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听众》教学案例

时间:2024.5.15

《唯一的听众》教学案例

观音镇小学校 刘雪梅

一、教材简析

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呵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全文讲述的是一个被家人称作是音乐白痴的人,虽极大打击了他的自尊心,但是并没有泯灭他对小提琴的爱好。他躲到树林里练习拉琴,幸运地是他遇到了一位自称是聋子的老妇人,给予了无私的真诚的鼓励和肯定,消除了作者的顾虑,重拾了自信,经过一番努力之后,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小提琴手。课文情节很有戏剧性,极具感染力,孩子们都很感兴趣,而且这个善意而美丽的语言,也感动了每一位学生。文中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全文围绕两条线索展开,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本文语言质朴、清新,很有美感。如对林中景色的描写,“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幽幽的小曲”,优美动人;对老人语言的描写,如诗一般,打动了文中的“我”,也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读者。

依据课标,本课教学目标即为:

1.学会6个生字。正确读写“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设定为: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而教学难点应该就是体会、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言行、环境方面的描写表达情感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通过对我们学校六年级一班学生的调查,该班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比较高,有四分之一学生很喜欢语文学习,大部分学生喜欢或比较喜欢语文学习,只有几位学生不太喜欢语文学习。总体学习基础不够扎实,两极分化距离较大。同样的一篇课外阅读作业,最快的学生与最慢的学生在阅读完成时间上整整相差近一倍的时间,可以说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基础之间形成鲜明的反差,也就是简单的知识学生表现为很强的表现欲望,积极性高涨;而对于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学生望而生畏,表现出无能为力的态度。

针对所要学习的文本《唯一的听众》一课,处于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人间真情。但通过调查,学生学习这类的文章先前经验不足,甚至可以说没有这样的经历。也就没有学习这类文本的学习经验与生活经验。再加上现在学生课外阅读量较少,许多学生家长外出务工,无人管理,无人照料,更遑说精神食粮的溉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面与知识量少得可怜,而

学校又是条件简陋,没有什么图书可供学生借阅,因此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虽有兴趣,但效果并不佳。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我班的学生总体上对语文学习是比较感兴趣的,也就是说比较喜欢语文学习的,表现出对《唯一的听众》一文学习较高的热情。而这一点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因而教学中我想尽一切办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学习知识的掌握。同时也清楚地看到,这班学生的学习基础不是很扎实,两极分化距离较大,因此在学习中我只能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文本的特点,适当降低学习难度,让更多的学生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三、教学过程和方法

(一)谈话导入

教师:同学们,在前边的《穷人》一文中我们感受到( )的桑娜和渔夫。在《别饿坏了那匹马中》我们感受到( )的残疾青年,我们从中感受到了真情的美好。今天这节语文课,我们就学习一篇令人心动的课文。(出示课题《唯一的听众》)齐读课题并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同学们刚才提出了好多的问题,那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来读课文吧! 1自由读,读准字音,自学生字新词。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三)反馈

1、字词 悠悠 白痴 蹑手蹑脚 沮丧 庄重 羞愧 嘿 洋溢 珍藏 仪式 溜走 抱歉 割舍

字音重点 溜 蹑

字形重点 歉 割 (指导书写)

2、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深入学习,体会情感

1、读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说说我在音乐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出示相关段落)

(1)课文首尾写作有什么特点?(对比)

(2)从这两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我一开始是个音乐白痴,后来成为一个有名的小提琴家。)

(3)能当着成百上千的人演奏小提琴,成了小提琴演奏家。这一切都总是使作者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那清晨里──唯一的听众

2这位唯一的听众,她不曾给过作者拉小提琴技巧的指导,也不曾给他讲解过拉琴的窍门。那么,她是怎么帮助作者的呢?是怎样做唯一的听众的呢?她为什么要称自己耳聋呢?好,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细读课文。下面,我请同学们自己默读第二至第六自然段。一边用心地默读,一边思考:作者和老人是样相识的?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1)第一次她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些话?

(老人第一次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在作者想溜走的时候说的。)

同桌合作朗读一个人读在什么情况下,另一个同学读她说了什么。

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心想,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林中的和谐,一定破坏了这位老人正独享的幽静。

我抱歉地冲老人笑了笑,准备溜走。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在作者听来,此时老人说的话像什么一样?诗一样的语言是多么的美妙呀!同桌合作读出像诗一般语言的那种美,好吗?

老人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说这样的话呢?

同桌再次合作练读老人那诗一般美好的语言。

(2)第二次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①同桌合作朗读

②想想老人为什么要这样说?(鼓励他)

③如果你是这位拉小提琴的人,你会有什么感受?

④对文中的作者受到老人的鼓励,内心也产生了极大的变化(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⑤什么是从未有过的感觉?以前,他得到过鼓励吗?这样的语言不单单在当时产生了这样的作用,给作者带来快乐的情感体验,还有着其他很大的作用呢!课文有一段就集中描写了。这个作用是通过什么写出来的?

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了。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常常传出基本练习曲的乐声。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湿透了衬衣。以前我是坐在木椅上练琴的。同时,每天清晨,我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总是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在老人这样鼓励的语言下,作者有了怎样的变化呢?

(心情、行动、态度)

(3)第三次又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很好!同学们,刚才我们理解的都是老人的语言。课文还写了几次老人鼓励和关爱的眼神,是不是啊?那么课文几次写到老人的眼神呢?含义是什么?请你找一找,画一画,体会体会。

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①描写眼神的一个共同的词语是什么?(平静)

②老人用平静的眼神望着作者,有什么含义吗?(消除紧张、鼓励、给予自信??)

③作者为什么感觉老人的眼神像深深的潭水呢?他从老人的眼神里读出了什么?

④老人给作者信心,带领他度过了练琴起始的艰难阶段;老人给他鼓励,带领作者体验练琴中成功的喜悦;老人带给他享受,带领他走向音乐的美好境界。同学们,老人在初识作者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说:“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其实,老人一直在用一颗博大的心在对待这个初学小提琴的作者。老人是用怎样的心来对待作者的呢?

老人用细心关注作者,用爱心温暖作者,用诚心感动作者,用热心鼓励作者。这位“唯一的听众”是怎样的一位听众啊?

当作者得知这位“聋子”竟然是音乐学院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时内心有千言万语,第二天清晨在小树林里我和教授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请写下来。(学生练笔)

板书

11 唯一的听众

不自信 关爱

?? ←唯一的听众(平静)

自信 鼓励

四、教学反思

对语文教学而言,情是蕴涵在文本和生活中的情,认知是基于主体生活与心灵的认知。本单元的教学充满了人间真情,《唯一的听众》这一课,确实让我们体会到:真情给一个初学小提琴者带来的自信,以及给师生阅读后带来的感动。

《唯一的听众》讲述的是一个被家人称作是音乐白痴的人,虽极大打击了他的自尊心,但是并没有泯灭他对小提琴的爱好。他躲到树林里练习拉琴,幸运地是他遇到了一位自称是聋子的老妇人,给予了无私的真诚的鼓励和肯定,消除了作者的顾虑,重拾了自信,经过一番努力之后,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小提琴手。课文情节很有戏剧性,极具感染力,孩子们都很感兴趣,而且这个善意而美丽的语言,也感动了每一位学生。文中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全文围绕两条线索展开,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本篇课文开始我由学生对课题质疑导入,一方面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奠定基础,另一方面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通过质疑课题来进行阅读的方法训练。接着通过一个大问题:这位唯一的听众,她不曾给过作者拉小提琴技巧的指导,也不曾给他讲解过拉琴的窍门。那么,她是给了作者怎样的帮助,使他从一个“音乐白痴”成了一个“小提琴演奏家”呢?引出文章的教学,线索还比较清晰。其实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课文内容的理解,可减少时间,如在学习老人的三次语言时,不必斟词酌句地去理解,课堂上,不必拘泥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应让学生在课堂中领悟、掌握文章的写作方法,读中悟写。在这次的课堂中,对句的提炼、理解过于明显,从而削弱了学生对整篇文章的把握,年段特点把握不够准确。

课堂永远充满了遗憾,回思课堂,值得商榷,亟须改正的地方很多:

一、朗读形式较少,指导不够深入。学生虽然能够理解老教授是一个懂得教育方法、关心爱护年轻人成才的慈祥的老人,但是对角色的情感把握还不够大胆和准确,所以朗读老教授的语言时放不开,朗读语气不够。

二、感悟不够。虽然能够抓住老教授的语言进行重点教学,但挖掘不深入,给学生的时间和空间都不够,没有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性,所以,对人物精神世界的感悟也是较为粗浅的,还有一部分学生充当了“听众”的角色。

三、由于思考不够深入,考虑得不够具体详细,细节没有考虑周全,以致课堂环节不够紧凑。

四、课堂上的语文味的体现。虽然课堂上,我一直引领学生朗读品悟,但练习不够。虽说课堂上,我安排了一个练笔,但是总觉工具性体现的还不够,有点走过场的感觉。

虽然这节课上的不是很成功,可是我觉得它能让我思考的东西却很多:

1、针对这节课而言,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合理吗?应不应该把老人的语言、神态与我的心理变化放到一节课上来解决,今天的课堂告诉我这样显然是内容太多了,但不放到一堂课上就感觉不是一个整体。或者是把表达方法的落实与训练放到第三课时来完成可以吗?好不好?

2、高效课堂应高在哪?

3、这次新课程培训主题是精读与略读,那么精读课文应该怎么教,怎么精?

4、我还在想我的语文课该怎样上,每一节课都该给学生些什么?

5、教师的基本功对于上好一节语文课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细节的处理,导语的设计、过渡语的衔接、阶段的小结等等。因此我还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多读书,多学习,博采众长。

通过教学,我的收获是:无言的鼓励,无声的激励,无语的感谢,让人间充满爱。人生的幸运是拥有真正帮助你的人!


第二篇:《唯一的听众》教学案例1


《唯一的听众》教学案例

胡生迪

一、教材分析

本文通过讲述“我”在素不相识的老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获得成功的故事,赞颂了教授美好的心灵。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要求学生体会“我”在学习拉琴的过程中,心理和行动发生了哪些变化。在掌握故事梗概的基础上,与学生共同体会老妇人的语言的深刻含义,让学生感知,老人默默的关怀,真诚、无私的帮助是“我”树立信心的动力,老人有一颗金子般的心,进而体会老人的教育技巧。

因为课文内容比较贴近生活,所以在教学中要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激发学生追求美、创造美的热情,努力使他们成长为有美好心灵和高尚情操的人。 依据课标,本课教学目标即为:

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3、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使他们学会祝福、学会宽容、学会忍耐、学会感恩,让自己的心灵多些善意。

重、难点的确立:

本节课是一节分析课,学生在了解故事梗概之后,不能不被老人那美好的心灵而震撼,不能不被老人的良苦用心和高超的教育技巧而折服,由此,我把理解老人是如何帮助“我”学会拉小提琴的,体会“我”对老人的敬仰之情;认识老人不仅帮助“我”步入音乐的殿堂,更使“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

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及教学手段:

本着“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的原则,我在教学中采用导引式的教学方法与“问题——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相结合,同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教学过程和方法

1

《唯一的听众》讲述的是一个被家人称作是音乐白痴的人,虽极大打击了他的自尊心,但是并没有泯灭他对小提琴的爱好。他躲到树林里练习拉琴,幸运地是他遇到了一位自称是聋子的老妇人,给予了无私的真诚的鼓励和肯定,消除了作者的顾虑,重拾了自信,经过一番努力之后,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小提琴手。 课文情节很有戏剧性,极具感染力,孩子们都很感兴趣,而且这个善意而美丽的语言,也感动了每一位学生。文中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变化, 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全文围绕两条线索展开,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一、 创设情境,呈现目标

1、欣赏月光曲

2、同学们,在人的一生中,总会有一些事使人难以忘怀,总有一些人是不能忘记的。这节课,我们就随着课文的深入学习,去感受那使文中的“我”难以忘怀的事,去结识“我”不能忘记的“唯一的听众”。

本篇课文开始我由音乐导入,月光曲对比锯床腿思考:老人在我音乐成长之路上起了什么作用?接着通过一个大问题:这位唯一的听众,她不曾给过作者拉小提琴技巧的指导,也不曾给他讲解过拉琴的窍门。那么,她是给了作者怎样的帮助,使他从一个“音乐白痴”成了一个“小提琴演奏家”呢?引出文章的教学,线索还比较清晰。其实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课文内容的理解,可减少时间,如在学习老人的三次语言时,不必斟词酌句地去理解,课堂上,不必拘泥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应让学生在课堂中领悟、掌握文章的写作方法,读中悟写。在这次的课堂中,对句的提炼、理解过于明显,从而削弱了学生对整篇文章的把握。

二、 阅读感知,生成问题

主问题:老人在我音乐成长之路上起了什么作用?

老人是怎么帮助我的?她的帮助使我产生了哪些变化呢?

三、 讨论探究,解决问题

同学们,老人对我的帮助仅仅是在音乐方面吗?

理解:此时,给予我帮助的老人又是怎样做的呢?

“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2

“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1)第一次她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些话?

(老人第一次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在作者想溜走的时候说的。)

同桌合作朗读一个人读在什么情况下,另一个同学读她说了什么。

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心想,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林中的和谐,一定 破坏了这位老人正独享的幽静。

我抱歉地冲老人笑了笑,准备溜走。

(2)第二次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在作者听来,此时老人说的话像什么一样?诗一样的语言是多么的美妙呀! 同桌合作读出像诗一般语言的那种美,好吗?

老人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说这样的话呢?

同桌再次合作练读老人那诗一般美好的语言。

(3)第三次又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 “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①同桌合作朗读

②想想老人为什么要这样说?(鼓励他)

③如果你是这位拉小提琴的人,你会有什么感受?

④对文中的作者受到老人的鼓励,内心也产生了极大的变化(我心里洋溢着 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⑤什么是从未有过的感觉?以前,他得到过鼓励吗?这样的语言不单单在当时产生了这样的作用,给作者带来快乐的情感体验,还有着其他很大的作用呢! 课文有一段就集中描写了。这个作用是通过什么写出来的?

(心情、行动、态度)

本环节教学过程中,朗读形式较少,指导不够深入。学生虽然能够理解老教授是一个懂得教育方法、关心爱护年轻人成才的慈祥的老人,但是对角色的情感把握还不够大胆和准确,所以朗读老教授的语言时放不开,朗读语气不够。

感悟不够。虽然能够抓住老教授的语言进行重点教学,但挖掘不深入,给学 3

生的时间和空间都不够,没有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性,所以,对人物精神世界的感悟也是较为粗浅的,特别是分析老教授在什么情况下说那些语言,有大部分学生充当了“听众”的角色。

很好!同学们,刚才我们理解的都是老人的语言。课文还写了几次老人鼓励 和关爱的眼神, 是不是啊?那么课文几次写到老人的眼神呢?含义是什么?请你 找一找,画一画,体会体会。

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①描写眼神的一个共同的词语是什么?(平静)

②老人用平静的眼神望着作者,有什么含义吗?(消除紧张、鼓励、给予自信??)

③作者为什么感觉老人的眼神像深深的潭水呢?他从老人的眼神里读出了什么?

④老人给作者信心,带领他度过了练琴起始的艰难阶段;老人给他鼓励,带领作者体验练琴中成功的喜悦;老人带给他享受,带领他走向音乐的美好境界。同学们,老人在初识作者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说:“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 音乐”。其实,老人一直在用一颗博大的心在对待这个初学小提琴的作者。老人是用怎样的心来对待作者的呢?

老人用细心关注作者, 用爱心温暖作者, 用诚心感动作者, 用热心鼓励作者。

四、 练习达标,拓展延伸

师:通过我们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小练笔:有没有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动作让你感动?请将他们呈现于我们面前。

由于思考不够深入,备课不够深入,考虑得不够具体详细,细节没有考虑周全,以致课堂环节不够紧凑,有些环节引导不够,花了过多时间,最后还有两环节任务没有完成。

虽然课堂上,我一直引领学生朗读品悟,但练习不够。语文练笔也因教师原因没时间开展。

4

这节课上的不是很成功,我觉得它能让我思考的东西还很多:

1、针对这节课而言,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合理吗?应不应该把老人的语言、 神态与我的心理变化放到一节课上来解决, 今天的课堂告诉我这样显然是内容太多了,但不放到一堂课上就感觉不是一个整体。或者是把表达方法的落实与训练 放到第三课时来完成可以吗?好不好?

2、主问题是否比多个次要问题多花时间?

3、我还在想我的语文课该怎样上,每一节课都该给学生些什么?

4、教师的基本功对于上好一节语文课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细节的处理, 导语的设计、过渡语的衔接、阶段的小结等等。因此我还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教 学技能,多读书,多学习,博采众长。

通过教学,我的收获是:无言的鼓励,无声的激励,无语的感谢,让人间充满爱。人生的幸运是拥有真正帮助你的人!

5

更多相关推荐:
《唯一的听众》 教学反思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我所执教的是人教版六上册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它是一篇新入选的文章课文写了一个琴艺糟糕丧失自信的年轻人成长为一名小提琴手的历程而创造这奇迹的幕后高手是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以一个美丽的谎言在不知不觉中给...

公开课《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及反思

公开课六上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及反思东风小学周觅教材分析唯的一听众是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这个一组课文主要以歌颂人们美好心灵和人们之间真情的美好为主题它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唯一的听众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文章通过对老人的语言神态的变化表现了一位知名的音乐教授对我的真诚无私的帮助表达了我对老教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课文两条主线以老教授为主我的变化为辅本文的重点是品味描写老教...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唯一的听众这篇文章是通过一位音乐老教授装聋对青年小提琴手进行鼓励帮助从而使青年人获得成功来歌颂人间真情的文章有两条线索交替行文一是我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二是老妇人的语言和神态及对作者的鼓励在课堂...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创建自主高效课堂是我们的追求也是我们课堂一个高的标准我是今年刚刚参加到自主高效课堂改革中来的只是一些肤浅的认识没有太多经验现在我对我讲的唯一的听众一课做一下反思首先我为学生创设情境由学生发现问...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

一这篇课文写了我一个琴艺糟糕丧失自信的年轻人成长为一名成功的小提琴手的历程而创造这奇迹的幕后高手是一位耳聋的老人她的真实身份是音乐学院的教授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她以一个美丽的谎言在不知不觉中给予了作者真诚无私地帮...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1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唯一的听众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章第三单元的主题就是感悟真情唱响心灵之歌而这篇文章正是通过一位音乐老教授装聋对青年小提琴手进行鼓励帮助从而使青年人获得成功来歌颂人间真情的这篇文...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唯一的听众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3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使他们学会祝福学会宽容学会忍耐...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11唯一的听众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厦门海沧育才小学邓玉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采摘积累印象深刻的句子2理解课文内容学会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感受老妇人...

《唯一的听众》教学案例1

唯一的听众教学案例胡生迪一教材分析本文通过讲述我在素不相识的老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获得成功的故事赞颂了教授美好的心灵本节课是第二课时要求学生体会我在学习拉琴的过程中心理和行动发生了哪些变化在掌握故事梗概的基础上...

听《唯一的听众》课后学习反思

听唯一的听众课后学习反思听唯一的听众课后学习反思25日全体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进行了第一期的培训我也是一名青年教师有幸参加了这次学习活动我所在的六年级组集体听了李老师的一节语文课唯一的听众我看到李老师以自己的特色诠...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与反思 刘艳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南营子小学刘艳月日星期本学期第节唯一的听众课后反思南营子小学刘艳看到唯一的听众我被老教授的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法所折服她那无声的语言胜似千言万语老教授隐瞒真实身份装作聋子这种精神不是一般人所能办...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3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