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送元二使安西》有感

时间:2024.4.30

教《送元二使安西》有感

张晓惠

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教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诗歌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诗人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反映了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妇孺皆知、脍炙人口,都是古诗中的精品。小学古诗的教学,对于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回想我以前的古诗教学,概括为一个字:累。教师把字、句的意思抄在黑板上,学生再抄在书上,然后把它背得熟熟的。考试的话,所有学生所写出来的意思都一样。明明知道教参上强调:注意诗句的意思不必讲得过细,学生能知道大体意思即可。可是不这样做,老觉得欠缺了什么。细想:这无非是为学生包办到底的老观念在作怪。今天,我再也不能在课堂上做这样的无用功了!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不断实现教学创新的劳动者,必须想出新的教法来。

于是,在教学《送元二使安西》这一首诗时,我运用了新的教学方法,希望能带给学生一次新的教学体验,从而改变传统的古诗教学模式。

这首古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写的。友人元二将要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宴场面,也不直抒离情别绪,而是别具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与祝福,使人不难想到这对好友频频祝酒、殷殷话别的情景。这首诗洗尽雕饰、明朗自然的语言,抒发诚挚、深厚的惜别之情,以情意殷切、韵味深永独树一帜。

为了让学生能了解诗人是如何表达他对元二这份依依惜别之情,我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去理解。

首先,从好友的角度感受离别之情。让学生在诗中找到元二和王维是好朋友的依据,并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酒”,离别在即,好朋友之间举杯话离情。“酒逢知己千杯少”的酒是连心的酒,“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酒是祝

福的酒,“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酒是浇愁的酒,那“劝君更尽一杯酒”是一杯怎样的酒?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回答:这是一杯离别的酒,因为喝完这最后一杯,王维和元二从此分别。这是一杯伤感的酒,好友分隔两地,岂能不令人伤怀?这是一杯无奈的酒,谁愿意与好朋友分离呢?无奈这是朝廷下达的命令,难以违抗。这是一杯祝福的酒,诗人王维祝福元二一路平安,在安西生活如意。这还是一杯??的酒,让学生带着他们的感受,一遍一遍,反复地朗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一句。这层进式步步引读,使学生透过“劝君更尽一杯酒”这似乎平淡的表层看到了它深层蕴涵的深挚情谊。于是每复读一次,学生的感情也随之澎湃升腾。

其次,从地域上的距离和差异感受离别之情。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当时阳关离渭城路途遥远,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元二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那么安西离渭城到底有多远呢?教师在课前让学生查找资料,明确这几个地方的地理位置,在课堂上出示元二出使安西的地图,这距离大概有3000多公里,横穿了大半个中国。元二远去千里之外,与王维从此天南海北,诗人怎能不留恋呢?这是地域上的距离带来的离别感伤。不仅如此,教师引导学生想象两地生活的差异:也许渭城这儿春雨绵绵,安西那儿呢?黄沙满天!也许渭城这儿生机勃勃,安西那儿呢?满目荒凉!渭城这儿有饮不尽甜甜的故乡水,听不完浓浓的家乡话,安西那儿呢?举目无亲,乡音不再有!由此,教师第三次采用层进式的引读,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学生齐读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孤身飘泊,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学生齐读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孤身飘泊,前途渺茫,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学生齐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样的设计,对安西和渭城作了浓墨重彩的强烈对比。此时,“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在整个悟诗情的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以读代讲,层层推进”的形式进

行教学,教师层进式的以情“引读”,学生心潮逐浪高的“复读”,可谓一唱三叹,引领学生进行了一次精神的洗礼,完全感受了这首诗歌的独特魅力。

在做了这么多的铺设之后,我觉得学生的情绪应该已经被我调动起来了,应该能体会诗人与元二之间那种浓浓的离别愁绪。所以,我设计了自认为是本课的一个高潮部分------将王维与元二离别时的对话写下来。确实,学生写得很好。在巡视时我看到很多学生写的话很符合当时的场面,甚至有的学生写出了连我都没有想到的细节,我非常满意。于是,我找了几个我认为写得很不错的学生起来读一读他们写的话。谁知道,在这个环节却出了很大的问题。我叫起来的第一个学生,居然是笑着读出来的。而后面的学生更是笑得读都读不出来。我发火了,我严厉地批评了他们。后来,我又重新进行了情感渲染,在我的补救下,有学生在读自己的话时,带着哭音,甚至有两个女生读完后趴在桌上哭起来了。

这节课结束后,我深深地反思,这节课,我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要有一颗包容的心,包容学生所犯的一切错误。其实他们犯这样的错,我也有一定的责任。在上课的过程中,我有点着急,过程进行得有点快,学生的情绪还没有完全被我调动起来;也或许,是因为在前面的环节中,我在引导学生反复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一句时,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融入当时的情境,以至于学生感到有点可笑。其实,在学生反复读这一句时,已经有学生在底下偷偷笑了,但当时我没有在意,也没有及时补救。所以,就出现后面的这种局面了。

这给了我一个警示,以后不管上什么课,都应该注意每一个细节,力求让每一节课都不出现今天的这种错误。在上课时,还应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成为一个情感丰富的人。总之,以后我会总结经验教训,让自己的教学经验更加丰富,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


第二篇:送元二使安西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第三小学 罗乔香

教材解读

《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自古人生重离别,自古人生又伤离别,在这浩如烟海的“送别诗”中,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洗尽雕饰、明朗自然的语言,抒发诚挚、深厚的惜别之情,以情意殷切、韵味深长而独树一帜。

设计理念

借助古诗这一教学平台,通过“读、想、议、写”等行之有效且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情趣,拓展思维,从而突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理解诗意。

2、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体会友人间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反复诵读,多元体验,引导学生感悟诗情。

教学准备:《送别》、《阳关三叠》等音乐课件。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赏音乐,入诗境

1.课件出示李叔同的《送别》曲,请学生欣赏。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段很美的音乐,请大家欣赏。

2.用心倾听,说说自己听音乐的感受。

师:这是一首名叫《送别》的曲子。听了这首曲子,你觉得这首曲子流淌出来的是什么样的情感?是高兴、是愉快、还是愤怒、或者是忧伤难过的?

3.由音乐引入课题。

师:是呀,离别总是那么令人伤感,尤其是在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发达,亲人朋友间离别之后往往数年不见,生死难料。正所谓“十年生死两茫茫”所以古人在离别的时候就会特别地忧伤,他们把这种忧伤的情感写成了一首又一首感情真挚的送别诗,今天咱们就来学习其中最有名的一首——《送元二使安西》

4.板书课题。

二 读古诗,解诗意。

1.说作者。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呀?(王维)我们学过他的哪一首诗?谁还记得?

师:王维是个什么样的人呀?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他。

2.课件出示:王维简介

3.解课题。

(1)理解课题中的“元二”和“使”

师:同学们,你们看课题中有一个“使”字,你们知道它的意思吗?(出使)奉谁的命令出使呀?不去,行吗?

师:送谁出使呀?(元二)

师:板书:元二

师:哦,这个人姓元,名二吗?(请你来说)

生:是

师:是这样吗?谁还有不同的意见?

生:这个人姓元,是作者的朋友,在家中排行老二,所以叫元二。 师:不错,会看注释了,这是个会学习的孩子。咱们学古诗就要向这位同学一样结合古诗的注释来理解古诗的内容。

(2)课件出示:长安到安西的线路图。

师:安西在哪里?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呀?请看(课件:安西图) 师:长安,现在的西安市,当时唐朝的国都。元二和王维都在长安住,有一天元二接到圣旨,让他出使到安西都护府任职,(也就是去那里当官的),作为好朋友的王维就一路西送,把元二送到了现在的西安市渭水北岸,这里有一座城叫渭城。唐人相送,送到渭城这个地方就不能再往西送了,因为再往西边的路十分难走。所以两个好朋友就找了一个旅舍住下。整个晚上,他们俩都不睡觉,在一起喝酒聊天聊天喝酒,直到第二天早上。第二天早上,元二独自一人上路,继续往西走,走到了甘肃省敦煌一带,这里有一道关,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叫阳关。元二继续从阳关往西走啊,走啊,走到了新疆库车附近,古时候叫安西。

(3)课件出示安西图,了解安西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呀?

师:安西是中国最西边一个遥远的地方。这里荒无人烟,满目苍凉,时而狂风大作,飞沙走石。王维的朋友元二要出使就是这么一个地方呀。

(4)带着对课题的理解读课题。

过渡:理解了课题的意思,孩子们,现在咱们应该怎样读课题?

4.自读古诗。

(1)课件出示朗读提示:前两遍要求读准字音,做到字正腔圆 后两遍要求注意诗的停顿,做到有板有眼。

(2)指名读,纠正字音,注意诗中多音字“舍、尽、更”的读音。

(3)齐读,读准字音。

(4)师生评价。

5.师范读,引导读出节奏和韵味。

过渡:老师能读出诗的韵味,是因为老师深深地理解了这首诗,融入了作者的感情,同学们理解了这首诗也能做到。现在咱们一起来理解这首诗吧。

6.理解词语和诗句。

(1) 引导学生结合课本中的注释,理解“朝雨、浥、客舍、更尽、故人” 意思。

(2)小组合作学习,抓住关键词“朝雨、浥、客舍、更尽、故人”理解诗意。

(3)小组汇报,说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7.指导朗读。

过渡:现在咱们理解了这首诗的意思,咱们再来按节奏朗诵这首诗。

(1) 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

(2) 师生合作读古诗,读出诗的韵味。(同学们读前四个字,老师读

后面三个字,然后交换。)

(3) 男生女生合作读古诗,读出诗的感情。

8.想象诗中的画面。

过渡:同学们读得真棒,老师被陶醉了。著名诗人苏轼说王维的诗里有画,画里有诗。现在老师请同学们闭着眼睛一边听老师朗读,一边欣赏音乐,张开想象的翅膀想想你仿佛能看到什么画面?

(1)播放音乐《阳关三叠》,老师配乐朗读。

师:刚才同学们静静地听着老师的朗读,你们的眼前仿佛看到什么? 生汇报:

生:我仿佛看到————渭城的早晨下了一场雨

师:你怎么知道是早晨呀?从哪个字想到的?(这场雨大不大?不大,从“浥”知道)

生:我仿佛看到————青青的柳树

师:这里的柳树颜色怎么样?(新,为什么新呀?因为下了一场小雨,小雨把柳树洗净了。这些雨,你会想到什么?)

师:柳树依依,多美呀!但你知道王维为什么偏偏要写这里的柳树吗? 生:不知道(因为柳树代表的是分别的意思。)

师:古人很早的时候,就有折柳相送的习俗。所以,柳树代表的是离别。《诗经》里有这样一句话:杨柳依依,读到依依两个字,就让我

们想到“依依----不舍”

生:我仿佛看到------------王维和他的朋友元二,王维向元二敬了一杯酒。(他们仅仅是喝一杯酒吗?不是,喝了一杯又一杯,你是怎么知道的,哪个字告诉我们。“更”)

师:这是一幅多么美的画面呀,能读出这么美的渭城吗?老师帮你们配上音乐。谁来读?

10、配乐朗读。

师:多美呀!想不想看到你们想象中的渭城?

11.课件出示(渭城图片)。

师:这就是美丽的渭城,这首诗中那一句描写了这样的画面,你能找出来吗?

生:渭城朝雨??

师:这一句诗描写的是渭城的景物。诗人写景就是为了抒情。是呀,这绵绵的细雨,就是诗人心中那难过的眼泪,那依依杨柳,其实就是王维那依依难舍的心情呀。

师:这样美丽的景色,这么深情的朋友,元二留恋吗?但是能留下来吗?(不能)就在这样一个美丽的早晨,两个好朋友就要在要这里分离了。元二要到哪儿去?

生:到安西去。从渭城到安西的这条路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呢?请看----

三、品诗句,悟诗情。

1.课件出示(阳关图)

师:当时阳关以西,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呀?满眼的荒漠,陪伴他的只有那无尽的荒草。除了沙漠还是沙漠,除了戈壁还是戈壁。曾有一首诗这样描述这条路: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

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

2.从上面的图片和诗句,你体会到什么?

生:元二要走的这一条路很艰难

生:这条路很难走

师:是呀,这是一条艰辛的漫漫长路啊。

3.出示(课件:渭城到安西的线路图)

师:而正是这条崎岖的、布满沙石的、凶险难走的路,元二从渭城到安西整整要走3000多公里啊!如果当时元二用最快的交通工具,骑着马去的话,也要走上整整半年的时间才能到达!王维啊,现在你的好朋友元二就要踏上这样一条路,作为好朋友的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的?哪怕仅仅一句话,有吗?

4.进入角色谈体会。()

生:元二呀,这条路这么难走??

生:元二呀,你在路上一定要小心

生:元二呀,到安西一定要记得向我保平安。

师:元二能向王维报平安吗?

生:不能,因为通讯工具很不发达。

生:元二呀,你早日回来吧,我等着你在一起喝酒。

师:此刻,我知道你们心中纵然有千言万语,也说不出口了,那么咱们快快把它写下来吧。

5.写送别的话。(课件出示:王维深情地对元二说:————)

6.展示学生写的话。

师:此时此刻,所有想说的都化成了眼前这一杯酒(板书:酒)。 课件: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7.品味诗句,回环朗读。

(1)品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喝下这杯酒了吗?(喝下了),那你品出了这是一杯怎样的酒啊? 生:因为这是离别的酒

师:是呀,今日一别,不知何时再相见。元二,干了这一杯吧。(你来劝劝他)

生:这是一杯友谊的酒

师:是啊,这杯酒包含着我浓浓的情谊啊,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我这个朋友陪在你身边了,干了这杯酒吧。(你来劝劝他)

生:这是一杯祝福的酒

师:元二啊,这杯酒包含着我对你深深地祝福啊,干了这杯酒吧,愿你一路平平安安。(咱们一起来劝劝他。)

(2)师引导理解依依惜别情

师:外面的马蹄声再一次响起,想到朋友即将远行塞外的荒漠,孤身漂泊,前途茫茫,生死难料。万种心绪涌上心头,而此时千言万语却只能化作眼前的这一杯酒。干了它吧

师:元二啊,你这一去啊,有多远?有多少坎坷与艰辛?这种牵挂的情意化作眼前的这一杯酒。干了它吧

生:劝君更尽??

师:元二啊,你这一去啊,万水千山,你要多久才能到达安西,你要多久才能完成使命?要多久才能回到我身边呀?这种依依惜别的情绪化作眼前的一杯酒。干了它吧。

生:劝君更尽??

师:元二啊,你这一去啊。语言不通,风俗不同,有谁可以与你聊天,有谁可以陪你喝酒?这种深深地情谊化作眼前的一杯酒。——干了它吧

生:劝君更尽??

师:元二啊,这一路,有多少风险,你将一个人去经历,有多少担忧,让我们长安的朋友承担,这满心的担忧化作眼前的一杯酒——干了它吧。

生:劝君更尽??

师:总结。(这仅仅是一杯酒吗?这分明就是王维和元二那一颗依依不舍的心哪! 板书:连心,依依不舍)

8.升华情感,吟咏古诗。(课件:阳关三叠曲)

师: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元二已经越走越远,但王维却仍然在难过地伤心地泪流满满地吟咏着这首诗。(现在咱们就是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预备起——)

师:多么深厚的情谊,多么难舍的分离呀!有谁能不为之动容?所以,

有人把这首诗谱写成一首曲子,叫渭城曲,老少传唱,流传至今,请看。

六.结语。

师:孩子们,虽然和大家相处的时间很短,仅仅是一节课,但这节课中,咱们的心已经紧紧连在一起。此时此刻老师就要和你们分别了,以后可能很少能相见,老师心里也觉得依依难舍。现在老师想送你们一句诗,愿与大家共勉。

更多相关推荐: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反思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反思学校平罗县陶乐二小教师姚涛涛送元二使安西教学反思上周我执教了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古诗两首中的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是唐朝诗人王维为辞别朋友而写的一首送别诗全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反思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反思沙溪镇龙瑞小学杜燕珊今天我和学生们一起又学习了一首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在课堂上学生都非常认真在我的引导下一步步地解决了课文的重难点再精彩的课堂也会有不完美之笔更何况我只是一名普通的语文老师所以...

送元二使安西 教学反思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反思严芳在学校组织的公开课教学中按照学校的要求我上了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然而这浩如烟海的送别诗中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洗尽雕饰明...

《送元二使安西》导学案与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舍君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重难点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及反思(张凤)

20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蒙城县庄子小学张凤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第七册20送元二使安西教学目标1认识和会写个生字舍君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2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3激发对祖国诗歌的...

送元二使安西说、讲、评、反

送元二使安西说课许堡中小学赵晶送元二使安西说课稿说教材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古诗本单元的文章以人与人之间的爱和真情为主题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

送元二使安西 课后反思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反思唐代大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千古传诵脍炙人口它是送别诗的典范我在教学时先播放歌曲送别并以抽背的形式让学生背学校举行我爱记诗词时背过的送别诗未成曲调先有情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很快进入...

送元二使安西 课后反思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反思唐代大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千古传诵脍炙人口它是送别诗的典范我在教学时先播放歌曲送别并以抽背的形式让学生背学校举行我爱记诗词时背过的送别诗未成曲调先有情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很快进入...

古诗三首送元二使安西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集体备课第五单元9古诗三首初稿第一课时负责人李振东组长刘春莲主要设计者刘春莲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之一送元二使安西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送元二使安西2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

送元二使安西(四年级)

洋溢浓浓送别诗的文化送元二使安西教学实录教学目的1认识2个生字默写或者填写诗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抓住关键词语想象和表达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渗透柳字的文化内涵3通过拓展阅读等培养课外收集...

古诗送元二使安西微课

古诗二首送元二使安西说课稿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古诗本单元的文章以人与人之间的爱和真情为主题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引导学生去关心帮助他人送元...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2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3激发对祖国诗歌的热爱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

送元二使安西读后感(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