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史的读书笔记

时间:2024.4.30

《中西传统建筑细部构造》有感

我本来打算去图书馆借《中国古代建筑史》,无意中看到了《中西传统建筑细部构造》这本书,开始时顺手随意翻了一下,发现里面以上海的建筑为脉络介绍了中西方传统建筑的各个细部构造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我从书中大量中西古典传统建筑的细部照片中看到了那些做工精致,纹样优美的细部图案,我被深深地吸引了,感叹古人的智慧,能够设计出这么美丽的建筑物,并从建筑物中这些装饰符号得到了启发和创作的灵感,如:古希腊的柱式;巴洛克式的山墙;哥特时期的花窗;中国传统式建筑中的斜撑、花篮、斗拱、挂落、雀替等,这些里面运用的花卉、几何图案、浮雕、石雕和木雕以及各种纹样,对我们现代标志设计应该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首先这本书分两篇来讲,第一篇是中式传统建筑细部,第二篇是西洋传统建筑细部。我在这里主要是讲中国传统建筑细部构造中的装饰图案对现代标志设计的影响。由于每个地方的观念不同,又有地域性的差别,所以图案样式统一中又变化无穷,使得中国古建筑中的装饰图案呈现出丰富多彩。如中式传统建筑细部的装饰图案,屋脊的正脊的中央,常制作“聚宝盆”、“万年青”、“福禄寿”、“双狮抢珠”、“鲤

鱼戏耍”、“百鸟朝凤”等吉利富贵的象征图形,窗格中的装饰图案纹饰有菱花、金钱、还有动植物、花卉、方胜、祥云、缠枝、回纹、八卦等。墙垂带的装饰常用“钱”、“肚”、“鸟肚”、“花卉肚”及讨吉利的“寿字肚”等图案,我认为通过对这本书的详细了解,我们能将这些中式传统建筑细部构造中的装饰符号,灵活的把这些东与西、古与今的元素结合起来,运用丰富的想像力,加以敏锐的时代触觉重新演绎,创作焕然一新的标志设计。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1、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装饰图案与现代标志设计。2、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装饰图案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3、把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图案应用到现代标志设计中的意义。

1、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装饰图案与现代标志设计。

1.1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装饰图案

中国传统建筑中,从天花藻井、门窗格扇、门罩隔断到家具陈设等方面,图案无处不在。图案品种繁多,寓意丰富,富有浓厚的民族色彩。这些图案主要分为:植物图案、动物吉祥图案、几何型图案和器物神人图案。植物图案主要是松、竹、莲等等,几何型图案有回纹型,万字型等,动物吉祥图案有龙象征权利,凤象征喜庆,鸽象征和平、龟象征着长寿等,器物神人图案是古钱、如意、法器、八仙、嫦娥、飞天、天王、钟馗、刘海等等。

2

1.2现代标志设计

现代标志设计作为现代视觉传达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是将具体的事物、事件、场景和抽象的精神、理念通过特殊的图形表达出来。使人们在看到logo的同时,自然而然产生联想,从而产生对品牌的认同感。现代标志设计的基本特征1.识别性、2.独特性、3.象征性、4审美性中分为(1)简洁美,(2)造型美,(3)综合美。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从中国古建筑的装饰图案中探索新的表现形式,从传统装饰图案中提取元素,以新的创造意识各表现技巧进行再创造,如在传统装饰图案的基础上进行简化、添加、重构、错位等构成手段对传统图案进行再设计,而现代标志设计中也越来越多的应用了中国古建筑中的装饰图案,并且也有许多成功的例子。

2、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装饰图案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装饰图案结合到现代标志的设计中,这是设计时代性的要求。也是一件好事,我们既能从传统的装饰图案中找到设计灵感,能产生出新的有创意的设计元素,而且,使我们传统文化得到保留和继承,但是,这一种结合,不是指对传统图形进行纯粹的拷贝或者简单的挪用,而是变化和改造传统装饰图形,从中找到新的创意点和启示点,创造出焕有生命力的中国型现代标志。例如北京申奥标 3

志是由奥运五环的黑、红、黄、蓝、绿这五种颜色组成的,以中国传统“盘肠”图案方式相互环扣在一起,表达了“中国结”的形象,整体图形又像一个打太极拳的人形,及是中国古老传统体育文化的精神体现。又如香港凤凰卫视的台标借鉴了中国传统的凤凰纹样,凤,在远古图腾时代被视为神鸟而予崇拜,而且采用中国特有的“喜相逢”的结构形式,一凤一凰振翅高飞,铿锵和鸣,这些例子都说明传统装饰图案在现代设计中,不仅应得到保留于继承,还须与现代设计理念方法相结合,使之演变发展,成为既有民族传统特色,又有时代风格的全新图案。

3、把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图案应用到现代标志设计中的意义。

(1)传统装饰图案得到了保留与继承。

标志的功能主要是信息传达,而现在是一个以国际互连网络为代表的信息高速公路,是人类共享信息资源的网络世界,一个好的标志设计能够通过网络传播到世界各地,让全世界的人民看到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得到好的保留和继承。但是我们对传统图案的内容与形式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照用,而是在实际应用中必须按照现代设计的要求,社会审美和消费需求等的结合中,运用现代设计的理念及方法给予改造,使其标志设计具有功能化、简明化。

(2)、促进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对话与互动。

4

在未来的现代设计中,我们设计的方方面面都会涉及到传统文化,而中国古建筑中的装饰图案中都寓意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应该让传统文化在现代标志设计中不断的得到拓展,由于标志本身所具有的识别性、宣传性、持久性和广泛影响力,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促进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对话与互动。传统文化是我们设计主体思维的灵魂。我们需努力改变以前的思维方式,以不断更新的风格与形式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周海清,胡嫔《现代标志设计》,高等学校美术与设计专业教学丛书

薛顺生《中西传统建细部构造》,同济大学出版社

5


第二篇: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概况一、 建筑类型与文化 史官文化与城市、宫殿、坛庙、陵墓 佛教文化与宗教建筑:寺观、佛塔、石窟 士大夫文化与私家园林 民间文化与宗祠、会馆、书院、市场、店铺、酒肆、茶楼 1. 2. 3. 4. 二、 三、地方建筑文化特色 建筑技术与设计特点1. 木结构体系 抬梁式(至迟在春秋时已初步完备)主要 特点:石础上立柱,柱上架梁,以梁承檩;结 构厚重;空间开阔。举折明显 穿斗式(至迟于汉代已相当成熟)主要特 点:柱直接承檩;以穿连柱;用料小,构造灵 活,抗风剪能力强。 井干式(商后期陵墓已用)主要特点:木 料层层累叠构成房屋的壁体。 小结: 木构架结构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有如下一些优点: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便于适应不同的 气候条件;吸收震波,减少地震危害性;材料供应比较方便;施工速度快;便于修缮、搬迁。 缺陷:木材越来越稀少;木架建筑易遭火灾;木架建筑采用的基本是简支梁体系,难以满足 更大、更复杂的空间。 2. 单体建筑的艺术处理:简明、真实、有机 斗栱;出檐深远、反宇向阳;屋顶式样丰富(汉代已有庑殿、歇山、悬山、囤顶、攒尖及重 檐) ;中国古代建筑的室内装饰;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1

3. 组群布局设计:大都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多数以纵轴线为主,横轴线为辅。

4.建筑与环境:天人合一

善择基址;因地制宜;整治环境;心理补偿——文学、风水。

四、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创立时期——周代至春秋战国(13B.C.—3B.C.), 相当于古埃及、古西亚及古希腊建筑时期 成熟时期——秦汉时代(2B.C.—4A.D.), 相当于希腊后期及罗马时期。

溶汇时期——溶汇外来文化的魏晋南北朝时代(5-7A.D.), 相当于欧洲早期基督教、拜占庭建筑时期。

全盛时期——隋唐时代(7-11A.D.), 相当于欧洲拜占庭、罗马风、及早期哥特式时期。 延续时期——宋、辽、金、元时代(11-14A.D.)相当于欧洲哥特式建筑时期。

停滞时期——明清时代(15-19A.D.)相当于欧洲文艺复兴建筑以及其后产生的各种形式的时期。

时代 原始社会

规律 夏商周 秦汉 高潮 三国、两晋南北朝理性时期 浪漫时期 高潮 元明清 理性时期 高潮 特性 浪漫时期 浪漫时期 唐代建筑主要特点:

规模宏大,规划严整;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设计与施工水平提高;砖石建筑有进一步发展;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 宋代建筑发展(手工业与商业发达的影响):

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在建筑组合方面,在总平面上加强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衬托出主体建筑;建筑装修与色彩有很大发展;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新的高度;园林兴盛。

明代建筑进步:

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墙;琉璃面砖、琉璃瓦的质量提高;木结构方面,经过元代的简化,明代形成了新的定型的木构架:斗栱的结构作用减小,梁柱构架的整体性加强,构件卷杀简化;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官僚地主私园发达;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 清代建筑发展

供统治阶级享乐的园林达到了极盛期;藏传佛教建筑兴盛;住宅建筑百花齐放、丰富多彩;简化单体设计,提高群体与装修设计水平;建筑技艺仍有所创新。

五、 工官制度

主要掌管统治阶级的城市和建筑设计、征工、征料与施工组织管理,同时对于总结经验、统一做法实行建筑“标准化”也发挥一定的推进作用。

周即设有掌管营造工作的司空,自此后各朝因袭此制,在中央政权机构内设将作监、少府或工部,管理皇家宫室、坛庙、陵墓、城堡以及水利等工程的设计、施工。主管具体工作的专职官吏,《考工记》称匠人,唐称将作大匠,主要工匠城都料将(从事设计绘图,主持施工)。

工官的职务,首先是主持建筑工程的设计;其次是管理估计工料及组织施工;再次担负主要建筑材料的征调、采购和制作的职责。

明中叶以后雇用逐渐代替征工,并出现私营的包工商。清朝工匠很少,包工商大量出现。 中国古典建筑需要掌握的图

1. 考工记中记载的周王城平面图

2. 淹城平面图

2

3. 汉长安平面图 4. 曹魏邺城平面图 5. 北魏洛阳平面图 p85 6. 唐长安平面图 p118 7. 宋东京汴梁平面图 p179 8. 明清北京城平面图 p290 9. 明清故宫平面简图 p292 10.天坛祈年殿、皇穹宇形象 11.汉长安明堂辟雍平面图 12.北京传统四合院典型平面 13.云南“一颗印”典型平面 14.福建土楼、蒙古毡包形象 15.北京颐和园平面简图 16.佛光寺平、 立面 17.南禅寺立面 18.独乐寺观音阁立面 p210 19.我国已知最早的八角形塔立面 p151 20.嵩岳寺塔立面简图 p92 21.应县木塔立面简图或形象简图 p217 22.穿斗式和抬梁式木构示意图 23.赵州桥立面 p164 24.四川雅安汉高颐墓阙立面 25.中国古代常见建筑单体的屋顶形象 26.中国古代主要建筑构件和细部形象城市1 概说 (1)中国古代城市三个基本要素:统治机构(宫廷、官署) ,手工业和商业区,居民区。 (2)城市形态发展四个阶段: 城市初生期:原始社会晚期和夏、商、周三代,城市处于萌芽状态,城市各要素散漫无序。 里坊制确立期:春秋至汉,第一个城市发展高潮;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商业与手工业限制 在定时开闭的市中,统治者的宫殿、衙署占有最有利的地位,并用城墙保护;全城实行宵禁;城 市总体布局比较自由,形式多样。 里坊制极盛期:三国至唐;布局规则严整,功能分区明确,城内交通方便,城市面貌壮观; 封闭里坊,但管理有所放松。 开放式街市期:宋代以后,取消夜禁和里坊制。 (3)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在选址、防御、规划、绿化、防洪、排水等方面的经验: 重视都城选址,勘察地形与水文情况;为了保护统治者的安全,有城与郭的设置;城市道路 系统大多数采取以南北向为主的方格网布置;城市居民的娱乐场所,从南北朝到唐代多依靠佛教 寺院以及郊区的风景区;重视都城绿化;随着城市建筑密度提高,城市防火问题突出;城市排水 的处理,汉长安已采用陶管和砖砌下水道。3

(4)三种城市建设模式:

新建城市;依靠旧城建设新城(如汉长安、隋大兴、元

大都);在旧城基础的扩建(如明南京、明北京)。

(5)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论

A)《考工记》——“择中论”:“匠人营国,方九里,旁

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B)《管子》——“因势论”:“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

下,从于广川之上”。

选址——“因天材,就地利,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

必中准绳……”

城市布局——“凡士者近宫,不士与耕者近门工贾近

市”

(6)发展简史

春秋以前的城市是周王和诸侯进行政治、经济和军事统治的核心,城市里的手工业主要为统治阶级服务,商业没有充分发展起来,城市规模较小。作为在经济生活上起一定作用的城市,是从春秋末期到战国中叶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和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而出现的。此时城市日趋繁荣,规模日益扩大。由于战争频繁,各城市都筑有坚固的城墙。西汉长安,因先营宫室后建城垣,平面不规则,但主要街道仍丁字或十字相交。自此后,都城大都采用规则式平面布局。东汉洛阳的宫室、苑囿自南而北位于城的纵轴线上,阻碍东西方向的交通。汉末的邺城将宫室移于全程纵轴线的北部,城内交通方便。邺城的布局方式经两晋到北魏、东魏又增加东西二市,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隋唐长安。长安规划的基本原则是将宫室、坛庙和重要的官署等位于南北纵轴线上的北端及其两侧,并划分里坊,城内东西两侧各有一市;城内绿化根据汉以来的传统,在主要大道两侧植槐,而洛阳从隋朝起以樱桃、石榴为行道树,河岸植柳,唐长安和北宋东京沿用。从唐末开始某些商业繁荣的城市出现了夜市及草市,五代洛阳允许沿街设店,影响了宋朝城市结构的变化。从北宋起,由于手工业和

商业的发展,里坊制名存实亡,并取消集中市场,代以

住宅和商业混合的街道形式,是都城规划的一个重要改

革。但都城布局仍力求方整对称,并以建筑物的体量和

色彩来强调宫室为主体的城市中轴线的作用。绿化继承

隋唐长安、洛阳的传统,在街侧种植各种果树,御沟里

植荷华。元、明的京城宫室、坛庙、官署位于城的南部,

但整个规划仍以对称整齐为原则。少数都城因利用旧城,

并结合地形,城市平面呈不规则形状,但依然将城市作

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建设,如南宋临安(今杭州市)和明

南京(今南京),其中明南京宫室和官署的布局是明成祖

(朱棣)营建北京的蓝本。

2汉长安

汉长安位于渭水南岸的台地上,地势南高北低,是

在秦咸阳原有离宫兴乐宫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汉高祖

时建造了未央宫作为主要宫殿,惠帝后改兴乐宫为长乐

宫,汉武帝时大兴土木建桂宫、明光宫、建章宫及上林

苑(城外西南郊)、明堂、坛庙等建筑,达到极盛。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由于长安是利用原有基础逐步扩建的,而且北面靠近渭水,因此城市布局不规则,主要宫殿 4

未央宫偏于西南侧,与长乐宫同位于长安城中地势最高处龙首原上。城内有九府、三庙、九市(集中市场)和一百六十闾里分布在城的北部及南部的未央、长乐二宫之间。长安城内绝大部分被宫城所占,多数闾里在外郭中,符合“造郭以守民”的传统观点。在东南与北面郊区设置了7座城市——陵邑,是从各地强迁富豪之家来此用以削弱地方豪强实力,加强中央政权的控制。长安城西面有建章宫,南面有明堂辟雍和宗庙、社稷坛等礼制建筑,西南是上林苑。长安城的街道有“八街”、“九陌”的记载,现探明有8条主干道,道路旁有排水沟。

3曹魏邺城

东汉末年,曹操建设邺城,在今河南安阳东北,北临漳水。城平面长方形,南三门,北二门,东西各一门。鉴于洛阳旧制不便,采取新的布局方法,以一条横贯东西的大道把城内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中央在南北轴线上建宫城,大朝的宫殿位于宫城中央,大朝东侧为处理日常政务的常朝,西侧为禁苑——铜雀园。宫城以东是贵族居住的坊里,南半部为行政官署区。东西大道以南部分亦建若干官署,其余则为居民住宅区。分区明确,交通方便,后来南北朝和隋唐的都城规划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布局——规模适中、布局规整、城门分布灵活

特点——闾里与宫殿分开、宫城居北、实效

4北魏洛阳

洛阳由于地理位置适中,在经济上、军事上都有重要地位,因此从东周起,东汉、魏、西晋、北魏等朝均建都于此。北魏洛阳是在西晋城洛阳的废墟上重建的,位于洛水北岸。据记载,北魏洛阳东西20里,南北15里,有320个里坊,有外郭、京城、宫城三重。

洛阳北倚邙山,南临洛水,地势较平坦,自北向南有坡度向下。宫城偏于京城之北,京城居于外郭的中轴线上,宫城之前有一条贯通南北的大干道——铜驼街。官署、太庙、太社太稷和永宁寺木塔都在宫城前御道两侧。城内其余部分是里坊,各坊之间有方格形道路网。城南还设有灵台、明堂和太学。市场集中在城东的洛阳小市和城西的洛阳大市,还有外国商人集中的南郭门外的四通市。

5南朝建康

建康位于秦淮河入口地带,西临长江,北枕后湖(玄武湖),东依钟山,形势险要,风物秀丽,向有“虎踞龙蟠”之称。城市布局,从东晋到陈,基本上相袭沿用。

城周围20里,有12座城门。宫城位于都城北侧,周围8里。官署多沿宫城前中间御街向南延伸。居民多集中于城以南秦淮河两岸。居住区也有里的名称,由于山丘起伏,推测只能是自由式的街巷布置。市多而分散。整个建康城按地形布置的结果形成了不规则的布局,而中间的御街砥直向南,直望城南的天然的阙——牛首山,其他道路则“纡余委曲,若不可测”。地形对城市布局起着明显的作用,成为建康城市规划的特色。

6隋大兴(唐长安)

隋文帝夺得政权后,于公元582年在汉长安旧城东南龙首山南面建造新都。大兴城的建设由宇文恺具体负责。以后唐朝又陆续进行建设,改称长安。

大兴城的整体规划总结了汉末邺城、北魏洛阳和东魏邺城的经验,在方整对称的原则下沿着南北轴线将宫城和皇城置于全城的主要地位,并以纵横相交的棋盘形道路,将其余部分划为里坊,分区明确,街道整齐,充分体现了封建统治者的理想和要求。皇城位于全城最北的中部,官府集中于皇城中,与居民市场分开,功能分区明确,是建设的革新之处。在皇城左右稍南建东西二市。城内佛寺很多。城东南角原有曲江,改作芙蓉园,围入城内。

唐长安基本沿用隋的城市布局。由于主要宫殿向东北移至大明宫,后来又在城东建兴庆宫,并于城的东北部和东部建夹道使芙蓉园与大明宫相连接,朝臣、权贵集中到东城,使城市重心偏于一边。长安城的里坊大小不一,四周围墙,设2或4门,坊内有东西横街或十字街分割,通向 5

各住户。权贵、官吏的府第和寺院可直接 向坊外开门,不受夜禁制度的限制。各里 坊内有若干商店。城内庙宇很多,但戏场 很少,风景区也只有曲江一处,市民的娱 乐生活极为有限。长安城街道虽宽,但全 是土路。街两旁植成行的槐树(称为“槐 衙”,开排水沟,沟外即坊墙,街景单调。 ) 里市制束缚着城市居民的生活和经济的发 展,城市排水和运输方面也不理想。 7 隋唐洛阳 隋唐东都洛阳由宇文恺等人负责营 建,隋大业元年(605 年)开始营建。隋 代洛阳在汉魏洛阳之西约 8 公里,是新建 城市。地势平坦,布局整齐。 由于是陪都, 规模比长安略小, 皇城、 宫城、里坊、街道都相应缩小。洛阳北倚 邙山,洛水自西向东贯穿全城,宫城皇城 位于西北高地上。全城除皇城和宫城之外,共划成 103 坊 3 市。坊比长安略小,1 里见方,内为 十字街,四边开门。三处市场分布在水运交通方便之处。皇城内城墙特别多,地势居高临下,从 防御上比长安作了更多考虑。 8 北宋东京 汴州地处江南和洛阳之间水陆交通要冲,唐时逐渐成为繁华的商业都会,又是节度使驻地。 五代时后梁、后汉、后晋、后周都在此建都,商业更加繁荣。赵匡胤夺得政权建立宋朝后,仍利 用后周的汴梁建都。宋代又不断加固扩建。 宋东京由一个州治扩建而来,州衙改为宫城,位于内城的中央而偏西北,每面三门。内城除 宫殿外还有衙署、寺观、王宫宅第及居住住宅、商店、作坊等。内城东北隅由大型园林艮岳,外 城西郊有金明池,都是皇帝游乐的御苑。州城修成都城,规模小,建筑密度大,土地利用率高, 防火问题特别突出。街道不像长安那样砥直,反映出改建旧城的特色。商业发达,城中到处临街 设店。传统的里坊制被彻底废除。官府衙署一部 分在宫城内,一部分在宫城外,和居民杂处,不 集中。 皇家苑林、郊外风景区、瓦舍、茶楼、娱乐、 杂货等商业场所。 布局——三重城墙、四水贯都、城门与水门 结合 突破——街巷式商业、娱乐性建筑发展,宫殿 重要性下降 历史意义——转折点、宫城居北、水陆交通 问题——管理混乱,治安、防火不利 影响 9 元大都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端,处于通向东北平原 的要冲地带。战国时形成城市,辽代在此建陪都, 金代扩建辽城建中都。元灭金,利用中都东北郊6

琼华岛一带水面为核心建造新宫殿,随后又建成了大都城。 规划者为刘秉忠和阿拉伯人也黑迭儿,于至元元年(1264 年)开始按古代汉族都城的布局进 行设计,历时八年建成。元朝弃金旧城而将都城向北移后,迁官员及富户于新城,旧城为一般平 民居住,保持二城并存的格局。元大都以宫城、皇城为中心布置。地势平坦,又是新建,道路系 统规整砥直,成方格网,城的轮廓接近于方形。城市的中轴线就是宫城的中轴线,平面的几何中 心在中心台。全城道路分干道和胡同两类,形成规律的街巷布置。城内市肆分散,中心地带设立 钟楼和鼓楼。皇城偏于城南,包括宫城、太液池西岸的隆福宫、兴圣宫和御苑,环绕水面展开, 和传统的宫殿布置方式手法迥异,是元代的一种创新,也和蒙古人的传统观念有关。由于皇城位 置与南面的旧城靠近,所以新城区大部分在皇城之北,由当时的具体条件形成了面朝后市的布局 方式。皇城前东面设太庙,西面设社稷,继承《考工记》的“左祖右社”的布局形式。城墙有宫 城、皇城、都城三重,城门 11 座。 水系由杰出的科学家郭守敬规划,一方面疏通了东面的运河通惠河,使南方物资可以通过运 河直抵大都,同时又规划一条新渠,由北部山中引水,并汇合西山的泉水,在北城形成湖泊,然 后通入通惠河。因通惠河及大运河及海上运来的物资可直达琼华岛北面的海子,漕运近便。 10 明清北京 明灭元后,大都改称北平。明成祖迁都北京,从永乐五年起开始营建宫殿,十八年建成。明 代北京是利用元大都原有城市改建的,北墙南移约 5 里,南墙南移 1 里余。明中叶,南面加筑外 城,形成凸字形平面。外城主要是手工业区和商业区以及规模巨大的天坛和先农坛。 明北京外城南面 3 门, 东西各 1 门, 北面 5 门,中央 3 门即内城南门;内城 东、 北、 西各 2 门。 这些城门都有瓮城, 建有城楼。内城东南和西南两角建有角 楼。 北京城的布局以皇城为中心。皇城 平面成不规则的方形,位于全城南北中 轴线上,四向开门。南面正门天安门之 南还有一座皇城的前门大明门(清改名 大清门) 。皇城之内建有内容芜杂、数 量众多的各类建筑,包括宫殿、苑囿、 坛庙、衙署、寺观、作坊、仓库等。作 为皇城核心部分的宫城(紫禁城)位居 全城中心部位,四面高大的城门,四角 华丽的角楼,城外围以护城河。明代紫 禁城是在元大都宫城(大内)的旧址上 重建的,布局方式仿照南京宫殿,规模 更为严整宏伟。 在天安门和大明门之间,有一条宽 阔平直的石板御路,两侧配以整齐的廊 庑,称千步廊,廊的外侧隔着街道有东西向的衙署多所,此布置形式北宋东京即有。 北京全城有一条全长约 7.5 公里的中轴线贯穿南北,轴线以外城南门永定门作为起点,经过 内城的南门正阳门、皇城的天安门、端门、以及紫禁城的午门,然后穿过 3 座门 7 座殿,出神武 门越过景山中峰和地安门而止于北端的鼓楼和钟楼。轴线两侧布置了天坛、先农坛、太庙、社稷 坛等建筑群,体量宏伟,色彩鲜明,与一般市民的青灰瓦顶住房形成强烈的对比。从城市规划和7

建筑设计上强调封建帝王的权威和至尊无上的地位。

内城街道坊巷沿用元大都的规划系统。由于皇城梗立于城市中央,又有南北向的什刹海和西苑阻碍了东西之间的交通,故而内城干道以平行于中轴线的左右两条大街为主。东西方向交通不便,反映了封建帝都为帝王服务的特色。与干道相垂直的胡同通向居住区,间距约55-57米,是元大都时留下的尺度。王府官舍往往跨胡同而建,皇室署所官库也常阻塞胡同交通,寺庙祠观散置于大街小巷,平民住房则被挤于街巷背后与大宅隙地。

北京的市肆共132行,相对集中于皇城四侧,并形成四个商业中心。各行业有组织,通常集中在以该行业为名的坊巷里。

10明南京

南京地处江湖山丘交汇之处,地形复杂。旧城居民稠密,商业繁荣,交通方便。朱元璋在选择宫城位置时,避开了整个旧城,而在东侧建造新宫,又把旧城西北围入城内供军队建营驻扎之用,形成了城内三大功能划分区域“城东是皇城区;城南是居民和商业区;城西北是军事区。城墙曲折环绕,围合成自然的形态。从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对旧城的利用和对地形的顺应,是南京城城市布局的指导原则,也是形成其特色的根本原因。

宫殿

1概说

(1)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发展阶段

A)“茅茨土阶”的原始阶段。夏商,茅草盖顶,夯土筑基。例:河南二里头夏代宫殿遗址——院落式宫室布局的先驱。

B)盛行高台宫室的阶段。周、春秋、战国。例:秦咸阳宫殿遗址。

C)宏伟的前殿和宫苑相结合的阶段。秦、汉、晋、南北朝。例:汉长乐宫、未央宫。

D)纵向布置“三朝”的阶段。隋—清。商周以降,宫室都分前朝和后寝两大部分;但汉、晋、南北朝采用东西堂制,三者横列;隋代起用纵向布置的三朝。例:隋大兴宫。

(2)宫殿布局

据《左传》和《礼记》记载,周朝宫室外部有防御和揭示政令的阙(在汉唐间仍然使用,后逐步演变为明清的午门),其次有五层门(皋、库、雉、应、路)和处理政务的前后排列三朝(大朝、外朝、内朝)。三朝五门被后世附会、沿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隋朝以后历代宫室建筑的外朝布局。

汉长安未央宫是大朝所在,其前殿为主要建筑,平面面阔大而进深浅,呈窄长形,殿内两侧有处理政务的东西厢,兼大朝、日朝。

曹魏洛阳在大朝太极殿左右建有处理日常政务的东西堂,此布局可能从东西厢扩充而成,为两晋、南北朝沿用了三百余年,到隋代废止。

东魏宫殿布局除沿用曹魏洛阳旧制以外,附会《礼记》中“三朝”布局,对隋唐废止东西堂、完全采用“三朝”制度起承前启后的作用。

隋大兴(唐长安)太极宫中心部分的布局依据中轴线与左右对称的规划原则,并附会了《周礼》的三朝制度,沿着轴线建门殿十数座,而宫城正门承天门为大殿,太极、两仪为日朝和常朝。

北宋东京宫城南北轴线的南部排列着外朝的主要宫殿,最前面是大朝大庆殿,其次是常朝,在此轴线西面有与之平行的文德、垂拱二组殿堂,作日朝贺饮宴之用。外朝以北是寝宫和内苑,北宋宫殿有些是工字殿形式。

元大都的宫城与宋汴梁、金中都布局相似——皇城正门承天门外有石桥与棂星门,再南,御街两侧建千步廊,直抵都城正门丽正门。元朝的主要宫殿由前后两组宫殿组成,每组各有独立的院落,而每一座殿又分前后两部分,中间用穿廊连为工字形殿,前为朝会部分,后为居住部分,此为继承宋、金建筑的布局形式。而皇城东西两侧建有太庙和社稷坛,继承《考工记》的“左祖 8

右社”的布局方法。

明清故宫附会《礼记》《考工记》及封建传统礼制来布置,社稷坛位于工程前面的西侧(右),太庙位于动词(左),附会了“左祖右社”的制度,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殿附会“三朝”制度,大清门到太和门间五座门符合“五门”制度,前三殿和后三宫的关系体现“前朝后寝”的制度,但也有些变化——唐宋宫殿的三朝都是各自独立成组,元朝是工字殿的形制,明朝则三殿同在一个三级的工字形台基上,左祖右社的位置,金中都在工程前千步廊两侧,元大都在皇城以外,明朝则在宫城前面的两侧。

(3)汉、唐、明三代宫室发展趋势

规模渐小;宫中前朝部分加强纵向的建筑和空间层次,门、殿增多;后寝居住部分由宫苑相结合的自由布置,演变为规则、对称、严肃的庭院组合。

过渡时期:

(一)宋:①“千步廊”②“工字殿”

(二)元: ①沿用“工字殿”、“千步廊”②加石桥及牌坊 ③色彩→“棕毛殿”

(三)明初 ①依富贵山建宫 ②恢复礼制——三大朝,五门,帝后分住

三大朝:奉天殿、谨身殿、华盖殿

2唐长安大明宫

唐初利用隋代旧宫,改名为太极宫。后因地势卑湿,在其东北角御苑内龙首原高地上扩建大明宫成新宫。太极宫降为闲散之所,大明宫成为唐朝政治中心所在地。

大明宫位处高地,居高临下,可以远眺城内街市。宫城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占地面积约为明清北京故宫的4.5倍。全宫分为外朝、内廷两大部分,是传统的“前朝后寝”的布局。外朝三殿:含元殿为大朝,宣政殿为日朝,紫宸殿为常朝。宫前横列五门。含元殿高出地面10余米,13开间,殿前有长达70余米的“龙尾道”。殿前左右有阙楼一对相向而立,有飞廊与殿身相联,形成环抱之势。前朝三殿两侧为官署。内廷部分以太液池为中心,布置殿阁楼台,形成宫与苑相结合的起居游宴区。太液池西侧的麟德殿,由前、中、后三座殿阁组成,面阔11间,进深17间,两侧楼阁相辅,形成体型复杂的殿宇,此种组合方法见于敦煌唐代壁画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代大型建筑的组成情况。麟德殿西侧宫墙外有翰林院。太液池利用龙首原的低地开凿水面,池中有土山,称蓬莱岛,池南岸有长廊,并环以殿阁楼台和树木,形成禁中的园林区。大明宫的宫墙由夯土筑成。 (路门唐代——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从壮丽于

(应门天巧,创威神于帝宅”

(库门(宫)宣政殿 太极宫,“三朝五门”——

(雉门) 大明宫:采用三大朝——外朝(大朝)含元殿,中(阜门 含元殿 朝宣政殿,内朝紫辰殿

“宫阙制”——后世的新典范

宫苑制——蓬莱山、麟德殿

3明清北京宫殿

现存的北京宫殿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完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宫殿制度仿照南京,但壮丽宏伟过之。清代沿用明代旧宫,其间重建、改建,但总体布局大体保持明代旧貌。

宫城称为紫禁城,周围有护城河环绕。城墙四面辟门:南面正门曰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分别为东华门和西华门,门上皆设重檐门楼。城墙四隅有角楼,3檐72脊,造型华美。宫城内部分外朝、内廷两大部分。外朝包括三殿、文华殿、武英殿三区。外朝主殿太和殿,殿前庭院长宽各200余米,有8米多高的白石台基将殿身高高托起。太和殿后是中和殿,再后是保和殿。三 9

殿共立白石台基上,一律红墙黄琉璃瓦,色调鲜丽,

其中太和殿用重檐庑殿顶,中和殿用攒尖顶,保和殿

用重檐歇山顶,使建筑体型主次分明,富于变化。自

保和殿后的乾清门以北为内廷,包括以乾清宫为中心

的中路和左右侧两大片嫔妃所居的院落式寝宫。其中

乾清宫是皇帝正寝,坤宁宫是皇后所居,明嘉靖时在

两宫之间建交泰殿,于是成了外三殿与内三殿的布局。

紧靠乾清宫东西两侧为东六宫、西六宫、乾东五所、

乾西五所等。这种布置还附会天象:乾清宫象天,坤

宁宫象地,东西六宫象十二星辰,乾东、西五所象众

星,形成群星拱卫的格局,目的是夸张皇帝的神圣。

内廷部分周围有内宫墙环绕保护,墙外还有长巷相隔,

以加强警卫。由此再向东、西直至紫禁城墙,南抵文

华殿、武英殿,称为“外东路”与“外西路”。在中轴

线的最后有御花园,殿阁亭台作对称布置,了无园林

趣味。

北京故宫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代表性建筑之一,在利用建筑群来烘托皇帝的崇高与神圣方面,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它的主要手法是在1.6公里的轴线上,用连续的、对称的封闭空间,

形成逐步展开的建筑序列来衬托出三大殿的庄严、崇高、宏伟。北京故宫

从大清门起经过6个封闭庭院而后达到主殿:大清门北500余米长的“千

步廊”组成一个狭长的前院,再接一个300余米长的横向空间,形成丁字

形平面,北端高耸着天安门,门前配有白石华表,金水河桥,形成第一个

建筑高潮;进入天安门,是一区较小的庭院,尽端是体量、形式和天安门

相同的端门,这种重复使天安门的形象得到加强,通过端门进入一个深300

余米的狭长院落,午门以其丰富的轮廓和宏伟的体量形成第二个高潮;午

门以内是太和门庭院,宽度达200余米,至此豁然开朗,过太和门,庭院

更大是一个面积4公顷多的近乎正方形的大广场,正中高台上的太和殿有

10余座门、楼和廊庑环列拱卫,达到了全局的最高潮。

在总体布局上继承前代经验进一步发展,主要特点有:首先,利用平

矮而连续的回廊衬托高大的主体建筑,造成相当开朗而又主次分明的艺术

效果;其次,依中轴线布置大量建筑,严格保持对称布局;再次,空间组

织上,由大清门到坤宁宫,中轴线上共八个庭院,形式不同,纵横交替,有前序,有主体;此外,许多小庭院轴线与主轴线平行,并且与主要建筑具有密切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

在建筑处理上,应用了以小衬大、以低衬高等对比手法突出主体。屋顶则按重檐、庑殿、歇山、攒尖、悬山、硬山的等级次序使用。建筑细部和装饰也有繁简高低之别。建筑色彩采用强烈的对比色调,使故宫在蓝天和全城大片灰瓦屋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绚丽璀璨、光彩夺目。

总之,明清故宫建筑的空间组织和立体轮廓达到统一中又有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成就,同时也是世界上优秀的建筑群之一。但这个巨大的建筑群是和中国古代许多规模宏大的建筑群一样,是在奴役大量劳动力和剥削人民财富的基础上建造起来的,自永乐创建后,历时五百年,不断重建、改建,动用人力物力难以估计,可谓“穷天下之力以奉一人”。

1、采用了宏大的规模:人工、用木、用砖、用石

2、布局:集大所成,“择中立宫”、“左祖右社”、“前朝后寝”、“三朝五门”、“万岁山”

3、中轴线艺术:有机图案、路、严整的秩序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10

4、空间的创立和两极渗透——大与小,闭与敞,转换,咬合。门、廊庑、屋顶

5、严谨的平面模数

6、运用阴阳五行等象征手法:阴阳、四象、五行

7、 建筑单体:数字、图案

8、建筑小品:喜量、日晷、仙鹤、神龟、九龙壁等等

龙生九子:嘲凤、睚眦、狴犴、八夏、蒲牢、赑屃、囚牛、狻猊、椒图、饕餮

调动其它艺术手段:雕刻、绘画、文学、彩画、牌匾、文字

坛庙

1概说

坛庙起源于祭祀,出现大约在旧石器时代后期。

(1)坛庙的种类

第一类祭祀自然神。其建筑包括天、地、日、月、风云雷雨、社稷、先农之坛,五岳、五镇、四海、四渎之庙等。

第二类祭祀祖先。帝王祖庙称太庙,臣下称家庙或祠堂。帝王宗庙仿宫殿前朝后寝之制:前设庙(前殿),后有寝(后殿)。

第三类是先贤祠庙。如孔子庙、诸葛武侯祠、关帝庙等。其中孔子庙数量最多,规模大,分布广。府县孔庙,规模超过一般祠庙,庙前设泮池、棂星门,庙内有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等建筑。

2北京天坛

天坛位于北京正阳门外东侧,明初迁都北京,按南京旧制,天地合祀于此处大祀殿。后大祀殿撤去,圜丘与大享殿分立。清时大享殿更名祈

年殿,三檐青琉璃,并将圜丘扩建为3层。

整个坛区外围有两道围墙,因“天圆地方”

说,北面两角采用圆形,南面则为正角。两道围

墙中靠近西侧外墙由神乐署和牺牲所。墙内分南

部圜丘、北部祈年殿、西部斋宫三组建筑。祈年

殿与圜丘之间有一条30米宽的甬道相连,神桥

高出地面,自南而北到达祈年殿,使整个祈年殿

院落坐落于高台基上。全区遍植柏树,入口在西

侧,经1公里甬道到达主轴线,造成安谧肃穆的

环境与气氛。

天坛的建筑布局,反映了古代建筑师卓越的空间组织才能。为了明确突出主体,首先用一条高出地面的丹陛桥构成轴线,直贯南北,然后在其两端恰当的安排体量和形状不同的建筑,成为全部的重心。同样,轴线上的各组建筑也采用突出主体的手法,如圜丘外面两层矮墙的处理有助于空间延展,使其显得比真实尺度更加高大;又如祈年门前布置一个狭长的庭院,与后面的庭院形成悬殊的空间对比,加大了祈年殿的尺度感。此外,天坛中大片的柏林在创作肃穆、静谧的环境方面发挥很大作用。

3太原晋祠

晋祠是为奉祀晋侯始祖叔虞而立的祠庙,位于山西太原西南郊悬瓮山麓,全祠依山傍泉,风景优美,具有园林风味,不同于一般庙宇。中轴线上布置有戏台、金人台、献殿、鱼沼、圣母殿。

献殿建于金大定八年(1168年)。圣母殿供叔虞之母,建于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年),殿深5间,立面7间重檐歇山顶,副阶周匝,前廊深两间,殿内无柱,是宋代殿宇中最大的一座。生起显著,斗栱较唐代繁密,外貌轻盈富丽,和唐、辽时期的凝重雄健风格不同。

中国古代建筑史

11

殿前汇泉成方形鱼沼,上架十字形平面的桥梁可起殿前平台作用,构思别致。

陵墓

1概说

(1)黄肠题凑:西汉以前,帝王、贵族用木椁作墓室的一种构造。

(2)中山王兆域图:

战国中山王王厝墓中出土铜版错银兆域图,表示了陵墓的总平面布置:王、后、夫人五墓横列,墓上各有享堂,五堂立于同一土台上,其外两道宫墙环绕。

(3)历代陵园建筑

商代。陵墓不起坟,深埋,墓顶可能有享室。例:安阳殷墟妇好墓。

战国。数墓(堂)横列布置。例:中山王兆域图。

秦。陕西临潼秦始皇陵,三层方形夯土台,中国历史上体形最大的陵墓。

汉。陵园建制基本依袭秦制,陵中设庙和寝两部分,仿宫中前朝后寝之制。汉代贵族官僚的坟墓也多采用方锥平顶形式,墓前或置石享堂、石碑、石兽、石人、石柱、石阙。例:山东肥城孝堂山石墓祠、四川雅安益州太守高颐墓石阙。西汉初期仍广泛使用木椁墓,同时空心砖逐步应用于墓葬方面。墓顶逐渐发展为砖穹隆。另外,四川一带盛行崖墓。

南朝。帝王陵墓神道两侧立碑、神道柱、麒麟或辟邪各一对,大多无墓阙,享堂也不存,规模小。

唐代。因山为陵,献殿建于陵园南门内,相当于庙,称上宫,山下设下宫——寝以便供食,从而成为上、下宫制。唐陵布置继承汉代陵门四出的格局,但陵前神道加长,门阙及石像生增多,是宋、明神道布置的蓝本。又仿汉制,陵区内多设陪葬墓。

宋代。皇帝死后营陵,限7个月内完成,因此规模远不及汉、唐。又受阴阳堪舆术关于“五音姓利”之说影响,茔地自南向北坡下,陵台处于低处,不利于排水,也缺乏庄严气势。北宋诸陵,集中一区,便于保护,并专设一县,名永安,负责护陵。

明代。继承唐宋而又有创新:因山为陵,陵区集中,神道深远,遍植松柏,都是传统旧法;陵体、祭祀建筑串联在轴线上,且致祭区形成3进院落,更加突出了朝拜祭祀仪式的重要性。第一进陵门内为神厨、神库;第二进祾恩门内为祾恩殿;第三进内红门内为石几筵(五宫座)与明楼。明楼是明代陵墓的独创。北京明十三陵和用一条神道,也是明代特有的做法。

清代。陵制大体沿袭明制,但各陵道分立,后妃另建陵墓,稍有不同。

1、 战国墓——中山国王“兆域”图

2、秦始皇陵——选址、规模、兵马俑、地宫、陵园门、技术

3、六朝薄葬——战事、薄死重生、佛教的影响地面讲究,地下简单——加长神道、梁萧景墓

4、唐乾陵——以山为陵、因山为阙、凿山为穴 合葬制 “柏城”、四门

5、 巩县宋陵——“七帝八陵”、陵区大、单体小、“五音” 南宋——“浅埋”、“龟头屋”

6、 明孝陵——“方城明楼”,“宝城宝顶”,“神道”

7、 明十三陵——选址,长陵(神道、陵门、祾恩门、祾恩殿、内红门、二柱门、石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

8、清陵:神道、“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哑吧院、桥及碑亭

小结:建筑轴线越来越长,越来越符号化,强调理性、等级、秩序、礼仪

2唐乾陵

乾陵为唐高宗李治河皇后武则天合葬之陵,在乾县以北,依梁山而建。梁山前有双峰对峙,高度低于梁山,乾陵墓室藏于梁山中,而利用双峰建为墓前双阙,使整个陵区显得崇高、雄伟,选址极为成功。阙内神道两侧分立石柱、飞马、朱雀、石马、石人、碑、蕃酋群像、石狮等。陵前共三对阙,最外一对在山下神道南端,中间一对在双乳峰,最后一对在朱雀门前。阙的形制是 12

夯土台上立木构的“观”,用帝王规制的三出阙。由于神道地势向上,加以两侧石刻与阙台的衬托,使陵山更为突出。梁山周围原有陵墙,陵门四出。山下有陪葬墓17座,墓制大体相同。 3明十三陵

明永乐以下诸帝除景泰帝外其余十三帝都葬于北京北郊昌平天寿山麓,统称十三陵。十三陵以天寿山为屏障,三面环山,南面敞开,形势环抱。神道南端左右各有小丘,如同双阙,使整个陵区具有宏伟、开阔的气势,选址极为成功。十三陵总神道稍有曲折,长约7公里许。最南是5间11楼的石牌坊,其北1公里余是陵园大门(大红门),门内碑亭,四隅华表。亭北是石望柱、石兽、石人,再北是龙凤门。十三陵以永乐的长陵为中心,分布在周围的山坡上,每陵各占一山趾,其陵门、享殿、明楼的布置大体参照长陵制度,而尺度则较小。陵的布置,陵体称宝城,正前为明楼,下为灵寝门。明楼前置石几筵,又前为祾恩殿、祾恩门。各陵碑都设在陵门外,多无字。

神宗的定陵的地宫埋于宝城下约30余米处,用白石作拱券顶结构,墓室以中间3进为主,后进是帝后椁室;两侧各有纵向的东西配室,组成各室相通的地下宫殿。这是地上庭院式布局的反映,主室和配室就是正殿和配殿,三个前室代表三进院子。由于结构的限制,这三进院子采用了连续的大券道的形式。

宗教建筑

1概说

(1)中国古代曾出现过的宗教

比较重要的是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其他还有摩尼教、祆教、天主教、基督教、本教等。其中自印度经西域传来的佛教延续时间较长,传播地域最广,并对我国古代社会文化和思想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2)佛教的传入及佛教寺院的发展

佛教可能始于西汉后期,大约在东汉初期正式传来中国。最早见于我国实际的佛教建筑是明帝永平十年(67年)建于洛阳的白马寺,当时寺院布局仍按印度及西域样式,即以佛塔为中心之方形庭院平面。到汉末笮融在徐州兴造浮屠寺,下为重楼,上累金盘,寺塔的木楼阁式结构与四周的回廊殿阁已逐渐改为中国建筑的传统式样了。三国东吴时赤乌十年(247年)的阿育王塔及建初寺是江南佛教建筑之肇始。

佛教在两晋、南北朝时达到很大的发展,并建造了大量的寺院、石窟和佛塔。北魏洛阳的永宁寺,由皇室兴建,主体部分由塔、殿和廊院组成,并采取了中轴对称的平面布局。其核心是一座位于3层台基上的9层方塔,塔北建佛殿,四面饶以围墙,形成一区宽阔的矩形院落。寺的主体部分仍使用塔院,采用“前塔后殿”的布置方式,依旧突出佛塔这一主题。这种平面布局在受我国佛教较大影响的朝鲜和日本还可看到若干遗例。另一类以殿堂为主的佛寺为数亦很多,特别是“舍宅为寺”的寺院,以前厅佛殿,后堂为讲堂,如北魏洛阳的建中寺。就局部装饰而言,这时期的石窟寺中形象还保留着若干外来影响,如火焰形拱门、束莲柱、卷涡纹柱头等。但从其整体来看,石窟建筑基本上都是中国固有的建筑形式,这表明此时的佛教建筑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中国化了。

隋、唐、五代至宋是中国佛教的另一大发展时期。其间虽曾出现过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于五代后周世宗显德二年(公元955年)的两次灭法,但和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的两次灭法一样,为时短暂,很快得到了恢复。佛经学说方面,佛学思想的研究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但对中国佛教建筑并未带来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隋、唐时期较大佛寺的主体部分仍采用对称式布局,即沿中轴线排列山门、莲池、平台、佛阁、配殿、大殿等;其中殿堂已建成为全寺的中心;较大的寺庙除中央一组主要建筑外,又划分为若干庭院。

唐代晚期密宗盛行,佛寺中出现了十一面观音和千手千眼观音的形象,又产生了刻有经文的 13

石幢。钟楼的设置至少在晚唐已成定制,一般位于寺院南北轴线的东侧。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明初,大概到明中叶才在其西侧建立鼓楼,并移至寺前的山门附近。田字形平面的罗汉堂最早见于五代。转轮藏创于南朝,现存最早为宋代。戒坛至迟出现于宋代律宗寺院。

元代统治者提倡藏传佛教(喇嘛教),原盛行于西藏、蒙古一带,除了喇嘛塔和局部装饰外,对中土的佛教建筑影响不大。明、清时佛寺更加规整化,大多以中轴线对称布置建筑,如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配殿、藏经楼等,塔已很少,转轮藏、罗汉堂、戒坛及经幢等数量少,方丈、僧舍、斋堂、香火厨等布置于寺侧。从佛寺的总平面来看似乎走向停滞了。

(3)佛教寺院的两种组合形式

A)以佛塔为主的佛寺。在我国出现最早,随着西域僧人来华所引进的“天竺”制式。这类寺院以一座高大居中的佛塔为主体,周围环绕方形广庭和回廊门殿。如建于东汉洛阳的白马寺,建于汉末徐州的浮屠祠,建于北魏洛阳的永宁寺等。这种佛寺形制的产生与形成,处于古印度佛教徒绕塔膜拜的礼仪需要。我国早期佛寺沿袭之,但由于冬季寒冷,室外举行礼佛仪式有诸多不便,因此出现可容多人顶礼传法的金堂、法堂,并逐渐发展为寺中的主体建筑。佛塔已不再是寺内的主要膜拜对象,其位置也从中心移至侧后,后来成为可有可无的建筑。

B)以佛殿为主的佛寺。基本采用了我国传统宅邸的多进庭院式布局。最早可能源于南北朝时期王公贵胄的“舍宅为寺”。多采用前厅为大殿,后堂为佛堂的形式。这一类型的佛寺不但解决了以佛塔为主体的佛寺在实用上的不足,又符合人们日常生活的习惯于观念,更重要的是建造消耗的物资与时间可大大减少,从而成为自隋唐以后国内最通行的佛寺制度。

(4)佛塔的类型

佛塔根据用途的不同分为经塔、墓塔等。我国佛塔早期受印度和健陀罗的影响较大,后来在长期的实践中发展了自己的形式,在类型上分为大乘佛教的楼阁式塔、密檐塔、单层塔、喇嘛塔和金刚宝座塔,以及小乘佛教的佛塔。

A)楼阁式塔。仿我国传统的多层木构架建筑,出现较早,历代沿用数量最多,是我国佛塔中的主流。最早文献所记为东汉徐州的浮屠祠的木塔,“上累金盘,下为重楼”。大同云冈石窟中的石刻塔柱表现了北魏时的楼阁塔,从结构和外观上都已中国化了。南北朝至唐、宋是我国楼阁式塔的盛期,分布几乎遍于全国,又以黄河流域和南方为多,还影响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现存实例,宋代最多,元代以后渐少。塔的平面,唐以前都是方形,五代起八角渐多,六角形为数较少。早期楼阁式木塔和仿木的砖石塔只用一层塔壁结构,刚度欠强,后来改用双层塔壁(木塔实例以辽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为早,砖塔以五代江苏苏州虎丘云岩寺塔最先)。材料的使用也由全部用木材(宋代以后绝迹)逐渐过渡到砖木混合和全部用砖石。

B)密檐塔。底层较高,上施密檐5-15层,大多不供登临眺览,意义与楼阁式塔不同。材料一般用砖、石。辽、金是盛期,元以后除云南等边远地区外几乎没有发现。地域分布以今黄河以北至东北一带为多。最早实例:北魏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平面除嵩岳寺塔为12边形外,隋、唐多为正方形,辽、金多为八角形。辽、金的密檐塔在塔基和底层的装饰十分华丽,于北魏等早期较简朴然而具有若干外来影响的形式有很大区别。

C)单层塔。多用于墓塔(最早建于北齐),或在其中供奉佛像(最早建于隋代)。至唐代时其外形已达里模仿木构。平面有方、圆、六角、八角多种。

D)喇嘛塔。分布以西藏、内蒙一代为多。多作寺的主塔或僧人墓,也有以塔门(过街塔)形式出现的。内地喇嘛塔始建于元代,明代起塔身变高瘦,清代又添“焰光门”。过街塔也是喇嘛教的一种建筑类型。

E)金刚宝座塔。在高台上建塔5座,中央一座较大,四隅各一较低小。仅见于明清二代,为数较少。台上塔的样式或为密檐塔,或为喇嘛塔。

F)小乘佛教佛塔。建于云南傣族地区,外观较细高而秀逸,极富当地民族风格,塔多单建, 14

现存均未早于明代。

而其中楼阁式砖石塔到宋辽金时期又可分为三种:1)塔身砖造,外围采用木构,外形与楼阁式木塔无太多分别,如杭州六和塔;2)全部砖或砖石砌造,外形完全仿木,如苏州五代末至宋初的虎丘云岩寺塔、福建泉州宋开元寺双塔;3)砖或石砌造,适当简化仿木,如河北定州宋开元寺塔。

(5)经幢

经幢是在八角形石柱上镌刻经文(陀罗尼经),用以宣扬佛法的纪念性建筑。最早见于唐,至宋、辽时期颇为发展,元以后又少见。一般由基座、幢身、幢顶三部分组成。唐代经幢形体较粗壮,装饰也较简单,如山西五台佛光寺乾符四年(877年)幢。宋代经幢高度增加,比例较瘦长,幢身分为若干段,装饰也更加华丽,如河北赵县北宋景佑五年(1038年)幢。

(6)石窟

中国的石窟来源于印度的石窟寺,大约在南北朝时起传入我国。由于统治阶级倡佛,各地兴建了不少石窟。著名的有敦煌鸣沙山、大同云冈、洛阳龙门、天水麦积山、永靖炳灵山、巩县石佛寺、磁县南北响堂山、太原天龙山、南京栖霞山、广元皇泽寺、大足北山等。大半集中在黄河中游及西北一带,鼎盛时期是北魏至唐,到宋以后逐渐衰落。道教亦有若干石窟,但规模甚小,如四川绵阳西山、剑阁鹤鸣山、安岳圆觉寺后山等,均建于隋至宋间。

两晋至南北朝,石窟的布局与外观虽具若干地区性,但从发展方面来看,大致可分为三个类型:

A) 初期的石窟,椭圆形平面,洞顶穹隆形,窟内主像特大,洞顶及壁面没有建筑处理,

空间局促,而窟外可能有木构的殿廊,数量最少。

B) 稍晚的石窟(北魏),方形平面,规模稍大,前后二室,巨大的中心柱,窟顶覆斗形、

穹隆形或方形、长方形平綦,主像不过分高大,与其他佛像相配合,内部空间广阔,

内部已有建筑处理,外部可能有木构的殿廊。

C) 晚期的石窟(5-6世纪),外部木构柱廊,覆斗形天花,雕像不丛密,多数在像外加

龛。外来宗教的中国化过程。

中国佛教石窟的特点:

A) 建筑以石洞窟为主,附属之木构筑很少;

B) 其规模以洞窟多少与面积大小为依凭;

C) 总体平面常依崖壁作带形展开,与一般寺院沿纵深布置不同;

D) 由于建造需开山凿石,故工程量大,费时也长;

E) 除石窟本身以外,在其雕刻、绘画等艺术中还保存了许多我国早期的建筑形象。

(7)汉传佛教的四大名山圣地

明清时期,以四大名山为其圣地: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

(8)藏传佛教

分布在西藏、甘肃、青海及内蒙一带,以拉萨、日喀则为中心。西藏的喇嘛教佛寺大多采用厚墙、平顶之城堡式样。大寺内除佛殿、经堂及喇嘛住所外,还设置供僧人学习的佛学院“扎仓”。

(9)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

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同为大乘佛教,而南传之小乘佛教分布范围很小,仅限于云南的西双版纳等地,装修纤细,与中土大相径庭。

(10)道家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道家思想最早的肇源是远古的巫术,发展到战国及秦、汉的方士,直至东汉才正式成为宗教。道教在我国宗教中居第二位。道家所倡导的阴阳五行、冶炼丹药和东海三神山等思想,对 15

我国古代社会及文化起过相当大的影响。但道教建筑未形成独立的系统与风格。道教建筑一般称宫、观、院,其布局和形式大体遵循我国传统的宫殿、祠庙体制,即建筑以殿堂、楼阁为主,以中轴线对称布置。规模一般比佛寺偏小,不建塔、经幢。道教的圣地最著名的由江西龙虎山、江苏茅山、湖北武当山和山东崂山。四川青城山和陕西华山也是道教的中心。

(11)伊斯兰教的传入与发展

伊斯兰教创建于7世纪初,约在唐代自西亚传入中国。由于其教义与仪典的要求,礼拜寺(清真寺)的布置与佛寺、道观有所区别。如召唤信徒礼拜的邦克楼或光塔;供膜拜者净身的浴室;殿内不置偶像,仅设朝向圣地麦加供参拜的神龛;建筑常用砖或石料砌成拱券或穹窿;一切装饰纹样唯用可兰经文或植物与几何形图案等。早期的礼拜堂在建筑上仍保持了较多的外来影响,如高耸的光塔、葱头形尖拱券门和半球形穹窿结构的礼拜殿等,如建于唐代的广州怀圣寺、元代重建的泉州清净寺。建造较晚的寺院除了神龛和装饰题材外,所有建筑的结构与外观都已完全采用中土传统的木架构形式,如明西安化觉巷清真寺、北京牛街清真寺。但某些兄弟民族聚居区基本还保持着本地区和本民族的固有特点,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斯兰教礼拜寺。

2五台南禅寺

南禅寺正殿建于唐建中三年(782年),平面广深各三间,单檐歇山顶,主要构架、斗栱和内部佛像基本是原物。

3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

佛光寺依山势自下而上沿东西向轴线布置。现存主要建筑又成于晚唐的大殿、金天会十五年(1137年)的文殊殿、唐代的无垢净光禅师墓塔及2座石经幢。

大殿建于唐大中十一年(857年),面阔7开间,进深8架椽,单檐四阿顶,虽经多次修葺,大体仍保持唐代原貌。大殿建在低矮的砖台基上,平面柱网为金箱斗底槽。内外柱等高,有侧脚、生起。阑额上无普拍枋。柱头铺作外出双杪双下昂偷心七铺作,批竹昂尾直达草乳栿;内出四跳偷心承四椽明乳栿月梁。每间施补间铺作一朵,在柱头枋上立短柱,内外出双杪。殿堂造,梁架分明栿、草栿。脊槫下不用蜀柱仅用叉手。天花用平綦(小方格)。

4河北正定兴隆寺

寺始建于隋,原名龙藏寺,到宋初改建用现名。总平面至今仍大体保存了宋代风格,呈南北中轴线的狭长方形。利用建筑体量和院落空间的变化,轴线虽长而不呆板。

摩尼殿建于北宋皇佑四年(1052年),面阔7间,进深7间,重檐歇山殿顶(后代重修),四面正中出抱厦。外檐檐柱间砌以封闭的砖墙,内部柱网由两圈内柱组成,次间较梢间为狭。有侧脚和生起,阑额上用普拍枋,阑额出头作卷云头式样。下檐柱头铺作出双杪偷心造;上檐柱头铺作单下昂,耍头呈昂形。补间铺作有45度斜栱,明间两朵,次间一朵。除四面抱厦有门窗外,仅栱眼壁略通光线,殿内采光通风均欠良好。

转轮藏殿建于北宋,平面方形,每面3间,入口处另加雨搭,上用九脊顶。内设可移动的八角亭式藏经橱,中列内柱巷两侧移动,使之与檐柱组

成六角形平面。移柱法是宋金建筑常用手法。殿内梁

架彻上明造,下层是用曲梁,上檐柱头铺作第二跳昂

又延伸到平梁下作为大斜撑。内外柱不等高,使用顺

栿串加强联系。上下层之间用叉柱造,上层退进半个

柱径。

5天津蓟县独乐寺

相传始建于唐,后经辽统和二年(984年)重建。

现存辽代建筑有山门和观音阁。

,面阔3

中国古代建筑史

间,进深山门建于辽统和二年(984年)

16

2间4椽,单檐四阿顶。平面用分心槽,侧脚显著。柱头铺作为双杪偷心五铺作,补间铺作一朵,斗子蜀柱上外出两跳华栱(第二跳是耍头)承托撩檐槫。阑额出头垂直切割,未用普拍枋。彻上露明。通过山门后部的明间,恰可将观音阁全部收入视线范围。

观音阁建于辽统和二年(984年),面阔5间,进深4间8椽。外观2层,有腰檐、平坐,中间有一夹层。九脊顶。平面减去当心间缝中柱,形成六边形的井口,以容纳辽塑11面观音像。柱子端部卷杀,侧脚。叉柱造,上层檐柱较底层收进约半个柱径。夹层中用斜撑,增加结构的刚度。殿阁造,大部分天花用平案,仅明间中央用八角形藻井。平坐栏杆用通长的寻杖及承托之斗子蜀柱。

6山西大同善化寺

总平面轴线为南北向,由南往北依次布置山门、三圣殿及大雄宝殿,两侧有东西配殿、长廊(已毁)、文殊阁(已毁)、普贤阁、地藏殿(已毁)、观音殿(已毁)等。

大雄宝殿建于辽代,面阔7间,进深5间,单檐四阿顶。平面用减柱造,只有4根内柱。檐柱生起很高。斗栱都是五铺作,补间铺作一朵,出斜栱。天花用斗八藻井和平綦,部分彻上明造。屋顶未使用推山。

普贤阁,金贞元二年(1154年)重修,平面方形,高两层,以腰檐、平坐划分。底层面阔3间,进深2间;上层均为3间。屋顶为单檐九脊顶。

三圣殿建于金天会六年(1128年),面阔5间,进深4间,单檐四阿顶。平面减柱,只有4根内柱,另有4根辅助性内柱,大概是后代所加。生起较高。梁架全部彻上明造,施叉手而不用托脚。斗栱六铺作,补间铺作于当心间用两朵,其余用一朵。

7大同华严寺

分为上下二寺,其中上寺的大殿重建于金天眷三年(1140年),是今天已发现的古代单檐木建筑中体型最大的一座,柱网平面与“金箱斗底槽”的形式相近,内外柱同高,其上用明栿、草栿两套屋架,与佛光寺大殿相似。下寺的簿迦教藏殿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年),内部沿墙排列藏经的壁橱三十八间,仿重楼式样,忠实反映辽代建筑风格。

8山西洪洞广胜寺

元代佛教建筑的重要遗迹,分上、下二寺。下寺的建筑基本都是元代修建的,上寺大部分经明代重建,总体布局变动不大。

下寺正殿重建于1309年,梁架结构有两大特点:第一,殿内使用减柱和移柱法,梁架置于内柱上横向的大内额上;第二,适用斜梁,斜梁的下端置于斗栱上,上端搁于大内额上,其上置檩,节省了一条大梁。这样的结构方法是元代建筑的一个特色。

9西藏拉萨布达拉宫

在布达拉(普陀)山上,是达赖

也是一组最喇嘛行政和居住的宫殿,

大的藏式喇嘛教寺院建筑群。相传始

建于公元8世纪松赞干布王时期,清

顺治二年(1645年)由五世达赖重

建,前后达300年之久。依山而建,

带箭窗的碉楼大部由白石砌成,仅在檐边及石栏墙涂红装饰,外观简洁明快。上部中央的红宫是整个建筑群的主体,也是达赖喇嘛接受参拜及其行政机构的所在。红宫以东的白宫是达赖喇嘛的住所,位置稍低,装饰华丽。布达拉宫外观13层,实际只有9层。在总平面上没有使用中轴对称布局,但其在体量上、位置上和色彩上强调红宫与其他建筑的鲜明对比,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红宫之上又建金殿3座和金塔5尊。布达拉宫在形式上既使用了汉族建筑的若干形式,又保留了藏族建筑艺术的高超水平。

中国古代建筑史

17

10河北承德外八庙

承德是由北京东北通往内蒙古的一条孔道,清帝为抵御沙俄侵略者,便于联系和团结蒙族、藏族等少数民族,自18世纪初,在此修建离宫,兼作避暑之用,称为“避暑山庄”。在离宫东面和北面的丘陵地带先后建造了11座佛寺,现存8座,俗称“外八庙”——溥仁寺(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普宁寺(乾隆二十年,1755年)、普佑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安远寺(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普乐寺(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普陀宗乘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殊像寺(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须弥福寿庙(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清代统治者修建这些寺庙的目的是笼络蒙、藏等民族的上层分子,在不同程度上吸取或模仿蒙、藏民族的建筑形式。其中普陀宗乘寺模仿布达拉宫,须弥福寿庙模仿扎什伦布寺。这些寺庙在总体处理上,有些利用山势的自然坡度布置建筑,有些则作了较多的人工处理,把坡地处理成几个不同高度的台阶,在各个台阶上对称的布置建筑。建筑布局大部分采用对称方式,但普陀宗乘寺和须弥福寿庙则是仅前部分对称,其他部分随地形而变化。一部分寺院还附有园林,但处理手法是就自然地势略加人工点缀,把山石树木组合到一起;也有些山石花木的处理主要是用来衬托建筑,给某些严整的建筑增添不少生趣。这些寺院都以主体建筑的造型引人入胜,而其建筑造型各不相同,绝对尺度很高大,又都依地形建在寺中最高的地方,使优美的体形突出在一般建筑之上,极为壮观。 11山西芮城永乐宫

原在山西永济县永乐镇,是在唐代吕公祠原址上重建的大纯阳万寿宫的主要部分,建于元中统三年(1262年),后迁至芮城。主要建筑沿纵向轴线排列,有山门、龙虎殿(无极门)、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和邱祖殿(已毁)组成,是一组保存较完整的元代道教建筑。其中主要大殿三清殿体积最大,其前面的院落空间也最大;自此往后,建筑的体积和院落都逐渐缩小,这也是传统建筑常用的手法。

三清殿是宫中主殿,面阔7间,进深4间,单檐四阿顶。平面减柱甚多,檐柱有侧脚生起,檐口及正脊呈曲线。两家结构仍遵守宋朝结构的传统,规整有序,可能是元代官式大木作结构的一种典型。屋顶使用黄绿二色琉璃瓦。月台二重,踏步两侧用象眼。各部分比例和谐,稳重而清秀,保持着宋代建筑的特点。

12陕西西安化觉巷清真寺

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现存主要建筑仍是当时遗物。处理手法基本已是中国传统形式。轴线东西向,共有院落四重。第一、二院内有牌坊及大门;第三院内的主体建筑是省心楼(又叫密那楼或邦克楼,阿訇在此楼上招呼教徒入寺礼拜)平面八角形,高3层;第四院内有正面朝东的礼拜殿,平面作凸字形,面阔7间,前有大月台及前廊,后设神龛,礼拜殿的屋顶分为前廊、礼拜堂和后窑殿(有神龛和宣谕台)三部分,相互搭

接,其中礼拜堂屋顶最大,重檐。寺中最富有伊斯兰特色的是

礼拜殿内的装饰,主要以暗红、棕褐金色的蔓卷纹及阿拉伯文

字组成繁密的图案,在深邃的殿宇中形成一种低沉的气氛;但

前殿的天花和斗栱彩画仍为汉族式样。

13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是国内现存唯一最古与最完

整之木塔。楼阁式。塔位于寺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

属于“前塔后殿”的布局。塔建在方形及八角形的2层砖台基

上,塔身平面八角形,高9层(外观5层,暗层4层)。底层

副阶周匝,内外柱的排列采用金箱斗底槽。各楼层间的暗层在

梁柱间增加了斜向支撑,刚性增强。上下层柱采用叉柱造,上

层檐柱脚下层收进半柱径,外观上逐层向内递收。

中国古代建筑史

各层设有平

18

坐及走廊。

14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我国现存最古的密檐式砖塔,也是唯一的十二边形平面的塔。建于

北魏正光四年(523年),塔顶重修于唐。平面最下层12边形,至塔身

上段以上改成八边形。密檐15层,最下为低平台座,其上塔身划分为2

段,下层塔身平素,上层塔身有拱门(火焰式尖瓣)及小龛(其下为壸

门之须弥座),转角立莲瓣倚柱装饰多保存外来风格。密檐出挑用叠涩。

外轮廓缓和收分,石塔刹。

园林

1概说

(1) 思想基础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的观念(儒、道皆如此)促使人们去探求、亲

近、开发自然;山河壮丽、景象万千,启发人们去热爱、讴歌自然。

(2) 分期

A) 生成期:先秦、两汉。分封采邑制-中央集权;儒学正统地位;

以地主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大帝国初步形成。皇家宫廷园林

规模宏大、气魄浑伟。

B) 转折期:两晋南北朝。小农经济受豪族庄园经济冲击;北方少数民族南侵,帝国分裂;

突破儒家正统地位,百家争鸣、思想活跃。私家园林异军突起;寺观园林开始兴盛。

C) 全盛期。隋、唐。帝国统一;中央集权;儒、道、释互补、共尊,儒家占正统地位。园

林独特风格基本形成。

D) 成熟前期。两宋到清初。封建社会发育定型;农村地主小农经济稳步成长,成熟商业经

济空前繁荣;市民文化。园林发展富于创造进取精神。

E) 成熟后期。清中叶到清末。西方帝国主义入侵;封建社会盛极而衰渐趋解体;封建文化

衰颓。继承成熟传统趋于精致;暴露出某些衰颓的倾向,逐渐流于繁琐、僵化。

1.从利用自然造林到人造假山,囿台→巡猎→自然

2.造园大发展(秦、汉)“一池三山”

3.私家园林、寺院、郊邑园林兴起(西晋、南北朝)

生的价值——私家园林——张伦园、“吴中第一园林”

郊邑园林——曲水流觞——对自然美的发拙和追求

寺观园林

4.宫苑竟奢,诗画私园崛起(隋、唐、园林的全盛期)

华清宫、芙蓉池 私家园林——“辋川别业”、浣花溪草堂,庐山草堂

5.堆山叠石的艺术高潮(宋、辽、元金)主要方面是从造假山。

“艮岳” 沈园

6.造园高潮(明、清)

江南私家园林、帝王苑囿

《园冶》、《长物志》、《一家言、居室器玩部》、《浮生六记》

朱砼中 计成 张涟 张然 仇好石 石涛

小结:a.主旨:享乐、愉悦、寄托

b.手法:摹拟自然→写仿自然→抽象自然

c.文化的介入:中西比较

d.演变:对欧洲、日本的影响

中国古代建筑史

19

(3) 唐宋至明清园林的发展

A) 理景的普及化;

B) 园林功能生活化;

C) 造园要素密集化

D) 造园手法精致化。

(4)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A) 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B) 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C) 诗画的情趣;

D) 意境的涵蕴。

(5) 中国古典园林与日本庭园的差异根源

中国园林同时受儒、道思想影响,二者在实际生活中并不互相排斥,而是相互补充。但在中国古代社会后期,园林受儒家思想影响较多,其指导思想是入世的,导致唐宋以后的园林日趋世俗化。而日本禅味甚重的庭园风格受佛教思想影响较深,因此二者迥然各异。

(6) 明清皇家苑囿

明代帝苑不发达,可能与朱元璋的祖训有关。清帝苑囿之盛可使汉上林苑、唐御苑、宋艮岳相形见绌。

清代帝苑的内涵一般有两大部分:居住和朝见的宫室;供游乐的园林。宫室部分占据前面的位置,以便交通与使用;园林处于后侧,犹如后园。

清代帝苑理景的指导思想是集仿各地名园胜迹于园中。根据各园的地形特点,把全园分成若干景区,每区布置不同趣味的风景点和园中园。祖国各地,尤其是江南一带的优美风景是清代帝苑造景的创作源泉。

帝王苑囿由于其政治和生活上的要求而产生特定的建筑布局与形式,和一般宫廷建筑不同。苑囿建筑除了朝会用的那一部分外,其他部分多较活泼,随宜布置,使人有亲切轻松感,建筑式样变化多,与地形结合紧密,和山石、花木、池水打成一片,建筑体量比较小巧,屋面以灰瓦卷棚顶为多,常不用斗栱,装修简洁轻巧,或不用彩画,即用也较素雅等等。

和官僚地主的私家园林相比,皇家园林显得堂皇而壮丽。A)建筑。大木构件比例基本是官式做法,常有庙宇布置在苑中,成为重要的风景点或构成图中心。其中一些塔殿楼阁成为苑中的中心建筑,为了与空间相称,体量与尺度都很高大。B) 叠石。在苑囿中也运用叠石手法,但仅用于一些园中园的小范围中;在大范围内,主要依靠堆土形成山丘涧壑的地形起伏,再适当与真山相结合的办法。C) 花木。花木配植,多做群植或成林布置。

1、 规模非常大,“三分水,二分竹,一分屋”

2、布局:宫殿集中,自成一区;各景区各有特点,通过游线连成整体。

3、功能:拜佛、居住、办公

4、平面构图的原则和规律,建筑规整庄重,轴线,拓朴

5、 主体建筑群——外向 “园中园”——内向

6、造景要素:海岛仙山、林泉丘壑、佛道寺观、街市酒肆、田园村舍

(7) 明清江南私家园林

明清时,私家园林有很大发展,江南以南京、苏州、扬州、杭州一带为多。丰富的实践造就了一批从事造园活动的专门家,如计成、周秉臣、张涟、叶洮、李渝、戈裕良等,其中一部分人有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又从事园林设计施工,因而把园林创作推向更高的层次,提高了园林的艺术水平。计成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著成《园冶》——我国古代最系统的园林艺术论著。张涟、李渝对堆叠假山有独到的见解。

20

私家园林是为了满足官僚地主和富商的生活享乐而建造的。在园林里要有一个风景优美的环境,使之既有城市中优厚的物质生活,又有幽静雅致的山林景色,虽居城市而又可享受山水林泉的乐趣。创造可游、可观、可居的城市山林。

其基本设计原则与手法有:

A) 园林布局:主题多样,隔而不塞,欲扬先抑,曲折萦回,尺度得当,余意不尽,远借邻

借。

B) 水面处理:聚分有别,桥廊以隔,小池浅岸,曲岸低桥。

C) 叠山置石:可看、可游、可居;塑造丘壑;体块、缝隙、纹理的处理;用石得当。

D) 建筑营构:活泼、玲珑、空透、典雅。

设计方法:

1、立意

2、 划分景区:大小、虚实、主从

划分手段:山、水、堤桥、墙廊、树木、建筑

3、空间处理:远景、中景、近景——掩、对、借 引导、化有为无、化实为虚、巧于固借。

4、组织游线:环形路线、串联式、幅射式、综合式

要素分析:叠石堆山、理水、建筑、树林、花卉、室内装修、扁额、对联 楼、阁、亭 榭、舫、台廊 墙

位于半山半位于半山半“园中

面通常有开敞景做为一做为一/常采用白色,

——主要景观赏

(8) 风景建设

分类:A)邑郊风景名胜,如苏州虎丘;

B)村头景点;

C)沿江景点;

D)名山风景区。

发展原因:礼制;宗教;风俗;标榜政绩;开山采石;崇饰乡里。

原则手法:巧于因借;旷(豪迈奔放、悠然遐想——开敞、登高)奥(深邃奥秘、变化莫测——为何、阻挡、曲折)兼用;塑造意境(空寂出世——宗教山林理景的意境:标、藏、隔;涤我尘襟——登高及治水理景的意境:旷如之景;标志意蕴——诗文题字追求的意境)。 2清漪园(颐和园)

清漪园在北京西北郊,是颐和园的前身。金代时在此建行宫,元代加以扩建,明代建有好山园,山名瓮山,前有西湖。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曾建为行宫。到乾隆十五年(1750年),弘历借口庆祝其母寿辰而大兴土木,拟建大报恩延寿寺于山巅,并将瓮山改名万寿山。又以兴水利、练水军为名,筑堤围地,疏浚昆明湖,整治西北郊水系,拓宽昆明湖的水面,绕经万寿山西麓再连接与北麓开挖的后溪河(后湖)而形成山嵌水抱的地貌,建成大规模的园林,称为清漪园。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侵略军占北京,清漪园全部被掠被毁。光绪十二年(1886年)西太后那拉氏挪用海军经费重建,两年完成,基本保持清漪园的格局,取意“颐养冲和”,改名颐和园。光绪二十六年(19xx年)八国联军又毁此园一部分。光绪二十六年(19xx年)修复,还添建了不少建筑物,但万寿山北部建筑一直未恢复原状,现存的颐和园大部分建筑是此时的遗物。

颐和园的布局根据使用性质和所在区域可分为四部分:东宫门和万寿山东部的朝廷宫室部分;万寿山前山部分;万寿山后山和后湖部分;昆明湖、南湖和西湖部分。全园总面积4000余亩,水 21

面占3/4。利用万寿山一带地形加以人工改造,造成前山开阔的湖面和后山幽深的曲溪、水院等不同境界,是造园手法上的成功之处。在利用建筑布局和体量的不同创造和谐统一的园林效果方面,有较高的成就。前山中轴线上的建筑群,以布局对称、体量庞大和色彩富丽成为全园的重心,而佛香阁的有力体量使全园产生突出的构图中心。为了取得和谐的呼应,对面的十七孔桥和桥头的八角亭也采用了硕大的体量。除此外其他建筑体量较小,使全园在统一中尽多变化。在选地方面,主要以能取得优美的对景为标准。以欣赏内部景色为主的建筑尽量布置于山坳、水洼或平地;需要远眺的则多布置于视野较开阔的地点。利用周围环境创造开阔空间方面,以龙王庙岛和西堤将水面分隔成若断若续的几部分,造成里层叠感,使水面显得更深远。借景方面,将西山、玉泉山和平畴远村收入园景。颐和园使用大量官式建筑,但具有各种不同的体型,通过巧妙的组合与地形和山石树木互相配合,创造一种富丽堂皇而饶于变化的艺术风格,表现了苑囿建筑的特点。浩瀚辽阔的湖面,是清代其他苑囿所不及的长处。

3苏州留园

原是明朝嘉靖年间徐泰时的东园。假山为叠山名手周秉忠所筑(一说为有画家周秉忠所造石屏)。清嘉庆三年(1798年)归刘恕所有,予以改造,称为寒碧庄(寒碧山庄)。光绪二年(1876年),归官僚豪富盛康,更加扩大,增添建筑,改名“留园”。

全园大致分为四部分:中部是徐氏东园和寒碧庄的原有基础,经营实绩最久,是全园精华所在;东、北、西三部分,为光绪年间增加。全园面积约50亩。中部又分为东西两区,西区以山池为主,东区则以建筑庭院为主,二者情趣不同,各有特色。

4苏州拙政园

明正德年间御史王献臣在这里建造园林,后屡次更换园主,或为官僚地主的私园,或为官府的一部分,或散为民居,其间多次改建。50年代初进行全面修整和扩建,现全园面积约62市亩,包括中部、东部、西部三部分。园的中部面积约27亩,池水占1/3,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临水建有不同形体、高低错落的建筑物,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

5扬州个园

此地原有寿芝园,其叠石相传为清初画家石涛所作。现存个园为清嘉庆年间盐商黄至筠所建,因爱竹而名个园。其后盐业中落,此园屡遭易主,民国年间曾做兵营,凋零日甚。个园是扬州园林的代表,以四季假山闻名于世,面积约16亩。

住宅与聚落

1概说

人类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即农业的出现形成聚落;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即商业手工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形成乡村和城市。

(1)乡村聚落留存的早期聚落的两大特征

A) 以适应地缘(如当地的地理、气候、风土等)展开生活方式,汉族以农业生活为主;

B) 以家族(原始社会为氏族)的血缘关系为生存纽带。

(2)住宅形制的演变

1. 春秋时期士大夫住宅由庭院组成,门,堂(起居、会客),厢,寝。

2. 汉代住宅形制。一种是继承传统的庭院式;一种是创建新制——邬壁。

3. 魏晋南北朝,住宅由若干大型厅堂和庭院回廊所组成,供不同用途。

4. 隋唐五代,住宅仍常用直棂窗回廊绕成庭院。唐代城市住宅与宫室有互通性,基本功能

与在里坊制度下的城市布局有关。

5. 宋代里坊制解体,城市住宅形制呈多样化。多以廊屋代替回廊,并形成标准的四合院。

南宋住宅庭院园林化。

6. 元代北京住宅还用工字形平面构成主屋。

22

7. 明清,北方住宅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按南北纵轴线对称布置房屋和院落;江南地区以

封闭式院落为单位,沿纵轴线布置,但方向并非一定正南北。大型住宅有中、左、右三组纵列祖群,宅边建造花园,创造了优美而适宜人居的城市住宅生活环境。

(3)住宅构筑类型

A)木构抬梁、穿斗与混合式;

B)竹木构干栏式;

C)木构井干式;

D)砖墙承重式;

E)碉楼;

F)土楼;

G)窑洞;

H)阿以旺;

I)毡包。

2北京四合院

(1)历史文化背景

(2)建筑分析:

①构成要素:正房、厢房、垂花门、院子、倒座、大门、耳房、后罩房、影壁

②宽度以“间口”、纵步以“进”为单位

风格:灰瓦,朴素、对称 a

(3)评介:

①相对独立,外闭内敞——以家为单位的人文主义

②空间等级——伦理秩序,男女有别,尊卑上下。伦理教化功能与居住功能吻合, ③风水的影响:东南——大门在东南“巽方”,正房坐北朝南的应“坎宅”

④防风沙、噪音,院内的绿化:海棠、石榴、迎春

⑤院落组合——深受元大都城市规划的影响

3徽州明代民居(明清)

(1)历史文化背景:

(2)建筑情况:重雅、重装饰——自然美和雕琢美并存

平面:三合院、四合院、三四混合院。纵向发展,平面方整,院落高墙

剖面(楼层)结构上的特点:①上、下柱错位,因材施料,楼板下有大梁承重,楼板很厚;②一般保证明间为抬梁式,柱子少、放家具方便,次间用穿斗式;③山墙的柱子(山柱)与墙脱开。

外观:“四瓦落地,五岳朝天”

细部:插栱,斜撑、柱子卷杀,

(3)村落:选址与风水

4苏州住宅(合院式)

(1)历史文化背景:“多才子少皇帝”、山清水秀

(2)住宅特点:典雅、精致、纤细,建筑上少受秩序、礼制的影响

(3) “勾连搭”,手法多样、内部空间丰富

5晋陕窄院(内蒙也有)

特点:面阔小,进深大,窄长,有的面阔进深比可达1:5;.庭院窄长,正房为了3-5开间——决定院落宽度;厢房进深小,“三破二”;正房两坡,厢房一面坡。

6窑洞住宅

分布于华北,西北黄土高原地带,甘陕、晋、豫。

23

“为寒窑招唤春天”、生土建筑

(1)类型与结构:靠崖窑、地坑院、锢窑

(2)优点:比较经济、节能、地面上维持生态平衡、外观隐蔽

(3)缺点:当宽与长之比为1/2时较好,1/8~1/9窑内空气不流通,光线黯淡,潮湿,排水差,施工周期长。

(4)改造措施:①挖前后院 ②加强通风 ③局部用砖加固

7土楼(福建、广西、广东 )

(1)背景:北人南迁——①防卫功能强、②规模大、③家族观念强

(2)风格:大出檐,挑台——南方特点 风格两重性

(3)建筑布局

8西南干阑式建筑

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海南、台湾。

类型:①高楼干阑 ②低楼干阑 ③重楼麻阑 ④半楼半地式

例:傣族干阑(过去称竹楼)——平面:堂、卧展、廊。屋顶:歇山、出檐深远。没有开窗,只有门,竹编墙。阳台大、架空的支柱。

9云南“一颗印”

高原地带、毗连型——土地 珍贵、气候炎热

三间四耳 明三暗五 “游春”; “宫楼”, “跑马廊”。

10“阿以旺”民宅

带顶棚的客厅、开天窗、喀什地区——气候干热,不宜开窗

特点:①墙面不开窗 ②采用平顶(雨量少)

建筑设计优势:墙面不采光,多套间,灵活、自由

11吉林民居

特点:离散型;一正四厢;围墙扩大了一圈;院落的分隔不森严;大门居中;设屏风。 术书

1宋《营造法式》

北宋后期将作少监李诫奉敕编修,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编成,崇宁二年(1103年)刊印颁发。主要目的:在人力、财力、物力都很困难而统治阶级的要求日趋铺张豪华的相互矛盾的情况下,力图防止贪污浪费,同时保证设计、材料和施工的质量,以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内容分五个主要部分:释名、各作制度、功限、料例和图样,共34卷;前面还有“看详”和目录各一卷。特点:模数的制定和运用;设计的灵活性;技术经验的总结;装饰与结构的统一;建筑生产管理中的严密性。

2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

明代的官式建筑已经高度标准化、定型化,而清朝则于公元1733年颁布《工部工程做法则例》,进一步予以制度化。建筑的标准化标志着结构体系的高度成熟,但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使结构僵化。《做法则例》将所有建筑股定为27种具体的房屋,每一种房屋的大小、尺寸、比例都是绝对的;构件也是一样。这种绝对化势必导致矛盾的另一极端。

3明·计成《园冶》

其他

1京杭大运河

隋朝初年,为沟通南北,在过去历代片段开掘的基础上开凿大运河,南起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市),跨越长江、黄河,约2500公里。自隋代到清朝,虽经若干次修改,始终是中国南北交 24

通的大动脉,对沟通南北地区的经济、文化、推动社会繁荣,起到了重大作用。 2 安济桥 隋炀帝大业年间 (605-618 年)名匠李春修建世界上最早 的敞肩券大石桥——安济桥, 位于河北赵县的洨河上。 3 乌头门 隋唐即有,宋用于贵族官僚宅第外部,上部可为直棂窗。 4 彩画 隋唐开始有退晕。 宋代有五彩遍装、青绿彩画和土朱刷饰三类。 5 槅扇门 唐代已有,宋、辽、金均广泛使用,明、清更为普遍。一般作为建筑物的外门或内部隔断, 每间可用 4、6、8 扇,每扇宽与高之比为 1:3 至 1:4 左右。 6 须弥座 由佛座演变而来,形体与装饰比较复杂,一般用于高级建筑(如宫殿、坛庙的主殿,及塔、 幢的基座等) 最早的实例见于北朝石窟, 。 开始形式很简单, 仅由数道直线叠涩与较高的束腰组成, 没有多少装饰;后来逐渐出现了莲瓣、卷草纹饰以及力神、角柱、间柱、壸门等,造型日益复杂。 唐代须弥座更加华丽,装饰性很强。五代、两宋和辽、金也继承了这种作风,特别是壸门中的佛 像、 伎乐人物的雕刻更加细腻生动。 元代起须弥座趋向简化, 束腰的角柱改成 “巴达玛” (蒙语 “莲 花” )式样,壸门及人物雕刻已不大使用。明、清的须弥座上下部基本对称,束腰变矮,莲瓣肥厚, 装饰多用植物或几何纹样。 7 斗栱 在方形坐斗上用若干方形小斗和若干弓形的栱层叠装配而成。最初用以承托梁头、枋头,还 用于外檐支承出檐的重量,后来用于构架的节点,出檐深度越大,斗栱曾数越多。具有结构和装 饰的双重作用,统治阶级以斗栱的层数的多少来表示建筑物的重要性,作为制定建筑等级的标准 之一。至迟在周朝初期已有柱上安置坐斗、承载横枋的方法;汉朝斗栱大量用于重要建筑中,形 式不只一种;经两晋、南北朝到唐朝,斗栱式样渐趋统一,并用栱的高度作为梁枋比例的基本尺 度,后来这种基本尺度逐渐发展为周密的模数制,即宋《营造法式》所称的“材” ; 宋代木构架开间加大,柱身加高,房屋空间扩大,斗栱逐步减小,到明清这种趋向 更加显著,几乎丧失结构机能。 8 铺首:门扇上有兽首含环。战国到三国时已有。25

更多相关推荐:
中国古代建筑史复习资料(个人总结,仅供参考)

二、各朝代建筑成就1.西周建筑成就(1)合院式宫殿(2)瓦(3)柱头座斗(后发展为斗拱)2.汉代建筑成就(1)木构架成熟(2)对传统技术文化总结(3)宗教建筑产生3.隋代建筑成就第一次出现按比例制图,施工管理制…

南京大学 中国古代建筑史 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前言及绪论中国建筑历史沿革1早期萌芽期夏商西周成型期东周秦汉2中期交融期魏晋南北朝成熟期隋唐五代辽宋金元3晚期明清4近现代时期19世纪中19xx年1祭祀建筑2坛庙形制3宫殿与坛庙的关系4陵寝形制...

中国古代建筑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建筑史老子道德经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肖何刘邦未央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明计成园治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三山五园清漪静明静宜畅春圆明圆畅春圆仿寄畅圆中国古建筑体系形成于汉代成熟于唐代转变于宋代木构类型穿斗...

中国古代建筑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建筑史老子道德经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肖何刘邦未央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明计成园治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三山五园清漪静明静宜畅春圆明圆畅春圆仿寄畅圆中国古建筑体系形成于汉代成熟于唐代转变于宋代木构类型穿斗...

中国建筑史关键点总结

写在前面的话考试之前就打算把自己总结的建筑历史和构造的资料整理一份出来希望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考研同学不管我自己能不能在今年考上交大的建筑学研究生我还是把资料总结出来不管怎么样每个从头考试面对考研的学生都很迷茫...

中国古代建筑小结

中国古代建筑小结1、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沿革及其特点:1)开成时期:原始社会―汉代;特点:中国木结构建筑技术已日渐完善。人们掌握了夯土技术,烧制了砖瓦,建造了石建筑。2)发展时期:魏晋南北朝;特点:砖瓦的产量、质…

外国古代建筑史纲总结_233801708

外国古代建筑史总结说明以下内容仅是外国古代建筑史的基本要点并未超出课本和课堂讲授范畴仅供参考所有划线并打星号的建筑实例要求能够默写画出基本的图形大致准确反映其基本特点即可同学们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自己的总结和...

关于中国古代建筑史框架体系的思考

关于中国古代建筑史框架体系的思考陈薇按社会发展史划分和依建筑类别分类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常用的两种框架体系我个人对此问题比较感兴趣出于两方面的认识一是在前几年教学中由于与学生的接触开始感觉到中国古代建筑史现有的...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史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史1原始住居与建筑雏形的形成早在五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国原始人就已经知道利用天然的洞穴作为栖身之所北京辽宁贵州广东湖北浙江等地均发现有原始人居住过的崖洞到了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的氏族部落利用...

去年硬盘里留的一些中国古代建筑史资料

85条中建史考研必备的名词解释L中国木构架体系形成于汉代成熟于唐代宋代在成熟化的基础上精致化明清则达到高度成熟阶段J副阶宋称殿阁等个体建筑周围环绕的廊子形成重檐屋顶称为副阶L间四柱之间的空间或两榀梁架之间的空间...

中国古代建筑史大纲

中国古代建筑史大纲建筑历史20xx0604184205阅读8评论0字号大中小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第一节原始社会建筑第二节奴隶社会建筑第三节封建社会前期建筑第四节封建社会中期建筑第五节封建社会晚期建筑第一节...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1中国古代木构架的优势材料来源广泛木构架抗震性能优异适应性强高度定型化便于施工便于加工和运输利于迁移和维修2中国古代木构架的缺陷大型材料逐渐减少容易遭受自然和人为的侵袭受材料和结构所限难以建造大型...

中国古代建筑史总结(3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