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研报告

时间:2024.4.27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研报告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日益受到政府和民间的重视,近年来也开展了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宣传工作,但其保护的实际效果究竟如何,还应当通过公众对于此的了解以及关注、支持程度来看待。我国现有的地方立法与中央立法草案都强调责任与义务,却没有有效解决公众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时所应获得的对遗产的实际认识与认同,并进而阻碍了有效地保护与传承。本文正是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研究民众对于非遗情况的认知以窥探保护的效果与现状,并就一些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字:非物质文化遗产;公众态度;法律保护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日益受到政府和民间的重视,也开展了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宣传工作,但其保护的实际效果究竟如何,还应当通过公众对于此的了解以及关注、支持程度来看待,为此本课题组特组织了在宁波与温州两地向市民发放并收集调查问卷进行调研。

在其他国家,早已开展了相关的保护工作,据我们采访过的专家介绍,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则起步较晚。日本在19xx年就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韩国也于19xx年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一些国家如突尼斯、玻利维亚、阿尔及利亚、塞内加尔、肯尼亚开始在国内层面采取了版权法或者准版权法的模式(quasi-copyright framework)为其本国的民间文学艺术提供法律保护。 民众对于其文化遗产的认知、认可程度也较高。

在立法上,我国也已经开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立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草案)》(现已更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草案)》)有望在今年进入人大常委会议事议程并很有可能获得通过。《草案》将法律的保护范围界定为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与之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第2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下列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社会价值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受国家保护:(1)濒危的古语言文字;(2)口述文学和传统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杂技、木偶、皮影、剪纸等;(3)传统工艺美术制作技艺;

(4)传统礼仪、节日、庆典和游艺活动等;(5)与上述各项相关的代表性原始资料、实物、建筑和场所。(6)其他需要保护的特殊对象。” 而对于此,许多市民其实并不清楚,他们或则没有听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或则不明其义,或则不知其所指。当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寡闻并不是我们担心的关键,最为关键的是民众,尤其是青年人对于一些传统文化的渐行渐远。

浙江省在XX年年通过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并且各地政府部门也积极开展了一些保护、抢救工作,但是由于保护才刚刚开始,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就如我们

此次采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专家而言,不少地方政府的“建设性破坏”正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另一种破坏,政府在保护中有一种“重名录申报、轻实际保护”的倾向,许多保护资金难以落到实处,青年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度不高,许多地方的宣传工作停留于运动式、政绩式、任务式的宣传,但是收效却甚微等等。并且,现在许多省份也有相关保护条例出台,但是千篇一律在强调责任与义务的时候却鲜有立法者关注保护工作的实际效果,对于公众强调的是“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义务” ,却很少在优秀文化遗产对于公众的受益方面(如获得相应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切实宣传与教育等)进行有效地建树,公众如果只有保护之义务,而无保护之受益权利,何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在我国政府主导的保护模式之下,对于公众实际情况的了解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对于公众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的探讨显得非常有必要。

有鉴于此,我们组织了本次调查,希望对于保护现状进行客观的了解。调查显示,宁波、温州两市市民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尤其是对于本地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比较熟悉,但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保护和宣传状况之差异有着不同的际遇,梁祝传说和温州鼓词最受市民关注。可喜的是,虽然绝大多数市民并不了解非遗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但是对于非遗走上法治轨道表达了相当高程度的期待,令笔者欣慰。另外,本文还将通过对采集的数据斤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


第二篇: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对策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对策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对策

【摘要】非遗的保护已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关注的重点。当前,

由于经济、社会等原因,非遗保护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

也面临环境、人才、资金等因素的制约。本文以四川省近年来非物

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为着眼点,在肯定非遗保护成就的基础上,揭

示现存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对策。希望本文为我国非遗保护工作提供

有用的参考。

【关键词】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20xx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

《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中提出的概念。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我国的文化生态出现了诸多不利因素,非遗保护面临困境,加强完

善我国非遗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本文以四川省非遗的保护现状为

考察对象,详尽梳理和分析其取得的成就、遇到的困难和未来的完

善,期望对该类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可鉴参考。

四川非遗保护的重大意义

非遗保护是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内容。四川省委第九届九次全会

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

决定》,把四川省建设成为文博强省、非遗强省是四川省发展战略

目标之一,是建设具有四川文化特色的精神家园的重要着力点。非

遗是先辈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保护和挖掘文化遗产,弘扬和传

承地域文化,对文化强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应站在文化强省战略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对策

的高度,重视和加强非遗保护与传承。非遗保护是建设和谐四川的

重要条件。在某种意义上,优秀的非遗产生的凝聚力和亲和力,正

成为维系四川省各民族各阶层生存、发展的重要纽带。因此,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建设和谐四川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川非遗保护现状考察

四川省非遗资源丰富,以古蜀文化为核心,以历史文明渊源深厚、

区域文化特色显著、遗产荟萃、古蜀文化兼容多元、民族文化绚丽

多姿等为特点,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

四川非遗保护的成就。四川非遗的类别有戏曲与曲艺系列、文昌

文化与德孝文化信仰、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民间口头文学系列、民

间美术与手工艺和各种民间信仰与习俗等[1]。目前,省、市、县

非遗保护体系已形成,其结构严密、机制科学、措施到位,凸显了

四川省非遗保护工作的系统性和高效性。

一是法律与政策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

下简称《非遗法》),于20xx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非遗法》十

分强调对文化整体的保护,第二十六条规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集中、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的特定区域,当

地文化主管部门可以制定专项保护规划,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后,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2]20xx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下

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3]国务院

对保护文化遗产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总体目标作出了清楚明晰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对策

的阐述,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20xx年7月,四川省财政厅草拟

《四川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4]规定

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申报条件、申报程序、管理方式、使用规定

和监督检查等具体内容。[5]各级政府对非遗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

博物馆等实体在税收、土地、规划、生产资料、规费、宣传、培训

等方面都执行了公益文化产业项目政策,给予了非遗保护非常重要

的支持。

二是打造国际文化品牌。“国际非遗节”是国际社会首个以推动非

遗保护为宗旨的大型国际文化节会。20xx年第三届成都“国际非遗

节”举办了6大类370多项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31个国

家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使、7个国家驻蓉领事馆外交官应邀出

席了“非遗节”相关活动,吸引了520多万人直接参与,拉动社会

各种消费54.2亿元,在国际国内产生了积极广泛的影响。[6]“非

遗节”国际论坛形成并发表的《成都倡议》,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

泛关注与响应。

三是设立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20xx年10月8日,文化部正式批

复设立全国第四个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试

验区,辖茂县、汶川等7县21个村寨及乡镇。共计39个羌族文化

生态保护试验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计划投资29150万元。[6]“保

护是基础,传承是核心,项目是载体,建设是关键”,试验区内已

建成一批羌族刺绣、羌族水磨漆工艺品等非遗生产基地,将培训、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对策

生产、展览、销售有机结合在一起,对于羌族非遗存在的生态链和

整体性创造了良好环境。

四是开展非遗名录申报工作。20xx年,四川省组织参加了全国第

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的申报工作,推荐了119个项目,有76个项

目进入了公示名单,申报成功率达63%,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位

居第三(仅次于浙江和山东),是全国平均数量的2.62倍,是2005

年四川省入选首批国家级名录项目数量的近3倍。20xx年4月,全

省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

项,分别为“藏戏”、“《格萨尔》史诗”、“中国传统蚕桑丝技艺(蜀

锦)”;入选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项(“羌年”)。

[6]非遗资源的丰富灿烂和宏博精深大大推动了四川的文化发展热

潮,也为四川跻身全国文化强省前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效果的调查数据。最大限度和最广泛地

利用物质与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方式就是旅游,[7]旅游人数和旅游

收入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状况的重要量化指标。

四川省20xx年旅游总体情况统计表[8]

从上表可以看出,四川省在接待入境人数、外汇收入、国内旅游

人数、国内旅游收入及旅游总收入等5个指标,20xx年较20xx年、

20xx年都有明显提高。正因为四川省倾力打造的非遗保护体系日臻

完善,为四川非遗走向全国和世界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才能将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对策

诸多非遗项目推上“生产性保护”的康庄大道。

四川非遗保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非遗保护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首先,受市场化大潮的冲击,非

遗生存状况堪忧。市场经济商业大潮是无可避免的社会变迁阶段,

萌芽、成长于农业社会的诸多非遗项目多不具备营销能力,逐渐淡

出人们的视线。如川剧,演出市场日渐萎缩,靠其自身走向市场来

维持生存困难重重。其次,地震等自然灾害使四川非遗文化受损严

重。震情最严重的北川、汶川、茂县三个羌族聚居区大部分建筑倒

塌,羌族文化遭到毁灭性打击,现存的非遗实物和普查资料全部被

掩埋。

保护资金来源单一、投入有限。国家财政对非遗保护工作的投入

在逐年增加,然而,如果将其分摊到全国的非遗保护工作上,远远

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就四川省的情况而言,每年用于非遗保护的

专项经费投入也相对有限,部分地区甚至还未将非遗保护经费列入

地方财政预算。四川省非遗项目覆盖面广泛,但保护资金往往无法

及时到位。

非遗保护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非遗保护工作人员通常

由文化部门工作人员直接兼任,缺乏长期、系统的专项培训。[9]

个别地方还存在申报传承人是为个人服务的错误观念。在实际工作

中,省内还存在普查手段落后、普查资料不全、普查不科学和准确

性不高等诸多问题,使得一些非遗项目失去了保护的依据。迄今为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对策

止,四川省非遗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及保护现状还

未能完全呈现清楚明晰的图示,这一切均说明今后我们需要进一步

提高非遗保护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对策

为了进一步增强全社会保护非遗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社会公

众对于非遗及其保护的认识,对四川非遗进行科学、合理的保护,

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保护和传承:

理性立法,完善非遗保护的法律法规。为了更加有效地实施非遗

保护,应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非遗的界定、价值判断、保护

政策、科学方法以及政府的职能、义务等以立法的形式加以规范,

做到非遗保护有法可依。地方立法应在主要制度设计上,吸纳国家

立法有关草案中的主要内容,规定保护名录制度、传承人认定制度、

生态保护制度、考察限制制度等,结合本区域实际情况进行创新,

更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经历一个从探索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

加大财政投入,多元筹资推动保护。要以增加财政投入为主,多

渠道、多方式筹集非遗保护工作经费。各级财政应设立非遗保护专

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还可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

鼓励个人、企业和社团对非遗保护工作进行资助。[10]同时,减轻

非遗企业税收负担,听取企业税收政策方面的诉求,切实为非遗企

业传承发展排忧解难。

挖掘非遗文化内涵,搭建展示平台。目前,非遗转化为旅游产品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对策

的载体形式多种多样,有民族手工艺旅游纪念品、旅游场馆、民俗

文化村等。四川省应当加大开发力度,在充分挖掘非遗文化本质的

前提下,不断寻找、创新更多更新颖的载体。如将绵竹年画绘制在

鼠标垫、t恤或水晶的、玻璃的载体上。将传统非遗的文化内涵与

现代物理载体相结合,既保留了古蜀文化的特色,又通过这些载体

注入新鲜的时尚元素,传播到更广阔的市场和舞台。

打破双重困境,保护一线传承人。政府应该为非遗传承人提供必

要的、定期的生活保障并制定一套完善的奖励政策,给非遗文化传

承人量身定价。[11]各级政府要从法律、政策等方面切实保障非遗

传承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传承人也应以积极的态度钻研、表演和

宣传推广非遗,同时接受政府和社会群体、群众的监督,在《非遗

法》精神下,既享受权利又履行义务,做好非遗的传承、传播工作,

让古蜀文化在信息大时代绽放出富有魅力的新姿与异彩。

方式多样,以宣传带动全社会的非遗保护意识。首先,研究力量

的聚合。政府各部门之间、政府部门与科研机构之间,研究非遗的

科研成果和先进理念应及时沟通交流和传播公告,使其真正成为能

发动社会公众的启发者和鼓动者。其次,社会力量的团结。博物馆、

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单位应举办非遗方面的社会性活动如联

欢节、大型展览、趣味活动等(如用猜灯谜的方式了解省内非遗项

目和传承人)。再次,大众媒体的传播。可在电视、广播、网络上

开设专栏和讲座,广泛宣传全省非遗保护的现状和动态,详细介绍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对策

各级保护项目,定期编发工作简报等。以全方位立体方式逐渐在全

社会营造了解、热爱、从事非遗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也为培养新

的非遗传承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谭继和.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与保护概论[j].中华文化

论坛,2011(4).

[2]来源于国家公共文化网,http:

///_d271684653.htm.

[3]江玉祥.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申报[j].绵阳师范学院

学报,2011(5).

[4]来源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http:

///inc/zhanlan/zhanlangailan.jsp?

class_id=02_23.

[5]来源于四川省文化厅网站,http:

//www./zcfg/xgwjzcfg/201104/t20110410_1926.ht

ml.

[6]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工作考量[j].中华文化论坛,2011(4).

[7]蒋玉石.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营销策略研究[j].四川戏剧,

2012(2).

[8]来源于四川旅游政务网,http://www./web/?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对策

jdfwkey=kmvto1.

[9]甘秋霞.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j].名作欣赏,

2010(9).

[10]练红宇.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j].

成都大学学报,2010(3).

[11]谢重阳.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j].技术与市场,

2011(12).

(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编校:张红玲

更多相关推荐:
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样板

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调查日期20xx年4月29至5月2号调查对象广西北路壮剧调查地址广西西林县调查民族壮族调查内容广西北路壮剧1介绍古老而独具魅力的壮剧艺术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一朵艺术奇葩壮剧又叫壮戏是由壮...

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班级61131P姓名宋恒光学号18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

调研报告— 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报告

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报告学院指导教师作者中国梦青春行目录一摘要3二关键词3三正文331研究背景33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433活动准备阶段4331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4332调研专业内容培训4333活动材...

广西河池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

广西河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班级学号姓名目录20xx年4月22日一前言2二正文河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1刘三姐歌谣311简介12历史传说13歌谣现状2壮族蚂虫另虫字旁加另读guai节421简介22发展现状3仫佬...

关于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

丰政协文史委发20xx1号关于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具有地方性群众性特点是地方民间文化艺术内涵的结晶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时间20xx年12月地点泉州地区调查人一概况简介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专题调研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专题调研报告作者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专题调研组来源光明日报时间20xx年12月10日一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状况调研报告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状况调研报告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日益受到政府和民间的重视近年来也开展了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宣传工作但其保护的实际效果究竟如何还应当通过公众对于此的了解以及关注支持程度来看待我国现...

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调查报告

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调查报告调查背景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随着社会的急剧变革经济的急速发展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在文化遗产相对丰富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人们生活生产方式的变革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变迁...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消费行为的调查报告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消费行为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的背景与目的旅游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旅游已成为游客经久不衰最热衷的旅游资源这是因为旅游产品中积淀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承载着民族的心理伦理道德和历史传统旅游者在游览...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专题调研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专题调研报告一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创造积累的重要文化财富它所包括的口头文学及其语言载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3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