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时间:2024.4.21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兰州四中         谢 平

一、课题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第一册(上)《2.7对数》

二、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讲清一些基本内容的实际背景和应用价值,开展“数学建模”的学习活动,把数学的应用自然地融合在平常的教学中.任何一个数学概念的引入,总有它的现实或数学理论发展的需要.都应强调它的现实背景、数学理论发展背景或数学发展历史上的背景,这样才能使教学内容显得自然和亲切,让学生感到知识的发展水到渠成而不是强加于人,从而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内容的实际背景和应用的价值.在教学设计时,既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情感态度和科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也要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在课程实施中,应结合教学内容介绍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用以反映数学在人类社会进步、人类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同时反映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促进作用.

三、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学习对数的概念及其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它属于函数领域的知识.而对数的概念是对数函数部分教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而函数的思想方法贯穿在高中数学教学的始终.通过对数的学习,可以解决数学中知道底数和幂值求指数的问题,以及对数函数的相关问题。

四、学情分析在ab=N(a>0,a≠1)中,知道底数和指数可以求幂值,那么知道底数和幂值如何求求指数,从学生认知的角度自然就产生了这样的需要。因此,在前面学习指数的基础上学习对数的概念是水到渠成的事。

五、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1. 对数的概念.2.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二)能力目标:1.理解对数的概念.2.能够进行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三)德育渗透目标:1.认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转化,

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对数定义,难点是对数概念的理解.

七、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

八、教学流程:

问题情景(复习引入)——实例分析、形成概念(导入新课)——深刻认识概念(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变式分析、深化认识(对数的性质、对数恒等式,介绍自然对数及常用对数)——练习小结、形成反思(例题,小结)

九、教学过程: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反思:

对本节内容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本人反复阅读了课程标准和教材,教材内容的处理收到了一定的预期效果,尤其是练习的处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提高了学生主体的合作意识,达到了设计中所预想的目标。然而还有一些缺憾:对本节内容,难度不高,本人认为,教师的干预(讲解)还是太多。在以后的教学中,对于一些较简单的内容,应放手让学生多一些探究与合作。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教学因素,都在不断更新,作为数学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从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设计课堂教学,关注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使教学过程更加切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对于本教学设计,时间仓促,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期待与各位同仁交流。


第二篇: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教学设计和反思


《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教学设计

高一数学组 孙洪杰

课程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直线斜率和倾斜角基础上,对直线方程几种形式的探究。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是以后研究直线与圆、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基础,是今后学习整个解析几何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必须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学习和掌握,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上下功夫。

教学重点:各种直线方程的推导,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是直线方程的重中之重;

教学难点:理解各式直线方程形式的局限性,求直线方程的灵活性,理解直线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对应关系。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解析几何这一数学学科有了基本的了解,知道了解析几何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由于这一节学生基础不是很好,但学习积极性较高,思维活跃,所以教学中既要放手给学生,又要注意引导学生,让学生始终是课堂的主人。

设计理念:本节课的课型为“新授课”,采用“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遵循“探索---研究---运用”的三个层次,提出问题,采用多角度、不同形式的探究过程,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且始终处于积极的问题探究和辨析思考的学习气氛中,让学生动脑思、动口议、动手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教师要启发的恰到好处。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直观性,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效率。

学习目标:掌握由一点和斜率导出直线方程的方法;掌握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和截距式方程,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的方程。通过由一点和斜率导出直线方程的方法的研究,体会数形结合思想,锻炼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新的历程。发扬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探索的精神以及合作意识;通过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问题1:什么叫做直线的方程?方程的直线?

问题2、A(x1,y1)、B(x2,y2)是直线l上任意两点,其中x1 x2,则直线l的斜率k=__________;垂直于x轴的直线,斜率k________,平行于x轴或与x轴重合的直线,斜率k_______。

3、怎样确定一条直线?

(点评:复习旧知,强调直线的方程、方程的直线的概念,并引导学生发现直线方程是直线上任意一点坐标(x,y)的关系式,为推导直

线方程作铺垫)

二、概念形成

合作探究:

1.已知直线l过点P0(x0,y0),且斜率为k,直线l的方程是什么? (点斜式方程是本节课的重点和基础,用探究点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结论,化难为易,突出重点。)

(实录:教师分析,由直线方程的定义可知,要求直线l的方程,就是求直线l上任意一点P(x,y)中x、y满足的关系式,那么怎样利用已知条件求(x,y)满足的关系式?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导出结论。教师大屏幕展示正确结论,学生对照订正,从而肯定自己的想法,修正不足,由此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出点斜式方程,并板书方程,强调方程特征。点出课题“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强调点斜式方程是本节课的重中之重,板书课题。)

思考:

1推导过程为什么要求点P(x,y)为直线l上不同于P0(x0,y0)的任意一点?

2在直线方程中,k取遍所有实数,可得无数条直线,这些直线都一定过哪一个点?方程表示经过该点的所有直线吗?由此,点斜式方程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3当斜率不存在时,直线的方程是什么?k=0时,直线方程是什么?

(对问题,学生都能回答,教师鼓励并适时点评。教师提出问题:该直线是否能表示过定点P0(x0,y0)的所有直线?通过观察,学生发现,方程并不能表示直线,也就是斜率不存在时并不能用点斜式方程。根据以上,学生得出结论,教师小结,并在板书的方程上做好重点标记,学生顿悟并记忆方程。)

三、应用举例

例1求下列直线的方程:

(1)直线:过点(2,1),k=-1;

(2)直线:过点(-2,1)和点(3,-3)

(点评:(1)题直接套用公式,使学生熟悉并掌握公式;(2)题需要先求斜率,再任选一点套用公式。学生练习,教师巡视,给予个别指导。)

四、概念深化

合作探究:

引申:已知两点A(x1,y1)、B(x2,y2),其中,求直线AB的方程。 (点评:通过点斜式方程的学习,学生已具备独立推导的能力。而此探究点,仅是把点和斜率用字母表示,是点斜式方程的运用。因

此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此探究点的设计,既熟练了点斜式方程的运用,又得出了新的方程形式。通过自主探究,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学生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学生独立思考并在学案上完成,教师点评并表扬学生,指出同学们已经得出了直线方程的另两种形式:斜截式和两点式。强调每种形式方程的特征,并让学生领悟记忆。引导学生小结1点斜式方程是基础;2斜截式和两点式方程的适用范围;3斜截式和两点式方程的特征,并板书方程。)

五、能力提高

提高性练习:

直线l在x轴上的截距为a,在y轴上的截距为b,且,求证直线l的方程是 .

(点评:学生会有多种解题方式,让学生叙述做法,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方式。而在众多方法中,两点式是最为合适的方法。学生通过比较得出应针对条件选择方程形式,而且通过探索得出一般结论,这对于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敏捷性大有好处。学生在学案上完成,针对学生解答,教师作点评。得出截距式方程并板书,引导学生分析结构特征及方程的适用范围,学生顿悟并记忆。)

针对性练习:直线经过两点(3,0),(0,4),求直线方程.

(点评:此题考察直线方程的截距式形式,只要是认真听课的学生都能回答,因此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找一基础稍差学生回答,但回答得非常好,教师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

六、总结反思

1、知识方面:直线方程的四种形式及适用范围;

2、题型方法:题型是知道条件求直线方程;方法是针对不同的条件选用不同方程形式;

点评:学生通过回顾反思,对本节内容有一个系统认识。3分钟交流讨论,学生回顾并总结,教师做点评并完善,在黑板上用箭头标出四种方程形式的关系,突出点斜式的地位。总结内容用多媒体展示。

七、随堂检测

1、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 )

A、可以表示任何一条直线

B、不能表示过原点的直线

C、不能表示与x轴垂直的直线

D、不能表示与y轴垂直的直线

3、过两点(5,7)、(1,3)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

(点评:通过检测,巩固所学知识,查缺补漏,将课堂延伸,使学生

将课堂所学内容再认识和升华。5分钟定时检测,教师巡视,订正答案)

课后反思:本节课按照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设计,遵循“探索---研究---运用”三个层次。环环相扣,步步为营,成功完成了教学任务。点斜式方程是本节课的重点,为突出重点,采用问题探究式,一步步设计台阶,学生自主导出结论。各种直线方程的适用范围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采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体会直线在运动变化过程中的不同。整节课的设计完全以学生为中心,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课堂效果很好。总之,教学无止境,只有不断学习,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充实自己,才能在教学之路上走得更远,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绩。

更多相关推荐:
教学设计与反思(高中数学)

楚雄州高中数学杨永富名师工作室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流程图常用图形及含义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第一章第三节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一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所以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下要...

等差数列的概念教学设计与反思

等差数列的概念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会应用通项公式解决简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分析探索能力教学重点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会用公式解决简单的计算...

高中数学组合教学设计与反思

高中数学组合教学设计与反思,内容附图。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我先来介绍一下参加我们这次讲座的几位嘉宾我身边这位是苏州五中的罗强校长这边这位是苏州中学的刘华老师那边那位是大家熟悉的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博士生导师王尚志教授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研讨的现场老师们都知道素质教育要落实在...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兰州四中谢平一课题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第一册上27对数二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讲清一些基本内容的实际背景和应用价值开展数学建模的学习活动把数学的应用...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兰州四中谢平一课题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第一册上27对数二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讲清一些基本内容的实际背景和应用价值开展数学建模的学习活动把数学的应用...

教学设计与反思-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兰州四中谢平一课题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第一册上27对数二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讲清一些基本内容的实际背景和应用价值开展数学建模的学习活动把数学的应用...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兰州四中谢平一课题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第一册上27对数二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讲清一些基本内容的实际背景和应用价值开展数学建模的学习活动把数学的应用...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1洋县第二高级中学物理组金正山一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是必须的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一直沿用传统模式课堂有教师主宰学生的学习很被动学习更应该是学生自主探究相互讨论的过程因而应该彻底改变原来的授课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充...

高中物理 教学设计及反思

高中物理 教学设计及反思,内容附图。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