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的“三段式”

时间:2024.4.30

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的“三段式”

黄薇

【摘要】20xx年10月,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本文试从课程整合实验中提取一些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做法,以探讨信息技术在整合实验中的作用及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整合;语文教学;三个环节

信息技术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资源环境,其含义就是要突破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极大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不再只是学习课本中的内容,而是能开阔思路,看到百家思想。这也意味着课堂教学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教师也不再是唯一的知识传授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设计了信息技术的“三段式”应用模式:即课前准备、课堂运用、课后拓展,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来突出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工具作用,从而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一、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主要强调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环节中,我以电子作业为任务驱动,让学生逐渐形成了以下预习课文的步骤与方法。

1.熟读课文。

多读几遍课文,读通,读准,初步了解课文大意。这是进行以下学习步骤的前提条件。

2.提出问题。

在读课文的基础上,自行提出问题,并记录下来。

3.协作学习。

就提出的问题与学习伙伴进行广泛讨论,开展协作学习。如果学生各自在家里可在网上通过BBS、网上家园、OICQ、发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同学、老师、陌生学习伙伴甚至专家实现对话、交流。

4.上网查询。

对不能解答的问题进行网上学习。不同的问题确定不同的关键词进行搜索。搜索过程中不能一步到位的可允许对关键词调整、增补,直至查到所需资料为止。

5.资料加工。

对所搜索的资料进行筛选、分类、加工,形成自己的内容。

6.做成作品。

将学习成果做成带目录的电子幻灯片或其他形式的电子作品,在幻灯片中最好能将不同问题罗列在目录中,以交互的方式链接对应答案或内容。注意从网上下载或引用的资料一定要在下面或页末注明出处,即资料来源的网址。

7.发送作品。

将预习成果——电子作品以电子邮件或拷盘的方式发送到学校终端机。一方面训练了学生运用技术的熟练程度,另一方面使学生有机会在全班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资源共享,使学生从某种程度上获得成就感,从而调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8.记录遗留问题。

将遗留问题,也就是通过协作学习和网上仍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留待课堂上和大家一起解决。

以上步骤的重点是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先自行提出问题,再通过不同关键词查询在网上找到所需资料,并做成一个最好带目录的电子幻灯片或其他富有表现力的电子作品。为什么要让学生做成带目录的幻灯片呢?一是因为学生可能会从不同角度对课文提出问题,二是学生对搜索到的资料进行筛选、分类的需要。如预习完《火烧云》一课后,学生可能会对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发生兴趣:火烧云是一种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火烧云的出现,火烧云的作者萧红的有关资料,火烧云的图片等。他们通过不同关键词查询,可以得到不同的资料,如果把这些资料按线形排列的话,看的时候很不方便,也不利于在课堂上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演示,所以在前面做一个目录,使浏览者对演示文稿的内容一目了然,通过交互就能实现各页之间的自由跳转,操作起来也十分方便。当然,让学生做带目录的幻灯片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将资料或知识进行筛选分类的习惯,从中进行形象——逻辑思维的训练。

有时,学生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又会产生新的问题,例如在预习《蛇与庄稼》一课时,学生想了解海啸是怎样形成的,可是在上网查资料的过程中,学生发现海啸是由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所激起的巨浪。其形成原因与书中所提到的台风并无关联,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学生心底产生了疑惑,通过进一步搜索查找和对资料的仔细分析,学生终于弄明白了书中所说的海啸其实是指气象海啸或热带暴潮,属于海洋灾害之一的风暴潮,在中国东南沿海一带主要是由热带风暴(台风)引起的。疑团终于解开了,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又获得了许多气象学方面的知识。当然,学生在预习时也会碰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或疑问,如预习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时学生提出:春天有许多代表性的事物,为什么作者偏偏要选择蝴蝶和黄莺鸟来写呢?预习《冀中的地道战》时学生提出:为什么在任丘村里的地道要挖在街道下面,跟别村相通的地道要挖在庄稼地下面呢?在预习《蛇与庄稼》时,学生提出:本课名为《蛇与庄稼》,但为什么写蛇与庄稼的内容只有一个自然段呢?……对于这些疑问,学生可以记录下来,留待第二天课堂上与大家共同解决。

由此看来,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前准备不仅突破了传统的读通课文,扫除生字障碍的预习方法,还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它并不是盲目地从网上下载资料的过程,而是让学生通过预习课文提出问题、通过大脑主动思考分析问题、通过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它不仅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还让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筛选的过程中,实现对事物的多层面了解。通过这个环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及运用知识的能力水平都有较大提高,效果远远超过传统方法。

二、课堂运用

课堂教学之所以能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我想这与它资源集中的优势是分不开的。这里的资源除了网络资源之外,还包括老师、学生,他们也是可利用的学习资源。而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发挥整合效应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更好地达到课程学习的目标呢?我认为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上的作用决不能仅仅成为教师的演示工具,也不能成为学生漫无目的查资料,制作电子作品的单纯技术工具,而应成为一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和创新的认知工具,探究工具。而在使用这一工具的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利用课堂上的资源优势,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探究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来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知识的重构与创造。

于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更多地是提供机会,创造条件,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给孩子一个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个

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给孩子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给孩子一个冲突,让他自己去讨论;给孩子一个对手,让他自己去竞争;给孩子一个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个题目,让他自己去创造。放手让学生自己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孩子主动参与了整个教学过程,而老师则扮演的是合作者、促进者和辅导者的角色,真正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主模式。

具体说来,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呈现什么教学内容,怎样发布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并利用信息技术发布学习结果。为提高学生课堂利用网络资源的效率,教师可以在课前将所需的资源整理好,保存在某一特定文件夹下或做成内部网站,让学生访问该文件夹来选择有用信息;也可以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参考信息,如网址、搜索引擎、相关人物等,由学生自己去Internet或资源库中去搜集素材。相比较来说,后者比前者更能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例如我在上《鲸》这一课的时候,并没有自己做课件,也没有利用现成的课件进行教学,因为我想:老师做不如学生做,老师用不如学生用。于是我在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分类之后,让学生根据兴趣取向自由组合成六个科学考察小组,分别从鲸的大小体重、进化过程、吃食、呼吸、睡觉、生长六个方面对鲸进行考察。并将最终考察结果以不同汇报形式呈现出来。课堂上,老师提供几个网址给学生参考,学生也可以通过不同关键词在网上查找更多内容。六个考察组根据要求,围绕各自的考察主题展开了积极热烈的学习讨论,大家出谋划策,分工合作,初步制定了考察计划以及实施方案。学生在准备过程中都充分运用了信息技术,有的组通过电子幻灯片来演示本组考察结果,有的组将本组要表现的内容通过FLASH动画演示出来,并链接在电子幻灯片里,还有小组在形式编排上下了一定功夫,通过小品、情境表演等形式来呈现考察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而老师只是参与到各组中对学生进行引导、辅导、提出建议。有些小组将讨论结果及人员分工情况以计划、方案等形式制订成文字请老师提出修改意见,这一过程又提高了他们有条理地制订计划、活动方案的能力。最后,各组成员分工合作,群策群力,成功地完成了各自考察任务。他们做的电子作品构思巧妙,生动形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大大出乎了老师的想象。

当然,学生并不是每节课都有上机操作的机会,也不是每节语文课都必须用到信息技术,可信息技术的优势却在语文课堂上随时体现,学生运用网上获取的信息资料解答老师的提问,同学的疑问已成为经常性的现象,这些信息可能又会引发学生激烈讨论,成为创新思维的源头。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严谨有序,动手实践过程,这种“任务驱动式”的反复训练,可以使他们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技能逐渐迁移到其他领域。

三、课后拓展

课后拓展是课堂知识学习的延续,是学生扩大学习效果,拓展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这里,信息技术主要扮演着“研发工具”的角色。它对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每一篇课文,每一个知识点不是在课堂上学过以后就结束了,学生可能会就其中的内容提出许多疑问。如上《鲸》这一课时,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了许多问题,例如

1.为什么鲸的祖先形体不大,后来生活到海洋里形体变得那么大呢?

2.为什么鲸的祖先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后生活地点由陆地转向了海洋,而猿进化成人后仍然生活在陆地上呢?

3.鲸由陆地转向海洋的进化过程大约花了多少时间呢?

4.书上说鲸睡觉时听到什么声响就会立刻游开,那如果是海浪声它也会游开吗?如果这样那鲸怎么睡觉呢?(也就是鲸如何在睡觉时辨别声音的问题)

5.为什么鲸睡觉时围成一圈,头朝里,尾朝外呢?

6.须鲸每顿吃2000公斤的食物,它又没有牙齿,那怎么消化呢?等等。

这些疑问有些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师生共同分析、讨论解决,有些疑问因受知识范畴所限,无法在课堂上得到解答,在这种情况下,我并不会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因为教师的作用在于指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研究,而学生的作用在于积极思考,积极研究,于是,在课后我把他们引导到神奇的互联网世界,和他们一起共同解决这些疑问。我还向学生推荐了一个专门介绍鲸的网站,里面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有关链接也有很多,学生可以进入参考网站浏览,找寻问题答案,也可以通过不同关键词查询搜索信息,解答疑问。学生利用关键词搜索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很多情况下不能一次就可以找到所需答案,例如学生为了弄懂鲸的祖先和人的祖先在进化过程中的差异等有关情况时,先用关键词“鲸祖先”可能很难有效搜索到所需答案,我进一步引导他们再增加几个关键词,将关键词扩大为“鲸 祖先 人 进化”这样就马上能检索到所需资料了。通过这些指导和训练,学生检索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进一步提高了。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应该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遇事有主见,敢拿主意,能够对语文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设计、自我控制,积极地带着各自的兴趣、需要和观点,直接与书本、与客观世界对话,探求语文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规律。在上《火烧云》一课时,同学们对课文中一句话“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人说紫檀色就是当时火烧云的颜色,有人说紫檀色不能代表当时火烧云的颜色,并提出了许多证据,这当中牵涉到深奥的光学原理,作为语文老师我也无法用科学的道理正确解释,于是我积极参与了学生的讨论,和他们共同提出了几个疑点,并建议通过三种方法解决问题:一请教专家(因为我班其中一位学生家长是专门研究光学的博士生导师),二上网查资料,三做实验。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大家基本弄懂了其中奥秘,并制作了幻灯片《奇妙的光》。由此可见,互联网时代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再是单一的靠教师传授了,在Internet环境下,师生关系发生了改变,师生已成为共同的学习伙伴。所以教师必须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降低身份与学生共同学习。

当然,课后拓展的内容和形式还有很多,可以是与语文课文有关的,也可以联系身边的实际问题,还可以是大家关注的社会性问题,这都需要老师适当地引导,久而久之,学生形成习惯,就会自发自愿地借助信息技术工具解决自己感兴趣的一切问题了。有些学生在学完课文后,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利用工具软件自我设计了相关的电子作品,如学生自制了《鸬鹚》《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田忌赛马》《赤壁之战》《游金华的双龙洞》等动画;有的学生在学完《鲸》一课后将所有成果制作成一个网页,还展开想象创作了《鲸的故事》系列FLASH动画等;还有些同学对环保非常感兴趣,他们通过社会调查、网上查资料制作了《环保在你身边》、《保护水资源》、《回收废报纸,保护森林》《环保月报》等电子作品,有的甚至做了环保专题网页。

通过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三段式”运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我感觉不仅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大大提高了,更重要的是通过信息能力又带动了他们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选择决策能力、交流协作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活跃,他们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看待事物,评价事物,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思考问题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记得在学习一首基础训练里出现的拼音短诗《困难像弹簧》时,同学们积极讨论,各抒己见,发表了二三十多种对困难与弹簧之间关系的理解与看法,非常精彩。在学过《田忌赛马》后,许多同学都写下了从课文中受到的启发,其中有一位同学列举了五大条启发,有一条是这样写的:“大家可能不知道帮助田忌的孙膑是一个残疾人,可是他并没有因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自己的行动没有别人方便而放弃人生所有的快乐与开心。他还可以热心帮助自己的朋友,因此,有时候残疾人并不比身体健全的人差,甚至比我们更聪明、冷静……”很明显,这个启发并不是直接来源于课文的,学生通过网上查资料不但拓展了课文知识,还拓宽了思维空间。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更强烈了,表达能力也提高了,这不仅表现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许多同学对有限的课堂学习仍意犹未尽,他们经常一下课就围到我身边讨论课文问题,表达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见解。有的同学还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纸条上交给我,这种学习积极性是他们前所未有的。另外,学生在利用信息技术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了合作意识,学会了怎样与人协作学习。总之,通过学生能力的提高,我们看到了整合对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巨大力量。


第二篇: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已经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许多教师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取得了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效果。

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与“计算机辅助教学”很不一样。不是谁辅助谁了,而是二者要逐渐融为一体。一方面,信息技术要广泛进入语文学科,另一方面,语文教学要广泛采用信息技术。这种信息技术不是强加的、附带的、可有可无的,它是与语文教学紧密融会在一起的,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有机要素。也就是说,“整合”是二者双向互动的过程。如果语文学科原来的一套东西纹丝不动,肯定只能和信息技术简单“拼合” ,或勉强“掺合” ;如果信息技术不屑于观照语文教学的特点,就会成为累赘,成为勉强“贴”上去的负担。所谓“整合”,就是必须有所“整” ,而后才有二者的紧密融合。我在教学中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效果显著。

一、巧用CAI课件,激发学生兴趣

从心理学角度看,引起人们无意注意的条件有以下几个:刺激物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等。在这方面,利用电脑多媒体技术制作的CAI课件就有粉笔加黑板这种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它能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有机统一起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现象或过程生动地再现于课堂。因此,选题得当,制作精美的CAI课件,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当然,语文课运用CAI课件辅助教学 ,一定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不能一味追求感官的刺激,而应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课件制作和运用要注意灵活性,要以是否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是否有利于丰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出发点,否则就会画蛇添足、弄巧成拙。

二、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扩大获取信息量,改善语文学习环境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的心理实验表明:人类获取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

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教师讲课强得多,且网上信息繁多,可以有效扩大学生知识面。只要教师引导得法,是有利于学生阅读面的拓宽,作文素材的积累的,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同时,这也能有效改善语文学习环境。传统的语文学习环境,往往局限于课堂内,这对培养学生运用课堂以外的语言表达技巧很不理想,因为学生缺少适当的示范和练习机会,而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弥补这一缺陷,它可以创设情境,从而扩大了学生语文学习环境,提高了教学效果。

可以说,信息技术在当今语文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辅助作用,但它不是万能的,它的运用注意适度,切不可为多媒体而多媒体,否则,那又是语文教学的悲哀。

红寺堡区20xx年中小学教师培训总结

根据《红寺堡区20xx年教师培训规划》精神和《红寺堡区20xx年中小学教师培训方案》安排,红寺堡区于6月12日—6月19日组织实施了第一阶段百名中小学骨干教师跟班研修培训,于6月23日—26日组织完成了第二阶段中小学近800名教师的集中培训,现将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一、 培训的基本情况

20xx年红寺堡区教师培训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百名骨干教师跟班研修,6月13日开始,6月20日结束。共参训小学教师67名,初高中教师33名,分赴5所银川市名校,对接导师100名,累计听评课1200多节,参与研讨交流2000多人次,参与集体性的教研活动11次,参训教师每天参与备课不少于1小时,参与批改作业试卷每天不少于1小时,在全程参与学习中,研修学校为参训教师搭建了良好的研修平台。

第二阶段集中培训,6月23日开始,6月26日结束,参训教师为小学所有教师,初三、高三毕业班教师,红寺堡区级第三批骨干教师近千名,培训课程内容丰富,专家团队强大,会场纪律良好,教师收获很大。

二、 领导重视,组织有力,对接协调到位。

(一)领导重视是本次活动取得成功的保障。

1.教育厅相关处室支持力度大。本次培训得到了教育厅师资处、教科所的大力支持,师资处吴红军处长亲自批示,师资处工作人员全力配合,为本次培训修订方案,协调研修学校做了大量工作,吴处长还在百忙中参加培训开班仪式,并从建设师资队伍的政策高度做了重要讲话;教科所田继忠所长全程参与了本次培训的方案制定与课程设置。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保证了本次培训站位高、科学合理,实效性强。

2.红寺堡区委高度重视。在6月19日跟班研修总结会上,徐军区长带领区委班子成员专程赴北方民族大学慰问了参训学员,高度评价了研修活动,并提出了今后培训的指导意见;在6月23日集中培训的开班仪式上,徐区长又亲临会场,提出了教师培训的总体要求。区委常委韩叶盛、副区长贾永玲全程参与了本次培训的指导。区领导的重视是本次培训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3.教育局领导统筹策划,对接协调到位。从开学就筹划培训事宜,先后与教育厅师资处、教科所协调,确定了培训的形式与内容,与北方民族大学协调,确定了百名骨干教师的住宿问题,与银川唐徕回中、唐徕回小、银川十八中、西夏区七小、十小协调,确定了跟班研修的学校。局领导的决策是本次培训有序有效开展的前提条件。

(二)周密安排,组织有序是本次培训成功的前提。

1、本次培训,安排周密。教育局发文安排部署,先后召开局委会2次,各校校长及相关管理人员会议2次,对培训的目的、内容、形式及管理人员的职责要求、学员的学习任务和要求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和部署;组成了统一领导小组组织培训,责任明确。

2、分层管理,有序推进。本次培训分三个管理层面。一是教育局局长、主管局长全程参与培训领导。二是教研室、人事股、财务室、办公室、信息资源办形成的管理层面,从培训的前期调研、方案的形成、课程的确定、管理评价、组

织协调、后勤保障等方面各司其职,通力合作,保证了本次培训的顺利实施;三是各研修组和中心学校(直属学校)层面的管理。各跟班研修组选派了领队与组长,负责本研修组的考核、指导、协调工作,在集中培训中,以校为单位设立培训局域,组织学员考核与管理,抽查收交学习笔记,及时掌握培训动态,有效解决培训中的问题。各级管理层的有效管理,确保了本次培训的稳步实施。

(三)科学安排课程,多元选择培训专家团队,合理选择培训方式是本次培训获得成功的关键。

1、课程安排科学合理。准确把握培训需求是培训有效地前提。以往培训,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缺乏针对性,基于此,教研室在方案形成前期,在一线教师中广泛调研,根据教师需求确定了培训的内容:教师素养、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与设计、校本教研、教师专业成长、同课接力课堂教学评价五个模块的内容。教育厅师资处、教科所根据5个模块进行了细化,分九个专题设置了培训内容,这些模块课程的设计,既体现了全员培训的要求,又充分关注了学科教学发展的特殊性要求。从培训后调研情况看,培训内容设置科学,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符合教师需求。

2、专家团队强大。培训团队是培训实施的关键。本次培训,我们充分考虑到教师的学科特点,以银川市名校为依托,聘请了一线导师100名,实施一对一的导师与学员指导研修;积极组建大学教授、学科教学专家、一线名师进行集中培训。优化的导师团队,保证了培训的高效实施。

3、创新培训模式,实现培训方式的多样化。本次培训,地方与高校、上级培训机构、教研机构以及名校多家联合,探索出了利用高校、名校资源,依托师资培训机构和教研机构,精心设计方案,科学选择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组建专家团队的新途径。本次培训打破以往单一的讲座式的培训模式,采用了跟班研修式的“影子”培训,这是对培训模式的创新。本次培训我们与银川市名校对接,在唐徕回小、西夏区七小、十小共影子培训小学骨干教师67名,在银川十八中研修初中骨干教师25名,唐徕回中研修高中骨干教师8名。研修学校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精心挑选了导师,设计了研修内容,组织了优质课、特色教研活动,为我区教师培训探索了新的模式。在培训方式上,我们采用多元培训方式,跟班研修个体交流、小组讨论、专家讲座、现场互动答疑、同课接力课堂教学、专家点评等多种培训方式进行,促进了教师个体研修所得与集中培训所获的有机结合,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由优质课、讲座等集中培训向常态化课堂研修学习的转变。

三、培训过程扎实,凸显了培训的实效。

根据我区教师的实际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和预定的培训目标,本次培训注重过程管理,参训学员积极参与互动,导师团队认真指导,问题及时反馈,有效调控,不断改进,使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培训分层次,注重实践,促进了参训学员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本次培训的两个阶段,其实质是有针对性的两个层次的培训。第一阶段跟岗研修,参训学员是从各校各学科的骨干教师中遴选的,采用的是到名校“影子式”的跟岗研修的方式,其目的是通过全程参与名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实践为主,全面提高他们的学识修养、教育教学、教研能力,使其成为我区教师的引领者、示范者。从培训实效看,跟岗研修的教师在总结会上认真总结,感受深刻,在后期的集中培训中,积极与专家交流互动,收获很大。第二阶段的集中培训,着眼于培训的普惠性,侧重于教师理念认识的提高,与第一阶段培训相辅相成,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一位50多岁的老教师在自己的培训总结中写到:“从教30年,从没有听过这么多的知名教授专家讲课,也没有连续4天集中培训,接受如此多的信息。我再有几年就退休了,这次培训弥补了我的一个遗憾。”,其实这也代表了相当一部分教师的心声。

2、培训更新了学员的教育观念,开阔了视野。

在跟岗研修中,学员普遍认为所研修学校的管理严格而科学,教师敬业,师生平等,课堂教学务实,评价手段多样。如唐徕回小的“以学定教” “学法式作业交流评比”,银川十八中的“先进理念,平实课堂”,西夏七小的“先学后教”等有特色的理念,对我们的研修教师触动很大。同时,定点研修学校在教学特色之外,还体现了一个共同特点:常态课务实,示范课精彩。研修期间,大多数导师都上的是常态课,但备课很扎实,课堂教学有密度,作业有梯度,在实中求特色;银川十八中、唐徕回小分别组织了优质课和示范课,让学员领略了这些课堂的另类风采;特别是西夏区七小、十小、唐徕回中开展的综合实践课、班会课,给我们的学员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开阔了学员的视野。

1.培训提高了教师的教研能力。

本次培训跟岗研修阶段,许多学校新课已经结束,主要呈现的是复习课,复习课的研讨价值更大。学员们在导师指引下,备课、听评课、交流研讨;同时,定点研修学校还专门安排了教研活动,组织导师与学员共同交流研讨。如银川十八中,西夏区教研室组织优质课竞赛,赛后分学科进行了研讨,并且我区也选派部分学科教师上了交流课;唐徕回中就高考备考与学员组织了专题交流;唐徕回小“教师成长课堂观摩交流”专题研讨。在集中培训中,除安排了两场专门的教

研讲座外,还组织了同课接力课堂教学及点评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学员学到了教研的方法和技巧,提升了实践智慧,有助于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探索教学规律,提高了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推进校本教研的水平。

四、存在问题

1、组织难度大。一次性组织上百人的跟岗研修,又涉及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学科,给组织活动带来了困难。如所定点的研修学校一次性很难接受20多名人员研修,给学校配备导师带来了困难。我们认为一校研修队伍15人以下比较合理。

2、研修时机要恰当。从本次研修中可以看出,6月中旬后,各校基本进入到复习阶段,复习课和测验课居多,缺少新授课,研修内容比较单一,不利于教师更好的研修。

3、与研修学校的对接工作更重要。本次研修中,尽管前期进行了大量的对接工作,但只在高层与导师阶层的对接活动有所滞后,致使周一到校后,导师不

清楚自己的具体任务;个别导师自身工作忙,有抵触情绪,不配合研修。这也为今后研修提供了借鉴。

4、培训专家要实现多梯度的结合。本次集中培训,专家团队中缺少一线教师,致使理论定位过高,缺乏层次,致使个别学员难以接受消化,影响了培训实效。

总之,本次培训,我们开展的是一项全新的教师“影子式”的跟岗研修培训,培训的收获很大,获得的有价值的培训经验也很多,为我们今后的师训工作积累了鲜活的经验资源。相信我们今后会做的更好。

更多相关推荐:
高考备考写作专题1 三段式作文法

写作专题1三段式作文法重点诠释所谓三段式就是将一篇书面表达按三段的写作模式谋篇布局就整体篇章结构而言如何把握较大的写作空间三段式的写作模式为最佳选择三段式的模式写法通常为1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或观点或...

语文教学中的三段式运用

语文教学中三段式运用杨金菊从新课改开始就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但是一直以来这似乎只是一个喊得响亮的口号许多老师的课堂仍旧沿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形式这主要是因为没有一个...

“整体性三段式”语文复习指导法

整体性三段式语文复习指导法整体三段式的复习方法是根据学生感知知识的具体过程形成定向自读研讨归纳应用反馈这样一个线性系统定向即揭示复习目标或重点自读即学生按照提示的目标或重点独立阅读这是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关键...

小学语文三段式预习教学初探

小学语文三段式预习教学初探张淑爱随着我校三段式预习环节教学法这一课题的深入我进一步认识到让学生会学比只要学生学会重要得多因为知识如汪洋大海一个人在校学习的时间有限所以应重视培养学生学海泛舟的能力使他们能驾驭知识...

高考备考写作专题之三段式作文法

备考09写作专题1三段式作文法重点诠释所谓三段式就是将一篇书面表达按三段的写作模式谋篇布局就整体篇章结构而言如何把握较大的写作空间三段式的写作模式为最佳选择三段式的模式写法通常为1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正文的写作一律采用三段式

正文的写作一律采用三段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要简明扼要开门见山一般都选用资料中提供的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要紧密结合材料不能东拉西扯海阔天空地乱谈要集中力量论述主要问题论述时有详有略重...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教学三段式课堂模式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教学三段式课堂模式道朗镇教育工作指导中心一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将文章读通顺初步理解课文内容1创设情境激趣诱导进入语言学习境地读准字音把文章读通顺23引导学生谈对文章内容的初步了解质疑问难合作学习...

三段式作文句式

三段式作文开头部分引出话题1whenaskedaboutquiteafewpeoplebelievewhileotherpeopleregardasiview2Nowitiswidelyacceptedthat...

三段式作文经典表达句型

三段式作文经典表达句型1开头部分引出话题WhenitcomestoTOPICsomethinkholdbelieveThereisapublicdebatetodaythatTOPICRecentlyTOPIC...

高考英语作文满分技巧-三段式作文

写作指导1三段式作文所谓三段式就是将一篇书面表达按三段的写作模式谋篇布局三段式的模式写法通常为1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或观点或者把时间地点人物和主要事情及时点出2第二段要摆出事实或提出论据或者把事情发展...

三段式作文法

16备考20xx写作专题1三段式作文法重点诠释所谓三段式就是将一篇书面表达按三段的写作模式谋篇布局就整体篇章结构而言如何把握较大的写作空间三段式的写作模式为最佳选择三段式的模式写法通常为1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要解...

备考09写作专题1+三段式作文法

备考09写作专题1三段式作文法重点诠释所谓三段式就是将一篇书面表达按三段的写作模式谋篇布局就整体篇章结构而言如何把握较大的写作空间三段式的写作模式为最佳选择三段式的模式写法通常为1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语文三段式(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