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勤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时间:2024.4.14

《说勤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说理性较强的文章。课文通过古今两个具体事例,告诉读者: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全文共4节。第一节通过设问的形式明确地摆出了自己的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第二节列举了司马光的事例来证明作者的观点。第三节写的是童第周勤奋成才的故事。第四节是对全文的总结,号召同学们不忘勤奋,一生勤奋,长大才能有所作为。

【课时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生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生初步感知说理文的特征,知道文章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

3.梳理文章脉络,能抓关键词概括事例内容。

【教学重难点】

1.抓关键词概括事例大意。

2.通过理解重点句,懂得勤奋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两个人物相关资料。

一、成语揭题,感受勤奋。

1.同学们在国学经典中学到许多成语典故,今天老师就来考考大家,你知道这是什么成语故事吗?逐一出示成语图片,指名说(悬梁刺股、闻鸡起舞、凿壁借光)。齐读。这些成语故事的主人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品质,那就是?引出课题——勤奋,跟老师一起写,注意笔画。

2.问:大家注意看,勤的右边是——力,为什么是个“力”字?说说你对它的理解(勤勉、努力、刻苦、奋发)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对,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谈谈这“勤奋”。(板书“说”字,齐读课题)

3.解题:题目中的“说” 就是谈、讲的意思。看这个课题,似乎和我们以前学的不一样,这是一篇说理类的文章,也就是说明道理的文章。那么作者围绕“勤奋”想要说明什么道理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二、交流观点,明确结构。

1.下面请同学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A.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B.读通句子,难度的句子多读几遍。

C.思考:作者围绕“勤奋”发表了怎样的观点?用横线画出。(学

生自读,老师巡视)

2.大部分同学都已经读完,那么你找到作者的观点了吗?交流:

(1)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齐读,问:大家看这句话,它有问有答,是什么句?(设问句) 谁能把它变成陈述句来说?(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这里的桥梁是真的桥吗?那它是什么——途径、方法 再齐读。

(2)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齐读,问:这里似乎并没直接出现“勤奋”一词,怎么知道这是在讲勤奋?

汗水和心血是指成功者辛苦付出的艰辛劳动,这就是勤奋,成功者能够成功,靠的就是——勤奋。原来作者在这用了打比方,真是形象。那这句话中还有一个词也是如此,“鲜花”指的是什么——成功者所取得的成就。

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吗?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的成就都是靠勤奋换来的。)

再齐读。

(3)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问:这句话在什么位置?文章最后,就是总结全文的作用,作者得出了结论:齐读。作者号召我们要——

3.小结:刚才同学们找到了三个句子,非常好。都是作者对于勤奋的看法,那就是想要实现理想,就必须——勤奋;想要成功,有所成就,就必须——勤奋。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三个句子在文中的位置有点特殊,你发现了吗?(在一头一尾)

师:是呀,这就是说理文章写作时特有的结构,在开头,要开门见山摆出观点,告诉读者文章讲的什么道理。(板书:摆观点)而写到最后,还要总结一下今天议论的道理,得出结论。(板书:得结论)我们重新来读一读作者摆出的观点——得出的结论——

三、初读事例,学会概括。

1.我们找出了作者对于勤奋的观点,下面就要读好课文,这之前,考考大家这些词你会读了吗?

出示词语:

砸缸救人、一遍又一遍、稍微一动、警枕、《资治通鉴》

期末、习惯、远渡重洋、青蛙卵剥离手术、基础

(1)开火车读,领读

(2)哪些字在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注意“惯”的笔顺、遍字的结构

(3)有什么不明白的词吗?介绍《资治通鉴》、青蛙卵剥离手术

2.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两组词分别是讲了两个人物——(司马光,童第周)板书

3.真聪明,原来作者为了要向大家讲清道理,特意举了(司马光和童第周)两个事例,分别是(2、3小节),我们又学到了:为了讲清道理,光靠说没用,事实胜于雄辩!要——举事例。

4. 刚才我们讲到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3小节,找一找司马光和童第周他们手中的鲜花分别是什么?

(一)学习司马光事例

1.作者分别举了司马光和童第周的什么事例呢?先请同学来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一小节主要讲了什么呢?

2.交流:提炼人物、成就、过程

3.尝试根据板书概括节意。

齐读。

(二)学习童第周的事例

1.那童第周又是谁呢?他取得了怎样的成就?指名读第3自然段。

2.交流:提炼人物、成就、过程

3.尝试根据板书概括节意。

齐读

(三)明白事例的典型性

1.怎么不举老师我的例子?

因为司马光、童第周都是靠着勤奋才取得了成功,著名的人物,乃至世界闻名的,并且他们对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是典型的人。

2.我们又学到一点:用最具有代表性的、众所周知的事实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四、重读观点,记住结论

只有勤奋,才能成功。作者用司马光和童第周的事例证明了这一至理名言,就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些话吧!

出示三段话,齐读。

作业布置:

1. 文章中只举了中国古时候和现代两个例子,请你再去搜集一些外国人勤奋的小故事。

2. 搜集古今中外有关“勤奋”的名言。

板书设计:

16.说勤奋——说理

(1)摆观点

司马光 抓紧时间 勤奋读书 编成巨著

(2~3)举事例

童第周 肯下功夫 完成实验 产生影响

(4)得结论


第二篇:16说勤奋教学设计


16说勤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意思。

2、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难点: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16课——(齐读课题)

2、昨天老师布置了预习课文,这些字词你认识吗? 出示:滚瓜烂熟、毫不气馁、急起直追

名列前茅、有所作为、远渡重洋

习惯、期末、基础

(1)检查生字认读

(2)指导“惯”的写法:书写右上笔顺

区分“末”“未”

二、学习课文

学习第一节

1、通过预习,可以知道这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章,第一节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指名回答,

出示: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读好这句话) 这是——(设问句),设问句目的是为了强调“勤奋”重要。 你能给成陈述句,句意却不变吗?(指名改句子)

2、第一节还有这样一句话。

出示句子: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比较句子,(有哪些不同?从这些词中你读出了什么?)明确成功者都要有付出才会有回报。

鲜花是什么?汗水和心血又是什么?学完课文我们就知道了。 学习2、3两节

过渡:古今中外这么多成功者,作者给我们举了那两个人的事例? 指名回答,板书:司马光 童第周

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节,思考下面问题:

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是什么?

他付出了哪些汗水和心血?

2、司马光,看到他的名字,你脑中出现他什么事情——司马光砸缸。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都知道他——指名回答,板书:聪明

3、解决问题:

他手中的鲜花是——(指名回答)板书《资治通鉴》

他付出那些心血和汗水哪?

先来看看他小时候是如何学习的。

交流:1、出示: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读完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或者什么体会?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词。

学生交流。

理解“滚瓜烂熟”,很熟练,记得牢。——说明司马光背书背得熟练。 “一直”,是说司马光读书时没有休息

“一遍又一遍”是说司马光读书读了许多遍

这些词都说明他——勤奋

“躲”,说明什么?他为什么要躲起来呢?通过这“躲”,我们仿佛能看到:春天

春天到了,百花盛开,哥哥、弟弟______________,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夏天到了,(又有什么)________,哥哥、弟弟______________,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________________,哥哥、弟弟______________,他却躲在屋

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他这样躲起来读书,原来是——(学生回答,老师总结)为了怕耽误时间,抓紧时间读书呀!

你看,这么聪明的司马光,从小就勤奋好学呀!

2、过渡:长大后,他更加勤奋了,为了抓紧时间读书,(出示):

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1)你读完有什么体会?(体会稍微)

你喜欢这种枕头吗?

(2)司马光却用了这种枕头,还把这种枕头称为——(警枕)。这里的警应是什么意思?你利用工具书查了没有?(警戒、提醒)提醒他什么?(时时刻刻都不要浪费时间,要抓紧时间学习和写作)(我们也来读读,来用这个例子来提醒提醒自己。齐读)

3、过渡:就这样,(出示)他用了19年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1)介绍《资治通鉴》:

出示:它记载了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目的是让统治者从历代治乱兴亡中取得鉴戒。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比较完备的资料。所以说它是著名的史学巨著。

(2)就是这样一部巨著,花费了司马光整整19年的时间,这是何等漫长的19年啊,19年,你能想象司马光是怎样度过的吗? 炎炎夏日,他——

(3)19年的夜以继日,19年的废寝忘食,终于编成了《资治通鉴》。容易吗?(读好这句话)。他手中的鲜花是怎么来的?(付出了很多汗水和心血。)(出示:古今中外??)小时候要勤奋,长大后也需要勤奋。

4、聪明的司马光从小大大都很勤奋,才完成了《资治通鉴》,用这句名言最合适不过

出示: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分汗水

——爱因斯坦

(二)学习第三节

1、根据第二节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三节。出示自学要求

2、交流

他与司马光有什么不同?(基础差)指读句子

他手中的鲜花是什么?

基础这么差,怎么成功的?

出示: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毫不气馁,急起直追。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

(1)童第周的基础比别人差多了,他的考试成绩平均分才40多,学校建议他退学吧。但他呢?

(2)正因为他的基础比别人差,引读:每天______________,晚上______________,经过______________

(3)这儿虽然没有童第周的想法,但从他的动作我们能推想,

他在想什么?

在他心中有着这样一个坚定的信念:(朗读)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

(4)经过半年的努力,童第周的成绩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这正应了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说的:“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出示,理解、朗读)

(5)长大后的他也不忘勤奋努力,攻克了难度很大的青蛙卵剥离手术,在欧洲生物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来读好这句话。(出示:后来他??)

(6)这个例子再一次告诉我们,再次出示:古今中外??

这里的“鲜花”和“汗水与心血”你知道是什么了吗?(鲜花——取得的成就;汗水与心血——付出的劳动)

(三)总结感悟

1、指板书:大家看,聪明的司马光和基础差的童第周,他们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因为他们都——勤奋,由此可见勤奋是成才的关键。

2、课外延伸

(1)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一些有关勤奋的名言,你找到了吗? 出示

·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华罗庚

·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英)卡莱尔

(2)你想用什么话来鼓励自己,请你也来写一句话,来鼓励自己,

老师更希望你能做到,长大后实现愿望,让他也成为别人学习的目标。

(3)交流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叙述: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必须也只有靠勤奋二字,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勤奋的优良传统。那么要想成才,就记住这句话吧: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齐读最后一节。

四、作业

搜集有关勤奋的小故事,准备讲故事。

板书设计

16说勤奋

司马光 聪明 完成《资治通鉴》

童第周 基础差 完成青蛙卵剥离手术

更多相关推荐:
课时教学计划 改

课时教学计划学校东胜中心校主备人东胜张光岩审核人UnitOnePartALets词汇课课题课型课时Onelearn本节课是词汇教学课要求学生能够听说读写四会单词oldyoungfunnykindstrict以及...

课时教学计划

课时教学计划班级三授课日期9月28日总第9课时课时教学计划班级三授课日期10月8日总第10课时课时教学计划班级一授课日期10月8日总第9课时课时教学计划班级二授课日期10月8日总第9课时

分课时教学计划

分课时教学计划分课时教学计划

课时教学计划

课时教学计划

课时教学计划

课时教学计划,内容附图。

课时教学计划

课时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及课时安排表

安民学校教学计划及课时安排表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科目体育六年级任课教师孙大鹏

《整理与复习1》课时教学计划

整理与复习1课时教学计划

数学课时教学计划3

四则混合运算练习课课时教学计划

第三单元课时教学计划

课时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

语文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计划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单元分析本单元以探险为主题丰富的题材多样的文体引人入胜的情节令人深思的主题和精美的语言表达既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又能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培养学生敢于探险的勇气集体主义观念和必要...

足球课时教学计划

足球课时教学计划

课时教学计划(3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