筝喜爱的感情了吗?

(四)找风筝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师:我们都哭了,为了一只怎样的风筝呢?(教师在学生回答时板书: 希望 幸福 理想 快乐 童真)

师:这只让我们牵肠挂肚、寄托了我们这么丰富的情感的风筝到底有没有找到呢?(出示文字投影,课文的最后一段: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

五分钟表达:后来,他们找着了吗?课文没有写到这里就结

束了。请你设想一下,注意把寻找的结果写出来,把你们当时的心情写下来。

师:不管风筝有没有找到,但是这些孩子一定可以找到的是——(指板书)生读希望、幸福、理想、快乐和童真。

三、运用情境,巩固提升

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你们知道吗?(贾平凹(āo)

师:板书并讲解。这个“凹”字在这里应该念“wā”,它并不是一个多音字。作者出生并在陕西省的一个农村长大,作者的父亲也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他给贾平凹起了一个小名叫“平娃”。他们那里的方言把这个“凹”字读作“wā”。当作者长大之后成了作家,进了城,他给自己起名叫“贾平凹”,我想可能是为了怀念在农村的生活吧。他常常说对别人说:“我是一个进了城的农民”。他写的很多作品都跟农村生活有关。

一个小小的风筝留给作者的是对童年生活最美的记忆,简简单单,无忧无虑。让我们每个人都怀着一颗美好的心,一颗憧憬心,在风筝身上放飞我们的希望和理想。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第二篇:第10课《风筝》教学设计三


单位:大峪沟镇矿小 【人教版】小学语文 三年级 上册

第10课风筝教学设计三

单位:大峪沟镇矿小 【人教版】小学语文 三年级 上册

第10课风筝教学设计三

单位:大峪沟镇矿小 【人教版】小学语文 三年级 上册

第10课风筝教学设计三

单位:大峪沟镇矿小 【人教版】小学语文 三年级 上册

第10课风筝教学设计三

单位:大峪沟镇矿小 【人教版】小学语文 三年级 上册

第10课风筝教学设计三

更多相关推荐:
人教版《风筝》教案及其反思

风筝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风筝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挚最纯美的感情鲁迅的风筝就是在温馨与和美中在矛盾与冲突中展现浓浓的兄弟之情它...

教学设计及反思风筝

二整体感知文本把握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初步感知文本内容及基本内涵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朗读自学5分钟师生交流要求学生走入文本从具体语言中把握人物的性格作者对小兄弟的愧疚之请小兄弟可爱体弱多...

风筝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1认识依歇丧等5个生字会写精希却等12个生字能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13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3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写的方法能较为具体地写出...

《风筝》教学设计及反思

风筝教学设计北白象镇第七小学陈碎达课时目标1师生共读第13自然段紧抓做风筝放风筝聚焦快活2认识总起句了解总起句的作用和运用方法并试着写一写课时难点聚焦最快乐与快活关于总起句定基调的问题解决课时过程一导入12板书...

风筝教学设计和反思

风筝教学设计诸高小学位美莲1复习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风筝齐读课题生字还记得吗我们开火车认读看来同学们都和生字娃娃交上朋友谁再来回顾上一节课围绕风筝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件事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2读中悟情以情促读学...

《风筝》教学设计及反思

风筝教学设计及反思1导入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村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教师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学生诗中描绘了春天孩子们放学后忙着去放风筝的情景师很好诗的后两句让你...

风筝的教学设计和反思

风筝的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重点一领会作者对兄弟的那份深沉的感情二深刻把握造成精神的虐杀的社会根源教学难点深刻把握造成精神的虐杀的社会根源课时安排2课时步骤设计设计原则1激趣的原则2先整体再局部的原则3以独立解决到...

风筝教学设计

风筝教学设计上营小学明鑫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12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4引导学生摘抄喜欢的句子教学重点1引导...

风筝教学设计

风筝教学设计铜冶小学李霞一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要求掌握的词语2读懂内容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二教学重点体会孩子们在...

《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及反思

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一篇阅读课文春天作者回忆了自己学生时代的一位年过五十的残疾老师赞扬了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和蔼可亲对生活无比热爱的精神表现了作者对老师尊敬爱戴之情全文以第一人称叙述采用倒叙的写法触...

《风筝》教学设计

风筝教学设计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李树锐教学目标1了解鲁迅的有关知识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的结构和内容2以风筝为线索抓住关键词语感受文中通过误解和冲突所体现出的兄弟间深厚的情感3感受作者与兄弟间的深情厚意学习作者...

风筝教学设计

风筝教学设计代春秋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体会孩子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理感受3教会学生抓住重点词语通过联系上下文想象填空白等方法理...

风筝教学设计及反思(3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