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理想国》读书报告

时间:2024.5.8

一、书名:《理想国》(前五卷)

二、著者:柏拉图

三、页数:157

四、内容概要第一卷 苏格拉底到比雷埃夫斯港参加祭奠之后被玻勒马霍斯请回了家,与他的友人开始了关于正义的讨论。在与克法洛斯和玻勒马霍斯讨论时,苏格拉底运用了“精神助产术”,推翻了“正义是欠债还债”,“正义就是助友害敌”等错误主张。并让克法洛斯意识到金钱不能代替内心的满足和宁静。特别是对于坏人。在接下来与色拉叙马霍斯的论辩中,他通过讨论利益和德性的问题,反驳了对方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的观点、不正义是强有力的观点。

第二卷 格劳孔向苏格拉底提出质疑,他与其弟阿得曼托斯提出正义与不正义的后果和利益不同,认为不正义对自己会更有利。苏格拉底“由大见小”,开始阐述城邦的正义。理想国的命题就此展开。讨论了有关国家中的社会分工问题。他讲述了怎样组成一个健康的城邦。接着话题从关于“护卫者”的讨论转到了教育上。他认为真正善的城邦护卫者的天性里把爱好智慧和刚烈、敏捷、有力这些品质结合起来。儿童易被塑造,要给儿童讲最优美高尚的、编得好的故事。苏格拉底认为诗歌和音乐不可亵神。不能把神描绘得丑恶不堪。

第三卷 进一步讨论教育的问题。苏格拉底认为文艺作品中不应展示假恶丑的主张,音乐也是一样。通过讨论“模仿”的问题,他表示对戏剧恨厌恶。这一切都是因为“音乐教育的最后目的在于达到对美的爱。”“音乐教育之后,年轻人应该接受体育锻炼。”而不是将时间浪费在诉讼或就医之类的事情上。教育之后自然是考察。

第四卷 苏格拉底提到了护卫者。讲述了护卫者的责任、标准以及如何教育培养。“不让体育和音乐翻新”、国家的四种品质;节制、勇敢、智慧、正义、国家由三等人——生意人、辅助者和谋划者组成一样,灵魂由欲望、激情和理智组成。苏格拉底认为城邦的品质与其居民的品质是一致的。

第五卷 苏格拉底想要论述很多不同种类的政体,讲述了妇女和儿童的问题。他的主要观点是女人应该归这些男人共有,任何人都不得与任何人组成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同样地,儿童也都公有,父母不知道谁是自己的子女,子女也不知道谁是自己的父母。他认为给男女提供同等的教育,二者的天然禀赋是一样的,在工作方面男女平等;还谈到了优生优育和幼儿教育问题。在士兵的行动准则之后,苏格拉底说出了哲人做王的观点。 还有关于什么是“意见”的论证。

五、读后心得:我印象最深的是苏格拉底对于正义和不正义的论证。人们总是认为坚持正义的正直的人比起其他人来说会吃很多的亏,也会受很多的苦,色拉叙马霍斯用牧羊人与羊的例子,来说明牧羊人只是想喂饱羊来使自己获得最多的利益。认为不正义的事只要干得大,是比正义更有力,更如意,更气派。正义是为强者的利益服务的,而不正义对一个人自己有好处、有利益。即使是到了现在,当你用正当的手段朝着你的目标辛辛苦苦奋斗时,有人会以一些非正义的手段来快速地实现自己的愿望,看起来不正义的人总是比正义的人能力强,因为真正正义的人在做事时会受很多原则的限制。格老孔的两个观点:第一点--正义的本质

和起源。人们说:作不正义事是利,遭受不正义是害。遭受不正义所得的害超过干不正义所得的利。所以人们在彼此交往中既尝到过干不正义的甜头,又尝到过遭受不正义的苦头。两种味道都尝到了之后,那些不能专尝甜头不吃苦头的人,觉得最好大家成立契约:既不要得不正义之惠,也不要吃不正义之亏。打这时候起,他们中间才开始订法律立契约。他们把守法践约叫合法的、正义的。任何一个真正有力量作恶的人绝不会愿意和别人订什么契约,答应既不害人也不受害--除非他疯了。第二点。那些做正义事的人并不是出于心甘情愿,而仅仅是因为没有本事作恶。他认为在任何场合之下,一个人只要能干坏事,他总会去干的。大家一目了然,从不正义那里比从正义那里个人能得到更多的利益。

阿得曼托斯认为正义不是人甘心所为,为名声出节制和正义固然美,但是艰苦。纵欲和不正义则愉快,容易,他们说指责不正义为寡廉鲜耻,不过流俗之见一番空论罢了。他们说不正义通常比正义有利。他们庆贺有钱有势的坏人有福气,不论当众或私下里,心甘情愿尊敬这些人。他们对于穷人弱者,总是欺侮蔑视,虽然他们心里明白贫弱者比这些人要好得多。这也就是说人虽然都知道正义是对的,可是迫于现实,不得不低头。虽然嘴上对不正义人不屑一顾,但心里还是很羡慕不正义所带来的利益的。甚至有人认为正义是无能的代名词,因为他没有能力通过所谓的不正义的手段获得自己想要的利益,从而就把自己归为“正义者”的行列之中,由此落得了个好名声。我认为确实有这样的人存在,但这种人的行为称不上“正义”,是伪装出来的,真正正直的人是由内而外的,即使有比较偏激的人认为一个无知加低能的人一定是善良而又正直的,正直也并不代表着无知和低能,正直的人有自己的处世原则,不会专靠玩弄卑鄙的手段为生或者达到自己的目标。苏格拉底认为一个城邦之中,护卫者的责任很重要,护卫者除了要有强健的体魄外,还应是意气风发的,同时应该对自己人温和,对敌人凶狠。否则,用不着敌人来消灭,他们自己就先消灭自己了。一个好的护卫者必须是一个既温和,又刚烈的人,这是两种相反的性格,但对于他们来说二者缺一不可。苏格拉底又说:“我们可以在一个真正善的城邦护卫者的天性里把爱好智慧和刚烈、敏捷、有力这些品质结合起来了”。所以说不正义的人未必就比正义的人有力。正义的人也可以是出类拔萃的人。不正义的人和正义的人都会是聪明的,但只有正义的人拥有真正的智慧。

正义的人比起不正义的人究竟有多吃亏呢?行为诚实正直的人有时难免会为不正义人的作为感到忿忿不平。《圣经》诗篇37篇里有一段非常有意思,描写的就是正义人该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不正义人的行为,怎样看待不正义的人的结果比正义人好。文中是说:不要为作恶的心怀不平,也不要向那行不义的生出嫉妒。因为他们如草快被割下,又如青菜快要枯干,另有一处是说:义人的的路,好像晨曦,越照越明,直到日午。苏格拉底在与色拉叙马霍斯的辩论中提到:一个又聪明又好的人,不愿超过和自己同类的人,但愿超过跟自己不同类而且相反的人。但是一个又笨又坏的人反倒对同类和不同类的人都想超过,不正义的人同时想要胜过同类和不同类的人,正义的人不愿超过同类而只愿超过不同类的人。正义者跟又聪明又好的人相类似,而不正义的人跟又笨又坏的人相类似,所以正义的人是好又聪明的,不正义的人是笨又坏的。正义的人聪明能干,而不正义的人根本不能合作。当我们说不正义者可以有坚强一致的行动,我们实在说得有点不对头。因为他们要是绝对违反正义,结果非内讧不可。正义的人是有真正智慧的人,因为他懂得怎样让自己的道路越走越光明。 ,

阿得曼托斯在与苏格拉底德对话对话时还提到一个问题,年轻人多半会用品达的问题来问他们自己:“是用堂堂正义,还是靠阴谋诡计来步步高升,安身立命,度过一生?”年轻人是否能从这些高论中得出结论,知道走什么样路,做什么样人,才能使自己一生过得最有意

义吗?或许这也正是我们每一个人曾经思索过的问题,三年前,我的中学课堂上,一位老师举了个有趣的例子:有三个诚实正直人A、B、C,为第一组;三个卑鄙诡诈的坏人D、E、F为第二组,F和D出现激烈矛盾后出走,剩下E与D一同对抗第一组,由于二人卑鄙诡诈,终于得逞,第一组的人陷入被动,F加入了第一组,后悔想回去看看,因为第一组的人做事实在太守原则,结果发现D将E赶走,E很狼狈地流浪。F猛然发现,原来和第二组的人是永远做不成朋友的,即使处于同一战线,依旧是相互利用,彼此勾心斗角,不论结果是否成功,都有可能斗争地你死我活。而与A、B、C可以成为朋友,可以朝着一个正确的目标努力,有一天会实现梦想。相信大部分人都会选择与正义的人为伍,但正义的定义还是需要自己去把握。


第二篇:柏拉图《理想国》第四、六、七卷读书报告


柏拉图:《理想国》读书报告

第四卷

 一、护卫者的幸福
护卫者及其辅助者竭力尽责,做好自己的工作,护卫者的贫穷、束缚等“不幸”被描述为最幸福的,因为这是为了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我们的首要任务是铸造出一个整体的幸福国家


二、护卫者的使命 

1.护卫者要 避免贫穷与富裕使城邦的作战技艺退化,因为富则奢侈、懒散,贫则粗野、低劣,皆要求变革 
 2. 护卫者要尽一切办法守卫着城邦,保持疆土不能超过最佳限度——国家大到还能保持统一
 3. 全体公民按照天赋从事工作 ,各就各业,以天赋升降阶级
4. 最重要:教育和培养
  (1)要防止音乐和体育的翻新渗透影响人的性格和习惯,破坏人际关系,影响法律和政治制度
  (2)孩子必须借助符合法律精神的游戏,借助音乐养成遵守法律的精神,培养规矩和礼仪 
  5. 立法:重视习惯法而非制定法。反对立法者反复制订和修改法律,应当尊重前人立法,并且注重宗教祭祀和敬神


三、正义的国家
  1. 智慧——护国者所具备的品质
(1)国家的智慧是好的谋划,用于考虑国家大事,改进国家对内对外关系
(2)国家之所以有智慧,是由于他的人数最少的那个部分和这个部分中的最小一部分,这些领导着和统治着它的人们所具有的知识。
  2. 勇敢——一种保持,精神上的能力
保持住法律通过教育所建立起来的关于可怕事物的信念
  3. 节制——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均具备的品质
(1)一种好秩序或归某些快乐与欲望的控制
(2)全体国民在谁应当统治、谁应当被统治这个问题上所表现出的一致性和协调。
  4. 正义
(1)正义:正义是只做自己的事而不兼做别的事

(2)正义的国家:在国家里各做各的事而不相互干扰
(3)个人的正义: 每一个人自身内的各种品质在自身内各起各的作用
a、同一事物的同一部分关系着同一事物,不能同时有相反的情况
b、在国家里存在的东西在每一个个人的灵魂里也存在着
c、人内心中的各种品质在自身内是分别起作用的,因此:激情不忘理智教条的人是勇敢的人;懂得三部分的各自利益和共同利益的人是智慧的人;三部分友好和谐,理智领导,激情和欲望由它领导而不反叛是有节制的人
d、正义的人不许可自己灵魂里的各个部分相互干涉,起别的部分的作用。应当安排好真正自己的事情,主宰自己,协调心灵
(4)正做正义的事在内部造成正义,做不正义的事在内部造成不正义

第六卷

一、城邦的领袖——最能守卫城邦的法律与习惯

二、哲学家的天性:
  1.永远酷爱实体的知识,爱智慧与真实,正义,憎恶假 
  2. 有节制,不贪财,不追求肉体快乐 
  3. 眼界宽广,豁达大度,勇敢不胆怯
  4. 公正温良
  5.学习聪敏 
6.  有良好的记性 
 7. 有分寸而温雅


三、哲学家在城邦中的处境
  1. 哲学家处境:被水手篡权的航海家
  2. 哲学家受到非议的原因和不公正性: 
  (1)大多数哲学家:败坏 
             原因:构成哲学家天赋的那些品质本身如果受到坏教育或坏环境的影响,就会成为某种背离哲学研究的原因。教育和培养不善,而天赋最好的灵魂在受到坏的教育之后就会变得比谁都坏
     a、教育家和诡辩家在用言辞说不服的时候就用行动来强加于人
     b、某些私人教师一味迎合众人意见教授善恶
     c、有天赋的人因为众人的尊崇和吹捧骄傲而迷失自我,或者因执着追求真理而为众人所阻挠 
     (2)不配学习哲学的人与哲学结合:玷污哲学
    (3)少数哲学家:无用 
  哲学家之所以被认为无用,不在哲学本身,而在人们没有请哲学家担任统治者。只有在一个合适的国家里,哲学家本人才能得到充分的成长,进而能保卫自己的和公共的利益
  (4)现行政治制度不适合哲学


四、如何产生哲学家王 
  1. 从事哲学研究的做法: 
    (1)年少:适合儿童的接受能力的学习和哲学功课
  (2)成熟阶段:加强心灵锻炼
  (3)老年:只从事哲学研究 
  2. 哲学家王的实现途径:
  (1)真正哲学家成为统治者
  (2)当权者成为哲学家 
  3. 哲学家王实现具有可能性
  (1)大众了解哲学家之后会改变看法
  (2)哲学家建构城邦的方法:澄净城邦和公民素质,而后立法,以神的品质塑造人
  (3)只要产生一个哲学家王推行理想的制度,公民可能会服从


五、如何培养哲学家王 
  1. 必须具备各种天赋品质与进取心、豁达大度,并天性稳定,结合妥当 
  2. 必须放在各种环境中接受考验 
  3. 必须放在众多学习中“操练”


六、善的理念——最大的知识问题
只有一个知道正义和美怎样才是善的卫护者监督着城邦的政治制度,,这个国家才能完全地走上轨道 
 1. 用“善的儿子”解释善的理念
  (1)太阳:善在可见世界中所产生的儿子,连结视觉和可见性
a、太阳与视觉和可见事物的关系,正如可理知世界里面善本身跟理智和可理知事物的关系,人的灵魂注视被真理与实在所照耀的对象的时候,它便能知道它们了解它们,显然是有了理智,转而去看暗淡的生灭世界时,便只有变动不定的意见了,显得好像没有理智了
b、知识的对象不仅从善得到它们的可知性,而且从善得到自己的存在和实在
  (2)善的理念:给予知识的对象以真理给予知识的主体以认识能力的东西 
  2. 可见世界:包括实物(信念)及其影像(想象) 
  3. 可知世界:包括作为自身影像的实物(理智)和理念(理性) 
  4. 可知世界高于可见世界,四种灵魂状态的顺序是理性高于理智高于信念高于想象。

第七卷

一、受过教育的人与没受过教育的人的本质的洞穴比喻
洞穴(即可见世界)中有一些手脚被捆的囚禁者,灵魂受到了重负。他们只能看到火光投射到洞壁上的阴影,便信以为实物本身。其中有一人被解禁,看到了火光(其实是太阳的能力)和实物,他的眼睛因此感到痛苦。这个人就是哲学家。
而后他被拉出洞穴,灵魂上升到可知世界。他依次看到了实物的阴影、实物在水中的倒影、实物本身、月光和星光,最后能够直接观察太阳。他看到了善的理念,了解了它是真理和理性的源泉,便不愿在回到洞穴之中。
如果回到洞穴之中,他的伙伴不会相信他所见到的,而会嘲笑他。但哲学家接受了城邦的教育,因此有义务回到洞穴中,成为哲学家王,帮助城邦公民。哲学家王过着真正的哲学生活,而轻视权力。


二、通过教育使灵魂转向 
  1. 灵魂本身具有视力,只是它不能正确地把握方向
  2. 灵魂转向的定义:引导灵魂从变化世界(可见世界)转向实在(可知世界)(作为国家 建立者,要迫使最好的灵魂到达最高的知识,
  3. 使灵魂转向的教育科目: 
   (1)“序言”
  a、计算和数数:数数能同时引起相反感觉,迫使灵魂使用纯粹理性通向真理本身 
          b、几何学:几何学的研究对象是可知世界而非可见世界,能将灵魂引向真理(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
          c、天文学:当前天文学研究是研究可见世界的,灵魂向下;真正的天文学研究应当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不应当重视可见事物
(2)辩证法(最终、最顶端):能正确论证每一事物的真实存在,区分实在和可知世界的关系,靠思想本身理解到善者的本质,达到可知世界的顶峰。
  4. 具备灵魂转向可能性者的天赋 
   (1)热爱学习,不感困难,敏于学习 
   (2)强于记忆,百折不挠,喜爱劳苦 
   (3)具备真实的知识和品德 
   (4)年轻 
  5. 使灵魂转向的教育过程: 
  (1)学习算学、几何等预备性科目, 经历战争、体操等身体锻炼
  (2)20—30岁:综合小时候分散学习的课程,研究相互联系和事物本质的关系,为学习辩证法做准备 
    (3)30—35岁:学习辩证法,跟随真理达到实在本身,在此过程中要正确引导辩论,避免被不好的习惯风尚动摇信念变成违法者 
    (4)35—50岁:参加指挥战争等公务,接受考验 
    (5)50岁:接受最后的考验,把灵魂的目光转向上方,以善为原型管理国家、公民和自身
 6.培养的最便捷途径:将10岁以上具有公民身份的孩子送到乡下,用自己制定的习惯和法律培养他们。

 


更多相关推荐:
《理想国》读书报告

福建农林大学交通学院交通工程专业思修论文主题:《理想国》读书报告学生:**指导教师:**专业:交通工程班级:10交工(1)班20XX年12月背景以前总是在课上听老师讲《理想国》,心中有着不解和好奇,现在我自己完…

《理想国》读书报告

柏拉图心中的理想国理想国读书报告书名理想国作者古希腊柏拉图张竹明译出版社译林出版社关键词苏格拉底正义柏拉图城邦引言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家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一生著述...

理想国读书报告

理想国读书报告我在备选的五本书中徘徊了好久终于选定了理想国当时听老师介绍说这本书是教学论中最基础的读物每个教育者都必须通读这本书理想国中内容的都是以对话的形式展开的柏拉图通过编录苏格拉底和克法洛斯格劳孔等人的对...

《理想国》读书报告

课程名称任课教师论文题目姓名学号我一开始买的是吴献书译本的理想国这本书翻译的很好但是文章都是文言文因本人能力十分有限所以只看了前面的十几页就换了其他译本来读理想国的整体结构有点混乱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章节中都有讲到...

理想国读书报告

柏拉图的文本是一个谜依据学者们对于柏拉图著作的分类和次序研究理想国即国家篇属于柏拉图中期对话的一篇在这篇对话中柏拉图已经摆脱了苏格拉底的影响开始阐述成熟的自己的思想文本连同包裹着的迷雾被流传下来在当下阅读柏拉图...

读书报告《理想国》

正义的国度理想国读书报告20xx15011外语学院高程摘要该书以正义为核心全面阐述了柏拉图的国家学说是政治哲学史上关于正义问题探索的源头柏拉图以他哲学的语言为人们描绘出了理想国家的轮廓对后世的政治以及哲学发展产...

理想国读书报告

理想的国家理想国读书报告农院中药091班徐正洋20xx0530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出身于雅典一个大贵族家庭原名阿里斯托克利据说他的原名是源于他的宽额头柏拉图生于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青年时期和其他贵族子弟...

理想国读书笔记

转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今年的上课老师让读柏拉图理想国对于这样的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的名著似乎在我们今天的人看来是不怎么样的因为在我们今天的理解中我们看到书中的一些对话是十分的荒唐甚至是幼稚的但是其实在这样的理解中我...

《理想国》读书笔记(分卷合计1万字)

第一卷概要本卷对当时流行的正义观作了逐一的分析和批判开卷以苏格拉底的提问开始被问者是玻勒马霍斯的父亲克法洛斯一个爱上机智的清淡清心寡欲的受人尊敬老者他认为一个人即使忍受贫困和年老但做人要是遵循中庸适度心平气和做...

理想国第一卷读书笔记

理想国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重要的对话体著作之一一般认为属于柏拉图的中期对话本书分为十卷在柏拉图的著作中不仅篇幅最长而且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其哲学的各个方面尤其对他的政治哲学认...

《理想国》读书笔记

书中讨论到正义问题婚姻性爱的问题道德教育国家专政等问题以及男女参政男女平等等等一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理想国的画面第一卷主题是正义与邪恶首先有苏格拉底和克法洛斯的对话探讨的主题是克法洛斯介绍作为一位长者对于衰老和死...

《理想国》读书笔记

理想国读书笔记这本书在大学的时候读过读完之后这么久能够记得的无非就是各司其职和哲人王这些东西了不过据说这本书当中有许多微言大义所以想来还是翻出来好好精读一下开个帖子记录一下读书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吧这本书还是大学的...

理想国读书报告(4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