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的崩溃》读书笔记

时间:2024.4.27

《天朝的崩溃》读书报告

读了本书之后,我感觉作者在以一种比较客观的方法来将近代史呈现在我们眼前,原来鸦片战争幕后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以及许多我们耳熟能想的故事并不是像我们原来想的那样,以前的历史课本上所塑造的人物如林则徐和关天培等人并非我们想的那么完美,琦善也 许并非我们想的那样愚蠢的卖国贼,人们那时候纷纷指责琦善乃是因为不方便直至统治者道光帝,传统儒家思想使人们只能将所有的愤恨发泄到另一个替代品上 。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以史鉴今人,即时鸦片战争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是今日的中国依然面临着困扰前几代人的老问题,作者选举鸦片战争这一中国近代化的起点,专门分析中国人,尤其是决策者在这过程中究竟犯了什么错误以及如何错误,回答了一些问题。历史学最基本的价值,就在于提供错误,即失败的教训。尽管历史学家有无可排遣的民族情结,但作者选择不对本民族进行袒护,对清王朝的批判,无论是妥协的主张还是抵抗的主张,都是不留情面的。这里面的观点可能会使我感到不舒服,但是仔细想想也是在情在理,当我们以比较理智的思维去读这本书时,就会发现很多被我们忽视的战争中的细节,并且越来越同意作者的观点。

在林则徐的禁烟运动中,道光帝给林则徐的训令本就是一个悖论,即既要杜绝鸦片来源又不许挑起衅端,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执行的。林则徐封锁商馆,从清朝的法律上来说已经算是宽容大量了,但是他把英政府代表也关起来,这就给英国发动战争以借口了,正中了英国人的下怀。义律以英国政府的名义把鸦片收集起来经由他转交给林则徐,这样一来偷梁换柱,林则徐竟没意识到其中的猫腻,他面前的对手并不再只是作为个人的外国商人,而是他们背后的大英帝国!义律代表鸦片商人缴出鸦片,并不意味着将遵循中国的法令,而是将商人的货物变为英国政府的财产,图谋以此为由向中国发动战争。此等外交手段何等狡猾高明,而相比之下中国当时并无外交意识,“天朝”体制不允许林则徐进行外交交涉,林本人亦抱着”天朝”观念而无意于此类交涉。他们也一直主观地认为战争不会发生,当边衅消息传来时,林则徐竟认定为“恫吓”并称其为“谅亦无所施其伎俩”言外之意是说英方没有办法才故意弄得小伎俩,我方大可不必惊慌!这就是赤裸裸的轻敌,战争到来了,前方主帅却没有 1

发出战争警报!但林则徐并非像道光帝一样对外界一无所知,他作为第一个“开眼看世界的人”,对新知的追求使他已对英方占有大量的情报,知道英国以贸易立国,于是他下了一个赌注,认为即便鸦片走私之利断绝,英国为茶叶等项利益,也决不至于与中国决裂。他的对自己下的论定太过自信,这个赌注下得太大,以至于后来他输得太惨,这也是他一生中犯下的最大错误。

书中解释,琦善卖国说的根源在于:他不主张用武力对抗的方式,来制止英国的军事侵略,而企图用妥协的方式,来达到中英和解。尽管妥协的决策是道光帝,负责任出的却是琦善。然而弱国无外交,英方抓住“现在诸事既经说定”一语对外宣布“香港岛及港口割让与英王......”。在没有任何依据的情况下,擅占香港,英方对中国的这些强横行为,都说明了外交是建立在国家实力的基础上的,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并非琦善一个人能改变的事情。如果当时琦善没有与他们妥协,这样的事情迟早也会发生,不同的是由另一个人来做,卖国的罪名就会加到他身上。历史的潮流是不可抵挡的,历史学家已经对清王朝的实质。对整个中国近代史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但仍没有改变鸦片史的旧结论,在总体方面虽然认识到鸦片战争的失败在于中国的落后,但在具体叙述方面又认为只要落伍的一方只要坚持抵抗,就有可能获得胜利;虽然承认清王朝昧于世界大势,无力挽回颓势,但又认定只要林则徐等人代表了正确的方向,只要他们的主张得以实施,中国就有救。事实上就算他们坚持了也不能取得胜利,就算他们的主张得以实施,他们也救不了当时的中国,因为他们代表的是地主阶级,虽然他们有比较开明的思想,但骨子里还是封建的那一套君臣之礼,他们摆脱不了从小就灌溉着他们长大的思想。因为士兵们并不是在真正的打仗,开战之前士兵们与洋人协商们协商放空炮!而之后的甲午中日战争的战败也说明了就算林则徐等人的主张得以实现也无法改变中国的命运,洋务运动不是破产了吗?一直以来清政府以“天朝”自居,鸦片战争使天朝从傲慢自大到逐渐崩溃,过程也是十分地波澜起伏,这里面清统治者资质平庸,被臣子用谎话骗了好多次,认为洋人的腿无法弯曲,所以不能在陆上打仗。臣子们一个个后来居上,编谎话的能力也越来越出神入化,作为个人他们思考和行动总是总是无法背离当时的大背景。

清朝与英国的军事力量对比,清朝在武器装备上仍处于冷热兵器混用时代,而英军已处于初步发展的火器时代。清军使用的火器,是仿照明代引进的佛朗机”等西方火器制作的。这些老古董比英军(伯克式或布轮式威克枪)落后了200余年。清军使用的“鸟枪”枪身太 2

长导致枪刺都无法再装上,由于承平日久和军费限制(道光帝是出了名的的抠门)这些“鸟枪”并无定期修造报废更换制度,即使这样,这些鸟枪数量还是不足,赶制出来枪的质量更加低劣。清军的火炮并没有按照严格的比例来建造,只是单纯的仿制,大大地降低了射击精度,甚至没有炮架,且只有一种实心弹。这下好了,清军就只剩下肉搏了,试想拿着这些古董去打仗,无异于去送死。清朝海军面对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但“天朝”的水师并不是以哪一国的舰队为作战对象,其对手仅仅是海盗。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清朝水师算不上是一支正式的海军,大体上相当于海岸警卫队。所以清军的主要精力是放在陆上的防卫上,依靠城、炮台地 防御设施。颜伯焘对厦门的防御工事可以说是清朝海防的最大手笔了,虽然他不会有近代经贸的眼光可以看出英方觊觎厦门的深层目的,但听到英方欲辟厦门为通商口岸,他还是能直观地感觉到此地必有一战。在颜伯焘上任之前,福建军费只能拿到总共50万两,但到他上任不久,便开口就是100万两。这么多银子推上去,该工程的确应有较大起色,他以结实的花岗岩代替沙袋建成石壁,并在石壁外侧保护以泥土,事毕之后还建有兵房以供休息,兵房后侧又建有围墙,并且在其他地方还精心部署了火炮和哨船,这样的细心的军事防御令英军的工程师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可见颜伯焘在这件事上的确是尽心尽力了,然而在英军优势火力面前,这些防御措施最终还是华为了灰烬,英军陆军还从清军的侧后发起进攻,可是守台清军全无障壁,甚至以石块还击。 就算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已有了近代意义上的海军北洋舰队,但最终还是以悲剧告终,因为这也只是器具的近代化,制度上仍然没有近代化,更何况鸦片战争中器具和制度都未近代化的清军呢?再者就是虽然清军在人数上是占有优势的,为何确认打不过人家呢?这是因为交通的落后,清军从附近的省区调兵所用时间少则一个月,多则长达三个月之久,而且都是以两条腿步行赶到,等到作战地点时,军队力量已经消耗了大半,英军则以逸待劳,休整了大半年。而且当时的士兵收入并不高还要养活全家人,武官的职权比文官低高,军官们还经常敲诈勒索克扣士兵们的军饷。这样的军队叫士兵们何来的士气呢?就算人数再多,在英军强大的火力面前,来再多的人也只不过是他们人肉靶子罢了。

在英国的火力冲击下,清军每战必败,虽然当中也涌现了一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还有三元里人民的奋战,但是三元里的确是人民自发的起义活动,但是这些起义活动本意并没有那么高尚就比如说抵抗外敌,保卫国家什么的,他们都是农民,并没有什么文化知识,逼他们奋起抗争的是因为他们的家园遭到洋人的破坏,祖宗的棺材被“惊扰了”,他们看到的不过是眼前的利益被损害了。“天朝”的高墙正一步一步地崩溃,领土被侵占,商贸也打开 3

了,大臣和统治者终于见识到西方列强火炮的厉害了,但是认识也仅仅停留在武器等表层,并未深刻地认识到“天朝”的体系在时代的潮流下冲击下已经摇摇欲坠了,但是因为根深蒂固,还能苟延残喘,所以造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社会。

4


第二篇:《天朝的崩溃》读书笔记——如何看待林则徐与琦善的不同


如何看待林则徐与琦善的不同

——《天朝的崩溃》

10保险黎兆倡 10305050

看了《天朝的崩溃》这本书以后,我对书中的琦善与林则徐的不同经历、不同观点、不同评价比较有较大的兴趣。因此,想在此读书笔记中梳理一下两人的异同之处。 首先我们来看看一般的历史观点是如何评价琦善和林则徐的。 总的来说,学者们多半对林则徐严厉禁烟与抗英持肯定态度,对琦善则多所责备。 第一,在禁烟方面,林则徐主张严禁鸦片,并实力推行禁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是有目共睹的。林则徐禁烟认真,办事能干,得到道光帝赞赏。如9月24日,道光帝收到林在湖广查获大量鸦片的奏报,就在上谕中肯定:“所办甚属认真,可见地方公事,果能振刷精神,实心查办,自可渐有成效。”1839年3月,林则徐到了广州,禁烟运动迅速展开。他一面加紧整顿海防,严拿烟贩;一面限令外国烟商交出鸦片。林则徐在给外国烟商的通知中说:“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由于林则徐坚定的态度和有力的措施,再加上人民的支持,外国烟商被迫交出鸦片2万多箱。可见,林则徐对禁烟的态度非常坚决,当时还让很多外国的人也为之钦佩。与之相反,琦善并非是一个主张严厉禁烟的人。琦善曾在天津拿获鸦片13万多两,虽然数量巨大,但却不足以说明他是一位禁烟派。琦善接任直隶总督是1831年3月,到1838年黄爵滋奏请严禁,在这7年的时间里,他对禁烟未建一言,未办一案。这表明他对这一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至少是漠不关心的。同样在《天朝的崩溃》一书中,作者对于琦善的评定也非“弛禁派”。 第二,在军事方面,林则徐坚持反抗侵略,鼓励和支持人民反侵略,因为他认为当侵略强盗打进门来的时候,奋起抵抗是完全正当的,也是每个中国人为保卫社稷家园应尽的义务。在抗敌御侮的鸦片战争中,林则徐开眼看世界,注意了解西方情况。他还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破除成见,提出“师敌之长技以制敌"的新观点。从当时清军武器装备水平远逊于西方的实际情况出发,他认识到研究、仿制外国战舰、火器的重要性,建议组建强大水军,严防海口,争锋海上,认为这关系到对外反侵略战争的成败,"剿夷而不谋船炮水军,是自取败也”。他学习西方长技、抗敌御侮的基本观点对改造传统兵学和推动中国军事近代化具有积极、深远的影响。至于琦善,虽在直隶总督任上,但却根本不把加强防务放在身上,以致英军一到白河海口,即仓皇失措,一意妥协。1840年8月,英军出现在天津以外的海口时,直隶的防务是个什么状况呢?“天津存兵共止八百余名,除看守仓库监狱城池暨各项差使外,约止六百余名。其余沿海之葛沽、大沽海口等三营,葛沽止额设兵一百余名,余二营均止数十名不等”。可见,防务废弛到这个地步,身为直隶总督已经10年的琦善真的难辞其责啊。而《天朝的崩溃》一书中提到,怠慢战事的琦善对关天培之死没有责任,这个历史争议比较多,本人则比较同意《天朝的崩溃》里面的说法。

第三,在对外方面,林则徐坚持自己的爱国外交方针。并且在主持禁烟抗英时,即组织人力,编译了一部《四洲志》。这是中国人第一部自己编译的、介绍欧洲、亚洲、非洲、美洲各国地理、政治、历史、军备、贸易等世界知识的百科全书,使国人大开了眼界。与此同时,他还组织人翻译了外人论中国一般情况、茶叶、禁烟等的资料,定名为《澳门月报》,以及《华事夷言》。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为了了解国外情况,竟然还向外人学起英语来。他所做的种种,对于中国人更好地认识当时的形势有很大的帮助。而琦善也做了一些知己知彼工作,但渠道很窄,目的主要是为了给贯彻妥协投降路线寻找借口。前面谈到,他夸大英军船上有炮300多位,意图就在让道光帝认为英人强大,难于取胜,只宜与其和平谈判,仗万

万打不得。他了解英人的惟一渠道就是通过白含章、鲍鹏直接向英方打听。除了前面讲到的半真半假的船炮外,也打听了一些英国其他情况,但都在企图表明:英舰牢不可破,中国以往的破敌之法皆不起作用,而且英国还有很多兵舰,随时可以调来。如此,中国是万万不能对它开仗的。林则徐重视调查研究,注意了世界情势特别是英国情况,目的是寻求“制夷之策”,是为了对付侵略者;琦善了解英人情况,则是为讨侵略者欢心,是为了妥协投降。这是历史上比较一般性的评价。而在《天朝的崩溃》一书中,作者认为琦善并非众人口中所说的卖国贼,只是妥协被众人判为投降,继而上升到卖国的高度而已。对此,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把争议留给历史学家吧。

更多相关推荐:
《天朝的崩溃》读书报告

从历史的失败中站起来天朝的崩溃读书报告摘要就170年前的中国而言要在鸦片战争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这是无法改变也是注定的事实而我们要做的是吸取当年清朝没有吸取教训的教训吸取历史的教训勇敢地站起来建设我们的国家本文讨...

天朝的崩溃读书报告

何为真正的历史天朝的崩溃读书报告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是作者茅海建系统研究鸦片战争十余年所得的成果主要探讨鸦片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作者搜罗考订了与该战争相关的一系列重要史料档案力图以当时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与行...

天朝的崩溃 读书报告

天朝的崩溃读书报告大清王朝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一六四四年清军入关到一九一二年宣统帝退位在不到三百年的时间里历史见证了大清的康乾盛世也见证了清末的一败涂地国破家亡从汉人的角度出发南宋和明朝的灭亡是真正意义...

近代史作业 《天朝的崩溃》读书笔记

还原历史的真相——评《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简简单单四个字,对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却是一个刻骨铭心的词语。在这场发生在160余年前的战争中,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轰开了清王朝的大门,也由此开启了一个民族百余年的屈辱…

天朝的崩溃读书报告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读书报告最近看了老师推荐的这本书深有启发其作者是茅海建19xx年生于上海先后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曾任军事科学院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天朝的崩溃》读书报告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读书报告14120xx6吴狄磊这本书我是在我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老师的推荐下去阅读的它的作者是茅建海他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现东师范大...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的再研究-读书笔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读书笔记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的再研究读书笔记因为比较爱好历史的关系这学期又看了一本历史书书名是历史学家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的再研究虽然并没有完全把这本六百页的大书...

《天朝的崩溃》读书笔记——如何看待林则徐与琦善的不同

如何看待林则徐与琦善的不同天朝的崩溃10保险黎兆倡10305050看了天朝的崩溃这本书以后我对书中的琦善与林则徐的不同经历不同观点不同评价比较有较大的兴趣因此想在此读书笔记中梳理一下两人的异同之处首先我们来看看...

理性的历史——《天朝的崩溃》读后感

理性的历史天朝的崩溃读后感物流本四班翁炯泽初读茅海建老师的天朝的崩溃我是带着一种浅尝辄止的态度粗略地浏览了一遍而后又回过头细读了一遍目录不得不说茅老写这本书的时候绝不是像教科书式般看待中国近代史开篇第一章茅老就...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

读天朝的崩溃有感作为一个理科生对于鸦片战争我一般所了解的不过是教科书上那么两三页纸的内容这次在王老师的引荐下我读了朝的崩溃这本书了解到很多很多我以前所不知道的受益匪浅天朝的崩溃又称鸦片战争再研究一书是北京大学茅...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有一次在网上寻找资料时不经意之间发现了茅海建先生的天朝的崩溃好奇心使然我便稍微翻阅了一下然后就被它所吸引下边我就把天朝的崩溃读后的看法做一个总结作者在序言中探讨了琦善的卖国问题虽然作者一再强调并...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

天朝的崩溃读书感最近在学校的要求之下我阅读了茅海建先生的天朝的崩溃读完这本书发现这是一本写的很好的书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枯燥和那些历史专业书完全不同通过这本书我更加了解清政府更加明白那段黑暗的历史我的心中充满了感慨...

天朝的崩溃读书报告(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