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教案范本

时间:2023.10.30

  教学目的:

  一、学习与继承延安革命精神,激励学生树立革命信念,意气奋发,排除困难向前进。

  二、理解并学习本文以歌声为线索,开展联想,纵横交错地组合材料与铺排渲染的写作方法。

  三、咀嚼有关词句,体会语言的节奏感与音乐美。

    教学时数:

  两教时。

  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课,引入新课:

  初二上学期,我们曾学过吴伯箫同志一篇叙事散文《记一辆纺车》。那是他回忆延安生活的一组散文中的一篇,着重描绘的是延安物质生活,运用的写法是托物叙事见精神。见什么精神呢?是宣传、赞扬延安的革命精神。请背诵文章的结尾:凭着崇高的理想,豪迈的气概,乐观的志趣,克服困难不也是一种享受吗?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

  今天,我们再学这一组回忆散文中的另一篇——《歌声》,它仍然写于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这篇散文着重写延安的精神生活,从歌声这一侧面热烈赞美延安“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精神面貌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两篇互为补充,对延安的革命传统和作风,作了较全面的反映。

  这一散文收在《北极星》一书中。

  文章中描绘的歌声不是一般的歌声,它有鲜明的色彩,有美好的形象,有激越的感情,它反复回荡,发自心窝。今天,让我们通过语言文字塑造的形象,听一听:延安军民唱的是怎样的歌?为什么会唱这样的歌? ’

  二、检查预习,学生质疑。

  三、学生议论后拎出表现主题的关键语句与线索:

  第3节:延安的歌声是革命的、战斗的、劳动的、极为广泛的、群众的。引用列宁对《国际歌》的评价,点明延安的歌声和《国际歌》是一个节拍,是无产阶级“共同的声音,共同的语言”。这是延安歌声的特点和本质。

  线索:从歌声开始到歌声结束,贯穿始终。歌声的转换就是场面的更替,意思的递进。

  四、文章是从对歌声的议论着笔,论得很精彩。请同学思考:精彩在哪里?

  先概说,再申说、发挥。

  在“记”上写足,逐步渲染,逐步加深。

  “深深地留在记忆里”,“烙印在记忆的深处”,“像在记忆里摄下了声音的影片一样”,“一幕幕放映起来”。

  具体、形象,诱导我们去联想、体验。

  (读第1节)

  五、第二部分从一般的“感人的歌声”,引向特殊的“延安的歌声”。(第2节--第7节)(第8节--第9节)(第10节--第13节)

  1.哪个词组准确而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延安的深厚感情?(无限恋念)

  2.哪个词拎出下文丰富而又零散的材料?(想)

  3.先对延安的歌声加以概述,从本质上高度评价与赞扬延安歌声,展示了延安军民崇高的精神境界——共产主义理想鼓舞他们生活,战斗。(第3节)

  4.概述后从三个方面对延安歌声的特点作了具体而形象的描述。哪三个方面?

  (1)唱歌的热烈场面;

  (2)唱歌的风气;

  (3)唱歌的传统。

  六、具体分析:

  1.大合唱的热烈场面。

  (1)唱前是怎样渲染的?

  环境,天气,人物,色彩,感受,尤其是气氛的渲染。(说说笑笑,熙熙攘攘,酣醉)

  欢乐来自“大家都是一条心”,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2)唱前为何描绘场景?起何作用?

  浓郁的诗情画意,语调亲切优美(形容词重叠,双声叠韵的运用),经过渲染,气氛加浓。

  汤汤:《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

  (3)层层铺垫,千呼万唤始出来。——大合唱的场景终于展现在眼前。

  怎样描写这动人的场景的?动人在哪里?

  指挥者,歌唱者;心与口;歌声,浪声;群山,延河;前线,后方融为一体。是悠扬的歌声,是军民合力、龙腾虎跃的劳动景象,表达了不怕困难,抗战到底的不屈意志。

  比喻,排句,虚实结合,语句变化,气势宏伟,激情洋溢。

  2.延安唱歌的风气。(面与点)

  (1)为什么说成为“风气”?

  处处唱,时时唱。一比一问。

  (2)怎么唱?

  不是介绍唱歌方法,而是渲染在革命集体中洋溢着互相激励、力争向前、昂扬奋发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铺排,渲染)

  (3)作用:

  团结群众,组织群众,是战斗的前进的武器。(四个“一种”)

  3.延安唱歌的传统:

  (1)延安歌声内容在新旧时代有何不同?

  (2)新的曲调,新的内容反映了、突出了怎样的精神?

  是无产阶级的共同声音,共同的语言,四个“歌唱”。

  (3)以自己听歌的感受来加深渲染。

  七、要求学生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归纳写作要点。

  这是一篇以回忆延安生活为题材的情文并茂的抒情散文。

  它的特点是:一条线索几首歌,诗情画意联想多。

  1.构思精巧。

  鲁迅先生说过,散文要有“漂亮而缜密的线索”。本文从歌声始,至歌声止,高亢昂扬的歌声就是统贯全文“漂亮而缜密的线索”。古今中外的材料由这个线索贯穿,展现出一幅幅延安生活的历史画卷,给人以美的享受,引起人们对革命历史展开遐想。运用联想展现画面时点面结合,纵横交错,层层渲染,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感情淳厚。

  通篇洋溢着对延安生活的无限眷念。歌声是思想感情的凝聚,画面是思想感情的体现。真挚、淳厚的感情植根于革命生活,观察细,理解深。有革命情怀才写得出洋溢革命精神的文章。由于感情浓烈,读该文以后,仍觉歌声缭绕在耳畔,激荡在心胸。

  3.修辞技巧高超。

  为了达到娓娓动听的目的,文章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由于技巧高超,文章情思飞越,饶有趣味。

  且不说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对偶,反问,夸张,双关,就看顶真,粘连,倒装,示现的手法吧。(双关:像谆谆的教诲,又像娓娓的谈话——对偶、比喻中含双关。)

  (1)拈连:“一直唱到人们心里,又从心里唱出来。”从前一句“唱”顺连一笔,使歌声心声融为一体,唤起强烈的共鸣。

  拿适用于甲项事物的词语,顺便说乙项事物,这样的方法叫拈连。(“拿原来说甲项事物的词语的反义词顺便说乙项事物或对甲项事物另作说明”暂不讲。)如:既炼钢,又炼人。在高原种下一株株树秧,也就是种下一个个美好的希望。

  (2)顶真:“声浪碰到群山,群山发出回响;声浪越过延河,河水演出伴奏。”写延安唱歌气势壮观,对偶句中穿插顶真,形象生动,神采飞扬,熔写景、抒情于一炉。

  用前一句的结尾做后一句的起头,使邻接的句子头尾蝉联而有上递下接的趣味。多见于歌曲。

  (3)示现:把说话或写文章时看不见的事物鲜明生动地描绘出来的修辞方法,叫示现(有过去的示现,未来的示现,悬想的示现)。不计时间空间的隔阂,鲜明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物。

  本文描绘指挥合唱的场面就是追述示现,加深文章的思想意义,表现深刻而丰富的主题。

  纵观全文,巧妙的修辞手法俯拾皆是。运用时灵活多变,不拘一格,有时连用几种方法,有时在一种方式中套用几种方法,别开生面,妙趣横生,深化主题,加强文章的感染力。

  八、推荐文章:

  《北京文艺》1977年第10期吴伯箫《就<歌声>答问》。

  九、作业:

  学习“一根线索几首歌,诗情画意联想多”的写法,写一篇散文,题目自拟。

  板书设计:

  一根线索几首歌 诗情画意联想多

  《国际歌》……《生产大合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东方红》——“共同的声音,共同的语言”唱到心里,又从心里唱出来,仿佛队伍是群众,群众是队伍,从心里喜欢。

  教后:

  1.许多同学认为“说的这时候”、“……以后……的时候”表达不清,展开了议论。

  2.有些同学问为什么要写毛同志报告,和“歌声”有何联系?

  说明当时抗日年代情景,同学能初步理解。

  3.有的同学认为“唱遍世界”的提法太夸张,不符合实际。

  4.“歌声拖得很长很长,因此能听得很远很远,”认为“因此”用得不当;有的同学认为这是形容旋律婉转悠扬,用“因此”也可以,不用更好,“长”与“远”不一定是因果关系。


第二篇:月亮湾教案范本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3. 欣赏月亮湾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   识字、写字,理解词义。

  2.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掌握月亮湾的地理位置。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初步理解课文,感知整体画面,知道这是一幅农村风景画。

  2、学会书写生字“湾”。

  二、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阅读欲望。

  1.导入。

  同学们,你们去过农村吗,见过农村的美景吗?让我们随着图画去游览农村的美景。

  2、出示挂图。

  3.揭题

  这美丽的村子叫什么名字?相机板书(月亮湾)

  4.读题。注意正音“亮”(轻声)

  过渡:月亮湾是个怎样的地方呢?让我们来读读课文。

  2)、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4.初读课文—“送生字回家”。

  要求:自由轻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对照生字表划出生字,“与生字交朋友,别喊错了它们的名字”。

  2.交流,指名分自然段读,注意正音,师声评议。

  (1)平舌音:载zai;翘舌音:朝zhao 、绕rao ;后鼻音:映ying

  (2)指导读好句中轻声。

  3.再读课文,读通句子。

  想象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4.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过渡:月亮湾是什么?请读第一自然段。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2.交流:月亮湾是什么?(是一个美丽的村子)(是我家住的地方)(是作者的家乡、是美丽的村子)说说是谁的家乡?

  3.指导朗读。

  (1)你觉得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为什么?

  (2)指导用自豪的语气朗读。重读“美丽”一词。

  四.过渡:这美丽的村子为什么叫“月亮湾”呢?

  1.默读全文,找出有关句子。

  2.交流。

  (1)相机出示句子“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放映动画。

  (2)指导读好长句子: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村子的名字为什么叫“月亮湾”?

  3.学生字“湾”。

  (1)师述:“湾”本义是指水流的地方,本文中指地名。

  (2)比一比,再口头组词(弯—湾)。

  4.指导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教师行间巡视辅导,提示写字姿势。

  五.布置课后语文实践。

  1.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2.喜欢画画的同学,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画。

  第 二 课 时

  一、课时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欣赏月亮湾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二、教具准备:

  课文插图

  三、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1. 齐读第一自然段。映示课文第一自然段。

  2. 过渡:月亮湾美在哪里?

  2)细读课文,自读自悟,理解内容。

  (一) 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 月亮湾美在哪里?轻读课文,划出有关词句。(用曲线表示)

  2. 交流。相机欣赏动画,粘贴词卡,指导朗读。

  (1)学习第二自然段第一句。a.根据学生回答,相机粘贴词卡“小河”、“河上”。

  b.欣赏动画(2)、(3)。观察“月牙一样的小河”,读词

  卡“月牙”。观察“河上有一座石桥”,读词卡“石桥”。.

  指导朗读第一句。(映示句子)“月牙”重读。领读、指名

  读、齐读。“师生评议)

  (2) 学习第二、三句。

  a. 根据学生交流相机映示句子“河水饶着村子缓缓地流着”,齐读。

  欣赏动画(4),帮助理解词语。“缓缓地”一词换词说说。“饶着”一词,请两名学生上前演一个饶着另一个转。

  b. 映示句子“一群群鱼儿在河里游来游去。”欣赏动画(5),直观“一群群”的鱼。

  c. 指导朗读第二句。先让学生自读体会,并说说怎么读才能读出美来,再适当指导。“缓缓地”读慢一点,后半句读出鱼儿的欢快、自由。

  d. 这一句写了哪里的美景?(可看看画面,答后粘贴词卡“河里”)

  过渡:河里还有什么美景?

  e. 学生交流,相机欣赏动画(6)比较句子:读一读,比一比,想一想哪一句更好,为什么?集体交流。

  /河水倒映着青山、绿树和小桥。

  \清清的河水倒映着青山、绿树和小桥。

  f. 指导朗读第三句,重读“清清的”等词。

  g. 引读第二、三句。边看动画(4)(5)(6)。

  (3) 习第四、五句。

  a.生答“河岸上栽着许多桃树。”相机欣赏动画(7)贴词卡“河岸”。问:哪个词是“种着”的意思?读词“栽着”。

  b.生答第五句。看动画说说什么像“一片朝霞”?有什么相同之处?

  c.指导朗读第四、五句。重读“许多”、“开满”、“一片”“灿烂”等词。

  d.引读第四、五句。边看动画(7)

  (4) 学习第六句。

  a. 欣赏动画(8)

  b. 比较句子/过了石桥,是一片农田。

  \过了石桥,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

  c. 看动画体会“绿油油”的农田的美。粘贴词卡“农田”

  d. 指导朗读。重读“绿油油”一词。

  (5) 学习第三自然段。

  a. 欣赏动画(9),粘贴词卡“山坡”

  b. 指导朗读“一片”引导学生想象茶树茂盛生长的景象,读出月亮湾人们的喜悦心情。

  注:以上(1)至(5)学习第二、三自然段的五个内容,应按学生交流内容的先后顺序随机教学,词卡随机粘帖。

  3. 再看画面(9),提问:

  (1) 这长满茶树的山坡在哪里?(相机板书“村后”。)这

  是课文的第几自然段的内容?(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 那么,第二自然段写了哪里的景色?(答后板书“村前”)

  4. 再读第二自然段。

  (1) 想一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村前”的景色的?

  (2) 指名上黑板按顺序排列—粘贴词卡。(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

  5. 边欣赏动画边试背二、三自然段。

  (1) 生自由轻声试背。

  (2) 指名试背。

  (3) 同桌互背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 你觉得月亮湾怎么样,你喜不喜欢月亮湾?你想说些什么?(相机板书“美丽”、“热爱”)

  2. 指导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赞美”、“热爱”的语气来。

  三. 总结

  月亮湾真是个美丽的村子。学了《月亮湾》这篇课文,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秀丽的田园风光图,也看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派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你们以后有机会可以去月亮湾看看,看看作者美丽的家乡。

  四. 齐读课文。

  第 三 课 时

  1)课时目标:

  巩固本课的生字,通过捏橡皮泥,拓展学生的思维。

  2)教具准备:

  小黑板、生字卡片

  3)教学过程:

  4)复习

  1.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口头)映示填空题,生回答后映示答案。(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绿油油)的农田、(清清)的河水、(美丽)的村子、(粉红)的桃花、(月牙一样)的小河、(灿烂)的朝霞。

  2. 朗读全文后提问:课文按什么游览顺序描述月亮湾的景色?答后板书:

  /村前: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

  \村后:山坡

  二. 组游戏活动。

  (四人小组,每组一套彩色橡皮泥)

  1. 将各色橡皮泥捏成各种景物。

  (1) 座座房子(表示村子);

  (2)拱形的石桥;

  (3)田字形的农田;

  (4)三角形的山;

  (5)月牙状的小河。

  2. 根据课文描述的月亮湾的地理位置,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教师行间指导)

  村子的前面是小河,河上有石桥,过了石桥是农田;村子的后面是山。

  3. 小组交流,按月亮湾的地理位置背诵课文。

  三. 写字教学。

  1. 自学生字。

  (1)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字形。

  (2) 给生字找朋友(说说词儿)。

  2. 交流。

  (1) 找出左右结构的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的。

  如:比较法,口头组词 。/坡 /缓 /绕

  \波 \暖 \晓

  (2) 说说汉字笔顺(书空)。“栽”

  (3) 找出上下结构的字:岸(山字头)

  3. 指导写字。

  (1) 七个左右结构的字中,“朝”左右各半,其余六个字左窄右宽。

  (2) “绕”字不要多一点,“桥”字右边第一笔是撇,“岸”字下面的“干”应写在“厂”的里面。

  (3) 指导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教师行间巡视辅导,提示写字姿势。

  板书设计:

  ︱―――――→3.月 亮 湾←―――――︱

  ︱                   ︱

  美丽↙村前: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 热爱

  ↖ 村后:山坡           ↗

更多相关推荐:
阿房宫赋(精品教案)

阿房宫赋【教学目标】1、认识封建统治者荒淫奢侈、鱼肉百姓的罪恶,理解秦王朝自取灭亡的道理。2、了解“赋”的文章体裁特点,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3、学习文章多用对偶、排比的语言风格,并使之运用于今后的写作之中,增加…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教案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教案教育目标:1.通过教学,教育学生懂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小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和责任,懂的节约是一个中学生应具有的美德。2.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为勤俭节约做很多事,养成良好的…

小学感恩父母亲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感恩父母亲主题班会教案一、辅导理念:学会感恩,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

学雷锋主题班会教案

学雷锋主题班会教案---平潭职专五年专(20xx-3-13)一、活动目的:1、通过雷锋的生平简介及其实的故事,使学生知道雷锋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从而激发学生自觉地向雷锋叔叔学习。2、利用介绍、采访…

门画教案及反思

五年级上册美术《门画》教案设计及教后反思李家畔小学教师:刘芳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初步了解门画的造型、色彩、构图的艺术特点。2、鼓励学生大胆用语言表达对门画的感受。3、让学生了解民间门画的寓意。…

广东教育出版社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三单元)

第三单元遗传与进化第八课:代代相传的特征教学内容1.知道生物的很多特性是遗传的。2.了解遗传和变异也是生物的特性之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通过调查自己和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和生理特征,知道生物的很多特性是可以遗传…

简笔画培训教案

简笔画培训教案一、(一)简笔画的概念:是一种简单的绘画形式,是以极概括的线条和图形,抓住事物最本质的特征,省略不必要的细节,概括、迅速、准确的反映事物形象特征的一种绘画形式。(二)教学简笔画的概念:是教师根据教…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第五课食物在体内的旅行——业土小学包学泰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2、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食物在人体内将会按顺序…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十二课《声音的传播》教案

12.声音的传播教材说明:粤教科技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的传播》一课是学生继学习《振动与声音》、《声音的产生》之后学习的第三课。教师使用教材时,先从登月宇航员在月球怎样互相沟通入手,提出声音传播的问题,然后…

英语公开课教学案例范文

Unit4Astronomy:theScienceoftheStarsUsinglanguage教学案例紫金县第四中学温映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太空行走时产生重力以及相应的体重变化。能力目标:学生能掌握泛读…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案0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2.理清局部思路,弄明白一段文字,一句接一句,后一句接前一句的道理。二、能力培养目标1.结合注解,疏通字…

幼儿园中班教案:中班体育游戏《蚂蚁排队走》教案范文

幼儿园中班教案中班体育游戏蚂蚁排队走教案范文幼儿园中班体育游戏蚂蚁排队走一活动目标1练习排队齐步走2通过互相配合协作完成游戏二活动准备大的报纸团或皮球作豆子三活动过程1请幼儿三个三个组成一组扮成蚂蚁第一个幼儿站...

教案(54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