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法测定极性分子的偶极矩实验报告

时间:2024.4.25

结构化学实验报告

——溶液法测定极性分子的偶极矩

一、实验目的

1.用溶液法测定正丁醇的偶极矩

2.了解偶极矩与分子电性质的关系

3.掌握溶液法测定偶极矩的实验技术

二、实验原理

1.偶极矩与极化度

(1)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荷体系的偶极矩定义为:

         

(2)极化程度可用摩尔定向极化度P定向来衡量:

        P定向=4/3πNA02/(3kT)=4/9πNA02/(kT)

(3)极性分子所产生的摩尔极化度P是摩尔定向极化度、摩尔电子诱导极化度和摩尔原子诱导极化度的总和:

       P=P定向+P诱导=P定向+P电子+P原子

2.偶极矩的测定方法(溶液法测定偶极矩)

(1)无限稀释时溶质的摩尔极化度的公式:

 P=P2=3αε1/(ε1+2)2 * Μ11 + (ε1-1)/(ε1+2) * (Μ2-βΜ1)/ρ1

(2)习惯上用溶质的摩尔折射度R2表示高频区测得的摩尔极化度,因为此时P定向=0,P原子=0,推导出无限稀释时溶质的摩尔折射度的公式:

 P电子=R2=n2-1/(n12+2) * (Μ2-βΜ1)/ρ1+6n12Μ1γ/[(n12+2)21]

(3) 近似公式:

       ε1(1+α* x2)

  ρ1(1+β*x2)

        n=n1(1-γ*x2)

(4) 永久偶极矩的获得

考虑到摩尔原子诱导极化度通常只有摩尔电子极化度的5%-15%,而且P定向又比P原子大得多,故常常忽略P原子,可得P定向=P2-R2=4/9πNA02/(kT)

                  μ0=0.0128*[(P2-R2)*T]1/2

(5)介电常数的测定:用空气与一已知介电常数ε的标准物质分别测得电容C/,C/

C/=C+Cd= C0+Cd                                    C/=C+Cd

则通过上两式可求得C0=(C/-C/)/(ε-1)  Cd=C/-C0=C/-(C/-C/)/(ε-1)

        ε= C/ C0=(C/- Cd)/ C0

 

三、仪器和试剂

  仪器:阿贝折光仪1台;比重管1只;电容测量仪一台;电容池一台;电子天平一台;电吹风一只;25ml容量瓶4支;25ml、5ml、1ml移液管各一支;滴管5只;5ml针筒一支;针头一支;吸耳球一个;

  试剂:正丁醇(分析纯);环己烷(分析纯);蒸馏水;丙酮

四、实验步骤

1.溶液的配制

  配制4种正丁醇的摩尔分数分别是0.05、0.10、0.15、0.20的正丁醇-环己烷溶液。操作时应注意防止溶质和溶剂的挥发以及吸收极性较大的水气,为此溶液配好后应迅速盖好瓶盖,并置于干燥箱中。

2.折光率的测定

  在恒温(25±0.10C)条件下用阿贝折光仪测定环己烷和各配制溶液的折光率。测定时注意各样品需加样三次,每次读取一个数据,取平均值。

3.介电常数的测定

(1)先接好介电常数测量仪的配套电源线,打开电源开关,预热5分钟;用配套测试线将数字电常数测量仪与电容池连接起来;待显示稳定后,按下“采零”键,以清除仪表系统零位漂移,屏幕显示“00.00”。

(2)电容C0 和C的测定:本实验采用环己烷为标准物质,其介电常数的温度公式为:             ε=2.203-0.0016(t-20)

式中t为实验室温度(0C)。用电吹风将电容池加样孔吹干,旋紧盖子,将电容池与介电常数测量仪接通。读取介电常数测量仪上的数据。重复三次,取平均值。用移液管取1ml纯环己烷加入电容池的加样孔中,盖紧盖子,同上方法测量。倒去液体,吹干,重新装样,用以上方法再测量两次,取三次测量平均值。

(3)溶液电容的测量:测定方法与环己烷的测量方法相同。每个溶液均应重复测定三次,三次数据差值应小于0.05pF,所测电容读数与平均值,减去Cd,即为溶液的电容C。由于溶液易挥发而造成浓度改变,故加样时动作要迅速,加样后迅速盖紧盖子。

4.溶液密度的测定

  取干净的比重管称重m0。然后用针筒注入已恒温的蒸馏水,定容,称重,记为m1。用丙酮清洗并吹干。同上,测量各溶液,记为m2 。则环己烷和各溶液的密度为:

       ρ溶=(m2-m0)/(m1-m0) *ρ水   ,ρ25℃=0.99707g/mL

5.清洗、整理仪器

  上述实验步骤完成后,确认实验数据的合理性。确认完毕,将剩余溶液回收,容量瓶、比重管、针筒洗净、吹干。整理实验台,仪器恢复实验前的摆放。

五、数据记录和处理

1.  溶液的配制

2.折光率的测定

由上图可知:n1=1.4276

            γ=0.0378/1.4276=0.0265

3.介电常数的测定

t=17.8℃    ε=2.203-0.0016(t-20)=2.207

C0=(C/-C/)/(ε-1)=(5.48-5.24)/(2.207-1)=0.199

Cd=C/-C0=5.24-0.199=5.04

由ε=(C/- Cd)/ C0 ,可算出:

ε(环己烷)=2.207

ε(0.05)=2.66

ε(0.10)=2.56

ε(0.15)=3.16

ε(0.20)=2.86

由上图可知:ε1=2.3282

            α=3.612/2.3282=1.551

4.溶液密度的测定

m0=25.0273

m1=28.4069

m2(环己烷)=27.6384

m2(0.05)=27.6410

m2(0.10)=27.6457

m2(0.15)=27.6470

m2(0.20)=27.6491

由ρ=(m2-m0)/(m1-m0) *ρ,可算出:

ρ(环己烷)=0.7726

ρ(0.05)=0.7734

ρ(0.10)=0.7748

ρ(0.15)=0.7752

ρ(0.20)=0.7758

由上图可知:ρ1=0.7727

            β=0.0164/0.7727=0.0212

5.P2、R2

P2=3αε1/(ε1+2)2 * Μ11 + (ε1-1)/(ε1+2) * (Μ2-βΜ1)/ρ1

   =91.71

R2=(n12-1)/(n12+2) * (Μ2-βΜ1)/ρ1 + 6n12Μ1γ/[(n12+2)21]

   =26.23

6.求偶极矩μ0(当时温度为17.80C)

μ0=0.0128*[(P2-R2)*T]1/2=0.0128*[(91.71-26.23)*290.8]1/2

   =1.77

六、分析讨论

1.分析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如何改进?

答:(1)溶液的配制:移液管使用过程中量取溶液并不十分精确,会导致溶液配置的时候X2的值与要求值有一定的偏差。所以,在移液的过程中要保证移液管使用操作迅速准确。

(2)折光率的测定:折光率的线性还比较好,测量中除了取样,试剂瓶盖子应随时盖好.以免样品挥发影响溶液浓度。而且样品滴加要均匀,用量不能太少,以免测量不准确。

(3)介电常数的测定:仪器不是很稳定,而且并未用移液管移取1mL,而是用每种溶液的专用滴管吸取50滴,滴管的构造不一样,也导致了移取的样品量不一致,这是造成介电常数与浓度关系的线性很差的两个原因。应该用同一个移液管准确移取,且每次都要用丙酮洗净用待测液润洗,而且在重新装样前,为了证实电容池电极间的残余液确已除净,须先测量空气的电容值,待空气的电容值恢复到测量之前,或者在±0.05pF的误差范围内,方可进行下一次测量。

(4)溶液密度的测定:因为电子天平非常灵敏,当有电吹风在吹或稍有动静时,读数就变得很厉害,两次测量的数据都会很不一样,所以每个样品测了两次,取了比较合理的数据。减小误差的方法是确保每次装样品前比重管都要洗净吹干(内外管壁都是),溶液要装满比重管,且外壁不能沾溶液,测量的环境要尽可能安静。

2.本实验中,为什么要将被测的极性物质溶于非极性的溶剂中配成稀溶液?

答:因为溶液法的基本想法是,在无限稀释的非极性溶剂的溶液中,溶质分子所处的状态和气态时相近,于是无限稀释的溶液中就可以使用如下稀溶液的近似公式:

       ε1(1+α* x2)

  ρ1(1+β*x2)

        n=n1(1-γ*x2)

从而可以推导出无限稀释时溶质的摩尔极化度及摩尔折射度的公式,最终得到永久偶极矩。

3.根据实验结果,判断正丁醇的对称性(所属点群)。

答:由于正丁醇具有永久偶极矩,且只有属于Cn、Cnv(包括Cs)点群的分子才具有永久偶极矩,所以正丁醇所属点群为C1


第二篇:偶极矩的测定


偶极矩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会用溶液法测定乙酸乙酯的偶极矩;

2、了解偶极矩与分子电性质的关系;

3、掌握溶液法测定偶极矩的原理、方法和计算。

二、实验原理:

1、偶极矩与极化度

分子的结构可以近似地看成是由电子云和分子骨架(原子核和内层电子)所构成。由于其空间构型的不同,其正负电荷中心可以是重合的(此时为非极性分子),也可以是不重合的(此时为极性分子)。

图1 偶极矩示意图

1912年Debye提出“偶极矩”μ的概念来度量分子极性的大小,如图1所示,其定义是:

                                                          (1)

式中  q为正、负电荷中心所带的电荷量;d为正、负电荷中心间的距离;为向量,其方向规定为从正到负,单位为Debye或C·m(1030)。

通过偶极矩的测定,可以了解分子结构中有关电子云的分布,分子的对称性,还可以用来判别几何异构体和分子的立体结构等。

极性分子具有永久偶极矩,在没有外电场存在时,由于分子热运动,偶极矩在各个方向上的取向机会均等,故其偶极矩的统计值为零。

若将极性分子置于均匀的外电场中,分子会沿电场方向作定向转动,同时分子中的电子云对分子骨架发生相对移动,分子骨架也会变形,这叫分子极化,极化的程度可由摩尔极化度(Pm)来衡量。因转向而极化称为摩尔极化度(P转向)。由变形所致的为摩尔变形极化度(P变形)。而P变形又是电子极化度(P电子)和原子极化度(P原子)之和。显然:

Pm=P转向+P变形=P转向+(P电子+P原子)         (2)

已知P转向与永久偶极矩μ的平方成正比,与绝对温度成反比。即

                             (3)

式中  K为Boltzmann常数;N为Avogadro常数。

对于非极性分子,因其永久偶极矩μ=0,分子不能沿电场方向作定向转动,其P转向=0,所以Pm=P电子+P变形

若外电场是交变电场,则极性分子的极化与交变电场的频率有关。当在电场的频率小于1010Hz的低频电场作用下,极性分子产生摩尔极化度为转向极化度与变形极化度之和。若在电场频率为1012Hz~1014Hz的中频电场下(红外光区),因为电场交变周期小于偶极矩的松弛时间,极性分子的转向运动跟不上电场变化,即极性分子无法沿电场方向定向,即P转向=0,此时分子的摩尔极化度Pm=P变形=P电子+P原子。当交变电场的频率大于1015Hz(即可见光和紫外光区)的高频电场下,极性分子的转向运动和分子骨架变形都跟不上电场的变化,此时极性分子的摩尔极化度Pm等于电子极化度P电子

因此,原则上只要在低频的电场下测得极性分子的摩尔极化度Pm,在红外频率下测得极性分子的摩尔变形极化度P变形,两者之差得到极性分子的摩尔转向极化度P转向,然后代入(2)式就可算出极性分子的永久偶极矩μ来。

2、极化度和偶极矩的测定

Clausius、Mosotti和Debye从电磁理论得到摩尔极化度与介电常数ε之间的关系式:

                                                     (4)

式中  M为被测物质的分子量; ρ为该物质在ToK时的密度;但(4)式是假定分子间无相互作用而推导得到的,所以只能适用于温度不太低的气相体系,然而测定气相的介电常数和密度在实验上困难较大,对某些物质甚至无法获得其气相状态,因此后来提出了一种溶液法来解决这一困难,溶液法的基本思想是,在无限稀释的非极性溶液中,溶质分子所处的状态和气相时相近,于是无限稀释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极化度Pm,就可以看作(4)式中的摩尔极化度P。

         (5)

式中  ε1、M1、ρ1为溶剂的介电常数,摩尔质量和密度,M2为溶质的摩尔质量。α、β为两常数,它可由下面两个稀溶液的近似公式求出。

ε12=ε1(1+αX2)                        (6)

ρ12=ρ1(1+βX2)                       (7)

式中ε12、ρ12和X2为溶液的介电常数,密度和溶质的摩尔分数。因此,从测定纯溶剂的ε1、ρ1以及不同浓度(X2)溶液的ε12、ρ12,代入(5)式就可求出溶质分子的总极化度。

上面提到在红外频率的电场下可以测得极性分子的摩尔变形极化度,但在实验上由于条件的限制,很难做到这一点,所以一般是在高频电场下测定极性分子的电子极化度。

根据光的电磁理论,在同一频率的高频电场作用下,透明物质的介电常数ε与折光率n的关系为:

ε=n2                                   (8)

习惯上用摩尔折射度R2来表示高频区测得的极化度,而此时P转向=0,P电子=0,则

                                             (9)

同样测定不同浓度溶液的摩尔折射度,外推至无限稀释,就可求出该溶质的摩尔折光度的公式。

            (10)

式中  n1为溶剂的摩尔折光率,γ为常数,它可由下式求出

                   n12=n1(1+γX2)                                (11)

式中  n12为溶液的摩尔折光率。综上所述,可得

                            (12)

             

                =(Debye)

                =(C·m)                (13)

在某种情况下,若要考虑P原子的影响时,只需要对R2作部分修改就行了,上述测定极性分子偶极矩的方法称为溶液法。

此外,测定偶极矩的实验方法还有很多,如湿度法、分子束法、分子光谱法以及微波谱的斯塔克法等。

3、介电常数的测定:

介电常数是通过测定电容,计算而得到。

如果我们在电容器的两个极板间充以某种电介质,电容器的电容量就会增大,如果维持极板上的电荷量不变,那么充以电介质的两极板间电势差就会减小。若Co为极板间处于真空时的电容量,C为充以电介质时的电容量,则C和Co之比值ε称为该电介质的介电常数。

                      ε=C/C0                                    (14)

测定电容的方法一般有电桥法、拍频法和谐振法。本实验用的是电桥法。选用的仪器为PGM-II数字小电容测试议。其桥路为变压器比例臂电桥,图2为其示意图,电桥平衡条件是:

Cx/Cs=Ux/Us                               (15)

式中  Cx为电容池二极板间的电容,Cs为标准的差动电容,调节Cs,当Cx=Cs时,Ux=Us,此时指示器的输出趋近于零,Cs值可直接读出, Cx值便可求得。

 

     图2 电容电桥原理图                   图3 电容池的结构

1、外电极 2、内电极 3、恒温室 4、样品室 5、绝缘板

6、池盖  7、外电极接线  8、内电极接线

电容池的结构如图3所示,由于在电桥法测量电路中被测电容Cx二端都不能接地,因此恒温介质不能用水,本实验用介电常数很小的变压器油为介质或不加介质,电容池外壳兼作屏蔽之用,这样就可以避免人体对测量的影响。

由于在小电容测量仪测定电容时,除电容池两极板间的电容Cc外,整个测试系统中还有分布电容Cd的存在,所以实际测得的电容应为Cc和Cd之和,即

Cx=Cc+Cd                              (16)

Cc随测物质而异,而Cd对一台仪器(包括所配的导线和电容池)来说是一定值,因此在以后各次测量中必须扣除分布电容值Cd,才能得到待测物的电容Cc。其测定方法为先测定一已知介电常数ε的标准物质的电容C`,则

C`=C+Cd                             (17)

而不放样品时所测C`

C`=C+Cd                             (18)

两式相减得

C`-C`=C-C                        (19)

已知物质介电常数ε等于电介质的电容与真空时的电容之比,如果把空气的电容近似看作真空时的电容,则可得

                         ε=C/ C                             (20)

所以式(19)变为:

C`-C`=ε·C-C=(ε-1)C                (21)

C=(C`-C`)/(ε-1)                    (22)

从而求出

Cd=(εC`-C`)/(ε-1)                        (23)

三、仪器与试剂

PGM—Ⅱ型数字小电容测试仪(1台);  电容池(1个); 阿贝折射仪(1台);密度管(1支);    电吹风(1个);     容量瓶(4个);    烧杯(6个);注射器(1支)。    CCl(分析纯);     CH3COOC2H5(分析纯)。

四、实验步骤

1、配制溶液

配制摩尔分数X2为0.050、0.100、0.150、0.200的溶液各25mL。为了配制方便,先计算出所需乙酸乙酯的毫升数,移液,然后称量配制。算出溶液的正确浓度,操作时注意防止溶液的挥发和吸收极性较大的水汽。

2、折光率测定

在25oC±0.1oC条件下,用阿贝折光仪测定CCl4,以及配制的四个溶液的折光率。注意测定时各样品需加样三次,读取三个数据,取平均值。

3、介电常数测定

①      电容Co和Cd的测定:本实验采用四氯化碳作为标准物质,其介电常数的温度公式为:

ε(CCl4)=2.238-0.002(t-20)                       (24)

式中   t为摄氏温度。

用洗耳球将电容池样品室吹干,旋上金属盖,并将电容池和电容测定仪连接线接好,将电容测定仪的电源开关置于“通”位,预热5~10min。按下“采零”键,使显示器显示“00.00”。然后将电容池测试线的一端与电容测试议接好,另一端置于电容池近处,电容池座测试线接入电容池座,使测试线尽量不要晃动,以取得较为稳定的分布电容。将仪器“采零”。接着将测试头插入电容池,待数值稳定后记下,此即是C`

拔下电容池测试线,用移液管量取1mL标准液CCl4注入样品室,然后用滴管逐滴加入样品,直至液面高于中间柱面,(注意样品不可多加,样品过多会腐蚀密封材料渗入恒温室,实验无法正常进行。)迅速旋紧金属盖,待读数稳定后,按“采零”键,再插上电容池测试线,测出电容池的电容值C`( 测量三次取平均值。)然后用注射器抽去样品室内样品,再用洗耳球吹扫,复测一次C`,其值与上面所测C`的值偏差小于0.05PF,否则需再吹。

②溶液电容的测定:测定方法与测四氯化碳相同,重复测定时,不但要抽去样品室内的溶液,还要用洗耳球将样品室吹干,然后复测C`值,再加入该溶液,测出电容值C`。各溶液电容测定两次,取平均值,减去Cd,即为该溶液的电容值C

4、溶液密度测定:

将密度管(见图4)洗净,干燥后挂在天平上称量得m0,然后取下磨口小帽,将a支管插入蒸馏水中,用洗耳球在b支管慢慢吸气,将蒸馏水吸入密度管内,使充满b端小球,然后将密度管的b端略向上仰,用滤纸从a支管管口吸取多余的蒸馏水,以调节b支管的液面到刻度线,调好后放水平,盖上a、b管口。(应先套a端,后套b端),并且用滤纸吸干管外沾的蒸馏水,在天平上称量得到m。倒去蒸馏水,吹干后盛以液体四氯化碳,用上法一样可称量得含有四氯化碳的密度管质量为mi,则在某温度时被测液体的密度为:

                    (25)

五、数据处理

1、计算各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X2

2、计算CCl4及4种溶液的密度ρ,作ρ12~X2图,由直线斜率求算β值。

3、作n12~X2图,由直线斜率求算γ值。

4、计算C0、Cd和4个溶液的Cx值,求出各溶液的介电常数ε12,作ε12~X2图,由直线斜率求算α值。

5、将ρ1、ε1、α、β值代入(5)式,计算

6、将ρ1、n1、β、γ值代入(10)式,计算

7、将值代入(13)式,计算乙酸乙酯的偶极矩μ值。

六、思考题:

1、测定介电常数时,如何最大限度保证分布电容Cd为定值?

2、准确测定溶质摩尔极化度与摩尔折射度时,为什么要外推至无限稀释?

3、溶液法测得溶质偶极矩与气相测得的真实值间存在偏差,其原因是什么/

4、试分析影响结果的因素,如何改进?

七、实验注意事项:

1、在操作时应注意防止溶液的挥发及吸收极性较大的水蒸汽,影响测定值,故操作要迅速,试剂和溶液应随时盖紧;且配制溶液的器具应干燥,溶液应透明不发生浑浊。

2、在电桥法测量中,被测电容Cx二端不能接地,因此,恒温介质不能是水,而用介电常数较小的矿物油或变压器油。

更多相关推荐:
偶极矩的测定实验数据处理

偶极距测定数据处理T29705KP10206KPa1折光率的测定数据处理如下加上x015时候的数据会使得线性不好故舍去该组数据由数据可知n114254因此00592142540041532密度的测定1数据处理如...

溶液法测定极性分子的偶极矩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08年3月27日结构化学实验报告溶液法测定极性分子的偶极矩一实验目的1用溶液法测定正丁醇的偶极矩2了解偶极矩与分子电性质的关系3掌握溶液法测定偶极矩的实验技术二实验原理1偶极矩与极化度1两个大小相等方向...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_偶极矩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结构实验实验项目稀溶液法测定偶极矩实验类型验证设计综合实验时间20xx年11月20日一实验名称稀溶液法测定偶极矩二实验目的1掌握溶液法测定偶极矩的主要实验技术2了解偶极矩与分子电性质...

稀溶液法测定偶极矩实验报告

稀溶液法测定偶极矩实验目的123测定正丁醇的偶极矩1偶极矩与极化度分子结构可以近似地看成是由电子云和分子骨架原子核及内层电子所构成由于空间构型的不同其正负电荷中心可以是重合的也可以不重合前者称为非极性分子后者称...

稀溶液法测定偶极矩实验报告(华南师范大学物化实验)

稀溶液法测定偶极矩一实验目的1掌握溶液法测定偶极矩的主要实验技术2了解偶极矩与分子电性质的关系3测定正丁醇的偶极矩二实验原理21偶极矩与极化度分子结构可以近似地看成是由电子云和分子骨架原子核及内层电子所构成由于...

偶极矩的测定实验数据处理

六实验数据处理1计算各溶液的摩尔分数浓度x2计算过程举例以序号1为例已知环己烷相对分子质量M18416gmol乙酸乙酯相对分子质量M28811gmol环己烷物质的量n1m1M1199523841602371mo...

偶极矩的测定_实验报告_中国科大

实验十二偶极矩的测定摘要本实验利用溶液法通过测定不同浓度的正丁醇的环己烷溶液在同一条件201atm下的折射率电容密度等各种性质计算出分子的偶极矩并对比实验结果分析了解电介质在外电场中的极化现象关键词极化现象偶极...

溶液法测定极性分子的偶极矩实验报告

20xx级有机化学实验设计性实验报告题目溶液法测定极性分子的偶极矩报告作者专业名称行政班级20xx化学教育三班学生学号指导老师实验时间提交时间一实验目的1用溶液法测定正丁醇的偶极矩2了解偶极矩与分子电性质的关系...

实验九溶液法测定偶极矩

溶液法测定极性分子偶极矩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测定氯仿在环己烷中的介电常数和偶极矩了解偶极矩与分子电性质的关系2测定某些化合物的折光率和密度求算化合物基团和原子的摩尔折光度判断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二实验原理分子是由带...

实验十九 偶极距的测定

物理化学实验教案钟爱国实验十九偶极距的测定一小电容仪测定偶极矩实验目的1掌握溶液法测定偶极矩的原理和方法和计算2熟悉小电容仪折射仪和比重瓶的使用3测定正丁醇的偶极矩了解偶极矩与分子电性质的关系基本要求1测定正丁...

水溶液电化学稳定窗口的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理解电位窗口的意义2掌握阴极极化曲线和阳极极化曲线的使用方法3测量玻碳电极在酸性中性和碱性溶液中的阳极和阴极极化曲线二实验原理水溶液电位窗口溶液中电极的析氧电位与析氢电位的差值称为该电极在水溶液中的...

极化曲线实验报告

腐蚀金属电极稳态极化曲线测量和数据处理一实验目的1掌握恒电位测定极化曲线的原理和方法2巩固金属极化理论确定金属实施阳极保护的可能性初步了解阳极保护参数及其确定方法3了解恒电位仪器及相关电化学仪器的使用4测定铁在...

偶极矩的测定实验报告(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