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计划与策略

时间:2024.5.13

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计划与策略

一、复习目标

1.以教材、会考大纲为依据,以加强双基教学为主线,以提高学生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试技巧。

2.通过复习,处理好教材,揭示单点知识、知识结构、知识网络三个层次的内涵及逻辑联系。

3.以夯实基础知识为主要目标,把基础知识教学与能力发展融为一体,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安排:
   1.时间安排:20##开学20##6月。

   2.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轮复习: 20##年开学---20##年4月底,梳理高中历史必修一、必修二和必修三的基础知识及考试要点。同时完成配套的A计划所有练习及模块测试卷

(2)第二轮复习:结合历年会考真题和有关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教材内的知识整合、知识串联、知识提升;同时配合学校完成会考模考试,查漏补缺

三、复习目标及具体措施:

按照学校及年级组工作要求,也结合本学科的实际情况,我们备课组成员力争实现100%合格率,创5%优秀率。为了更好的制定迎考策略,我们以本次摸底考试的情况为参照

我们对于学业水平测试的指导思想是重视整体、着眼差异、抓两头,促中间,保证一次性通过率达100%,突破优秀率。我们工作的给基础好的学生以鼓励,鼓励他们冲优秀,也要给不自信的学生以“定心丸”,告诉他们“掌握了基本知识点,保证你顺利通过测试”,这样学生既有动力又有信心。对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边缘生的转化,关键还是要转化学生的学习态度,发挥其非智力因素。

对于教师而言,加强组内合作和集体备课,制定合理的学考复习模式课,熟悉考纲,精心备课、精心设计,以提高学习效率为宗旨,大力推行小组合作学习,把一堂课有效的45分钟做科学合理的安排,课前检测5-10分钟,当堂批改,公布检测结果。学生自行阅读考点和教材知识点15分钟,教师讲解15分钟,每堂课都做到精讲精练,而且交替不同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 。这种复习常规模式适用理科班全体学生和文科班的中间层次学生。

如何抓两头,是我们本学期工作的重中之重,一部分历史学习积极分子,他们对历史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上课时思维活跃,能够配合老师积极回答问题,增加了历史课堂的气氛,教师可进一步加强对这部分同学的提问,帮助他们解决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并且我们已经动员了班级前20学生独立完成小题练,课下及自习时间面批面讲,这样做一方面能够及时肯定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为以后的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也在潜意识中树立了班级学习的榜样,例如文科班183的余剑波、余开强;184的林露露、蒋小林;185的唐艳、刘玉兰、熊德亮等。

另一部分是目前的学困生,即暂时考试处于不及格水平的学生。对于这部分学生,目标非常单一,就是力争学考达到合格。具体做法是:资料书上的知识点,必修课后在本组小组长手中全部过关,达到每日一结,到不到要求者科任老师或者班主任亲自把关,每次课前卡测优先批改他们的试卷,必须达到80分的水平,及时通过再复习、再过关达到要求。对于每次年级组组织的大型考试,要求没有及格的同学写出详细的说明书,进行深刻的自我剖析和试卷分析,找出自己的问题和差距,及时调整,迅速前进。教师也可与其个别谈话,帮助找出问题与不足,也及时为其打气鼓劲。此外,加强课堂对他们的提问,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提高他们的自信,也进一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希望我们高二年级历史备课组通力合作,取得20##年学业水平考试的理想成绩。


第二篇: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


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

二、中国古代史

(一)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体制的发展演变

1、秦朝: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第二册P24)

(1)中央官制

a、最高统治者:皇帝,赢政自称“始皇帝”。

b、中央政府的最高官职: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丞相是百官之长,“助理万机”。

一切军国大事均由皇帝裁决。

(2)秦朝的地方政府为郡、县两级。(第二册P24)

a、郡下辖若干县,县下还设有乡、里等组织。乡设三老管教化,啬夫管听讼、收赋税

b、郡、县的长官均由朝廷直接任命,郡县的属吏则由郡守、县令自行选用。 c、秦汉时的基层属吏职权颇重,地方百姓尚有知啬夫而不知郡县的。

2、汉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1)汉初时的汉承秦制(第二册P31)

a、背景:汉朝建立之后,政局初定,百废待举。

b、内容:

(a)中央制度:继承秦朝中央集权体制。汉统治者从皇帝制度、中央官制。 (b)地方制度:继承秦朝郡县制度,同时,实行郡县与封国并行制度。(第二册P31)

①郡国制原因:错误吸取秦亡教训。刘邦看到秦短命而亡,认为这是由于秦未行分封而孤立无援。

②内容:继承郡县制的同时,又封同姓王为诸侯,形成郡县与封国并行的局面。 ③后果:地方势力膨胀。汉初同姓诸侯的封地很大,随着封国实力的增强,封国与中央政府的矛盾也日益明朗,最终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

c、特点:政令施行宽简疏缓,与秦朝的急切苛刻全然不同。

(2)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有为”措施:

a、中央官制上,形成了“内朝” 与“外朝”体制(第二册P34)

(a)裁抑丞相职权,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让他们参与朝廷军国大事的讨论。由皇帝与亲信近臣形成了宫廷的决策核心,称为“内朝”或“中朝”;

(b)而以丞相为首执掌政务的政府机关,称为“外朝”。

b、地方措施:(第二册P34)

(a)创设刺史制度。由中央特派监察官员,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 (b)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权力,大体消除了汉初郡国并行制带来的负面影响。(削弱地方王国势力)

1

(3)东汉豪强地方势力强大。(第二册P39)

豪强势力不断膨胀及其表现:(特征)

a、经济上:土地兼并现象愈演愈烈,不少豪强地主拥有“连栋数百,膏田满野”的大庄园,驱使依附农民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经济上自给自足。

b、军事上:组建“家兵”、“部曲”之类的私人武装,用以看家护院,称雄一方。 c、政治上:把持地方舆论,使家族声名远扬。有些名门望族还凭借精通儒学的文化优势成为官宦世家,甚至连续数代在朝中位居高官。

d、后果:这些豪强地主演变为地方割据势力后,对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构成巨大威胁。

3、隋唐三省六部制与正事堂——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第二册P51)

(1)创立与发展(特点)。三省六部制初创于隋文帝时,经唐朝的继承和发展,运作过程更趋规范化、程序化

(2)内容:

a、中央机构:设中书(隋称内史)、门下、尚书三省为最高政务机构;

b、职能:中书省草诏,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

c、中央行政机构的尚书省下设吏、礼、兵、刑、户、工六部,分管具体事务。

(3)评价:

a、实质:三省六部制其实是皇权逐渐增强的产物。

b、作用:

①众多宰相集体议事,分工明确的三省互相牵制,使个别宰相难以擅权专断。 ②这一制度若能严格执行,皇权将会受到一定限制,因而隋唐时代的皇帝尚无绝对的专制独裁之权。

4、北宋文官体制(第三册P3)

(1)创建的原因:

a、宋朝初年,鉴于唐末五代以来藩镇拥兵自重,割据一方。

b、禁军将领篡夺皇位的历史教训,宋太祖在政治、军事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和改革。

(2)军事制度改革:

a、中央军事制度:

(a)961年,宋太祖以“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 (b)确立枢密院主军政、三帝总揽兵权衙统兵和皇的体制

(c)枢密院的长官称枢密使,一般由文官担任。

b、削弱地方军事力量:宋朝实行内重外轻的方针,令各地拣选强壮士兵编人中央禁军,地方上则留老弱者充任厢军和乡兵。又取更戍法,轮流变换驻地,以防止将领分立割据,拥兵对抗朝廷。

(3)政治制度的改革

a、基本国策:宋初以“重文轻武”,防范武将专权,

2

b、选拔途径:不以开国功臣及其后代组成统治集团,而是通过科举制度来大量提拔文人担任官职。

c、宋朝的文官在朝廷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a)中央政府的重要官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参知政事(副相)、正副枢密使以及地方要员等,大都由文人担任,形成一个以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

(b)为了便于官员的调遣撤换,宋朝还实行官、职、差遣相分离的制度。

5、元代行省制度(第三册P22)

(1)元朝统一的意义:元朝灭亡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多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再次实现全国大统一。

(2)巩固统一的措施—法汉族王朝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行省制度的建立 a、目的:为了在空前辽阔的疆域中实行有效统治,

b、中央政府:

(a)由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构成。

(b)中书省又称“都省”,下设六部,总理全国政务,枢密院和御史台分别掌管全国军事与监察。

c、地方行政则创置行省制度。

(a)除称为“腹里”的地区(指大都及其周围地区)由中书省直辖。

(b)其余地区分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派遣官员管辖。

6、明朝的内阁制度与皇权的加强(第三册P29)

(1)目的:朱元璋即位后,为稳固统治,注重政治制度的建设,大力加强皇权。

(2)措施——内阁制度的建立(中央机构改革)

a、废除元朝以来的中书省和丞相之职,包括六部在内的政府各部门直接听命于皇帝。

结果:中国历史上延续1600年的宰相制度由此终结,集皇帝、宰相于一身的朱元璋独揽决策、行政大权,力不从心。

b、朱元璋在位后期始设殿阁大学士,侍从左右,以备顾问,协助皇帝处理朝廷文书。

c、形成:明成祖朱棣即位后,选拔翰林学士入文渊阁值班,在皇帝授意下参与机务,批答奏章,正式确立内阁制度。此后,建制不断完善的内阁,逐渐成为协助皇帝决策的中央机构。

d、职责:内阁大学士人数不等,职责为起草诏敕、票拟批管、咨询顾问、密疏进言等。

e、作用:(a)明朝中后期,虽有内阁首辅权重一时、形同宰相的事例。

(b)从制度上说,内阁必须完全遵照皇帝的旨意行事,不得妄提建议,不准自行其是,所以内阁实质上仍是皇权的组成部分,与前朝的宰相不可同日而语。 3

7、清朝时军机处的设立——中央行政机构的变化(第三册P37-38)

(1)直接原因:雍正帝以西北战事为由,在宫内创设军机房,后将这一临时机构定为常设的军机处。

(2)职责:中央行政。

军机处完全秉承皇帝旨意办事,职掌参赞机务、批答奏章、草拟诏旨等,是为皇帝出谋划策、辅佐皇帝总揽全国军政事务的中央机构。

(3)作用;削弱内阁,加强皇权。

a、军机处主要成员由皇帝挑选亲信满汉大臣充任,拟就的诏令,不经内阁直接发往各地,称“廷寄”;直接下达中央各职能部门,称“交片”。百官的奏折也直接送军机处议复。

b、乾隆帝时进一步强化军机处的职能,下令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也形同虚设,至此,皇权得以空前加强。

(二)中国古代史上的重要改革

A、商鞅变法(第二册P22)

1、背景:

(1)战国初期,秦国内乱不止,国势日弱,屡遭邻国入侵,促使泰国变法图强

(2)秦孝公即位后,任用商鞅,以富国强兵、兼并天下为目标,

2、内容:先后实行了废除井田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农耕、建县制和什伍连坐等一系列法规。

3、影响:

(1)孝公死后,商鞅改革的制度得以继续,秦国也因此由弱变强,后来居上。

(2)商鞅变法后,迅速强大的秦国开始发起对六国的兼并战争,历史步入了统一战争的进程。

B、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第二册P48)

1、背景: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趋势

2、目的:决心彻底革除旧俗,全面推行汉化政策。

3、措施:

(a)迁都:为摆脱保守势力影响,将都城南迁至洛阳。

(b)语言与服装:下令禁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语和穿胡服,通用汉语、汉服; (c)汉姓:改鲜卑族复音姓氏为汉族单音姓氏;

(d)政令:仿效汉族体制改定官制和律令;

(e)通婚:并以身作则,极力促进胡汉通婚。

(f)道德:尊崇孔子,实行礼制,提倡以孝治国。

4、作用:

4

a、加快民族融合进程。

b、推动北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5、少数民族文化对中原地区的影响

(1)经济上:畜牧业生产技能和经验的输入推动了中原经济的多样化发展。

(2)生活习俗:胡族的生活习俗更对汉族产生了深远影响

a、胡床的传入导致高足家具日益流行,终使汉族席地而坐的传统起居方式完全改变。

b、 胡服以及胡饼、奶酪、烧烤等胡食的流行。

(3)文化艺术:胡舞与汉族歌舞交融汇合,也为传统艺术文化增添了绚丽斑斓的色彩。

6、民族融合的意义

以相互渗透、取长补短为特点的民族融合,不仅使各民族缩小了差异,增进了团结,为再次的全国大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实。

A、汉唐丝绸之路和遣唐使

1、丝绸之路的全盛—中国古代西北对外陆路交通。(第二册P59-60)

(1)西汉时,丝绸之路开辟与概况: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后,这条连接中国与中亚、南亚、两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路通道持续兴旺,对东西间的商品贸易、政治来往、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

(2)唐朝时,丝绸之路的全盛。

a、原因:唐朝西部疆域(西北地区)的拓展超过汉朝,设有安西都护府与北庭都护府管辖当地事务,并驻军防守,丝绸之路在交通更加安全顺畅的基础上臻于全盛。

b、情况:

(a)地区:西域及大食(唐代对阿拉伯帝国的称呼)、波斯、天竺等亚洲诸国的商贾、僧侣和使,络绎不绝、往来于途。

(b)重要民族:擅长经商的粟特人尤为活跃,他们成为沟通东西经济与文化的重要媒介。

(c)经济文化交流:

①中国的丝绸、纸张、瓷器等商品源源不断运往西方,许多中国特有的工艺技术与思想文化随之向西传播。

②西方的物品以及音乐、舞蹈、绘面、雕塑、建筑艺术、天文、历算、医药和宗教信仰也由此输入中国。

5

③南亚的佛教传入中国后经历一个中国化的过程,至唐代形成多个佛教宗派。中国化的佛教对中国本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c、影响:虽然当时进入中国文化系统的外域文化以中亚、西亚、南亚为三大支,但其中蕴含的文化背景广阔得多,可以说中国文化以亚洲诸国为中介,与世界文化进行了交流与融合

2、“遣唐使”(第二册P62)

(1)日本曾先后十多次派来中国交流学习,随行的还有众多留学生和学问僧,人数多时一次达五六百。

(2)留学生归国时,带回多方面的文化知识和大量文献典籍。日本不仅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层面仿效唐朝,而且对宗教、文学、艺术、天文、历法,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以及各类生产技术,皆予以吸收融合。

B、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和科技的对外传播

1、海上丝绸之路——海外贸易发展(第三册P15)

(1)原因:

a、客观上:由于西夏的兴起,中原通往西域的中外商路受阻。

b、主观上:商业的繁荣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促使宋朝政府重视并鼓励海外贸易。

(2)情况:

a、南宋时,从海路前来通商的国家有50多个,东南沿海出现许多贸易港口,其中,“广州、泉州、明州是著名的三大外贸港。

b、官府在贸易港口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贸易事务,征收商税。市舶司所在的港口,还设有专供外国商人居住的“番坊”和用于番货交易的“番市”。 c、商品的交流:

(a)宋代的海外贸易,输入的商品主要有香料、珍宝、药材等,

(b)输出商品土要是丝织品、瓷器、茶叶等。

(c)由于贸易商品以香料、丝织品和瓷器为大宗,当代中外学者把宋代的海上商路称为“海上丝绸之路”或“香料之路”。

(3)线路与作用:

a、线路:这条以泉州为起点,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波斯和阿拉伯的海上丝绸之路。

b、作用:不仅使宋朝政府获得了巨额的财政收入,也给通商各国的文明进程增添了活力。

2、宋元时期的科技(第三册P18-19)

(1)活字印刷术向外传播:13世纪,活字印刷术东传朝鲜、日本,又西传到中亚、波斯和欧洲,对中外文化交流和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6

(2)火药武器的对外传播

13世纪,火药随蒙古国西征传人阿拉伯地区,后又传到欧洲,对欧洲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C、明朝的朝贡贸易与葡萄牙占据澳门

1、明朝的“朝贡贸易”——对外关系。(第三册P46)

(1)背景:明初海禁政策。明太祖朱元璋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多次下令“片板不许人海”,严禁民间从事海外贸易,并以严刑峻法惩处违禁者。

(2)内容:明朝海外贸易唯一的合法途径是由官方控制和垄断的“朝贡贸易”。明朝规定,外国贡使来华朝贡,除携带贡品外,准许附带商品货物进行贸易。

(3)特点:a、对于贡品,朝廷照例以数倍的代价作为补偿。

b、附带的货物,则由贡使携至京师,在指定地点开市数日,同内居民可在官方监督下与之交易。

c、至于海外贡舶来华的贡期、贡道、船舶数量和朝贡人数等,明朝政府都有具体规定。

2、明后期葡萄牙人占据澳门(第三册P47)

16世纪葡萄牙人选择中国澳门作为贸易中转的据点。此后,澳门发展为沟通东西方经济的枢纽。以澳门为中心的转口贸易,将中国市场纳入世界性贸易的网络之中。

D、清朝的对外关系

(1)东北地区:抗击沙俄对黑龙江流域的侵略。(第三册P39)

a、康熙时,清军通过两次雅克萨之战给俄军以沉重打击,迫使沙俄同意和谈。 b、随后,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东段边界,此后这‘‘地区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

(2)从海禁到闭关(第三册P49)

a、海禁的直接原因:为隔离东南沿海的反清武装。

b、海禁措施:(a)清初,朝廷颁布“迁海令”,实行较明朝更为严厉的海禁政策。山东以南的沿海居民被迫内迁。

(b)康熙帝在位的中期,因局势趋于稳定,下令取消海禁,重开海外贸易,并指定在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在今)设立海关,允许外国商船前来贸易。 c、闭关政策(a)原因:

①清朝统治者却出于对西方势力的戒备。

②统治者的自大、保守心态,逐渐走上闭关锁国的道路。

7

(b)过程:

①康熙晚期已对外贸路线加以收缩。

②乾隆时,实施闭关政策,规定外国商船只能在广州通商,而且须遵守种种限制。

③清朝中期,清政府对外商来华实施更为严格的限制,国门关闭得更加紧密。 E、明清时期的早期西学东渐(第三册P52-55)

1、背景:16世纪,新航路开辟,欧洲传教士相继来华,在传播基督教神学的同时,也带来西方的自然科学和人文学术。(内容泛及数学、物理、地理、天文历

算、水利技术、机械工程、火炮制造以及欧洲的古典哲学、逻辑学、艺术等。)

2、西学传播与学习的代表人物及内容:

数学:利玛窦与启合译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前六卷)成为第一部译成中文的西方科学著作。

3、影响:早期的“西学东渐”,尤其是引入西方文艺复兴以后的科学技术,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积极意义。

(a)了解西方。不少中国人藉此开阔了眼界,窥见一个原先全然无知的西方世界。

(b)认识差距。一些明智之士认识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开始对中国的传统和现状进行反思。

(四)中国古代史上思想的发展演变。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第二册P19—20)

(1)社会背景:当此社会转型之时,掌握一定文化知识的“士”最为活跃。他们对变革的态度不同,思考方向各异,为治理社会、安定人心提出了各不相同的方案,形成了诸子百家竞相争鸣的局面。

(2)地位与影响:百家争鸣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学术思想最为灿烂的一页。先秦诸子的思想是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法、道三家。

(3)儒家学派

a、兴起于春秋,由孔子创始。

(a)主要思想:孔子发展了周公的礼治思想,创造出“仁”这一核心观念,倡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为“礼”输入了新的生命力。

(b)目的:孔子的“礼”和“仁”以造就理想人格为最高目标,试图以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

b、战国时期:孟子、苟子分别从不同方向发展了儒家学说。

(a)孟子由“仁”发展出“仁政”。

(b)荀子重新解释孔子的“礼”,熔礼、法于炉,其学生韩非、李斯由此而走 8

向法家。

(C)影响 :后世儒家多认孟子为正统,奉为儒家的又一宗师,而视荀子为旁门别支。

(4)法家学派

a、兴起于战国初期。

b、主要思想:

(a)法治:法家正面肯定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以提倡“法治”为特色,倡导激进的功利主义。

(b)变革:主张实行君主集权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奖励耕战、富国强兵。 c、评价:受到当政者的欢迎。然而其提倡专制独断、严刑峻法等,消极而也十分明显。

(5)道家学派

a、以春秋时期的老子为始祖。

b、主要思想:

(a)对现实政治持绝对否定态度,认为仁礼、法治都徒生是非,主张“无为而治”,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b)他们鄙视世俗的物质亨受,鄙薄财富权力的追逐。

(c)道家关于事物恒变、矛盾对立转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对中国后世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2、秦朝焚书坑儒(第二册P24)

秦统一后巩固统一的措施:加强思想控制——焚书坑儒,以统一思想舆论。

3、汉初黄老思想——治国思想(第二册P32-33)

(1)春秋战国时,黄老之学的主张:它以道家为主,又兼采儒、法,主张守道尊法,礼法并用,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

(2)汉朝初年,黄老思想成为治国指导思想:黄老思想既符合汉初人民厌恶战争、渴望社会安定的意愿,也与汉初统治者朴实谨厚的作风相一致。

(3)黄老思想的实践—文帝、景帝时期,采取“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

4、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二册P34)

(1)、措施:a、汉武帝以儒学为官学。采用董仲舒、公孙弘等人的建议,设立五经博士,将儒学定为官学,其他诸子之学“罢黜”在官学之外。

b、在长安建立太学。太学教授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从中选拔官吏。郡县的学校也配有经师授学,以培养官吏的后备人选。

(2)影响:a、教育方面:随着儒家在官学中“独尊”地位的确立,经学的教授、学习,为儒家学者置身仕途开辟了道路,通经致用成为古代学者的普遍追 9

求。

b、思想方面: “独尊儒术”之后,以五经为代表的懦学成为官员选拔、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从此以后,儒学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

c、汉武帝尊儒术是其政治的需要。

(a)注重改正朔、易服色之类的礼仪制度。

(b)未采纳对董仲舒依据儒家民本思想为解决社会贫富分化而提出的“限田”主张,以及官吏不得经商货殖的建议

(c)执政原则可以概括为“儒表法里”。他所信任的大臣,也多是既精通儒术又深明刑法的人。

5、文字狱——加强思想文化控制。(第三册P45)

(1)目的与实质。与此同时,清朝为稳固统治,竭力推行文化专制政策,对知识分子的思想钳制空前严厉。

(2)表现:

a、自清初以来,朝廷多次下令禁止学者开设书院、集会结社。

b、当时还大兴文字狱,因触犯清廷忌讳而惨遭诛杀者不计其数,从而造成一种以文招祸的恐怖气氛。

c、乾隆时,乘编修《四库全书》之机,对全国图书做了一次清查,凡被认为不利于清朝统治的一概禁毁,据统计,遭查禁焚毁的书籍、石刻等多达近3000种,数量几与《四库全书》中保存的相当。

(五)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选官制度的演变)

1、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二册P34)

(1)、措施:a、汉武帝以儒学为官学。采用董仲舒、公孙弘等人的建议,设立五经博士,将儒学定为官学,其他诸子之学“罢黜”在官学之外。

b、在长安建立太学。太学教授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从中选拔官吏。郡县的学校也配有经师授学,以培养官吏的后备人选。

(2)影响:

a、教育方面:随着儒家在官学中“独尊”地位的确立,经学的教授、学习,为儒家学者置身仕途开辟了道路,通经致用成为古代学者的普遍追求。

b、思想方面: “独尊儒术”之后,以五经为代表的懦学成为官员选拔、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从此以后,儒学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

2、隋唐科举制创立与发展:(第二册P52-53)

10

(1)背景:秦汉以来,选拔官员主要采用推举的方式。魏晋南北朝,门阀世族更凭借显赫的声望逐渐把持选举大权,庶族子弟遭排斥。

(2):由隋朝开创,经唐朝逐渐健全。

(3)主要科目:唐朝科举考试的科目很多,常设的为明经、进士两科,其中,进士科尤受重视,考取难度也最大。

(4)主要作用:

a、科举取士主要依据考试成绩,普通士人原则上皆可赴京应试,中央政府得以网罗天下俊才,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

b、人才选拔、官员任用的权力完全收归中央后,终科举人仕的都成为“天子门生”,于是,门阀势力受到有效抑制。

c、地方上的离心因素逐渐消解,中央集权得到进步加强。

3、宋代科举制的完善(第三册P4)

(1)考试级别:宋朝科举考试分解试、省试和殿试三级。宋太祖时,曾对省试合格的举子增设“殿试”,由皇帝亲临复试,以后成为定制。

(2)考试规则:为防范考官考生徇私舞弊,又创设了“弥封”、“誊录”等制度规则,以保证科举考试的公正和公平。

(3)考试内容,前后也有很大的变化。

a、宋初进士考试,仍承唐代以来的方式,主要以诗赋取人。

B、宋中期以后,废除了单纯记忆背诵性的考试内容(“帖经”),不以诗赋的优劣取士,增加策论考试,以考核士子对儒家典籍的理解和对社会事务的分析能力。

(4)作用:通过改革而逐步完善、兴盛的科举制,不仅为宋朝选拔了大量的文官人才,也对普及教育和传播知识产生了积极影响。

(六)中国古代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1、西汉

(1)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第二册P59)

(2)军事上,汉武帝通过对匈奴的三次战争,大体解除了匈奴对北边的威胁。(第二册P36)

(3)加强西北地区的控制。西汉在河西走廊设置了河西四郡(敦煌、酒泉、武威、张掖),天山南北地区(西域)遂与内地联为体。

2、唐朝(第二册P59)

唐朝西部疆域(西北地区)的拓展超过汉朝,设有安西都护府与北庭都护府管辖当地事务,并驻军防守,丝绸之路在交通更加安全顺畅的基础上臻于全盛。

3、清朝(第三册P39)

(1)平定蒙古准噶尔部的叛乱。清初,原居今新疆伊犁一带的蒙古准噶尔部势力渐强,控制天山南北,并不断向东、向南进兵,反复发动叛乱。康、雍、乾 11

三朝多次遣军征讨,终于平定叛乱。

(2)平定回部的叛乱。其后,聚居新疆天山南路的回部也起兵叛乱,乾隆帝出兵平定,统一了天山南北。

(3)设立伊犁将军。随即派军驻守,管辖天山南北的军务与民政。

(七)中国各朝代疆域图。

12

更多相关推荐:
20xx高考历史复习计划

20xx年高考历史备考计划郑振环唐县一中20xx年高考历史备考计划唐县一中郑振环20xx年高考已尘埃落定20xx届高考的战鼓已经敲响为迎接20xx年高考我们历史学科老师共同研究特制订20xx年高三备考计划如下一...

20xx高三历史复习计划

大冶三中20xx届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计划范恢雄一指导思想运用三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依据三纲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教学要求准确把握三情教情学情考情着眼三立足立足基础提升能力立足教材活用知识立足概念突出主干在...

20xx届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计划

20xx届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计划伊春区二中高三历史备课组一指导思想运用三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依据三纲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教学要求准确把握三情教情学情考情着眼三立足立足基础提升能力立足教材活用知识立足概念...

高考文综100天复习计划

高考文综100天复习计划高考进入倒计时此时一个好的复习计划也许对你来说就是一个助推器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提升你的高考成绩帮助你圆大学梦在此搜集了一些高考状元的做法草拟了一份100天的复习计划建议书希望能给可爱的你...

20xx高考历史复习计划

20xx年高考历史备考计划20xx年高考已尘埃落定20xx届高考的战鼓已经敲响为迎接20xx年高考我们历史学科老师共同研究特制订20xx年高三备考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认真研读近几年新课程改革...

20xx高三历史复习计划

20xx高三历史复习计划第1篇高三历史复习计划在近年文科综合考试中历史高考已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所以高三历史备考中必须做到知识和能力并重为搞好高三一轮复习现制订计划如下一夯实基础知识夯实基础是提高能力的关键...

历史高考复习计划

高中历史高考复习计划一总体思路LAUNUY20xx330历史高考复习计划及说明运用文明史观现代史观全球史观等新史观依据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教学要求准确把握高考现状及特点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有效备考策略增强历史课堂教学...

历史学科 高三复习班复习计划

历史学科9月份复习计划周洁由于美术部复习班学生组成多样学科水平不尽相同而且人数总是在变化所以在8月份补课时我主要以20xx年高考真题为载体涉及到的学科基础知识点详细点拨的方式做了几套题可以大概估计一下学生学习历...

高考历史复习对策浅谈

高考历史复习对策浅谈一历史学科的能力要求历史学科能力是一般学习能力在历史学科中的具体化它必须体现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历史学科能力最主要的是历史思维能力现按记忆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分述如下1记忆1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

201年5高考历史复习计划安排

20xx高考历史复习计划安排一要有固定的复习时间时间是学好历史的必要保证要提高历史学科的复习效率首先要有固定的复习时间以每天不少于50分钟为佳太多会影响其他学科的复习太少又没效果时间宜安排在就寝前的一小时这段时...

怎样制定历史学科高考复习计划

高考复习的三阶段安排已经是一个常规第一阶段全面复习第二阶段重点复习第三阶段查缺补漏模拟训练及回归教材其实这是外壳关键是以什么样的本质思想来连贯指导这全过程知识已经学完了所以高考复习的主要任务不是学知识而是增强素...

高考历史复习计划--刘彬

高三年级历史学科备考策略青县职教中心刘彬一20xx年宁夏高考历史考试说明的分析20xx年高考结束后大家对今年历史试题的态度少了往年的激动更多的是平静面对20xx年新课标历史试题总体上有以下特点1试题必修三册的分...

高考历史复习计划(3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