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三段式运用

时间:2024.4.21

语文教学中三段式运用

杨金菊

从新课改开始就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但是一直以来,这似乎只是一个喊得响亮的口号,许多老师的课堂仍旧沿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形式。这主要是因为没有一个较好的模式来适合这种新课堂改革的需要。幸而,三段式教学模式的出现解决了这个燃眉之急。这种教学模式十分适合课改要求,课堂上学生能合作学习,讨论探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模式下,我们还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语文课堂丰富多彩,这样的课堂不仅能够轻松的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也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并让学生在充满笑声、掌声、欢呼声的课堂愉快的获取知识,其乐融融。那么三段式教学方法怎样在语文课堂上运用呢?

一、预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基础。

每篇课文或者每堂课课前学生必须保证充分的预习,那么预习什么呢?

总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字词的注音和意思,二是了解作家作品和写作背景,三是读懂文章内容和要表现的主题。当然根据不同的课堂教学内容,预习会有一定区别,并且可以有一定增删。比如在学习第一篇说明文时,可以要求学生回家找一篇家用电器或是药品的说明书;在学习《狼》专题时,可以要求学生下来搜集有关狼的故事、成语、俗语等;在学习诗歌前可以让学生先背诵等等。

预习了,又怎样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呢?

根据不同的预习内容,检查方式可不同。比如,有些生字词可以叫学生在黑板上注音;重点词语还可以听写;有的小说或童话,可以叫学生复述。这样就可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

二、有价值的问题是解决学习目标的关键。

三段式教学中的一个主要内容是学生参与完成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而完成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对问题的解决来完成的。那么,对一堂课程来说要提出些什么问题呢?问题有什么要求呢?提怎样的问题才更为恰当,更有价值呢?

第一,问题的数量。一般3-6个比较适中,由于学生每组为4-6人,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同学思考一个问题,也可以让每个同学都有能独立思考问题的空间。如果问题过多,太琐碎,一是课堂时间不允许,二是问题不一定有价值。

第二,问题的难易程度。难易兼备,由易到难。因为每组的成员一般由各个层次的学生组成。那么让小组长负责,将问题恰当的分配给各个组员,先让其独立思考,之后各自阐述对本题的思考结果,其他组员可以对问题答案提出质疑或进行补充,从而将问题各个击破。比如在学习郭沫若的诗歌《天上的街市》时,我列出的问题是:①诗人在第一节运用修辞手法?②天上的街市有哪些事物,各有什么特点?③传说中和诗歌中牛郎织女分别过着怎样的生活?④结合写作背景,谈谈这首诗寄予诗人了怎样的思想感情?⑤诗中第一节和第二

节分别运用了那种写作手法?说一说你的理解。这几个问题是由浅入深,小组长可以根据学生的层次分配问题,从而让每个同学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子,尝到正确回答问题的甜头,进而增强自信,增进学习兴趣。而在传统教学中,老师对以上问题是让全班同学都进行思考,那么,优秀的同学,可能认为简单的问题缺乏挑战性而不屑一顾;学习不够好的同学,可能因为思考不出较难的问题而失去信心,以后一遇到难题便望而生畏。

第三,问题要解决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习重难点。对于语文课来说,每篇文章都必须以内容为基础,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再谈写作特点、人物形象、中心思想等。比如在学习《宇宙里有些什么》时,由于这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的第一篇说明文,要求学生掌握说明文的知识比较多,一般要用两堂课来完成。若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分析文章内容后,老师便开始传授说明文的有关知识。而这些知识全部讲解下来,至少也要半小时时间,学生听起来恐怕会因为枯燥乏味而昏昏欲睡,掌握内容和知识的学生恐怕也是寥寥无几。如果采用三段式教学,那么说明文的有关知识就可以通过学生对问题讨论进行解决。课前要求同学们在家找一份药物说明书备用。针对本课学习重点设计以下问题:1、说明书篇幅和语言有什么特点? 2、小组将各自的说明书进行对比观测,看看说明书有什么共同之处。3、说明书中主要通过哪些方法来说明药物的,这样进行说明有什么好处?4、在课文中找出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能很准确的归纳总结并掌握说明文的有关知识,从而解决了本文的重点

和难点。特别是归纳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时,有同学的回答是:“语言不准确,药物进口吃死小命;语言不简洁,说明书没读完,就咽了最后一口气!”这样学生就在笑声中记住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简洁这两大特点。我相信以后当他们拿到一张药物说明书时,会很容易想到学习过的内容,在无意间巩固了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三、展示是检测学习效果的途径。

学生将问题讨论完之后,他们合作学习的成果怎样展示呢?当然方法很多,比如书写在黑板上展示,在草稿纸上画图、画表格等进行展示,而大多数问题则是要靠同学们口头表述来展示。由于大部分问题都是学生经过成熟的思考和小组较全面的讨论完成的,它包含着学生的心血,老师应尽量让更多的小组得到展示。特别是做得好的同学和小组,一定要将他们的成果在全班做模范展示,把他们的答案作为全班的笔记,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四、拓展延伸是课堂教学的升华。

三段式语文教学中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拓展和延伸。拓展和延伸不是一种形式和流程,它一定要以本科的新知识或重点难点为基础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能力训练和能力提升。比如在学习郭沫若的诗歌《天上的街市》一文,本课有一个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我设计的一个拓展题目是:在黑板上画一个○和一个△,让同学们利用“看到了圆和我想到了??,我看到三角形想到了??,看到圆和三角形的组合我又想到了??”的句式进行想象和联想的训练。同学们的思维非常活跃,两三分钟之内就有了非常好甚

至经典的答案。有位同学说:“看到了圆我想到了时光隧道的入口,看到了三角形我想到了埃及的金字塔,看到圆和三角形我想到了通过时空隧道观看古埃及人怎样修建金字塔。”课堂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们往往是将诗歌讲解完毕就结束课程,而忽视了拓展延伸可以将课堂推向高潮,学生还可以在这个环节中尽显自己的风采。

总之,在三段式教学模式下,作为一个引导者的老师一定不能越俎代庖。其实,老师可以把课堂当做一个大舞台,把自己当做一位节目主持人,把学生当做表演者,先对整个节目内容和程序进行精心的设计和规划,再让表演者在这个舞台上尽情的展示他们的才华,并适时的对他们的表演加以赞许,给予掌声,那么这样的节目肯定会精彩备出。只要老师认准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我相信,在三段式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表现就会不会令老师失望!


第二篇:语文教学中导学式教学的运用


论语文教学中”导学”模式的运用

田云锐

导学式教学,在我国教育中有久远的渊源。孔子有一句话?不愤不启,不悱? ①,这句话的含义是,在教师的启发下,能举一反三,具有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这句话可以看作导学式教育思想的发端。孟子,在孔子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又进了一步,他主张?君子引而不发,正如引弓不发,跃如也? ②。其意思是说,教师要教育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就象教射箭,拉满了弓,但不发射,只是教其方法,让学生兴奋不已,自己去体验,从而有所得。孟子的教学思想可看作是一种?诱导式?教育思想。孟子的这种教育思想,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产生兴趣和得到心得。到了宋代,大教育家朱熹大胆主张:?书用你自己去读,道理用你自己去究索,某只是做得个引路底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 ③。他的话,更是直接,科学地揭示了教师的?引路?与学生自读自学之间的关系即?导学?的关系。

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导学?模式进行教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乘着改革之风,语文教育界的对语文教学的改革也广泛开展起来。一时间,流派纷呈,群星璀璨,?导学?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其中的代表是上海市特级教师钱梦龙和重庆市著名教师黎见明。他们是当今导学式教学的倡导者,探索者和实践者。经过他们的努力,基本创立了导学教学 法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

知识和学问是无止境的,现在,全国有无数的语文教师与日俱增在对

语文?导学?式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探索,不断补充、丰富、扩展着这片领域。

笔者认为,?导学式教学?简单地讲,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指导、辅导、督导下,积极主动参与并运用心智,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一个教学过程。它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导学式教学?重视学生自己对语言、对生活的感受,认为语文学科面广,头绪多,特别需要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随时分析、综合、整理、融汇,特别需要独立思考、心领神会。另一方面也给学生提供时间、空间去探索、探究、探讨,让学生通过自主发现去获得知识和掌握技能,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与热爱,让学生把学习活动看作自己的需要,使学生的角色从接受者转变为分析者、探究者。

另一方面,?导学式教学?认为学生毕竟不成熟,他们虽然好奇心强,喜欢探究探索,但他们的奇思妙想有很多不成熟,他们经常会语文知识和技能的障碍,这时候教师就应该站出来,给学生合理的引导,使他们提高认识,获得技能。

二、重视课内课外导学相结合。

?导学式教学?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认为中学生学习语文除了从课本、课堂学以外,各种书籍、报刊、影视、戏剧、广告、招牌乃至整个社会和人生都是他们涉猎和探求的对象,都是值得他们广泛深入学习的生动教材。一句话,?导学式教学?认为中学生学习语文应课内课外想结合,老师的?导学?也应课内相结合。

三、重视引导、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细致的作风。

全国著名语文教师于漪说过,语文教学应当要求学生做到?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字要规规矩矩地写,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另外,由于家庭教育的不足和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影响,中学生在学习,在语文学习上粗心大意、浅尝辄止的现象屡见不鲜。?导学式教学?认为这些决定了教师必须重视引导、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

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导学”式教学?

?导学?模式包括的语文教学内容,听说读写兼顾,读写这主。 对阅读教学而言,?导学?就是?导读?,那么,怎样进行?导读?呢?

一、 对教学中需要精读的名篇佳作,我在教学上?导读?的作法是这样的:

?阅读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心智活动,这种心智活动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活跃的、充满创造的。因为同样的文字符号对不同的人所代表的心理意义是不完全相同的,这是由文字阅读主体的知识、经验不完全相同所致。任何阅读,阅读主体都要在自己头脑中所储存的思想材料与读物内容二者之间建立起联系,通过自己创造性的思考获得意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是这个道理? ④。这段话科学地概括了阅读活动的本质,也深刻地告诉我们,阅读教学一定要?充分地让学生读?。而阅读教学呢??阅读教学过程是在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以学生为主

体的对于教材(课文)?的认读、理解的过程?⑤。这句话又清楚地告诉我们,阅读教学离不开教师的?导?。另外,?一篇课文的教学必须符合两个规律,一是‘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的阅读规律,一是‘预习-听课-巩固、运用’的教学规律?⑥。我在基本遵循以上原则、规律的基础上将阅读教学?导读?的过程分为了四步,即:初读感知→细读理解→点拔感悟→评价迁移。下面以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为例,谈谈这四步教学的具体过程:

第一步:初读感知

这一步?导读?的具体作法是教师先创设文章内容、结构、主题、写法、语言等方面的一些问题,然后要求学生读文章,读完后思考并回答教师创设的问题,以此方式达到初步感知全文。

《最后一课》的教学,我首先创设了以下问题:

(一)、作品主要写了什么?

(二)、作品的结构怎样划分?

(三)、韩麦尔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四)、你认为作品的主题是什么?

(五)、?我?( 即小弗郎士)在作品中起什么作用?

我然后要求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文章,读完之后凭自己的直觉和思考回答这些问题,要把以上问题和问题的答案写在笔记本上,之后老师抽答。

包括本文和其它精读的文章,在初读之后对教师创设的问题,大多数学生能够作出五六成准确的回答,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回答不完整,片面化,太简单。如对?韩麦尔先生是个怎样的人??学生回答为?是个严格的老

师?,或?是个平易近人的人?,或?对工作有满腔热情的人?等。

通过以上第一步,学生对我创设的这些问题有初步的,比较准确的认识,很显然对文章也就有了比较准确的整体感知。

第二步:细读理解

这一步,教师的?导?是告诉学生,经过第一步,大家已经对文章有了比较准确的整体感知,但是还不够,还需再读、细读,以进一步加深对以上问题的理解,读的时候要反复揣摩语句,反复思考问题,并将思考所得补充到第一步做的答案上去。教师还告诉学生,再读、细读完成后, 先?小组合作讨论?,再? 老师抽答、争论?,以不断补充、完善问题的答案,使之更全面、更准确。这一步,学生的?读?是在遵循教师要求下的读,学生是主体,有充分的时间的读、思考、讨论。

在学生的读、思考、讨论完成后,教师即对第一步回答得不够好的问题进行抽答并要求学生争论、论战,当学生回答臻于完善、完美时,教师适时给予表扬,肯定,之后导引到下一个问题上。

通过以上导读、导议,学生能对文章的理解更准确,更深入,同样以?韩麦尔先生是个怎样的人??为例,学生进一步认识到韩麦尔先生是个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开诚布公,襟怀坦白,无限依恋学校和自己的学生,有深切国土沦丧之痛的教师。这样,很显然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比初读感知时大大进了一步。

第三步:点拔感悟

这一步的?导读?,一是教师指点、点拨前面学生回答得还稍有不足的问题,二是教师按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和?体现教学目标?这一

标准,提出一些前面没提的文章内容、结构、主题、写法、语言等方面的问题,同样先学生思考作答,后教师指点、点拨。三是一、二完成之后,要求学生向老师提出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老师通过点拨达到感悟。

同样以《最后一课》为例,首先,对?韩麦尔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这样的问题, 我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有关语句、段落,更进一步指点、点拨学生,除了你们说的以外,他还是个?响当当的,顶天立地的爱国者?,?他有最后必胜的坚定信念?,以此让学生充分深入地领会、感悟这个问题。其次,我再创设了?作品描写小弗郎士进教室后发现了一些异常情况,是哪些异常情况?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小弗郎士上课前后心情、态度有什么变化?什么原因使他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就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应怎样理解??等问题,和前面一样,这些问题先学生思考回答,后我根据文章和相关语文知识指点、点拨学生正确领会感悟,并作好笔记。最后,就是我在听取学生提的各种问题后给予学生指点。

这一步,体现了鲜明的?导读?的特点,虽然这一步费时费力,但通过这一步,学生对文章各方面问题的理解感悟会有质的飞跃。

第四步:评价迁移

我所主张的的整个?导读?是?出入阅读?这样一个过程,前三步可以说是?入?,那么这一步呢?很显然这一步可视为?出?。

这一步,因文而异,教师要顺势而导;这一步,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作品中走出来,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这一步,主要作法是教师创设

和文章有关的问题或话题,要求学生回答或写作,使学生既达到评价,又达到迁移。

仍然以《最后一课》为例,这一步我创设了?联系个人实际,谈谈小弗郎士懊悔以前荒废学业对你有何启发???你最钦佩韩麦尔先生什么品质,为什么???通过了解法国人上最后一课的情景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民族,为什么??这样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

《最后一课》和其它精读的篇目,在评价迁移这一步,我总是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关于人生、文学、艺术、审美、道德、历史、社会、法制等各种经历、感受拈到课堂来,追求独到的见解和创新的言论。使学生主要不是面对知识,而是面对生命问题引他们自己的生活中去,到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遗产上去⑦。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的语文教育观是大语文教育,学语文要处处和个人的生活经历以及和各种知识联系到一起。

二、鼓励开展课外阅读和课外阅读的?导读?

学习一种语言,必须占有大量的感性材料,才能由点连成线,由线构成面,由面演成体,扎扎实实地提高语文素养。所以学生必须开展大量的课外阅读。学生要搞好课外阅读,老师的导读很重要,导读的主要方面有:导认识、导兴趣、导读物、导作品、导读法等,鼓励开展课外阅读和课外阅读的导读可以加强阅读的计划性和目的性,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尽可能多的知识,使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学到很多终身受益的知识。

写作教学怎样?导写??

一、课堂作文?导写?

(一)、作文前的指导(立意和选材的指导)

很多学生写作文感到难,我认为他们感到难的第一个原因是立意难。但立意并非真的很难,所谓难者,乃是不得法而已。?意在笔先?,好的立意是奠定一篇好的文章的基础。所以我在作文教学中,在学生写课堂作文前重视指导学生从多种角度、不同侧面进行立意。例如写作《冬天的早晨》,我问学生?写这个题目你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多数学生说表现冬天早晨寒冷,少数学生说写冬天早晨景色美。我告诉学生第一种立意平淡、缺乏新意,第二种立意要好一些,因为多数人认为万物复苏、百花盛开的春天才美,冬天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冷,能反其道而行之,想到冬天美,就令人感到新颖别致了。接着我又追问?还可以确立其它主题吗??学生们沉默不语,我知道他们的思路、思维打不开,于是启发他们:

1、描写冬天早晨特有的迷人景象,抒发自己的独特感受。

2、通过描写冬天早晨的寒冷以及人们早晨活动的情况,歌颂人们不畏严寒,顶风冒雪坚持工作学习的精神风貌。

3、通过描写早晨奇寒难熬,万物凋零的苍凉景象描写,表现出渴望春天早日来临的思想感情。

4、通过冬天早晨奇寒难熬,万物凋零的苍凉景象描写,并与春天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充满微型机省略的景象进行对比,领悟到一个人失意遭难时,不要泄气,要充满希望,表现?人生的冬天过去了,春天就要到来的主题。?

这次立意指导对学生有很大的启发,收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

果。经过多次类似的立意指导和立意训练,学生们感到作文不难了,立意不难了,甚至很多学生感到写作文是一件有趣的事。

我认为学生写作文感到难的第二个原因是选材难,征对这个问题,我指导学生从分析名篇佳作入手,掌握选材方法。我告诉学生,《背影》一文之所以写得新颖和有极强的感染力,是因为作者写的是自己回家省亲和父亲送别自己的真实经历,写的背影是自己内心切身感受。当时作者家境潦倒,此种情况下亲人分离最令人伤感,也最使人难忘。父亲的背影所含的意蕴是多方面的,是深刻感人的。有儿子对身处逆境中父亲的同情,有因为父亲亲自送别自己的感激、还有以前不理解父爱的惭愧等,都在看见父亲晃动的背影这一瞬间迸发出来。父亲的背影撞击着儿子的心,点燃了激情的火花,作者灼热的情感通过笔墨得到淋漓尽致的渲泄,文章浑然天成又感人肺腑。分析完之后,我顺理成章地告诉学生,要使写的文章新颖又能打动人,在选材上就要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你的亲身经历必定是别人没有经历过的,所以必定会很新颖;你内心的真实感受必定是别人没有感受过的,是真情实感,所以必定能打动别人。

(二)、作文中指导(巡视提醒)

在学生写文时的20-40分钟时间里,教师干什么呢?我的做法是走五圈、五看、五点拨,具体如下:

走第一圈,看全班学生的选题情况,同时了解学生这个题目从哪个认识角度去写,选什么材料,适时给以点拨指导。

走第二圈,看全班学生材料、语句有没有体现主题,点拨学生材料、语句要围绕主题。

走第三圈,看学生的细节描写,点拨细节描写要炼字炼词,要体现中心,减少盲目描写。

走第四圈、第五圈要重复上述几个方面,然后重点点拨写得有创意的学生和写作困难的学生。

在巡视中教师要一边看一边指导。教学实践证明这种点面结合的导写效果较好。

(三)、作文后指导(批改评讲)

1、淡化精批细改,注重重点讲评。

因为时间和精力有限,教师对学生作文每篇精批细改必定是不现实的,必然会耗费老师的大部分精力和时间,影响教师钻研教材,学生也达不到训练的目的。于是我采取了?全收全看,重点讲评?的方法。?全收全看?意在将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写完的作文收上来,了解整体情况,?重点讲评?意在使作文评讲有征对性。

2、重点讲评的方法:

重点评讲,可以使学生更多地接受反馈,并对自己的作文及时?扬长补短?;可以使师生双方营造出民主、平等、合作的氛围;可以使学生激发思维,焕发创造活力,从而获得人格和作文的双重发展。在讲评上我的具体做法主要有:

(1)、上好讲评课,多说好话。

多说好话可以使学生肯定自我,激发潜能。考虑到每个学生都有被重视(关心、肯定)的渴望,所以不但要表扬好学生,更要肯定中下学生的进步。越是作文基础不好的的学生,教师的表扬越要真心实意、大张旗鼓。

一名学生在一学期中至少有一次肯定的机会,使他感到他在教师、同学心目中是有分量的。

(2)、对比评讲。

这是将两类或几类不同程度、不同特点的作文各选一两篇进行对比评析,通过对比,文章的优缺点就更清楚了。不仅甲乙两人的好作文与差作文可以对比,同一学生的差作文和好作文、同一篇作文的初稿和修改稿,供学生作为模仿材料的范文和学生模仿范文的作文等等,都可以进行对比评讲。

(3)、学生现身评讲。

前几种方式都是老师评讲或以教师为主进行评讲,学生评讲,顾名思义,自然是以学生的评讲为主。有的学生作文水平较高,也较稳定,他们在观察生活、认识生活,读写结合,或立意选材、布局谋篇、锤炼语言等方面,有这样和那样的体会,可以让他们把自己体会最深切的东西写出来,经教师审阅、修改后,由他们在作文讲评课上介绍写作经验。有的学生原先作文成绩不突出,但善于学习,作文进步很快,也可以让他们总结一下心得、体会,向同学们汇报。这些同学现身说法的评讲,往往更能激发同学们的写作热情和蓬勃向上的精神。这种评讲,人数不宜太多,一次以三、五个同学为宜,学生讲后,教师要作小结,以巩固和扩大学生的收获。

二、课外练笔?导写?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学生要提高写作水平,除了掌握正确的方法外,还要多写多练。在课外练笔导写上,我认为首先要给学生以最大程度的自由,让学生自己选材,自己命题或不命题。举凡化合物速写、景物

描写、音乐欣赏、书画评析、诗文鉴赏、影评剧评、时事评论、旅游观感、读书笔记、知识小品、经验介绍、思考一得、科技信息、市场印象、街谈巷议、社会调查、学校新风、家庭琐事以及各种文体的习作,或虚或实,或长或短,均可写入练笔本中。

其次,教师要及时批阅,定时进行讲评,使学生对随笔写作保持持之以恒的兴趣,完成由?勤写?到?爱写?的转化。作文最怕等。等的时间一长,学生会对作文的兴趣冷淡。每次作文写完,学生总希望及时了解到老师对自己的作品的评价,特别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赏识。因此,教师及时的批阅就尤为关键。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要求学生星期一将随笔本上交,老师迅速浏览批阅,有时打等级,有时给分数,有时批一两名肯定鼓励的话,有时提一点改进的意见,当天就把随笔本发下去。此举是为了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耕耘的成果,享受作文的乐趣,明白自己努力的方向,从而及时投入新的写作。遇到精彩的好文章,会适时让学生在班上朗读自己的作品;有时也把优秀作品打印出来,分发给学生,或在教室里张贴;有时帮助他们向有关报刊杂志推荐稿件。教学实践证明,这些做法有较好的效果。

语文教学?导学?模式的意义

一、导学式教学可以激发、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

导学式教学,改传统?教?为核心的课堂结构为?导学?为核心的结构,教师不是给学生现成结论,而是给学生激励、点拨、启发、引导,都是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和活动,激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发

现,这样可以开发学生的智慧潜力,可以开发他们的创造、创新的能力。

二、导学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使教师因此而少数,学生因此而多学,让校园充满欢乐与生机?。启发引导式教学,改革了传统的以?教?为核心的课堂结构,代之以?导学?为核心的课堂结构,使学法指导渗透于课堂教学活动中。不断进行情境设计,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逐步提高学生学习新知的能力和驾驭语文工具的能力,导学式教学课内课外结合的鲜明特色,可以极大地开阔学生的视野,可以使他们感到新鲜新奇,可以使他们觉得每节课、每天都有所学、有所得、有所积累,这样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积极向上的力量,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导学式教学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不同学生有兴趣爱好、性格气质、思维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在语文阅读、写作中则表现为有的思维敏捷,有的见解深刻,有的长于形象性,有的长于感悟,有的情感丰富等等,千差万别,不一而足。导学式教学,因材施教,针对学生语文阅读、写作中呈现的不同个性,灵活引导,使之自我发展,良性发展,从而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导学式教学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作用非常大。语文学习习惯是学生在语文读、写、听、说过程中,逐步养成的,一旦形成后是短时间不易改变的、自动化了的语文行动方式。导学式教学模式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逐渐能产生、养成预习的习惯,认真作笔记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提问的习惯,质疑的

习惯,读书看报的习惯,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勤动笔的习惯,写作中讲真话,诉真情的习惯等等,所以?导学式教学?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

参考文献:

① 摘自《论语.述而》

② 摘自《孟子.尽心上》

③ 摘自《朱子语类》

④ 参考《语言,民族文化的根》(选自《审视中学语文教育》

⑤参见《中学语文教学法》第126页。

社)

)。 王世堪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

更多相关推荐:
高考备考写作专题1 三段式作文法

写作专题1三段式作文法重点诠释所谓三段式就是将一篇书面表达按三段的写作模式谋篇布局就整体篇章结构而言如何把握较大的写作空间三段式的写作模式为最佳选择三段式的模式写法通常为1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或观点或...

“整体性三段式”语文复习指导法

整体性三段式语文复习指导法整体三段式的复习方法是根据学生感知知识的具体过程形成定向自读研讨归纳应用反馈这样一个线性系统定向即揭示复习目标或重点自读即学生按照提示的目标或重点独立阅读这是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关键...

小学语文三段式预习教学初探

小学语文三段式预习教学初探张淑爱随着我校三段式预习环节教学法这一课题的深入我进一步认识到让学生会学比只要学生学会重要得多因为知识如汪洋大海一个人在校学习的时间有限所以应重视培养学生学海泛舟的能力使他们能驾驭知识...

高考备考写作专题之三段式作文法

备考09写作专题1三段式作文法重点诠释所谓三段式就是将一篇书面表达按三段的写作模式谋篇布局就整体篇章结构而言如何把握较大的写作空间三段式的写作模式为最佳选择三段式的模式写法通常为1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正文的写作一律采用三段式

正文的写作一律采用三段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要简明扼要开门见山一般都选用资料中提供的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要紧密结合材料不能东拉西扯海阔天空地乱谈要集中力量论述主要问题论述时有详有略重...

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的“三段式”

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的三段式黄薇摘要20xx年10月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本文试从课程整合实验中提取一些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做法以...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教学三段式课堂模式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教学三段式课堂模式道朗镇教育工作指导中心一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将文章读通顺初步理解课文内容1创设情境激趣诱导进入语言学习境地读准字音把文章读通顺23引导学生谈对文章内容的初步了解质疑问难合作学习...

三段式作文句式

三段式作文开头部分引出话题1whenaskedaboutquiteafewpeoplebelievewhileotherpeopleregardasiview2Nowitiswidelyacceptedthat...

三段式作文经典表达句型

三段式作文经典表达句型1开头部分引出话题WhenitcomestoTOPICsomethinkholdbelieveThereisapublicdebatetodaythatTOPICRecentlyTOPIC...

高考英语作文满分技巧-三段式作文

写作指导1三段式作文所谓三段式就是将一篇书面表达按三段的写作模式谋篇布局三段式的模式写法通常为1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或观点或者把时间地点人物和主要事情及时点出2第二段要摆出事实或提出论据或者把事情发展...

三段式作文法

16备考20xx写作专题1三段式作文法重点诠释所谓三段式就是将一篇书面表达按三段的写作模式谋篇布局就整体篇章结构而言如何把握较大的写作空间三段式的写作模式为最佳选择三段式的模式写法通常为1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要解...

备考09写作专题1+三段式作文法

备考09写作专题1三段式作文法重点诠释所谓三段式就是将一篇书面表达按三段的写作模式谋篇布局就整体篇章结构而言如何把握较大的写作空间三段式的写作模式为最佳选择三段式的模式写法通常为1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语文三段式(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