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勤奋

时间:2024.4.14

《说勤奋》第二课时 教案

执教者:劳云

教材分析

《说勤奋》是苏教版教材第七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课是一篇说理性较强的文章。课文通过古今两个具体的事例,告诉读者: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全文共4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通过设问的形式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第二自然段列举了司马光的事例来证明作者的观点。先具体写司马光小时侯勤奋学习,后写司马光长大后勤奋写作,终于编成了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第三自然段写的是童第周勤奋成才的故事,重在说明“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第四自然段是对全文的总结,号召同学们不忘勤奋,一生勤奋,长大才能有所作为。 教学目标:

1、学习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成才的故事,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的道理。

2、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3、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渗透说理性文章的写法。 重点难点:

1、懂得勤奋能使天资聪明的人成才,反之也会流于平庸;勤奋也能使基础较差的人成为可用之才,不应自暴自弃。懂得成功=一份

天才+九十九份汗水,勤能补拙的道理。

2、知道说理文的篇章结构和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中心

1、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中作者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观点,这个观点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齐读、师板书)

二、比较研读二、三小节。

1、同学们,那你们知道课文中作者提出了哪两个人的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吗?

(一个是司马光的事,一个是童第周的事。)

教师相机板书:司马光 童第周

2、课文中的两个人都成功了吗?那么他们获得成功靠的是什么呢?读一读课文第2、3小节,找出有关他们成功和勤奋学习的句子。 出示自学要求:(⑴、自由朗读第2、3小节,⑵、用 划一划写司马光和童第周成功的句子。⑶、用波浪线划一划他们是如何勤奋学习的句子。)

过渡:同学们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吗?从这个故事你知道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看出司马光小时候就聪明过人)

3、那谁先来读一读刚才你找到的有关司马光成功的句子。

出示:他用了19年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

鉴》。

司马光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容易吗?从哪个词可看出来?(指出“终于” “19年”两词,说明了司马光他是花费了很长的时间和精力才编成这本巨著《资治通鉴》的)师简介《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就是司马光获得成功的见证,是他花费心血和汗水换来的

我们应该怎样读好这一句话呢?

过渡:那么,司马光的成功靠什么?(点课题“勤奋”)谁来把刚才从书中找出有关他勤奋的句子读一读。(指名读)

出示:⑴他却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⑵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4、第一句写他小时候勤奋?谁来读第一句?

5、学生读,点“滚瓜烂熟”追问:什么叫滚瓜烂熟?他是怎么做到滚瓜烂熟的?点“一遍又一遍”追问:是几遍?哦,无数遍的读书,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这就是勤奋!

6、谁来读下面第二句?学生读,追问:司马光的枕头与你平时用的枕头有什么不同?如果让你用这种枕头习惯吗?真是烦死了,但司马光却自己亲手做了这种枕头来烦自己,还管它叫作 (点“警枕”)。“警”在这里什么意思?那你知道提醒他什么吗?(提醒他起来读书写作。提醒他要抓紧时间,不要睡懒觉,白白浪费时间。)争分

夺秒的学习、写作,连睡觉的时间都要挤出来,这就是——(点课题“勤奋”)

7、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两句,好好体会司马光的勤奋。

小结:司马光的例子告诉我们,即使天资聪颖过人,也同样需要勤奋,只有勤奋,才能获取成功的硕果。

8、追问:《资治通鉴》标志着司马光的成功,那童第周呢?他取得了怎样的成就?(指名说)(板书:青蛙卵剥离手术。)

9、追问:童第周的成功,关键体现在那里?(在欧洲生物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过渡:童第周他的成功靠什么?(点课题“勤奋”)谁来把刚才从书中找出有关他勤奋的句子读一读。(指名读)

相机出示: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

追问:从他的这些表现中,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谁知道?对呀,感悟力真不错!童第周起早贪黑的学习,每天如此,这同样是——(点课题“勤奋”)

10、男生读一读。女生读一读。

通过这两个事例,我们知道他们获得成功靠的都是勤奋,那么他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为什么他同样会取得成功?(指名说) 童第周的成功说明了一个道理:“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谁能从从课文中找出语句来理解“勤能补拙”。(指名说)

教师小结:勤奋能使天资聪明的人成才,反之也会流于平庸;勤奋也能使基础较差的人成为可用之才,不应自暴自弃。作者通过一古一今两个人的典型事例再一次证明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成功者的成功无一不是勤奋刻苦、孜孜以求的结果。

过渡:作者怎么不举例我们班XXX呢?或者举例我们学校的韦老师啊。

(别人不知道呀)

是啊,这里我们又学到一点:用最具有代表性的、众所周知的事实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同学们,其实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勤奋学习的人,你能够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你自己勤奋学习了吗?你是怎样勤奋的?如果你没有勤奋,你打算今后如何勤奋学习?

三、引读第四节,总结全文

1、这两个事例告诉了我们,不管是天资聪明、还是起步晚,要想获得成功都要勤奋,于是得到一个结论:一生勤奋才会有所作为 请同学们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总结:是啊,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必须也只有靠勤奋二字,我们中华民族古来就有勤劳的优良传统,也留下了许许多多家喻户晓的勤奋成才的感人故事,像头悬梁、锥刺骨,像凿壁偷光,像闻鸡起舞,……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勤奋会拉长我们的生命,会让我们短暂的生命变得有价值、有光彩!

3、请同学们牢牢记住:出示: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四、作业

1、通过今天的学习,用“总——分——总”写法来写一篇文章。

2、制作一张关于“勤奋”内容的书签,用于鞭策自己,努力做一个勤奋的人。

板书:

提出观点: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16 说勤奋 司马光(天资聪明) 编成《资治通鉴》 举例说明:

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 完成青蛙卵剥离手术

得出结论:只有一生勤奋 才能有所作为

《说勤奋》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执教老师:劳云

今天我上了《说勤奋》这篇课文,这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作者通过围绕

“什么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开头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中间通过举例两个人勤奋成才的故事证明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最后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于是在教学中,我把本课的重难点作为切入口,让学生寻找司马光和童第周两人获得成功和勤奋学习的句子,让学生品读感悟他们勤奋学习的句子,让学生知道了,他们都获得成功,都付出了努力。同时学生也找到了表示成功的句子,从句子中我让他们找司马光和童弟周成功的标志是什么?当然学生也很容易就找到了作者的观点,那就是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再让学生找他们的不同点,通过让学生自读,反馈,找有关句子弄明白一个是天资聪明的人靠勤奋成才,一个是起步晚,基础差也靠勤奋成才。在教学中,我还适当的渗透了说理性文章的写作方法,让学大致有一个了解。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并且能从实际出发谈出自己今后该怎么做。

不过在课堂教学中,还是有许多地方做得不够好,主要体现在:

1、在教学环节中,漏向学生简介《资治通鉴》这本巨著。2、整节课

学生还是不够走入文本,感觉课堂上读的部分不够理想。可能是说理

性很强的文章,描写得不是很优美,所以学生的朗读就没有那么投入。

3、抓关键词品读还是不够,特别是在理解童第周勤奋学习的句子时,

过于赶时间,词语品得不到位。4、在渗透说理性文章写法时,有些

地方还是处理得不够好。

今后,要是再让我上这节课,我会深挖教材,把学生真正的带到

文本当中去,找好关键词句品读感悟,还要在教学中设计多种形式的

读,让学生能在读中感悟司马光和童第周的成功与勤奋。在最后的作

业布置这个地方,我会设计让学生用举例子的方法写片断作文。

《说勤奋》说课稿

说教材:

《说勤奋》是一篇说明文,通过古今两个具体事例,告诉读者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本文选择的两个事例非常典型,一个是古代的,一个是现代的,一个是天资聪颖的人靠勤奋成材的,一个是基础较差的人靠勤奋成材的,这样才能把道理说得更深刻,更能令人信服. 说教法学法:

1,自主讨论法:这篇文章对于四年级孩子来说,理解不存在什么问题,内容深入浅出,没有什么孩子理解的难点.有的学生甚至不太感兴趣,所以应该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

2,采用变序法课文围绕"勤奋",开头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中间典型事例加以证明,最后总结全文.但如果按层次学习,学生积极性不够,易产生疲劳感,随意我打乱顺序.从司马光和童第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作为教学的契入点.

3,中心突破法:围绕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这一中心展开教学,所谓"提领一顿,百毛皆顺."

4,我根据《课标》对中年级阅读教学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的意义.这虽然是种要求,但我认为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因此,我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抓住关键词体会含义,有感情的朗读"做为本节课的学习方法.

三,说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从小养成勤奋的习惯,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懂得"司马光""童第周"之所以取得辉煌的成就是因为他们刻苦,勤奋.

难点: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五,说教学准备:1,收集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事例.

2,多媒体课件.(名人名言)等

六,说教学过程:

(一),直奔中心,知勤奋.

1,通读课文,找出中心句,围绕这句话,作者主要写了哪两个人勤奋成长的故事

(精练导入,明确中心.)

(二),合作探究,解勤奋.

1,认真读一读第2,3小节.

2,比较司马光和童第周的事例, 找找他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用笔在旁边圈圈画画.)

3,合作完成表格:

司马光

童第周

相同点

成功了 很勤奋

不同点

天资聪明,古代的

基础差,起步晚

4,研读关键词句,体会勤奋是通向成功的桥梁.

(1)小时侯,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2)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通过对关键词语"一遍又一遍","滚瓜烂熟"等的理解,体会司马光的惜时,读书次数多,然后感情朗读,通过读好关键词句来体会司马光的勤奋.)

(3)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

(4)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抓住"毫不气馁","奋起直追"等词语,体会童第周的勤奋.)

(三),回归勤奋,课后拓展.

1,出示名人名言:成功=1份天才+99份汗水. ——发明家爱迪生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数学家华罗庚

2,理解: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

血浇灌出来的.

(名言小结,让学生朗读体会,联系课文内容,懂得不管是天资过人,还是基础差,通过勤奋,能使聪明的人成长,能能使基础差的人成为可用之才.并理解难句.)

3,练习深入体会中心.学了这篇课文,我想对司马光说( ),想对童第周说( ),想对自己说( ).

七,说板书设计:

提出观点: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16 说勤奋 司马光(天资聪明) 编成《资治通鉴》 举例说明:

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 完成青蛙卵剥离手术

得出结论:只有一生勤奋 才能有所作为


第二篇:说勤奋教学设计


《说勤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凤凰镇南坞小学窦云飞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难点: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中心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

2、这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章,文章开门见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齐读)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读好这句话)

3、古今中外,涌现了多少人才,多少成功者,文中选取的是哪两个人?(板书:司马光童第周)那你能读好这些与他们有关的词语吗?

史学家 滚瓜烂熟 高声朗读 抓紧时间 编成巨著 生物学家 毫不气馁 急起直追 远渡重洋 产生影响

二、走进故事,品词析句

1、打开课本,轻轻地朗读课文的2、3自然段,边读边想:故事中的司马光和童第周他俩手中的鲜花是什么?他们是怎么得到这些鲜花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司马光,大家都熟悉吧,你能用两到三句话向大家介绍一下司马光小时候和长大后的两个事例吗?

交流:1、出示: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通过朗读读出你的理解)

(1)从这段话你可以看出什么?

哪些词可以看出司马光很勤奋?(提示:“滚瓜烂熟”,读出了司马光背书背得熟练“一直”,是说司马光读书时没有休息“一遍又一遍”是说司马光读书读了许多遍)

(2)老师请大家注意这个字“躲”,自己读读这句话。他为什么要躲起来呢?

透过这“躲”,我们能看到这样一幅幅画面:

春日里,彩蝶翩翩,哥哥、弟弟______________,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夏日里,________,哥哥、弟弟______________,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________________,哥哥、弟弟______________,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________________,哥哥、弟弟______________,他却躲在屋里

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3)他这样躲起来读书,为的是什么?(交流)

2、(出示):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1)用这种枕头你习惯吗?为什么?(点出:稍微朗读)

(2)司马光把这种枕头称为——学生说(警枕)。这里的警应是什么意思?(警戒、提醒)提醒他什么?(时时刻刻都不要浪费时间,要抓紧时间学习和写作)(我们也来读读,来用这个例子来提醒提醒自己。齐读)

3、他用了19年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1)《资治通鉴》这是一部著名的史学巨著(点出重点词语),它记载了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目的是让统治者从历代治乱兴亡中取得鉴戒。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比较完备的资料。所以说它是著名的史学巨著。

(2)就是这样一部巨著,花费了司马光整整19年的时间,这是何等漫长的19年啊,19年,你能想象司马光是怎样度过的吗?试着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3)19年的夜以继日,19年的废寝忘食,终于编成了《资治通鉴》。容易吗?(读好这句话)。他手中的鲜花是怎么来的?(出示:古今中外??)小时候要勤奋,长大后也需要勤奋。

4、那17岁才进中学大门的童第周又是怎样获得成功的呢?

交流:出示: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毫不气馁,急起直追。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

(1)童第周的基础比别人差多了,他的考试成绩平均分才40多,学校建议他退学吧。但他呢?

(2)正因为他的基础比别人差,引读:每天______________,晚上______________,经过______________

(3)这儿虽然没有童第周的想法,但从他的动作我们能推想,他在想什么?

在他心中有着这样一个坚定的信念:(朗读)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

(4)经过半年的努力,童第周的成绩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这正应了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说的:“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朗读)

(5)长大后的他也不忘勤奋努力,攻克了难度很大的青蛙卵剥离手术,在欧洲生物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来读好这句话。(出示:后来他??)

(6)这个例子再一次告诉我们,再次出示:古今中外??

三、对比感悟

1、他们俩有什么共同之处?

(1)两个人小时候和长大了都十分勤奋。

(2)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他们俩有什么不同之处?

(1)请你读读这两句话,你就会发现司马光和童第周的不同之处的。

·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个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吧,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

·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到17岁才进中学。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毫不气馁,急起直追。

(2)小结:看样子,基础好的人要想成功必须勤奋,基础差的人要想成功也必须勤奋呀。勤奋是成功的唯一法宝。

3、司马光和童第周成功了,他们取得的成就就像鲜花那样灿烂。

4、出示词语:让我们再来回忆这两个小故事。

史学家 滚瓜烂熟 高声朗读 抓紧时间 编成巨著 生物学家 毫不气馁 急起直追 远渡重洋 产生影响

(学生练说:司马光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是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是圆木做成警枕,“抓紧时间”,经过19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编成巨著”。生物学家童第周付出的汗水和心血那是在成绩落后的情况下,“毫不气馁”,“急起直追”。是长大后“远渡重洋”,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在欧洲生物学界“产生影响”。

5、一遍一遍地读着课文,让我们越发感受到成功是多么的不容易啊!这真是---朗读:古今中外,每一位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三、走出故事,拓展延伸

1、课文学完了,但有一个词,一种精神却深深地印在了我们大家的心中,那就是---“勤奋”。

来,读读这些名言吧。

·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华罗庚

·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英)卡莱尔 ·在天才和勤奋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美)爱因斯坦

·科学的未来只能是属于勤奋而又谦虚的年轻一代。——(前苏联)巴甫洛夫

·不论你有多么聪明,也不论你基础有多么差,只要勤奋,都能获得成功。----邱老师

2、你的感受呢?在书上写下一句话,抒发你的感受。

3、交流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啊,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必须也只有靠勤奋二字,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勤奋的优良传统,也留下了许许多多家喻户晓的勤奋成才的感人故事,像悬梁刺骨,凿壁偷光,闻鸡起舞,囊萤映雪??小时候需要勤奋,长大了更要勤奋,老师相信,勤奋定能让更多的人走向成功!(板书)

2、同学们,记住这句话吧: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作业

搜集勤奋成材的小故事讲一讲。

更多相关推荐:
《说勤奋》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说勤奋》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内容附图。

说勤奋教学反思

说勤奋教学反思篇一说勤奋gt教学反思说勤奋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章课文通过古今两个具体的事例告诉读者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献还没有上这课时我真担心学生没有兴趣学这...

说勤奋教学反思

说勤奋教学反思人之际遇有齐有不齐而能使已独齐乎已之情理有顺有不顺而能使人皆顺乎每个人都有顺利与不顺利幸运不幸运的时候情绪也会随着境况的不同而起起伏伏无论何时都不能以个人的心情境遇来要求别人而应由别人的情绪境遇来...

说勤奋教学反思222

苏教版第15课说勤奋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章课文通过古今两个具体的事例告诉读者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在设计本课教学前我以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

15说勤奋教学反思

15ltlt说勤奋gtgt教学反思15说勤奋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章课文通过古今两个具体的事例告诉读者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还没有上这课时我真担心学生没有兴...

四年级上册《说勤奋》教学反思

四年级上册说勤奋教学反思四年级上册说勤奋教学反思说勤奋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章课文通过古今两个具体的事例告诉读者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对于这篇议论文的学习学...

因时而变——《说勤奋》教学反思

随时而动说勤奋教学反思王惠说勤奋是一篇阐明道理的议论文议论文在小学阶段比较少见但是这篇文章开头就摆论点中间用了古与今两个名人事例论证最后一节总结四小节文章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一应俱全而且文章首尾呼应结构清...

《说勤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说勤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说理性较强的文章课文通过古今两个具体事例告诉读者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全文共4节第一节通过设问的形式明确地摆出了自...

说勤奋教学设计

一点通教学网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说勤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

说勤奋_第二课时_教学设计

说勤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黄欣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才能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教学进程一复习1出示词语指名读2说说你是怎样理解勤奋的二新...

16说勤奋教学设计

16说勤奋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意思2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教学重点学习司...

说话不生气(反思)

说话不生气生气时不说话县中胡永梅作为教师在管理方面最大的心得就是说话不生气生气时不说话心平气和往往会让你理智的把问题处理好那天上历史课在铃声未响之前我提前走进教室教室里一片吵闹的场面同时我看见4个学生把1个学生...

说勤奋反思(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