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听众反思

时间:2024.4.27

《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

王晓茹

今天执教的《唯一的听众》是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一组课文是以“感受美好的心灵,体会人间真情”为主题安排的。这一课主要讲了一个年轻人在一位老人的鼓励和关爱下,由一位“音乐白痴”成长为一名能在成百上千观众的舞台上演出的出色的小提琴手。

初次备课时,考虑到课堂容量和教学重点,决定以分析老人的语言、神态为重点 ,兼顾“我”的心理变化。一开始就直入问题“唯一的听众是指谁?”“画出描写老人的语言、神态的句子写写理解”。但是在具体备课过程中,我就发现了问题:如何在分析老人语言、神态时穿插我的心理变化;如若在学习老人语言之后再提我的心理变化会不会思路太跳跃,影响学生的理解。于是初次备课便停了下来。后来静下心来再次研读教参,并询问办公室老师的意见,才有了今天在课堂上呈现的思路。

这堂课觉得比较和人意的地方是对字词的处理。之前备课时没有考虑字词,这是最失败的地方。曾听过崔教授关于小学如何进行字词教学的报告,知道字词教学的重要性。虽然现在面对的是六年级的学生,但依然不能忽视。在选择词语上也是深思熟虑、反复斟酌,最后呈现的词语虽然不多,但里面包含了大量的信息:首先,“沮丧”“嘿”是描写作者心情的,这种对比反映了作者心理的变化,兼顾到了课文的线索。其中对“沮丧”的处理,让学生通过读句子感受到同一个词语由于出现的环境不同,在程度上也是不同的。“嘿”则体会到语文的妙处,一个字也可以表达一种情感。其次,理解词语时贯穿了很多表达方法。如在理解“悠悠的小令”时,由“沙沙的足音”衬托出林子的静的这种反衬的手法,又有“沙沙的足音”与“悠悠的小令”对称,不仅声音是美的,在文字的表达上也有对称、工整的美。同时这句话也是环境描写,所谓景与情是联系在一起的,一切景语皆情语,通过把句子放回到段落中,让学生理解了不同的心情下看到的景色是不同的,因此在写作时,要选择合适的景物描写衬托人物的心情。最后,在理解这几个词语时,都是将词语回归到课文的句子或段落中,这样这个词语就不再孤零零的,而是有了鲜活的生命。让学生通过学习这种方法,明白单纯地查字典是不能很好地理解词语的,这也为学生在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类的练习题时提供了方法和练习的机会。

词语后紧接的是一个关于作者心理变化的预习题。以表格的方式呈现,然后让学生用“先,然后,最后”将心理变化的过程连起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一处理就解决了之前我的困惑。

在处理老人语言时,设计了两个问题来引导学生体会老人的关爱和鼓励:“老人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样的话?”“她的用意是什么?”这两问题的提出,可以使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去理解文本,不至于出现思考的偏差。对老人语言的处理也是有层次,有重点的。这体现在对第三句话的理解上。“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出示对比句,让学生观察从而理解把“每天早晨”放在后面是为了强调,进一步追问使学生明白这里面暗含了老人的教育方法:要求作者贵在坚持,同时要做到用心。这种无声的教导暗含在老人的每一句话中。

最后,想说的是这节课的朗读,除了指名读、指导读以外,我还设计了两次引读:一次是引读体会老人对小伙子一直不间断的鼓励。一次是在理解完老人的所有语言后的整体引读,这样老人高大的形象便会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起来,有利于更好地体会感情。

1

但是由于我的个人原因,在上课时出现了一些状况,导致学生的理解不深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主要是我在引导方面出现了问题,学生泛泛的或者很浅显的回答了问题,我没有去引导学生往更深层次去理解。此外,课堂中对于学生的回答评价太苍白、单一。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地提醒自己注意这一点,并加强业务学习,使自己更快更好地成长。

上完课后,我回想了一遍上课的经过,觉得有两处地方处理得非常遗憾。一处是“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在出示对比句,学会理解把“每天早晨”放在后面是为了强调时,我应该再追问“为什么要强调每天早晨?”让学生悟出这是老人在要求作者每天坚持来练习。之后“成功的秘诀仅仅是坚持吗?”应该接着问“老人还教会了我们什么?”让学生再读这句话自主发现“用心”这个词语。而不是老师代替说出来。另一处是在处理老人的神态时“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地潭水??”应该先问学生“这深深地潭水里有什么?”让学生联系全文回答,再让学生练习说话“当我因为琴声刺耳感到沮丧时,她仿佛对我说??”这时学生已经对问题有了深入的理解,练习说话时自然也就容易多了。

2


第二篇:28唯一的听众反思


《28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

20xx年5月30日我上了一节公开课《唯一的听众》。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全文围绕这两条线索展开,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以研读老人的语言、眼神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的句子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和鼓励作为教学的重点开展教学,然后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上完了这节公开课,听了带教老师俞老师对我的点评,现在我就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一下反思。

一、成功之处

1、层层递进,进行创造性复述训练

创造性复述是本单元的单元目标,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本文是用第一人称“我” 来进行叙述的,在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转换人称,即以文中的老教授为第一人称,根据文本所提供的信息,展开合理想象来进行创造性复述,。我抓住作者与老教授第一次见面为重点,进行教学。通过对于老教授外貌、神态、语言进行心理活动的想象,并转换老教授为第一人称的复述。我先让学生找出老教授的语言,再让学生在第二、第三小节寻找老教授为什么这样说的原因——她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对年轻人有什么了解?接着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想象老教授双眼平静地看着年轻人心理会想些什么?又通过朗读读懂老教授充满对年轻人的鼓励、真挚、诚恳诗一般的语言,然后根据老师的提示:出示了这样一个创造性复述提示:一天清晨,我坐在林中的木椅上, 。叙述者换成老教授,把老教授作为第一人称,抓住文本中重要叙述内容,自我组织,叙述第一次见面的场景。最后,让学生自由准备,再请几个学生把当时的情景给具体地描述出来,把老教授爱护青年人、鼓励青年人成才的美德给写出来。我这样的设计教学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掌握创造性复述的方法,这个教学环节,我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让学生通过找、读、思、说环节较好完成了整个语言训练的过程,

2、教学设计重点突出,目标落实比较到位

1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创新精神 与实践能力。因此,这一环节中我先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示默读课文采用圈圈划划的方式自主学习作批注,而后全班交流,主要抓住老妇人的语言进行深入品读,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实际学习老妇人在什么情况下讲的这些话,引导学生抓住老妇人讲话的内容再联系课文内容揣摩老妇人为什么讲这些话,用换位思考的方式体会“我”听了老人的话以后又有何心理变化及行为变化,从而感悟老妇人使用与众不同的方式来帮助我、鼓励我、使我重树自信心,进而突破教学重难点。

二、不足之处

1、预设不够,随机应变能力和课堂调控能力有待加强。

我觉得这节课教学中,反应出我上课时对于学生的回答和反映还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不能及时捕捉到学生答案中的信息然后再变成我所需要的内容。对于课堂调控,我总感觉能力不是很强,因此,潜意识里,总有意无意地把学生往预设的轨迹里引导。比如,在学习课文第7自然段时,我非得让学生找到“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这句话,再来谈这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其实,学生已回答说了“我”受到老妇人的鼓励而感到快乐。如果当时我反应快一点,追问一下:这就是课文所说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再引导学生去感悟是因为当时老教授说了:“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就比较自然了,否则教学过程就显得较生硬。而且我有时不是很细心地去聆听学生在说些什么,只按照预设的教案进行教学,不去关注课堂的生成,所以课就上得比较呆板,缺乏灵动性。课后我再回忆了当时的情况,我想如果当时我能够镇静下来,接着学生的回答来展开教学,而不是按照我的固定的教学设计按部就班,就不会出现这种纠缠不清的情况了。因此在这一点上需要我好好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如何改正。

2、感悟不够,学生概括能力有待加强。

虽然整节课能够抓住老教授的语言神态进行重点教学,但挖掘不深入,给学生的时间和空间都不够,所以,对人物精神世界的感悟也是较为粗浅的,还有一部分学生充当了“听众”的角色。另外,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概括能力不够强,显得有点啰嗦,没有用简洁的语言来说,这需要老师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的训练培养。

3、教师语言不够精炼。这也是我上课一直存在的一个问题。整节课下来,自己

1

感觉教师语言还是不够干脆,不够清晰。例如对于学生倾听还不够,所以评价学生的回答时语言就比较贫乏,通常是“很好,真棒,不错”等等,而不能用精炼的语言说出好在哪里,不错在什么地方。有时对于学生的回答是否正确没有做出明确的答复,让学生不知道自己回答得怎么样。还有像过渡语方面,也缺少了精心设计,所以显得自己上课时话很多,经常有重复的话。以后还是应该要在精心设计教学语言上下功夫,强练基本功。

三、教学机智

教学的一开始,我直接揭示课题,然后让学生说说课文中的两个人物,“我”和老教授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本来以为学生们经过预习应该可以大致地讲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谁知可能比较紧张,当时一个学生都没有举手,出现了冷场。我想如果当时我能让学生打开书,再快速的浏览一下课文,然后再回答这个问题,可能就不会那么困难了。可惜的是我当时并没有抓住这个教学机智。

四、再教设计

课上完了,还有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还需要需反思,需重建。比如说在学习“揭示课题,整体感知”这第一环节中,我要求学生说说“我”和老教授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当学生回答之后我应该再增加一个总结性的环节,因为这篇课文学习的时候已经是滞后了,后两个单元已经学习了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在此时其实就是学生对于如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反馈,因此这时应该出示一下有关如何概括课文的总结性语言,这样是对学习过的东西进行复习,也显示了单元与单元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另外,概括课文的同时就应该将“音乐白痴”结合起来学习,这样也节省了学习第一节的时间,为后面更好的学习做铺垫。

这次的上课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和锻炼机会,它让我更加真切地认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虽然最后的公开展示课上,依然存在诸多遗憾,但有一点能肯定,那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我获益匪浅。

1

更多相关推荐:
《唯一的听众》 教学反思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我所执教的是人教版六上册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它是一篇新入选的文章课文写了一个琴艺糟糕丧失自信的年轻人成长为一名小提琴手的历程而创造这奇迹的幕后高手是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以一个美丽的谎言在不知不觉中给...

唯一的听众反思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唯一的听众这一课时的教学完了对于自己设计的这一课时教学走下讲台的我想谈谈本课时教学的得失成败教学设计本着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的原则我在教学中采用引导式的教学方法与...

公开课《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及反思

公开课六上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及反思东风小学周觅教材分析唯的一听众是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这个一组课文主要以歌颂人们美好心灵和人们之间真情的美好为主题它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本着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的原则我在教学中采用引导式的教学方法与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相结合同时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这篇课文写了quot我quot一个琴艺糟糕丧失自信的年轻人成长为一名成功的小提琴手的历程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而创造这奇迹的幕后高手是一位耳quot聋quot的...

《唯一的听众》_教学反思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培森小学区登干人教版六上册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它是一篇新入选的文章课文写了一个琴艺糟糕丧失自信的年轻人成长为一名小提琴手的历程而创造这奇迹的幕后高手是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以一个美丽的谎言在不知不觉中...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篇一唯一的听众gt教学反思对gt语文教学而言情是蕴涵在文本和生活中的情认知是基于主体生活与心灵的认知本单元的教学充满了gt人间真情唯一的听众这一课确实让我们体会到真情给一个初学小提琴者带来的自...

《唯一的听众》听课反思

唯一的听众听课反思听了曾老师执教的唯一的听众我觉得曾老师的课堂设计有以下方面值得我借鉴第一是导入的时候提出的为什么称她为唯一的听众第二是讲课中的第一次拉手琴时妹妹和爸爸会说什么第三是在老人鼓励性的语言中哪句话给...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 郭海燕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临漳县第一小学郭海燕唯一的听众这篇课文记叙了一个男孩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文章语言朴实浅显易懂很有美感人物的语言神态...

唯一的听众

唯一的听众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3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使他们学会祝福学会宽容学会忍耐...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高县第二实验小学校李正平20xx年10月12日我上了一节示范课唯一的听众上课前我进行了精心的教学准备但面对无数的同事语文教学的精英我深感诚惶诚恐上完课我感受颇多纵观整节课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有成...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及反思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杜庄学区高庄小学郭蕊教学内容冀教版语文五年级上第四单元做人最需要的优良品质第17课学情学生在中年级掌握了抓关键词阅读理解的方法初步学习做批注自主读书的方法表达能力略差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

唯一的听众反思(5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