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市南丰中学高中地理新课标地理必修1(人教版)教学设计

时间:2024.3.31

本文由【中文word文档库】www.wordwendang.com 搜集整理。中文word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教学资料、行业资料、范文模板、应用文书、考试学习和社会经济等word文档

高中地理新课标地理1(人教版)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教学设计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学    时    3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通过实验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并且能够用事实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

3.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

教学重点、难点:在等压线分布图上绘出(判断)风向

教材与学情

1.“大气受热过程”的核心内容。本段内容主要阐明了以下几个要点:⑴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⑵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的过程;⑶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被地面吸收而使地面增温,同时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⑷结论: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⑸大气受热过程的重要性: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运动状态。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基础,核心结论“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学习热力环流的基础,只有理解了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而不是太阳辐射,才能正确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和后果。
大气受热过程中的环节过多,其实每个环节都有一个专业的名词(如大气吸收、大气反射、大气散射、地面辐射、地面反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长波辐射、短波辐射,以及由此产生的大气的两个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教材虽然尽可能回避这些专业名词,但不可否认,过多的环节及环节的前后顺序与过多的名词还是使这部分内容成为难点。
    2.“活动1”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主性学习,完成对于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知识的学习,并且实现了由地面辐射到大气辐射和大气逆辐射的知识迁移。题干部分,用十分简洁的文字说明了大气逆辐射的含义。接下来的两个问题,第一题是对大气逆辐射作用的思考;第二题通过与月球情况的对比,说明大气逆辐射对地表昼夜温差的减缓作用,也就是说明了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3.“热力环流”内容的组织。本段内容主要阐明以下几个要点:⑴各纬度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多少不均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⑶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⑷热力环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这几个内容前后有着紧密的逻辑联系,或者是因果联系,或者是内容的深化或细化。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关键部分,它承接上面的大气受热过程的学习,是上面内容的继续,同时又是大气的水平运动的学习基础。所以这部分内容学习得好坏就决定了学生掌握大气运动的程度,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热力环流涉及到垂直方向上与水平方向上气压高低的关系,是一个在三维空间范围内存在的大气运动现象,需要学生有立体的空间概念,因而有一些难度。比如循环运动中的因果关系,学生容易混淆。教材在叙述时注意梳理这种因果关系,呈现了如下的逻辑顺序:近地面空气的受热或冷却(气温差异是原因)→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空气垂直运动是气温差异的结果)→导致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水平气压梯度是空气垂直运动的结果)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4.“活动2?3”设计意图。这两个活动可以看作是一个系列活动。活动2是让学通过做实验,形成对热力环流过程的直观感性认识。在设计活动时,做实验的材料尽可能考虑容易获取,实验步骤尽可能具有操作性。在实际上课的时候,教师不必拘泥于课本给出的实验,鼓励以此为启发,设计出更加符合当地实际的此类活动。活动3是利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现实中出现的海陆风。活动设计中注意了让学生动手和动脑,通过探究式地学习,对海滨地区陆风、海风对气温调节的作用得出自己的结论。
    5.“大气的水平运动”的内容组织。本段内容是按照由简单到复杂,从高空风到近地面风的顺序组织教学内容。主要阐明以下几方面内容:⑴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⑵高空大气中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⑶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这部分内容既是热力环流知识的具体化(研究热力环流中的大气水平运动),也是热力环流知识的深化,即要分析大气水平运动,也就是风的大小与方向要受哪些因素影响。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地转偏向力,教材只讲这个力对地球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影响,不讲这个力本身是如何形成的。教学中也要求学生只掌握到这个程度即可。至于地球自转与地转偏向力的关系,作为知识拓展,只是在“阅读”中体现。
    6.“活动4”设计意图。利用风形成原理,从北半球某地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上,分析几个地点风的情况,这是对前面学过的知识的运用。虽然等压线越密集,气压梯度力越大的概念没有明确交代出来,但是作为等值线知识的共同特征,学生是不难理解的。。

教学设计
【引入新课】
建议例举生活实例说明或用实验证明“大气是存在的”和“大气是运动的”这两种说法是正确的,目的是直观生动地让学生感知平时摸不着、看不见的大气及其运动。然后,提出本节要探讨的两个问题。
1.大气运动是如何发生和进行的?
2.大气水平运动有怎样的规律性?
将学生带入学习新课的情境。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开始本节课的学习。

【学习新课】
1.“大气的受热过程”

(1)帮助学生明确太阳辐射的热量是如何经过大气向地面的传递,最后又通过怎样得过程保存在大气中。引导学生自己完成大气受热过程先后顺序的梳理。
    (2)注意避开众多概念的出现,办法是直观地呈现各个环节,将概念用符号的形式呈现,淡化对概念严密准确的解释。为了做到这一点,借助教材上的插图“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图”,以达到直观、动态呈现的效果。
    (3)活动部分的教学,由学生自主完成。在进行活动时,注意落实如下几个问题:大气逆辐射的含义和地理意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另外,此部分对培养和训练学生地理事物概括与说明能力,也就是将地理图表转化成文字的能力,具有一定价值。
    最后设计一个问题“大气的热量到底是来自于太阳辐射还是来自地面?”答案应该是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于地面,间接来自于太阳辐射,换句话就是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这个问题的思考既是对“大气的受热过程”的总结,也是引出下面内容的过渡。
    2.“热力环流”。
    (1)可以先进行“活动”,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做实验。做好实验用品的准备;讲清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强调按步骤进行;明确思考的问题。
    (2)与学生一起提炼此实验过程和结论,从中抽象出一般规律,完成热力环流形成的简图。
    (3)讲清并区分几个概念:气温、气压、空气密度、空气上升运动、空气下沉运动。
    (4)讲清对于地面上同一点的上空不同高度气压高低关系:海拔越高气压越低。证明在热力环流中谈到的高压与低压都是指同一水平面上不同的地方相比较而言。
    (5)引导学生总结出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明确其因果递进关系:近地面空气的受热或冷却(气温差异是原因)→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空气垂直运动是气温差异的结果)→导致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水平气压梯度是空气垂直运动的结果)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幻灯片呈现。
    “热力环流”中有关海陆风的问题,是热力环流在自然界的具体体现。对于海陆风问题,完全由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自主逐一解决。如果学生能自行完成此问题,说明学生已经理解了热力环流的原理。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教师还可以追加一个问题,如果将白天换成夏季,将夜间换成冬季,情况又会怎样?
    最后教师可总结,热力环流是自然界常见的一个自然现象。给学生提出一个任务,注意观察和思考自己身边热力环流的实际例子。
    3.“大气的水平运动”。
    (1)从热力环流中引出在水平方向上的空气运动,从热力环流入手,以让学生将知识间的联系明确化。
    (2)用图阐释水平气压梯度及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概念。注意一定要强调水平气压梯度的“水平”两字,也就是让学生明确,气压的高低是在同一水平面上进行比较的。
    (3)讲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及摩擦力时,一定要讲清的是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力的方向如何确定。
    (4)最好用动画或是复合投影片,动态模拟几个力的平衡过程,并区分高空大气中的风和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分别受哪几个力制约,为什么;风的方向与等压线的关系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最后,教师要加以总结,强化学生对规律的认识。
    (5)对于“大气水平运动”中 “活动” 的处理,建议教师对等压线图进行简单说明,向学生交代等值线的有关知识(如相邻两条等值线数值的差值相同,同一等值线上数值相同,等等),使学生在练习绘制风向的同时,对等值线有所了解。绘风向一定要学生自己完成。尤其在学生出现错误时,针对学生易出现的错误,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了解学生对本部分知识掌握的薄弱处所在。

【部分“活动”参考答案】
活动1
1.大气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几乎全部吸收,同时又以大气逆辐射的方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了极为重要的保温作用。地球表面及大气层里保存着的这部分热量,成为在地理环境里发生许多自然现象及其过程的能量源泉。
2.有大气的地球,白天一部分太阳辐射在穿过大气层时被大气反射、散射和吸收,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不能全部到达地面,时地面温度不致上升太高。夜间大部分地面辐射被近地面大气吸收,然后以辐射和对流的方式层层上传,使地面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保留在大气中,散失到宇宙空间的热量很少。更重要的是大气在增温的同时,又以大气逆辐射的方式,把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热量的损失,使地表夜间的降温速度减慢。正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使得地表温度变化比较缓和。
没有大气的月球,白天太阳辐射全部到达月面,使月面温度迅速升高。夜晚,月球表面辐射强烈,没有大气对月面的保温作用,温度散失很快。所以月面温度昼夜变化比地球剧烈得多。
活动3
(1)白天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因此陆地上为低气压,海洋上为高气压。夜间得情况正好相反。据此,图2.4A:陆——低,海——高;,图2.4B:陆——高,海——低
(2)风从高气压吹向低气压。据此,一日之内,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3)略
(4)白天来自海洋的风比较凉爽湿润,对滨海地区能够起到降温的作用;夜晚来自陆地的风比较温热干燥,对滨海地区能够起到增温的作用。海陆风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使滨海地区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高中地理新课标地理1(人教版)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教学设计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一、教学分析

1、知识结构  本节课教材在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教材分三部分内容来阐述: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重点介绍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不仅是上节课“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等知识的延伸、综合和运用,也是学习和探讨“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的基础。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在海陆相间的纬度地带被破坏呈块状,北半球尤为明显。使学生认识到地球上高、低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对中国以及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很大的影响。第三部分通过三种气候类型的案例分析,阐明大气环流这种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是形成气候的重要因素。同时,在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候。热力作用是本课的一条主线,三圈环流、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和季风环流,都离不开热力作用。但各气压带中心名称及中、高纬环流的上空大气运动偏向等对学生不作要求,只需了解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的纬度分布、移动规律。

2、素质教育  学习本节时应结合教材内容,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了解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和分析地理问题。尤其是通过对高压与我国冬、夏天气影响的个案分析;以及对东亚季风的成因、性质等开放型活动题的探究,使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二、教学目的
(一)课标要求:
1、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
2、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气候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三圈环流的形成及图示。通过三圈环流模拟演示,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2)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通过对两图的对比分析,让学生读图思考的问题主要涉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和原因。
2、教学难点
(1)三圈环流示意图的绘制与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内容较抽象,一般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较差。
(2)大气活动中心的位移对天气、气候的影响。教材列举了对我国冬、夏天气的影响以及设计的活动题“东亚季风”的成因、性质分析均是开放型的。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1、图式分析教学法:注重通过“活动—思考—理解—形成结论—实验制作”的形式,引导探究学习。
2、多媒体教学法:制作或运用电脑课件。

四、课时安排
新授课:3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学生完成以下问题:
1、完成图中a、b、c三地之间热力环流示意图。 (图略)
2、假如学校旗杆上的旗帜向东南方向飘扬,说出学校此时吹什么风。 (吹西北风)
[讲述]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气运动简单的一种形式——热力环流,分析了大气水平运动——风的产生及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大气的水平运动有不同的尺度,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种大尺度的大气运动类型,这种大气运动具有全球性并有一定规律,人们通常称之为大气环流。
[板书]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二)讲授新课
展示本节课教学内容(主菜单):略


布置作业:P38活动题1、制作三圈环流模型。(材料、要求)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检查学生小作品,以自评、互评结合。
[讲述] 三圈环流是一种理想模式,它不考虑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使沿纬向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和风带,在海陆相间分布的纬度地带被破坏呈块状分布,北半球尤为明显。
(二)讲授新课



第三课时:

[导入新课]经过上两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已初步掌握。了解到气压带和风带是天气和气候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候。


附: 几种世界气候类型


高中地理新课标地理1(人教版)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教学设计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

一、课标的要求
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高压低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对标准的把握须注意如下几点:
1、教学应重视落实各种天气图的阅读与分析。
2、“标准”中提及的简易天气图是指人们经常接触到的电视节目中播放的简易天气图,而不是反映天气状况并预报天气变化的专业性图像。
3、“标准”中所要求的天气系统主要是常见的锋面(包括冷锋和暖锋)、低压(包括低压槽)、高压(包括高压脊),而且只关注海平面的天气图。学习天气系统尤其是锋面,需要引入气团的概念,但对其它概念(如气旋反气旋)未作要求。
4、教学中还应注意:①应从人们日常生活需要出发,切忌增加知识难度;②应对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予以重视,并能联系相关的天气实例作适当拓展与分析,如锋面等;③不同地区应重视对影响本地区的重要天气系统的了解,如广东地区的台风。
二、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锋与天气,主要是阐述气团锋面的概念及分类,各类型锋面天气变化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影响。学生活动是以<水浒传>“宋公明雪天擒索超”一回中对天气状况的描写,由学生阅读后回答问题。第二部分是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主要阐述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概念, 气旋反气旋的气流运动状况。教材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气旋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状况,而是以活动题形式让学生根据气旋反气旋气流运动的特点去推断其天气状况,教材后还附有台风寒潮两个天气案例资料。
2、“标准”不作要求的气旋反气旋概念在教材中出现了,教学中应让学生明确低压高压与气旋反气旋实际是对同一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
3降水的形成知识是学习本节的基础,虽然初中地理有学过,但考虑到学生遗忘情况,有必要再复习一下。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能从锋面天气图判读锋面类型,运用锋面天气图分析锋面过境前后天气变化特点。
⑵能从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上判读高气压、低气压、高压脊、低压槽和锋,并对其天气状况作出推断。
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一些天气现象。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教师演示引导下,通过读图、比较、推理、讨论辩论等学习活动,去学习知识达成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科学研究的方法与态度,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

四、教学重点
1、理解冷锋暖锋过境前后天气变化特征。
2、理解高压低压系统的不同天气特征。
五、教学难点
冷锋暖锋天气图的判读及分析
六、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需用2课时
第一课时    讲锋与天气,先分析近几天天气状况,引出天气系统概念,并指出前面所学的大气环流主要影响长时期的气候特点,而短时间的天气变化是由天气系统的活动造成的。接着讲述气团概念。
教师:当冷暖气团相遇时,会出现什么情况?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条垂直的界线,问:冷暖气团相遇时,它们的交界面与地面垂直,这种情形存在吗?(不能)
教师再画一条横线,问:冷暖气团相遇,它们的交界面与地面平行, 这种情形存在吗?(不能)
教师再画一条斜线,说明冷暖气团相遇, 它们的交界面是倾斜的.问:斜线哪一边为冷气团, 哪一边为暖气团?(学生回答)。
讲述锋面概念,在板图上继续分析锋面结构,明确锋面降水雨区位置主要在冷气团一侧。
讲述锋面分类,学生读图2.19与2.20观察对比,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教师:在锋面天气图上,你如何区分冷锋与暖锋?
学生回答(从冷气团运动方向、雨区位置、云系形状、图例符号等去判断)
要让学生明确冷锋锋前为暖气团,锋后为冷气团,暖锋锋前为冷气团,锋后为暖气团。
教师:冷锋降水与暖锋降水的雨区位置有些不同,你能指出来吗? (学生回答)
教师事先绘制三张投影片其中一张如下

另两张分别为冷锋天气图与暖锋天气图(略),两张投影片叠加并移动其中一张,分步演示冷暖锋过境前后天气变化,教师负责演示,而由学生去分析推断。
演示分析完后,出示以下表格由学生归纳填写



教师:锋面一定能带来降水吗?(不一定)
列举北方冬春季沙尘暴天气等例子说明
教师:当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在一个地区停留或来回摆动,又叫什么锋?
列举长江流域梅雨天气,华南准静止锋天气等实例
教师:民间俗语:“一场春雨一场暖”,“ 一场秋雨一场寒”分别与哪种锋面活动有关?
学生回答
实施教材45页活动题,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冷锋天气有时会带来灾害,这种灾害性天气叫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48页案例之寒潮及其危害,有条件的播放有关影视片。
教师总结,再请一学生说出下列天气现象是由什么天气系统造成?
1、北方冬春季节沙尘暴;2、寒潮天气;3、广东4、5月份阴雨连绵的天气;
4、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5、贵阳冬半年阴雨连绵的天气
最后是学生形成性练习(略)
第二课时    讲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引入)教师:“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是形容我国什么地区的什么天气?它是由什么天气系统造成?梅雨季节过后的7、8月份,长江流域的天气又是另一番景象,往往是艳阳高照,天气晴热,又称“伏旱”,它又是由什么天气系统造成的呢?还有夏秋季节的台风,又是由什么天气系统造成的?
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学生读图2.21,指出图中有几处高气压、低气压,说出高压中心、低压中心的气压值。教师再指图说明高压脊与低压槽概念。
出示下图,要求每个学生根据前以掌握的知识在此图基础上画出高气压与低气压的水平气流运动方向(南北半球)。

请一学生上黑板画,由下面的学生作出评判,不断反馈,直到画正确为止。
教师:低压中心气流不断辐合,越聚越多的空气将往哪里去呢?
高压中心气流不断辐散,空气将从哪里过来补充?
学生进行合理的设想与推断,再对照教材图2.22与图2.23
实施教材47页活动题,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回答。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说出下列天气是受什么天气系统影响?
1、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2、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
2、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学生归纳下表



学生阅读48页案例之台风及其危害,有条件的播放有关影视片。
教师:台风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从另一方面看,台风有没有功劳呢?让学生展开讨论辩论。
教师小结,学生形成性练习(略)


高中地理新课标地理1(人教版)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教学设计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教学目的
1.运用资料说明气候变化是自然规律。
2.举例说明全球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了解人类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对策。
知识结构

教材与学情分析
1.“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一段的核心。全球气候变暖,这是目前人人皆知的事实。人为因素在全球气候变暖中的作用,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而然,人们对气候变暖是一个自然过程并不十分了解。其实,全球气候变化是一个自然规律,人为因素在其中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因此,要正确地分析人类在气候变暖过程中所能起的作用,包括正面的和负面的作用,首先应该从宏观背景上了解气候变化大的规律,从而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规范我们自己的行为。这段内容正是基于上述思想而设计和安排的。教材中列举了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情况,为的是说明一个问题:全球气候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的。至于材料本身不需要学生记背。
这部分内容主要阐明以下几点:(1)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2)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3)根据不同的变化周期将气候变化分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近代气候变化;(4)长时期尺度的气候及变化与较短时间气候及变化的关系;(5)人们关心的近百年来的气候变化显著特点是气温升高;(6)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要比全球性变化复杂得多。
2.“活动1”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近现代气温变化模拟曲线,并分析影响近现代气温变化的主要因素。图2.27是一幅很有探究性的图。从图中可以提出一连串问题:灰色线条与红色线条有怎样的相关性,这说明了什么?大约在什么时候,两条曲线开始出现较大差距?这又说明了什么?影响全球气温变化的因素还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的?其实,通过这个分析,更加强调了人为因素对气温变化的影响。
3.“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的内容组织。这部分教材的重点在“影响”上,而有些许影响可能尚未发生,是预测性的,因此教材的“影响”前面加了“可能”二字。教材中主要讲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可能影响:沿海低地可能被淹、不同地区的农作物产量可能有减有增、自然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可能会增强、水资源的不稳定和供需矛盾可能会增加。
围绕这个内容,教材还设计了一个“活动”,选择了一个“案例”,以增强思考性和实证性。“活动”的设计比较开放,一方面通过科学家的预测,扩展了教学内容;另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部分预测的线索,让他们自主探究。“案例”的选择,事实材料比较具体,让学生能够理解。
4.“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的内容组织。气候变化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人类应该积极地去适应它,并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采取应对措施。因此这段内容的标题加注了“适应”二字。人类对气候变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生产活动中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而施加的,因此,教材主要从如何减少二氧化碳谈起。“活动”的设计也是围绕着这个主题。

教学设计
【引入新课】
1.情景引入。例如,据报道,南极地区的阿德利亚企鹅数目从1975年的1.5万对减少到目前的9000对左右(可以展示南极可爱的企鹅的照片或影像资料)。接着可以提问:你们知道这与什么因素有关吗?(可让学生回答,如果回答不出,教师可讲解:在南极考察的美国科学家指出,此类企鹅通常喜欢在海面浮动冰山的顶部群居生活。据统计,南极的平均气温近50年来升高了2.5℃,导致浮动冰山顶部的大量积雪融化,淹没了企鹅赖以产卵和孵化幼仔的地方,导致企鹅数量剧减。)教师接着说:其实,不仅南极地区近年来气温升高,全球气候都有变暖的趋势,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主题:全球气候变化。从而引出课题。
2.热点问题引入。气候变暖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变化的热点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采集这方面的新闻报道,展示给学生,然后从探寻原因的角度,进入本节的学习。

【学习新课】
1.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1)感受气候的变化。全球气候的变化是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都很大,学生在平时并无直观感受。为了让学生认可全球气候的确是在不断变化之中,让学生课前向自己的家长或熟悉的老年人调查,请他们谈谈对气候变化的感受。
(2)实证气候的变化。引导学生读图2.25和图2.26,用气温变化曲线来说明气候不断变化这一事实。先引导学生阅读图名,从中获得图示的时间段为过去一万年;图中横坐标是指距今的年代;纵坐标是气温变化数值。图中展示了一万年来气温的变化(实线)与20世纪初期气温(虚线)的差值。通过读图得出结论:气温变化呈波动上升。
如果将这两幅图对照,可以看出,从图2.25中取近百年这个时段来看,气温曲线呈上升趋势,看不出波动。但是如果把这个“放大”,如图2.26,就可以看到气温仍然是波动上升的,这反映了教材中讲的“长时期尺度的气候是较短时间气候状态的背景和分析依据,而小尺度气候变化反映了长时期尺度气候变化中的细节”。
    当然,对这两幅图不必分析过细,只要学生能从中得到气温不断波动上升的结论就可以了。
(3)最后,让学生自主完成“活动1”的内容。布置一个研究性课题“近50年来的气候变暖的可能的人为原因分析”。学生通过收集相关资料最后得出结论。这部分内容学生读图应得出的结论是,近50年来的气候的实际气温值与模拟值相比偏高,说明这不仅有自然原因,还有人为因素,而且人为原因的作用较大。具体来说,近50年来的气候与人类大量使用矿化燃料和破坏森林有关。这部分内容是本段的重点,为讲“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作了必要的铺垫。
2.对于“全球气候断变化的可能影响”的教学,有以下几点建议。
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后果至少有三个方面:海平面上升、温度带变化、水循环受影响。首先针对这三个方面各选取一个真实或虚拟的有趣、直观的故事(如海平面上升可用教材中给出的“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将被迫举国迁移”案例)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可以对其中的一个后果进行细致分析,如以海平面上升的问题为例,进行如下设计:读教材图2.28“对海平面上升比较敏感地区”,让学生完成教材给出的四个思考问题。让学生得出结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是长远和巨大的,而且许多是负面和不利的。
最后一个环节安排学生进行“活动2”部分的内容学习。这部分可以放在课堂内也可以放到课堂外,如撰写一篇小论文或召开一个小型学术观点发布会,目的是让学生充分思考,为学生的创新开辟空间。
3.对于“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的教学,建议让学生课下自学,然后课上模拟不同的社会角色,进行关于气候变化适应对策的动员演说。如对于削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这一方面,学生可模拟城市环保局的负责人对此做出要求,也可以模拟一个曾排放较多二氧化碳的企业负责人对此做出回应性的演说,等等。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有切身角色体验,从而更能深刻认识自身的责任。

【部分“活动”参考答案】
活动1
(1)单纯考虑自然因素的气候模拟结果,不能解释近50年来气候变暖问题。因为实际的气温变化曲线,比自然变化模拟值高很多。由此可知,影响气候变暖的因素不仅有自然因素,还有其他因素,可以概括为人为因素。
(2)近代气候变化主要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近50年来人为因素起主导作用。(后略)

问题研究 为什么城市气温比郊区高?

设计思路
城市热岛是一个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地理问题,不论是居住在城市的学生还是居住在农村学生,都会有亲身体验。本研究以此为主题展开研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更好地发现和认识身边的地理事物。这个研究过程的设计突出了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从等温线分布图中发现问题;从景观图片中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讨论问题会代来的影响。虽然研究的起点不高,但却培养了学生的评价、建议意识和评价、建议的能力。
本研究内容大致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认识什么是热岛效应,第二部分是分析城市热岛效应发生的原因,第三部分是分析城市热岛的影响,第四部分是提出建议,减弱城市热岛效应及其影响。

教学建议
1.本研究的起点比较低,研究的难度也比较低,建议教师把研究重点放在成因分析和改进措施的讨论上。
2.如果要进行实地考察,建议教师采用城乡结合的方式展开研究,即联合城市或农村的学校在一天中的同一时间观测气温,然后交换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当然,如果能够将城区、近郊、远郊、工业区的多所学校联合起来共同研究,效果会更好。
3.资料1让学生描述什么是城市热岛效应,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取、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和表达能力。由于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过气温曲线的判读,因此,这部分内容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总结。
4.城市热岛产生的原因很多,教材只给出了地表覆被一个原因,更多的资料需要学生自己收集(例如,越来越多的地表被建筑物、混凝土和柏油所覆盖,绿地和水面减少,使蒸发作用减弱,大气得不到冷却。大量混凝土建筑和柏油路白天吸收热量,到夜里散发出来,成为提高夜晚气温的热源。大城市人口和产业集中,每天由工厂、汽车和空调等排出的热量巨大。另外,这些年迅速普及的个人电脑也向周围环境大量散热,这些都给城市加了温)。因此,建议这部分内容采取开放的方式,以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为主。
5.对于资料3的分析,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将热力环流原理应用到城市热岛环流的分析之中,帮助学生绘制出城市和近郊大气流动的示意图,然后再分析这种环流对城市大气污染的影响。
6.治理措施的提出应与形成因素的寻找相对应,从吸热和放热两个方面去考虑。

更多相关推荐:
新课标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

第二轮拔河比赛记录表下午第二节课高一男子队1第一场高一3班高一1班比赛结果2第二场高一2班高一4班比赛结果3第三场高一9班高一12班比赛结果高一女子队1第一场高一12班高一5班比赛结果2第二场高一8班高一9班比...

新课标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

二函数的有关概念1函数的概念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其中x叫做自变...

新课标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一集合有关概念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元素的确定性2元素的互异性3元素的无序性说明1对于一个给定的集...

20xx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一、集合有关概念1.集合的含义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20xx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一集合有关概念1集合的含义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2集合的表示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1]

高一数学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一集合有关概念1集合的含义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3元素的无序性如abc和acb...

20xx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一集合有关概念1集合的含义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3元素的无序性如abc和acb...

高一数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人教版[1]

1高中数学必修二复习基本概念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公理2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通过这个点的公共直线公理3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有且...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一集合有关概念1集合的含义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23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元素的无序性如abc和acb是...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各章知识点总结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导学一集合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每一个对象叫集合的一个元素2元素的三个特性1确定性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一集合有关概念1集合的含义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3元素的无序性如abc和acb...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一集合有关概念1集合的含义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3元素的无序性如abc和acb...

新课标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1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