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题报告

时间:2024.4.20

西华师范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第二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考研题目汇总


《马列原著选读》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第二章 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发源地——《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

1.马克思在《手稿》中是怎样论述“异化劳动”和“共产主义”的?对此应作怎样的评价? 答案:“异化劳动”概念是以对人的真正的、符合人的类本质的劳动的认可为其思想前提的。在马克思看来,劳动应当是自由、自觉地,只有这样的劳动才是真正的人的劳动,关于劳动的学说也必须要以这种劳动为核心。这是关于人的科学的一个基本要求。现实中的以及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就是对这种劳动的“异化”。

在内容上,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即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就越贫穷,也就是说,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自身就变为越廉价的商品。

第二,工人同自己的劳动相异化。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关系,决定了工人同自己的劳动过程之间的关系也必然是异化的。在资本主义的经济现实中,由于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过程对于工人来说也就成了一种外在的东西,一种不属于他自身的东西。工人在自己的劳动中无法肯定自己的生存意义,相反,只能否定自己。

第三,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就是要劳动,要自由自觉的劳动。不允许人进行自由自觉的劳动,这是违反人的类本质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这种情况恰恰就发生了。

第四,人同人相异化。在《手稿》中,这第四个异化规定是从前三个异化中推论出来的。在马克思看来,当一个人分别同自己的劳动产品、劳动活动和类本质处于异化、对立状态的时候,这些东西必然属于另外一个“他人”。

对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的评价如下:

首先,从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异化劳动理论的提出无疑是马克思世界观成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开启了马克思的理论视角向现实的经济生活领域深入的先河,为其以后的思想向历史唯物主义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异化劳动理论又标志了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观的一定程度上的克服和超越。

其次,从当时理论界在异化问题上的思想水平来看,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的思想深度也是很突出的。在与马克思同时代的思想家中,对“异化”概念研究得最深入的要数青年黑格尔派的成员之一赫斯了。赫斯提出了“金钱异化”的观点,但马克思对“异化”的理解却是明显超越出赫斯的水平的。在马克思看来,金钱、货币的异化根源于私有财产的异化,根源于劳动的异化。在当时的哲学理论界,马克思的这种解释显然是对“异化”的最深层阐释。 最后,以科学的唯物史观为参照物,我们也应该看到,马克思《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缺陷:第一,尽管赋予了人的类本质以劳动的内涵,但异化劳动理论本身还是以人的一种理想状态作为自己的理论出发点的,本质上仍未脱离伦理人本主义的范围,抽象的东西仍然是其理论的主体。第二,异化劳动理论把私有制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解为理想劳动和异化劳动的矛盾,还没有深入到私有制社会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矛盾的层次,这说明它对社会结构的分析依然是前科学的。第三,异化劳动理论把人类的历史理解为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及其扬弃的过程,把人类的解放理解为异化的消除、人向自己的类本质的复归,这样的理解显然跟唯物史观的结论还相距甚远。

《手稿》中,马克思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阐述其共产主义观的:

第一,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在《手稿》中,“共产主义”是作为“异化劳动”的对立面来设定的。在“异化劳动”的部分,马克思已经明确地说明,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手段及其必然结果,因此,在马克思看来,作为异化劳动之消除的共产主义当然应当把对私有财产的扬弃作为其核心的内容。

第二,共产主义作为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只抛弃私有财产身上体现出来的异化关系,而不抛弃物质财产本身。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不是虚无主义,它不会抛弃人的对象化劳动的物质成果,即人类文明的物质成就,它只抛弃附着在这些物质成果之上的异化的关系。共产主义者不是禁欲主义者,他们也要占有财富,只不过是作为类的人来占有这些财富而已。 第三,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界、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对人的自我异化的彻底扬弃,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它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

第四,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基础和理论基础存在于私有财产的运动之中。在马克思看来,私有财产的统治使工人越来越穷,无法继续生活下去,因而只能起来革命,这就是私有财产的运动给共产主义提供的经验基础;私有财产又是作为异化劳动的结果而出现的,就劳动而言,它不可能一直处于异化的状态,异化劳动总会被克服,这就需要共产主义来完成这一根源于人的类本质的历史使命,这是私有财产的运动给共产主义提供的理论基础。 对《手稿》中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观的评价如下:

首先应当确认的是,马克思《手稿》中的共产主义观点也同样带有无法抹去的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思维色彩。共产主义之所以是必须的,也并非因为它和历史的客观规律相一致,而是因为它与人的理想本质的要求相一致。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马克思对共产主义观的理解中,也包含一种从现实经济事实出发的科学的思维逻辑,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对现实的劳动的客观作用的重视。(2)在认识论的向度上对客观对象在人的感觉形成中的作用的重视。(3)对经济因素在社会形态中的作用的重视。

2.《手稿》中的“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两个概念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马克思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理解?

答案: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是一个环节、一种原则,即扬弃私有财产的环节,人的类本质复归的原则,对于处在私有制下的人来说,共产主义是其最近的将来必须要达到的一种形式,这是他真正成为类的人的一个前提条件,但共产主义还不是人类社会的真正形式,还不是人类的最终发展目标。《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一个“社会主义”的概念,在他看来,只有社会主义才是这样的一种社会形式。社会主义的历史是真正的人的历史,而共产主义只是人向自己的类本质的复归的历史,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把它看成是社会主义的准备史。社会主义中的人跟异化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包括对异化的否定关系,而在共产主义的环节上对异化的否定恰恰是其主要的内容。

在《手稿》中,马克思在思想的总体基调上是采用了费尔巴哈的方法的,因此,在他看来,共产主义阶段上的人因为还没有达到从自身出发证明其真实存在的程度,所以还不能算是真正的类的社会形式中的人,只有社会主义,才是这样的一种社会形式,人们在其中用不着他物的中介就能证明其自身的真实存在。在马克思这里,“社会主义”、“社会”、“类”这三个概念是处在同一个人的本质的实现层次上的。

3.在《手稿》中,马克思的世界观处于什么样的发展水平?为什么说《手稿》是马克思正确世界观的发源地?

答案:从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异化劳动理论的提出无疑是马克思世界观成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开启了马克思的理论视角向现实的经济生活领域深入的先河,为其以后的思想向历史唯物主义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异化劳动理论又标志了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观的一定程度上的克服和超越。

因此,《手稿》是马克思正确世界观的发源地。

4.《手稿》中,马克思是怎样理解人的价值问题的?在价值观上,《手稿》在哪些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

答案:马克思在《手稿》中对人的价值问题的理解是理论立足点上的抽象人性价值论,加上批判对象上的经验论这两者的统一。

以科学的唯物史观为参照物,我们也应该看到,马克思《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缺陷:第一,尽管赋予了人的类本质以劳动的内涵,但异化劳动理论本身还是以人的一种理想状态作为自己的理论出发点的,本质上仍未脱离伦理人本主义的范围,抽象的东西仍然是其理论的主体。第二,异化劳动理论把私有制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解为理想劳动和异化劳动的矛盾,还没有深入到私有制社会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矛盾的层次,这说明它对社会结构的分析依然是前科学的。第三,异化劳动理论把人类的历史理解为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及其扬弃的过程,把人类的解放理解为异化的消除、人向自己的类本质的复归,这样的理解显然跟唯物史观的结论还相距甚远。

5.在对历史主体的认识上,《手稿》达到了怎样的理论水平?马克思是怎样理解“类”和“社会”这两个概念的?

答案:异化史观对人的本质、人性、历史主体、社会等概念的理解是唯心主义的。这种理论不是把人置于现实的社会关系及其历史发展之中,而是从所谓的人自身出发,孤立地、抽象地考察人性,把观念性的人性当成了人的本质内涵,其结果必然是如马克思所说的“把整个历史变成意识发展的过程”。

6.如何正确评价所谓的“社会主义异化论”?

答案:前几年,由于党风和社会风气方面的原因,我国国内理论界有人提出了“社会主义异化论”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不仅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异化,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异化,“异化是社会主义一切弊病的集中体现,是对社会上大量存在的丑恶现象所能给予的最科学的说明”。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首先,从异化概念本身的内涵来看,在思想史上所有使用过这一概念的思想家对这一概念的内涵都有两个明确的界定:第一,异化必须是异己化。第二,异化是母体自身所无法克服的。因此,如果承认社会主义社会的异化论,那事实上就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不加区别地等同了起来。而社会主义社会尽管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该出现的问题,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跟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也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其次,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的角度来看,马克思的“异化”概念是特别针对私有制社会来使用的,至于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从未用异化来加以解释。由此可见,把社会主义下的非对抗性的分工和私有制下的对抗性的分工混淆起来,认为既然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分工,因而就必然存在异化的看法,是不符合马克思的本意的。

再次,从现实的实践看,“社会主义异化论”的观点是起不到任何积极作用的。如果把一些消极现象仅仅归结为社会主义的异化,那么,这只能把复杂的社会问题简单化,把具体的问题抽象化,这在认识上无助于推进对真理的追求,在实践上无助于促进对问题的解决,因而,这样的观点是不足取的。

第三章 “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怎样理解《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实践观点的提出在马克思世界观的发展史上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

答案:对于马克思来说,《提纲》的转折是巨大的。马克思首次提出了实践的世界观思维方法,这标志着马克思已经找到了解开困扰他思想的疙瘩的钥匙。按照这种新的世界观,世界在本质上就是人的实践活动,人与外界客体在世界中是以实践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人类的社会历史既不是精神发展的历史,也不是事物客体的机械运动的历史,但它也不是对人类的精神、价值以及客观对象的抛弃,它是以人的实践的方式把上述主体与客体两方面的因素统一在一起的过程。通过实践,人在改造外部对象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活动方式,从而体现

了人作为主体的价值的不断实现。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这必然要通过生产关系的革命来完成,共产主义是人类主体价值的真正实现,而历史的意义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在这一理论维度上,实践又具有革命的批判的意义。

因此,随着实践世界观的诞生,便出现了一种新的精神即现实的、实践的人文精神,一门新的科学即关于社会历史的真正的科学。在世界观维度上的实践的立足点为马克思得出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概念及其分析方法直接打通了道路。

2.与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哲学世界观相比,马克思的《提纲》中以实践为基础的世界观的根本特点是什么?

答案:费尔巴哈的哲学主要是用来批判宗教神学的。在宗教中,神具有独一无二的自明性,费尔巴哈的哲学为了达到批判宗教的目的,用自然界和人代替了神的地位,因此,在费尔巴哈看来,外界事物和人即整个感性世界时独立自存的。这就等于把现实世界看成了一个凝固的客体。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来看,这显然是直观的。进一步来说,费尔巴哈理论的目的也并没有向他发出实践式思维的呼唤,作为对神性的批判,费尔巴哈只需指出神的观念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就可以了。费尔巴哈除了宗教批判之外,就是忙于建立他的爱的新宗教了,这就更不需要实践式的思维方式了。因此,从这点也可以看出,费尔巴哈的世界观理论水平是其理论目的之必然。

在谈到唯心主义的观点时,马克思说它们“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这句话同样也点出了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根本特性。当然,对此我们也不能作机械的理解。唯心主义者不是不承认外界对象的真实存在,而是仅仅把对象看作是一种现象,他们认为,在现象的背后隐藏着的是它的本质即精神。主观唯心主义者把这种精神理解为个体的主观精神,客观唯心主义者则把它理解为绝对的客观的精神。黑格尔就是一位客观唯心主义者,在他看来,在作为现象的世界历史的背后存在一个世界精神,是它在推动着真实历史的前进。既然如此,正像马克思所说的,他就当然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本身了。

3.马克思在《提纲》中是怎样理解人的本质问题的?与费尔巴哈的哲学人本主义相比,《提纲》在人性论上的理论特点是什么?

答案:费尔巴哈的人性论是以哲学人本主义为思想基础的,在他看来,人的根本特性是他的直观存在性。对人性的这种理解决定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必然是半途而废的。对宗教的批判是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主要运作场所。与18世纪的唯物主义相比,费尔巴哈在宗教问题上的思想的确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他不再把宗教仅仅理解为无知和愚昧的产物,而是看到了宗教产生的世俗基础。然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到此为止了。在指出了宗教的世俗本质之后,费尔巴哈唯一能做的就是鼓吹一种“爱的宗教”,作为对现实世界的异化的修复,这是他的人性论之必然。费尔巴哈没有也不可能从“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的角度来说明世俗基础本身异化的原因。

相比之下,马克思的人性论是以实践观为基础的,在现实实践活动中的人当然不可能只是一个感性的、直观的存在。因此,在马克思看来,在指出了宗教异化的世俗基础之后,就是从实践关系的角度对世俗世界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作出科学的分析。在这之后,实践本身的革命性、批判性特征决定了异化的世俗世界必然要“在理论上受到批判,并在实践中受到革命改造”。

马克思把人的本质视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对于这一思想,我们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理解:

首先,人的本质是个体性和个体超越性的辩证统一。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人既是个体的又是社会的。在这一问题上要反对以下两种倾向:一是完全脱离个人的倾向。二是完全脱离社会的倾向。

其次,人的本质是现实性和潜在超越性的辩证统一。任何一个个人都处在现实的社会关

系之中,因而,在他的身上必然体现着当时社会关系的特征。这就是人的本质的现实性的一面。现实的社会关系本身是处在一个不断的发展更新过程之中的,并且,发展的根源还直接来自于它本身。这就预示着人的本质中必然还同时拥有超越现实性的一面。

再次,人的本质是恒定性和变动性的辩证统一。马克思的实践观点认为,人的本质既不是捉摸不定的,也不是固定、僵死的。社会关系一方面具有恒定性,这是一个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变动性,这是社会得以发展,历史得以延续额基础。历史的价值与意义也正是从人的本质的这种恒定性和变动性的辩证统一中体现出来的。

4.怎样理解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世界观在党性与科学性的关系问题上的辩证统一? 答案:新唯物主义是把与无产阶级利益直接相联的革命性视为自己的核心特征之一的。这里实际上点出了新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与党性、世界观与方法论之间的辩证关系问题。在马克思看来,唯物主义一旦深入到社会历史领域,那么,它只有与无产阶级的利益联系起来,把改变资本主义这一旧世界作为自己的基本理论任务,它才可能具有科学性。这是唯物主义学说的科学性与党性的相互结合问题。任何超越于这种党性之外的科学性都将是不可能的。 另外,如果不把改变世界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不把唯物主义理解为一门改造世界的学问,那么,即使是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解释的问题上,它也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答案。放弃改变世界的使命,就是放弃了实践的哲学观,没有了实践的观点,对世界的任何哲学解释都将是不科学的。

5.如何运用唯物辩证法研究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问题?

答案:当下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有机体。这从反面提醒我们以下这点的重要性,那就是 什么是中国当代性问题的研究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或者说,对马克思哲学与当代性对接模式的研究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这一方法的核心就是唯物辩证法。马克思当年之所以超越其他的思想家,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角度抓住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本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运用了彻底的唯物辩证法。

我们今天在分析马克思哲学与当代性对接的理论支点的时候也要采取这种方法。那些凭着主观想象随意设置一个理论支点,并从这样的支点出发来解读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的做法显然无法证明其所设置的理论支点是正确的。因此,在探讨马克思哲学与当代性的对接模式之前,我们必须首先做一件事情,那就是运用唯物辩证法来研究一下中国当代性的内涵到底是什么。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德意志意识形态》

1.为什么说“现实的个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它与资产阶级自由派的“经济人”以及抽象人道主义的“自然人”的区别何在?

答案:任何历史观的前提必须是人,因为历史只能是人的历史。但是,现实的人总是受到历史条件限制的,因而只能是历史的存在。唯物史观正是建立在这一设定的基础上,马克思在谈及此时写道:“这种观察方法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的人。”

说人要受历史条件的制约,这不是主观的杜撰,而是任何经验都无法推翻的基本事实。这种制约大致上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基础,另一个是历史基础。这些限制总起来说就是生存条件。生命只有在这些具体的制约中“冲动”,历史只有在这些具体的条件下“创造”,否则,就不是现实的人,而只是想象的、抽象的人。

毫无疑问,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个人”的论断首先针对着“思辨的个人”。虽然,整个德国古典哲学在人的问题上有许多重大突破,但是在黑格尔那里,人被归结为“绝对精神”,这引发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批判运动。显然,看起来很抽象的哲学批判,其实蕴含着变革现实的探索。但是,他们却始终未能离开黑格尔哲学的基地。

黑格尔及青年黑格尔派的这种抽象只是非历史性的,也就是说这种个人不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并通过一定的历史活动形成的,而是可以无条件地存在;从方法论上说,这类哲学都以某种“纯粹的人”(即“原人”)作为自己的分析起点。

另一种情况是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的论断。他们的出发点不是“思辨的个人”,而是“经验的个人”。这种“人”不是脱离物质生产活动、离群索居或沉溺在幻想中的“观念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关系中(如“分工”和“交换”),从事现实经济活动的“经济人”。当代实践表明,要证明马克思主义“现实的个人”同国民经济学的“经济人”根本不同并不容易。随着时代的推移,“思辨的个人”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的中心,而“经济人”却仍在扮演着我们这个时代的主角。因此,发掘“现实的个人”对国民经济学“实证的个人”的批判意义,是当今时代的要求。

2.如何理解“一切历史的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方式的矛盾?”

答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认为,只要从现实的个人出发,也就是从人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出发,个人就必然要同自然、社会发生一定关系,形成有机整体,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个人和自然、个人和他人的统一性问题只有在物质生产方式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

由于人们必须通过和自然界的物质交换才能满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因而进行这种物质变换的能力和方式必然是第一位的,它决定着人们的其他关系和活动。

因此,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川流不息的源泉,是社会日新月异的动因。由于生产力有一种不可遏制的、永不满足的发展势头,因而把任何一种社会关系或社会制度永恒化的企图都注定要落空。

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矛盾运动规律的发现,使得当时最为令人困惑的两个历史之谜得到了合理的解决:一是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问题,另一个是人的本质和异化问题。

3.如何正确把握“异化”和唯物史观的关系?

答案:如果说,在“异化劳动”的框架中对于资本主义的历史合理性难以做科学的分析的话,那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着眼于生产力和交往关系的矛盾运动,马克思已能非常充分而准确地对资本主义的历史功绩,以至它如何为共产主义实践准备了条件这一难题加以分析。他指出,科学共产主义的产生、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都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通发展为前提的”。

如果说,在“异化劳动”中由于马克思把“异化”归结为“人的自我异化”因而具有思辨色彩的话,那么在这里马克思已对“异化”的实质有了十分确切而实在的说明。在他看来,异化无非是指在分工和私有制条件下(通过大工业和竞争)而形成的社会化生产力和交往关系,由于完全和劳动者个人相脱离而变成一种盲目的社会力量,从而成为劳动者无法驾驭的外在力量这样一种情况。因此,消灭异化的出路,就不能仅仅靠改善物质生活条件,重要的是通过个人的联合,重新驾驭巨大的社会生产力。

总之,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用现实的社会分工取代了思辨的哲学批判,因而导致了在“异化”问题上的一系列根本性变化。

4.存在和本质的对立究竟是虚幻的假设,还是真实的社会矛盾?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

答案:人的存在和本质并非直接等同,而是在历史发展和变化中有条件地相统一。人的存在即人的生存条件、活动方式等,而人的本质则是人的需要以及对这种需要的自觉意识。人的需要通过人的活动来满足,而需要的更新又推动人们不断地去改变现有的生存条件。这就是实践的革命本性,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由此可见,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后,并没有根本否定存在和本质的对立,而是把它纳入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矛盾中,用生产力和交往方式的冲突加以说明。但同时,存在和

本质的对立也仍保留着其独特的意义。如果说,生产力和交往方式的冲突是从根源上、从客观趋势上分析社会运动的机制的话,那么存在与本质的对立则主要从个体发展上、从主体感受上揭示社会变革的机制。

5.马克思恩格斯是何种意义上揭露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应当如何全面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概念?

答案:历史上的统治阶级(都是剥削阶级)在其革命时期或上升时期,其特殊的阶级利益还未完全分化为同广大劳动者根本对立的利益,因而总是作为人民利益的代表登上历史舞台,并以较具人民性的思想观念获得了群众的认同。然而随着其特殊阶级利益的形成和扩展,其意识形态观念必定与社会现实形成巨大反差,意识形态的虚幻性便应运而生。这种虚假性来源于现存社会普遍利益的虚幻性,来源于大多数人的生存条件与其需要的对立。但是,即便是在这个时候,意识形态的虚幻性也不应理解为一堆骗人的谎言,而应理解成它为现实中苦难的人们提供了一种虚假的安慰。

由此可以得出两个结论:第一,意识形态并非注定就是虚假的观念体系,只有当其维护一种已经过时的社会制度时,它才表现为虚幻的观念。第二,把被意识形态所颠倒的现实世界再颠倒过来,只能诉诸现实的革命实践。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界定也并非那么单一。“虚假的观念体系”无疑是其基本含义之一。“意识形态”的虚假性的基本规定无疑指其“颠倒性”,就是说,它根本颠倒了存在和意识、生活和观念的关系,不是从生产、生活和实践出发,而是从幻想的观念出发,甚至以观念代替现实。

除了“虚假的观念体系”外,《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关于意识形态的含义至少还有两种:其一,指统治阶级的思想,亦即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因而它必定构成现存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的一部分。简单地说,作为统治阶级思想的意识形态,实际上就是“制度化的思想体系”。其二,指革命阶级的阶级意识,亦即每一个领导革命的阶级借以认清使命,团结群众的思想观念及口号,因而它又必定是每一种革命得以成功的舆论基础。既然革命意识形态总是同人类的普遍利益或共同利益相联系的,因而其变化发展也就有一定的规律性。

第五章 科学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基础——《共 产 党宣言》

1.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阶级斗争学说和阶级斗争方法有何特点?《共 产 党宣言》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如何体现这些特点的?

答案:历史唯物主义在分析历史结构时发现:除原始形态的社会外,迄今为止的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正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直接动力。

第一,资本主义社会中对立的两大基本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以往历史的产物,同样,随着历史条件的改变,这种对立也必将失去其基础。这就是说,资本主义作为私有制的最高和最后形态,在它之后,必定是无阶级对抗的共产主义社会。历史证明,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工人不断觉醒,他们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愈发成熟。不仅如此,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趋势,不同于以往历史上的阶级斗争,并非简单以一个阶级的统治取代另一个阶级的统治,其最终结果,是消灭阶级。因而无产阶级的胜利也就是阶级消灭的开端。

第二,资本主义的两大阶级对立的必然结果是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这是由两个阶级的阶级属性所决定的。这就是说,社会化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本性,这一本性同大工业的发展趋势和新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完全一致。不仅因为只有在彻底消灭私有制和阶级的条件下,无产阶级的解放才能实现,而且因为只有在消灭私有制和阶级的条件下,通过联合起来的个人,才能真正驾驭社会化的大生产,根除私人占有制下对社会化大生产的破坏。从这个意义上说,无产阶级的胜利就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胜利,因而这一结果是必然的。

第三,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特点是阶级关系日益简单化,即整个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化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种特点表明,人类社会消灭阶级的条件

已日益成熟。因此,无产阶级真正的解放就是消灭阶级,解放全人类,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2.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如何?你认为这一思想在今天具有什么现实意义,应当如何坚持?

答案:概括起来说,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包括以下三方面基本内容:第一,无产阶级专政就是使无产阶级变成统治阶级,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通过国家形式对整个社会实现领导;第二,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的实质是人民民主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既是对资产阶级反抗的镇压和对剥削阶级的改造,又是根本区别于资产阶级民主的新型民主形式;第三,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就是消灭一切阶级,进入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因此,从根本上说,它是人民群众自己教育自己的政治形式。

我们应当承认,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当家作主确实是历史从未有过的创举,要真正实现难度太大。但是,这并不能证明国家就永恒存在。恰恰相反,正因为无产阶级专政要开辟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所以必须突破西方式的民主。我们知道,当代西式民主理念概括起来就是“投票的民主”、程序的民主。其所仰仗的投票活动,由于总是以金钱力量为后盾,以利用和操纵群众情绪为手段,因而并不能真正代表民意,而广大下层民众在其中往往只扮演着“沉默的大多数”的角色。实际上,投票绝不是表达民意的唯一方式,社会调查、民主协商和评议等往往能更好地体现民意。但是,比起竞选一类轰轰烈烈的“作秀”,它需要真正地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和学习群众,因而艰难得多。可见。问题绝不像西方学者所说的那样,不存在实质民主,只有形式民主。关键在于有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而这个党只能是以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的共 产 党。只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世界历史使命的分析不能推倒,把无产阶级专政同民主对立起来就没有根据。

3.马克思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是如何论述社会主义的科学性的?从今天的实践者看,其有生命力的内容是什么?结合个人体会。谈谈你对社会主义科学性的认识。 答案: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奥秘及其发展规律,直接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

第一个伟大发现——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引起了整个世界观的根本变革。

恩格斯在分析科学社会主义社会基础时,形成了这样一个观点,即任何思想体系都是一定阶级要求的表达,而科学社会主义则是无产阶级解放的思想武器。他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是在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制度后创立起来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以后,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发展起来,当“新的生产力已超过了这种生产力的资本阶级利用形式”,巨大的新的生产力便和限制它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冲突,这种冲突标志着新的生产力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发展到不相容的地步,标志着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日益激化。因此,科学社会主义的任务就在于研究这两个阶级的矛盾及其相互斗争的规律,为无产阶级指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革命道路。

第二个伟大发现——剩余价值学说的建立,揭示了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剥削的奥秘和对抗本性。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现了剩余价值,从而彻底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及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恩格斯指出,对无偿劳动的占有是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基本形式。由于资本是以追逐剩余价值为本的生产方式,因而它不可能根本解决其发展过程的两极分化和人的异化问题。随着资本主义的拓展,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将日益激化。这种矛盾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4.《共 产 党宣言》是如何论述共 产 党的性质和作用的?结合今天的实践,谈谈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方面有哪些值得注意的经验教训?

答案:首先,共 产 党必须作为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的组织,才能担负起领导这场斗争的使命。迄今为止的社会政治运动的事实告诉我们,近代社会以来的政治斗争必然是政党政治,而工

人阶级要争取自身的解放,没有自己的组织是不可想象的。只有通过党的领导,工人阶级才能组织成为阶级,团结起来为本阶级利益而进行自觉的斗争。

其次,共 产 党必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才能担负起领导的责任。共 产 党人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城和一般结果”。只有他们不仅代表而且坚持着运动的未来。因此,只有共 产 党才能胜任领导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并且也只有在其指导下,无产阶级解放才能取得彻底的胜利。

5.为什么说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没有从根本上推倒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本性的论断?

答案:不可否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变化,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变革而产生的社会经济的新的发展。但是,他们大都从技术论的角度,将经济发展、社会的发展直观地归结到科学技术之上,而完全撇开了生产关系问题和社会制度的差异。这样,他们在实际上就回避了当代的基本矛盾,即邓小平所概括的、表现为“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的“东西”(指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南北”(指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关系)矛盾。脱离了这样一种宏观视野,哪怕是再天才的机巧,也显得与实际距离太远,因而缺乏生命力。

当代的历史是否显示了超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对立的发展趋势?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起码证明不了这点。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给人类所带来的黑暗,无不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本身不可克服的矛盾所造成的。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在科学技术革命进城中的矛盾,正以最成熟的形式表现出来。科学技术革命不仅在已经扩大的基础上不断再现传统的社会对抗,而且正在产生着新的对抗。相反,摆脱了私有制关系自发性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之一,就在于其为科学技术进步问题的有效解决,为科学技术成果的合乎理性和人道的利用,创造了前提。

第六章 完整准确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费尔巴哈论》和《历史唯物主义书信》

1.如何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和价值?如何阐发马克思学说中最富生命力的思想?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但是,这种变革的实质究竟是它的体系还是方法?这个问题虽历经多年争论但至今难有共识。

有些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西方知识传统中继本体论、认识论变革之后的一次存在论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像其他现代西方哲学那样,是从一般意义上的人及其生活世界出发来阐述哲学的内涵的。我们认为,上述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强调方法和拒斥体系哲学并不意味着必然否定世界观式的思维方式。恩格斯在晚年《历史唯物主义书信》和《费尔巴哈论》中曾经强调,他和马克思所阐发的新唯物主义既不是教条,也不是公式,而只是方法,即研究问题的指南;同时他也突出地阐发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借以根本区别唯物主义世界观与唯心主义世界观的界限。

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结束了历史领域内的哲学”,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把自己的学说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的本质是实践的方法,即彻底的唯物主义方法。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并不追求那种大而全的哲学体系,而是把重点放在对以实践为基础的基础方法论的阐述上。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种思路才能真正达成世界观与方法论的辩证统一。作为科学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功能就在于从历史的具体的社会规定性出发,深刻认识和把握现存社会秩序的本质和发展趋势,作为改变现实世界的指南。

2. 如何看待马克思不同著作或同一著作中不甚一致的情况?如何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 答案: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阐述唯物主义历史观时,在不同的阶段,他们的工作的侧重点会有差别,这是正常的。并且作为一种全新的世界观不得不面临它的敌人的挑战,在论战过程中突出某一具体的方面,在特定的条件下,这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

也是应当的。但是,在理解、掌握和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将之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时这样显然是不够的。因此,恩格斯劝告青年们要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原著,不要热衷于第二手的材料。

要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我们的历史观首先是进行研究工作的指南”。这正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最恰当的评价,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马克思主义就开始为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服务,而且由于它的科学性,它成为了工人阶级实际斗争的唯一科学指南。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实际工作的方法和指南,它并没有穷尽具体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问题。即使在社会科学领域,它也只是提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各个具体社会形态下的社会发展的各种现象及其特点、规律等问题尚有待于各门具体学科的进一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其作为指南的意义。

第二,作为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实际工作指南,对它的任何误解,都可能导致巨大的实践错误。因而,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就显得更为重要。这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的前提,也是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实践的首要原则。

3. 如何理解经济基础及其“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精神文化等上层建筑能否起到决定作用?为什么?

答案:恩格斯指出,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时社会存在的基础,是一切历史活动的第一个前提,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最基本的观点。但是它是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说的,指的是经济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源泉和最后决定力量,但不都是最直接的原因,更不是唯一的原因。因为经济状况固然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的还有上层建筑中的各种因素,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因素主要规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上层建筑的这些因素,本身是经济基础的反映,是派生的东西,没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的作用,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就无从表现,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无法实现。

因此,上层建筑不能起决定作用,但能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

历史证明,经济状况不是自动发生作用的,而是人们自己创造着自己的历史,人们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施加影响。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又受一定环境的制约,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只能在既有的现实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 恩格斯仅以国家权力为例,指出其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有三种情况:(1)可以沿着同一方向起作用,促进经济发展;(2)可以沿着相反方向起作用,破坏经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权力迟早是要崩溃的;(3)在某种程度上暂时扭转经济的发展方向,或者把它推向前进,或者把它拉向后退,但最后还是归结为前两种情况中的一种。这三种情况对上层建筑的其他组成部分是同样适用的。

4. 为什么说历史唯物主义并没有取消个人意志在历史中的作用?为什么历史唯物主义更重视人民的意志?

答案:恩格斯指出,“历史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但历史规律又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唯物史观肯定了人们的意志、动机、愿望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但是,它们并不是最终的决定性的力量。在历史事实的背后,客观经济发展规律在起着支配作用。历史的一般规律总是体现在人们的意志和力量的相互作用之中。因为历史的最后结果,总是在许多单个人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 恩格斯用力的平行四边形作为比喻。力学上的平行四边形表示力的合成。历史的发展就有无数的平行四边形,无数个人意志相互冲突,互相抵消,其最终结果,往往都和个人预定的目的不一样,就像无数四边形最后得出的合力线,这条合力线和其中任何一根线都不一致。这个比喻生动地说明了历史规律与个人意志的辩证关系。

恩格斯把唯物辩证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范畴运用于历史领域,说明个人意志和历史必然

规律的辩证关系。

以历史上曾出现过各种各样起突出作用的人物为例,他们对历史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但他们对历史必然性来说,仍然是一种偶人现象,不能起决定作用。伟大人物的出现是时代的产物和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最终取决于经济的必然性。只是,这个伟大的人物出现于何时、何地,这是由偶然性因素决定的。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及其在当代的实践——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有关著作

1.如何在实践观的把握上分清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界限?

答案: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前人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优秀成果的,对实践概念作出了科学的规定。马克思发现实践活动具有一种矛盾的本质:既是具有物质力量的现实的感性活动,又是体现着人的主观意志、理想追求的有意识的活动。因此,对于实践必须从人的能动性和客观世界的物质性这两个方面统一起来加以理解。在马克思看来,实践作为有目的地改造世界、变革现实的社会性的感性物质活动。马克思主张把对于包括人在内的整个世界图景的认识和把握必须置于实践的基础之上;他强调指出“人的思维的真理性”,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不仅在理论上确立了实践的基础性地位,而且强调理论要与无产阶级的伟大实践结合起来,承担起“改造世界”的历史任务。

列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列宁看来,实践首先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地活动;其次,它是改造世界的活动,即按照主观意图改变现实世界的活动。列宁还进一步论证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他认为二者比较起来,实践是基础,认识是实践的产物,是实践的一部分,实践包括认识。

继列宁之后,毛泽东在《实践论》中也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做出重大的理论贡献。《实践论》在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基本前提下,突出强调实践的观点,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所要解决的理论任务是为什么和怎样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2.如何理解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中有决定意义的东西?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答案:辩证法是整个马克思学说的“根本理论基础”和“活的灵魂”。马克思恩格斯是运用辩证法解决现实问题的典范。在他们之后,列宁和毛泽东都深入研究和探讨过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问题,并把它运用于革命的实践。

作为跨世纪的伟大人物,列宁自觉地把源自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历史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灵活地、创造性地用来指导相对落后的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成功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的历史性转折。

毛泽东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并创造性地把它运用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去。在丰富的独特的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继承和吸收了马克思恩格斯特别是列宁的辩证法思想,毛泽东写出了《矛盾论》这部不朽的杰作。在《矛盾论》中,毛泽东对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和发挥,深刻揭露和批判了教条主义者的形而上学思想方法,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特别是对立统一学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毛泽东指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宇宙观。辩证法的宇宙观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断运用和变化发展中,其根源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的内部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而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是事物发展的外因、第二位的原因。因此,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这两种宇宙观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和实质。毛泽东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弄清楚它所包含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就在根本上懂得了唯物辩证法。

3.如何理解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的同一?

答案:列宁在哲学笔记中突出地强调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说明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是一致的。他以《资本论》为典范,指出个别和一般的对立统一是理解辩证认识的关键;正是这种对立统一贯穿于《资本论》的整个逻辑过程,使从抽象到具体的认识方法得到充分的体现。列宁进一步阐述了人类认识道路的矛盾性,强调人的认识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因此,辩证法应当适用于和运用于认识论,辩证法与认识论是一致的。我们从这里也可以对列宁关于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同一的思想体验得更加深刻。

4.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内在逻辑?

答案:毛泽东坚持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深刻分析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社会状况,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的原则,又密切结合中国社会的具体实际,揭示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阐明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是中国共 产 党人的伟大创造,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的结合。

新中国成立后,我党继续高举“实事求是”这面光辉的旗帜,卓有成效地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这具体体现在: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科学设想。随后,他进一步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学说,对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形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由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新为全党所接受。我们党一方面系统地回顾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已走过的历程,果断地结束过去;另一方面则提出了改革开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历史任务。这样,我国的社会主义才又重新走上了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

5.毛泽东是如何阐述矛盾规律的?掌握矛盾问题的精髓有何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答案:毛泽东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并创造性地把它运用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去。在丰富的独特的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继承和吸收了马克思恩格斯特别是列宁的辩证法思想,毛泽东写出了《矛盾论》这部不朽的杰作。在《矛盾论》中,毛泽东对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和发挥,深刻揭露和批判了教条主义者的形而上学思想方法,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特别是对立统一学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首先,《矛盾论》对作为辩证法实质和核心的对立统一规律作了深刻的发挥。

毛泽东指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宇宙观。辩证法的宇宙观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断运用和变化发展中,其根源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的内部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而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是事物发展的外因、第二位的原因。因此,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这两种宇宙观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和实质。毛泽东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弄清楚它所包含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就在根本上懂得了唯物辩证法。 其次,《矛盾论》系统论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及其相互联结,揭示了矛盾问题的精髓。

毛泽东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矛盾的两个既相区别又相联结的特性。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着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和普遍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第三,《矛盾论》还特别深入研究了矛盾特殊性的三种具体情形,阐明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以及矛盾对抗的基本理论。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是指事物矛盾地位的特殊性问题,毛泽东指出,在复杂的事物发

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的存在,这些矛盾在事物发展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平衡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指矛盾各方的地位的特殊性问题。无论什么矛盾,矛盾的诸方面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对抗问题是矛盾斗争形势的特殊性问题。矛盾的斗争是普遍的、绝对的、无条件的,但它的具体斗争形式则是各具特殊性的。

第四,《矛盾论》汲取了经典作家的有关思想和论据,并在总结中国革命斗争经验的基础上,具体地阐明和发挥了矛盾诸方面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

《矛盾论》集中研究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关系,提出了矛盾问题的精髓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更为重要的是,《矛盾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实践中,仍然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6.《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述评。

答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的突出贡献是,坚持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来观察社会主义社会。

首先,在肯定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的前提下,毛泽东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其次,他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主张用不同的方法来予以解决,并进而从人民内部矛盾的性质、表现、根源、处理方法等诸多方面进行论述,得出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涯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科学结论。就整体而言,毛泽东的这些看法都是别开生面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

但是,也应当看到,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理论上存在不足。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毛泽东虽然指出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仍然存在着矛盾,但他在说明这些矛盾时,既有脱离我国现实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和状况的倾向,又未能自觉地意识到从斯大林以来一直沿袭的社会主义观念的缺陷性。

第二,毛泽东虽然提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问题,但他既没有把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和完全意义上的阶级社会中的阶级斗争加以区别比较,也没有对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产生根源、具体表现形式、主要特点、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细致系统的分析。

第三,毛泽东虽然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提出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概念,但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却始终没有点明。

7.邓小平是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为什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答案:邓小平运用科学的辩证思维方法,从三个不同的逻辑层次上提出了“完整准确”说、“精髓灵魂”说和“继承发展”说,从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富有创见地界说了马克思主义,为坚持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奠定了牢固的思想理论基础。

第一,针对“两个凡是”的“左”倾错误思想,邓小平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真理的具体性与条件性的基本原理,从积极的意义上提出了“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著名论断。邓小平的“完整准确”说不仅全面深刻地再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同时也预示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变化了的历史条件下必将得到长足发展的广阔前景。

第二,在“完整准确”说的基础上,邓小平进一步提出了“精髓灵魂”说。他反复指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灵魂”。提出“精髓灵魂”说,把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统一起来,是邓小平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取得的最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

第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和不断深化,邓小平把“完整准确”说和“精髓灵魂”说综合起来,提出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任务。“根据自己的特点去继承和

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邓小平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对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这个问题所作出的最为完满的解答。倘若说,“完整准确”说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出发点,“精髓灵魂”说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义的话,那么“继承发展”说则是它们在逻辑上的必然引申和归宿。

一、辩析题:(每题5分,共15分)

1.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不是物质的。

答案要点:①马克思通过对人类实践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的全面探讨,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论断既批判了各种唯心史观,也阐明了社会与自然界的根本不同,从而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实践本质。

②之所以说实践是社会的本质,这是因为: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第四,实践体现了社会规律的特点,即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来实现。

③但是,确认实践是社会的本质,并不是否认社会的物质性,恰恰相反,而是更深刻地说明了人类社会物质性的特殊本质。因为实践的本质之一就是客观现实性,马哲把实践纳入物质范畴的理解中。

2.“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肯定了真理的辨证法。

答案要点:①所谓真理的辩证法是指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真理的绝对性有两层含义:其一,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其二,人的认识按其本性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真理的相对性指真理的条件性,表现为:其一,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是对整个世界某一领域、某些事物和过程的一定范围的正确认识。其二,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只是对特定事物一定程度不同、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因此,真理有待于扩展和深化。

②“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唯心主义的主观真理论和形而上学的相对主义真理观的表现。它既否定了真理观上的唯物论,认为真理是主观的,没有客观性;又否定了真理观上的辩证法,认为真理只是相对的,没有绝对性。

3.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出现的,因此,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资本主义化。

答案要点: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关系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由于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在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继续在世界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出现的,因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但是经济全球化是在现代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巨大发展推动的结果,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其实质是实现资源配置的国际化。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代的明显特征,表明人类社会经济和交往的形式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有难得的机遇,也有巨大的挑战,只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维护自身利益,并争取最大的利益。所以,经济全球化不是资本主义化,更不等于全球资本主义。

二、分析题:(每题12分,共36分)

1.试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分析我国按照“一国两制”方针解决台湾问题的具体政策。

答案要点:①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以及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都贯穿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各种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事物特殊的质是由事物特殊的矛盾性决定的,要认识某一事物必须从分析该事物的特殊

矛盾入手,因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解决,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一般来说,解决矛盾的基本形式有: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矛盾双方“同归于尽”;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一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一国两制”,具体解决港、澳、台问题,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的要求。首先,“一国”是普遍性,“两制”是特殊性,“一国两制”是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按照这一方针解决台湾问题,就是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看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次,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台湾可以拥有比港、澳更大的自治权——主要指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这又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矛盾特殊性的表现。再次,《反分裂国家法》规定,和平方式并非解决台湾问题的惟一手段,如果和平方式不能解决,就只能采取武力解决,这又体现了解决矛盾形式的多样性。总之,我国按照“一国两制”方针解决台湾问题的具体政策,是对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的生动说明。

2.试用历史唯物论的有关原理说明坚持资源、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答案要点:①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它作为劳动对象不断进入物质生产领域,它的优劣和开发状况对社会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

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人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体,人口状况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自然资源是否相适应,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阻碍的作用。

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因为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既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又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并最终决定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

②在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同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人们只有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才能既保持生态环境,又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反之,不仅会破坏生态平衡,更不利于社会生产的持续发展。人口状况同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资源相适应,就可以促进社会发展,反之,就将阻碍社会发展,如我国目前人口数量过多、增长速度过快而物质生产和经济发展比较落后,这一现状就极不利于社会的发展。所以,唯物史观要求我们,当前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必须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使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能够协调持续发展下去。

3.分析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增强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启示。

答案要点: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联系在于:

??? ①从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关系来看,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 ②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区别在于:物质技术基础不同,以及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上所起的作用不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与生产技术不变,或生产技术发展缓慢相适应的;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生产技术的不断变革为条件的。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资本家主要通过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劳动强度来榨取绝对剩余价值。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家就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人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从而缩短必要

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榨取相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单个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不能产生相对剩余价值,只能产生超额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通过单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实现的。

(2)根据上述原理,我国企业首先采用先进技术,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该企业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竞争不断加剧,我国不少行业和企业屡屡在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我国企业要引进和学习世界上先进的科技成果,但更重要的是要立足自主创新。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对于我国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谋求经济长远发展的主动权、形成长期竞争优势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必须做到: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保障网络,从制度完善、法规制定、队伍建设、舆论环境等各个角度努力,使知识产权保护成为全社会的一种自觉行为;必须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使企业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成为自主经济、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科技的根本在人才,要加快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把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三、原著选读题(9分)

阅读马克思的论述:“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原著选读》第26页下段——第27页上段)。 请回答:如何理解马克思以上论述的基本思想。

答案要点:

①马克思揭露了旧唯物主义的缺陷在于只是把客观世界当做直观的对象而不是当做实践的对象,只是把人看做直观的主体而不是实践的主体,导致消极的直观反映论。

②马克思指出唯心主义看到但又夸大了主体的能动方面,把它看成是脱离物质基础的绝对。 ③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对实践的误解。

?安 徽 大 学

20xx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试题名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注: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解释概念(每小题6分,共30分)

1、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

2、“机械唯物主义”

3、十九世纪空想社会主义

4、“本本主义”

5、“社会主义本质”

二、阐释命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马克思:“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2、马克思:“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

3、恩格斯:“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

4、列宁:“可以把辩证法简要的规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

5、毛泽东:“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三、论述题

1、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如何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20分)

2、列宁在《辩证法的要素》和《谈谈辩证法问题》两文中是如何阐述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的?

(15分)

3、论述邓小平19xx年“南方谈话”的重要意义(15分)

四、材料分析(40)

材料: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摘自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根据以上的材料,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比本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马克思的观点,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是什么?12分

2、唯心主义的合理因素与缺陷分别是什么?12分

3、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与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是什么?16分

更多相关推荐:
思想政治教育见习报告

系院专业年级学生姓名学号见习类型见习时间实习报告xx学院xxx教育实习一实习概况20xx年11月19日到12月21日在学校的安排下xx学院20xx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到xx市水电工程学校进行了教育实习通过本次...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调研报告

思想政治专业调研报告一、专业简介: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

思想政治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儒家孝道与现代家庭养老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儒家孝道与现代家庭养老学生姓名系别政治与法律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教师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研究动态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

思想政治教育调研报告

思想政治教育调研报告思想政治教育调研报告开展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又是当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审计机关履行宪法赋予职责的有效保障审计组是审计机关实施审计监督的最基本单元是...

思想政治教育见习报告

见习报告见习类型见习时间见习单位指导教师系院专业年级学生姓名学号教育见习20xx0411政法学院08级思想政治教育填写时间20xx年4月21日从20xx年4月11日到4月15日在学校的安排下政法学院20xx级思...

关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教育实习专题调查报告权静114020xx2220xx年11月25日应试教育下中学政治的生存空间关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20xx年10月我来到邵阳县中学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教育实习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报告

开拓创新立德树人推进我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新台阶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志们学院20xx年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是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新形势下在学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效果调查报告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效果调查报告目录一引言1二摘要2三调查技术和样本描述3四调查分析4五结论建议和局限11六附录13一引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时代课题为了客观真实地了解当...

思想政治教育见习报告

见习类型见习时间见习单位指导教师系院专业年级学生姓名学号见习报告教育见习20xx100820xx1018福建省南安市第三中学陈少辉吴春兰苏宜阔政治与社会发展学11级思想政治教育黄冰丽10120xx14填写时间2...

思想政治教育汇报材料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遵义师范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纪实中共遵义师范学院委员会19xx年遵义师范学堂开创至今学院历经百年的师范教育传统积淀逐渐确立立足西部服务山乡的办学宗旨厚德树...

思想政治教育开题报告徐满1

东北农业大学20xx级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课题报告书研究课题名称我国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研究生姓名徐满指导教师王平达研究起止日期20xx年5月20xx年6月20xx年4月20日1234567

置业公司员工思想教育和稳定情况分析报告1

公司员工思想教育和稳定情况分析报告为了进一步掌握当前员工的思想动态把准员工思想脉搏促进公司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置业公司党总支按照江西公司党组要求在广大干部员工中全面深入地开展了思想动态大调研调研以贴近员工掌握情况为...

思想政治教育报告(3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