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变的天气”一节教学反思

时间:2024.4.13

“多变的天气”一节教学反思

本学期,学校校本教研的主题是“打造高效课堂”,课堂教学模式是“学案教学”。第一阶段为广泛听课,第二阶段为市级和“中心”级“骨干教师”作“示范课”。

我作课的题目是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第一课时)。本课节我从教学理念、课标标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构思、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流程、概念地图、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项目来设计,教学构思为根据新课程理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教材内容进行“改编”“增添”,使学习内容新颖、有趣,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通过猜谜语、说谚语、谈体验、看过程、识云图、记符号、做主持、构网络等活动,学生掌握天气的内涵、了解天气预报制作的过程、会看卫星云图、识别常用天气符号、阅读天气图并进行天气预报,从而完成三维教学目标。本次作课的程序是,先进行说课,然后讲课,最后评课。针对说课、讲课和评课情况,我反思颇多。

成功之处:

一、教育机智运用灵活。如对天气对人们影响的二方面看待(暴雨的利与弊)、同一种天气对不同人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二、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得当。如与主题紧密相关的动画、《海尔兄弟》歌曲、网络即时卫星云图和天气预报等。

三、教态自然,表情和蔼、语言简洁、各环节的自然过渡。

四、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新颖,突出新课程理念。

五、对教材的处理比较到位。

六、活动设计比较合理。

不足之处:

一、学案设计与运用的不足

学案教学”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地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是集教案、笔记、作业、测试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是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充分整合后的校本课程。“学案教学”是以学案为载体,学生依据学案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的教学活动,它的功能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确保学生学习中主体地位的落实,实现学生学习的最大效益,最大限度地为师生“互动—探究”提供课堂时空。

本节课“学案”设计有以下不足:

1.不适当。学案是一种学习方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根“拐棍”,是学生探究活动的平台。学案运用的关键点在于把握老师与学生的“分”与“合”,着眼点在于学生“学什么”与“如何学”。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突出

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重视适时的引导。总之,学案是用来导“学”,不是用来“教”学的。而本节课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性学习体现得不甚明确,尤其是探究性学习,如:“风向图”,可“大难题”分解成“小问题”,教师搭建“桥梁”引导“小问题”,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评价,从而解决“大难题”。

2.不具体。学习目标的明确,完成时间的规定,运用的学习方法和手段、过程没有明确的描述。如何“天气预报符号”的学习,应明确记忆达到的程度,完成需要的时间,记忆的方式和方法等没有明确的表述。

3.无层次。学案编写的核心是让每一位学生能参与并学有所得,即优秀生从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中等生爱到激励,学困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为此,教师 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止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从老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会看书、学会自学。而本节课学案设计没有相应的层次,眉毛胡子一把抓,体现不了分层教学,不能有效解决学生学习两极分化明显的问题,学生没有很好地看书和自学。

4.不完整。一般而言,好的学案内容应有7大版块:①考点解读:结合课标与考纲,明确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以及应培养的能力;②基础回扣:结合教材,编排基本概念、原理及常见的应用;③体系构建:自行构思,整理归纳所学内容,构建框架体系;④知识链接:瞻前顾后,建立跨章节的知识联系,形成知识链条;⑤中考真题:选编中考经典题目,附上答案和解析,加深理解,触类旁通;⑥层级训练:精选习题,分基础题、拓展题和拔高题三个层次;⑦自我反思:留出归纳小结之处,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和疑问。而本课的学案则是按教材的体系编排而成,没有相应的模块。

5.学案实施无递进。“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精讲释疑――层级训练”是有效实施学案的四步曲。学案当堂下发,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行完成基础回扣、体系构建、知识链接三部分内容;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不讲或少讲,而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学生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根据汇总问题,教师进行重点讲解,切忌面面俱到;最后学生依能力进行层级训练,基础题必做,拓展题稍加难度,大多数学生有能力完成,拔高题综合性强,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选做。而本节课的学案实施则是围绕老师授课而展开,“讲-学-记-做”成了学案运用的基本程序。

二、教学设计的不足

新的课程理念之一是“用”教材而非“教”教材,要根据具体情况大胆地对教材进行“改编”和“补充”。本节课落实这一理念比较到位,但还存在一些瑕疵。

如“汇谚语――分析归纳 理解内涵”活动,可运用“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一下,你我仍然只有一个苹果;而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交换一下,就有了两种思想。”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课下进行交流收集到的谚语,创造一个大家交流思想、思考的平台,拓展学生知识储备。

如“读符号—理解记忆 交流方法”活动,可运用“课堂上教师不要解决所有的问题,而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在更的社会课堂中去解决问题”这一新的教学理念,让在“挑战主持人”活动中发现新的天气符号,学生课下查找新的天气符号,引导学生认识到知识是不断更新的,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要了解学习的方法和渠道。

如“读符号—理解记忆 交流方法”活动中“风尾图”学习,可设计成探究性题目上,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老师的启发、点拨”的方式突破学习难点。

如“观天象—获取信息 呼风唤雨”活动中“卫星云图”的学习,老师通过网络展示即时卫星云图的白色部分问学生“代表什么”,生答:“云区”,而老师却直接订正为“阴雨区”。应再设计几个问题“导”出“阴雨区”。

如“谈体验—七嘴八舌 了解影响”活动,我把本模块设计成先让学生谈天气对学生自己学习的影响。考虑到学生不知从哪些角度来回答,给出温馨提示。然后让学生从自己到他人来谈论天气对不同人的影响。我考虑到学生可能无从回答,又给出各种人物,如农民、司机、学生、居民等。课堂实际也我料,学生不能很好地谈论天气对不同人的影响,就给出第三个问题,部分学生才能片面地回答。实际出教材已经提供了非常好的“案例”,我只需要很好地“改编”,给学生“架设桥梁”,提供一个非常好的“拐棍”,拓展学生思路,学生回答的全面的、精彩的、多样的!一下子活动了课堂气氛,消除紧张情绪,利用后序活动的展开!

三、授课流程上的不足

一节好课应是环节完整、紧凑、流畅的。本节课,活动较多,各环节衔接吻合、自然,但时间分配不当,前紧后松,教师在赶时间,教师催促学生赶时间,个别环节需要展开的而没有展开,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不充分。如,风尾图的教学。本节课缺失四个重要的环节,板书、交流记忆天气符号的心得、谈学习收获以及通过“?”引出下节教学内容。

四、学生活动上的不足

本节课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活动始终中在我的操控下,学生被动,课堂“生成”性较差。针对全校老师听课初一学生还没有经历过,胆子比较小,我没有很好地化解学生紧张情绪,影响了学生的发言,只有一部分学生举手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比较沉闷。针对这一情况,教学机智不到位,没有办法改变这一困境。此外,在学生活动时,我对学困学生的启发、引导、帮助、指导不够,不能“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每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方面”,培优补差措施基本没

有。

五、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的整合上的不足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本节课设计的教学流程图不尽合理,存在较多的问题,如主线不清,活动不明、内容结构较乱等。此外,利用即时网络展示中央电视台网络“卫星云图”与“天气预报”冲突,临时复制图片到课件。应该课下对“天气预报”视频下载、转化格式,镶嵌在PPT中。

六、本人对听课应对不足

由于我是市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省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高级教师,作为第一个试讲以“学案导学”模式的示范课,心理压力比较大,上课时比较紧张,出现各环节教学时间把握不准备,语言发音不准,播放PPT时出现短暂的思维空白,漏掉一些重要教学内容和环节。

“课堂永远是一门缺憾的艺术”。听课的各位老师充分肯定了本节课,但我认为本节课存在着较的问题,在今后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提高授课艺术,尺量减少课堂授课的缺憾。


第二篇:地理教学反思一


地理教学反思㈠

地理新课程用图文并茂的资料、形象直观的图表、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活动,创设了充满时代气息的地理教学情境,用生活中具体有趣的地图、图片、图表,给学生展示了生动活泼的思维过程。面对这样的教材,你该如何使用?又该怎样上课?怎样发挥教师的作用?怎样挖掘学生潜能???需要地理教师冷静、积极地不断反思,才能适应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那些理性的共同的知识,关注学生对知识目标的认知和追求,更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和人生价值的确定,关注学生个性的张扬,注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主动探究,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针对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想一想自己是否正在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理论水平,是否已在研究学生心理动态的发展,是否想探究构建适应新课程的地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等。

地图是地理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将知识化繁为简,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理解巩固学过的地理知识,获取新的地理知识,而且有利于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地理新课程中附有大量的插图,如七年级上册就有132幅,而且种类很多,有示意图、素描图、景观图、统计图、曲线图、柱状图、饼状图等,并且均是彩色图。面对这些种类繁多的地图,作

为教者,你想过没有在地理教学中应怎样充分发挥这些地图的作用?又如何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读图、析图、描图、绘图?怎样将地图变成学生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怎样培养学生查阅地图、获取地理信息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等等。

活动是实施课程目标的主渠道,也是地理新课程的一大特色。活动可将多传输渠道于一体。不仅有利于学生获得的有效信息达到最大值,而且有利于实现各种感官、生命存在的意义。这说明活动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协同参与探究,使听、看、说、思、做有机配合,使学生学会探究和体验,提高学习能力。地理新课程安排了大量的活动。如七年级上册有34个活动,活动内容丰富,有小制作、模拟演示、读图分析、动脑思考、填表、计算、绘图、谈感想看法等。遇到这些活动,你得问自己,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每一项活动内容都是结合当地特点精心设计组织的吗?每一项活动内容都培养了学生相应的能力吗?学生能感受到学习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吗?等等。

著名教育家陶行先生曾提到“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的确如此,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而地理教学更离不开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仅使学生学得有兴趣,学得轻松愉快,而且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获得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为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提供内在动力,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地理新课程提供了许多与学生生活和周围世界

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注重学生经验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如感受多变的天气,根据天气预报安排生产与生活等。请问自己,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生活经验心中有数吗?是否充分发挥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作用?是怎样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分析掌握新的地理知识的等。

地理教学反思㈡

——课堂教学点滴拾零

1、记成功之举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2、记"败笔"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

3、记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记学生见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

5、记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总之,写课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更多相关推荐:
多变的天气教学反思

多变的天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多变的天气及天气预报教材紧贴学生实际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天气及其影响天气预报是本节课的重点熟悉常用的天气符号阅读分析天气预报图是中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所以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

《多变的天气》教后反思

情景创设学生参入与学习的催化剂多变的天气教后反思在教学七年级地理多变的天气一课时我觉得内容简单而且学生对天气不陌生甚至有的同学吃了不少天气的苦头因为我们这里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时常有暴风雨冬季严寒雨雪相伴...

多变的天气教学反思

多变的天气教学反思会元学校卜俊蕊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多变的天气教材紧贴学生实际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天气及其影响所以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在师生...

多变的天气教学反思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教材紧贴学生实际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天气及其影响天气的特点及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是本节课的重点熟悉常用的天气符号阅读分析天气预报图是中学生应...

多变的天气教学反思

多变的天气教学反思班级初一六班时间20xx1119课型公开课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多变的天气教材紧贴学生实际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天气及其影响所以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让学...

多变的天气教学反思

多变的天气第一课时教学反思地理课标中提出了三条课程基本理念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3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依据三条基本理念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构想本学期我主要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结构学...

《多变的天气 》 教学反思

多变的天气教学反思20xx年11月11日我代表绥芬河一中上的多变的天气一课本节课有许多成功之处当然还存在一些不足现总结如下一成功之处本节课根据教学内容实践性强的特点设计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重点难点处理恰当利用多...

多变的天气 教学反思

多变的天气格白首先非常欢迎各位老师来我们东元路学校交流访问我非常荣幸非常高兴能坐在这里和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其次我想向大家介绍我们东元生命课堂我们东元路学校实施东元生命课堂已经一年多了我们七年级是第二届从开学到...

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及反思

国培计划20xx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项目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及反思农安一中夏远新第一节天气与气候一教材分析天气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教材从三个方面展开教学首先让学生深刻了解天气及其影响进而认识到天气预...

孙海滨《多变的天气》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案例名称多变的天气的教学案例所属课程第三章所属专业初中地理授课课时设计人孙海滨工作单位联系电话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1课时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凤山第二中学138xxxxxxxx1多变的天气教学案例一...

《看云识天气》教学反思

看运识天气教学反思看云识天气这一课我已经讲过很多次每次都有新的收获经典说明文文本内质的发现的确需要一个觉醒的过程多重构建中说明要素的多样性往往形成说明文教学的多姿多彩我常想如何突破传统教法把重点放在学习说明文的...

《看云识天气》教学反思

看云识天气教学反思上完看云识天气这节课后经过唐主任和语文学科其他老师地点评讨论我感觉到在这堂课中存在很多不足在备课时我力求使用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地能力让学生学会自学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我对学生地...

多变的天气教学反思(1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