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论读后感

时间:2024.5.15

自杀论读后感

自杀这一特殊的社会现象长久以来被看作是个人行为,认为那是个人的消极心理导致的,认为那是心理学的范畴。但在《自杀论》中迪尔凯姆将自杀看作是一种社会行为,而不是看作一个个孤立的事件。因为“社会学家研究的兴趣在于群体产生的影响的原因,而不是影响个人的原因”,社会学家研究的自杀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自杀,他们关心的是影响整个社会的因素,即影响自杀率的根本原因。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迪尔凯姆在书中批判了以个体心理学解释自杀现象的传统理论,建立了用社会事实的因果关系分析自杀的理论,阐述了社会与个人的关系,认为当个体同社会团体或整个社会之间的联系发生障碍或产生离异时,便会发生自杀现象。另外自杀不是个人的事,而是与他人、社会紧密相关的。

迪尔凯姆在《自杀论》中运用统计方法对自杀现象的研究。

迪尔凯姆在《自杀论》一书中,在第一编中,迪尔凯姆运用了排除法运用大量实证将非社会因素一一排除,最后得出社会因素是影响自杀的根本原因。另外迪尔凯姆认为牺牲也是一种自杀。

在该书的第二编中,迪尔凯姆从社会类型和社会因素介绍了自杀,并将自杀分为利己主义自杀、利他主义自杀、反常自杀,还介绍了不同自杀的形式,并认为自杀性质与选择的方式无关,自杀方式的选择是由社会原因决定的,例如书中所说“南方投河自尽的人比北方多,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南方比北方热,那么一次逻辑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寒冷的哥本哈根投河自杀的人不温暖的意大利的人少呢,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因为自杀者选择的自杀方式受习惯和准备工作的影响。

在前两编系统详细的铺垫下,迪尔凯姆在本书的第三编中回归主题,开始系统地介绍自杀的社会因素,分析了自杀与历史、犯罪等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并且得出结论自杀是社会病理学现象的一种。并且还讨论了如何消除自杀现象这一问题。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对于自杀的态度太过宽容,他还认为家庭、宗教团体、政治团体都不能阻止自杀,只有职业团体即行会。本书的最后迪尔凯姆号召我们要行动起来,更新行会制度,阻止自杀。

自杀类型而言,有利己主义自杀、利他主义自杀和反常自杀。我注意到:利己主义自杀是过分强调个性,它的本质是个人与社会的疏离,这种自杀与社会整合度有关;利他主义自杀与利己主义自杀相反,它是由与社会整合度过高,个性极度压抑所致,大多数是一种牺牲,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例如董存瑞、邱少云等,它们大多是我们心中的英雄;而反常的自杀是由于社会突然的失控,突然的转变是个人生活完全失衡,希望产生又幻灭,例如大危机时期很多破产的人自杀。

另外,我还看到“自杀者的数量之所以比以前大量增加,并不是因为我们的生存很艰难,也不是因为我们的需要未被满足,而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合法的界限,也看不到我们努力的意义。社会分工与协作的发展,增加了个人的财富,但同时增加了我们道德上的贫困,阿珍使者到的贫困令我们苦恼不安。”从这句话中,我既看到了事物的两面性,也看到理想、事业、成就对我们的意义。它们并不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对我们非常重要。实现理想是增加我们的幸福感和自信;拥有事业使我们有归属感和努力的方向;成就是我们增加了得到的认同和瞩目,毫无疑问这些是我们快乐幸福得想不到死亡。所以,迪尔凯姆认为只有那些处于完整状态、具有极强凝聚力并可以节制各种情况的团体才能节制自杀,比如职业团体即行会。职业团体是实行专业性的地方分权,保持社会的完整性,它可以成为这一从业人员的统一的道德特征、集体人格,既有权利又有义务,有一定的统一性,可以预防集体性忧郁,阻止自杀。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就是更新

行会制度,使其符合现今社会的需求,充分发挥出相应的作用。


第二篇:迪尔凯姆自杀论读后感


-“涂尔干提出了社会事实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阐述了社会事实之间存在的结构、功能和因果的关系,制定了一系列社会学研究的实证规则,充实了由A.孔德开启的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构想,使社会学方法论具有实质性的内容。他运用统计方法对自杀现象的研究,用人类学资料对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的宗教研究,是社会学理论和经验研究相结合的范例,从而结束了西方社会学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长期脱节的状况。涂尔干丰富、精深的社会学思想,对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引言

凡是当事人自己采取的或间接、积极的或消极的行动,达到了预期死亡结果的情形都算作自杀。迪尔凯姆在书中驳斥了当时流行的关于自杀的自然主义和生物学主义的特点,并且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造成欧洲各国各地区以及各个时期不同自杀率耳朵原因是社会潮流。他又根据社会潮流的不同,划分了四中自杀类型:利己主义自杀、利他主义自杀、失范性自杀以及宿命性自杀。

(1)、利已型的自杀。

理论假设一:群体整合程度不足是导致利已型自杀率上升的原因。 家庭生活领域和政治生活领域的实证材料也支持上述假设。整合性强的社会群体通过共同的规范和强有力的权威控制着成员的思想行为,使成员完全归属于群体。在个人遇到挫折时,可以得到群体的保护和支持。因此群体的整合是遏制成员自杀倾向的社会因素。相反,个人主义的兴起增强了个人的独立性,削弱了群体对个人的约束和控制,降低了成员对群体的归属感,松弛了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系。在这种情况下,那些遭遇不幸的人很容易陷入沮丧、绝望而难以自拨,进而采取自杀以求解脱。

、利他型的自杀。

社会整合过于强烈之时。高度的社会整合使得个性受到相当程度的压抑,个人的权利被认为是微不足道的,他们被期待完全服从群体的需要和利益。利他型自杀的两种表现形式:义务性自杀,群体强加给个人的义务。第二种表现是负疚性自杀。执行者对群体和任务的认同十分强烈,完全献身于群体,服从群体,为了群体利益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如果说利已型自杀的原因是社会整合程度不足,那么利他型自杀的原因是社会过度整合。 失范性自杀

将个人的需要和兴趣为优先,并且是相当自私的社会底下的自杀形态。这通常与社会变迁有关,因为当这些人无法再享受自己的利益与好处时,就会引起自杀。

(4)宿命性自杀

常发生在过度压迫的社会,并且导致人们会有想要死亡的欲念。这是一个很奇怪的自杀理由,但是对于监狱来说却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如果当他们受到虐待时,这些狱中人会选择想要死亡,也不会继续被刑求。

涂尔干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中的研究程序也给了我们学习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的帮助 ,结合他的《自杀论》来说:

首先给所要研究的现象下定义。“那种产生通俗术语的肤浅考察是不可能有把握地弄清事物的这些正常关系的;因此,学者不能把那些符合日常用语的既成事实作为他研究的对象。他倒是应该由他自己来确定他要研究的那些事实,以便使这些事实具有能被科学地探讨所必需的同质性和特异性。??所以,我们的第一个任务应该是,确定我们打算在自杀的名称下进行研究的事实的范畴。”类比于自然科学中的分类与定义,涂尔干不厌其烦地把众多干扰确切定义的因素排除在外,最终为自杀下了一个操作定义: “人们把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并知道会产生这种结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地引起死亡叫做自杀。”由于操作定义所具有的功能——使一些陈述变量间关系的假说获得验证的机会,这就为后来作者展开对自杀原因的讨论奠定了基础。如果不事先设定这样一个前提定义,那么所有的研究、证据将失去赖以存在的土壤。

第二步是根据定义收集资料并依据收集到的资料对既有的有关现象的各种假设、解释进行分析批驳。如在第一编第一章《自杀与心理变态》中,涂尔干利用表格《不同宗教信仰中的精神错乱倾向》看出:“犹太教徒中的精神错乱病人要比其他教徒中多得多;因此有理由认为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在犹太教徒中也同样多。然而,恰恰相反的是,犹太教徒中自杀倾向却很微弱”,“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自杀的变化正好和心理变态成反比,而决不是心理变态的后果。”于是由此涂尔干批驳了“自杀是由心理变态引起的”这一观点。

最后,对所要研究的对象作一番真正的社会学解释。涂尔干在书中大量使用了“比较法”和“控制变量法”在《自杀论》中,随处可见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比如通过从统计资料中分

析相同年龄段中不同性别与自杀率的关系;相同性别中不同婚姻状况与自杀率的关系;相同婚姻状况中不同年龄与自杀率的关系等等,可以得出几个变量与自杀率的关系而不受到众多原因的干扰,也就有助于把因果关系和非因果关系区分开。

社会压力已攒到了临界边缘,大学生自杀更是其中一个突出的反映,心理危机波及普通大众,已无可避免地成了社会热门话题。

如果按照迪尔凯姆的理论,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大学生自杀率持续上涨呢?

贫穷,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福建师范大学在入学新生中进行了一份心理健康普查,这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211份,反馈回来的数据显示:首先贫困大学生承受着比一般大学生更大的身心压力。贫困生常常靠举债借款来缴纳学费以维系学业,他们在校期间总是千方百计寻求机会去打工挣钱,但同时又总是拼命学习,这使他们经常处在一种想打工又怕耽误学习,想学习又需要打工挣钱的矛盾冲突之中。其次,贫困大学生承受着来自同辈群体中的心理压力。贫困生由于生活拮据,忙于为生活奔波,既无经济实力,也无精力更多地进行人际交往。在看到经济实力强的同学穿名牌、进饭店,出手大方,贫困生相形见绌,自感寒酸,自卑心理油然而生,进而在心理上产生防卫反应另外,社会上一些善意的动机实施不当,如各种资助工作,但是由于宣传不够或者教育滞后,使一些学生虽然物质上得到了资助,但精神上却遭受了挫伤,感到是在接受“施舍”,。还有,不少贫困生来自农村,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素质教育在这些学校中往往只是一句空话,因而导致学生综合素质较差,个性缺乏充分发展,容易导致“心理贫困”。

脆弱,无法面对这个世界。一项以全国12.6万名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20.23%的人存在不同的心理障碍。大学生口中出现频率极高的词汇是“郁闷”、“无奈”、“空虚”等。这些都是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和征兆。挫伤了自尊心,从而加重了自卑心理。

厌世,自杀的诱惑。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存在着诸多体制上的缺陷,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负担重的现象社会各界有目共睹 我想我们的教育应该为此负责。在速食文化的影响下,我们的教育也走上了这样的道路,学校成了高速运转的自动化车间,学生们无论是异同,全被

送上了同一条流水线、什么时候上什么课、什么时候考什么试、什么时候拿什么证书几乎是他们还没有出生就被设定好了的。经济发展高速运转的今天,数字和报告成了评估一切的准则,教育也开始用有多少栋楼、多少师资、多少在校学生、多少建筑面积、发表了多少文章来做评估尺度了。

死胡同,情感的纠葛。主要是不正确的恋爱观和自我保护意识淡化,和恋爱关系隐蔽不见光,所以遇到问题不能像自己身边的长辈求助,以至于事情发展到白热化阶段。

社会氛围,对生命的漠视。这个从这几年网上层出不穷的事件中就能看出。

那么我们该怎么样缓解这些问题:

学校:加强心理引导和职业规划

目前,一般的大学都开设有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方面的过程,但是学校从事就业指导和心理培训的老师太少,学生太多,不能对一些问题学生进行及时指导。学校应采用就业指导与心理普查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心理普查找出问题学生,然后进行针对性指导。很多学校的职业规划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结合学生的兴趣点、特长和社会实际。此外,学校应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多开学校招聘会。

社会:改革教育体质 提高社会生命保障程度

教育不是物质建设,教育塑造的是一个人的内在,是通过塑造内在来达到外部建设的目的,可是教育的价值要从外在物质数据表现出来需要较长的转化期的,显然在一切都要靠数字来说明的今天,我们已尽失去了耐性,失去了理性,我们要立竿见影的效果来证明我们在飞速发展。于是我们没丢弃了本来的标准,开始认为一所大学若没有许多建筑、许多学生、许多师资、许多高职人员就不是上乘的、甚至算不上合格的学校了。这都是些病态的教育,我们应该加以改革。

学生:准备充分、扩大交往

学校和社会有很大的差别,大学毕业生一时还不能很少适应社会工作的需要。所以,大学生在找工作前应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和社会关系确定职业,然后进行相关职业的知识储

备。同时还要扩大交往,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更应该扩大交往,多参加招聘会,多参加面试。多经历一点挫折,心理就会更加成熟。

家人:充分尊重学生、适当建议

大学生尽管有些认识和选择不合理,家长要充分尊重他们的选择,哪怕他们的选择是错误的,在充分尊重孩子意愿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建议。孩子遇到挫折时要多安慰,不要过多责备。

更多相关推荐:
《自杀论》读书笔记

键入文字自杀论读书笔记键入文字自杀论读书笔记埃米尔迪尔凯姆著自杀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xx第九辑初版于19xx年自杀论通过实证法论证了自杀率是社会宗教家庭政治因素导致的而不是心理因素和自然因素导致的把自杀的类型分...

《自杀论》读后感

读自杀论有感摘要自杀论以其严密的论证逻辑和科学的研究社会学现象的方法论在世界社会学界产生巨大影响是社会学里程碑式的著作本文通过对自杀论的解读阐释自己理解的自杀论内容深入体会它所体现的方法论价值和经典所在关键词自...

自杀论读后感

自杀论读后感我们老师让读西方名著对于西方的名著我早就对自杀论感到兴趣了因为这本书是从我大一时我们政治学老师就提到过然后是社会学老师也提到过不过当时没怎么想读这次给我一个好的机会让我好好的读这本书我一直认为生命是...

读书笔记《自杀论》

迪尔凯姆与自杀论一迪尔凯姆生平EmileDurkheim亦译涂尔干杜尔克姆法国社会学家是现代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之一主要著作是社会分工论1893年社会学研究方法论1895年自杀论1897年及宗教生活的基本...

自杀论读后感锦集

我们可以做得更好自杀论读后感httphzypiaoliupingblogstatic16579149820xx1020xx854775社会学家不应该热衷于对社会现象进行形而上学的思考而应该把各种有明确界限的现象...

自杀论读后感

自杀论读后感在迪尔凯姆的自杀论中将自杀分为利己型利他型失范型其实自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本身的不可预期和难以抑止存在着太多不确定的因素首先毫无疑问自杀不单单是一种个人行为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并且是愈来愈严重的社会...

自杀论读后感

自杀论读后感杨鲁卿20xx212191背景在迪尔凯姆的时代欧洲社会学正直繁盛时期迪尔凯姆认为自杀是所有社会行为中比较易于界定研究并解释的社会行为他认为自杀是一个特别适当的容易确定的例子并且很有规律可循迪尔凯姆在...

自杀论读后感

自杀论读后感自杀从古自今都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对各类自杀者的行为我的理解是内心的压力过大弱者的行为受不了他人的逼迫为情所困或以自杀来成全他们犯了无法弥补的错误内心惭愧走投无路受了极大的伤害或刺激自身的丑陋被他人知晓...

自杀论读后感

自杀论读后感爱是心灵的空窗自杀一个耳熟能详的名词这个世界上每天都有新的生命的降临每天也有鲜活的生命因为种种原因离开这个世界而有些恰恰是他们自己选择结束这一切都说身体发肤于父母

《社会分工论》读后感

社会分工论读后感行政管理丁鑫20xx0031最近拜读了艾尔米涂尔干先生的社会分工论使我受益匪浅涂尔干先生在书中几乎一直在回答人类社会最根本的存在和变迁问题而且保持了与同行之间的密切对话其深厚的理论修养和知识内涵...

反对自由主义读后感

说实话办实事反对自由主义读后感周四钱校长通知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反对自由主义我组马上上网查到的此文并为大家打印好拿到文章我仔细地拜读全文自由主义这个词语我很早就知道但其中的含义什么才是自由主义却一直不清楚周末回到家...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

姓名陈明利班级10级思想政治教育班学号20xx10300076指导老师肖立国社会契约论读后感社会契约论的作者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卢梭他是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家他所经历的法国的大革命时代这本书很大体现了作者的精神世...

自杀论读后感(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