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莫扎特》有感

时间:2024.4.20

观音乐传记《莫扎特》有感

本学期,选修了音乐鉴赏这门课。一直对音乐没有丝毫兴趣且天生五音不全的我,每周只好耐着性子强忍着心中的不悦去例行公事般的坐着看老师放的那些中世纪音乐剧。

凭心而论,这些音乐剧题材确实挺好,把中世纪欧洲那些伟大的音乐家的一生都展现在世人面前,让我们对他们音乐事业的执着追求感到无比的感动;对他们在音乐创作道路上遭遇艰难坎坷却锲而不舍而无比动容;对他们得不到世人的肯定,面对世人甚至家人的不理解、不尊重而内心充满着巨大的孤独感到无比的同情;对他们拥有“千秋万岁名”却“死后寂寞事”的悲惨凄凉感到无比的痛心。

以音乐传记《莫扎特》为例,该剧作在第57届奥斯卡颁奖礼上,一举夺得八项大奖,轰动了全世界,这一夜也被称为“莫扎特之夜”。影片透过宫廷乐师萨列里的视角,折射出莫扎特的疯狂天才。萨列里兢兢业业,但资质平庸,莫扎特才气逼人,但不知天高地厚。妒火中烧的萨列里最终害死了莫扎特,但另一方面,他又是刚愎保守的维也纳音乐界中惟一能领悟到莫扎特作品精髓的人,是莫扎特绝无仅有的音乐知己。两人本可成为西方的俞伯牙和钟子期,却由于一方的嫉妒,最后双双以悲剧告终。嫉妒,这一人类最原始的阴暗心理,它毁灭掉了一段本应成为现实的人间佳话。

该剧开篇描写的是在1823年一个下雪天的夜晚,在维也纳的一家精神病院里,一个名叫安东尼奥·萨列里的老人自杀未遂。他向一位神父忏悔,讲述多年前自己妒忌和暗害天才作曲家莫扎特的经过。

在30多年前,萨列里在约瑟夫二世的王宫里任宫廷首席乐师,当放荡不羁、玩世不恭而又拥有绝世才华的莫扎特来到维也纳后,萨列里的心里开始感到了强烈的不平。莫扎特的才华既令萨列里惊叹,也使他陷入深深的绝望之中。心胸狭窄的萨列里由嫉转恨,决心不惜一切代价毁灭掉这个强大而可怕的“对手”。

由于约瑟夫二世的喜爱,莫扎特一直留在维也纳写歌剧。他创作的歌剧《后宫诱逃》、《费加罗的婚礼》都是不朽之作,然而虽然莫扎特的音乐造诣超尘脱凡,但在生活中他却是个不修边幅、行为恣肆的人。在萨列里的挑唆之下,保守、刻板的维也纳主流音乐界视莫扎特为“异端”,处处为他设坎施绊。莫扎特的乐谱遭到大量删改,作品无法在剧院上演,即使能够上演,也常常不超过一星期,因此他的经济收入很少,生活日渐困窘。

于是,萨列里一面假装是最关心莫扎特的人,一面在精神上折磨他,他甚至收买了一个女仆,把她安插到莫扎特家做奸细,以了解莫扎特的家庭和创作情况。由于他的伪装,天真的莫扎特把他视为知己。莫扎特的父亲突然去世,这使他悲痛万分,精神上受到了很大刺激,身体状况也一落千丈。萨列里知道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于是,他戴上莫扎特的父亲生前用过的假面道具,敲开了莫扎特的家门,要他谱写一篇《安魂曲》,莫扎特就在恐惧和疾病的双重折磨下夜以继日地工作。不久,他所创作的歌剧《魔笛》在剧院上演了,由他自己担任乐队的指挥,终于有一天,在演出进行到一半时,莫扎特由于体力不支而晕倒在地。 在莫扎特的病床边,萨列里还逼

他写《安魂曲》,病床上的莫扎特极度虚弱无法执笔,萨列里建议由他执笔而莫扎特则口述。莫扎特的灵感像泉水般喷涌,萨列里甚至来不及记录。曲子完成了,天才的生命之火也熄灭了,年仅35岁的莫扎特英年早逝。而萨列里虽然阴谋得逞了,但自感莫扎特的冤魂日夜索命不休,他备受道德与良心的煎熬,最后精神失常,被送进疯人院。时光流逝,曾经显赫一时的萨列里渐渐被人遗忘,而莫扎特的作品却成为人类音乐殿堂里的瑰宝,在世间永远传唱……

在观看这部音乐传记电影的时候,我这位一向对音乐不抱任何兴趣、不谙世事的人也不得不静下心来,认真仔细全身心的投入到影片中去,正如影评人 ——刘芷丽所说:“音乐堪称是本片一项重要的电影因素,影片的配乐中采用了大量莫扎特的原创作品,其与情节衔接之巧,烘托气氛之精妙,令人叹为观止。它让人们在为莫扎特的坎坷一生慨叹的同时,又不得不为他高超的音乐天赋而感动。”的确如此,该影片张弛有度,情节跌宕起伏,往往在娓娓叙述的同时,突然又一泻千里,形式立马急转直下,变得千钧一发。加上其音乐的烘托,使人的心都提高到嗓子眼,久久不能够平静。

音乐是莫扎特灵魂的寄托之所,有音乐,他就有不竭的动力,即使他已经疲惫不堪,快要走到生命的终结,他仍不舍弃所钟爱的音乐,笔耕不辍,来谱写最后的音符。即使他已经如一匹被千斤重物压身的廋弱老马,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仍没有选择休息,而是坚持迈着沉重的步伐,向着他所认定的方向走去,直到自己倒下。

莫扎特这位天才音乐家,尽管生前备受压抑、备受打击、怀才

不遇、穷困潦倒,尽管三十五岁就离开了人世,但是却给后人留下了数量庞大的作品,这些凝聚了他毕生心血、耗费了他毕生精力的呕心沥血之作,既为他死后带来了无尽的荣誉,也给后人留下了不可替代的经典。


第二篇:《莫扎特》读后感


《莫扎特》读后感

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是莫扎特的奇迹。可是,即使是奇迹在现实面前也很微不足道吧!!

或许, 奇迹有他绽放时的璀璨。 可也经受不了时间之轮对他的碾压。

只有现实他自己才能问出现实的所在。而奇迹什么的,只要不符合现实,

他终有一日会消逝。!!!

不留下任何的痕迹。

尘归尘,土归土。有时奇迹在现实面前会变得虚无。现实需要的是与他并进的事物。

那些太快或太慢的,终究会被淘汰吧!!1

或许,在莫扎特的那个年代,需要的是与现实社会相符合的音乐。

虽然,他也曾在这些方面努力过。

但最终他还是跟随着自己的心声。为自己的声音生涯而活。 创出自己的一片天。

但是他的那种心声太过飘渺了。

在与现实的一次次交汇中,有过灿烂的时光。 但,令人心伤的还是占着大多半。 因为那种年代的思想过于狭隘吧!!

在我看来,狭隘得侵蚀掉他人心中的希望。 而如今,莫扎特的音乐却被现在的人们所欣赏!!想想,是现在的人懂他的音乐呢,

还是。。。。。 他的音乐艺术的价值。

回想,

正不是那时的人不懂(除了那少数懂的人外)吗??

更多相关推荐:
《莫扎特传》观后感

莫扎特传观后感看完莫扎特传我心情伤感中带着激动这是一部莫扎特的传记电影更是一个音乐巨匠在人间被摧残的记录又是一类人的缩影他不是一个人他是那么多英雄的化身他们让人类的生活充满趣味和色彩却又让凡人们感到惊惶失措他们...

莫扎特观后感

观莫扎特传有感125011319张献之本片讲述了伟大的音乐天才沃尔夫岗阿巴迪斯莫扎特WolfgangAmadeusMozart的一生影片采用倒叙手法由安东尼奥萨利埃雷AntonioSalieri讲述他是一位宫廷...

莫扎特观后感

莫扎特传观后感凡人与天才莫扎特似乎生来就是天才的代名词他的光芒足以遮盖与他同时代有才华的音乐家因此有人说在那个寂寞的夹在辉煌的时代只有莫扎特孤单地镇守通过音乐鉴赏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莫扎特然而通过观看莫扎特传这部...

莫扎特传观后感

莫扎特传观后感影片以宫廷作曲家萨列里自杀为起点以他向神父和上帝忏悔的方式回顾了30多年前他是如何心狠手毒地用种种阴谋把莫扎特置于死地的过程故事由一个在世的宫廷音乐家萨列里在疯人院里自杀未遂引出一位年轻的神父倾听...

《莫扎特》观后感

莫扎特传观后感宫廷作曲家萨列里的自杀是这部影片的起点以他向神父和上帝忏悔的方式回顾了30多年前他是如何利用种种阴谋杀死了莫扎特一个尚在人世的宫廷音乐家萨列里在疯人院里自杀未遂一位年轻的神父倾听萨列里在32年后第...

莫扎特观后感

莫扎特传观后感有那么一个人他名字的中间有这么一个词Theophilus这个词在德语叫的quotGottliebquot在拉丁文里叫quotAmadeusquot在意大利语叫quotAmadeoquot在法国叫q...

莫扎特观后感

凡人与天才通过钢琴鉴赏课的学习我认识了莫扎特然而通过观看莫扎特传这部电影使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了莫扎特的一生使我们在对他的身世进行感叹不已的时候更萌生了一种敬佩之情首先片子是以与莫扎特同时代的奥地利皇帝的御用音乐...

莫扎特安魂曲 听后感

莫扎特安魂曲听后感安魂曲作于1791年是莫扎特最后的作品但是直到去世莫扎特也没能完成这部富于人道主义色彩的作品这果然成了他为自己作的安魂曲他死在35岁那年生前的天才声誉和奢华生活都没有了音乐大师在贫病交加中死去...

《莫扎特》观后感

莫扎特观后感电影开始充满了悬念和诡异整个电影就是萨利埃里的会议以他为线索通过他的眼睛我们看到一个真实的莫扎特我觉得挺多电影运用这样的手法例如返老还童萨利埃里的回忆开始了我比较留意到的是少年时期的他对莫扎特的羡慕...

《莫扎特传》观后感,给我一个不喜欢音乐的理由

给我一个不喜欢音乐的理由一个声音突然响起人们立即能感受到这个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和音色特点同时会感觉到这个声音的来向远近熟悉是与否并由此产生情绪变化联想或回忆等被人体感觉并接受的声音刺激其实就是一种信号会转化为人...

《莫扎特传》观后感

莫扎特传观后感花了将近三个小时终于看完经典影片莫扎特传这时间花得绝对是值得的之前在从各种各样的书籍中已经对这位伟大作曲家坎坷的生平有所了解怀着好奇心静下心来认真观赏这部拍摄与二十年前的经典影片这部当年奥斯卡盛宴...

莫扎特传 观后感

观后感公共管理2班320xx010050杨依依美国索尔扎恩茨影片公司19xx年摄制的莫扎特传Amadeus用了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接近这个神至少是神的宠儿这个我们凡人为之炫目的天才他首先是一个男孩倒不是他直至散手...

莫扎特观后感(2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