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纯粹理性批判》公开课,第三课——时间空间与经验类比,讲义整理及注释添加

时间:2024.4.27

狗能看见树吗?你看,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不是吗?毫无疑问,顺便说一下,就我本人而言,我毫不怀疑:狗能看见树。而且,事实上,它们的知觉常常会留下记录。但是?看见树?并不完全等同于仅仅?正在看一棵树?(这一动作),任何一颗给定的树是具有特殊性的。但是看见某物体是一棵树,是将特殊性归入一般性范畴。特殊的树有各种各样的大小形状和颜色。因此,为了在?正在看一颗树?里?看见一棵树?,看来除了要具有感觉能力之外,还需要拥有将被感知到的对象归入某些范畴并提出概念的能力。在本次讲座中,我想要强调 康德他自己是如何强调需要将被感知的对象纳入一个概念框架之中的,若不这样,我们也无法理解对象是什么。

假如没有?感觉(到树)?——毫无疑问,所有的狗,及其它生物能感知到树的存在——与?看见树?这一经验之间的重要区别,那也没有经验可言了。而康德将证明:经验的一个必要的因素,就是将感觉纳入一般性范畴内从而形成"概念"——这是康德所认识到的诸多问题之

一。经验主义即便在其最简单的形式下,在处理下面的问题上还是有麻烦——如果你持有如下观点:形成概念只需要我们成为发生在外部世界的事件的被动观察者并搁置如何首先会有一个外部世界这一问题。但是如果你持有如此观点:形成复杂概念要求的只是组合一些简单的概念,而获得简单的概念所要求的则是将一定数量的感知整合起来——你采用洛克派的做法——康德所称的洛克将这一过程生理学化的企图。我们并不完全清楚一种生物会否长寿到足以将红杉

(1)林中的高大树木和高出地面六英寸的小树苗归入同一范畴。或者是任何孩子都会明白或开始明白的:斑猫与美洲狮都属于猫科。从更加普遍的意义上讲,任何一组特殊事项都可以归入一个概念框架之中。如此一来,要一个人真正明白他正在看着的对象而非他只是看着该对象。我们还需要除单纯的看着之外更多的东西。

在第一讲中我谈到了刺激风暴(教授使用的术语,意思见下文),接二连三的物理事件冲击着感觉器官。由此我们必须创设某种有序的世界某种合法的世界。由此我们创设了——用康德的术语来讲——自然本身。设想一下,这个房间里面的每个人都有一个不同的单词,如果你能以某种方法将所有的单词填入所有的卡片中,你会得到,这么说吧:鲁道夫饭店(2)(见注释)的菜单,或者诸如此类的什么东西。于是乎,这些单词何以被放到一起的?我们是如何将庞杂的感觉以这样的方式拼凑到一起来得到这个的?(这个时候他拿起了一瓶矿泉水摆来摆去)毕竟构成这个的庞杂的刺激是形形色色,变化多端的。随着我改变它的方位和朝向,它们也随之改变。你在侧面观察这些就变了。它是不断变化的而且它有许多各不相同的属性。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均以正确的方式被拼凑到一起,正如音符必须以正确的方式被拼凑在一起(而形成一首曲目)一样。康德想要说明经验主义无法告诉我们这是如何发生的。你们明白了吗?那么我们现在正在进入问题的实质,他实际上正要试图解释经验主义所无法解释的——就有序的经验世界以及我们认知事物并将其归入概念性框架下的能力而言,是出乎意料地客观的。好吧,海誓山盟,山盟海誓。

1) 红杉,又名海岸红杉、常青红杉、北美红杉、加利福尼亚红杉,通称红杉。高寿,可

以生长到很高。

2) 麦克唐纳德鲁道夫度假酒店位于牛津,是家5星级酒店。是牛津最热门的酒店之一

因此《纯粹理性批判》得到了一个相当不均匀的划分:一个篇幅很长的部分——《先验要素论》和一个篇幅相对较短但却起决定性的部分——《先验方法论》我们将在以后的讲座中谈到的它,正是在这个题目下,我们引入纯粹理性的谬误推理:在理性试图超出其适当的任务与能力范围时陷入窘境的所有方式。那么,当康德提到先验要素论时他所想到的要素是什么?这

些要素即是认识要素,有人可能会说这些是理智能作用于现实的要素。

同时《先验要素论》又进一步被划分成三个主要部分:《先验感性论》——康德试图借此创建感觉本身的必要条件,先天的条件。倘若没有这些条件,经验本身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为了能拥有视觉经验,除受体细胞成像色素组成的视网膜和微小的视网膜神经细胞末梢形成的视神经之外的东西是必要的。某些东西必须处于适当的位置以使任何感觉的最终形成。那么什么是必须先天的处于其适当位置?然后是《先验分析论》——建立知性本身得以存在的先天的,必然而普遍的条件,随后是对于支配理性资源配置的法则的反思,以此种方式来呈现结果是客观的而非主观,必要且普遍而非相对的(或者)不确定的乃至(应当)有利于怀疑论者。加比多?(听课的学生)它很简单,如果你思考一下,哈哈哈。现在康德是希望人们如何理解?先验?

(1)一词的?首先这个词对康德而言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新词汇,而他在使用这个词的时候相当严谨地与?超验?在他想法中所指的含义区分开来。?先验?是指那些?超越?了经验的东西,它超出了我们知觉能力的权限,这就是传统理性主义所说的对于我们而言可以作为非感官的认知模式。康德说:?那是禁区,我们不那样做,因为我们无法那样做。?放弃寻求超验作为知识要素的尝试,超验可以通过信仰,通过信念,通过想象,通过希望,通过掷硬币……来达成,需要我继续例举下去吗?但无法成为知识的要素。因为 如果有知识则必然要有感官基础,必然要有一个一切知识都基于其上的经验基础。因此,假如创建了超越经验领域的某物,而你所创建的无论究竟是什么,你所得到的都不可能是知识。所以现在他想要在从认识论上是禁区的超验领域和他所说的?先验条件?之间作出区分。它是在A708 B736,康德告诉我们他对《先验方法论》的设想——这是我们以后会去学习的,他说 "这是对于纯粹理性的完整系统的所有形式条件的决断"所以他将要开发一种——我讨厌这个词——方法论,开发一种当理性超越其合法领域时的论证和分析模式。至于?先验?一词,他给我们下了一个很有帮助定义:"我将其命名为先验的"这是在A11 B 25"我把一切不研究对象,而是一般地研究我们关于对象的认识方式——就这种方式是先天的可能的而言——的知识成为先验的"先验意味着诱发性条件,是令某些事物成为可能的条件,就如你们所知。所以先验分析是对于我们所达成成果的分析,而这成果是已建立好的。我们看见了树,随后问题就来了:"什么是必须先天且必要的处在适当位置上以使我们确立树的概念,使我们能够将一棵特殊的树归入普遍性概念之中的?"现在要有先验分析,那么它的必要条件是要成为先验条件。所以这个术语意指使某些事物成为可能的条件或力量,使其成为可能的先天条件。它们不是作为经验的结果而产生,却是经验的必要条件

1) “先天的”和“先验的”这两个词的区别:“先验的(transzendental)”和“先天的(priori)”

这两个术语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它们都是先于经验的;但先天的只管先于经验,至于先于经验来干什么,它并不考虑;而先验的则是指先于经验(就此而言它也是一种“先天的”)而又关于经验,它应当考察经验知识是如何可能的,是以那些先天条件为前提才得以可能的。在康德那里,超验的和先验的也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它们都超越于经验之上,但不同的是,“先验的”之所以超越于经验之上,是由于它先于经验并且居高临下地运用于经验;而“超验的”之所以超越于经验之上,是由于它完全超出经验之外并且不可能运用于经验。所以超验的性质只能是属于理性的理念而不是属于知性的范畴。

你们可能还记得上周的讲座提到的康德给休谟的扣人心弦的答案,让我们进入到今天的第二个类比,我将多花些时间进行探究。如果休谟想要在他面前摆上台球桌,他想要台球移动,也就是说如果他想要事件在时间上被区分开且被理解为外在于我们。他需要调和基于以下事实的主张:没有体验"外在"的感知器官,没有体验时间运行的感知器官,那么这个时空观从哪来?下面是康德的观点了,康德先验感性论的观点认为:它来自我们自身。事实上我们参预外部世界的特有模式即是时间与空间。而这就是先验感性论的主旨——"外部世界"存在的必要条件。那么,为什么这必须是先天的呢?而你明白你想要做什么,你想要采取有正常知觉能力的人的

立场。也许在发怒,或许还带着年轻人特有的不耐烦。那位希腊老人关于修辞学的观点是什么呢?(1)?年轻人有着强烈的冲动,他们会肆意妄为来满足自己,他们爱的太深,也恨的太切,做任何事情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这种年轻人的冲动下,你们可能会说?看在上帝的份上别管这个了!?的并会带着手势驳回?一切事物是如何‘外在’于我们的?这一形而上学问题。嗯 ,让我们进入笛卡尔的领域稍作停留。假设你会接受这一命题:你可以直接获取的唯一事物是你自己的经验。你自己的意识的内容。那么你究竟如何由你可以直接从自身意识中获取的事件得出这一结论:有某些与那些事件相关的外在于我们的事物。或者说借助感官你能了解到你意识到的某些事物是"外在的"而其它事物则不是。下面是康德派对这一问题作出的回答:你不能这样做。这就是为什么他在一开始就告诉我们,形而上学的窘境之一即是这一哲学仍然不能建立外部世界的真实性。你明白吗?如果你接受一个经验主义者依凭如下观点——你的所有的知识都是以感知能力为中介的——的看法,以致你所能获取的唯一事物就是你自身意识的内容。那么你何以证明除了你意识的内容之外,还有某些与那些事件相关的?外在的?事物。就是唯我论的观点,明白吗?

而对此有各种不同的反对观点,它们诸如此类。康德对于这种急切的常识观点则显得没有耐心。这些观点说 "噢,看在上帝的份上!我们知道就是这样,让我们继续吧"康德不曾做的一件事就是照这样继续下去。因此,反对着经验主义者的论调,康德否定了这一理论——无论我们如何理解由基本感觉构建的外部世界,时间和空间总是以某种方式借助外部事件进入我们的意识当中。并不是这样的,他说,根本不是这样。所以,我们必须引入一个特殊的时间框架,我们把这个特殊的时间框架先天地用作感知的内在条件。我们有某种能力,他说,从最根本上可以被称为接受能力。我们有一种?装置?至少能够被刺激,它不会偏差太大,某种程度上这一刺激模式必须是前后连贯的,它必须能够被打包成一个综合体,而这综合体的外包装即是时空。并非经由经验反而是经验的必要的先决条件。所以会怎么样?非经验的。因而是纯粹的,是时间和空间的纯直观(2)。纯粹直观,究竟为什么我们要将?Anschauen(3)?翻译成?intuition?给初次接触康德这个德国佬的学生们,这总会给他们带来弥久的挫败感。嗯,让我从语言学的角度进行解释吧。如果你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德国人,你与另一位土生土长的德国人谈论有关宇宙的一些问题,你想知道另一位的世界观。你们明白吗?他们认为世界怎样?在烟雾弥漫的房间里喝到第四杯咖啡后你可能会说:?was ich kan in der welt anschauen??(你的世界观是怎样的?)?welt anschauen??anschauen?是指展示或者观察什么?Anschauen(intuiton)?但是我希望你们把?anschauen(intuition)?的含义理解为作为一种理解模式。一种……模式,什么样的模式?一种观察外部世界的模式。你们明白吗?在古德语中?anschauen?的动词是指?观察?。而在表述"当我注视夜晚的星空"句子时,德语就会使用?anschauen?明白吗?没人这样说"当我抬头观望(intuit)繁星点点的夜空,高空浪漫的大片模糊的象征"你能想像到会有诗人说"当我观察(intuit)夜空……"嗯 那样哲学意味太浓了。

1) 这里指的是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的论说,教授引用的这段话并不在原文中连贯出现。

2) 只有感受性才是直观的来源,而知性是概念的来源,一个直观是一个单个的表象

(representatio singalaris),一个概念是一个一般的表象(reperesentio per notas communes通过共同标志的表象),即不同对象所共同的东西之观念。直观(intuition)这个词是模糊的。“我的直观”可能是“my intuiting”又可能是“what I intuit”在康德那里是可以发现这种模棱两可的,他谈到“一个经验性直观未确定的对象”,在这里“直观”就像是“直观到”的意思;另一方面,他谈到空间与时间乃是直观而不是概念。在这里,他的意思是,空间与实践是直观到的个别东西,而不是所想象道德单纯共同性格。

3) Anschaung :1 观点;观念;看法;见解

2-1观察,思考,沉思,默想2-2想象,印象,体验,由亲身的【直接

的】体验而认识某物

所以时间与空间的纯直观则成为在我们对于可感知的世界的每一次观察,对于外在事物的每次理解中非经验的必要且普遍的框架。而实际上空间就是作为康德所说的?外感官?(1)的必要条件的纯粹直观。正是基于此我将自我与外部世界的对象区别开来。根据空间的纯粹直观,才会有?我你?关系或者?我它?关系。而是时间的纯粹直观是内感官的框架。"我的思维相继相续"即指它们在时间上是有序的。我的感觉在时间上是有序的,那是我现在可以投射到外部世界的东西,而收获的会是什么?如你们所知——连续性。所以现在休谟的台球可以按顺序移动,一个接着一个地移动,它们在经验上具有连续性是基于时间的纯粹直观从时间上组织着我的内在状态。当然如果想要有真正的知识,我们还需要比这更多的东西。康德定义了我们产生知识所凭借的自身的两种基本能力。我来引述康德的原话,在A15 B74上?其一是接受表象的能力,其二是通过这些表象认知某个对象的能力?如上这里又出现了区分,接受表象的能力及与之截然不同的认知我们所接收的东西的能力。就像我所说的:经验不仅仅是空洞的感觉,当经验与纯粹知性概念恰当地整合才产生知识。你们明白吗?这就是说经验必须恰当地归入正确的范畴。第二种能力康德称之为自发性。自发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自如地运用,它允许构想甚至是不可能的事物或者扩展超出可能经验范畴的概念。?例如 在A96他的关于上帝的概念就是这样的例证。康德这样总结了这一进程(这是一段很有价值的引述,在他老人家说话清楚的时候可是说的相当清楚明白的。)这在A?如果每一表象对其它的来说,都是完全陌生的,孤立的,隔绝的?意思就是一系列的事件并非相互关联的?如果每一表象对其它的来说都是完全陌生的,孤立的,隔绝的,无论如何都不会产生知识??因为知识在本质上是一个整体,其中的各种表象得到对比与联系,接受力只有当与自发性相结合的时候,方可使知识成为可能?所以,这些事物必须以正确的方式被整合在一起。好了,现在,如果你们明白这一点,午餐我请客。这种自发性源自何处?如果你听不见回音,背后的吱吱声,那个邋遢的苏格兰人的哼哼声。自发性源自天赋智力,康德言道。?Mutterwitz(2)?如果这不是常识的原理,我不知道它是什么。天赋智力吗?这是所有哲学经典中最棘手的,最晦涩难懂的形而上学概念。借由此关键及必要的能力,表象以正确的方式被拼凑在一起。自发性的能力,其来源是天赋智力。嗯,是的是的,还能在哪啊!?来自经验?你们知道它得……多久?我上周是在拿皮埃尔·塞尔(3)对于激进的经验主义者的评论跟你们开玩笑,那些经验主义者认为正整数是一个一个被发现的。假设你在除了反复接触的事物没有其他资源的情况下,试图构建一个连贯的,有序的,自然的世界。反复接触的事物和形成的某些联想纽带。哦,请别!(这时候他拿起了一只玻璃杯,改变方位和朝向)你如何将你的初次接触与这个相联系?如果第二次是这样?或者这样?或者这样?每一个这类事物都会是另一个毫不相关的……我应该用神经学给你们解答,你们不会活得太过久远,不会活得足够久。也许在97岁的时候,你会说?这是一只玻璃杯吗???是玻璃杯吗??然后他们会对你说?它易碎吗???什么?你说什么??

1) 内感官与外感官:在康德看来,感官是包括内外感官两者的,凭着外感官(包括视觉,

听觉等),我们知道空间的对象;凭着内感官,我们就知道我们自己在时间里的心中状态。外感官给予我们的只是现象,而不是物自体(自在之物?)内感官这个学说曾常常受到人们的批评,他在康德的体系和在他本身都引起困难的问题。然而就他本身来说,他并不是不合理的。就康德而言,对于一个个别的对象的直接认识关系只有通过直观才是可能的,而直观只有利用感受性才能被给予。因为我们自己的心中状态是清楚地有这种直接的认识关系,所以说我们有一个内感官,这不是不适当的。内感觉和外感觉的区别是依据经院学者作出的外部感觉如触觉,视觉和直接指向心灵自身状态的内部感觉之间的的区分。康德把这两种感觉作为两种不同类型的感性能力。我们用外感来向我们自身表现外在于我们的对象,而用内感是使我们的表象成为我们思想的对象。单抗的进一步在外感的和内感中都区分了形式和质料,外感的形式是空间,通过它外部对象依照形状,大小和相互关系得到组织。内感的形式是时间,通过它我们内部状

态的表象和内部现象的直接条件都得到规定。康德强调:内感不是“我思”的纯粹统觉。因为前者是生理学,并依然是接受性的,而后者是先验的,是综合的自发性根源。虽然外感和内感都是不可或缺的,但后者更为基本,因为一切表象,不论他们的对象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都无例外地属于内感,一切知觉状态都以它为中介。因此,真正的对比不是在外感和内感之间,而是存在于以外感与内感共同为一方和以内感单独为一方之间。

2) Mutterwitz :(德语)天生的机智,天生的狡猾

3) 让-皮埃尔·塞尔(19xx年9月15日-) ,法国数学家,主要贡献的领域是拓扑学、

代数几何与数论。他曾获颁许多数学奖项,包括19xx年的菲尔兹奖与20xx年的阿贝尔奖。

现在康德开始通过他所称之为形而上学阐述及先验阐述来对时间与空间的先天直观进行辩护。你们可能还记得第一周讲的康德对于形而上学的理解:它是各种相互竞争的理论在其中决一雌雄的竞技场,它是永无止境的辩论,它是?是的,但是……?,它是探索与认知,它生动活泼有时甚至无法无天。而这就是你为什么最终得到的是科学界的冷漠主义和哲学界的怀疑论。因为这类形而上学的争论看起永远没有尽头。大奖赛(康德曾参加形而上学的辩论赛并获得了第二名)等等,莫不如此。康德要进行一项形而上学阐明,就像我已经讲过的那样,来表明确实时间及空间没有任何经验来源,经验主义者的想法是行不通的。这就是形而上学阐明,这一形而上学的阐明大意是说你不能由?彼?及?此?。先验阐明,如同"先验"所包含的,是展示你在确实由?此?及?彼?时所依凭的必要而普遍的条件的论证的建设性部分。所以你确实获得了连续性,你确实获得了外在感觉,你确实获得了外部世界的有效而客观的表象,等等。这是形而上学阐明与先验阐明之间的区别。

那么,莱布尼兹及理性主义传统呢?毕竟那场碰巧发生在世纪早期的事实上起到一槌定音作用的辩论,是牛顿—莱布尼兹之间的论战。它通过克拉克与莱布尼兹之间的通信而为后人所知。而整个问题的中心在于?空间?,这我在第一讲和第二讲中简要提到过。牛顿的理论需要一个绝对空间 就像是什么?就像将所有的物质实体都容纳其中的宇宙容器,而它就在那里,真的有这么一个宇宙容器,一切实体均被倾注其中。而莱布尼兹的立场则通过充分理由律表达出来,空间概念作为一个可以将其它物质容纳其中的空白的东西。这要求虚无的空间,空荡荡的空间,某种程度上这是虚无理性的结果。这两类观点是是相互矛盾的。所以这场争论就这样你来我往,唇枪舌剑。而康德选择站在自然科学一方,因为他后来在自然科学方面成为了信仰牛顿学说的人。但是他也明白空间问题是个难题,你不能简单地把牛顿的学说拿来就解决问题。他需要论说清楚的是,在理性主义传统里面找不到可以推导关于空间起源答案的途径。

他尝试了许多方法,但极为聪明的方法之一与我们今天所称的手性对象有关。什么是手性对象?(此时学生回答了一句:?偏手性?)是,偏手性 对的。看这儿,如果你看你镜子中的右手,记住那是你右手的镜像,所有构成这只手的内部关系全部都保持在镜像中,但是你不能把一只左手手套戴在右手上,你们明白吗?不存在一种扭曲变形能让左手的手套正确映射到你的右手上。这就称作?手性对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手性自身的概念……假设你有诸多手段可以与另一个星系上的生命联络,就说是智能生命吧。这就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是吗?而这就是你发送给他们的问题,你发送给他们这个信息,在你开发出一些与他们沟通的方法之后:?我们现在是在称作地球的地方,我们的心脏在我们身体稍稍偏左边的部分,你们的心脏是在左边吗??你意识到他们没法回答这个问题,你如何得到左右之分的?好,按照康德的计划,既然理解模式自身就是?空间的?,这一点基于我们的经验在空间上是有序的。借此,我们得以构建我的手掌是否朝上,我是否面对北方,我的姆指指向东等等(的空间关系),因为我已经得到了必要的空间的内置建构。但是你们明白如果在宇宙中只有一只手的,比如说某些智能生命,一个智慧生物也没有办法确定这只手究竟是左手还是右手。

这个问题就这样悬着。直到年19xx年感谢吴博士(1),在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过程中,她做了一些精心设计的物理学实验。确立了——你们中研究宗教体系的人应当了解这个细节——上帝是弱左撇子。这有关宇宙的非对称性。正是在这一年我获得学士学位,一个终生的左撇子,在一个右撇子的世界里奋斗。当我发现上帝至少是微弱的左撇子时,(教授抬起了右手握拳)我说?吔?,对不起,(换成左手握拳)我说?吔?,康德实际上是首批使用这个器官的失协性——偏手性的概念的人中的一个并将这一命题进一步延伸,如果没有空间的纯直观,我们甚至根本无法理解诸如此类的事情。没有理性演绎方法能让任何人知道这一点。请看,如果你给莱布尼兹派的人的只是这一只手,莱布尼兹派需要通过诸如理性分析,充足理由律,矛盾律弄清楚你不能在这只手上戴上左手套或者这只手与其镜像构成了某种不一致。理性能力的范畴内没有什么能让你理解到这一点。你们明白吗?所以,经验主义者根本不会认为它具有重要性,理性主义者则可能会跑上大街,像爱德华·蒙克在其作品《尖叫》(2)中所表现的那样。

1) 这里指的是吴健雄博士(1912.5.31—1997.2.16),江苏苏州太仓人,美籍华人,核物

理学家,在β衰变研究领域具有世界性的贡献。1957 年用β衰变实验证明了在弱相互作用中的对称不守恒。

2) 爱德华·蒙克,挪威表现主义画家和版画复制匠,挪威画家,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尖叫》是他的著名画作,画面中有一个捂脸尖叫的人。

现在,先验阐释旨在说明不仅空间是纯粹直观,而且它必须是! 而作为他理论的例证,他选择了几何学。他是这样阐述的,在B40"一门综合地然而也是先天的决定空间属性的科学"他在简介中这样写道,他是这样赞美泰利斯(1),他说无论究竟是谁但是传统说法告诉我们是泰利斯首先构建了等腰三角形。好吧,就拿毕达哥拉斯定理来说,你不会是真的认为毕达哥拉斯会来回来去地计算直角三角形,而最终开心地得出结论,一个可以以等式a?+b?=c?描述的定理吧。即使你在计算第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时候非常幸运,即三个边分别为3,4,5的直角三角形,对于纯粹的数学来说这种情形也是不合常规的。我们所知道的几何学都是数学家们所构建的,泰利斯构建了一个等腰三角形…几何学家们推演出公理和定理使几何学成为一门科学,并且能将其映射到客观世界当中。他们能这样做是因为拥有空间表象的能力。不是他们进入外部世界并在外部世界发现了成为欧几里德几何学的事物,而是他们自身特殊的表象方式本身是且必然就是欧几里德几何学。这才是他们构建几何学的所作所为,并最终有了好的结果:一些与客观世界相符的事物,借助科学而被理解的世界。这些论点的得出,不仅源自时间与空间的纯直观,也源于纯直观的必要性以及实际上它们与客观世界相匹配的能力。他们与客观世界相匹配并非偶然事件,因为我们对客观世界的参与借助这些资源方才成为可能。这就是我们引入环境中的东西。所以我们反演我们知识库中的的感性与知性资源时也不会有什么不恰合之处。

1) 泰利斯(即泰勒斯),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哲学家。他的

生平事迹可以参阅第欧根尼·拉尔修的著作《名哲言行录》

那么最终有三种经验类比(ananlogy)之于康德对传统经验主义批判是至关重要的,他在A180B223说道?经验的类比(analogy)将只不过是经验的统一性(而不是作为一般而言的经验性直观的知觉本身那样)从知觉中产生所应当遵循的一个规则。?这些将成为规则,就是这些规则决定了知觉的结果如何上升到经验的水平,且以不是主观的,也不是相对的,而是由这些规则自身的绝对属性决定的必要的方式。我不想在此花费过多时间。我认为康德选择?analogy?这一术语可能是受洛克影响。你可能会去查阅《洛克论文集》第四卷第十六章十二节,洛克这样说道?对于大部分自然的作品的运作方式,尽管我们在其中看到感觉上的影响,但是其原因不得而知。我们也不知道这些影响产生的方式方法。唯一有助于我们的就是对这些事件的类比,正是仅仅从这些类比当中我们得到了(我们所推测的原因与手段的正确的)可能性的基础。?所以 例如,牛顿的世界就观察的水平而言,通过一种本身不可观察的叫作引力的东西其变成可解释的。但是力这一?推或者拉?的概念是类推自我们确实知道的事物且作为确

立事物的原因的方式,但我们并不能见到原因本身。注意,牛顿从未如此声称——哦,他曾经声称过并纠正了自己——万有引力是事物的原因。他说万有引力定律是动因运作(从而产生结果)的途径,我们不能进入到原因当中。为什么一切事物放手之后会向下坠落,他说这是我们所无法解释的,我们只是知道它朝下坠落了。

康德就以这种方式建立类比,第一个类比就?在显像的所有变化中实体是永恒的,它的量在本质上既未增加也没减少。?现在你明白,没有这个就没有方法来确定确认"某物"发生改变,我们所能得出的结论就只能是它消失了并被不同的物所取代。所以康德第一个经验类比是:我们经历某些实体,在其中我们认知发生在他们上的改变——在某个自身永恒不变的事物上发生的改变,这与发生在事物上的彻底的变化相对立。

第二个类比是给休谟的回答的关键部分:对于每一个新出现的事物,都假设存在某个先行于它的事物而后者遵照规则跟随前者出现。或者如同康德在第二版中所表述的,这里是引用?所有的改变都是按照因果律发生的。?再问一次,休谟的因果关系理论是什么?他对因果律是如何阐述的?恒常连接!这里是引述?每当两个事件在经验中持续地依次出现,根据理智的习惯一个事件被认为成另一个的原因。?你们明白吗?恒常连接。雷德对此兴高采烈,雷德说,下面引用雷德的原文?在人类的经验中没有哪两个事件像白昼与黑夜一样持续的依次出现,然而,多年来没有人会认为白昼是黑夜的原因,或者黑夜是白昼的原因。?换句话说,一个人不必一直朝杰克射击,然后得出结论说确实是你造成了他的死亡,通常一枪就够了!这只是证明有个基本的…你们在学校学了什么?你在学校所学到的是相关并不意味着因果关系。所以恒常连结只是忽略了我们因果归因的本质特征。并非A与B同时发生.而是已知A 你必定得到B。这个必要的关系并非是康德想要证明的,在某些方面上从经验出发是可观察到的。经验的特质统御指导我们对在时间上相连接的事件的感知。你们明白吗?它是一种本性,因为如果你不具备这个那就真的没有建立因果关系的基础了。

所以,第三个类比主张,引述原文?一切实体,就其在空间中能被知觉为同时而言,都处在无一例外的交互作用之中。?康德对此证明如下?我可以首先对月亮进行知觉,然后对地球进行知觉,或者相反,先对地球进行知觉,再对月亮进行知觉。而且由于对这些对象的知觉彼此能够交互继起,我就说它们是同时实存的。?现在,除非你把它当作经验的先天模式,就没有办法区分有因果关系的续发事件和仅仅是同时共存的续发事件。我得说这有些像是说,我要去看看窗外现在我要看着你,我现在要去看窗外,现在我要去看看你,然后我得出结论我向窗外看产生了你。除非有一个先天的手段,借此建立共存(的观念)来对抗因果关系。这又是一个先验的论证,可以这么说,你建立了X是如此的必要条件,就意味着你已经假定X就是如此。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如此的必要条件?

最后我想引用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中的话,这在《导论》的258页,康德将全部工作都与他所认为的大卫·休谟的难题相联系?对于休谟而言?康德说,这里是引述?问题不在于原因的概念是否正确,是否有用,甚至对于我们对自然的认知上是否不可或缺——对此休谟从来不曾怀疑过——而在于这一概念是否能够被理性思维为先天的及其是否拥有独立于所有经验的内在真实性。?现在我认为会有严肃的休谟学者会对此主张提出质疑,说实际上休谟对于有原因的存在并不怀疑。我的观点是,休谟对于原因的存在并非完全怀疑,他也没有试图提供关于因果关系的解释。我认为休谟很显然是试图想说明因果关系的概念,而他是通过心智联想体系来说明这一概念的。康德说使休谟放弃争论的是不能用纯粹理性分析来建立因果的合法性。第二个类比是对休谟那个难题的回答:?只有通过知觉间必要联系及表象,经验才能可能。没有知觉间的必要联系,经验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在某种程度上经验主义将知识限制在经验范围,它只有通过接受经验自身的基础才可以做到?这也是康德在第二个类比中所提供的理由。

谢谢大家。

更多相关推荐: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及笔记

康德哲学思想初探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及笔记摘要本文通过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阅读与思考尽量在浩瀚如烟海的哲学长河中得到著名的康德的思想的冰山一角并以此指导我自己的人生成长关键词认识逻辑宇宙知识正文康德的生命几乎横跨...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康德哲学是在近代大学的学术坏境中建立起来的一种专业性极强的思辨体系其中最为重要的著作之一纯粹理性批判最突出地体现了这种学究气的一部作品许多试图读懂康德体系的人都半途而废不得不承认康德思想尤...

《纯粹理性批判》读书笔记

讀書筆記康德純粹理性批判導言前三節一純粹理性批判德康德著藍公武譯北京商務印書局19xx03二純粹理性批判德康德著韋卓民譯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xx12我想說的是這本書對於我來說無論如何還是太難看懂了加之一開...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作者陈星专业广告1202学号20xx20xx0202学院人文科学分院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总算把纯粹理性批判读完虽说在读的过程中不时出现一些磕磕绊绊但还是忍住枯燥乏味深奥难懂坚持读完它有一点我感到很...

《纯粹理性批判》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导言前三节一纯粹理性批判德康德著蓝公武译北京商务印书局19xx03二纯粹理性批判德康德著韦卓民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xx12我想说的是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无论如何还是太难看懂了加之一开...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篇一纯粹理性批判gt读后感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从柏拉...

纯粹理性批判(康德)读书笔记

科学技术哲学读书报告纯粹理性批判康德数理学院20xx级专业课程与教学论姓名孙虎学号11220xx74通篇读完康德的这篇纯粹理性批判以后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在书中描述的关于逻辑知识等方面的观点受到自身知识的限制我无...

知识道德与宗教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几个问题

知识道德与宗教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几个问题赵广明内容摘要理性自由是康德表达人的本质的核心概念尤其是他对自由概念的卓越阐释是其尝试解答传统形而上学问题道德与宗教问题的灵魂本文拟从知识道德和宗教三个方面对康德纯粹理性...

牛津大学公开课: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

第二课目的将形而上学上升到科学层面上怀疑经验的本质是进入形而上学的条件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探究本体论与认识论结合的问题我们能够知道的物体数量取决于我们能提出问题的数量1某一物体存在吗2如何存在3在何种程度上存在4...

纯粹理性批判

浅谈康德的空间和时间10教育学田文群10120xx16摘要关键词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体系总的可以分为两部分先验要素论和先验方法论而先验要素论又可以分为先验感性论和先验逻辑这里我主要就先验感性论中的空间和时间谈谈我...

《纯粹理性批判》中的先验演绎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纯粹理性批判中的先验演绎课程名称西方哲学认识论专题研究生课程论文评价标准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制纯粹理性批判中的先验演绎摘要康德哲学以其先验论而著称它把人的认识分为三个层次即感性...

邓晓芒讲《纯粹理性批判》的先验知性论部分

邓晓芒康德哲学讲演录节选四先验逻辑之一先验分析论先验分析论之一概念分析论同样先验逻辑理性知识也是一切自然科学知识之所以可能的先天条件一切知识里肯定要有理性层面的知识真正的知识不是说看见了红色就是知识还要对红色作...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