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芒讲《纯粹理性批判》的先验知性论部分

时间:2024.5.2

邓晓芒《康德哲学讲演录》节选

四、先验逻辑之一:先验分析论

1.先验分析论之一:概念分析论

同样,先验逻辑、理性知识,也是一切自然科学知识之所以可能的先天条件。一切知识里肯定要有理性层面的知识。真正的知识不是说看见了红色就是知识,还要对红色作判断,光是一个感性的接受那不叫知识,只有作判断才是知识。一切知识都是判断。玫瑰花的表象、红色的表象我们都不能说它是对还是错,但如果说“这朵玫瑰花是红的”,那么玫瑰花是不是红的,红的是不是玫瑰花,这就有对错的问题。一旦下判断就有对错的问题,但你不下判断,就不管是一个感觉的印象也好,一个知觉也好,一个概念也好,一个幻想也好,都不存在对错的问题。比如我说“神仙”、“鬼”,我只说了概念,你不能说我是对的还是错的。如果我说“神仙是有的”,“鬼是红色的”,那么你可以说我是错的。我只说神仙,我只说鬼,但没有说他有没有,他怎么样,你就不能说我是错的。所以在康德看来,知识的细胞、知识的基本要素就是判断。要作判断就要有逻辑,一切知识里面都包含有判断、逻辑、理性知识,即使是经验的知识、后天的知识。

这个理性的知识康德称为先验逻辑。逻辑当然是先天的,但是逻辑不一定是先验的。形式逻辑就不是先验的,只是先天的而已。形式逻辑只管正确性,而不管真理性,也就是不管它的观念是否与对象相符合。形式逻辑它是一套技术,只要能够自圆其说,能够自洽,不自相矛盾就行了。这个命题是否是真理它不管,那是认识论来管的,用康德的说法就是要先验逻辑来管。先验逻辑要管对象知识是如何可能的问题。先验逻辑是管认识论的,所以我们凡是遇到“先验”这个词就会想到,康德在这里涉及了认识论。

认识论讲的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观念和对象的关系。康德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先验的观念论,先验的观念论涉及认识论。他不讲先天的观念论而讲先验的观念论,在经验之先但又能够在经验之中得到验证的,能够运用于经验对象的就是先验的。先天的就不一定了。当然,先验的也是先天的,有些先天的虽然是在经验之先,但和经验没有关系。形式逻辑和经验没有关系。先验感性论讲数学,数学是和经验有关系的,这是康德的一个发明。以往把数学称为一种理性的知识,但康德认为数学是一种感性直观的知识;数学是涉及时间、空间的,涉及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是一种感性的接受的学问;数学这种直观的知识是关于时间、空间这样一些先天的直观形式的。很多人和康德的理解不一样,认为如果一个人有逻辑头脑,那数学肯定很好。数学被归于逻辑,在现代数理逻辑中,逻辑和数学合一了,逻辑也可以变成一种数学计算,计算机就是靠这个。但在康德看来这完全不同,数学是感性的知识,逻辑是直观的知识。逻辑是另外一种更高层面的东西。先验逻辑和形式逻辑不一样,先验逻辑要管对象的问题,要管真理性的问题,要管对象和观念相符合的问题。康德把先验逻辑称为知性。知性和感性不一样,知性或者可以称为理性知识,广义的理性知识包括知性和理性在内。通常先验逻辑也可以称为知性,所谓的逻辑就是一种知性。先验感性论要处理的是数学如何可能的问题,先验逻辑要解决的就是自然知识如何可能以及自然科学中的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也附带处理以往的形而上学是如何不可能的问题。至于以往的形而上学如何失败,那是先验逻辑中的先验辩证论的主要事务。

先验逻辑包括先验分析论和先验辩证论。先验分析论是建设性的,先验辩证论是批判性的。先验分析是分析我们的知识结构,如自然科学知识中有关对象的知识是如何可能的、如何建立的,自然科学的统一体里面有哪些逻辑结构。因为有时间、空间的结构,所以自然科学知识的一切都可以用数学来加以计算。近代以来的自然科学就是定量化的自然科学,都可以用数学来加以计算,那是隶属于它的先天直观形式的,但更高层次的理解必须有

知性的概念。知性的纯粹概念康德称之为范畴。

(1)范畴表。“范畴(Kategoria)”这个词最早是由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提出来的,其《范畴篇》中提出“十范畴”。亚里士多德把时间、空间称为范畴,还有像实体、偶性、状态、能动和受动等,共有10个范畴。后来在别的地方觉得不够用,他又加了5个范畴。康德认为亚里士多德提出“范畴”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其贡献在于找到了一些最有普遍性的概念。所谓范畴就是最有普遍性的概念,普遍到无所不包。凡是范畴都是无所不包的,所有的东西都要用这个加以考察。如因果性,世间没有任何一个东西能够逃得了因果性。实体性也是这样。一个概念如果普遍性达到这样一种哲学程度,就是天地万物没有任何一个事物不能适用于这个概念,那么这个概念就是“范畴”。它跟经验的概念不同,经验的概念如动物、植物甚至物体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是这样一些概念的普遍性是有限的,都属于科学的概念,不属于哲学的概念,所以不属于范畴。

范畴是无所不包的,这是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的一个想法,但亚里士多德做得不够好,不够成功。他提出的“十范畴”都是偶然搜集到的,在自己的记忆里面、头脑里面去搜,在人的语言里面去搜,人们说的哪些概念、哪些词能够看作是范畴,他就搜了10个范畴,但是这10个范畴有些显然不是。像“时间”、“空间”这样的概念,康德认为不算是范畴,只是直观形式。概念和直观是不同的,概念里面包含别的概念,概念中包含的别的概念在性质上是不同的;直观中当然也包含别的直观,但是别的直观和唯一的直观在性质上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在康德看来,亚里士多德提出范畴的方式是不对的,不能靠经验搜集,而要靠逻辑推出来。范畴要有逻辑性,既然是讲先验逻辑就需要有逻辑性。自然科学知识之所以可能的前提绝不是偶然凑出来的,那是没有必然性的。如果是从逻辑中推出来的,就有了必然性,就可靠了。

先验分析论首先是概念分析,必须进行纯粹理性的概念分析。一切自然科学都包含有纯粹知性的概念,所以包含有先天综合判断。比如“一切发生的事情都有原因”这一命题就是一个先天综合判断,它就是基于因果性的范畴。康德认为在人的知识里面有两大成分,一个是后天的成分,一个是先天的成分。后天的成分是经验性的,是后天获得的,先天的成分是由人的主体预先提供出来的,这两方面组合起来就构成了人的知识,缺一不可。所以他认为经验派和理性派双方都有片面性,知性和感性、知性和直观缺一不可。“知性无直观是空的,直观无概念是盲的”,这是他的一句名言。直观当然是感性的,要有感性的内容,但它本身单独成不了知识,要成为知识,必须有先天的概念和形式,这两者合起来才构成知识。范畴就是一种先天的形式。

在先验分析论里,康德主要是对概念进行了分析,对知性的纯粹概念也就是范畴进行分析。通过这种分析,他提出了“十二范畴”,这“十二范畴”是从形式逻辑的判断分类里引出来的,也就是说,他发现“十二范畴”的方式,不是像亚里士多德那样去寻求,去搜集,是偶然的碰巧,碰到什么是什么,列出来了发现不够又去增加,这样增加下去是无穷无尽的。因此亚里士多德的搜集的方法是不应当采纳的。再一个,亚里士多德有些范畴根本不是范畴,所以应该有严格的标准。什么是范畴,什么不是范畴,这必须要有逻辑性,要按照形式逻辑的结构引出各种范畴。所以康德对形式逻辑的判断形式,也就是我们下判断的方式进行了一番分类。这个分类实际上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工具论》里已经做过了,康德作了一些改进。康德在这里就是从被公认是正确的形式逻辑里引出他的范畴。

康德把这个判断分成四类,一个是量,一个是质,一个是关系,还有一个是模态。亚里士多德的分类不是很明确,所以康德对亚里士多德的分类作了一些修改。比方说亚里士多德采用两分法,每一类判断里都有两种,比方说量的判断分为特称判断和全称判断。康德加入了一种单称判断。单称判断和全称判断在以前被认为是一样的,单称判断只不过是范围小了,但它也是全称判断,是范围最小的全称判断。“所有的人都是有理性的”,这是一

个全称判断;“苏格拉底是有理性的”这是一个单称判断,但以往这也被认为是一个全称判断,等于说“所有的苏格拉底都是有理性的”,当然只有一个苏格拉底,这就代表“所有”。但康德认为单称判断不能归于全称判断,它是有自己独特的逻辑价值的,应归于第三种判断。诸如此类作了些增加和修改,把两分法变成了三分法。亚里士多德的每类判断只有两个,康德把它改为每类判断都有三个,这三个判断呈现出正、反、合的关系,也就是第三个判断是前两个判断的综合。康德用三分法来表示判断的分类,不再沿用以往的正反两分法,正、反之外还有一个合,它既是正也是反,既吸收了正的方面,也吸收了反的方面,如单称判断既可看作全称,又可看作特称。这是康德的一个改进。其他的判断也是这样,例如质的判断有肯定和否定,还有第三个就是限制。限制既是肯定也是否定,这是在质的判断里所做的改进。这种分法已经含有一点辩证法的意思了。

通过逻辑判断的分类,康德认为每一种类的判断后面都有一个范畴在起作用,它的根据其实是范畴。作为形式逻辑的判断,它不涉及对象的问题。它只是对概念进行一种联结,从概念到概念,它不涉及对象,所以也可以用来玩逻辑游戏。但康德认为这些判断一旦要涉及对象,要建立起一些有关对象的知识,那么就会暴露出它后面实际上是有一个范畴在支撑的。范畴,知性的范畴,在康德看来是用来建立对象的。形式逻辑的判断不管对象,它只是概念之间的形式关系。先验逻辑的范畴是要管对象的,它要建立有关对象的知识,那就是自然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是有关对象的,数学就它本身而言,好像跟对象没有直接关系,数学家可以不管这个数学公式证明出来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用,数学家可以不管。但数学的真理性最终仍然要在自然科学中、在物理学中得到体现。自然科学家则是直接面对对象的,是人直接为自然界立法,立法的依据就是范畴。康德开列了一个范畴表。

范畴表:量、质、关系和模态(四大类,每一类有三个)

量:单一性、多数性、总体性。

质:实在性、否定性和限制性。

关系:实体与偶性、原因性与依存性(原因和结果)、协同性或者交互性。

模态:可能性与不可能性、现实性与非现实性、必然性与偶然性。 这个范畴表分四类,每一类分三个,所以叫“十二范畴”。当然严格来说不是12个,因为后面几个范畴是一对一对的。像因果范畴,实际是两个———原因和结果;实体性范畴,一个是实体,一个是偶性———就是实体的偶然属性,也是两个;协同性范畴也是讲互为因果,讲因果之间的交互关系;至于模态范畴里边,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现实性和非现实性、必然性和偶然性,都是一对一对的。所以笼统地讲,有12种范畴或12类范畴,而不是12个范畴。

这个范畴表是人为自然界立法的根本,根本的构思,根本的构图。天地万物莫不被纳入这一套体系里,没有超出这12类范畴的。反过来有了这12类范畴,天地万物都可以包含。例如它是一个植物,你就要看到它的实体、偶性、因果关系、交互作用。它的实在性,也就是它的性质,它的否定性,就是说它的性质有哪些不完满的地方;实在性和否定性还要涉及限制性,它限制在哪个程度上;再就是对它的量的规定,是多数的还是单一的或是全体的。当你把所有这些规定好了之后,一种知识就出来了。所以它这套东西就是从分析现有的关于现象的知识里面发现的,它发现那后面有这样一些条件,如果没有这些条件或者说这些条件中间缺少一项,比如说你把别的东西都找到了,但是唯独实体没有,它不是一个实体,那其他的都垮台了。缺一样都不行。量的规定,质的规定,关系的规定,模态的规定,到底是现实的还是可能的或是必然的,这些都有所规定,然后这个具体的知识才有可能。所以这些规范体系是从任何一个自然科学知识里面揭示出来的,通过层层剥取,反思它之所以

这样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它的根据是什么。所有的自然科学规律,只要提出来,康德都可以把它归入某一个范畴里。所以这个范畴表是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的基础,包括未来的自然科学也将纳入这个范畴表的体系下。据说,霍金的自然科学虽然与牛顿的和爱因斯坦的自然科学大不一样,但霍金认为他的自然科学仍然可以适用于康德的体系。霍金对上帝、对其他东西都不相信,但他相信康德的哲学。

所有这些范畴都属于纯粹知性概念,其他的一些概念是不纯粹的,带有经验的成分。比如像运动与静止、变化、作用与反作用,这都属于具体的物理学概念,不属于哲学的范畴。物理学的概念和原理都可以把它纳入到哲学来理解,比如说作用与反作用相等的原理就可以纳入到协同性或者交互作用这个范畴,作为次一级的、从属的概念来加以理解。所以这样一个范畴体系是为自然科学奠定形而上学基础的。康德后来写了一本书《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就是把牛顿物理学整个体系搬到这样一个基础上来,用这些范畴来解释牛顿物理学的每一条定理、每一个概念。他就是用这样一套范畴体系来解释自然科学是怎么可能的。自然科学有它的哲学基础,它不是说完全凭经验收集,然后从经验里面寻求比较常见、比较普遍的规则,那样的自然科学就太没有必然性了,那就成了一种后天的不可靠的东西,像休谟说的是一种不可靠的知识、一种常识性的东西。康德则是要为自然科学奠定它的形而上学基础,这是他的概念分析。

(2)范畴的演绎。范畴不是列出来就行了,它还要演绎,也就是要说明这些范畴它有什么样的权利,凭什么样的资格可以运用于经验的材料,可以运用于经验对象。范畴是人的主观先天的一种结构,而经验需要有后天的东西提供材料。你要用范畴构成一个经验的对象,就必须要有根据,在理性的法庭上,你要提供辩护,证明你为什么能够把它运用于客观经验材料。所以,在这方面,康德提出要有一种演绎(Deduktion)。我们通常说演绎和归纳,演绎就是从一个大前提加上一个小前提推出结论———这是形式逻辑的演绎。当然在先验逻辑里的演绎,它不是单纯的形式,先验逻辑要考虑对象,所以先验逻辑里的演绎是另外一个意思,就是要说明你有什么资格把范畴应用于对象,你的根据是什么。康德是反过来证明的,他说,一切我们已经形成的对象、经验都逃不了有范畴,为什么逃不了有范畴呢?因为这些范畴代表了主体的一种能动的综合能力,知识是通过人能动地综合起来才形成的。如果没有人的主体能动性,一切知识的材料都成了一堆碎片,那就连一个梦都比不上。你要把他构成为知识就必须有主体能动性,把知识的材料组织起来。主体能动性它有一个根源,就是人的主体、知性。知性作为一种先验的自发的能动性,能够对这些材料进行综合,最高的综合就是人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这种先验的能动的综合能力,先验自我的这样一种能动作用,康德把它称为自我意识的本源的统觉的综合统一。自我意识就是统觉,这两个概念可以进行互换。

“统觉”这个词是从莱布尼茨那里来的,莱布尼茨提出“统觉”这个词是指一种能动的综合作用,它能够把那些后天提供的经验材料综合起来、统一起来。康德借用了“统觉”这个词,但把它提升到了一个先验的高度、认识论的高度,而莱布尼茨的“统觉”只是心理学意义上的。一切能动性的源泉就在于自我意识,人自觉地把自己的知识构成“我”的知识,我的一切观念都是“我”的观念。这表明人是有自我意识的,人不能被动地让那些观念摆在那里,人把所有的观念用一个“我”统一起来。但是这个“我”不是心理学上的“我”,不是张三李四的“我”,不是经验的统觉、经验的自我意识。经验的自我意识每个人是不同的,张三有张三的经历,李四有李四的教养,每个人的心理感受都不一样。这就是每个人内心的知识。但康德认为这不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是先验的自我意识。先验的自我意识不是一个具体的什么东西,而是意味着认识活动的能动性、能动自发的综合作用、本源的综合作用。任何两个概念、两个表象要形成一个判断都必须要有这样一个能动的作用在里面起一种联结作用。这种联结就表明了自我意识能动的综合,把两个东西拉到一起,结合在一起,用

一个“是”(sein)把它结合在一起,这个“是”就表明了主体的能动性。这跟形式逻辑不一样,形式逻辑仅仅把“是”理解为一个系词。但康德把“是”从先验的逻辑上理解为联结作用,是一种主体的活动。这个是那个,你怎么知道“是”,实际上是由主体把它们联结起来了。我把它们设为“是”,这个就是那个,它需要一种主体的能动性在里面起作用。 所以,这个演绎最后追溯到的就是这个最高点———先验自我意识的统觉。统觉的综合统一使人类的知识得以统一。自然科学里的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通过这样一种追溯和分析就解决了。自然科学如何可能呢?是人的先验统觉作用通过各种范畴建立起一系列的先天综合判断,先天综合判断在自然科学里是这样可能的。如果没有这种先验自我意识,如果没有先验自我意识所使用的这12类范畴,那先天综合判断不可能建立起来,一切自然科学都不可能,人类的科学知识也就没有它的可靠性和确定性了。

有了自我意识和范畴,我们就可以看到自我意识在人的一切知识中都起作用,起根本性作用。任何一种知识都逃不了自我意识的能动性,而这种能动性体现在各个方面,体现在12个方面就是12个范畴。12个范畴就是自我意识在这12个方面的能动性的体现,这种体现就表现为有关对象的知识有12个方面。任何一种对象,任何一种知识,如果从12个范畴对它进行考察,那么这个知识就完备了,再没有别的了。自然界的知识也就是这12个方面,再没有别的了,它已经完善了,这个完善不是收集得来的,而是一个逻辑体系。因为它是先验的逻辑,所以它的概念分析是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包括范畴表和这个范畴的先验演绎,要追溯到人的主体能动性。自康德之后,人的认识就不再被看作是被动的,而是人主动建立起来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发挥。所以后来马克思讲,能动的方面被唯心主义所发挥了。唯物主义抛弃了能动性,而唯心主义反而发挥了它的能动性。当然唯心主义的发挥是在唯心的基础上,它不懂得现实的能动性、实践的能动性,实践的能动性是马克思特别强调的。但康德已经提出了一种先验的能动性,即认识主体的能动性。

至于康德所发现的这种能动性以及这一整套体系本身又是从哪里来的,他说这个就不知道了,我们所能认识的是现象,以及从现象中剥离出来的那些先天的条件。那些关于现象的知识之所以可能的先天条件,我们也可能把它剥离出来,因为它们也属于现象界。至于这些先天的条件本身从哪来,先验自我意识本身它从哪里来,为什么恰好只有12个范畴而不是13个范畴,不多一个不少一个,我们就没有办法知道了。

我们目前所能看到的、所能够找出来的、通过严密的逻辑推导所能够推导出来的就是这些了。至于这些逻辑推导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它后面有没有别的原因,那属于物自体的问题,所以物自体不仅仅包括我们所认识的对象,也包括认识的主体。“我”本身就是一个自在之物。这个自我意识后面究竟有一个什么实体在那里承担着它,我们是不能够认识的。我们可以假设一个灵魂在后面起作用,但是我们对这个灵魂是无法认识的,因为它不呈现在任何现象之中。谁都没有看到过灵魂,没有人能够看到灵魂,也不能够用自然科学的眼光来对它加以规定。所以这一整套先验范畴的体系,在康德那里都是通过一种经验的方式从现有知识里面发现出来、揭示出来的。

范畴就是这样的,人的知识结构是这样的,时间、空间也是这样的,都只有时间、空间这两种先天直观形式。有没有第三种呢?我们至今没有发现,没有发现就不要说。这点康德跟休谟有相同之处,休谟就说我们只说我们知道的事情,不知道的不说。康德认为,我们在知识里面发现有这样一个体系,是我们所能够知道的,我们通过反思追溯了这些知识之所以可能的原因,我们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我们走到了这一步,把它的整个先天条件都发现出来,都摆在这里了,至于再要追究它后面的原因,这个就超出我们的能力范围之外了。这就是康德的范畴表以及对这个范畴表的演绎。这个范畴表如何能够运用于经验对象之上呢?它的运用的根据何在呢?根据就在于主体的能动性。一切知识里面都有主体的能动性,否则知识就形成不起来,一切经验都不可能。反过来说,一切范畴根据它的能动性,都

有理由运用于所有的经验现象之上。因为经验根本离不开这些范畴,离开范畴就构不成知识;而任何经验知识都离不开范畴。

2.先验分析论之二:原理分析论

原理分析就是这些概念在运用于具体对象的时候,它要按照一种什么样的原理来运用。这个原理分析相当于形式逻辑里的判断的学说,就是说你把一个概念运用于一个经验对象,就是在作判断;把一个纯粹概念、一个范畴运用于具体场合,这也是在作判断。康德认为判断力是人的一种天生的能力,也是一种高级能力,但是判断力不可教。一个医生在医学院里学到很多书本上的知识,这是可教的;但如何把这些东西运用到具体的临床实践中,这是不可教的,只有靠自己去练习。你没有实践经验,只是在书本上读了一些书本知识,那么你的判断力如何是显不出来的。很可能一些人根本就没有判断力,他可以把医学书背得滚瓜烂熟,但是你要他看病,他就不知道这些具体的症状适用书本上的哪一条,他缺乏判断力。很多人都缺乏判断力,所以我们讲这个人适合于搞理论,那个人适合于动手操作。所谓动手能力就是能够把书本上学到的东西具体地在实践中运用,准确地找到它的适当运用对象。有些人具有这方面的天赋,有些人就缺乏。当然缺乏的人也可以通过不断实践增进这方面的才能,但判断力是不能通过书本来教的,这是毫无疑问的。同样,判断力如何把范畴运用于具体的经验场合,这种能力也是不可教的。但它也有一些规范,在运用的时候也有一些原理,它们虽然不能帮助你进行正确的判断,但能够展示你在判断时是怎样运用你的判断力的。所以原理分析论就是要弄清楚在具体进行判断的时候是采用一种什么样的方法、采用什么样的原理来进行这种判断。当然具体的判断还需要你去作。但是在作判断之前你得懂一些基本应用原理,不仅是书本上的那些原理,还有书本上的原理运用于具体经验对象上面所遵循的一些规则。

(1)时间图型。原理分析论是探讨范畴与经验对象间如何能够相适合,如何能把范畴运用于经验对象的这样一些原理。康德认为这种运用需要一个中介,因为范畴是来自于知性,是先天的,先验的知性范畴是来自于主体认识的先天结构;而经验的东西来自于后天,就是物自体刺激我们的感官在人们心中所造成的那些知觉印象,所接受下来的那些感性经验的质料,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构成知识。我们前面讲了,这两方面缺了一方都不能够叫知识。一个知识必须既有感性的内容又有知性的形式,但是两方面来源不同,一个来源于主体,一个来自于物自体作用于人们的感官所刺激起来的那些材料。那些材料是偶然的,就像我今天打开门走出去,看到的第一个人是谁,接触到的第一种颜色是什么样的,都是事先不可预知的,所以那是一大堆被动接收的感性印象,它的来源跟主体的结构是不一样的。那么来源截然不同的知识成分如何结合在一起呢?康德认为必须要有一个中介把两者结合起来。要有一种黏合剂,这种黏合剂必须既具有知性的特点,同时又具有感性的特点。具有知性的特点就是它具有能动的特点,具有综合的能动性,具有一种形式化的特点,但同时它又是感性的。有没有这样一个东西作为一个中介,能够把知性和感性直观结合起来?康德认为有,并把这个中介称之为“图型(Schema)”。

“图型”这个词是一个希腊词,有的翻译成“图式”,有的翻译成“范型”、“构架”。我们还是遵照蓝公武先生译本里的译法,把它翻译为“图型”,意思就是说它是有型的、有形象的,它是直观的,但这个图不是那种直接由五官感觉到的那种图,而是一种形式化的抽象化的图。这种图型你可以说你看到了,但不是凭肉眼直接能看到的。比如说,“狗”的概念和具体的狗,当你用“狗”的概念套到一个具体的狗身上去的时候,你预先在心目中要形成一个狗的图型,就是这只狗肯定是一个四足动物,那么一个抽象的形象。但具体的这个四足动物它什么颜色,它的脚多长,它的比例怎么样,你还不知道,你只是预先设想这个四足动物的大致的抽象的形象。当你看到这个具体的狗的时候,你把具体的狗的形象纳入到这

个图型里面,这个概念就有了它具体的现实内容。这是举的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例子,就是说你在用概念把握具体对象的时候首先要形成图型。又比如说几何学,贝克莱当时提出了一个关于三角形的问题———贝克莱是为了否定抽象概念,他讲有谁看见过这样一个三角形,它既不是锐角的,也不是直角的、钝角的。没有嘛,没有人看见过这样一个三角形,他由此断言这样一个抽象的“三角形”的概念不存在。但康德恰好运用这一点,认为抽象的“三角形”概念虽然在现实的感性事物中间并不显现出来,但它可以作为现实的的感性事物跟“三角形”的概念相互结合起来的一个中间物、一个图型。因此,“三角形”的概念就更抽象了,我们脑中可以呈现出一个笼统的三角形的形象,它既不是钝角也不是直角、锐角,但它有三个角。我没有想到它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但我想到它有三个角,这就有了使我们能够把“三角形”的概念运用到具体的直角、锐角、钝角的三角形中去的一个中介。

范畴有没有这样一个图型中介呢?康德认为有。这个中介一方面具有感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又有知性的特点。感性的具体性和知性的抽象性在一个中介上都具有,这是什么呢?这就是时间的先验规定。时间和空间在康德那里是属于先验感性论的,在先验感性论里,时间和空间都是先天的直观形式,但是有一种关系,就是时间比空间更具有根本性。时间是内部直观的先天形式,空间是外部直观的先天形式。我们讲空间的时候都是讲我们之外的某个对象,哪怕讲我自己,也是把它放到外部空间中与其他对象相对而言,我们占据一定的空间。所以凡是我们面对外部事物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把它纳入空间范围加以理解。时间就不受这个限制,时间可以没有空间,它表现为人的意识流,比如说人的意识,人的意识不占空间,我可以天马行空,我可以想到千几万里外,想到外星人,想到太阳系、银河系,但其实都是在时间中流过的这样一些意识,并没有真正的占据空间。所以时间是内部感官的先天直观形式。

在认识过程中间,空间要附属于时间,时间是最根本的,我们在把握了外部世界的有空间有广延的万事万物之后,我们最终还是要在内部的时间中把它过一遍,或者说,正是在把握外部空间对象的同时,我们还要在内部像放电影一样,把我们所看到的东西在内心作为一个意识流,经过时间而流过我们的内心。所以康德讲,空间是外部事物的先天直观形式,而时间是内部和外部所有一切事物的先天直观形式。所有的内部和外部的事物归根结底是一种意识流,是意识的时间过程,所以内部的时间要比外部的空间更占优势。

康德对时间的这种看法很有意思。时间相当于后来人们所强调的认识的主体性,认识就是主体内部在时间中一贯的、前后相继的活动。哪怕是在空间中并列的东西,你在认识它的时候,也要把它摆在内部时间的前后相继的这样一个流程中来加以把握。所以时间与主体性的关系更加密切。后来海德格尔讲“存在与时间”,把存在与时间放在一起讲,为什么把存在与时间放在一起讲呢?就是因为时间更加直接地表达出人的主体性,表达出人的内部的意识、内在的意识。像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主张时间和自由意志具有同样的结构。人的自由意志和时间具有一定的关系,跟空间是相对立的。空间更多地表明人受到的限制,人受到空间环境的限制。空间更多地表达为一种必然性、一种命运以及对人的自由的限制。当然这都是题外之话。

康德没有意识到那么多,只是认为对于人的认识来说,时间要比空间更具有根本性。既然时间具有根本性,那么我们在考察判断的原理的时候,完全可以把时间的规定作为图型,就是说你用范畴去规定具体的经验对象,直接的规定肯定不行。休谟已经讲了,我看到了太阳晒,然后看到了石头热,但是我没有看到原因和结果,我看到的只是先是太阳晒然后是石头热了,所以你要把因果性直接从太阳晒和石头热中间看出来是不可能的,因为它只是一个抽象概念。但是康德说,虽然你不能够直接看出因果性,但是你看到了时间,你为什么说“先”看到太阳晒“然后”看到了石头热,所以“时间”这样一个中介就可以作为过渡。当然时间也不是直接用眼睛看到的,但是你在太阳晒和石头热的这种直观中已经意识到

了有一个时间的先后。如果你意识不到这种时间的先后,那么你是看不到任何现象的。前面我们在先验感性论中讲到,一切直观的东西都能在时间和空间中被人们感知,如果一种现象发生了,它连一瞬间都没有持续,那它等于没有发生,它不在时间中你就不能够看到它。在时间中发生是你看到它的一个必要条件,这个连休谟都没有否认。他至少还说先看到太阳晒后看到石头热,这就说明他在看的同时就认可了时间的存在。他也不是直接看到时间的,但是他也不能够否认必须认可时间。既然认可时间,就必然进一步认可时间中体现的那种先天的综合作用,那就是知性的范畴了。所以时间的先天规定可以作为知性范畴和感性现象之间的一个中介,这就是图型。

那么时间怎么会有这样的先天规定?康德认为是由于人的一种直观能力,即想像力所导致的。时间本身是没有它的规定的,它就是流逝,但是人的想像力也是一种直观能力,它在时间的流逝过程中,可以对时间进行一些先验的规定,想像力对时间的先验规定就构成图型。

(2)十二范畴之图型化。相应于12种范畴就有12种图型,也就是时间有12种先验的规定,这是由想像力给它规定下来的。这12种规定,比如时间在量的范畴就有量的图型。量的图型是一种什么样的图型规定呢?康德说是数的规定。数就是时间的一种先验规定,就是由想像力通过均匀分割时间所造成的。我们通常认为数和量没什么区别,但康德认为有区别。量是范畴,而数是范畴的图型。什么叫数?数是对时间进行均匀地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分割形成的。所以数是时间的一种先验规定,由想像力所造成;质的图型是时间的内容,质的规定仍然都是在时间中发生的,想像力给时间规定了内容。关系的范畴中有实体性,什么是实体?实体表现为时间中的持久性或者说持存性。持存性就是实体性的图型,在时间中持久不变。我们讲过实体和偶性,偶性可以变来变去,但是变之中有不变的东西,不变的东西、一直坚持下来的东西就是实体,不可消灭的东西就是实体。当你讲它在时间中不可消灭的时候,你就是承认了它在时间中有一种持存性,从头至尾它一直持续下来。因果性的图型就是时间中前后相继;协同性的图型就是通过交互作用同时并存,就是时间中的同时性。两个东西,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等,当你作用于一个对象的时候,它同时就反作用于你。可能性是各种不同的表象与一般时间的条件一致,也就是说,在任何某一个时间里对一个表象的规定,尽管一件事现在没有发生,但有朝一日可能发生,有这个可能;现实性是在一个确定时间里对一个事物的规定,也是联系到时间,此刻、当下它实现了,那么它就是现实性的,未来的还不是现实的,过去了的也不是现实的,当下的才是现实的;必然性的图型是在一切时间中的存在,一个必然的东西是逃不了的,它在一切时间中都必然会发生。 这些解释有一些牵强,它什么都扯到时间上来加以规定,但康德的这个思想我们要能够理解。时间作为一种先天的直观形式,它具有直观的经验性质,是一种接受能力,具有感性的性质,但又可以对它作出一种先天的规定,它带上了一种知性的性质,一种知性的抽象性和能动性。它不是那种后天感性的具体的感觉、知觉、印象,而是一种形式化的东西。这种形式化的东西同时又具有感性,所以它能成为知性和感性之间的媒介,把两方面结合到一起。这就是图型法。通过图型法可以把范畴运用于经验对象之上,通过这种运用可以建立起一整套人为自然界立法的法规。

(3)纯粹知性的四大类原理体系。我们已经提及康德讲过人要为自然界立法,建立起整个自然科学的最高原则,那么立了哪些法呢?通过图型,我们把范畴运用到经验对象上面,这样一种运用建立了一些什么样的法规?在原理分析当中,康德把这样一些法规称为原理体系,并按照范畴表和图型表提出了四大类原理体系。

第一,量的原理———直观的公理。量是通过直观可以确定下来的,几何学的量、空间的量和时间的量,通过直观一下就可以确定下来。数学、时间、空间都是直观的,

这是康德和其他所有哲学家不同的地方。以往的人们以为时间、空间都是概念,不是直观,康德认为看任何东西都是在时间、空间之中,时间、空间是直观的接受能力,但时间、空间不是直观的内容而是直观的形式。直观要对自然科学建立起法规,它不仅仅是数学的前提,而且要成为自然科学的前提,要对自然科学进行一种定量化的分析,获得定量化的知识,因此必须要有直观的公理。

这些法规第一条就是直观的公理,就是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在直观中,都处于直观的综合之中。反过来说,一切知识都有直观的层面,都可以对之进行定量分析。近代以来的自然科学有一个共识,自然科学和数学是分不开的,实证科学是定量化的、精密化的。我们通常认为一门自然科学要达到数学的定量化才是一门成熟的科学。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要进行定量分析,而且定量分析比定性分析更重要,甚至更加具有基础性。性质是通过量来确定的,比如原子论,原子的性质是通过原子量来确定的,当然道尔顿的原子论在康德的时代还未建立起来,但是质的特点是由量所决定的这种思想在康德的时代已经有了,在牛顿那个时候也已经有了。

我们看到五花八门的现象,就可以分析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是怎样的量的关系。比如红色、黄色、绿色,它们是不同频率波长的光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而在人脑中形成的不同效果。不要太迷信感官的直观,似乎红色是不可分析的,是最本原的,其实不是,它只是量的一种比例关系在人的五官中所造成的效果。所以近代实证科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把一切科学知识首先建立在定量分析之上,这才是科学的。

我们前面已经提及,运用因果范畴还不足以保证事物确实就是这样一种因果关系。船从上游到下游,可能是由于水流的带动,这是一种因果关系,但也有可能是由于别的原因———它是一艘气垫船,从上游到下游与水流没有关系,是由其本身的动力所推动,等等。但是它从上游到下游,从此地到彼地,总有原因在里面,这无法否认,要将其看作客观的过程就必须要用因果性范畴进行规范,至于规范得好不好、对不对,那是另外一个问题。有时候一件事的原因找错了,与其他的因果关系相冲突、矛盾,那就再重新找。但只有用因果性范畴才能把事物看作是一个客观的流逝过程。因果性,在时间中的相继,这是人为自然界立法的又一条法规。作为客观现象,一切发生的事情都在时间中前后相继。

交互性也是如此,一切事物,作为实体也好,作为原因、结果也好,都处在交互关系之中,互为因果。不处在交互关系中的东西,我们不能设想它的存在,这是康德的了不起的思想。我们经常说万物都是联系的,辩证法把万物看作是联系的,我们说这句话时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但万物是联系的在康德那里是什么意思?是指万物是相互作用的。如果一个事物与其他任何事物都不发生作用,那么它就是不存在的,或者至少是不可认识的,像物自体一样。凡是能够认识的事物都要跟其他事物发生作用。遥远的天体所发出的光线到达我们的眼睛,我们就能确定它的存在,因为它通过光线对我们发生了作用。我们可以承认,还有其他一些天体存在而没有被发现,但原则上它们是可以被我们发现的,因为它们能被我们感到,能够作用于我们。

事物只有在交互性中才现实地存在,凡是能认识的都要跟其他东西发生作用。比如遥远的天体,它们的光线要到达我们的眼球,要通过望远镜与我们的眼球发生作用,才能被认识,才能确定其存在。问题是,有的天体在离我们几十亿光年之外,如果几十亿年前的光线传到我们的眼睛里,我们借此认识的只是几十亿年前的天体,那么我们凭什么相信它们此时此刻还存在?我们此刻所认识的岂不是几十亿年前的而现在也许早已经不存在了的事物?

康德的原理突破了这种思维局限,给后来的相对论留下了余地,因为在他看来,协同性只在交互作用中存在,“同时”的意义就在于作用和反作用同时发生。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彻底破除了对绝对同时性的迷信,认为离开一切相互作用的“同时”是不存在的,“同

时”本身是相对的。此刻天体的光线作用于我,我就可以按现在同时存在的事物来计算它们,把它们纳入宇宙共同规律所构成的体系,虽然是几十亿光年之外的光线。当然康德并没想到这些,他只是一般性地认为,万物都在交互性中存在。交互性是万物存在的根本大法。恩格斯也说交互作用是一切自然科学追踪的最终知识,在交互性之后再没有其他知识,不需要再追溯了。

第四,模态———一般经验思维的公设。严格说来,前面这三类(量、质和关系)所形成的原理,已足以构成自然科学的根本大法。但为什么还有第四类模态范畴?恩格斯说交互性之后再没有其他知识要探索的了,但康德还提出了模态范畴(一般经验思维的公设),即“可能性―不可能性,现实性―非现实性,必然性―偶然性”。模态范畴与其他范畴不同,其他范畴讲的是自然界本身的构成方式,模态范畴讲的则是人(主体)对自然界(客体)采取的态度。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现实性的还是非现实的,必然的还是偶然的,自然界本身不需要这些。自然本身有什么可能不可能、现实不现实呢?只是对人来说才有这些问题。

第四类原理的特点是,它们是主体与客体间的关系,不是自然界本身的原理,而是认识的原理。它们从对客观自然本身的立法上升到了主观性的态度。但这种主观性的态度也很重要,它把自然科学知识提到认识论的层面,并且在认识论中建立起了认识的界限。如“可能性―不可能性”把所有自然规律限定在可能的经验的范围,超出可能经验的范围是不能认识的,去认识物自体就必然会导致谬误。“现实性―非现实性”、“必然性―偶然性”也是这样,即超越了一定范围的知识是不现实的、偶然的。例如独断的“知识”就是不现实的,由物自体刺激人的感官所获得的感性材料,单独来看则是偶然的,都不是真正的知识,并将导致伪科学或非科学。模态范畴有一种超越性的作用,把知识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哲学层次,而不只是某种技术层次的分析。康德从这里开始向先验辩证论过渡了,但目前还是属于先验分析论中的原理分析。人为自然界立法,但究竟立了哪些法?康德按范畴表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揭示。范畴表很有用,康德很多时候都采用范畴表来分析。层层分析,从低到高。这是他的先验分析论,是认识论的主体部分。

更多相关推荐: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及笔记

康德哲学思想初探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及笔记摘要本文通过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阅读与思考尽量在浩瀚如烟海的哲学长河中得到著名的康德的思想的冰山一角并以此指导我自己的人生成长关键词认识逻辑宇宙知识正文康德的生命几乎横跨...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康德哲学是在近代大学的学术坏境中建立起来的一种专业性极强的思辨体系其中最为重要的著作之一纯粹理性批判最突出地体现了这种学究气的一部作品许多试图读懂康德体系的人都半途而废不得不承认康德思想尤...

《纯粹理性批判》读书笔记

讀書筆記康德純粹理性批判導言前三節一純粹理性批判德康德著藍公武譯北京商務印書局19xx03二純粹理性批判德康德著韋卓民譯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xx12我想說的是這本書對於我來說無論如何還是太難看懂了加之一開...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作者陈星专业广告1202学号20xx20xx0202学院人文科学分院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总算把纯粹理性批判读完虽说在读的过程中不时出现一些磕磕绊绊但还是忍住枯燥乏味深奥难懂坚持读完它有一点我感到很...

《纯粹理性批判》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导言前三节一纯粹理性批判德康德著蓝公武译北京商务印书局19xx03二纯粹理性批判德康德著韦卓民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xx12我想说的是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无论如何还是太难看懂了加之一开...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篇一纯粹理性批判gt读后感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从柏拉...

纯粹理性批判(康德)读书笔记

科学技术哲学读书报告纯粹理性批判康德数理学院20xx级专业课程与教学论姓名孙虎学号11220xx74通篇读完康德的这篇纯粹理性批判以后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在书中描述的关于逻辑知识等方面的观点受到自身知识的限制我无...

《纯粹理性批判》中的先验演绎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纯粹理性批判中的先验演绎课程名称西方哲学认识论专题研究生课程论文评价标准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制纯粹理性批判中的先验演绎摘要康德哲学以其先验论而著称它把人的认识分为三个层次即感性...

纯粹理性批判

浅谈康德的空间和时间10教育学田文群10120xx16摘要关键词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体系总的可以分为两部分先验要素论和先验方法论而先验要素论又可以分为先验感性论和先验逻辑这里我主要就先验感性论中的空间和时间谈谈我...

牛津大学公开课: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

第二课目的将形而上学上升到科学层面上怀疑经验的本质是进入形而上学的条件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探究本体论与认识论结合的问题我们能够知道的物体数量取决于我们能提出问题的数量1某一物体存在吗2如何存在3在何种程度上存在4...

知识道德与宗教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几个问题

知识道德与宗教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几个问题赵广明内容摘要理性自由是康德表达人的本质的核心概念尤其是他对自由概念的卓越阐释是其尝试解答传统形而上学问题道德与宗教问题的灵魂本文拟从知识道德和宗教三个方面对康德纯粹理性...

牛津《纯粹理性批判》公开课,第三课——时间空间与经验类比,讲义整理及注释添加

狗能看见树吗你看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不是吗毫无疑问顺便说一下就我本人而言我毫不怀疑狗能看见树而且事实上它们的知觉常常会留下记录但是看见树并不完全等同于仅仅正在看一棵树这一动作任何一颗给定的树是具有特殊性的但是看见...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