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4.5.9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

8月15日至29日,我听取了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和保护、申报保护、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情况,查阅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汇编,先后到 等乡镇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情况,并与部分普查员、传承人、非遗管理人员等进行座谈,广泛了解非遗挖掘和保护方面的情况,同时走访了部分非遗传承人。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认真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为了做好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工作,20xx年10月县文化部门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对全县所有行政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历时10个月的普查。普查中,共获得非遗线索总数近4万条,经过遴选,确定挖掘和保护价值较高的调查项目总数2600多个。其中,民间文学类508个,民间音乐类67个,民间舞蹈类27个,戏曲类36个,曲艺类28个,民间杂技类50个,民间美术类48个,民间手工技艺类388个,生产商贸习俗类105个,消费习俗类116个,人生礼仪类180个,岁时节令类99个,民间信仰类368个,民间知识类108个,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类59个,传统医药类383个,其它90个。完成了《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汇编》县卷和原33个乡镇卷的编辑工作。这次普查工作,得到了省、市文化部门的肯定。同 1

时,通过普查,也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积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请国家、省市保护是我县“非遗”挖掘和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我县“非遗”项目知名度,服务我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借助名人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等有利的条件,县文化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调查整理了40来个具有较高价值的项目,积极争取申请国家、省市保护。到目前为止,刘伯温传说、太公祭已列入国家“非遗”名录;集锦头通、民间八仙戏、民歌已通过省专家级一、二审,有望列入省非遗名录;畲族剪纸、畲族刺绣、畲族民歌、畲族祭祖、畲族医药、畲族“打王” 舞和木偶戏、单档布袋戏、鼓词、陈十四娘娘信俗、“黄坦糖”传统制作技艺、灰塑、米塑、传统民居建筑营造技艺抽梁换柱、吊九楼、蛇伤疗法、南田元宵舞龙、吴成七传说等18个项目列入市非遗名录;畲族服饰、畲族婚俗、畲族三月三、畲族谚语、畲族彩带编织技艺、高机与吴三春传说、养根马灯舞、下垟串灯舞、扦柚球、粉丝制作技艺、乌衣红粬制作技艺、弹棉花技艺、修谱习俗、杨府爷信俗等14个项目已通过市级专家组评审,有望列为市非遗名录。

(三)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延续深厚文脉,通过多样形式组织开展对非遗的传承保护。一是通过举办重大节假日等方式传承,如利用国家森林节、元宵节、中小学生讲刘伯温故事比赛等传承太公 2

祭、南田元宵节舞龙、;举办三月三民族节,展示畲族婚俗、服饰、民歌等。二是通过文字材料集成传承保护。通过对畲族文化的研究挖掘,以及民间故事的搜集整理,先后汇编成《民间故事》、《刘伯温传说普及本》、《刘伯温传说新探》等书籍。三是通过录制音像材料传承保护。先后录制了米塑、木偶戏、花鼓、畲族婚俗、祭祖、民歌对歌等非遗项目。四是通过展示现存实物和制作图片宣传非遗项目。利用文物展览、“文化遗产日”、“中小学生艺术节”等,在全县开展文化遗产巡回展示活动。

二、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逐渐流失。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非遗项目在日常生产生活及社会活动中使用频率日趋减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和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急剧改变,大批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逐渐流失,甚至由于传承人的逝去而濒于消亡。如畲族山歌、畲族服饰、传统婚嫁和民间手工技艺蓑衣制作、纸伞制作、竹篾编制、织布技艺等等正在逐渐消亡;马灯舞、布袋戏、花鼓戏、唱元宝和弹棉花、草布鞋编制技艺等正逐渐被人们所淡忘。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后继无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延续大多靠口传身授,有的仅仅只靠子承父业,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得一些传统工艺不再成为生存的必需,并且现存的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没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再加新的一代对民族传统民间文化缺乏兴 3

趣,因此,非遗因许多民间艺人年逾古稀或相继去世而失传,使得后继无人。如马灯舞、打王舞、吊九楼、鼓词、米塑、灰塑、弹棉花技艺、做圆木技艺等等均已没有传承人,许多非遗项目面临“人亡艺绝”的局面。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淡薄。社会各阶层,包括各级政府,对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认识不到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延续和保持民族基因的千秋大事,是传承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历史责任;认识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需要政府投入的基础性工作。同时,宣传也还没有到位,没有在全社会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力。因此,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多被认为是文化部门一家之事,相关部门、社会团体、广大群众保护意识淡薄,尚处于观望状态。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由于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滞后,于20xx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才刚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我县虽然于20xx年10月对全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普查,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但是目前我县对如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在职责、宣传、人员机构、经费保障等方面还缺乏相应举措,还没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纳入本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4

规划,保护工作仅仅停留于文化系统的部门行为,尚未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局面,缺乏长效保护机制。

三、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和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要营造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氛围。一要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国务院、浙江省《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公共传媒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二要利用传统节日和通过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民族民间文艺节目巡回演出等系列活动,让更多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三要积极引导和动员社会各界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增强保护意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要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长效机制。县政府要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国务院、浙江省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尽快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见,进一步明确政府及相关部门责任。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职责明确、形成合力”的原则,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本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城乡建设规划。要建立专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委员会,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形成以政府为主体、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长效机制。

(三)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要坚持古为今用、辩证扬弃的原则,着眼于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和广大群众 5

的实际需求,对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梳理,实行分类传承保护。对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但由于社会的变迁,不适用当今社会生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或由于没有传承人而濒于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要尽快制定抢救保护措施,运用文字、图片、录音、录像和实物等多种方式给予保存,以便后人研究、传承和利用;对仍然可以传承,或有经济价值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给予支持传承,鼓励民间艺人带徒授艺,加强中青年艺术骨干的培养,使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绝技后继有人、代代相传;对列入国家和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要建设专题博物馆或展示馆,采取各种形式传播和展示我县非遗保护成果,逐步提高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开发利用。要坚持“以保护带动开发,以开发促进保护”的思路,形成经济开发与传承保护的良性循环。一要做好与旅游结合的文章。正是因为有传说、民俗等文化的浸润,山水才有情,草木才传神,旅游才更有意趣。因此,要结合太公祭、刘伯温传说等非遗资源拓展人文旅游市场,要结合畲族婚俗表演、民歌对歌、畲族手工技艺等非遗资源丰富旅游内容。二要做好与产业发展结合的文章。对具有本地特色和经济效益的非遗项目要给予扶持,如粉丝、木偶戏、畲族医药等,做强做大非遗项目,使非遗项目走向市场,让老百姓从非遗保护中受到实惠。三要积极打造融保护传承、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非物质文化产业实体。规划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民俗文化园、文化生态保护区和民间工艺美术、民俗表演一条街。开展富于时 6

代性的民族民间文化的创作、演出、比赛等活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7


第二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说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说要

更多相关推荐:
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样板

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调查日期20xx年4月29至5月2号调查对象广西北路壮剧调查地址广西西林县调查民族壮族调查内容广西北路壮剧1介绍古老而独具魅力的壮剧艺术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一朵艺术奇葩壮剧又叫壮戏是由壮...

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班级61131P姓名宋恒光学号18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

调研报告— 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报告

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报告学院指导教师作者中国梦青春行目录一摘要3二关键词3三正文331研究背景33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433活动准备阶段4331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4332调研专业内容培训4333活动材...

广西河池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

广西河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班级学号姓名目录20xx年4月22日一前言2二正文河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1刘三姐歌谣311简介12历史传说13歌谣现状2壮族蚂虫另虫字旁加另读guai节421简介22发展现状3仫佬...

关于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

丰政协文史委发20xx1号关于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具有地方性群众性特点是地方民间文化艺术内涵的结晶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时间20xx年12月地点泉州地区调查人一概况简介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

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报告

文学院汉风余韵赴徐州开展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实践报告实践报告文学院汉风余韵赴徐州开展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文学院汉风余韵赴徐州开展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实...

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 2 (1)

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日期20xx年4月12至5月2号调查对象托克逊拌面托克逊馕饼调查地址托克逊县城调查民族维吾尔族调查内容托克逊拌面托克逊馕饼基本情况介绍托克逊拌面和馕饼是自古以来在勤劳的托...

调研山东调查报告-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调研

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调研山东调查报告调研单位鲁东大学文学院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具有地方性群众性特点是地方民间文化艺术内涵的结晶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研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研报告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日益受到政府和民间的重视近年来也开展了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宣传工作但其保护的实际效果究竟如何还应当通过公众对于此的了解以及关注支持程度来看待我国现有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专题调研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专题调研报告作者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专题调研组来源光明日报时间20xx年12月10日一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3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