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超越自卑》读后感

时间:2024.4.29

心理咨询期末论文

读阿德勒《超越自卑》

这学期我选修了心理咨询这门课,一方面是对心理方面很有兴趣,另一方面是自己有时候情绪会不太好,想学习一些相关知识和调节方法。

期末的考核是关于阿德勒《超越自卑》的读书笔记,从中摘取两段话,结合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我想说的是,这是一本对我来讲很特别的书,它的内容在我最初看上去很零碎,可能因为看关于心理学书籍比较少的原因,一些观点也不太好理解,甚至觉得一些观点有些不可理喻。书中有很多的故事,有些故事看上去荒唐,有些让人觉得心里说不出的难过。 一:

“促使人类行动的动机,是个人对未来的期望(虚构),而不仅是他过去的经验,这个他所期望的生活目标虽然是虚构的,但却能使人按照自己的期望去行动??很多人生活在梦想中,尽管不断的失败,却仍固执于自己的目标,把虚构出来的幻想当做了现实的生活。” 这部分是第八页,代序中讲述阿德勒在融汇了怀亨格的意见后提出的观点。虽然代序中并为切入正题,但这段话让我很有感触。我想到了我从小到大的梦想,这些梦想由最初的夸大模糊,变得越来越切合实际越来越清晰,我想是时间用现实教会了我要踏实面对人生。 我看了这段话马上想起以前看过的一条消息,关于一个当代的范进,被人戏称为“高考王”的人的故事。

曹湘凡参加了13次高考,终于考进了一所专科院校读法律。已经41岁的他还在读大学。他年少时成绩优异,但第一次高考失利让他觉得无颜面对家人和邻人,他便一次一次的考。考了几次以后他结婚了,已经终止的高考人生又被妻子的话语重新引发了,而且是一发不可收拾。他靠给高三毕业生辅导过活,但却执意要做一名大学生,虽然可能大学毕业生挣钱还不如辅导员多。他的妻子在他大学入学那一天便生气的离开了他。

从阿德勒这本书的内容来分析,曹湘凡这些做法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一个是他自身对生活的意义的理解,他认为生活的意义就是考学,“一切都遵循这个意义而行”。阿德勒在生活尺度中提到,“生活不完美,职业不尽心,朋友不多,生活是件痛苦的事”,我觉得形容他很合适。对他影响深刻的另一点是身边的人,阿德勒在十一章和十二章人和同伴及婚姻中讲述了关于这方面的内容。阿德勒的许多病例都是对其施加无歧视的关心后才康复,其不正常的举动可以减轻或者消失,可见环境之重要。曹湘凡的家人邻人对他的态度,妻子的态度转变,我想都是促使他“一条道走到黑的”原因。

我记得我第一次看见这条消息第一感觉是气愤。别人都觉得这个人很有毅力,很值得佩服,但我不这么想。若说成功的人生是高挂在枝头的苹果,有人爬树有人爬梯,都会取得成

心理咨询期末论文

功,但我觉得曹湘凡就是一个不会爬树却非要爬树的人。我觉得他后来追求的根本就不是大学,而是考大学。就像阿德勒的观点“很多人生活在梦想中,尽管不断的失败,却仍固执于自己的目标,把虚构出来的幻想当做了现实的生活。”

虽然我是有点不欣赏曹湘凡的举动,但是仔细思考,每个人都有这样一面,只不过表现的方面和强度不同罢了。有时候我自己对于某件事的执拗我自己都察觉不到,知道别人对我提问“为什么”,我才会去思考做这件事情的意义。怀亨格的“虚构理论”并不是处处都合理,但是的却是确确实是存在的。我们需要虚构目标,因为人不能没有“理想”,我难以想象没有理想的社会是什么样,也许世界上没有能飞上天空的飞机,没有带来光明的电灯??人类需要虚构,但绝对不能把追求虚构当做现实生活。

二:

“如果老师想吸引孩子的注意 ,他必须先了解这个孩子以前的兴趣是什么,并设法使他相信,他在这种兴趣和它种兴趣都能获得成功。”

这段话是第七章学校的影响(培养孩子的合作兴趣)中的一段话,让我觉得很有启发性。阿德勒在第六章家庭生活中提到家庭中每个孩子年龄相差三岁最适宜,但是在学校环境中,孩子们都是一样的年龄,所以家庭中的一些规则并不适宜学校生活,学校更像是一个初等级的社会,一些孩子可能在入学后感到迷茫。

到了学校,孩子就不再是家里唯一或是少数的掌上明珠,他可能会因为不适应环境而产生不良情绪,自闭不愿意交流,对学校生活无兴趣。阿德勒也提出学校一直培养学生的竞争环境,在一些方面并不利于孩子成长,一次失败也可能会导致孩子失去兴趣。阿德勒的这段话给老师指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向-----了解。也许是因为班里孩子太多,大多时候我都觉得老师缺乏对孩子的了解,所以我们必须抓住重点,对这种“无兴趣”严重的孩子进行多方面的优先了解,在孩子形成错误认识之前,导正他的方向。

我们作为教师要帮助孩子寻找他的闪光点,并通过这个为他树立信心,从而使他再多方面都愿意去尝试,愿意去发展。积极的信心远胜于消极的督促。阿德勒在本章中也指出,沮丧会埋没天才,在学校统一规格的教育中很多孩子的个性化都被磨灭了。我想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去帮助孩子保留一些有利于他发展的个性化因素,也就是选段中提到的“他必须先了解这个孩子以前的兴趣是什么,并设法使他相信,他在这种兴趣和它种兴趣都能获得成功”。

我有过一些做家教的经历,那些成绩不尽如人意的孩子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无反应”“不配合”。我感觉不到任何其智力方面的问题,或者说是因为他“无反应”让我无法根据他的情况制定我的教学计划。阿德勒的这段话应该是改变这种孩子的方式,但是我作为家教很难实行,所以更希望朝夕相处的老师能为他们改善这种状况。

总结

阿德勒的这本书整体来讲并不深奥,没有太多让人看不懂的专业词汇。但对于他的一些

心理咨询期末论文

观点,例如关于学校教育(男女生),家庭关系方面的观点,并不适用于现代的学校和家庭,有些阿德勒提出的问题已经随着时代的开化而解决了,或者说有的不太适应于中国的教育模式。这本书的确是本好书,它的多方面分析,会给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带来不同的收获,帮助每一个读过他的人,超越自卑,走向成功!


第二篇:阿德勒《超越自卑》读后感


阿德勒《超越自卑》读后感

这本书300多页,由于很多观点已经被吸纳为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原则,文字流畅,直抵人心,所以花了半天就读完了。相比于读了好几遍的《梦的解析》,觉得前者更贴近生活,更能走进我们内心,真是一本好书!

阿德勒自小患有驼背,行动不便,而他的哥哥却各方面都超级优秀,阿德勒成了某种意义上的边缘人,他对自卑情结的体会也就更深。

一、收获 《超越》留给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1 阿德勒经常去酒馆广交朋友,他和朋友的聊天使他获得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2 要了解一个人:看他追求的目标; 要改变一个人:就去修改他的目标。人们可以通过分析自己的生活目标,改变对自己和世界的看法,鼓起生活的勇气,东山再起。

3 有无社会兴趣(对他人、社会关心;有贡献社会,帮助他人的意识)和合作精神是衡量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志。

4 面对自卑,人的三种反应:(a自惭形秽,逃避沉沦b 极端自私自利c 克服自卑、追求实现的同时也照顾到别人的利益,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5 职业、亲情友情、爱情婚姻是培养健康人格的三个方面。

6 我们一般没有受到过良好的“与人合作”的训练;受到的是自私自利的训练。但是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不学会前者就没有进步(职业、亲情友情、爱情婚姻)。

7 宗教徒对于“圣徒”的追求是获得优越感的一种方式;但不现实。整天祷告是对现实的逃避。

8 心灵改变智力(和佛陀教育的“戒定慧”一致)

9 哲学家需要经常离开社会才能思考和写作,但若缺乏对社会的兴趣就很危险。

10 常识是合作的基础,有常识的人直面现实的问题,不逃避现实,因此几乎不做梦。

11善于合作的人是用勇敢和乐观的。天才是人类中最有合作精神的人。“虽不敢说守正不阿、有所不为的人一定能立即成功,但是可以断言,它能使其勇气不坠,并不失其自尊”。

12 知道如何与人和谐的相处获得友谊的先决条件。在友谊中人学会如何推心置腹、体会别人的心情、感受。

作者在书中特别强调社会兴趣、合作精神对于健康人格、心理的必要,这让我好像听到了半个世纪前的一位智者在我耳边说:“要好好活,做有意义的事”。

二、感悟:也许是因为班里孩子太多, 大多时候我都觉得老师缺乏对孩子的了解,所以我们必须抓住重点,对这种“无兴趣”严重的孩子进行多方面的优先了解,在孩子形成错误认识之前,导正他的方向。阿德勒在书里说道:“如果老师想吸引孩子的注意 ,他必须先了解这个孩子以前的兴趣是什么,并设法使他相信,这种兴趣可以让他获得成功。”仔细想想,确实如此。学校一直在培养学生竞争的环境,这实际上并不利于孩子成长,一次次的失败使学生失去兴趣,渐渐变

成边缘人。作为教师,我们要帮助孩子寻找他的闪光点,并通过这个为他树立信心,从而使他再多方面都愿意去尝试,愿意去发展。积极的信心远胜于消极的督促。阿德勒在本章中也指出,沮丧会埋没天才,在学校统一规格的教育中很多孩子的个性化都被磨灭了。我想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去帮助孩子保留一些有利于他发展的个性化因素,作为地理老师,对那些“无反应、不配合”的边缘人真是印象深刻,他们没有任何智力方面的问题,朝夕相处的老师能为他们改善这种状况。 总结阿德勒的这本书,整体来讲并不深奥,却使我对边缘人有了更多理解。

更多相关推荐: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20xx.3原创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搜索总结20xx年11月04日星期六1903自卑与超越是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的通俗性读物但通俗中包含着极深的哲理和巨大的学术价值在本书中作者提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

《超越自卑》读后感

自卑是一场误会不管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还是个体心理学他们对个体的发展都持有一个共识童年时期的社会经验已经决定了个体成年人的行为我认为这个基本的观点是个体社会心理学的精髓它指出了个体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连续...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读自卑与超越有感自卑与超越这本书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他是精神分析学派著名的代表人物也是以自卑情节为中心进行研究的个体心理学派的创始人这本书原名WhatLifeShouldMeantoYou生活对你意味着什么在我看...

读《超越自卑》有感

读超越自卑有感读完这个本书之后让我彻底明白了什么是自卑心理怎么正确处理自卑心理带来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治疗自卑心理现在让我们来分析和学习书中的主要脉络和精华一如何识别自卑情结自卑与自欺公共场所恐惧症和自杀心态自卑对...

超越自卑读后感

超越自卑读后感人资112张政久超越自卑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A阿德勒博士的代表作品此书被西方人视为了解自我和他人的教科书起到了圣经起不到的作用本书第一章生活的意义是全书的纲领也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

读《超越自卑》有感

超越自卑超越自我读超越自卑有感大余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高一1班何素余指导老师蓝新平一个人在生活中经常会产生自卑感比如先天的生理上的缺陷人与人之间地位能力等方面的差距都可能使人产生比别人差的情绪自卑感我认为自卑并不...

【原创】《超越自卑》读书笔记

超越自卑读书笔记在金鑫老师的推荐下学生认真拜读了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博士的代表作品超越自卑阿德勒生于维也纳近郊的一个米商家庭早年曾在维也纳大学学医获得博士学位初期追随弗洛伊德后分道扬镳自创了一个以自卑情结为...

阿德勒《超越自卑》读后感

阿德勒超越自卑读后感这本书300多页由于很多观点已经被吸纳为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原则文字流畅直抵人心所以花了半天就读完了相比于读了好几遍的梦的解析觉得前者更贴近生活更能走进我们内心真是一本好书阿德勒自小患有驼背行动...

读《超越自卑》有感

读超越自卑有感心理学最初对这个名词没有太多的了解后来逐渐在生活中在影视中书本中课程里都出现了心理学这个名词慢慢的开始理解开始总是觉得心理学很悬乎好似学心理的都会读心术都能从别人的一举一动看出心中所想后来有了更多...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最近室友都在看自卑与超越他们极力推荐这本书说这本书对于现代社会的很多生活在自卑中的人来说有许多可以学习的地方读了之后感觉体会很深自卑与超越的作者是大师级人物阿德乐对于他我有听说过但是之前一直都没...

自卑与超越 读书报告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如今快到20周岁的我已是一名大二的学生了这个年纪的青年很怪我们不爱依附他人我们想通过独立获得尊严然而社会并没有给予足够的机会来让我们完全独立也因此自卑与孤傲同时混杂在一个个我们这些20岁的心灵独...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杭电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我所看的自卑与超越是于20xx年12月在沈阳出版社出版的李青霞翻译的算是比较新的一个版本但是我觉得也不能完全读到奥A阿德勒的原本意蕴了自卑与超越是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

超越自卑读后感(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