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报告

时间:2024.5.15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报告

在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形态》之前,马克思己经有不少经典力作问世,诸如《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论犹太人问题》、((]申圣家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等等,诚然,这些作品都是因当时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家进行思想论战的需要而撰写的。《形态》的创作也与这种历史背景密不可分。

在19世纪的前半期,德国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矛盾,当时存在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同时代的政治经济发展极不相适应,甚至达到格格不入的地步。因为那些理论要么是为资本主义做辩护的,要么是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的,它们都未能揭示资本主义的实质,所以,就成了和现实不相符的空想的理论学说。客观地说,归根结底导致许多人在黑暗中摸索的主要原因是大家没有正确世界观的指导。鉴于此,恩格斯在1844年10月初给马克思写信,要求他见信后尽快把新原则“从以往的世界观和以往的历史中逻辑地历史地作为二者的必然继续在几个著作中发挥出来”‘此外,马克思、恩格斯合著《形态》另有深层及的原因。由于当时有一种思想的流传妨碍了人们接受新的世界观,加上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的书中对于费尔巴哈先生赞誉过分,致使很多人认为马克思和费尔巴哈是一路货,基本上没什么区别。缘于此,促使马克思、恩格斯下决心“先发表一部反对德国哲学和那一时一期产生的德国社会主义的论战性著作,是很重要的。”“此外,在1845年,“宝贝”施蒂纳(马克思语)出版并发行了他的披着“批判”外衣的“杰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在书中宣扬极端利己主义、个

人主义、唯我主义、政治上的无政府主义、形而上学的虚无主义迷惑了许多人,也获得了许多拥夏。上述诸种情况的出现,使得马克思、恩格斯深深认识到,他们必须联手写一部较系统的著作,制定出唯物史观,以便同鲍威尔、施蒂纳、“真‘正社会主义”和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划清界限,把他们的哲学骗局揭穿,否则,共产主义运动就难以开展。为完成对他们的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共同撰写了《形态》这部论战性理论著作。

《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费尔巴哈和青年黑格尔派,系统阐发唯物史观的著作,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也标志着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该书全名为《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 意识形态就像一个驱之不散的幽灵,人们对它既敬又畏。尽管很多人都自称已经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认清了它的真实面貌,但是大家依然生活在被意识形态包裹着的氛围中,无人能够摆脱它的缠扰。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只要人类社会有阶级存在,意识形态就不会消亡。对于意识形态的追问和审视从古代到当今,都没有停止过,大家都在试着寻找它存在的基础,由于前人做事富于理想浪漫且脱离现实生活,均未成功。马克思出现后,最初也曾被“烦恼的问题”所困,但是他和恩格斯强强联合,勇敢地站在“巨人”们的肩上,拿起批判的武器,剑指普鲁士政府的书报检查令,拨云见日般地洞察到人们物质利益的不同是导致意识形态迥异的根本原因。此后,他们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用“实践”做基地,

用批判当武器,和不同的意识形态理论(即德意志意识形态)作斗争,揭露现存社会的“虚假性”、“欺骗性”、“颠倒性”及意识形态的阶级性,探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建构了与旧意识形态有着本质区别的、科学的意识形态学说,并在世界各地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形态》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基本形成,也标志着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形成。众所周知,在实践中形成的理论学说,只有用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不断地获得发展、臻于至善。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领域问题凸显,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正是在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指导下进行着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大方向,坚持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性质不变,坚持中国共 产 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防止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形式变换,冲击和颠覆我国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建设。另外,我们还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导和教育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起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明荣知耻,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形态》的意识形态理论文本解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尤其是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面对着国际和国内的复杂环境,意识形态领域问题日益增多,解读《形态》的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更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篇:《意识光谱 》读书报告


《意识光谱》读书报告

《意识光谱》一书是超个人心理学大师肯·威尔伯闭关3个月完成的发轫之作,他将人类意识本质比喻成彩虹光谱,从阴影到自我,再上升至心智与灵魂,最终证入不二境界的灵性之圆满。 肯·威尔伯以惊人的归纳研究能力,整合了心理学、心理治疗、神秘主义与东西方各大宗教的灵修,也统合了哲学、社会学、超个人心理学、人类学、神话学、经济学、生物学、物理学等诸多领域,形成意识的“大统一场理论”。开始了超个人心理学的一次革命。《意识光谱》问世之后震惊世人,成为继阿罗频多《神圣人性论》、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怀海德《过程与实在》之后,20世纪最伟大的第四本哲学著作,成为当代整合心理学与灵修的重要参考。

我们不知道的是,这么影响深远的一本书,当时却被出版社屡次拒绝出版。那么,它究竟为何遭到排斥呢?究其根本,大约是与当时的西方正统思想相悖吧。

一、 序章 作者在书中提到“东方”和“西方”的意识研究都只是在研究意识光谱中的不同阶层。他们看似分歧很大,但本质上都是对意识不同振动水平上的研究。我个人非常赞同这个观点。西方较为科学的方法和东方较为神秘的方法,究其根本都是研究心理学上的意识问题。只是由于认识水平和思维方法的不同,才会出现分歧和差异。

书中提到意识层次可分为三种带区和四种辅助带。三种带区被称

为自我阶层、存在阶层以及大心境界,四种辅助带被称为超个人带、生物社会带、哲学带和阴影层。西方心理学和心理疗法所瞄准的主要是自我阶层和存在阶层,从身体机理的角度解决问题;而东方理论则针对于大心境界,其目的是超越自我而非强化自我。从这一点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出,东西方理论仅仅是针对研究的意识层次不同,并不在本质上存在差异。

书中写道:“如果这个命我想寻求解脱(即寻求对大心境界的体悟),那么西方的理论在任何一种有助于推进放松状态、减缓紧张,有助于感受神秘体验的方法面前,就只能充当初步的准备,或伴随的辅助了。”通读序章,给我一个感觉,作者所强调的西方理论,只是包括精神分析法等的科学理论,并不包括基督教哲学,所以认为西方理论只涉及自我带区和存在带区。据调查,全球基督徒人数为21亿,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而基督教思想也包括灵修等超越自我的思想。那么作者为什么将基督教哲学斥之于西方理论之外呢?这实在让我不解。

“任何达到大心境界的人都亲证了自我阶层和存在阶层。也就是说,他深深确信大心境界从某种程度上比其他阶层更加真实、更加基础,而且更加有意义。”我认为,东方理论的目标直指大心境界,没有在实现自我、强化自我的基础上来超越自我,缺乏让人接受的基础,不具有普遍适用性。试想,你怎么可能让一个还不会走路的婴儿奔跑呢?所以西方理论还是很有存在的必要的。

书中提到西方科学界认为东方的思想是退步的、原始的,至多也

是平淡无奇的。他们将一切东方理论预先判定为“浆糊脑袋的腐朽之物,处于朦胧意识的精神错乱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进阶形式”。这与柏拉图的洞穴比喻何其相似。那些西方人就像是被困在当中不能动的囚徒,认为墙壁上的影子就是真实的终极世界,他们拒绝被解放的囚徒的砍断锁链,排斥与他们的认知相悖的知识,宁愿在自己所熟知的世界里继续生活下去,哪怕它是黑暗而虚幻的。我们应该抛弃排外的思想,勇于接受新知识的冲击,在碰撞中完善自我。

“在判断大心境界和玄秘意识下神智是否健全、是否真实、是否和意时,我们有两种开放的选择:我们可以相信那些亲自体验过的人,或者也可以努力去亲身尝试一下,但是如果我们两者都做不到的话,最明智的选择就是不要妄下定论。”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西方的科学家们大多没有接触过东方理论,而东方大家也大都没有系统的研究过西方理论,他们是站在什么立场上互相指责的呢?难道仅仅是凭着自己的信念吗?

二、 认知的两种模式

认知有两种模式:一是主客二分的二元论,一是主客观统一的非二元论。

“在唤醒了符号化知识之后,在宇宙万物中的认知者与知识、思索者与思想、客观与主观之间仿佛就产生了一道分界线;而我们作为外部的认知者与观察者,其最深层的意识就最终逃脱了其自身的掌控,成为了未知、未显以及未得之物。”我们将宇宙万物当作客观的认识对象,而将对其进行主观研究的“我”当作认识者。爱丁顿说:

“当得到了这个世界上一半的知识时,也自然一定会忽略掉另外一半。”我们研究了宇宙万物,却忽视了作为研究者的“我”。我们所认知的世界是为了能够看见自己而建立起来的。按照二元论的说法,“我”作为主观认识了宇宙万物,那么又是什么作为主观来认识“我”自己的呢?我们能不能认识到这个主观呢?显然,如果按照二元论探讨下去,永远存在独立于客观之外的主观不能得到认识,也就是说,世界对于我们永远有未知的存在,就像蛇永远不能吃掉自己一样。这是不是西方理论自相矛盾的地方呢?

尽管主客二分有如此明显的错误,但当今时代的人们对此仍深信不疑。究其原因,我觉得有两点:一是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对当代影响深远,推动了时代的发展,人们普遍相信唯物主义;二是个人信念问题,他们坚信主客二分,就像基督徒相信上帝是万能的,即使他们知道上帝创造不出自己也举不动的石头。物极必反,我们有理由推测,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自相矛盾的二元论定会走向毁灭。

科学的缺点之一是用精确地测量来解释一切,而我们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不能计量的东西。例如柏拉图认为世界的本质是“至善”,它能用测量的方式说明吗?终极实相是无法准确测量的,海森堡测不准原理也证实了这一点。

“我们拥有两种知识,我将它们称为符号知识与亲证知识。更为惯常的推理形式是只为符号知识而发展起来的。亲证知识无法接受分类与分析;或者说,当我们尝试分析它时,这种亲证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符号。” 亲证是对人生的直接理解,而不是通过抽象的符号

理解,更不是运用科学理性的思维去理解。在亲证中,主观与客观得到了紧密结合。

不得不承认的是,仅靠亲证这种认知模式,世界将永远停步在史前时代,无法发展。即使符号不能代替亲证的主客观一体性,但它的存在是必要的。它能够帮助记录和复制亲证的体验,对社会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就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读完前两章,给我的感觉是肯·威尔伯是一个完完全全的佛教徒。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意识光谱学说和反对二元对立真的给了当今时代的东西方分歧和唯物主义一次很大的冲击。

更多相关推荐:
读书报告《德意志意识形态》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论人的本质内容摘要马克思主义是深深根植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其人本主义的批判全新的论述了人的本质的思想批判其思想的资产阶级局限性凸现了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的特色在本书中...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笔记

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导读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报告学号1101030408专业国际公法姓名雷泽学院国际法学院年级20xx级1班完成日期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一读后感悟综述本学期有幸能够参加到马克思主义经典原...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笔记

德意志意识形态人的全面发展20xx级马哲吴兆华20xx1007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集中体现唯物史观的经典性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的意义书中对现实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进行了深刻精辟的论述为...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报告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报告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L费尔巴哈和青年黑格尔派系统阐发唯物史观的著作马克思恩格斯作于18451846年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成熟的重要标志全名为...

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的读书报告

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的读书报告等到我去图书馆借书的时候含有德意志意识形态全文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已经被借空了有幸的是包含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还在因而我没能看全这本书只...

德意志意识形态 读书笔记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称形态读书笔记一增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在提纲中马克思揭露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以及所有以前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消极直观的性质对人的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不了解马克思强调指出革命的实践活动在认识...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笔记

姓名秦威学院电气信息学院学号20xx141441148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笔记一读后感悟综述本学期有幸能够参加到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导读这门课经过学习了解了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许多著作以及其中的重要思想其中笔者认为非常...

读书笔记——《德意志意识形态》

读书笔记德意志意识形态一句子理解1老年黑格尔派认为只要把一切归入黑格尔的逻辑范畴他们就理解了一切青年黑格尔派则通过以宗教观念代替一切或者宣布一切都是神学上的东西来批判一切个人理解马克思充分阐述解释了在当时的德意...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有感

电技081杨智轩082178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有感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这种高水平的著作说实话我真没看懂所以就简单的从历史方面谈谈这部著作在文中马克思认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1120xx0735李宏岩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论人与社会的本质ImpressingafterReadingTheGermanIdeologyTheoryonNatureofManandSociety关键词唯物史...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1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51846年完成创作的众所周知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体系的一部巨著在这部巨著中马克思恩格斯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

大学生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报告调查人调查时间20xx072120xx0810调查方法实地走访调查发放调查问卷一调查背景和目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发展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社会的政治文化环境等都...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报告(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