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制学校小学学生管理研究.

时间:2024.4.8

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xx年课题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研究

实施方案

一、课题背景

党的十八大指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对于农村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地处淳化县方里镇街道,学生来自周边10个自然村。特别是留守儿童人数增加,这些孩子大多被祖辈监护、亲戚代管,父母亲情缺失,引导错位,教育不力。整体素质不高,加之学生接触社会影响较复杂,性格孤僻,封闭自我,不善交流。为寄宿制学校学生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们经过调查、访问周边几所寄宿制学校(夕阳、固贤、秦庄、石桥等),共有的特点:学生周日到学校,周五回家,五天寄宿学校,脱离父母,在校时间长,学校中另一部分留守儿童,即使是双休日被临时监护人接回家,但是缺失了父母的关爱,缺失了家庭教育。所以这些寄宿制学校的孩子,老师还承担了家庭教育的重担。那么怎样来利用好学生在校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与管理呢?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的研究,找到行之有效的培养和管理办法,弥补当前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的盲点。

二、课题的界定:

1、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当今许多问题都需要从科学的角度,运用多种技巧,理论和方法来解决,所以,搞好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教育工作,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并非可有可无,而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在我国,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已引起一些教育管理者的重视,一些学生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一直困扰着学校的管理。

2、通过以抽样调查、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周边学校学生的思想行为、家庭状况、习惯养成等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从中发现部分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道德养成失范、学习兴趣不浓、学习能力差、行为习惯差;缺乏理性判断是非的能力;自私、自大的现象随处可见。这些情况虽然尚未突出其社会危害性,但如果不注意对他们的教育管理,放任自流,日后对社会的危害一定是不可估量的。

3、近年来,随着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务工,导致农村产生了大量的 “留守儿童”。在我校的学生中,留守儿童就占有很大比例。父母远行,孩子缺乏照料,这必然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巨大的影响,使他们同其他的孩子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别。对他们的管理应慎之又慎。而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就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课题的意义及价值

1、通过对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存在问题的研究,探索出一套针对我校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有实效的办法,进一步提升我校的管理水平,让在我校上学的学生的思想道德、智育水平、行为习惯得到很好培养,最终让学生在我校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有用之才。

1

2、有利于推动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水平,完善校本研修制度,拓展研修途径,建立研修机制,对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适应现代化教育的反思型、科研型、学习型的教师队伍,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同时对促进教育公平,激发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他们学会学习,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农村寄宿制教育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本课题研究是在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展开的,是管理模式的又一延伸,力争使住宿生做到自己管理自己,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成为学校生活的主人。

四、研究目标

1、结合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在校时间长的特点,针对学生在道德养成、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行为习惯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探索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德育管理、智育管理和行为养成、心理咨询、食宿管理的方法与途径,提高学校管理和学生管理水平。

2、结合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完善校本研修制度,拓展途径,建立研修机制,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良好、适应现代化的反思型、科研型、学习型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管理水平。

五、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调查与分析寄宿制学校学生(家庭、社会、自身和学校)管理现状。

2、研究寄宿制学校学生德育管理、智育管理、行为习惯和心理咨询、食宿管理的渠道与方法;

3、研究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的评价标准;

4、研究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管理的策略;

六、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1、对寄宿制学校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分析,按照家庭环境、成员素质、经济现状、社会影响、学校环境、教师素质、服务水平等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会产生一些预测不到的结果,会进一步了解到一些现实生活难以发现的问题,这就会使研究者采取不同的、超常的创新举措。 2、在探索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学校内外环境、软硬件设备、政策界限等问题,就需要研究者据境创新、依件探索、提出新的管理之道。

3、研究中形成的管理制度,仅限于同类地区、相近条件下的农村寄宿制学校,成果具有地区的制约性。

七、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一)课题的研究思路

1、成立机构,形成制度

(1)建立校长亲自主持,学校管理人员、一线教师参加的课题研究机构。

(2)制定本课题研究方案,明确人员分工和阶段任务,落实责任,做好阶段研究计划与总结。

(3)制定研究制度,坚持定期开展研究活动。实施课题研究与校本研修、教师资格认定等科研考评挂钩,引导教师积极参与研究。与评优树模挂钩,激励教师参与研究。

2、专业培训,促进提高

(1)开展研究人员定期培训,聘请相关专家适时把关,指导研究,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研究水平。

2

(2)研究人员必须阅读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专著三本以上。以问题研究为突破口,坚持自我反思,适时调整课题研究的策略。

(3)突出案例分析,开展参与式培训。针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开展分析、讨论,形成共性的有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问卷访谈法

2、个案分析跟踪法

3、学情研究矫正法

4、研究成果展示推动法

八、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xx年2月 ----20xx年5月):

1.成立课题组,确立实验对象;

2.确定课题组成员,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

3.制定问卷,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基本情况;

4.研究论证并确定实验方案和实验计划;

5.进行相关人员培训。

(二)实施阶段(20xx年6月----20xx年4月):

1.课题组成员根据课题组提供的实验研究思路,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具体实验研究;

2.通过教师、学生交流经验,召开研讨会,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等,修改、补充、完善实验方案,调整实验研究计划,进行阶段性总结,形成阶段总结报告。

3.验证实验成果的应用价值。

(三)总结阶段(20xx年4月---20xx年7月)

1.提交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

2.请专家对课题进行总体评估、验收;

3.发表成果,推广实验研究经验。

九、组织管理

为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落实好相关措施,学校成立课题组,具体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党仲强(全面负责课题组工作)

副组长:姚 辉(主抓课题组研究工作)

成员及分工:

1、邵华 李永锋、张 萌

负责完成《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问卷调查报告》

3

2、寇润利、王文博、俱春艳

负责完成《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研究》课题中期总结

3、李永锋、刘娟娟、张 钊

研究总结形成《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制度汇编》

4、杨广强、刘娟娟

收集并完成寄宿生在校学习、生活、良好习惯影像集锦; 5、寇润利完成《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研究》结题报告。

方里学区课题组

20xx年2月27日

(执笔人:党仲强)

4


第二篇:农村小学寄宿制管理实践与探索(九龙学校)


用心构建温暖的家

——九龙小学寄宿制管理实践与探索

农村义务教育的持续、均衡、健康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程。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合理调整优化农村教育结构布局,整合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从而促进农村教育全面、和谐、均衡和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已经成为当前农村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陶行知先生的“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的大教育思想为我们大力推进实践性的生活教育、推行寄宿制教育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保障。

本着“一切为了师生的美好生活”的思想,我校积极响应上级号召,于20xx年3月,推行了寄宿制。三年来,学校在市、镇各级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对如何办好寄宿制学校,又如何使这些寄宿生进得来,学得好,我校在一系列实践与探索中,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与管理方法,在实践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就如下几个方面与大家共同探讨交流:

一、我校寄宿制产生的背景

1、历史发展的必然

四川省绵竹九龙学校地处龙门山断裂带,是一所六年制农村小学,“5.12”汶川大地震前设有三个教学点。受地震影响,三个教学点教学用房全部倒塌。灾后重建中,立足我镇教育长远规划,扬州对口援建指挥部经过与绵竹市教育局、九龙镇政府协商决定将分校并入中心校完小建寄宿制学校,彻底解决远距离学生上学困难,实现规模办学、集中办学,解决地震后农民工外出务工而造成的留守儿童问题。因此可以说,我校寄宿制的产生是学校布局调整后的必然结果。

2、社会发展的必须

“留守儿童”增多,他们的学习、安全让家长担忧,家长希望学校能提供寄宿并承担起孩子的监管教育责任。

汶川大地震后重建工作的启动,导致外出务工人员急剧上升。“留守儿童”占到我校学生数的20%左右,这些留在家中的孩子,或由爷爷奶奶照看,或寄托在 1

亲威邻里家中代理照顾饮食起居和学习,由于长年失去父母的监护,他们的学习、安全、心理和品德发展都存在一定隐患。学校无疑是学生最喜欢、家长最放心的监护场所。

3、投入保障的结果

办好寄宿制学校,硬件(相关设施设备、寄宿学校运行经费)、软件(师资力量)投入是关键。

新建九龙学校占地面积2.53公顷。校舍主体由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三部分组成,生活区中建有学生公寓两栋,每栋设学生寝室42间,能满足350余名学生住校(每间寝室四名学生),寝室内设施设备齐全:物品柜、晾衣架、小凳子、吊扇、被褥蚊帐均由学校统一提供,保证了寝室风格统一,整洁有序。学校食堂能同时保证500余名学生就餐。学校在洗漱间添臵了大功率电热水器,保证冬天能使用热水。

这样的背景促成了九龙学校寄宿制的诞生。

二、我校寄宿制管理特色

《国家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学校管理暂行办法》中强调指出:寄宿制学校管理的宗旨是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就是要通过建立健全寄宿制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推进学校在安全、卫生、饮食、住宿等各方面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促进学校整体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的不断提高;创建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活泼、主动发展的校园氛围,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努力培养学生自尊、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不断提高服务范围内适龄儿童(少年)的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和完成率,保证“两基”攻坚目标的如期实现和农村义务教育的持续、均衡、健康发展,使寄宿制学校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和人才培养的摇篮。

实行寄宿制以来,我校本着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全面育人,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实行了严格制度管理。在学校住校生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各部门通力协作,学生处具体负责开展日常管理工作,全体行政干部和部门管理人员每周轮值,实行24小时全程管理,班主任、科任教师、宿舍管理老师、后勤服务人员职责明确,各司其职,努力为寄宿学生提供最好的服务。三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2

1.建立健全住宿制学校管理机构、管理制度

学校成立了校长任组长,其他行政为成员,班主任教师、班科教师、住校生生活管理教师、住校生寝室室长为组员的住校生管理小组。实行学校领导值班负责制,班级负责制,对学生的管理分为学习辅导、活动指导、生活指导、寝室管理等层级管理,定点到人,逐级负责。

通过寄宿制工作的开展及探索,学校制定和完善了《住校生管理条例》、《住校生安全管理制度》、《住校生住校协议书》、《住校生值班行政干部职责》、《住校生班主任管理职责》、《住校生自习辅导教师职责》、《住校生活管理教师职责》、《文明寝室评比细则》等规章制度,内容涉及安全、卫生、养成习惯、作息纪律等方方面面,做到了让住校生行为有章可循,生活老师管理有制可依。

2.强化寄宿制学校安全教育、安全管理

按照《办法》要求,寄宿制学校要把安全教育纳入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积极生存、自我保护的安全教育工作。结合学生实际,我校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安全教育:一是日常安全习惯培养。教育学生不得在宿舍内擅自使用易燃物品,开启门窗,保证宿舍通风、通气,预防食物中毒;离开教室或宿舍时要随手关好门窗、电器等。二是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文明走路、骑车。三是青春期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变化,大方、健康地与异性交往,帮助学生了解抵御性侵害的一般常识和方法。四是预防艾滋病教育。教育学生了解艾滋病的危害及其产生的方式和途径,养成洁身自好的良好生活习惯。五是禁毒教育。教育学生远离毒品,消除尝试心理,遇见贩卖或吸食者及时报告。六是法制教育。每学期至少上一次法制大课,提高学生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注重日常安全管理:学校对各类教学和活动设施、器材、化学实验危险品进行定期检查并加强管理,消除事故隐患;在易发生危险的地区放臵警示标志,完善寝室防护设施;组织学生按照应急预案开展应对突发事件的安全疏散演练;做好雨季和汛期防滑坡、塌方、泥石流等安全防护工作;合理安排学生疏散路线和顺序,加强巡查,防止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建立外来人员入校登记、验证制度,住校生出入学校制度,禁止社会闲杂人员或车辆进入校园;禁止学生将管制刀具,有毒、有害物品带入学校,定期对住校生携带物品进行检查;班主任及教师课前要清点学生,及时掌握学生去向;教师值班陪住,对学生宿舍进行查夜登记,加 3

强夜间巡查,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3.成立“自主管理委员会”,实行民主管理、自主管理

在管理中注重学生自我管理,各楼层的安全、卫生、纪律、内务、公共财物管理等各项工作都有一位同学专门负责。要求学生大带小,大爱小,大管小,不欺小。选好“自管会”成员、室长,加强培养、培训,协助住校管理教师搞好管理。定期召开“三会”(即“自管会”委员工作会、住校生寝室室长会以及住校学生会)对住校生深入了解,加强自我教育、自我保护能力。

开展“红领巾”自主活动,包括“红领巾服务员”、“红领巾环保员”、“红领巾主持人”活动。

“红领巾服务员”是指少先队在食堂餐厅开展的“今天我服务”活动,让学生收拾碗筷,擦桌子、做卫生,帮助小同学端饭等,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能力;“红领巾环保员”指由各班级负责,设立环保箱,由学生收集废纸、塑料瓶等,进行变卖,既保护了环境,又为班级创收了班费,也培养学生节约习惯和环保意识。“红领巾主持人”指从全校选拔出气质好、普通话水平较高且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同学,进行培训,让他们担任学校大型活动的主持、主题演讲、接待参观解说等大型活动,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4.科学安排时间,让住校时间发挥最大效益

为了科学合理地安排学生的住校生活,让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学校特别安排好四个时段的活动:一是6:40——8:30时段。6:40住校生起床后进行半小时晨练,然后在生活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洗漱、整理内务,接着在值班教师护导下用早餐,培养学生节约粮食、文明就餐的习惯;8:00至8:30清洁扫除、经典诵读、晨检;第二个时段是下午3:30——4:30,为艺术特长培养时间。我们成立了写字、绘画、声乐、器乐、跳绳、象棋等兴趣小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参加;三是下午4:30至5:30的一小时室外体育活动,通过师生共同玩游戏,下象棋,玩跳绳等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又增强了师生间的情感,培养了生活情趣,让住校生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四是坚持了每天下午放学时间段组织住校学生观看少儿节目和新闻节目的活动,让学生知晓国家大事,开阔眼界。

5.强化校、家、社联系,充分发挥“三结合”功能,做好留守儿童管理

“留守学生”的教育是一项现实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功能,形成教育合力,尽力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大环境。针 4

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和学校的具体情况,我们制定了以下留守儿童管理方针:

第一、教师要特别关爱留守学生。从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等方面去关注了解,用心去爱,用情去感化,弥补他们家庭情感的缺失。

第二、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各班班主任负责记录好留守学生父母所在地址、联系电话、家庭情况、监护人姓名、联系方式等,并定期与他们联系。

第三、整合学校现有资源开展系列教育活动。

一是依托“留守儿童之家”开展系列活动。我校充分利用震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援建“儿童友好家园”的设施设备,并整合“5.12心灵守望计划”心理咨询室及英国儿童基金会援建“全纳教育”项目开展多项活动,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二是完善管理机构,做实过程管理。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学生处主任、后勤主任、安全办负责人、心理教师、班主任为成员的“留守学生教育小组”,负责研究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并对小组成员的工作进行考核评估、总结奖励。建立“四个”教育服务制度:即定点、定人联系制度。学校根据留守学生的总人数与教职工的人数比例,定点定人建立师生帮扶关系,定期与不定期沟通。代理监护人、社区联络员、对子家长的沟通联系制度,对留守学生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教育;代理监护人培训制度。每月组织代理监护人学习有关儿童管理、安全管理、法制基本知识等;考核评估奖励制度。学校把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作为教职工绩效考核量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四、加强学校后勤管理。在寄宿制前提下,学校后勤部门从单纯为教学服务发展到还要为学生生活、安全服务,为此,学校增设后勤处岗位,充实后勤力量。

第五,定期家访。学校规定教师需对学生进行定期家访,了解留守学生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状况,有的放矢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使其对父母的信赖转化为对老师的信赖,从而达到“亲师信道”的目的。

第六,加强与当地社区的联系,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护体系。加强对网吧、游戏厅的管理力度,坚决杜绝未成年人进入。加强政策宣传,保证留守儿童不受任何歧视,平等享受教育。

三、我校寄宿制工作主要成效

5

1. 办学理念有了进一步创新。

我们的宗旨是:一切为了师生美好生活!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努力把学校办得让家长放心、社会满意。每周一次文明宿舍、和谐班集体和优秀服务班级的评选,在学生中产生了积极良好的影响,对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校内广泛开展的“文明行动在校园”、“安全在我心中”等系列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成为良好的社会公民奠定了基础。同时,那些品质好,工作认真的老教师,积极对学校发展、工作建议建言,发挥传帮代作用,形成和谐相处,气氛融洽的团队。

2、人性管理,彰显人文关怀。

一是加强学校常规管理,我们提出“实、细、严、活”的原则,脚踏实地地开展工作,细化管理,落实好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从严治校,严格执行工作纪律和规程;活化机制,构建充满活力的氛围和环境。二是重视亲情教育,实行人性化管理,要求广大教师彻底摒弃冰冷、死板的看管模式,认识到对学生的体贴、关爱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和影响,让关爱和教化贯穿始终,使学生在得到家庭般温暖的同时,也从中受到教益。我们在学生就餐区,住宿区和活动区分别添臵了部分座椅,供学生在活动和学习之余休息,让学生能处处体味到学校和老师的关爱。三是坚持了每学期一次的大型“感恩教育”主题演讲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关爱,懂得回报,并在日常生活中体味学校老师亲人般的关爱,从而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同时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取得了教育教学成果的双赢

第一个双赢是更有利于学校对学生进行系统教育和规范教育教学管理,从而有助于孩子学习质量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寄宿制学校的学生,有更加充足的学习时间,并且减少了上下学路上时间的浪费和安全的隐患。教师轮换对寄宿学生监管负责制,让学生在正课之外的早晚均有相应的学习活动。作息时间严格有序而又充实饱满,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参加更多的活动,受到教师的更全面直接的教育和监护。此外,寄宿学校相对封闭、安静的环境,也减少了学生被校外不良因素的侵扰。

第二个双赢是有利于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孩子从小在学校这样一个集体里生活生长,自己动手学着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自然 6

对孩子学会与他人交往、树立把自己归到一个集体里去的意识、锻炼自己的独立自主能力,都是大有益处的,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宗旨和要求。

4.培养了学生健康的身心素质

学生健康的身心素质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及成长十分重要。让学生在身心锻炼中实现“身心自强”。晨练时同学们都能整齐划一地跑步;早、中、晚餐,科学合理地搭配营养餐,让孩子们吃起来津津有味,改掉挑食和偏食的不良习惯;而伴随着欢快、优美的音乐,每天上午体育大课间锻炼及每天下午放学后至晚餐前,我们的校园都会变成欢乐的海洋。学校艺体组的老师根据学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编排了大课间的课程计划与活动内容,花样跳绳、踢毽子、丢沙包、集体舞、韵律操、兔子舞、搬运接力、夹球跳接力等活动精彩纷呈。丰富有趣的活动开展,促使我们的校园迅速形成了浓郁的锻炼氛围,吸引着每一个学生走向操场,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在寄宿管理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寄宿初期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心理障碍:有的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有的对新环境有陌生感,不知如何面对新的生活方式;有的胆小怯懦,怕被同学欺负,怕有病无人照顾,怕睡觉时从床上掉下来,怕自己学习差、自理能力差被同学耻笑;有的孩子来自单亲家庭,他们大多性格孤僻、冷漠,不愿与同学交往,不愿与老师沟通等等。面对寄宿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我们的每位教师都能以“家长”和“教师”的双重身份出现在学生的面前,真正做到蹲下来和学生说话,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形成一种类似家庭中亲情式的友好和睦关系,这样一来,学生便愿意和老师接触,心里有话也愿意和老师诉说,老师也能根据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及时解决孩子们的心理问题。

5.给县域内外提供探讨、交流的平台

我校实行寄宿制三年以来,接待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兄弟学校的多次参观、学习,给绵竹及德阳地区农村小学住宿制管理提供了可供探导、交流学习的平台。我市广济、清道、清平等多所学校先后来校参观交流,省、市教育局、妇联带领相关学校领导多次来校参观指导。20xx年2月29日《四川日报》报道了九龙学校迎接教育部专家组就农村教育均衡发展深入九龙学校调研新闻,肯定了我校在农村住宿制管理方面所做出的实践与探究,为我校后期开展住宿制工作注入强劲的动力。

四、农村寄宿制学校面临的困难与困惑

7

经过几年的摸索,我校在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一定成绩,为探索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广泛推进提供了范例。我们一方面为取得的成绩欣喜,但同时,我们也面临一些困难和迷惑:

1、住宿经费保障困难

寄宿制直接改变了学校的成本结构增加了成本,由于寄宿制带来的新增成本占整个学校总经费的20%,接近1/4。学校水电、值班教师费用、宿舍工作人员支出、食堂工作人员支出,最大的一块是寄宿制增加了其他资源的支出,使得整个学校的成本增加在运行成本上支出较大,需要从经费上给予更多支持保障。

2、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增加

农村孩子的日常饮食在家里是自种的农产品,不需要货币购买,寄宿增加了伙食费等日常费用,使得家庭负担有所增加,给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家庭增加了负担。

3、管理师资匮乏

由于学生住校需要教师全程护导监管,教师的工作量无形中加大,单靠学校现有员工不能满足寄宿制管理需要。临聘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素质普遍不太高,责任心不够强,不利于对住校生的监管。

4、“住宿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矛盾

住宿制,其实是小学生和家长不得已的选择。对于小学生来说,家庭,是最好的成长环境,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住宿制主要解决的是留守儿童缺少家庭教育和家庭温暖的问题。而一些年轻的家长为图省事,父母双双在家的也把学生寄宿在学校,不仅增加了学校的教育负担,也给孩子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如何让农村学校寄宿制工作的开展能持续、有效、实用,是教育管理部门和教育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作为农村基层学校,我们将通过努力改善寄宿制学校条件,丰富管理思想和管理制度,在农村学校寄宿制工作的深入开展中不断探索方法,总结经验。同时,我们也希望教育主管部门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给予更多关注,有更为具体,更加符合先进教育理念的政策帮助我们有力执行管理和开展对住宿学生的教育,提高办学水平,实现教育高位均衡。

四川绵竹九龙学校

二零一二年四月

8

更多相关推荐:
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探究研究报告(明德小学)

微型课题结题报告研究课题农村寄宿制学校住宿生管理方法的探究石门镇明德小学吴新军一课题研究的背景背景我校是一所六年制完全小学本期20xx20xx年度现有学生120名由原来的三所完小两所初小合并联办而成本校辖四个行...

“农村小学寄宿制管理的探索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农村小学寄宿制管理的探索与研究结题报告应城市田店镇中心小学课题组农村小学寄宿制管理的探索与研究系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在孝感市教科院应城市教科所的指导下由应城市田店小学承担...

农村寄宿制小学生课余生活管理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寄宿制小学生课余生活管理模式研究开题报告大足区季家镇中心小学大足区季家镇中心小学于20xx年4月向大足区教育委员会申报立项承担大足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xx年度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农村寄宿制小学生课余生活管理...

“农村小学寄宿制管理的探索与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

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管理的探索与研究开题报告课题总负责人贺学一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的现实意义课题背景油房庄乡位于定边城的东北边陲总人口近一万每年新生儿童在80人到100人之间徘徊致使学校生源得不到充分保证而经济浪潮的...

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研究课题研究申请书20xx0402124832转载标签分类课题研究杂谈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立项申请书学科分类综合研究课题名称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研究申请人课题负责人签名申请日期年月合肥市教育科...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研究结题报告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研究结题报告淳化县方里学区课题组20xx年2月我校担任了陕西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研究课题组成员经过认真研究制定了研究方案经过两年的研究按期完成了研究任务现将课题研究情况总...

农村寄宿制学校寄宿学生自主管理探究开题报告

农村寄宿制学校寄宿学生自主管理探究开题报告土门关初级中学课题组组长蔡邦福一问题的提出一研究的背景1农村初中布局调整的发展趋势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是深化教学改革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基础教育规模效益的主要手段布局调...

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模式研究心得体会

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模式研究心得体会潘家坝小学刘成波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模式是基于农村小学学生家离学校太远教学点分散的一种集中办学的模式这一模式能很好地适应现在农村小学的资源共享大趋势并能很好地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质...

关于农村寄宿制小学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寄宿制小学建设的调研报告九月下旬根据县政协常委会的安排政协教育文卫委组织部分委员对农村寄宿制小学建设问题进行调研调研组先后走访了教育局汤川乡和新阳镇参观了光明小学和新阳镇中心小学广泛听取了各方对寄宿制小...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寄宿制小学低年级学生自理能力培养的研究开题报告我校农村寄宿制小学低年级学生自理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经专家组评审教研室批准大墙小学20xx年度立项课题课题编号20xxXX24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各位专家领导老师们我校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经专家组评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批准确立为常德市20xx年度立项课题课题编号CDJYKY20...

农村寄宿制小学班级管理模式初探

寄宿制班级管理模式初探寄宿制班级是学生体验人与人的尊严地位社会价值之不同的初始场所作为坝区小学生源大部分属本乡经济欠发达村的儿童有少数是毗邻乡镇的学生他们的父母大部分在外务工孩子由爷爷奶奶及外婆外公养大造成亲情...

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探究研究报告(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