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说课稿

时间:2024.5.13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说课稿

一、说教材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是新课标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中的一首词,是著名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品之一。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婉约派柳永和豪放派苏轼的词,这为过渡到本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后面学习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所以这首词在整个诗歌单元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经历、思想及词风特点。

2、掌握本此的抒情方法特别是用典的抒情方法。

3、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三、说教学难点重点:

(一)、教学重点:

1、熟读成诵,感受诗词韵味,品味诗词语言。

2、深入感受词人的爱国情感,掌握本词的抒情方法。

依据:本词作于淳熙元年,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这是,他自江东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作者登上赏心亭看到的景物是鉴赏此词的切入点,从这个角度看,品味分析意象对学好其它诗词具有触类旁通的作用。

(二)、教学难点:

1、深入感受词人复杂的情感。

2、理解本词用典的深刻内涵及用典抒情的表达效果。

依据:本次的情感深沉,需要在深入了解时代背景和词人人生经历的基础上才能有深入理解,而用典是辛弃疾词作的一个显著特色,特别是运用较多典故抒发情感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尤其是对典故的反用,更增加了理解诗词的难度。

四、说教法和学法:

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名作展现了一个独特的词人形象,饱含着词人复杂丰富的情感,而情感的表达又使用了多种表现技巧来实现。教学时,通过作者的生平经历与时代背景,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三个层面的内容:作者登亭之后看到了什么景?做了什么事?抒了什么情?.......

本课通过自读,整体感知;找出词中的“景”“事”“情”。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分析意象,欣赏佳句,鉴赏技巧(寓情于景、化用典故、拟人、比喻、双关等),采用由点及面,由浅入深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帮助学生读出诗词的趣味。

五、说学情:

1、 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分析:

学生对辛弃疾和《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不是很了解,从文学常识角度要做介绍。 针对诗词而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诗词的能力,对诗歌鉴赏中常见的的借景抒情、双关、拟人、比喻等表达技巧有一定的积累,这些都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走入文本语境。但是,由于受到心智水平和认知经验的限制,在理解词义、渗透解读诗词方面还存在问题。

2、学习本课,学生可能存在的困难:

词的下片涉及到三个典故,晦涩难懂,学生不甚了解,老师要做简要介绍。诗词中体现的愤懑与无奈之情,需要教师点拨引领。

六、说教学过程:

通过《登鹳雀楼》《登幽州台歌》《登高》《登岳阳楼》登诗词导入本课——《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引出“登临类”诗歌,并简要介绍登临诗的特点。登临诗,就是作者登到高

处所作的诗词。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事。通过多媒体展示辛弃疾的生平经历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接下来,让同学们自读诗文,结合课下注释梳理文意。在大致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找出上片中描写的景色并分析这样的景色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境,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这一部分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因为在前面的教学中设计过这一知识点,即“寓情于景”的艺术手法。能力强的同学还会说出拟人、双关、比喻等修辞手法。在分析完景色描写以后,上片还有几个富有表现力的动词:“看”“拍”“会”“登”。引导学生体会词人那苦闷、悲愤、孤寂的心情。

分析完上片以后,同学们对本词所表现的情感有了较深的体会,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下片的内容,重点放在对典故的理解上,掌握用典这一艺术手法,这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为了更好地巩固课堂诗词学习效果,发展学生迁移拓展能力及写作表达能力,在教学结束时,我布置了与所学诗词有关的课外小语段的写作,本课我布置了《英雄》,让学生在学习本词的基础上,谈谈自己对英雄的理解。


第二篇:《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说课稿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案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辛弃疾豪放词的创作风格。

2.熟悉了解必要的历史典故。

二、能力培养目标:

1.了解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

2.了解辛弃疾词大量运用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

三、德育渗透目标: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强化自己的爱国情操。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了解辛弃疾词大量运用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一)、导入新课 “铜板铁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自古以来“苏辛”并称,苏轼和辛弃疾分别代表着北宋和南宋的豪放风格。(板书课题)

(二)、明确目

1、有些诗句,人们也许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以下的名诗对接。

青山遮不住,毕竟动流去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你们能说出以上诗句是出自谁的笔下吗?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辛弃疾的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在接触作品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作者的有关情况。

二、作者简介,知人论世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他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因此,他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奋斗。自符离之战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纳贡求合。身为“归正人”的辛弃疾,因受到歧视而不被重用。所以,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苏辛”。

三、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听老师读 、抽读 、译读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词意思)

2、出色的朗读往往是建立在正确的理解的基础上的。下面就请大家结合课下注释,边读边理解词的内容。并把你不理解的句子划出来,可以和你旁边的同学讨论解决,也可以和我一起探讨。

四、体会感情,感受形象,

师:读过辛弃疾的这首词,相信大家一定读懂了一些东西,那么能不能告诉老师你读过之后的感受呢?

(一)分析词的上片

师:我们先来看词的上片。上片中词人用了我们常见的表现手法,你们发现了吗? —— 借景抒情

1、那么词中哪些句子是景色描写,他们分别描写了什么景色?

—— 江月、山景、落日、断鸿、游子

2、师: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色描写又牵动了词人怎样的心绪呢?

教师提示:请大家抓住关键词 (学生讨论完成)

(1)词人由水写到山,有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词人在赏心亭上看到的江景,水天一色的辽远和如簪似髻的山影便牵动了他久蓄的愁苦。写得气象阔大,笔力遒劲。

(2)人心中有愁有恨,所见之远山也似乎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那么诗人愁恨为何,又因何而至?

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壮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也限于国力。以上种种,是恨之深者,愁之大者。诗人借远山之献供,尽情抒发内心担负。

(3)“落日”本是自然景物,辛弃疾用“落日”二字,含有比喻南宋国势衰颓的意思,亦表达了作者的愁苦心情。

“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情。

师:是呀,愁苦万种,万种愁苦都映衬在落日余晖的夕照里,应和着离群孤雁的哀鸣,使得飘无定所的辛弃疾,此刻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凄清和冷寂。

3、其中的“游子”指谁呢?这又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

—— 指自己。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治集团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内心酸楚可想而知。

4、词人除了写景,还写到了自己的行为,你能找出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吗?那么它们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呢?请大家谈谈你们的理解。

(学生讨论完成)

—— (1)看、拍、会、登(板书)

(2)“吴钩”本是战场上杀敌的锐利武器,但现在却闲置身旁,无处用武,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以物比人,这怎能不引起辛弃疾的感慨呢?

“栏杆拍遍”是表示胸中那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情,借拍打栏杆来发泄的意思,用在这里,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

“无人会、登临意”感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己。他太希望有人来帮助他解除心头的郁结,然而又有谁能来给他慰藉呢?

5、全体女生朗读

师:女生读的如此有气势,男同学想不想和她们比比?那就请男同学激情饱满的朗读下片。

(二)分析词的下片

1、全体男生朗读

师: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的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那么词人写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

张翰 —— 乐于归隐 许汜 —— 谋取私利

刘备 —— 雄才大略 桓温 —— 叹时光流逝 (板书)

2、词人对这些人各持什么态度?

既不愿学为吃鲈鱼脍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愿学求田问舍的许汜。而赞赏刘备的才气,表明自己志在为国为民。

3、请大家思考作者写这些人物以及有关的事有什么用意吗?

( 1分钟后),大家不妨和你周围的同学讨论一下。

—— 心志的表白并不能解脱心灵的寂寞,相反,倒增加了一份的凄苦。于是他想到了古人,并借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1) 用“尽西风,季鹰归未?” 这里,辛弃疾是借张翰来自比,

不过却是反用其意。既表明自己很难忘怀时事、弃官还乡。还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并抒发了对金人、南宋朝廷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乡思”与前面的“游子”呼应,是“落日”、“断鸿”背景里“游子”的真情流露。

(2)“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刘郎在这里泛指有大志的人,这个典故用在这里是说他既不学为吃鲈鱼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怕应羞见”中的“怕应”二字是词人为许汜设想,表示怀疑:你这样的小人,有何颜面去见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表达了对英雄的追慕,折射出了辛弃疾的雄心壮志。

(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中“流年”,即年光如流;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指辛弃疾对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的忧惧。

4、这种借古人来表达自己情感的写法我们称之为什么呢?

—— 用典

师:就本词来看,词人用典意在对比,前两个是反例,后两个是正例,正反对比表达了词人的荣辱观、价值观。可见,辛弃疾可谓是用典高手。

5、你如何理解词的最后一句呢?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倩”是请求。“红巾翠袖”是少女的装束,这里就是少女的代名词。在宋代,一般游宴娱乐的场合,都有歌妓在旁唱歌侑酒。这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已,得不到同情与慰藉。这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义近而相呼应。英雄无泪,只因未到伤心处,辛弃疾却黯然流泪,那是因为他的心在滴血呀!

五、咀嚼涵咏,品味语言

师:真正震撼人心的作品往往是情感与语言的完美结合,这首《水龙吟》也不例外,相信词中的许多句子都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现在请大家合上课本,试着回忆一下,哪些句子让你一见倾心?并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玩味着句句言近意远的诗句,一位雄才大略,襟怀磊落,忧国伤时的诗人,仿佛就浮现在我们的眼前。是啊,锦绣河山必然哺育无数英雄,又何止辛弃疾一人呢?《念奴娇?赤壁怀古》就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抱负远大,识度明达的苏轼。下面请同学们就两首词在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方面的相同点做一个简单概括。

六、对比鉴赏,拓展延伸

比较《水龙吟》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两首词在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方面的相同点。 情感: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表现手法:运用了借景抒情和用典。

意境:空旷辽远。

语言:大气豪放。

师:其实这些特点也恰恰是豪放词的特点,于高远中寄豪情,永远是一种美的享受。

七、小结

这首词立意辽远、意境开阔,它仿佛令我们拔地凌空、极目游骋。仰则天高,俯则水远。天高水远,无边无垠。它是辛词名作之一,不仅对辛弃疾生活着的那个时代的矛盾有充分反映,有比较真实的现实内容,而且,作者运用圆熟精到的艺术手法把内容完美地表达出来,直到今天仍然具有极其强烈的感染力量,使人们百读不厌。

八、板书:

上片:

江月 山景落日 断鸿

动作:看、拍、会、登

下片:

张翰 —— 乐于归隐 许汜 ——谋取私利、 刘备 —— 雄才大略 桓温 —— 叹时光流逝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说课稿

更多相关推荐: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分句鉴赏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抒写爱国情怀的词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描写农村风物的词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一切景语皆情语楚天千里...

《青玉案 元夕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理解性默写

《青玉案 元夕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理解性默写,内容附图。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案

为您服务教育网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案一知识教育目标1了解辛弃疾豪放词的创作风格2熟悉了解必要的历史典故二能力培养目标1了解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2了解辛弃疾词大量运用典故表达...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2体会景色和典故中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愤心情3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养成健...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一导入1有些诗句人们也许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以下的名诗对接青山遮不住毕竟动流去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众里寻他千百度...

古诗文鉴赏——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赏析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序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高20xx级语文组小将军一概述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必修二必修三必修四分别安排了先秦至南北朝的诗歌唐诗宋词共三个单元的经典古诗词作为教学内容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人教版必修四第...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学案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学案编写林丽焕审核高一语文组学习目标1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和内容2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3学习词的艺术手法学习重点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韵味2明确诗中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诗人悲苦心情...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课堂实录王笃兰师请同学们在巴洛克的音乐中欣赏一组图片这是罗丹展示了人体刚健之美的地狱之门上思考者这是是梵高的向日葵这幅画中原始的冲动和热情的生命力在张扬的叶片中喷薄而出让人心灵为之震动这是精美...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学案

江苏省宿豫中学高二语文导学案设计者朱先平20xx年5月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学习目标1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词人的情感2体会景色和典故中所蕴含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一预习检查1辛弃疾字号山东济南人时...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案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2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愤心情3鉴赏这首词的艺术手法和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词人的悲苦心情教学重点1通过比较加深对词中的比...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学生版)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学生版编者王伟目标导向学习目标1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和内容2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3学习词的艺术手法学习重点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学习难点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名句(2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