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书单

时间:2024.5.2

怎样了解中国政治?请看这份书单来源: 柳家辉的日志

郭琛按:这是武大“十佳教师”,北大硕士复旦博士刘伟教授开出的,通识选修课《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书单。

对中国政治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参阅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各版本

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

杨凤春:《中国政府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浦兴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杨光斌 李月军:《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美]詹姆斯 R 汤森,布兰特利 沃马克:《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杨美惠:《礼物、关系学与国家:中国人际关系与主体性建构》,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1

钱穆:《国史新论》,三联书店2001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三联书店1997

吴思:《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吴思:《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

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

牟宗三:《政道与治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岳麓书社1999

[美]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和微观行动的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

邓野:《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1944-19xx年间国共政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章怡和:《往事并不如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张素华:《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理查德 伊文思:《邓小平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三联书店2006

闵琦:《中国政治文化——民主政治难产的社会心理因素》,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

邹树彬:《20xx年北京市区县人大代表竞选实录》,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

朱凌:《我反对——一个人大代表的参政传奇》,海南出版社2006

李凡:《中国选举制度改革》,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孙哲:《全国人大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

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选举状况的报告》,法律出版社2003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2

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张静:《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上海书店2006

贺雪峰:《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1

于建嵘:《当代中国农民的维权抗争——湖南衡阳考察》,中国文化出版社2007

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黄树民:《林村的故事:19xx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三联书店2002

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梁鸿:《中国在梁庄》,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三联书店2001

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10

吴毅:《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三联书店2007

章敬平:《南平寓言》,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章敬平:《浙江发生了什么:转轨时期的民主生活》,东方出版中心2006

周庆智:《中国县级行政结构及其功能——对W县的社会学考察》,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樊红敏:《县域政治:权力实践与日常秩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李汉林:《中国单位社会:议论、思考与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刘建军:《单位中国》,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康晓光:《权力的转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王名 等:《中国社团革命——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陈伟东:《社区自治:自组织网络与制度设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德]托马斯 海贝勒,君特 舒耕德:《从群众到公民——中国的政治参与》,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美]苏黛瑞:《在中国城市中争取公民权》,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

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

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萧功秦:《中国的大转型:从发展政治学看中国变革》,新星出版社2008

林尚立:《中国共 产 党与国家建设》,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王跃文:《国画》,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阎真:《沧浪之水》,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王跃文:《苍黄》,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莫言:《蛙》,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余华:《兄弟》,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第二篇: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兴起与马克思主义


目 录

1、

2、

3、

4、

5、

6、

7、 标题…………………………………………………………………………..1 摘要、关键词…………………………………………….………...……......1 目录…………………………………………………………………………..2 引言…………………………………………………………………………..3 正文…………………………………………………………………………..3 参考文献……………………………………………………………………..8 致谢…………………………………………………………………………..9

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兴起与马克思主义

哲学研究方式的转换

论文作者:沙小龙 2012级思想政治教育

指导老师:罗文华 职称:副教授

【内容摘要】: 中国正处在走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许多学者 都在思考在这一历史阶段中国存在的问题。韩庆祥教授提出了“中国问题”的概念,他指出在哲学的发展方向上,应由只注重“词句革命”的哲学走向相对关注“中国问题”的哲学,这对我们研究当代中国存在的问题很有启发意义。诚然,对概念和范畴的分析也是哲学研究所必不可少的,但如果只在琢磨词句上下工夫,而不去关注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及实践的发展,哲学研究最后也只能流于空谈。当代中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日益增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必须具有“问题意识”,走向面对“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

Abstract: China is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toward modernization, many scholars are thinking about the problems in this historical stage of China. Professor Han Qingxiang proposed the concept of the "problem", he pointed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philosophy, should focus only on the textual revolution "philosophy towards a relatively concerned about the" problem "philosophy, which we study the problems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re are instructive. Indeed, th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and scope of the Institute of Philosophy essential, but only on pondering the words to make an effort not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reality of the practical problem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actice, the study of philosophy ultimately can only be empty talk.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new problems emerging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a, Contemporary Chinese Marxist

political philosophy must have the awareness of the problem, to the face of the "China problem" Marxist political philosophy.

关键词: 政治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式

引言

政治哲学在世界范围尤其是近年在中国的兴起是一件重大的哲学事件,政治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兴起是学界对中国面临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的一种积极回应。政治哲学在马克思主义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就是从政治社会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入手,建构自己的、适应于现实生活并能引导时代思想潮流的政治哲学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罗尔斯《正义论》的发表,西方学界掀起了政治哲学的研究热潮。受西方政治哲学研究热潮的影响,近年,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也开始对政治哲学进行关注,甚至有学者断言政治哲学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门显学。政治哲学研究的兴起给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如政治哲学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如何应对等,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首先厘清政治哲学在当代中国兴起的原因及政治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一、政治哲学在当代中国兴起的原因

思想是时代的声音,现实是问题的发源地,每一时代的问题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些问题正是对时代特征和社会现实的反映。立足时代和现实研究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思路。政治哲学在世界范围的兴起,正是对当今时代所面临的一系列全球问题的回应。所谓政治哲学,综合学界观点,主要是指对政治生活或政治事物的哲学反思。西方发达社会现代化起步较早,自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社会的现代化进程逐步深入,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重大的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政治腐败、能源危机、社会不公等。在此背景下,西方学界

纷纷转向对政治、社会现实问题的研究,并迅速掀起了政治哲学的研究热潮。 相对于西方社会,中国现代化进程较慢,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也开始面临与西方社会相似的问题,但情况却更为复杂。同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历史和文明特点更加鲜明。中国社会有着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完善的专制政治体系及传统政治文化。在西方国家的政治思想史上,早在古希腊城邦时期就有了民主政治思想的萌芽,与西方国家相反的是,古代中国根本不存在民主政治的传统。传统中国社会中,从秦始皇建立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开始,政治力量就开始支配整个社会。以皇帝为代表的集权政府拥有全部的政治力量,控制着国家的一切经济、政治、文化资源,不仅社会是政治社会,文化是官本位的政治文化,就连人也成为政治的附庸。传统的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再加上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使中国面临的问题更为复杂。历史经验表明,每一社会的转型时期,矛盾都比较集中,同时也是矛盾的高发期。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改革开放转折的关节点,即由经济增长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转型,是改革开放发展转折的关键阶段。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政府职能尚未完全转变,传统全能型政府的影子依然存在,计划经济因素并未全部消解,人的依赖和物的依赖的前现代因素还同时存在。简而言之,我国社会还处在前现代向现代化的转型过程中,虽然前现代性因素依然制约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但现代性因素已开始发挥积极作用。

回顾近年我国的发展成就不难发现,在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付出了沉重代价。虽然我国的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已经跃居世界前列,但是中国的改革在经济、政治两个领域,是不协调的,甚至有时出现了失衡的情况。经过三十多年的市场化改革,虽然市场机制尚未健全,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可在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却始终未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宏观社会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公民社会等领域的综合体,政治体制改革也只有与市场体制改革配套进行,才能有所突破。政治改革止步不前,从长远来看,将会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一系列的难题。

反思当代“中国问题”,可以看出,大多的问题都与政治领域的问题有关,而政治领域的问题,又都涉及权力过分集中的现状。求解当代“中国问题”,必须找到问题的根源,这个根源很明显就在于政治领域的权力问题,更准确地说,是与

当代中国社会的权力结构不协调有关。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提出了这一问题。19xx年9月,邓小平就有关政治体制改革问题进行几次重要谈话,在谈话中他明确指出:“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我国的渐进式改革之所以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又产生这么多的负面影响,都与此直接相关。正是出于对中国政治、社会领域出现的重大现实问题的深刻反思,近年,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开始关注这些现实问题,政治哲学研究在中国兴起也就成为一个必然趋势。

二、马克思主义与政治哲学的关系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政治哲学的关系,无外乎要分析清楚两个问题,首先是马克思主义有没有政治哲学的问题,其次是如果有,那么政治哲学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又如何。先来看第一个问题。

对于马克思主义有没有政治哲学的问题,可以先来看看中西方学者们的看法。西方学界有着深厚的政治哲学传统,列奥·斯特劳斯明确地指出了这一点:“政治哲学不同于一般的政治思想。政治思想是与政治生活同步的,而政治哲学则产生于有文字记载的一种特殊政治生活,即古希腊的政治生活当中。”传统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一种纯粹的政治哲学,更准确地说,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阶级斗争与政治斗争的学说;另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政治理论。就如郁建兴教授所指出的那样:“一种解释传统是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直接等同于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与专政理论。……另一种解释传统则直截了当地指出,马克思主义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政治理论。”当然,也有一部分西方学者理性地分析了这一问题,如汉娜·阿伦特就认为:“西方政治思想传统明显发端于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在我看来,有一个同样明确的终点,这就是卡尔·马克思。”她还进一步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颠覆了黑格尔,而且颠覆了思想与行动、沉思与劳作、哲学与政治的传统等级秩序。”对于这一问题,国内学者的看法比较一致,几乎都认为这是一个无需讨论的问题,那就是政治哲学本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唯一的分歧在于,在一些学者看来,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重大现实问题

的反思,首先以现实的社会为基础,但同时又以实现理想社会为目的,即同时涵盖了现实性维度与理想性维度两个层面。持不同意见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以他所处时代的社会政治背景为原型的,尽管提出了理想社会的美好前景,但对于现时代的中国来说,背景并不相同,我们应该构建适合时代需要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事实上,正如同国内学者认为的那样,关于马克思主义有没有政治哲学的问题本就无需讨论,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里可以发现一条清晰的脉络,那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把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当做自己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而政治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也就清楚了。谈过了政治哲学兴起的原因以及政治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再来谈一下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是如何有效地应对政治哲学兴起的,也就是采取何种方式研究或构建适应时代需要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式的转换

任何一项学术研究,都离不开两个基本方面,即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式,也就是研究什么和怎样研究的问题。对于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研究对象学者们已经形成共识,但在研究方式上却还存在分歧。简单地说,就是研究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切入点,应该从现实问题入手还是从建构理论人手。对于这一问题,大部分学者的意见是趋向统一的,如韩庆祥教授、王南湜教授及孙正聿教授等人都认为应该从社会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切入,着手构建中国的政治哲学体系。但是,还有一小部分学者认为,哲学是一门高雅的学科,哲学的本质就应该是远离现实的独立思考,研究现实就是对哲学本性的背离。在笔者看来,这只是某些学者的个人理解,而不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这些认识,马克思早就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指出,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国内的一些学者也提出了批判,如韩庆祥教授把这总结为三种顾虑:“其一认为研究现实问题不是学术,不愿研究;其二怕研究现实问题触及政治,不敢研究;其三认为哲学解决不了现实问题,不必研究。”还有学者把它称为“用所谓纯?学术?的马克思主义来贬低和否定现实斗争中发生并在现实斗争中运用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一味地追求语言的个性化和思维的特异性,这就无异于要把马克思变成完全脱离实际而仅供少数哲学精英在书斋

里作学院式探讨的纯学术偶像”。

实际上,哲学不是世界之外的遐想,任何哲学研究都与研究者所处的社会生活状况密切相关,政治哲学的研究更是如此。“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是用哲学的方式面向现实人的生活世界的实践哲学,对现实人的生活世界缺乏批判性的反思会丧失哲学本性,而远离现实人的生活世界就会丧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时代之外的遐想,而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思想中的时代;它是现世的智慧,它要以哲学的方式理解现实人的生活世界”。哲学承载着思想,思想是时代的声音,思想必须要反映时代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这是由哲学的批判特性所决定的。作为一种关于人类社会生活的理论,政治哲学的研究总是根源于现实社会生活的,是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引发了人们关于政治哲学的理论思考。马克思认为:“一个时代所提出的问题,和任何在内容上是正当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有着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因此,真正的批判要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就如同康德所说的那样:“谁尝到了?批判?的甜头,谁就会永远讨厌一切教条主义的空话。”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特征,反映出来的问题也各不相同。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实际上,每一重大的社会问题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这预示着不能抛开时代背景去孤立地看待问题,而应该到问题的发源地——现实中去挖掘。

哲学研究一旦离开了现实生活,脱离了时代和实践,也就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其研究成果必然无法满足大众的需求,这样的哲学研究是注定要被时代抛弃的。而“真正的哲学,决不能?封闭一切价值通道?、?中止所有是非判断?、?从情感的零度开始?,而必须以炽热的社会自我意识的使命感?。真正的哲学,也决不仅仅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和表达?、?总结和概括?,更重要的是时代精神的?反思和表征?、?塑造和引导?。哲学以自己提出的新的问题、新的提问方式以及对新问题的新的求索,批判性地反思人类生活的时代意义,理论性地表征人类生活的矛盾与困惑、理想与选择,从而塑造和引导新的时代精神。这是哲学作为?意义?的社会自我意识和时代精神的?精华?的真义之所在,也是人类把握世界的全部方式中的不可或缺和不可替代的生活价值之所在-[10]。任何学科,都不应仅局限于对发现的问题作简单的描述,而哲学,更应该有自己特有的方式。就如黑格尔所言,

哲学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在这种方式中,思维成为知识,成为把握对象的概念式的认识。哲学的本质就是在从现实中发现问题的同时,还要批判性地反思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并提出引领时代发展的理念。不仅要做“黄昏起飞的猫头鹰”,还要成为引领时代的“高卢雄鸡”。这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所在

——“哲学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从时代出发,从时代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出发,正是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研究的第一要务,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的重大历史使命。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的首要任务,就是应该从政治社会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人手,建构自己的、适应于现实生活并能引导时代思想潮流的政治哲学理论。当代中国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政治领域内的权力集中问题。因此,从权力及权力结构入手,来进行中国政治哲学的理论建构,是深化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思路。

中国正处在走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许多学者都在思考在这一历史阶段中国存在的问题。韩庆祥教授提出了“中国问题”的概念,他指出在哲学的发展方向上,应由只注重“词句革命”的哲学走向相对关注“中国问题”的哲学,这对我们研究当代中国存在的问题很有启发意义。诚然,对概念和范畴的分析也是哲学研究所必不可少的,但如果只在琢磨词句上下工夫,而不去关注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及实践的发展,哲学研究最后也只能流于空谈。当代中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日益增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必须具有“问题意识”,走向面对“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

参考文献:《中国政治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政治》、《当代世界史》

致 谢 词 在本次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思想政治班各位老师、同学的支持与帮助,在此表示感谢。特别感谢孙子呷呷老师悉心指导。

更多相关推荐:
《政治学》读书报告

政治学读书报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的前两章里亚里士多德提出家庭是城邦的起点城邦的建立是出于最高的善的目的并鲜明地提出了与自己老师截然相反的观点亚里士多德提出男人女人主人奴隶这两组共同体组成了家庭而他们的意义在于满足...

政治学读书报告

政治学读书报告摘要这部书是一部关于政治的专著写于公元前四世纪希腊奴隶制社会的危机时期雅典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趋于尖锐化在该书中亚里士多德第一次创立了政治的体系比较系统的讲述了古希腊时期的西方各个地区的政治体制关...

政治学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书目学院年级班级姓名学号政治学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代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思想家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恩格斯称之为最博学的人柏拉图称之为学园之灵作为一位最伟大的百...

政治学读书报告单

读书汇报会记录单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20xx级班姓名学号

政治学读书报告 11月

读书报告课程名称中国社会政治分析姓名饶乃进学号班级政治指导教师卢正涛1303010178131贵阳的冬天说来就来在寒风中日子还是没有停歇这个月我读了温铁军的八次危机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张鸣的中国人...

《政治学》读书心得

政治学读书心得体系的结构性与其他西方学科的基础教材相似体系的结构性非常明显呈现了政治学基础框架同样也使自己对政治学的研究范围有了大致的了解由于自己感觉对自己的毕业论文相关所以对第2章政府体系和政体第4章民主第5...

比较政治学读书笔记

读比较政治学有感阿尔蒙德提出用政治系统功能角色等新的概念术语代替国家权力职位等传统的政治学术语他认为政治系统由相互作用的政治结构组成如选民利益集团立法机关官僚机构等它依靠合法的强制力量支持并与国内和国际环境持续...

抗议政治学读书报告

ltlt抗议政治学gtgt读书报告一作者及内容简介一作者简介谢岳复旦大学政治学博士20xx年教授哥伦比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20xx20xx年先后在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博士后流动站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政治学》(亚里士多德)读书报告

最好的政体中产阶级政体国政二班李沅政治学读书小组我们见到每一个城邦各是某一种类的社会团体一切社会团体的建立其目的总是为了完成某些善业所有人类的每一种作为在他们自己看来其本意总是在求取某一善果善这个字在亚里士多德...

政治经济学读书报告,读后感

社保真的劫贫济富了12级金融3班近来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发表了现行社保制度的劫贫济富效果一文我觉得有点意思于是想用几页读后感浅析一下中国的社保文章称中国社保政策推行之后似乎起到了劫贫济富的作用正如民众纷纷叩问的一...

政治经济学(专题)必做作业——读书报告

政治经济学专题读书报告姓名翁舟璐学号7120xx0620xx年级20xx春学习中心舟山普陀课程考核方式考查网上递交读书报告具体要求1结合学习课件的体会理论联系实际完成一篇读书报告2读书报告的内容要求涉及课程学习...

政治经济学(专题)必做作业——读书报告

政治经济学专题读书报告姓名虞瑞彪学号7120xx2120xx年级20xx春学习中心瑞安课程考核方式考查网上递交读书报告具体要求1结合学习课件的体会理论联系实际完成一篇读书报告2读书报告的内容要求涉及课程学习中多...

政治学读书报告(3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