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安魂曲 听后感

时间:2024.4.27

莫扎特安魂曲 听后感

《安魂曲》作于1791年,是莫扎特最后的作品。但是直到去世,莫扎特也没能完成这部富于人道主义色彩的作品,这果然成了他为自己作的安魂曲。他死在35岁那年,生前的天才声誉和奢华生活都没有了,音乐大师在贫病交加中死去。只有他的音乐,没有一丝伤感,充满阳光、欢乐。

莫扎特,他无疑是一个天份极高的艺术家,然而就在他不足36岁的一生里,却为人们创造出数量惊人的音乐瑰宝。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有着怎样的故事,在面应死亡的时候他有着怎样的心情,由于对这个传奇人物的崇敬与对其英年早逝的遗憾之情。促使我去发掘与感受他的内心世界,而《安魂曲》这一部最后的作品是最能够解答我所有问题的。

《安魂曲》开始使用低沉而缓慢的吹奏,伴随着阵阵平静和谐乐,把人们代进了庄严肃穆的教堂中,静静等待着即将开始的“安魂弥撒”。 当引曲过后,低沉浑厚的)男中音,把人们的心,灵魂,感情,代入一片宁静,严肃。伴随着接之而来的,源源不绝的,唱诗班多次重复的合唱,另人如身临其境,共祝祷词。然而我们还是能够从音乐中听到一些骚动不安,象是面对即将到来的永恒死亡心存不甘。

《震怒之日》从头至尾保持了快板的速度,须知莫扎特是以何等恐惧与怅惘的心情来谱写这段他害怕的音乐的,在作曲家眼中最后审判之日就是灰飞烟灭的人生终点。《号角声起》给人以一线希望。而《落泪之日》是整部安魂曲中最具悲剧性的段落之一,女高音以渐强的音量表现永恒安息到来之前的悲痛之情,也就是在这段音乐中莫扎特永远停下了他的笔,这段《落泪之日》才是莫扎特自己真正的安魂弥撒曲。黑暗笼罩了整部《安魂曲》,一句渐强的“阿门”似乎预示着众神对这个净化过的灵魂的认可与接纳。整段曲子沉浸在一种压抑而收敛的哀痛情绪中,其间不断的对死亡的反思之感更增加了曲段的深度。

听完莫扎特的《安眠曲》,让我觉得一个人的思想和灵魂会跟随着作品在这个世间永远长存,在莫扎特的音乐中,你仿佛曾与他相识,听着他在你面前述说他的故事,和他在死亡面前有着怎样的感受。面对即将到来的永恒死亡他心存不

甘。“死与自然不胜惊惧”表现了他永恒安息到来之前的悲痛之情。即使现在他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我们仍应向这个伟大的音乐家致敬,他所留给我们的音乐不知在深夜洗涤和慰藉着多少人的心灵。音乐的力量总是巨大的,像一个朋友,倾听着彼此的故事,搀扶着彼此走出一次又一次的困境。谢谢音乐所带来的一切!


第二篇:莫扎特安魂曲赏析


在音乐史上,有“五大《安魂曲》”之说,包括莫扎特、凯鲁比尼、柏辽兹、威尔第、福雷,音乐会上演奏得最多的是莫扎特和威尔第的《安魂曲》。如果要一位略通音乐的人说出历史上最出名的《安魂曲》, 恐怕十有八九的回答也不出其右。

莫扎特的《安魂曲》采用了德文歌词,但是根据通用的规则,莫扎特也在乐曲上填写了拉丁文歌词。第一段《进堂咏》类似于序曲,大管和圆号开始了庄重的引奏,合唱唱出了“望主赐彼安息并以灵光承照”——这段音乐非常感人。第二段合唱《慈悲经》以十分壮丽的赋格曲式展开,因为莫扎特把前两部分完全以交响化的曲式创作,所以听起来非常地恢宏、庄严。最后的《圣餐经》续写者苏斯迈尔重新引用莫扎特在第一部分中使用过的旋律段落,以求达到前后呼应——给人以“莫扎特式结束”的效果。

大多数音乐学者都对莫扎特创作这部作品的热情与执着持赞赏态度。著名的日本乐评人志鸟荣八郎曾说:“我聆听这部作品时,不仅仅是感受到莫扎特耗尽自己的心血来创作,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莫扎特创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的那种坚强的意志。莫扎特的意志深深地感染了我,每听一次,我都充满了新的勇气和力量。”

莫扎特这部《安魂曲》使用的是传统曲式,用的是拉丁文歌词,非常真挚、动人。莫扎特一生直到穷极潦倒之时,在他的音乐中也一直没有痛苦,而只有纯净的欢乐。这部临终前的作品仍是如此,只有那种在天国的光芒照耀着他的感觉。

莫扎特的安魂曲共分八个部分,分别是:进堂咏(Introitus)、慈悲经(Kyrie)、继叙咏(Sequenz)、奉献经(Offertorium)、圣哉经(Sanctus)、福哉经(Benedictus)、羔羊经(Agnus Dei)、圣餐经(Communio)。莫扎特在写到“继叙咏”的第6段“痛哭之日”的第八小节时去世,他完成了第一部、第二部的合唱和弦乐,第三、四部只完成了合唱。帮他将全曲完成的有奥地利的作曲家艾伯勒、斯塔德勒和莫扎特的学生苏斯迈尔,但主要是苏斯迈尔之功。尽管苏斯迈尔的确才情不足,就连莫扎特本人也认为他比较笨,但莫扎特在临终前曾对苏斯迈尔有所交代,所以苏斯迈尔的后续部分,还是基本体现了莫扎特在前一部分的风格。

其实聆听《安魂曲》时大可不必非要了解这是什么什么“经”,能听而有所其感即可,至于宗教的有关内容,了解一下则有助于欣赏。

在音乐史上,有“五大《安魂曲》”之说,包括莫扎特、凯鲁比尼、柏辽兹、威尔第、福雷,音乐会上演奏得最多的是莫扎特和威尔第的《安魂曲》。如果要一位略通音乐的人说出历史上最出名的《安魂曲》, 恐怕十有八九的回答也不出其右。

莫扎特的《安魂曲》采用了德文歌词,但是根据通用的规则,莫扎特也在乐曲上填写了拉丁文歌词。第一段《进堂咏》类似于序曲,大管和圆号开始了庄重的引奏,合唱唱出了“望主赐彼安息并以灵光承照”——这段音乐非常感人。第二段合唱《慈悲经》以十分壮丽的赋格曲式展开,因为莫扎特把前两部分完全以交响化的曲式创作,所以听起来非常地恢宏、庄严。最后的《圣餐经》续写者苏斯迈尔重新引用莫扎特在第一部分中使用过的旋律段落,以求达到前后呼应——给人以“莫扎特式结束”的效果。

大多数音乐学者都对莫扎特创作这部作品的热情与执着持赞赏态度。著名的日本乐评人志鸟荣八郎曾说:“我聆听这部作品时,不仅仅是感受到莫扎特耗尽自己的心血来创作,同时也

能够感受到莫扎特创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的那种坚强的意志。莫扎特的意志深深地感染了我,每听一次,我都充满了新的勇气和力量。”

在莫扎特《安魂曲》的推荐上,《企鹅唱片指南》的专家以“节奏的强烈震撼人心”而倾向于卡拉扬19xx年的数字录音版本。而比《企鹅唱片指南》资格更老的《留声机》杂志则给与伯恩斯坦的19xx年版本以如下的评价:“这是一个胸怀广阔、具有类似于19世纪的观点解析的有深度的演绎。慢乐章铺垫的很有想法,快的乐章又有戏剧性,指挥家以其一贯的高水准,张弛有度。” 即使按照时兴的方法“卡拉扬PK伯恩斯坦”,大家亦不难看出,伯恩斯坦以音乐处理的手法而胜出!

更多相关推荐:
莫扎特传观后感

莫扎特传观后感影片以宫廷作曲家萨列里自杀为起点以他向神父和上帝忏悔的方式回顾了30多年前他是如何心狠手毒地用种种阴谋把莫扎特置于死地的过程故事由一个在世的宫廷音乐家萨列里在疯人院里自杀未遂引出一位年轻的神父倾听...

莫扎特传 观后感

薄命的西施可怜的东施莫扎特传观后感一百六十分钟的电影看完了回荡在脑海里的除了莫扎特天籁般的音乐还有他神经质的怪笑莫扎特传同时描绘了莫扎特和萨列里按照剧情他们一个可比红颜薄命的西施一个可比沐猴而冠的东施先谈莫扎特...

《莫扎特传》观后感

莫扎特传观后感看完莫扎特传我心情伤感中带着激动这是一部莫扎特的传记电影更是一个音乐巨匠在人间被摧残的记录又是一类人的缩影他不是一个人他是那么多英雄的化身他们让人类的生活充满趣味和色彩却又让凡人们感到惊惶失措他们...

莫扎特传 观后感

观后感公共管理2班320xx010050杨依依美国索尔扎恩茨影片公司19xx年摄制的莫扎特传Amadeus用了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接近这个神至少是神的宠儿这个我们凡人为之炫目的天才他首先是一个男孩倒不是他直至散手...

莫扎特传记片观后感

音乐大师讲故事结课论文新闻传播学院广告孙琪1230230089永不熄灭的火焰莫扎特传记片观后感你相信这个吗永不熄灭的火焰永远燃烧着你莫扎特传没有人能像莫扎特这样幸运从孩提时代就举世闻名在鲜花和掌声的伴随下成长没...

莫扎特传观后感

莫扎特传讲述了平庸的萨利埃里因对上帝的使者莫扎特的嫉妒而进行的报复优良的家庭背景令莫扎特的天赋很小就被发掘了出来在萨利埃里还在玩躲猫猫的时候他便有荣幸为陛下演奏萨利埃里热爱音乐与名利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他当上了宫廷...

莫扎特传-观后感

观莫扎特传有感首先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做Amadeus我们习惯于直接把它翻译为莫扎特实际上莫扎特的全名为沃尔夫冈阿马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AmadeusMozart很明显本片取了他全名的中间部分而Amadeu...

莫扎特观后感

莫扎特传观后感有那么一个人他名字的中间有这么一个词Theophilus这个词在德语叫的quotGottliebquot在拉丁文里叫quotAmadeusquot在意大利语叫quotAmadeoquot在法国叫q...

《莫扎特》观后感

莫扎特观后感电影开始充满了悬念和诡异整个电影就是萨利埃里的会议以他为线索通过他的眼睛我们看到一个真实的莫扎特我觉得挺多电影运用这样的手法例如返老还童萨利埃里的回忆开始了我比较留意到的是少年时期的他对莫扎特的羡慕...

《莫扎特传》观后感,给我一个不喜欢音乐的理由

给我一个不喜欢音乐的理由一个声音突然响起人们立即能感受到这个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和音色特点同时会感觉到这个声音的来向远近熟悉是与否并由此产生情绪变化联想或回忆等被人体感觉并接受的声音刺激其实就是一种信号会转化为人...

《莫扎特传》观后感

莫扎特传观后感花了将近三个小时终于看完经典影片莫扎特传这时间花得绝对是值得的之前在从各种各样的书籍中已经对这位伟大作曲家坎坷的生平有所了解怀着好奇心静下心来认真观赏这部拍摄与二十年前的经典影片这部当年奥斯卡盛宴...

《莫扎特》观后感

莫扎特传观后感宫廷作曲家萨列里的自杀是这部影片的起点以他向神父和上帝忏悔的方式回顾了30多年前他是如何利用种种阴谋杀死了莫扎特一个尚在人世的宫廷音乐家萨列里在疯人院里自杀未遂一位年轻的神父倾听萨列里在32年后第...

莫扎特传 观后感(2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