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读书笔记

时间:2024.5.9

[键入文字]

《政治学》读书笔记

政治学是关于阶级斗争的学问,掩盖阶级本质进行更好的统治则是每本政治学著作的最大功效,在这一点上,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也不例外。即使亚氏的理论站在了剥削阶级一方,即使亚氏的理论在当时也已落后在了政治现实之后,当更应看重的是他开创了剥削阶级政治学以及其思想对后世的巨大影响与意义。

《政治学》一书中,亚氏以城邦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所谓“至善”的城邦。书中,首先是对于理想城邦的探讨,对城邦的讨论引出了对公民探讨与要求。而在此之后,讨论来到了全书的重点部分—政体的分类。亚氏关注了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的比较,寡头政体崇尚财富,认为由富人当政,政治权利的不平等分配看做正义;平民政体追求自由,认为一切都应当平等,使政治权利的平均分配为正义。

在这个问题上,亚里士多德基本大致勾勒出了政治生活秩序的基本原则:任何政体都自然地倾向于尚慕“平等”的民主政体。但是,这种平等只是政体内的一种政治状态,这种状态需要一种超出这种状态之外的力量来予以守护。因此,构建民主政体的主要任务与其说是谋求平等,不如说是谋求平等的保卫者。而这种平等的保卫者存在于平等的政治状态之外,它的存在与政体内的平等的政治状态构成极端但却必要的不平等。而在探讨保卫这样一种民主政体的同时,政治家又往往陷入了辩护民主政体同时又对君主政体保持了一种模棱两可的态度。而这或许就是亚氏向后人在民主进程中提出的一大难题。

在之后亚氏对“政体类型学”的论述中。他大致沿袭了柏拉图的分类理论并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体类型学”。而其影响之深,诸如当前屡屡见诸报端、新闻的“左”、“右”、“共和”、“民主”、“宪政”等等政治论说之争论在本源上都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以来的经典政治作家们的“政体类型学”。

而在最后亚里士多德却将笔锋转向了政体与立法。“我们的前辈把关于立法的研究任务留给了我们,我们必须开展这项研究,去搞清楚使得一个政体兴盛和衰亡的因素是什么,如何妥善地维系一个政体”,亚里士多德这样说道。

回顾亚氏的政治哲学,我们不难看出人类自古以来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于何为美好生活的不断思考。而对于还处于“前近代”社会,和并未落实宪政和民主诉求的现今中国来说,亚氏仍具有其积极意义和塑造公民人格的力量。自由主义足以清除近代史上对于粗暴的历史单线论的盲目崇拜和对于国家主义的狂热拥抱,但对于破除之后何以建立一个公民社会和民治体制似乎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目标和规划。回顾以亚氏为源头的共和主义,我们似乎可以看见一点点答案。共和主义的热烈和令人沉思的力量与自由主义的清冽想调和,则可以建构一条通往开放、自由社会的小道。


第二篇:政治学基础读书笔记


第一篇政治与政治学

第一章政治

第一节政治的含义

一、若干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分析

(1) 政治是对于一种社会价值的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典型代表:中国儒家学说中的“正”(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柏拉图【古希腊】,理想国,“正义”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最高而最广的善”

(2) 政治是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运用

典型代表:韩非子,政治就是用权,“先王所期者利也,所用者力也”

马基雅维利【意】,“政治是夺取权力、掌握权力的必要方法的总和”

马克斯﹒韦伯【德】,“‘政治’意指力求分享权力或力求影响权力的分配”

哈罗德﹒拉斯维尔【美】,“权力的形成与分配”

摩根索(【美】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家),“国际政治的本质与国内政治的本质时完全相同的。这两种政治都是争夺权力的”

(3) 政治是公众事务的管理活动

典型代表:孙中山,“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

的事就是政治”

吴恩裕,“政治乃是用公共的强制力对于众人之事的治理”

G.庞顿和P.吉尔【美】,“政治是与社会事务的治理以及个人和群体对这种治理所

具有的控制力的相关的制度安排”

让﹒布隆代尔,政治是在共同体中并为共同体的利益而作出决策和将其付诸实施的活动

(4) 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物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典型代表:戴维﹒伊斯顿【美】,提出标题定义

哈罗德﹒D.拉斯维尔【美】,引申为“什么人,在什么时候,怎样获得了”尊重、收入、安

全等社会价值,从而对于政治分配社会价值的阐述和确定更加明确

(5) 政治是以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或外化

典型代表:中国殷周时期,君权神授,“文王在上,于昭于天”

董仲舒,“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托马斯﹒阿奎那,“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

黑格尔,“国家是精神为自己所创造的世界”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1、 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2、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3、 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4、 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三、政治的定义

“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本书的定义)

第二节政治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地位(要点式摘要)

1、原始氏族社会中的四级组织:氏族(氏族议事会、酋长)——胞族(胞族议事会、胞族长)——部落(部首长、军事首领)——部落联盟(联盟议事会、最高军事首长)

2、国家的产生:氏族社会的公权力和机关已经不能适应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且不至于在

阶级利益冲突中崩溃的要求,由此就产生了与社会相脱离的“特殊的公权力”。

3、政治的社会地位: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政治与法律的关系;政治与宗教的关系;政治与道德关系。

第二章政治学

第一节政治学的含义和内容构成

一、政治学的含义

一般含义:研究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代表性的含义: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国家”或“国家活动”,因此,政治学就是研究国家问题的科学。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政治权力,政治学就是研究这种权力的获得和运用科学。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事务,政治学就是对管理众人的事的原理。

政治学是对公共决策和政策的研究,戴维﹒伊斯顿:“政治学历来自行规定的任务是了解社会政策应当是什么,那个政策应当如何被制定出来并付诸实施”。

二、政治学的内容构成

1、 按政治学研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与非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2、 按政治学的功能来划分: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

3、 按政治学研究的角度和层次来分:宏观政治学和微观政治学

4、 按政治学研究对象的状况来划分: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

5、 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划分:规范的政治学和实证的政治学

6、 按政治学研究的领域划分:(我国的划分)政治理论、中国政治、比较政治、公共政策、

公共行政、国际政治、政治学方法论

第二节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一、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1、 奴隶社会的政治学说

柏拉图,《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2、 封建社会的政治学说

A.奥古斯丁,《论神之都》

托马斯﹒阿奎那,《论君主政治》、《神学大全》

3、 自由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时期的政治学

14-15世纪,马基雅弗利,《君主论》;博丹,《共和六论》。

17-18世纪,【荷兰】格劳秀斯,斯宾诺莎;【英】霍布斯,洛克;【法】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美】杰斐逊,潘恩,汉密尔顿。

18-19世纪,边沁(《政府简论》、《道德与立法原理》)、穆勒(《自由论》、《功利主义》):功利主义,自由主义;孔德(《实证政治体系》)、斯宾塞(《社会静力学》):社会实证主义。

【英】托马斯﹒莫尔,【意】康帕内拉,【法】梅叶、马布利、圣西门、傅利叶,【英】欧文。

4、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政治学说

(1)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研究院

(2)政治理论,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多元主义,社群主义。

(3)行为主义政治学

(4)后行为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特点

科学性,阶级性,革命性,实践性。

三、中国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奴隶社会的政治学说

初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学说

封建社会的政治学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政治学

社会主义时期的政治学

第三节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方法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哲学原则——唯物辩证法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途径

(1) 历史分析法

(2) 经济分析法

(3) 阶级分析法

(4) 利益分析法

3、 注重客观事实,强调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主要方法

二、西方政治学主要研究方法分析

1、 传统的政治学研究方法

(1) 哲学研究方法

(2) 历史研究方法

(3) 机构研究方法和制度研究方法

2、 现代的政治学研究方法

(1) 社会学分析途径

(2) 经济学分析途径

(3) 心理学分析途径

(4) 政治系统分析模型

(5) 政治沟通分析模型

(6) 政治实证测量和分析技术

第二篇政治关系

人们需求——利益关系——为实现利益要求——结成特定的政治力量——形成政治权力关系——权力为确立和保障利益的法定资格——构成政治权力关系

第一章 利益与政治

第一节 利益的含义

一、利益的形成和本质

1、 所谓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的特性的需要

2、 利益的三因素:

第一, 利益的心理基础是人们的需要。

第二, 利益反映着一定阶段上人们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

第三, 利益反映着特定历史阶段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二、利益的内在矛盾

第一, 利益实现要求的主体性与实现途径的社会性之间的矛盾

第二, 利益形成的主观性和利益内容的客观性之间的矛盾

第三, 利益的目标与手段之间的矛盾

第四, 利益的具体有限性与利益发展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第二节 利益关系

一、利益关系的含义: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共同利益

(1) 共同利益有特定社会关系中的公共性

(2) 共同利益的非市场现实性

(3) 单一性

(4) 相对独立性

(5) 多重价值复合性

三、利益矛盾

1、 横向利益矛盾

(1) 自然地差异:主体之间与生俱来的差异性

(2) 社会的差异:社会原因造成的差异性

2、 纵向的利益矛盾:不同层次上的主体之间的矛盾

第三节 利益在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利益在政治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1、 利益是人们结成政治关系的出发点

2、 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形成的基础和条件

3、 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特性形成的基础

4、 利益关系决定了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功能

二、利益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1、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动因

2、一切社会政治组织及其制度的基础

3、社会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源泉

4、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二章 政治权力(power)

第一节 政治权力的含义

一、政治权力的本质——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

政治学基础读书笔记

政治学基础读书笔记

力量对比的两种形式:

横向:群体力量和个体力量的对比

纵向:不同的力量主体的对比

二、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

1、 客观构成要素

生产资料的有效占有、社会财富、暴力

2、 主管构成要素

能力素质、身份资格、理论与策略、组织形式

三、政治权力的特性

主体利益性

强制约束性

专属排他性

扩张延展性

多重职能性

第二节 政治权力类型和政治权力关系

一、政治权力的类型

1、 按政治权力主体的性质划分:原始社会的政治权力、奴隶主阶级的政治权力、封建主阶

级的政治权力、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力、无产阶级的政治权力

2、 按政治权力主体的组织类型划分:社会公共权力、执政党权力

3、 按政治权力主体的层级划分:中央权力和地方权力、上级权力和下级权力

4、 按政治权力的功能划分: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二、政治权力关系

1、 不同性质的权力关系主要是否定关系

2、 执政党和公权力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执掌社会公共权力的政治力量与社会公共权力之

间的关系

3、 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关系:构成特定社会政治权力的纵向结构,成为不同国家的国家结构

形式的基础。

4、 行政权、司法权、立法权之间的关系:构成社会政治权力的横向结构。

第三节 政治权力的作用

一、政治权力作用的特点和方式

特点:政治权力作用具有特定的目标指向、具有特定的效益、具有双刃剑的作用、影响巨大而深远、后果常常呈现多方面力量的平行四边形的合理

方式:指令方式、压力方式、规约方式、说服方式、奖酬方式、处罚方式、暴力方式

二、政治权力的作用

1、 政治关系方面:政治权力是实现其主体成员利益要求的特定方式和凭藉;政治权力是人

们获得和实现法定政治权力的必要条件和力量后盾。

2、 社会政治生活方面:人们的政治行为和政治活动都是以政治权力为中心内容展开的;社

会政治体系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力量;社会政治文化以政治权力为中心内容和价值取向;社会政治权力的发展是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

3、 社会生活方面:政治权力以合法强制方式,实现并且分配共同利益;对于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对于社会思想文化领域具有巨大影响力;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

第三章 政治权利

第一节 政治权利的含义

一、政治权利的含义

1、 权利的含义

中国古代:《荀子.君道》,指的是权势和财物;

西方:有两种含义(一是正当的、正确的,二是某种资格),其代表性学说有:权利天赋说(洛克),权力自由说(法律规定的某种自由),权利利益说(受到法律保护的利益),权利力量说(一种法律规范),权利平等说(罗纳德.德沃金:政府对人们的关心和尊重)。

2、 政治权利的含义

书上的定义:在特定的经济社会关系及其体现的利益关系的基础上,由政治权力确认和保障的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的主张其共同利益的法定资格。

对定义的理解:

(1) 政治权利本质上是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要求

(2) 以建立在特定经济关系和利益基础上的政治权力为前提条件和后盾力量

(3) 体现了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与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

(4) 政治权利是法定的资格性规定

二、政治权利的特性

(1) 政治权利具有主题的相对个体性

(2) 政治权利具有法定规范性具有权利

(3) 政治权利具有权利主体的自主性

(4) 政治权利具有权利义务的统一性

(5) 政治权利具有自由价值性

第二节 政治权利的内容和作用

一、政治权利的历史发展

1、 原始社会

社会成员人人都具有资格;社会成员之间的资格平等;资格由道德习俗确定;成员的权利与义务是完全融合的。

2、 奴隶社会

政治权利专属奴隶主阶级所有;具有宗法等级制的特色;第一次和私有财产联系到一起;权利和义务相分离。

3、 封建社会

私有财产直接决定着政治权利的归属;君主享有最大的政治特权;君主权利与官僚等级制度和僧侣联系紧密;血统成为政治权利的重要依据;农民对社会政治生活基本上不拥有权利

4、 资本主义社会

政治上的民主、自由、平等;形式上的平等掩饰了实际政治生活的不平等;掩盖实际上剥削的不正当性。

5、 共产主义社会

无产阶级和全体人民广泛享有权利;无产阶级和全体人民平等享有权利;政治权利实际存在。

二、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

资本主义社会:自由权、参政权、诉愿权

社会主义社会:自由权、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监督权和罢免权、诉愿权

三、政治权利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作用

有利于维护、实现和发展政治权力主体的利益

有利于政治生活的正常运行

有利于社会成员政治积极性的发挥

有利于社会政治稳定建设和发展

第三篇政治行为

第一章 政治统治

第一节 政治统治的含义

一、政治统治的含义

书中定义:政治统治不过解决权力制约关系内在矛盾的选择途径,是这一矛盾的基本行为体现。在内容上,它体现为把权力制约关系转化为政治权威与服从关系,以此巩固政治权力主体地位、维护既有制约关系并保证政治权力的效力。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它体现为政治权力主体控制社会政治冲突,维持社会政治秩序,建立和维护其与社会成员之间权威与服从关系的行为。

二、政治统治的特点

1、 政治统治以维护政治权力主体地位为出发点

2、 政治统治以构建政治权威与服从关系为基本内容

3、 政治统治以社会公共伦理的正当性为道义依据

4、 政治统治以控制和约束矛盾和冲突于政治秩序范围内为政治功能

5、 政治统治以政治和社会的安全稳定为价值取向

第二节 政治统治的基础和类型

一、政治统治的基础

1、 政治统治的政治权力基础

2、 公共职能基础(履行公共职能)

3、 心理基础(合法性和政治认同)

二、政治统治的类型

哈罗德.拉斯韦尔和亚伯拉罕.卡普兰根据支配因素分类:官僚统治、贵族统治、伦理统治、强人统治、财阀统治、技术统治、意识形态统治

马克斯.韦伯:传统型政治统治、魅力型政治统治、法理型政治统治

马克思,奴隶主阶级的政治统治、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和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统治

第三节 政治统治的方式和作用

一、政治统治的方式

强制方式、法治方式、绩治方式、理治方式、德治方式、心治方式

二、政治统治的作用

1、 维护和保持政治权力主体的利益和权力地位

2、 保证和维护社会和政治的安全

3、 保证政治权力作用的效力

4、 保障特定社会成员的政治权利

5、 保证社会秩序和稳定,为政治管理创造条件

第二章 政治管理

第一节 政治管理的含义

一、政治管理的含义

政治管理的本质是维护政治权力主体以实现公共利益和协调不同利益矛盾的方式,实现政治权力主体的利益和要求。

二、政治管理的特征

公共性、组织性、责任性、服务性、以实现公共生活的效率和公平为基本的价值取向

第二节 政治管理的职能和类型

一、政治管理的职能

1、 实现社会共同利益:确定利益、实现利益、维护利益、分配利益、发展利益

2、 协调和规制利益矛盾和利益关系:把握利益矛盾、分析利益矛盾、解决利益矛盾

二、政治管理的类型

1、 按本质划分:原始社会的公共管理、奴隶社会的政治管理、封建社会的~、资本主义社

会的~、社会主义社会的~

2、 按功能分:立法管理、行政管理、司法管理

3、 按管理的对象分:社会成员的管理、政治组织的管理、社会组织的管理、经济组织的管

第三节 政治管理的方式和作用

一、政治管理的方式

1、 政治行为方式分析

自然经济下形成的方式特点

具有父权管理特色

具有高度集权性

以血亲关系基础上的伦理规则为管理依据

强烈的人治色彩

以单一的直接行政方式进行

市场经济下形成的方式特点:

契约管理的特性

有限权力与有限责任的管理

以市场经济理性为基本依据

以法治方式进行

以多种手段进行

2、 管理行为分析

政治规划、政治决策、政治组织、政治指挥、政治监督

二、政治管理的作用

1、 是政治统治得以强化和巩固的基础

2、 是政治权力的社会实现机制

3、 是政治权利的实现途径

4、 是社会有序运行的积极保证

5、 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

第三章 政治参与

第一节 政治参与的含义

一、政治残与的定义和特征

中国古代指的是君臣共谋政治决策;

西方分为两种:参与民主理论和限制公民参与的民主理论

以卢梭、密尔为代表的参与民主理论

以马克思为代表的参与民主理论,即本教材的定义:

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基本特点: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是公民对于共同利益的主张行为;是公民对于公共权力的政治权力、义务和责任关系;仅限于合法手段;包括只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政治生活。

二、政治参与的类型

自动参与、动员参与、消极参与

第二节 政治参与的方式和条件

一、政治参与的方式和条件

方式:政治投票、政治选举、政治结社、政治表达、政治接触(为谋求个体利益)、政治冷漠。

二、政治参与的基本条件和影响因素

条件:经济发展、社会地位、政治心理、政治机制、社会机会

第三节 政治参与的作用和影响因素

一、政治参与的作用

对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1、 通过影响政治权力及其作用,最终实现其利益的重要方式;

2、 影响政治统治的的合法性;

3、 影响政治管理的民主化;

4、 影响政治文化的发展;

5、 影响社会政治的稳定;

6、 影响社会公平

对社会环境所起的作用

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社会流动和自治、历史发展

二、政治参与的发展方向

短期的变动,长期扩大,且不可抗拒。

第四篇政治体系

第一章 国家

第一节 国家的含义

一、若干非马克思主义国家定义分析

中国古代:土地、人口、武力、王者

西方:希腊的城邦(polis);古罗马的共和国(即指城市中的公众republive);马基雅弗利、斯塔基(state),指土地、人民、政府以及统治术。

主要学说:

社会共同体说:亚里士多德

管理劳动说:卡尔.A.魏特夫、马克斯.韦伯

国家契约说:伊壁鸠鲁、格劳秀斯、斯宾诺莎、霍布斯、洛克、卢梭

国家要素说:三要素说(人民、土地、主权)、四要素说(三要素+政府)

二、国家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学说:国家阶级社会中的,不同于原始社会公共权力的一种“特殊的公共权力”组织。

国家本质在于阶级统治;按地区划分国民;一种特殊的暴力机构

三、国家的历史类型

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自由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节 国家的形式

一、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政体:“一定社会阶级取何种形式去组织那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

亚里士多德:君主政府、贵族政府、民主政府,后发展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 马克思分类标准:最高国家权力智障者人数的多少;最高国家权力执掌着的产生方式和任职期限。

具体分类:

君主政体:专制君主政体(等级君主政体、贵族君主政体);立宪君主政体(二元君主制、议会君主制)

共和政体:贵族共和政体;民主共和政体(议会共和政体、总统共和政体)

二、国家结构形式

单一制国家、复合制国家(注:邦联只是一种国家联盟)

第三节 国家机构

一、国家机构的含义和设置原则

含义:

是统治阶级为了实现和维护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完成政治权力的职能而按照一定原则组建的各种机关的总和,它是政治权力的组织实体和规则制度的体现。

特点:阶级性、实体性、严密组织性、特定的职能性

设置原则考虑的因素:国体因素、政体因素、社会因素

设置原则:集权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民主集中原则

二、主要的国家机构

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

第二章 政党(Party)

第一节 政党的含义

一、政党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政党的含义:

中国古代:居民基层单位;至亲好友;有首领的群体;官僚帮派的勾结

埃德蒙.伯克:政党是实现某种主义的团体;

哈德罗.D.拉斯维尔:正当是选举的工具;

索拉福:是一种政治权力的组织机构;

戴维.杜鲁门:使人们挑选公职人员的工具

马克思: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政权或巩固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

马克思政党的特点:

阶级性、是阶级的先锋队组织、有特定的政治目标和纲领、有特定的组织和纪律

二、政党的类型

资产阶级政党

1、 产生方式:

从议会中的不同政派,经过政治活动逐渐发展成独立政党;

在议会外形成政党;

2、共同点:

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由资产阶级的政治积极分子组成;

以选举和议会斗争为主要的政治活动;

组织体系松散,选举活动之外少有全党统一的政治内容;

无产阶级政党: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由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组成;

有严密的组织纪律。

三、政党的作用

凝聚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识;

聚合和发展阶级政治力量;

影响和领导社会政治生活;

培养本阶级的政治骨干分子;

影响国际政治和国际事务。

第二节 政党制度

一、政党制度的含义

是国家法律规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关于政党的社会地位、作用,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的规定。

影响政党制度形成的因素:

特定的利益关系结构;

不同的阶级力量和政治力量的发展成熟程度;

不同的国家政体;

不同的选举制度;

还包括:历史文化传统、民族结构、地域因素

特点:

为阶级利益而设立的;

是否有成文法规范都可以;

规定着政党的各方面的活动。

二、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1、 两党制

2、 多党制

3、 一党制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1、 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制

2、 无产阶级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第三章 政治社团

第一节 政治社团的含义

一、政治社团的定义

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结合在一起,有组织的参与、影响政府政策制定、变动和执行过程的社会团体。

政治社团的形成分析:

是不同利益的体现;

是政治权力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扩大的结果;

是公民权利的组织体现。

二、政治社团的特征

1、 其利益和目标单一、具体;

2、 是社会成员按照特定规则形成的政治组织;

3、 参与政府决策,影响政策的制定、修改和实施、是群众性的政治组织

第二节 政治社团的类型

一、政治社团的技术分类

1、 按照政治社团所维护和追求的利益来划分:

维护或追求特殊利益的政治社团;维护或追求公共利益的政治社团

2、 按照政治社团成员的特定社会特征来分析

分为产业工人、企业主、农民、农场主、教师、学生、有色人种、妇女、青年、退伍军人、宗教徒。

3、 按照政治社团自主性来划分

完全自主的政治社团、依附性的政治社团、相互合作的政治社团

4、 按法律地位来划分

合法性政治社团、非法性政治社团

二、资本主义社会的压力集团

数目和种类繁多;

活动范围广泛;

相互之间利益对立,在政治活动中相互排斥;

具有特定的法律地位;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社团

我国当前的政治组织:

1、 工会

2、 青年组织

3、 妇女组织

第三节 政治社团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一、政治社团的作用方式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政治社团的表达方式:

正常表达方式

1、 直接表达方式:

由社团代表和院外活动人士直接对参与决策的人进行游说;

为政府公共决策人员提供信息和情报

举行与政府官员、议员沟通人际关系的社交活动

支持政府官员及议员的竞选活动

2、 间接表达方式

利用本组织的会员、舆论工具或其他社团活动来影响政府公共决策人员

非正常的表达方式

政变、恐怖活动

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政治社团的表达方式:

1、 参加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会议,商讨决定国家的大事

2、 参加党组织、政府部门的决策、决议的研究、决策

3、 参加中央地方政府与青年、妇女、工人等利益相关的专门机构的工作与活动

4、 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二、政治社团的作用

象征性功能、意识形态的功能、沟通性功能、工具性功能、经济性功能、政治社会化功能 第五篇政治文化

第一章 政治心理

第一节 政治心理的含义

一、政治心理的含义

西方的理解:

1、 从人的本性来理解:亚里士多德、马基雅弗利、孟德斯鸠、洛克、卢梭

2、 从一般的心理学角度

马克思主义:

社会成员在社会政治实践中对社会政治关系及其表现出的政治行为、政治体系和政治发展等政治生活各方面现象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应,其具体表现为人们对政治关系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愿望和信念等等,综合而成人的政治人格。

1、 主体:政治人

2、 形成过程: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心理投射

3、 本质:一种精神现象

4、 一种直观的、自发的心理反映

5、 是对政治关系、政治行为和体系等政治现象的直观的和模糊地反映

二、政治心理的特点

是社会成员对于社会政治现象的感性认识

显示着特定的利益主体的利益影响

反映直观的政治现象

具有潜在积淀性

第二节 政治心理的形成基础和构成要素

一、政治心理的形成基础

客观基础:物质环境、社会关系环境、政治制度环境、思想文化环境

主观基础:个体气质和心理背景

二、政治心理的构成要素

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政治态度

第三节 政治心理的类型和作用

一、政治心理的类型

1、 个体政治心理

政治领袖的政治心理

普通社会成员的政治心理

2、 群体政治心理

阶级政治心理

民族政治心理

集团政治心理

二、政治心理的作用

影响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形成和发展

产生政治行为的中介环节

是社会政治形势的晴雨表和政治权力作用的依据

是政治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二章 政治思想

第一节 政治思想的含义

一、政治思想的定义

是社会成员在政治思考中所形成的观点、想法和见解的总称,它是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种政治活动、政治现象以及隐藏在其后的各种政治关系的及其矛盾运动的自觉和系统的反映,是政治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

二、政治思想的特性

1、是人类对于政治现象的理性认识

是人们对于政治现象的理性认识

是一种系统的理论体系

是合乎逻辑的观念体系

2、集中体现特定利益主体的利益要求

3、反映着深层的政治现象的逻辑关系

4、具有相对独立性

第二节 政治思想的结构和类型

一、政治思想的结构

1、 内容结构

对人的研究

对人所赖以存在的现实政治体系的研究

对政治发展的探讨

2、 思维结构

对政治现实的事实判断和描述

对政治现实的因果分析

对政治现实的价值判断

3、 理论层次结构

单一性的政治结论

专门性的政治结论

综合性的政治结论

二、政治思想的类型

历史进程:古代政治思想、近代政治思想、现代政治思想

思维结构和研究方法:政治哲学、政治科学

政治哲学的主题:人的本质、政治思想分析、政治手段分析

政治科学的特点:客观性、精确性、系统性、普遍性、可验证性

所反映的阶级利益:奴隶主阶级的~、封建地主的~、资产阶级的~、无产阶级的~

第三节 政治思想的发展和作用

一、政治思想的起源和发展

起源

中国:开始于3000年前的治国之道,鸦片战争后的“救亡”、“启蒙”,19xx年后的马列主义,现今中国的理论体系

西方国家:古典主义、神道主义、理性主义、科学主义

发展的原因:

社会群体政治利益的发展及利益关系的矛盾运动是其根本原因;

是一个继承与创新的辩证过程;

思想家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政治思想的作用

反映特定的政治利益,并论证其政治合理性;

维护或破坏特定的政治统治;

对人们认识政治现实起着重要作用

统领着人们的政治意识

第三章 政治社会化

第一节 政治社会化的含义

一、政治社会化的定义

人们通过认知和学习而形成政治文化(特定社会政治关系的心理和精神的反映)的过程,就是政治社会化。

二、政治社会化的特点

是人们从事政治实践的过程;

是人们成长为政治人的过程;

是人们认识政治和政治文化的传习过程的统一

是人们主客观相互作用和不同政治社会化阶段相互作用的过程

第二节 政治社会化的媒介和影响因素

一、政治社会化的媒介

家庭、学校、特定的政治符号、大众传播工具、社会政治组织、政治实践

二、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利益因素、政治权力因素、政治权利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因素、政治事件、政治社会化媒介的作用方式

第三节 政治社会化的类型和作用

一、政治社会化的类型

1、 不同的社会形态:奴隶社会的~、封建社会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主义社会的~

2、 年龄:儿童时期的~、青年时期的~、成年时期的~、

3、 方式:直接的政治社会化(政治模仿、政治教育、政治训练、政治实践);间接的政治

社会化(人际转移、价值转移、规则转移)

二、政治社会化的作用

1、 赋予个人以特定的政治人格和政治能力,使之适应、参与乃至改造社会政治生活

2、 维持、改变和创造社会政治文化

3、 维持或改变政治体系

第六篇政治发展

第一章 政治革命

第一节 政治革命的含义

一、革命与政治革命

革命之在中国:“革”即变革,“命”即天命,总的来说就是实施社会变革以应天命。 革命之在西方:源于星相学家,后指暴力突然推翻统治者

从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开始,革命就成为政治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 旨在建立正义和正当的社会秩序的道德行为:伯克【英】、查默斯.约翰逊

2、 争权夺利的活动:杰克.A.戈德斯通【美】

3、 是个人心理与社会现状之间的冲突:杜克海姆、勒邦、戴维斯

4、 社会结构缺陷和国家应付压力的能力缺陷的表现:考克波尔【美】、亨廷顿

马克思主义:政治革命解释在社会利益矛盾对抗的基础上,社会政治力量为变更政权和社会利益关系而反抗既有政治权力和政治统治的激烈活动。

二、政治革命的特征

1、 不同利益的冲突和对立

2、 政治力量的对抗和角逐

3、 政治权力的变更和夺取

4、 人民群众的参与和加入

5、 革命过程的短暂和急剧

第二节 政治革命的类型和方略

一、政治革命的类型

不同划分

G.S.Pettee,国民大革命、政变、宫廷革命、叛乱、系统叛乱

Noel.O’Sullivan,自由民主主义革命、集权主义革命、第三世界革命

S.Huntington,西欧型革命(法国、俄国、墨西哥、中国革命初期)、东方型革命(中国革命、越南革命、第三世界反帝反殖民主义革命)

M.Rejey,市民革命(法国、墨西哥、俄国)、民族革命(中国、古巴、越南、美国、阿尔及利亚)、不成熟的革命(法国革命)

马克思:奴隶革命、农民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革命

二、政治革命的方略

政治革命的方略即政治革命的战略和策略的总称。制定方略时的要求是:

1、 根据客观实际,时代特点和历史发展趋势

2、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 根据斗争形势的变化采取斗争形式

4、 国内外经验总结

第三节 政治革命的方式和作用

一、政治革命的方式

1、 暴力革命:采用战争或流血斗争的方式用武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推翻统治阶级的政治

统治,建立新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秩序。

2、 非暴力革命:议会斗争、政治示威、政治不合作与政治不服从。

二、政治革命的作用

1、 实现革命力量的社会利益

2、 政治革命改变政治关系

3、 政治革命更新政治体系

4、 政治革命变革政治文化

5、 政治革命促进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第二章 政治改革

第一节 政治改革的含义

一、政治改革的定义

政治改革就是指政治关系的调整和完善,换言之就是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关系中共同利益的要求、利益矛盾状况。

包括法令法律的修改、政治组织和制度的改革、议会制度改革、司法制度改革、行政制度改革、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改革、选举制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等。

二、政治改革的特征

基于社会利益关系中的利益关系;

是对于政治权力关系和政治权利关系的调整;

由政治权力主体发起和领导;

有计划有步骤的政治变革;

是渐进而缓慢的过程;

以和平的方式进行

第二节 政治改革的目标和方式

一、政治改革的目标

原则:合理性原则;可行性原则;过程性原则;

二、政治改革的方式

综合性的改革方式;多项分进行改革方式;

第三节 政治改革的条件和作用

一、政治改革的条件

1、 客观条件:经济条件、政治文化条件、社会条件

2、 主观条件:

有一批具有改革取向和改革意识的力行者;

需要有合理的目标和周密的计划;

要选择和把握有利的时机;

充分调动本阶级成员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

二、政治改革的作用

缓解或消除社会利益矛盾的有效方式;

适应社会利益发展要求、维护政治统治、提高政治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

医治政治弊端的良药。

第三章 政治民主

第一节 政治民主的含义

一、政治民主的定义

不同的定义:

民主是按照人民的意志进行政治统治,洛克【英】、卢梭【法】;

民主是人民投票决定权力的归属,熊彼特【奥地利】;

民主是多种利益集团的相互作用,达尔【美】;

民主家就是人民参与政治决策,柯尔【英】。

马克思主义:

民主是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

在阶级社会中,民主具有阶级性;

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

是一种保障公民权利得以实现的国家形式。

二、政治民主的基本特征

以特定的政治统治的确立为前提;

政治民主与市场经济紧密相关;

以公民权利的自由和平等为核心原则;

政治民主以多数决定作为基本规则;

以间接民主和直接民主为基本实施方式;

以法治作为实施条件和保障。

第二节 政治民主的类型

一、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民主

1、 原始社会的民主

2、 奴隶社会的民主

3、 封建社会的民主

二、资本主义的社会民主

三、社会主义的资本民主

第三节 政治民主的发展途径和社会政治作用

一、政治民主的发展途径

1、 政治民主的基础性建设

2、 政治民主的制度性建设

3、 公民的民主政治教育

二、政治民主的社会政治作用

1、 资本主义民主的社会政治作用

2、 社会主义民主的社会政治作用

维护统治;最大限度的实现人民的利益;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高政治能力和素质;防止政治专制和政治腐败。

更多相关推荐:
读书笔记范例

读书笔记姓名洪心洁学号班级24069335106级会计学1班前言我通过查阅图书馆书籍搜索图书馆数据库资料查阅有关期刊和查找网页上相关的资料四种方式为我的论文治理型内部审计起免疫系统的预防作用寻找相关的信息资料并...

小学生读书笔记范文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使我爱不释手保尔柯察金那顽强的品格多么令人钦佩如果你读了这本书就会明白具有钢铁品质的人是大写的人保尔一生十分坎坷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他还坚持写书对自己毫不顾惜书中写道他呕心沥...

读书笔记范文

读书笔记范文读书笔记gt范文一闲暇时我拜读了前苏联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受益匪浅其中教给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一建议给我印象深刻卢梭的寓教于乐总让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

读书笔记范文

德不厚福不居读书笔记范文读书笔记范文精选1读书笔记的概念人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把自己阅读书籍的心得体会和精彩内容整理记录下来的文字材料2读书笔记的作用1作读书笔记可帮助记忆弥补脑力不足有效提高读书效率2做读书...

大学读书笔记格式

读书报告格式及范文一读书报告有沒有一定的格式对初写读书报告的同学來说学校会有一般的格式要求让其有所遵循一般地只要有书名有作者其他可集中读后感來写最浪费笔墨的是內容概要惟一的作用是让別人知道你看过这本书二写读书报...

小学生读书笔记范文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小学生读书笔记范文读童年有感读了童年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和高尔基比童年我们今天是多么幸福埃高尔基出生在一个木工家庭5岁时父亲病故了他的生活更加艰苦了他和妈妈就住在外祖父家里由于家境贫困他上学只好...

读书笔记的格式

读书笔记的格式读书笔记的种类很多一般说来可分为四大类一是摘录式二是提纲式三是评论式四是心得式四大类又分若干种每一种在写法上有所不同一摘录式摘录式是阅读活动中收集资料日寸最常用的记录形式主要是为了以后开展科研活动...

杜威五大演讲读书笔记

杜威五大讲演教育哲学部分读书笔记一教育的必要性1为什么教育必不可少生与死的问题1人类婴幼时很弱不能独立必须依赖他人的抚养教育和训练2人死后要传承经验和知识教育是从婴孩时期渡到成人时期的一只摆渡船2为什么教育哲学...

读书笔记格式

读书笔记书名作者文章背景可有可无好句好段摘抄12语言赏析可有可无读书心得重点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

我要小学生读书笔记模板

书海徜徉学生姓名第周我读了这篇文章真美呀我收获了很多很多词语超市绝妙句子本人感悟书海拾贝学生姓名第周今天我读了这篇文章妙极啦我收获了很多很多好词佳句我的感悟

成教读书笔记范文

继续教育学院读书笔记学生学号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姓名读书笔记一我的设计题目及研究方向我所选论文的题目是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设计在开展毕业设计的第一阶段我阅读参考了功率因数校正原理与控制IC及其应用设计...

小学生读书笔记表

读书日期20xx年月日

读书笔记范本(2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