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实验报告_头

时间:2024.4.5

福建中医学院____________级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

《骨科局部解剖学》头部实验报告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局部解剖实验报告头

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局部解剖实验报告头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局部解剖实验报告头

(1) (2) (3) (4)

(5) (6) (7) (8)

(9) (10)

局部解剖实验报告头

(1) (2) (3) (4)

(5) (6) (7) (8) 2


第二篇:局部解剖 头部试题


第一章 头 部

一、 重点内容

头部重要的体表标志和体表投影;颅顶层次及各层结构特点;面部血管的行程、分布及特点,面神经的分布,三叉神经末支的出颅位臵;腮腺的形态、分布,腮腺管及腮腺鞘的构成以及穿经腮腺的结构。

二、 难点内容

颅底内面12对脑神经穿经位臵;垂体与垂体窝的位臵及毗邻;海绵窦的位臵、构成及穿经结构。

三、 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为颈外动脉的终支之一,广泛分布于额、颞、顶部软组织:

A 颞浅动脉

B 脑膜中动脉

C 面动脉

D 舌动脉

E 上颌动脉

[考核要点] 分布于额、颞、顶部软组织的血管

[常见错误] B、E

[错误解析] B答案属于上颌动脉发出的分支。E虽然是颈外动脉的两个终支之一,但它主要分布于面侧深区。

[临床要点] 颞浅动脉由于位臵恒定而且浅表,临床上不仅用来监测脉搏和压迫止血,而且在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还可经该动脉逆行插管,注入化疗药物。颞浅动脉、上颌动脉、颈外动脉三者的位臵关系,对于正确进行逆行插管关系密切。多数颞浅动脉与颈外动脉呈一直线,但少数可呈一定角度,尤其老年人颞浅动脉多迂曲,以至与颈外动脉之间呈一定角度的几率更高些。也有少数情况下颞浅动脉起自上颌动脉。颞骨颧突根部上缘与颈总动脉分叉点之间的距离,是决定插管长度的重要标志。此外颞浅动脉顶支的管径和长度,都适合在颅内、外搭桥术中使用。

[正确答案] A

2、眉弓的深面相当于:

A 大脑额叶的下缘

B 大脑额叶的额中回前端

C 额上沟的下缘

D 额上回的前端

E 嗅束与嗅球的连结点

[考核要点] 眉弓深方的毗邻关系

[常见错误] C、D

[错误解析] C答案没有正确掌握大脑沟的位臵与边界,D答案没有正确掌握大脑回的位臵与边界。

[临床要点] 大脑额叶的下缘在体表对着的是眉弓,对临床外科手术有一定的指

导作用。

[正确答案] A

3、翼点是颅骨的薄弱部位,其深面有

A 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

B 脑膜中动脉后支经过

C 脑膜中动脉的起点

D 三叉神经节

E 大脑中央沟的起点

[考核要点] 翼点深方的毗邻关系

[常见错误] C

[错误解析] C在翼点深部的下方,前支经起点发出后,向前上方走行,经过翼点的深方。

[临床要点] 翼点位于颧弓上方二横指处,由额、顶、颞、蝶四骨在此相接形成,是颅骨的薄弱部位,而它深方有脑膜中动脉的前支经过,此处如果受暴力打击,很容易发生骨折,并伴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的撕裂出血,形成硬膜外血肿。

[正确答案] A

4、眶上切迹的位臵是:

A 眶上缘的中、外1/3相交处

B 眶上缘的中、内1/3相交处

C 眶上缘的中点

D 眉弓的中、外1/3相交处

E 眉弓的中、内1/3相交处

[考核要点] 眶上切迹的位臵

[常见错误] A、C、E

[错误解析] 没有准确掌握眶上切迹的位臵

[临床要点] 眶上切迹位于眶上缘中、内1/3相交处,距离正中线约2.5cm,眶上血管和神经在此通过。用力按压时,可引起明显疼痛。如对眶上神经进行阻滞麻醉,必须准确掌握眶上切迹的位臵。

[正确答案] B

5、面部浅静脉:

A 全部注入颈外静脉

B 与下颌后静脉的后支汇合

C 借面深静脉与翼丛相交通

D 有静脉瓣,一般血液不会逆流至颅内

E 无上述情况

[考核要点] 面部浅静脉的走行与回流

[常见错误] A、B、D

[错误解析] 面部浅静脉最终都是回流到颈内静脉,A答案中注入颈外静脉的说法是错误的;对于B答案的说法,正好相反,它是与下颌后静脉的前支汇合后,回流到颈内静脉的;面静脉虽有静脉瓣,但口角平面以上的一段面静脉通常无瓣膜,面肌收缩时可促使血液逆流至颅内,所以D也不正确。

[临床要点] 面部浅静脉借面深静脉与翼丛相交通,进一步与海绵窦交通。而口角平面以上的一段面静脉通常无瓣膜,面肌收缩时可能促使血液逆流至颅内。因此,在两侧口角至鼻根连线所形成的三角区内,如果发生化脓性感染,易循上述

途径逆行至海绵窦,导致颅内感染,故此部有面部的“危险三角”之称。

[正确答案] C

6、关于颧弓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由颞骨的颧突形成

B 由颧骨的颞突形成

C 相当于大脑半球颞叶前端的上缘

D 下缘与下颌切迹间的半月形中点,为上、下颌神经阻滞麻醉的进针点 E 以上都不是

[考核要点] 颧弓的构成及毗邻

[常见错误] A、B、C

[错误解析] 颧弓是由颧骨的颞突和颞骨的颧突共同形成的,而不是单独形成,所以A、B都不正确;而颧弓上缘相当于大脑半球颞叶前端的下缘,C也不正确。

[临床要点] 颧弓下缘与下颌切迹间的半月形中点,是咬肌神经封闭及上、下颌神经阻滞麻醉的进针点。

[正确答案] D

7、颈内动脉入颅的孔是:

A 枕骨大孔

B 颈动脉管

C 颈静脉孔

D 棘孔

E 卵圆孔

[考核要点] 颈内动脉入颅的部位

[常见错误] A、C、D、E

[错误解析] 穿行A的是左、右椎动脉和副神经的脊髓根;穿行C是Ⅸ、Ⅹ、Ⅺ三对脑神经和颈内静脉;穿行D是脑膜中动脉;而E穿行的是下颌神经。它们都不是颈内动脉入颅的孔。

[临床要点] 准确掌握这些孔的位臵及其穿行的结构,避免临床外科手术中副损伤的发生。

[正确答案] B

8、面神经运动支:

A 颞支与颞浅血管伴行

B 颧支与腮腺管伴行

C 颊支与腮腺管伴行

D 下颌缘支与面血管伴行

E 颈支与面动脉伴行

[考核要点] 面神经运动支的伴行与分布

[常见错误] A、B、D、E

[错误解析] A中与颞浅血管伴行的是耳颞神经;B中与腮腺管伴行的是面神经的颊支;面动脉和面静脉伴行于口角与鼻翼的外侧,与面神经的下颌缘支和颈支皆不伴行,故D、E都不正确。

[临床要点] 面神经的这些分支都是支配面肌的,对于面部的手术,一定注意不要损伤这些分支,否则导致面瘫的出现。例如临床行颞部除皱术的时候,剥离的层次一定要在颞浅筋膜的浅方,这主要是由于面神经的颞支是走行在颞浅筋膜与颞深筋膜之间,如果剥离过深,很容易损伤。另外,面神经由茎乳孔出颅后,首

先由腮腺的后面穿入腮腺,最后形成5个分支分别由腮腺的上、下、前缘穿出。其中的颊支分成上、下两个分支伴行于腮腺管的上方和下方,所以临床上对于腮腺和腮腺管的手术,也要避免面神经及其分支的损伤。

[正确答案] C

9、不列入颞区层次结构的是:

A 皮肤及皮下组织

B 颞浅筋膜

C 颞深筋膜

D 颞肌

E 颧弓

[考核要点] 颞区层次结构

[常见错误] B、C

[错误解析] 颞区层次由浅入深为皮肤、浅筋膜、颞筋膜、颞肌及颅骨外膜。课本上提及的颞筋膜又分为浅、深两层,而没有象B和C答案那样给出,容易被忽略。

[临床要点] 临床上开颅减压术常常采用颞区入路,主要是经颞区开颅术切除部分颞骨鳞部后,颞肌和颞筋膜有保护脑膜和脑组织的作用。

[正确答案] E

10、关于颞区软组织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颞区由浅入深可分为4层

B 此区容易发生骨膜下血肿

C 颞区的血管和神经可分为耳前和耳后两组

D 颞区的血管和神经主要有颞浅动、静脉和耳颞神经一组

E 颞区位于上颞线和下颌骨上缘之间

[考核要点] 颞区的组成及特点

[常见错误] A、B、D、E

[错误解析] 颞区由浅入深可分为皮肤、浅筋膜、颞筋膜、颞肌及骨膜5层,故A是错误的;颞区的骨膜很薄,紧贴于颞骨表面,因而此区很少发生骨膜下血肿,B也不正确;颞区的血管和神经分为耳前和耳后两组,耳前组为颞浅动、静脉和耳颞神经,耳后组为耳后动、静脉和枕小神经,所以C正确,D错误;颞区的境界应该是位于上颞线和颧弓上缘之间,从而又排除了E。

[临床要点] 颞区的骨膜与颞肌之间,含有大量的脂肪组织,称颞筋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并经颧弓深面与颞下间隙相通,再向前则与面部的颊脂体相连续。因此,颞筋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内有出血或炎症时,可向下蔓延至面部,形成面深部的血肿或脓肿。面部炎症如牙源性感染,也可蔓延到颞筋膜下疏松结缔组织中。

[正确答案] C

11、耳颞神经:

A 穿腮腺上缘,是面神经的分支

B 与颞浅血管伴行,分布于颞区,是颈丛的分支

C 支配枕肌、额肌与颞肌

D 是上颌神经的分支

E 以两根起自下颌神经,围绕脑膜中动脉

[考核要点] 耳颞神经的起止、伴行及分布

[常见错误] A、B、C、D

[错误解析] 耳颞神经与颞浅血管伴行,是下颌神经发出的分支,由此看来,A、

B、D皆不正确。而且它是分布于外耳道、耳廓及颞区皮肤的感觉支,C也不正确。

[临床要点] 耳颞神经穿经腮腺鞘,在腮腺深面上行,出腮腺至颞区,当耳颞神经因腮腺肿胀或受肿瘤压迫时,可引起由颞区向颅顶放射的剧痛。

[正确答案] E

12、下列哪支神经参司颅顶部的感觉:

A 面神经颞支

B 面神经颧支

C 颊神经

D 上颌神经

E 眼神经

[考核要点] 掌握参与颅顶部感觉的神经

[常见错误] A、B、D

[错误解析] A和B都是属于运动神经,是支配面肌的,都不正确。D主要分布于上颌各牙、牙龈、上颌窦、鼻腔和口腔的粘膜以及睑裂和口裂间的面部皮肤。

[临床要点] 参与颅顶部感觉的眼神经如果受到损伤,它的两个分支眶上神经和额神经分布的上睑内侧部和额顶部皮肤感觉会出现障碍。

[正确答案] E

13、眶下神经:

A 在眶下缘中点下方1cm处至面部并支配表情肌

B 经眶达面部

C 分布于下颌牙齿和牙龈

D 分支支配翼内肌

E 分支分布于上颌牙齿

[考核要点] 眶下神经的走行和分布

[常见错误] A、C、D、E

[错误解析] 眶下神经为上颌神经发出的感觉支,经眶部,分布于下睑、鼻翼和上唇的皮肤。不可能支配面部的肌肉,故A、D不正确;而C和E主要是由上、下牙槽神经所分布。

[临床要点] 眶下神经经眶下孔穿出,眶下孔位于眶下缘中点下方约1cm处,对于面部的一些手术,如隆鼻、下眼袋修复术等,主要是在这个部位对眶下神经进行阻滞麻醉。

[正确答案] B

14、颈内动脉由颈入颅是穿经:

A 枕骨

B 蝶骨

C 筛骨

D 额骨

E 以上都不是

[考核要点] 颈内动脉的穿行

[常见错误] A、B、C、D

[错误解析] 颈内动脉由颈部向上至颅底经颞骨颈动脉管(外口→管→内口)入海绵窦,故与本题干中A、B、C、D均无关。

[临床要点] 确切掌握颈内动脉的穿行和毗邻,便于头颈部外科手术的精确进行。

[正确答案] E

15、面部皮肤色泽易变化是由于:

A 血液供应丰富

B 皮肤特别薄

C 静脉通常无瓣膜

D 小动脉富有运动神经分布

E 以上都不是

[考核要点] 面部皮肤特点

[常见错误] A、B、C

[错误解析] A、B、C虽然是属于面部皮肤特点,但是和面部皮肤色泽较易变化没有关系。

[临床要点] 面部皮肤薄而柔软,含有较多的皮脂腺、汗腺和毛囊,是皮脂腺囊肿和疖肿的好发部位。又由于面部血供丰富,故面部创口愈合快,抗感染能力也较强,但创伤时出血较多。因为面部静脉通常无瓣膜,所以面部感染有向颅内扩散的可能。当人体患某些疾病或情绪激动时,由于面部的小动脉有丰富的血管运动神经分布,反应灵敏,面部的色泽也随之变化。

[正确答案] D

16、管理颜面的主要感觉神经是:

A 三叉神经

B 面神经

C 舌咽神经

D 滑车神经

E 副神经

[考核要点] 颜面的感觉神经来源

[常见错误] B、D

[错误解析] B是面部的运动神经,支配面部的表情肌; D为躯体运动神经,主要是支配上斜肌。两者都不是管理颜面的感觉神经。

[临床要点] 管理颜面的感觉神经主要来自三叉神经的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分别发出的眶上神经、眶下神经和颏神经,对于颜面部的手术,要分别在三支神经穿出的位臵,即眶上孔、眶下孔和颏孔的位臵进行阻滞麻醉。但手术时不要损伤这些神经,否则会导致颜面部皮肤感觉障碍。

[正确答案] A

17、从后向前横行穿过腮腺的结构是:

A 下颌后静脉

B 耳颞神经

C 腮腺管

D 下牙槽神经

E 面神经

[考核要点] 横行穿经腮腺的结构。

[常见错误] A、B、C、D

[错误解析] A和B都是纵行穿经腮腺的结构,与题干不符;C由腮腺浅部的前缘发出,而不是穿经腮腺,也是错误的;D由下颌神经发出后,经下颌孔,入下颌管,和腮腺没有什么关系,也被排除。

[临床要点] 横行穿过腮腺的结构有上颌动、静脉,面横动、静脉及面神经的分

支。而当腮腺出现病变,如腮腺肿胀或肿瘤时,很容易压迫这些血管和神经,尤其是压迫面神经时,出现的症状是最早的。

[正确答案] E

18、在咬肌前缘与下颌骨下缘交角处可触到:

A 颞浅动脉

B 面动脉

C 颈总动脉

D 脑膜中动脉

E 枕动脉

[考核要点] 面动脉由颈部出现于面部的位臵

[常见错误] A

[错误解析] 颞浅动脉由颈外动脉在下颌颈平面发出后,纵行穿经腮腺,由腮腺上缘穿出,分布于额、颞部,故在咬肌前缘和下颌骨下缘触不到A。

[临床要点] 面动脉由颈外动脉发出后,先经下颌下三角,继而经下颌骨下缘与咬肌前缘交角处出现于面部,然后再经口角和鼻翼外侧到达内眦,走行的过程中,对面部进行供血。所以当面部受到外伤,紧急情况下,可在咬肌前缘和下颌骨下缘交角处压迫面动脉,达到暂时止血的作用。

[正确答案] B

19、关于面神经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分布于面部皮肤

B 分支支配咀嚼肌

C 从圆孔出颅

D 支配面部所有表情肌

E 以上都不是

[考核要点] 面神经的走行与支配

[常见错误] A、B、C

[错误解析] 分布于面部皮肤的神经主要来自三叉神经,故A不正确;支配咀嚼肌的神经来自下颌神经,B也不正确;而面神经出颅的部位是茎乳孔,又否定了C。

[临床要点] 由于面神经支配所有表情肌,故面神经受到损伤或出现功能障碍,则导致面瘫的出现。

[正确答案] D

20、关于面静脉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位臵较浅,伴行于面动脉的前方

B 在下颌角的下方,与下颌后静脉的后支汇合

C 穿深筋膜,注入颈外静脉

D 眼静脉为面静脉入颅的必经通道

E 口角平面以上的一段面静脉通常无瓣膜

[考核要点] 面静脉的分布与走行

[常见错误] A、B、C、D

[错误解析] 面静脉伴行于面动脉的后方,位臵较浅,至下颌角的下方,与下颌后静脉的前支汇合,穿深筋膜,注入颈内静脉。由此看来,A、B、C皆不正确。对于D答案,面静脉除了通过眼静脉入颅外,还可通过卵圆孔网和破裂孔导血管与颅内相交通,所以D也是不正确的。

[临床要点] 由于面静脉可以借多条途径与颅内相交通,而且口角平面以上的一段面静脉通常无瓣膜,故面部的感染有向颅内扩散的可能。

[正确答案] E

21、面神经下颌缘支:

A 在颈阔肌浅面前行

B 支配颈阔肌

C 越过面动脉、面静脉深面向前

D 沿下颌骨下缘前行

E 在下颌骨下缘上方,越过面动脉、面静脉浅面向前

[考核要点] 面神经下颌缘支走行与分布

[常见错误] A、B、C、E

[错误解析] 面神经下颌缘支走行于颈阔肌的深面,越过面动、静脉的浅面,沿下颌骨下缘前行,故A、C、E皆不正确;而面神经下颌缘支支配的是下唇诸肌及颏肌,不是颈阔肌,B也不正确。

[临床要点] 面神经下颌缘支如受到损伤,则下唇诸肌及颏肌都会瘫痪,所以对于下颌角肥大矫正术,一定要注意避免损伤该支神经。

[正确答案] D

22、面侧区的间隙:

A 咬肌间隙位于咬肌、腮腺与下颌支之间

B 咬肌间隙内有下牙槽神经、血管走行

C 翼下颌间隙位于翼内、外肌之间

D 翼下颌间隙内有面横血管及面神经走行

E 无上述情况

[考核要点] 面侧区的间隙

[常见错误] B、C、D

[错误解析] 咬肌间隙内有咬肌的血管和神经,下牙槽血管和神经是走行在翼下颌间隙内,而翼下颌间隙是位于翼内肌与下颌支之间,由此看来,B、C、D都是不正确的。

[临床要点] 咬肌的血管神经通过下颌切迹穿入咬肌间隙,从深面进入咬肌。此间隙的前方紧邻下颌第三磨牙,许多牙源性感染如第三磨牙冠周炎、牙槽脓肿和下颌骨骨髓炎等均有可能扩散至此间隙。咬肌间隙与翼下颌间隙之间隔以下颌支,两间隙经下颌切迹相通。翼下颌间隙内有舌神经、下牙槽神经和同名动、静脉通过。下牙槽神经阻滞,即注射麻醉药于此间隙内。牙源性感染常累及此间隙。

[正确答案] A

23、面部“危险三角”有疖肿时,感染传入颅内经过:

A 滑车上静脉

B 颞浅静脉

C 眶上静脉

D 面横静脉

E 以上都不是

[考核要点] 面静脉与颅内交通途径

[常见错误] A、B、C、D

[错误解析] 面部“危险三角”有疖肿时,感染传入颅内一是经过眼静脉与海绵窦相交通,二是通过卵圆孔和破裂孔导血管与海绵窦交通,与A、B、C、D皆无

关。

[临床要点] 面部“危险三角”有疖肿时,一定不要用手去挤压,以防感染逆行扩散至颅内,导致生命危险。

[正确答案] E

24、关于面部表情肌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包括眼裂、口裂、鼻孔周围及咀嚼肌

B 血液供应来源主要为面横动脉

C 受面神经支配

D 受三叉神经下颌支支配

E 静脉回流均注入颈外静脉

[考核要点] 表情肌的特点、血液供应及神经支配

[常见错误] A、B、D、E

[错误解析] 面肌又称表情肌,主要围绕在睑裂、口裂、鼻孔和耳的周围,不包括咀嚼肌,故A错误;又由于C正确,故D也错误;面肌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面动脉,静脉回流均注入颈内静脉,从而排除了B和E。

[临床要点] 面部表情肌受面神经支配,当面神经受到损伤时,则会出现额纹消失、不能皱眉和闭眼、鼻唇沟平坦和角膜反射消失等面瘫症状。

[正确答案] C

25、组成“腮腺床”的结构是:

A 面后静脉

B 颈外动脉

C 面横血管

D Ⅸ、Ⅹ、Ⅺ、Ⅻ脑神经

E 颞浅血管及耳颞神经

[考核要点] 组成“腮腺床”的结构

[常见错误] B、C、E

[错误解析] B、C、E都是纵行或横行穿经腮腺的结构,而腮腺床是位于腮腺深面的结构,主要包括颈内动、静脉,舌咽、迷走、副及舌下神经。

[临床要点] 对腮腺进行手术时,注意避免损伤其深方腮腺床的内容。腮腺出现严重肿胀时,也可压迫深方这些结构导致相应症状的出现。

[正确答案] D

26、与眶上神经伴行的动脉来自:

A 颈内动脉

B 颈外动脉

C 上颌动脉

D 颞浅动脉

E 枕动脉

[考核要点] 眶上动脉的来源

[常见错误] B、C、D

[错误解析] B上行至下颌颈高度,分为了C和颞浅动脉两个终支。它们都没有发出和眶上神经相伴行的眶上动脉。而眶上动脉是起自眼动脉,眼动脉又是由颈内动脉发出的。

[临床要点] 眶上神经和眶上动脉伴行,经眶上孔出颅,在临床上进行额部除皱术,可采用在眶上缘的中、内1\3交界眶上孔的位臵,对眶上神经进行阻滞麻醉。

[正确答案] A

27、关于眶下神经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经眶下孔穿出,支配鼻外侧面部表情肌

B 分支支配翼内肌

C 分支支配翼外肌

D 分支分布于上唇的皮肤

E 分支支配腭帆张肌

[考核要点] 眶下神经的走行和分布

[常见错误] A、B、C、E

[错误解析] 由于眶下神经是由三叉神经第二支上颌神经发出的感觉支,所以A、

B、C、E都不正确。

[临床要点] 临床上鼻、上唇部位进行手术时,常常要在眶下缘中点下方1cm的眶下孔的位臵对眶下神经进行阻滞麻醉。

[正确答案] D

28、使下颌骨上提和后退的肌是:

A 翼内肌

B 翼外肌

C 颞肌

D 二腹肌

E 下颌舌骨肌

[考核要点] 与下颌骨运动有密切关系的肌肉

[常见错误] A、B、D、E

[错误解析] 咀嚼活动由下颌骨的上、下、前、后及左、右两侧移动所形成。主要参与此项活动的肌为咀嚼肌,其中使下颌上提的肌肉为咬肌、颞肌、翼内肌;使下颌向后者为颞肌;向前者为翼内肌;向对侧者为翼外肌。次要参与肌为上提舌骨、下掣下颌骨的舌骨上肌群(包括二腹肌、茎突舌骨肌、下颌舌骨肌、颏舌骨肌)。使下颌骨即可上提又可后退的肌只有颞肌。

[临床要点] 颞肌受来自下颌神经的颞深神经支配,如此支神经受到损伤,则颞肌瘫痪,出现下颌骨运动障碍。

[正确答案] C

29、不属于腮腺咬肌区的结构有:

A 腮腺及咬肌

B 面神经及其分支

C 面动脉和面静脉

D 下颌后静脉

E 颈外动脉

[考核要点] 掌握腮腺咬肌区的结构

[常见错误] B、D、E

[错误解析] B是横行穿经腮腺的结构,D和E是纵行穿经腮腺的结构,它们都属于腮腺咬肌区。

[临床要点] 腮腺肿胀或肿瘤手术时,避免腮腺咬肌区内结构的损伤。

[正确答案] C

30、管理声门裂以上喉粘膜感觉的神经是:

A 舌咽神经

B 面神经鼓索支

C 喉上神经

D 舌下神经

E 喉返神经

[考核要点] 掌握声门裂以上喉粘膜感觉的神经支配

[常见错误] E

[错误解析] 喉返神经于气管、食管旁沟上行,至咽下缩肌下缘、环甲关节后方进入喉内,称为喉下神经。其运动支支配除环甲肌以外的所有喉肌,感觉纤维分布于声门裂以下的喉粘膜,故E不正确。

[临床要点] 喉上神经沿咽侧壁下行,于舌骨大角处分为内、外两支。内支分布于声门裂以上的喉粘膜,外支伴甲状腺上动脉行向前下方,在距甲状腺上极0.5~1.0cm处,离开动脉弯向内侧,发出肌支支配环甲肌与咽下缩肌,故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结扎甲状腺上动脉时,应紧贴甲状腺侧叶上极进行,以免损伤喉上神经外支而出现声音低钝或呛咳。另外,喉返神经自下向上走行至甲状腺中、下1/3交界处后方,又与甲状腺下动脉有比较密切的交叉关系,故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结扎甲状腺下动脉时,应远离甲状腺侧叶下极,以免损伤喉返神经导致声音嘶哑。

[正确答案] C

31、脑膜中动脉源于:

A 颈内动脉,穿破裂孔入颅中窝

B 上颌动脉,穿棘孔入颅中窝

C 颈外动脉,穿棘孔入颅后窝

D 面动脉,穿卵圆孔入颅后窝

E 颞浅动脉,穿棘孔入颅前窝

[考核要点] 脑膜中动脉的起源和穿行

[常见错误] C、E

[错误解析] 脑膜中动脉源于颈外动脉发出的上颌动脉,而不是直接起自颈外动脉,所以C和E都不正确,

[临床要点] 见单项选择题第3题临床要点。

[正确答案] B

32、面神经在腮腺内从后向前经过:

A 下颌后静脉与颈外动脉的浅面

B 下颌后静脉与颈外动脉之间

C 下颌后静脉与颈外动脉的深面

D 下颌后静脉与颈内动脉之间

E 下颌后静脉与颈内动脉的深面

[考核要点] 面神经在腮腺内的毗邻

[常见错误] B、C

[错误解析] 腮腺内穿行的血管神经由浅入深依次为:面神经分支、下颌后静脉、颈外动脉及耳颞神经。由此看来,B、C皆不正确。

[临床要点] 面神经走行在腮腺内,正常情况下,面神经外膜与腮腺组织容易分离,但是发生病变时常紧密相连,术中分离起来十分困难,腮腺切除术时一定要注意保护面神经,以免引起面瘫。

[正确答案] A

33、上颌窦肿瘤经该窦内侧壁扩散,最可能导致的症状是:

A 下颌磨牙痛

B 复视

C 面部肿胀

D 泪溢

E 以上都不是

[考核要点] 上颌窦的毗邻关系

[常见错误] A、B、C

[错误解析] 上颌窦是鼻旁窦中最大的一对,位于上颌骨体内。其上壁即眶上壁,较薄,故上颌窦炎症或肿瘤可经此壁侵入眶腔,临床上出现答案D的症状,而与

A、B、C答案没有关系。

[临床要点] 上颌窦炎症或肿瘤除了可侵犯上壁引起上述症状外,还能够侵犯下壁,而下壁是上颌骨的牙槽突,故牙根感染常引起牙源性上颌窦炎;又由于内侧壁邻近中、下鼻道,上份骨质较薄,故常经下鼻道前份穿通此壁进行上颌窦穿刺。另外,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内侧壁最高处,所以上颌窦炎症引流不畅,容易积脓。

[正确答案] D

34、翼下颌间隙位于:

A 翼内肌与下颌支之间

B 翼外肌与下颌支之间

C 翼内、外肌之间

D 颞肌与翼外肌之间

E 翼内肌与上颌骨之间

[考核要点] 翼下颌间隙的位臵

[常见错误] B、E

[错误解析] 翼下颌间隙位于翼内肌与下颌支之间,要准确掌握,与B、E区分开,以免混淆。

[临床要点] 翼下颌间隙前邻颊肌,后为腮腺,内有舌神经、下牙槽神经和下牙槽动、静脉通过。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即注射麻醉药于此间隙内。牙源性感染常累及此间隙。

[正确答案] A

35、一病人“太阳穴”处受外力打击而骨折,经医生诊断为“硬膜外血肿”,试问骨折片损伤了下列何血管?

A 颞板障静脉

B 脑膜中动脉前支

C 脑膜中动脉后支

D 大脑中动脉

E 脉络前动脉

[考核要点] “太阳穴”深方走行的血管

[常见错误] A、C

[错误解析] 如经诊断为“硬膜外血肿”,不可能损伤颞板障静脉,因为它是位于颅顶骨内、外板之间的,故A不正确;选择答案C是没有记清楚走行在“太阳穴”深方的是脑膜中动脉的前支还是后支。

[临床要点] 这里所说的“太阳穴”就是解剖学上的翼点位臵,它深方走行的是脑膜中动脉的前支,如果发生骨折,容易形成硬膜外血肿。

[正确答案] B

36、腮腺管穿过:

A 颊肌,开口于上颌第2磨牙相对处的颊粘膜上

B 咬肌,开口于上颌第2磨牙相对处的颊粘膜上

C 咬肌,开口于上颌第2前磨牙相对处的颊粘膜上

D 颊肌,开口于上颌第2前磨牙相对处的颊粘膜上

E 以上都不是

[考核要点] 腮腺管的穿行及开口

[常见错误] D

[错误解析] A和D答案虽只差一个字,这也正是答题者容易混淆的地方,第2前磨牙和第2磨牙中间借着第1磨牙相隔,一定要准确掌握,以免混淆。

[临床要点] 掌握腮腺管开口的位臵,即上颌第二磨牙相对颊粘膜上的腮腺乳头,临床可经此乳头插管,进行腮腺管造影。

[正确答案] A

37、有关腮腺鞘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又称咬肌筋膜

B 由颈浅筋膜向上延续形成

C 分浅、深两层,在腮腺后缘融合

D 深层厚而致密

E 化脓性感染时多呈小叶性脓肿(因腺鞘特别致密)

[考核要点] 腮腺鞘的内容

[常见错误] A、B、C、D

[错误解析] 咬肌筋膜是指腮腺鞘向前延伸,覆盖于咬肌表面的那一部分,不能称其为腮腺鞘,故A不正确;颈部筋膜分为颈浅筋膜和颈深筋膜,颈深筋膜又要分为浅、中、深三层,而腮腺鞘是由颈深筋膜浅层向上延续形成的,B也不正确;腮腺鞘分为浅、深两层,在腮腺前缘处融合,它的浅层特别致密,深层薄弱而不完整,从而又排除了C和D。

[临床要点] 腮腺鞘与腮腺结合紧密,并发出许多间隔伸入腺体,将其分隔为许多小叶。因此,腮腺化脓时可形成多个散在的小脓灶,在切开排脓时,应注意引流每一个脓腔。另外,腮腺鞘的浅层致密,深层薄弱且不完整,在茎突和翼内肌之间有一裂隙,腮腺深部经此与咽旁间隙和翼下颌间隙相通。故腮腺化脓时,脓肿易穿过深层形成咽旁脓肿。

[正确答案] E

38、鼻腔粘膜感染沿嗅神经扩散至脑膜的穿经途径是:

A 半月裂孔

B 筛骨的筛板

C 筛骨的鸡冠

D 蝶腭孔

E 以上都不是

[考核要点] 嗅神经的穿行与分布

[常见错误] A、C、D

[错误解析] 嗅神经始于鼻腔的嗅粘膜,由鼻中隔上部和上鼻甲粘膜内的嗅细胞的中枢支聚集成15~20条嗅丝,即嗅神经,穿筛骨的筛板上筛孔进入颅底的颅前窝,终于嗅球。颅底上面被覆脑膜。由此看来,A、C、D皆不正确。

[临床要点] 颅前窝骨折涉及筛骨筛板时,可伤及嗅神经导致嗅觉丧失。并伴有脑膜和鼻腔顶部粘膜撕裂,引起鼻部出血和脑脊液外漏。

[正确答案] B

39、行经腮腺浅面的神经是:

A 面神经下颌缘支

B 面神经颈支

C 耳大神经

D 耳颞神经

E 面神经颊支

[考核要点] 腮腺浅面走行的神经

[常见错误] A、B、D、E

[错误解析] A、B、D、E都是先穿经腮腺,然后由腮腺的上、下、前缘穿出,而不是走行在腮腺的浅面,故皆不正确。

[临床要点] 耳大神经由胸锁乳突肌的后缘中点浅出后,沿胸锁乳突肌表面伴颈外静脉上行,分布于耳廓及腮腺区皮肤,所以在行面、颈部手术时,不要损伤这支神经,以免上述部位出现感觉障碍。

[正确答案] C

40、一颅中窝骨折病人,血性脑脊液经鼻腔流出,试问是伤及脑膜和哪个鼻旁窦所致?

A 上颌窦

B 额窦

C 蝶窦

D 筛窦

E 上颌窦和额窦同时受累

[考核要点] 鼻旁窦的位臵及毗邻

[常见错误] A、B、D、E

[错误解析] 上颌窦位于上颌骨体内,上壁即眶下壁;额窦位于眉弓深面两层骨板之间;筛窦位于鼻腔外侧壁上份与眶内侧壁之间,是主要位于筛骨迷路内的一群小房;它们都与颅前窝关系密切,颅中窝骨折一般不易伤及,故A、B、D、E都不该选。而蝶窦位于蝶骨体内,向上仅隔一薄层骨壁与垂体窝相邻,垂体窝位于颅中窝内,所以颅中窝骨折最易伤及蝶窦。

[临床要点] 鼻旁窦的粘膜具有丰富的血管,因此,鼻旁窦在协助调节吸入空气的温、湿度上起重要作用,对发音还有共鸣作用。由于鼻粘膜与鼻旁窦粘膜续连,故鼻腔炎症可并发鼻旁窦炎症。

[正确答案] C

41、关于腮腺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腮腺炎时常有剧痛是因腮腺鞘的伸展性小

B 腮腺鞘的深层特别致密而完整

C 面神经在腺的深面通过

D 穿经腮腺深面的下颌后静脉可作为寻找腮腺导管的标志

E 以上都不是

[考核要点] 有关腮腺的内容

[常见错误] B、C、D

[错误解析] 腮腺鞘浅层致密,深层薄弱而不完整,B的说法是不正确的;面神

经是在腮腺内通过,而不是在它的深面通过,C也不正确;下颌后静脉纵行穿经腮腺,而腮腺导管是由腮腺浅部的前缘发出,它们没有什么关系,D也是错误的。

[临床要点] 由于腮腺鞘浅层致密,深层薄弱而不完整,腮腺化脓时,脓肿易穿过深层形成咽旁脓肿;另外,腮腺导管由腮腺浅部的前缘发出,至咬肌前缘急转向内,开口于与上颌第二磨牙相对处颊粘膜上的腮腺乳头,临床上可经此乳头插管,进行腮腺造影。

[正确答案] A

42、肿大常受骨范围的限制是以下哪项?

A 皮下血肿

B 腱膜下血肿

C 骨膜下血肿

D 硬膜外血肿

E 蛛网膜下隙出血

[考核要点] 头颅血肿的鉴别

[常见错误] A、B、D、E

[错误解析] A是外形小而且轮廓明显,并伴有剧烈疼痛;B的肿大范围非常大,隆起显著;D出现时可伴有颅内压增高现象;E在进行腰穿时脑脊液中可见红细胞。由此看来,以上答案皆不正确,由于颅骨外膜在颅骨骨缝的位臵和颅骨紧密的结合,故骨膜下血肿常局限在一块颅骨的范围之内,正确答案应是C。

[临床要点] 准确区别和掌握上述血肿的特点,以便在临床实践中进行鉴别。

[正确答案] C

43、上颌神经在圆孔处损伤将引起:

A 额部有一感觉区丧失

B 角膜反射消失

C 咀嚼肌麻痹

D 颧部皮肤有一感觉区丧失

E 口角向健侧偏斜

[考核要点] 上颌神经的走行和分布

[常见错误] A、B、C、E

[错误解析] 上颌神经也是一般躯体感觉神经,自三叉神经节发出后,立即进入海绵窦外侧壁,在此壁内其位臵最低,之后经圆孔出颅腔,再经眶下裂入眶,续为眶下神经,分布于上颌各牙、牙龈、上颌窦、鼻腔和口腔的粘膜以及睑裂和口裂间的面部皮肤。由此可以看出,A、B、C、E皆不正确。

[临床要点] 准确掌握上颌神经及其分支的走行和分布,以免损伤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正确答案] D

44、关于乳突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位于耳垂的后方,为一圆锥形隆起

B 其根部的前内方有茎乳孔,面神经由此出颅

C 乳突内面的后半部为岩上窦的位臵

D 乳突根治术中应特别注意勿损伤面神经

E 乳突根治术中应特别注意勿损伤乙状窦

[考核要点] 乳突的位臵与毗邻

[常见错误] E

[错误解析] 乳突内面的后半部为乙状窦,而不是岩上窦,E的说法是正确的,要注意和C相鉴别。

[临床要点] 乳突的前方为茎乳孔,面神经由此孔出颅,它内面的后半部为乙状窦,所以在乳突根治术时,要注意不要损伤面神经和乙状窦。

[正确答案] C

45、中耳感染源于上呼吸道的可能途径是:

A 面神经管

B 鼓膜张肌半管

C 咽鼓管

D 骨半规管

E 翼管

[考核要点] 中耳与上呼吸道的沟通途径

[常见错误] B、D

[错误解析] C的后外段为骨部,行向后上方,开口于中耳鼓室前壁;它的前内段为软骨部,以咽鼓管咽口开口于鼻咽部。故C是沟通中耳鼓室与鼻咽部的通道。而D是属于内耳的结构,B虽也是中耳的结构,它们都与上呼吸道无关。

[临床要点] 咽鼓管咽口和软骨部平时处于关闭状态,当吞咽、呵欠、歌唱时则开放,使空气进入鼓室,以保持鼓膜两侧压力的平衡,维持鼓膜的正常震动。当鼻咽部炎症或咽扁桃体过分增大引起咽口阻塞时,鼓室内的空气逐渐被吸收,内压下降,于是鼓膜内陷而影响听力,并有耳痛、耳鸣和耳闷等症状。咽鼓管的粘膜与鼻咽部及鼓室的粘膜相延续。小儿的咽鼓管较成人的短而宽,且略呈水平位,故咽部感染易沿咽鼓管侵入鼓室,引起中耳炎。

[正确答案] C

46、 额顶枕区的血管和神经位于:

A 额、枕肌的深面

B 皮下组织内

C 帽状腱膜的深面

D 颅骨外膜表面

E 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内

[考核要点] 额顶枕区的血管和神经分布的层次

[常见错误] A、C、D、E

[错误解析] 其实以上错误答案都是在一个层次,帽状腱膜前面连着额肌,后面连着枕肌,它们和颅骨外膜之间就是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层,以上说法不同,却具有极大的迷惑性。

[临床要点] 额顶枕区的血管和神经位于皮下组织内,所以一旦出现头外伤,由于此部位血液供应极其丰富,出血量极大,不易自止。另外皮下组织又被结缔组织分隔成无数封闭的小格,感染时渗出物不易扩散,早期即可压迫神经末梢引起剧痛。

[正确答案] B

47、 头皮:

A 由4层组成

B 头皮外伤出血容易止血

C 由皮肤、皮下组织和帽状腱膜构成

D 皮下组织结构疏松

E 无上述情况

[考核要点] 头皮的组成和层次

[常见错误] A、B、D

[错误解析] A没有准确掌握头皮的组成,头皮由浅方的3层组成,包括皮肤、皮下组织和帽状腱膜,而皮下组织被致密的结缔组织分隔成无数的小格,不能说结构疏松,故D答案不对。而且小格内的血管,多被周围结缔组织固定,创伤时血管断端不易自行收缩闭合,所以出血很多,不能自止,常常需要压迫或缝合止血,这又否了B。

[临床要点] 对于头皮的外伤,首先要确定是伤到了哪一个层次,如果是伤到了皮下组织这一层,虽然出血很多,但感染的机会很少,直接清创缝合即可。但是如果伤到了帽状腱膜这一层,因为帽状腱膜的前后分别是额枕肌,由于肌肉有收缩的特性,所以要将其仔细的缝合,否则很难愈合。

[正确答案] C

48、 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层:

A 较疏松,与浅筋膜相连

B 较疏松,与骨缝愈着

C 该层出血时常局限在一个范围

D 该层内有沟通颅内、外静脉的导血管

E 无上述情况

[考核要点] 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层的层次和内容

[常见错误] A、B、C

[错误解析] 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层的浅方为帽状腱膜与枕额肌,深方为颅骨外膜,而且颅骨外膜与颅骨骨缝紧密的愈着,而不是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层,所以骨膜下出血时常常局限在一块颅骨的范围内。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层出血时,由于此间隙比较广泛,前至眶上缘,后达上项线,不能局限在一个范围内。

[临床要点] 要注意区分骨膜下血肿和腱膜下血肿的特征(见错误解析)。还要注意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层的静脉,经导静脉与颅骨的板障静脉及颅内的硬脑膜静脉窦相通,如果发生感染,可经上述途径继发颅骨骨髓炎或向颅内扩散,因此这一层被认为是颅顶部的“危险区”。

[正确答案] D

49、 颞区的血管:

A 动脉来自面动脉

B 动脉来自颈外动脉的颞浅动脉和枕动脉

C 与耳颞神经伴行

D 静脉血回流入面静脉

E 包括颞浅血管、耳后血管和枕血管

[考核要点] 颞区血管的起止和伴行

[常见错误] A、B、D、E

[错误解析] 颞区的血管包括颞浅血管和耳后血管两组。颞浅动脉和耳后动脉都是来自颈外动脉,所以A、B和E都不正确。颞浅静脉回流入下颌后静脉,耳后静脉回流入颈外静脉,而不是D所说的回流入面静脉。

[临床要点] 颞浅动脉走行于耳屏前方约1cm处,在这个部位可触及颞浅动脉的搏动。

[正确答案] C

50、 垂体的毗邻:

A 前方为鞍背

B 前上方为视交叉

C 后方为鞍结节

D 下方为鼻腔

E 两侧为蝶骨小翼

[考核要点] 垂体周围的毗邻关系

[常见错误] A、C、D、E

[错误解析] 垂体的前方为鞍结节,后方为鞍背,两侧为海绵窦,底隔一薄层骨壁与蝶窦相邻。它的前上方有视交叉和视神经。以上错误答案混淆了垂体的毗邻。

[临床要点] 垂体的前方为鞍结节,后方为鞍被,垂体肿瘤时,两处的骨质可因受压而变薄,甚至出现骨质破坏现象。它的两侧为海绵窦,垂体肿瘤向两侧扩展时,可压迫海绵窦,发生海绵窦淤血及脑神经受损的症状。在垂体肿瘤切除术中,要注意避免损伤视神经及视交叉、海绵窦和颈内动脉等。

[正确答案] B

51、穿枕骨大孔入颅后,又出颈静脉孔的是:

A 舌下神经降支

B 迷走神经脊髓根

C 副神经延髓根

D 副神经脊髓根

E 以上都不是

[考核要点] 经枕骨大孔和颈静脉孔出入的结构

[常见错误] A、B、C

[错误解析] 经枕骨大孔穿入的结构有副神经的脊髓根、椎动脉和椎内静脉丛。颈静脉孔内通过的是岩下窦、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颈内静脉。A是指第一颈神经前支的部分纤维在颈动脉三角内离开舌下神经形成的。而B不穿行枕骨大孔。C是混淆了副神经延髓根和脊髓根。

[临床要点] 准确掌握经枕骨大孔和颈静脉孔出入的结构以便颅部手术的进行。

[正确答案] D

52、枕骨大孔通过的是:

A 舌下神经

B 椎动脉

C 脑桥

D 迷走神经

E 舌咽神经

[考核要点] 枕骨大孔通过的结构

[常见错误] D

[错误解析] D自上向下走行在颈动脉鞘内,它出颅的部位是位于枕骨外侧部与颞骨岩部间的颈静脉孔,而不是枕骨大孔。除了迷走神经外,其他11对脑神经出入颅的部位都要准确掌握。

[临床要点] 枕骨大孔除了延髓和脊髓相连,还有左、右椎动脉和副神经的脊髓根通过。而临床上这个部位最容易出现枕骨大孔疝,压迫延髓的呼吸和心血管运动中枢,危及患者的生命。

[正确答案] B

53、颅底的结构特点是:

A 颅底三窝中,骨质最薄的是颅中窝

B 它与硬脑膜连接疏松

C 颅底三窝骨折,以颅后窝处后果最严重

D 孔裂最多的是颅后窝

E 内面较平坦

[考核要点] 颅底的结构特点

[常见错误] A、D

[错误解析] 颅底三窝结构各有其特点。颅前窝骨质最薄,但基本呈板块状;颅中窝虽骨板厚于颅前窝,但因多数孔、裂、缝和腔的存在,故为临床颅底骨折好发部位之最;颅后窝骨质最厚,骨折发生不及颅中窝、颅前窝多,但骨折一旦发生,则因出血和渗漏的脑脊液无排出通道,易被忽视而更具危险性。

[临床要点] 根据临床症状的出现,判断颅底骨折的部位,利于诊断。

[正确答案] C

54、穿海绵窦外侧壁的神经,从上向下依次为:

A Ⅲ、Ⅳ、Ⅴ、Ⅵ对脑神经

B Ⅲ、Ⅳ、Ⅵ、Ⅶ对脑神经

C Ⅲ、Ⅳ对脑神经及眼神经和上颌神经

D Ⅲ对脑神经及眼神经和上颌神经

E 眼神经、上颌神经及Ⅳ对脑神经

[考核要点] 穿经海绵窦外侧壁的脑神经及其排列关系

[常见错误] A、B、D、E

[错误解析] A答案中的Ⅴ对脑神经包括眼神经、上颌神经及下颌神经,而其中穿海绵窦外侧壁的只有眼神经和上颌神经,第Ⅵ对脑神经是穿经海绵窦的内侧壁;B答案中第Ⅶ对脑神经根本不穿经海绵窦;D答案中丢失了第Ⅳ对脑神经;E答案中丢失了第Ⅲ对脑神经。

[临床要点] 临床上海绵窦出现病变的时候,可出现海绵窦综合症,表现为穿经海绵窦的神经麻痹与神经痛、结膜充血及水肿等症状。

[正确答案] C

55、先后经海绵窦、眶上裂,支配眼球外肌的是:

A 第Ⅲ、Ⅳ、Ⅴ对脑神经

B 第Ⅲ、Ⅳ、Ⅵ对脑神经

C 第Ⅳ、Ⅴ、Ⅵ对脑神经

D 第Ⅲ、Ⅵ、Ⅴ对脑神经

E 以上都不是

[考核要点] 支配眼球外肌的神经及穿行部位

[常见错误] A、C、D

[错误解析] 第Ⅴ对脑神经包括眼神经、上颌神经及下颌神经,而穿经眶上裂的只有眼神经。另外,支配眼球外肌的神经是第Ⅲ、Ⅳ、Ⅵ对脑神经,从而排除第Ⅴ对脑神经,因此,A、C、D皆不正确。

[临床要点] 支配眼球外肌的这些神经穿经海绵窦和眶上裂,如果穿经眶上裂时受到损伤,或者出现垂体肿瘤及海绵窦本身病变,波及到这些神经时,都会导致一些临床症状的出现,如眼睑下垂、瞳孔开大及眼球突出等。

[正确答案] B

56、垂体肿瘤压迫视交叉中间部交叉的纤维,外侧部不交叉的纤维仍健全时,所产生的症状是:

A 左眼颞侧半偏盲,右眼鼻侧半偏盲

B 双眼视野鼻侧偏盲

C 右眼颞侧半偏盲,左眼鼻侧半偏盲

D 双眼视野颞侧偏盲

E 以上都不是

[考核要点] 垂体肿瘤出现压迫时产生的症状

[常见错误] A、B、C

[错误解析] 视神经起于视网膜的节细胞,由于节细胞纤维在视交叉的中间部只有鼻侧的纤维交叉,颞侧的纤维不交叉,又因眼球屈光装臵对光线的折射作用,鼻侧半视野的物象投射到颞侧半视网膜,故垂体肿瘤压迫交叉的纤维使鼻侧纤维投射受阻,而呈现双眼视野颞侧偏盲,所以A、B、C皆不正确。

[临床要点] 在垂体肿瘤切除术中,要注意避免损伤视神经及视交叉。

[正确答案] D

57、垂体前叶肿大时,可压迫:

A 眼神经

B 眼动脉

C 视交叉

D 动眼神经

E 颈内动脉

[考核要点] 垂体前叶的毗邻。

[常见错误] A、D

[错误解析] A、D都经眶上裂穿行,垂体位于颅中窝中央部的垂体窝内,而眶上裂位于颅中窝的外侧部,故垂体前叶的肿大很难压迫到A和D。

[临床要点] 垂体窝的顶为硬脑膜形成的鞍隔,鞍隔的前上方有视交叉和经视神经管入颅的视神经。垂体前叶的肿瘤可将鞍隔的前部推向上方,压迫视交叉,出现视野缺损。

[正确答案] C

58、下列哪一项不是海绵窦和颅外静脉的交通:

A 眼静脉

B 翼丛

C 颞浅静脉

D 面静脉和鼻腔的静脉

E 基底静脉丛与椎内静脉丛

[考核要点] 海绵窦和颅外相交通的途径

[常见错误] A、B、D、E

[错误解析] 翼丛经过眼静脉和面深静脉与面静脉相交通,并经卵圆孔及破裂孔导血管与海绵窦交通。腹膜后隙可经E与海绵窦相通,故A、B、D、E都是海绵窦与颅外交通的途径。

[临床要点] 海绵窦的前端与眼静脉、翼丛、面静脉和鼻腔的静脉相交通,口、鼻、咽等面部的化脓性感染可借上述通道扩散至海绵窦,引起海绵窦炎与血栓形成。海绵窦向后还与枕骨斜坡上的基底静脉丛相连,后者向下续于椎内静脉丛。椎内静脉丛又与体壁的静脉相通,故腹膜后隙的感染,可经基底静脉丛蔓延至颅

内。

[正确答案] C

59、穿经内耳门的脑神经是:

A 第Ⅵ、Ⅶ对脑神经

B 第Ⅵ、Ⅷ对脑神经

C 第Ⅷ、Ⅸ对脑神经

D 第Ⅸ、Ⅹ对脑神经

E 第Ⅶ、Ⅷ对脑神经

[考核要点] 穿经内耳门的脑神经。

[常见错误] A、B、C、D

[错误解析] A、B中的第Ⅵ对脑神经是穿经眶上裂。C中的第Ⅸ对和D中的第Ⅹ对脑神经都是穿经颈静脉孔。

[临床要点] 穿经内耳门的第Ⅶ对脑神经是面神经,它从乳突前面的茎乳孔出颅,所以在乳突根治术时,注意不要损伤面神经,否则会引起面瘫,临床上表现为额纹消失、不能皱眉和闭眼,鼻唇沟平坦和角膜反射消失等症状。

[正确答案] E

60、颈内动脉瘤发生在海绵窦段时,最先压迫:

A 动眼神经

B 滑车神经

C 眼神经

D 上颌神经

E 展神经

[考核要点] 颈内动脉的毗邻

[常见错误] A、B、C、D

[错误解析] A、B、C、D是自上而下排列于海绵窦的外侧壁内,颈内动脉和E是位于海绵窦的内侧壁,从毗邻关系看,颈内动脉瘤应首先压迫E。

[临床要点] 由于颈内动脉瘤最先压迫展神经,展神经很细,它是支配眼外直肌的,受到压迫,眼外直肌瘫痪,临床上表现为内斜视。

[正确答案] E

61、颅前窝骨板的薄弱点在:

A 筛骨迷路

B 翼突的内板

C 翼突的外板

D 额骨眶部和筛板

E 以上都不是

[考核要点] 颅前窝骨折的易发部位

[常见错误] A

[错误解析] 筛骨在冠状切面上呈“巾”字形,其两侧部称筛骨迷路,内含蜂窝状小体,又称筛窦,一般不易骨折。中间的水平板称筛板,是颅前窝骨折的好发部位。

[临床要点] 额骨眶部和筛板是颅前窝的两个薄弱点所在。当颅前窝骨折涉及到筛板时,常伴有脑膜和鼻腔顶部粘膜撕裂,引起鼻部出血和脑脊液外漏,并伤及嗅神经导致嗅觉丧失;骨折线经过额骨眶板时,可见结膜下出血的典型症状,称其为“熊猫眼征”。

[正确答案] D

62、颅中窝内有:

A 筛孔通过

B 卵圆孔通过

C 内耳门

D 颈静脉孔通过

E 以上都不是

[考核要点] 颅底孔、裂所在的位臵

[常见错误] A、C、D

[错误解析] A是位于颅前窝内,C和D都是位于颅后窝内,它们都不是颅中窝的结构。

[临床要点] 颅底的骨折都容易损伤和压迫经过这些孔、裂穿行的结构,导致临床症状的出现,医生往往根据这些临床症状推断颅底骨折的部位。

[正确答案] B

(二) 多项选择题

1、关于眶上切迹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位于眶上缘的中点处

B 有时可单侧成孔

C 有时可双侧成孔

D 眶上血管和神经均在此通过

E 用力按压时,可致明显疼痛

[考核要点] 眶上切迹的位臵及穿行结构

[常见错误] 多选A或漏选B和C

[错误解析] 眶上切迹位于眶上缘中、内1/3交界处,而不是中点,A不正确;据统计,两侧均呈切迹者占59.2%,两侧成孔者占36.1%,一侧成孔而另一侧为切迹者占4.7%。有时受题干中切迹的迷惑,而忽略了成孔的情况,易漏选B和C。

[临床要点] 眶上血管和神经在眶上缘中、内1/3交界的眶上切迹通过,临床上在对额部和眶部手术时,常常需要在这个部位对眶上神经进行阻滞麻醉。

[正确答案] B、C、D、E

2、关于颏孔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此孔常呈卵圆形,开口多向后上方

B 常位于第1前磨牙根下方

C 位于下颌体上、下缘连线的中点

D 距正中线约2.5cm处

E 有颏血管和神经通过

[考核要点] 颏孔的位臵及穿行结构

[常见错误] 易全选

[错误解析] 颏孔通常位于下颌第2前磨牙根下方,而不是第1前磨牙根,如果掌握不牢,很容易把B答案选上。

[临床要点] 颏神经经颏孔穿过,准确掌握颏孔的位臵,临床上对下颌部位的手术,往往要对颏神经进行阻滞麻醉。而且在麻醉时,由于颏孔的开口多向后上方,所以进针的方向应该是向前下方。

[正确答案] A、C、D、E

3、枕骨大孔通过:

A 舌下神经

B 椎动脉

C 副神经颅根

D 副神经脊髓根

E 脑桥

[考核要点] 枕骨大孔内通过的结构

[常见错误] 易漏选D或多选C

[错误解析] 延髓经过枕骨大孔与脊髓相连,并有左、右椎动脉和副神经的脊髓根通过。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很容易忽略答案D,即使想到了D,也要注意不要被C迷惑。

[临床要点] 当颅内发生占位性病变引起颅内压增高时,逐渐发展推挤位于小脑半球下面内侧部的小脑扁桃体,后者因受挤压嵌入枕骨大孔,则形成枕骨大孔疝。枕骨大孔疝不仅可使脑神经和脑组织受挤压,压迫延髓的呼吸和心血管运动中枢,还可挤压或损伤其邻近的血管、阻碍脑脊液通路,从而引起脑血液、脑脊液的循环障碍,使颅内压更加增高,进一步挤压脑组织,危及患者的生命。

[正确答案] B、D

4、组成腮腺床的结构有:

A 面后静脉

B 舌咽神经

C 迷走神经和副神经

D 颈外动脉

E 舌下神经

[考核要点] 腮腺深面构成腮腺床的结构

[常见错误] 易多选D

[错误解析] 组成腮腺床的结构主要有颈内动、静脉,舌咽、迷走、副及舌下神经。这里不要误把颈外动脉当成颈内动脉选上。

[临床要点] 临床上腮腺肿胀或肿瘤手术时不要损伤其深方腮腺床的这些结构,以免出现神经及循环障碍。

[正确答案] B、C、E

5、关于表情肌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属于皮肌

B 部分起于骨止于皮肤

C 颞肌、咬肌及翼内、外肌均列入表情肌

D 受面神经支配

E 收缩时产生各种表情

[考核要点] 表情肌的起止及特点

[常见错误] 易漏选B或多选C

[错误解析] 肌肉大部分都起于骨,止于骨,只有表情肌特殊,它是止于皮肤的,B的说法是正确的;C中所提到的都是咀嚼肌,而不是表情肌。

[临床要点] 表情肌主要围绕在睑裂、口裂、鼻和耳的周围,有缩小或开大孔裂的作用,收缩时可牵动皮肤,使面部呈现各种表情。表情肌由面神经分支支配,如面神经受到损伤,上述各种功能都会出现障碍。

[正确答案] A、B、D、E

6、一侧面神经损害可出现:

A 笑时口角偏向健侧

B 健侧额纹消失

C 伤侧角膜反射消失

D 健侧不能闭眼

E 伤侧味觉完全丧失

[考核要点] 面神经损伤导致临床症状

[常见错误] 易多选B、D、E

[错误解析] 一侧面神经损害,对于B、D选项,应该是患侧,而不应该是健侧。面神经的重要分支鼓索,加入舌神经,其中的特殊内脏感觉纤维随舌神经分布于舌前2/3粘膜的味蕾,感受味觉,所以损伤时是舌前2/3味觉消失,而不是E答案中的完全丧失。

[临床要点] 一侧面神经损伤,临床上比较多见,引起伤侧面肌瘫痪,有的虽经理疗、针刺但经久不愈。面神经干由机械性损伤所致的面瘫,更难有满意的疗效。除了上述症状外,还可表现为伤侧额纹消失、不能皱眉和闭眼、鼻唇沟平坦、口角偏向健侧和角膜反射消失等,同时还有舌前2/3味觉丧失、泪腺和唾液腺分泌障碍及听觉过敏等症状。面神经在面神经管内损伤或在管外损伤时,所出现的症状不同。如在面神经管外损伤时,只出现面肌瘫痪的一系列症状;若在管内损伤时,除面肌瘫痪外,还可伴有味觉或唾液腺分泌障碍和听觉过敏等症状。

[正确答案] A、C

7、有关腮腺的内容,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化脓性感染时多呈小叶性脓肿

B 腮腺鞘由颈部浅筋膜向上延续形成

C 腮腺鞘的深层特别致密完整

D 腮腺炎时常有剧痛是因为腮腺鞘的伸展性小

E 面神经分支是横行穿经腮腺最浅的结构

[考核要点] 腮腺的特点

[常见错误] 易全选

[错误解析] 腮腺鞘是由颈部深筋膜浅层向上延续而成,它和B答案中的颈部浅筋膜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C也不正确,腮腺鞘不是深层致密,而是浅层致密,相反,深层是薄弱而不完整的。

[临床要点] 腮腺鞘浅层致密,深层薄弱。由于鞘与腺体结合紧密并发出小隔分隔腮腺,故当腺体化脓时可使腮腺小叶称为孤立散在的小脓灶。所以在诊断时,不能单纯靠波动感作为化脓的指征。腮腺脓肿切开引流时,应使用尖血管钳穿破脓腔,以免损伤面神经和形成腮腺瘘。又由于腮腺紧邻外耳道,所以腮腺脓肿常可蔓延至外耳道和中耳。外耳道感染亦可扩散至腮腺。腮腺肿胀可压迫耳垂使其移向外上方,此为腮腺肿胀特有的体征。

[正确答案] A、D、E

8、分布于面部皮肤和口腔粘膜的主要神经是:

A 面神经颞支

B 颏神经

C 面神经颧支

D 眶上神经和眶下神经

E 面神经颊支

[考核要点] 面部的感觉神经分布

[常见错误] 多选A、C、E

[错误解析] A、C、E选项都是面神经发出的分支,而面神经是支配面肌的,属于运动神经。分布于面部皮肤和口腔粘膜的神经应该是感觉神经,它们是来自于三叉神经的分支发出来的眶上、眶下神经和颏神经。

[临床要点] 对于颜面部和腮腺的手术,既不要损伤运动神经,以免出现面瘫,也不要损伤到感觉神经,避免出现感觉障碍。

[正确答案] B、D

9、右侧面神经损害:

A 左侧眼睑下垂

B 右侧眼闭合无力

C 左侧瞳孔直接对光反射消失

D 右侧眼睑下垂及眼闭合无力

E 左侧间接对光反射消失

[考核要点] 面神经损伤出现的症状

[常见错误] 易全选

[错误解析] 眼睑下垂主要是同侧上睑提肌瘫痪无力引起的。而上睑提肌瘫痪无力又是由同侧动眼神经损伤导致的,而和面神经损伤没有关系。故选项A、D都错;如面神经受损,由于其支配眼轮匝肌的收缩作用,则同侧眼睑闭合无力。视神经损害光感不能传入,致同侧瞳孔直接对光反射消失,对侧瞳孔间接对光反射消失。故C错,B、E正确。

[临床要点] 腮腺切除术时,避免面神经损伤是首要问题。由于面神经分支在腮腺内成丛,所以当腮腺切除时,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保留面神经。一是先寻面神经主干;一是沿其终支向近端分离,寻其主干。面神经主干,适位于乳突与外耳道之间的切迹内,此段虽被腮腺所掩盖,但尚未进入腮腺实质内,故由此段分离而保护面神经分支比较完全彻底。

[正确答案] B、E

10、咬肌间隙位于:

A 咬肌及腮腺的深面

B 翼内肌的深面

C 颊肌的外侧面

D 下颌支外板的外侧面

E 下颌支上部与颊肌之间

[考核要点] 咬肌间隙的具体位臵

[常见错误] 多选E

[错误解析] 咬肌间隙是面部的重要间隙,位于咬肌深部与下颌支上部之间。其上界是颧弓下缘;下界是下颌骨下缘;前界是咬肌前缘与颊肌;后界是下颌支后缘与腮腺组织;内界是下颌支外板;外界是咬肌及腮腺的深面。由以上可以得出,

A、D是正确选项。如对以上掌握不准确,很容易多选E。

[临床要点] 下颌体上缘为牙槽缘,第三磨牙的牙槽向后紧邻咬肌间隙的前方,许多牙源性感染如第三磨牙冠周炎、牙槽脓肿和下颌骨骨髓炎等均有可能扩散至咬肌间隙而引起继发感染。

[正确答案] A、D

11、关于颈外动脉,下列叙述哪些正确?

A 在面部与颈外静脉伴行

B 在腮腺内与颞浅静脉伴行

C 在腮腺内与下颌后静脉伴行

D 参与“腮腺床”的组成

E 在腮腺内与面神经伴行

[考核要点] 颈外动脉的伴行与毗邻

[常见错误] 易多选A、D、E

[错误解析] 颈外动脉平甲状软骨上缘处由颈总动脉发出,向上穿经腮腺,而颈外静脉是位于浅筋膜内,沿胸锁乳突肌表面垂直向上,对于此部分掌握不扎实者,很容易误选A;D选项中的“腮腺床”是位于腮腺的深面,而颈外动脉是穿经腮腺,故D也不正确;面神经是横行穿经腮腺的结构,颈外动脉是纵行穿经腮腺的结构,E也是错误的。

[临床要点] 临床上腮腺肿胀或切除肿瘤手术时,注意保护上述血管和神经结构。

[正确答案] B、C

12、关于面部软组织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皮肤薄而柔软、富有弹性,但伸展性小

B 汗腺、皮脂腺丰富

C 浅筋膜内含颊脂体

D 浅筋膜内有神经、血管和腮腺管穿行

E 血液供应丰富,创伤出血多,创口愈合快

[考核要点] 面部软组织的特点

[常见错误] 易全选或漏选C

[错误解析] 面部皮肤薄而柔软、富有弹性,而且伸展性良好,故A是错误的;对于C选项中的“颊脂体”是颊部脂肪形成的团块,位于颊区的浅筋膜内,不要漏选。

[临床要点] 面部皮肤含有较多的皮脂腺、汗腺和毛囊,是皮脂腺囊肿和疖肿的好发部位。面部的静脉借多条途径与海绵窦相交通,因此面部感染有向颅内扩散的可能。

[正确答案] B、C、D、E

13、在面部可摸到搏动的动脉有:

A 在耳屏前方可触及颞浅动脉

B 在下颌颈处可触及上颌动脉

C 在下颌骨下缘与咬肌前缘交角处触及面动脉

D 在颧弓中点上方可触及脑膜中动脉

E 在耳屏前方可触及颈外动脉

[考核要点] 面部的动脉

[常见错误] 易多选B、D、E

[错误解析] 颈外动脉在颈部走行在胸锁乳突肌的深方,上行至面部穿经腮腺的深面,不能触及其搏动,E不可选;而上颌动脉和脑膜中动脉都是属于面侧深区的结构,也不能触及其搏动,B、D也是错误的。

[临床要点] 颞浅动脉和面动脉在临床上除了可进行脉搏的监测外,在紧急的情况下,还可对其进行压迫,达到暂时止血的目的。

[正确答案] A、C

14、面动脉:

A 平甲状软骨上缘起自颈内动脉

B 在面部行于面静脉前方

C 在颈动脉三角起自颈外动脉

D 面神经下颌缘支越过其浅面

E 末端改称为内眦动脉

[考核要点] 面动脉的起止和走行

[常见错误] 易全选或漏选D

[错误解析] 面动脉由颈外动脉发出,A的说法不正确;面动脉的浅面有部分面肌覆盖,并有面神经的下颌缘支和颈支越过,D选项正确。

[临床要点] 在临床上可进行脉搏监测和进行压迫止血。

[正确答案] B、C、D、E

15、咬肌间隙与翼下颌间隙:

A 仅以下颌支相隔

B 咬肌间隙是位于咬肌与下颌支下部之间的狭隙

C 翼下颌间隙位于翼外肌与下颌支之间

D 经下颌切迹相通

E 常易受牙源性感染累及

[考核要点] 咬肌间隙与翼下颌间隙的相关内容

[常见错误] 易多选B和C

[错误解析] 多选B和C选项都是答题者记忆不准确造成的,B中的咬肌间隙应该是位于咬肌与下颌支上部之间,C中的翼下颌间隙位于翼内肌与下颌支之间,都是一字之差。

[临床要点] 面侧区的这两个间隙都是位于颅底与上、下颌骨之间,彼此相交通。间隙内充满疏松结缔组织,感染可沿间隙相互扩散。

[正确答案] A、D、E

16、关于眶下孔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眶下血管穿经此孔

B 位于眶下缘中点下方约1.5cm处

C 眶下神经穿出此孔后分支分布于下睑、鼻翼、上唇的皮肤和粘膜

D 临床上做上颌部手术,常在此孔进行麻醉

E 此孔与眶上切迹、颏孔常在一条直线上

[考核要点] 眶下孔的位臵及穿行

[常见错误] 易都选或漏选E

[错误解析] 眶下孔位于眶下缘中点下方约1.0cm的位臵,B是错误的;眶上切迹、眶下孔及颏孔距离正中线都是2.5cm,所以它们都在一条直线上,E是正确的。

[临床要点] 准确掌握眶下孔的位臵,临床上进行上颌部等手术,常常在此孔对眶下神经进行阻滞麻醉。

[正确答案] A、C、D、E

17、关于颅底骨折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蝶骨体骨折可引起颅内动静脉瘘

B 伤及脑膜和蝶窦粘膜可造成鼻出血或脑脊液外漏

C 颅底骨折因部位深且软组织多,故临床上无开放性骨折

D 颞骨椎体部骨折可发生面神经麻痹和失听

E 鼓室盖骨折可有血液或脑脊液流入中耳经咽鼓管流入口内,若鼓膜同时被撕

裂,血或脑脊液可自外耳道流出

[考核要点] 颅底骨折的临床症状

[常见错误] 易全选

[错误解析] 颅底骨折虽部位深且软组织多,但临床上也可出现开放性骨折,而且骨折多向面部开放。故C不正确。

[临床要点] 颅骨骨折在颅脑损伤中比较常见,其中颅盖骨折虽居多数,但颅底骨折也不少见。颅底结构复杂,有许多孔、裂、管和沟,其中都有重要的血管和神经通过,颅底骨折线方向多种多样,大多数骨折线都经过这些孔、裂、管和沟等薄弱处,故颅底骨折时常伴有神经和血管的损伤,尤其是神经的损伤比较多见,又由于颅底与硬脑膜愈着紧密,所以颅底骨折时,还可伴有硬脑膜撕裂伤。

[正确答案] A、B、D、E

18、关于帽状腱膜,下列叙述哪些正确?

A 是颅顶软组织的第二层

B 是颅顶软组织的第三层

C 是枕额肌中间腱膜

D 该层致密,内有导血管

E 与颞筋膜相续

[考核要点] 帽状腱膜的结构特点

[常见错误] 易多选D

[错误解析] 帽状腱膜虽组织致密,但其内没有导血管,导血管是位于第四层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层,故D不该选。

[临床要点] 帽状腱膜是枕额肌中间腱膜,故临床外科如遇到头皮裂伤,伴有帽状腱膜横向断裂时,因枕额肌的收缩,创口裂开就比较大,缝合头皮时,须将帽状腱膜仔细缝合,以减少皮肤张力,这样有利于创口的愈合。

[正确答案] B、C、E

19、关于颅中窝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由蝶骨、颞骨组成

B 骨板厚,颅底外伤此处不易骨折

C 有圆孔、棘孔和颈静脉孔

D 脑膜中动脉在此窝内分前、后两支

E 中部隆起,两侧凹陷

[考核要点] 颅中窝的结构特点

[常见错误] 多选B和C

[错误解析] 颅中窝虽骨板厚,但因多数孔、裂、缝和腔的存在,故为临床颅底骨折好发部位之最,B不正确;C选项中的颈静脉孔是颅后窝内的结构,故C也不正确。

[临床要点] 颅中窝骨折大多横行,主要包括蝶鞍、鞍旁及颞鳞下部骨折,根据颅中窝的毗邻关系,有可能出现与第2、3、4、5、6对脑神经损伤有关的症状,此外还可出现口、鼻出血及脑脊液漏。

[正确答案] A、D、E

20、关于腱膜下间隙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头皮撕脱沿此层分离

B 导血管不与板障静脉相连

C 被称为颅顶“危险区”

D 腱膜下间隙血肿与颅骨鼓膜下血肿难以鉴别,因二者均可弥散到整个颅顶并有搏动感

E 此隙前至眶上缘,后达上项线

[考核要点] 腱膜下间隙的结构特点

[常见错误] 多选B和D

[错误解析] 腱膜下间隙的静脉,经导静脉与颅骨的板障静脉和颅内的硬脑膜静脉窦相通,故B错误;腱膜下间隙比较广泛,出血易广泛蔓延,形成较大的血肿。由于颅骨外膜与颅缝紧密愈着,故骨膜下血肿常常局限于一块颅骨的范围之内。D的说法也是错误的。

[临床要点] 对于腱膜下间隙,头皮撕脱伤多沿此层分离;出血广泛蔓延,血肿较大;此间隙的静脉,经导静脉与颅骨的板障静脉及颅内的硬脑膜静脉窦相通,若发生感染,可经上述途径继发颅骨骨髓炎或向颅内扩散,因此腱膜下间隙又被认为是颅顶部的“危险区”。

[正确答案] A、C、E

21、关于海绵窦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位于蝶鞍的两侧,前达眶上裂内侧部,后至颞骨岩部的尖端

B 因在垂体前、后有海绵间窦相交通,故一侧感染可蔓延至对侧

C 窦内有颈内动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展神经通过

D 前端与眼静脉相通,此外与翼丛、面静脉、鼻腔等静脉亦相通,故面部感染可导致海绵窦炎和血栓

E 后端分别有岩上窦和岩下窦,前者注入颈内静脉,后者注入横窦或乙状窦

[考核要点] 海绵窦的结构和特点

[常见错误] 易全选

[错误解析] 海绵窦的后端分别有岩上窦和岩下窦,但前者注入的应该是横窦或乙状窦,后者注入的是颈内静脉,E选项正好是把两者弄混淆了,答题者要予以注意。

[临床要点] 海绵窦为一对重要的硬脑膜静脉窦,由硬脑膜两层间的腔隙构成,窦中血流缓慢,感染时易形成栓塞。两侧海绵窦经鞍隔前、后的海绵间窦相交通,故一侧海绵窦的感染可蔓延到对侧。海绵窦的内、外两侧,前、后两端都穿经许多重要的神经和血管。海绵窦发生病变,表现为上述的神经麻痹与神经痛、结膜充血与水肿等。或者是面部出现感染,可借上述血管扩散至海绵窦,引起海绵窦炎与血栓形成。

[正确答案] A、B、C、D

22、关于额区浅筋膜内的血管、神经,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滑车上血管、神经位于内侧,属前组

B 眶上血管、神经位于外侧,属前组

C 动脉是面动脉的分支

D 神经是面神经的分支

E 静脉是颈外静脉的属支

[考核要点] 额区浅筋膜内的血管、神经的起源和分布

[常见错误] 易全选

[错误解析] 上述两动脉都是眼动脉的终支,而眼动脉起自颈内动脉,C选项中的面动脉是起自颈外动脉的,故C是错误的;上述静脉的末端都汇合成内眦静脉,内眦静脉回流到面静脉,面静脉又回流到颈内静脉,所以,E也错误;额区的神

经是来自三叉神经第一支眼神经的分支,而不是D中的面神经。

[临床要点] 临床眼部周围的手术,对于上述两组血管和神经都要注意保护。

[正确答案] A、B

23、关于垂体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垂体位于垂体窝内,借漏斗经鞍隔与第三脑室底的灰结节相连接

B 垂体肿瘤可突入第三脑室引起颅内压增高

C 垂体前部肿大可压迫嗅神经,出现嗅觉障碍

D 垂体由一个小的前叶和一个大的后叶构成

E 垂体窝的两侧为海绵窦,窦内有颈内动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以及三叉神经的眼神经与上颌神经

[考核要点] 垂体的结构及毗邻

[常见错误] 多选C和D

[错误解析] 垂体除了前叶和后叶,还有漏斗共三部分构成,故D不正确;垂体前部肿大可压迫视交叉和视神经,出现视力障碍,而不是嗅神经,不要多选C。

[临床要点] 垂体位于颅中窝蝶鞍的垂体窝内,周围邻接不少重要结构。垂体肿瘤,在颅内肿瘤中约占1/3,而且不少需要手术治疗。所以在临床的诊断、治疗上,垂体毗邻的解剖知识,有重要意义。如垂体发生肿瘤,在X线片上,可见蝶鞍扩大与变形,如垂体前部肿大,可将鞍隔的前部推向上方,压迫视交叉,而出现双颞侧视野偏盲。蝶窦位于垂体窝的前下方,如果垂体肿瘤向下扩大,则使垂体窝加深,以至侵及蝶窦。如垂体肿瘤向两侧扩大,则压迫海绵窦内的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等,从而出现眼球运动障碍以及上睑下垂、瞳孔变大、眼球突出等体征。

[正确答案] A、B、E

24、颅顶软组织的结构特点是:

A 皮肤、皮下与帽状腱膜彼此愈着,称头皮

B 血管、神经穿行于浅筋膜内

C 腱膜组织疏松

D 腱膜下隙内有导静脉通颅内

E 颅骨外膜与骨缝愈着紧密

[考核要点] 颅顶软组织的结构特点

[常见错误] 多选C或漏选D

[错误解析] 腱膜组织结构致密,C选项错误;腱膜下隙内有导静脉与颅骨的板障静脉及颅内的硬脑膜静脉窦相通,D是正确的,不要漏选。

[临床要点] 颅顶软组织的血管、神经皆由四周向颅顶走行,因而颅顶手术切开时,应与血管、神经平行切开。如需做皮瓣时,蒂部应位于下方。颅顶皮肤的神经分布,来源不同,而且相互之间有重叠,因此应同时进行相邻的神经干阻滞麻醉,才能有良好的效果。

[正确答案] A、B、D、E

25、关于面静脉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与面动脉伴行

B 完全位于“危险三角”内

C 借眼静脉与海绵窦相通

D 借翼丛与海绵窦相通

E 血液不易逆流

[考核要点] 面静脉的特点

[常见错误] 多选B、E

[错误解析] 面静脉起自内眦静脉,至下颌角下方,与下颌后静脉的前支汇合,注入颈内静脉。所以面静脉并不是完全位于“危险三角”内,只不过是在“危险三角”内无瓣膜,血液易发生逆流,故B、E都是错误的。

[临床要点] 面静脉可经眼静脉与海绵窦相交通,也可通过面深静脉和翼静脉丛与海绵窦交通。又由于“危险三角”内面静脉无瓣膜,血液易发生逆流,所以面部发生化脓性感染,易循上述途径逆行至海绵窦,导致颅内感染。

[正确答案] A、C、D

26、头皮由下列什么构成:

A 皮肤

B 浅筋膜

C 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

D 帽状腱膜及枕额肌

E 颅骨外膜

[考核要点] 头皮的构成

[常见错误] 易全选或漏选B、D

[错误解析] 全选是把整个颅顶软组织都认为是头皮,漏选B、D是只把皮肤当成头皮,而头皮指的是颅顶浅方的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及枕额肌三层。

[临床要点] 临床上的头皮撕脱伤是在头皮下的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层将整个头皮撕脱。

[正确答案] A、B、D

27、关于颅顶骨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颅顶各骨均属扁骨,包括额骨、枕骨、顶骨、蝶骨和颞骨

B 颅顶各骨之间以骨缝相结合,发生颅内压增高时,小儿骨缝可稍分离

C 颅顶骨最薄弱处是颞区,仅有2mm厚,临床上常经此区行颞肌下颅内手术入路

D 颅顶骨骨折时,因首先和直接受力的是外板,故外板损伤程度常较内板严重 E 板障静脉通常可归纳为额板障静脉和枕板障静脉两种

[考核要点] 颅顶骨的特点

[常见错误] 易全选

[错误解析] 颅顶骨可分为外板、板障和内板,而外板较厚,内板较薄。故外伤时,外板可保持完整,内板却发生骨折,所以D选项是错误的。板障静脉除了E所指外,还有颞前板障静脉和颞后板障静脉共四组。E也错误。

[临床要点] 颅顶骨呈圆顶状,并有一定的弹性。受外力打击时常集中于一点,成人骨折线多以受力点为中心向四周放射,而小儿颅顶骨弹性较大,故外伤后常发生凹陷性骨折。颅顶骨本身可分为外板、板障和内板三层,外板较厚,对张力的耐受性较大,而弧度较内板为小。内板较薄,质地也较脆弱,又称玻璃样板。因此,外伤时外板可保持完整,而内板却发身骨折,同时,骨折片可刺伤局部的血管、脑膜和脑组织。另外,板障内有板障管,板障管在X线片上呈裂纹状,有时可被误认为骨折线,应注意鉴别。

[正确答案] A、B、C

28、穿经棘孔的结构有:

A 耳颞神经

B 下颌神经发出的硬脑膜支

C 脑膜中动脉

D 翼腭神经

E 展神经

[考核要点] 穿经棘孔的结构

[常见错误] 漏选B

[错误解析] C穿经棘孔都为大家所熟知,而B穿经棘孔课本没有提及,容易被答题者漏选。

[临床要点] 颅底的颅中窝发生骨折,容易损伤穿经棘孔的这些结构。

[正确答案] B、C

29、关于额顶枕区皮肤的结构特点,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厚而致密

B 血管丰富

C 汗腺、皮脂腺多

D 容易和皮下组织分离

E 是一个良好的供皮区

[考核要点] 额顶区皮肤的特点

[常见错误] 易全选

[错误解析] 额顶枕区浅部三层皮肤、皮下组织及帽状腱膜紧密结合,不易分离,故D是错误的,不要多选。

[临床要点] 由于此区含有大量的汗腺和皮脂腺,所以是临床上皮脂腺囊肿和疖肿的好发部位。又由于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故也是临床上一个良好的供皮区,可在此处多次切取表皮片覆盖创面,而不影响头发的生长。

[正确答案] A、B、C、E

30、颞区软组织层次有:

A 皮肤、浅筋膜

B 帽状腱膜

C 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

D 枕额肌

E 颅骨外膜

[考核要点] 颞区的构成

[常见错误] 易全选

[错误解析] B、D应是同一层次,和C共同构成额顶枕区软组织层次,颞区的软组织层次由浅入深应该是皮肤、浅筋膜、颞筋膜、颞肌及颅骨外膜,注意区分。

[临床要点] 开颅手术常选作颞区入路,因切除部分颞骨鳞部以后,颞肌和颞筋膜足以保护其深方的脑膜和脑组织。

[正确答案] A、E

(三) 简答题

1、 翼点的位臵及构成。

[考核要点] 要求准确的记忆

[错误解析] 对于构成翼点的几块骨容易混淆,必需准确记忆。

[临床要点] 见单项选择第3题。

[正确答案] 翼点位于颧弓中点上方大约二横指的位臵。是由额骨、顶骨、颞骨、蝶骨在此相接。

2、 翼丛

[考核要点] 这是一道概念题,要求概念准确

[错误解析] 很多的答题者概念答不完全,答出了构成漏掉了分布,而且忽略其交通的途径。

[临床要点] 翼丛通过眼下静脉和面深静脉与面静脉相通,并经卵圆孔及破裂孔导血管与海绵窦相通,故口、鼻、咽等部的感染,可沿上述途径蔓延至颅内。

[正确答案] 翼丛是位于颞下窝内,翼内、外肌与颞肌之间的静脉丛。翼丛收纳与上颌动脉分支伴行的静脉,最后汇合成上颌静脉,回流到下颌后静脉。翼丛与上颌动脉在颞下窝的浅部;翼内、外肌的肌腹,下颌神经及其分支则在该肌的深部。

3、 面神经的颅外部可分几段?各段的特点如何?

[考核要点] 面神经出颅后的走行、分布及特点

[错误解析] 错答者都是对其分段掌握不准切,或者特点答不全。

[临床要点] 腮腺手术在腮腺内段分离时,最重要的而且难于操作的就是避免损伤面神经,在腮腺外段,对于面神经的五个分支的保护也很重要。

[正确答案] 面神经在颅外的行程中,因穿经腮腺而分为三段:

第一段为面神经干从茎乳孔穿出至进入腮腺以前的一段,适位于乳突与外耳道之间的切迹内。此段尚未进入腮腺实质内,故显露面神经主干可在此段进行。

第二段为腮腺内段,面神经干于腮腺后内侧面进入腮腺。在腮腺内,面神经干位于下颌后静脉和颈外动脉的浅面,分为上、下两干,自干再发出9~12条分支,彼此交织成丛,最后形成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5组分支。正常情况下,面神经外膜与腮腺组织容易分离,但病变时常紧密相连,术中分离较为困难。腮腺切除术时应注意保护面神经,以免引起面瘫。

第三段为面神经穿出腮腺以后的部分。面神经的5组分支,分别由腮腺浅部

4、 腮腺鞘

[考核要点] 这是一道概念题,力求准确

[错误解析] 颈部哪一层筋膜延伸为腮腺鞘是答题者往往出现错误之处。

[临床要点] 腮腺鞘与腮腺结合紧密,并发出间隔形成小叶,腮腺化脓进行治疗时,应注意引流每一个脓腔。腮腺鞘的浅层致密,深层薄弱不完整,故腮腺化脓时,脓肿易穿过深层形成咽旁脓肿。

[正确答案] 颈深筋膜浅层直接向上延续,在腮腺后缘处分为浅、深两层,包绕腮腺形成腮腺鞘。

5、 翼颌间隙

[考核要点] 这属于一道概念题,要求准确,加强综合记忆。

[错误解析] 易错在只答出了位臵,漏答其内容及临床意义。致概念不全。

[临床要点]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一般将麻醉药注射于此间隙内。临床出现牙源性感染也常累及此间隙。

[正确答案] 翼颌间隙位于下颌支与翼内肌之间。与咬肌间隙仅隔下颌支,两间隙经下颌切迹相通。此间隙前邻咬肌,后为腮腺,内有舌神经、下牙槽神经和下牙槽动、静脉通过。

6、 根据额顶枕区皮肤和浅筋膜的特点,说明其临床意义。

[考核要点] 皮肤和浅筋膜的特点以及和临床的联系

[错误解析] 答题者往往答的不完全,特点答出来了,但和临床联系的不是很紧密。

[临床要点] 此区皮肤是皮脂腺囊肿和疖肿的好发部位。皮肤和浅筋膜内血管丰

富,外伤出血较多,常需压迫或缝合止血。

[正确答案] 皮肤:厚而致密,含有大量的毛囊、汗腺和皮脂腺,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为疖肿和皮脂腺囊肿的好发部位,同时也是一个良好的供皮区。临床上可在此处多次切取表皮片覆盖创面,而不影响头发的生长。外伤易致出血,但创口愈合较快。

浅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致密结缔组织形成许多纵向的纤维隔,使皮肤和帽状腱膜紧密相连,将脂肪分隔成无数小格,内有血管和神经穿行。此层感染时,炎症渗出物不易扩散,早期即可压迫神经末梢引起剧痛。小格内的血管壁多被周围结缔组织紧密固定,创伤后血管断端不易回缩闭合,故出血较多,常需压迫或缝合止血。

头皮的血管和神经位于此层内,且多相伴呈辐辏状的走行,按其位臵和分布可分为前、后两组。前组为滑车上动、静脉和滑车上神经以及眶上动、静脉和眶上神经。分布于额顶枕区软组织;后组有枕动、静脉和枕大神经等,分布于枕区。 颅顶血管和神经的行径与分布特点具有重要临床意义,首先,由于颅顶的神经分布互相重叠,故在局部麻醉时,如仅阻滞一支神经,常得不到满意效果,而需扩大神经阻滞的范围;其次,由于血管和神经从颅周围向颅顶走行,在行头皮单纯切开术时,应采取放射状切口,以免损伤血管和神经。

7、 何为腱膜下间隙?为什么此间隙被称为颅顶部的“危险区”?

[考核要点] 概念,以及此概念和临床相关的知识

[错误解析] 概念不清楚。

[临床要点] 此间隙范围广阔,移动性大,开颅时可经此间隙将皮瓣游离后翻起,头皮撕脱伤也多沿此层分离。腱膜下间隙出血,易广泛蔓延,形成较大的血肿,淤斑可出现于鼻根及上眼睑皮下。在此隙内臵入头皮扩张器,依靠其深面坚硬的颅骨作衬垫,扩张其浅面的有发头皮来修复秃发区,是当今治疗秃发的有效方法之一。

[正确答案] 又称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是位于帽状腱膜和骨膜之间的薄层疏松结缔组织,头皮借此层与颅骨外膜疏松结合。

此间隙内有导静脉穿过,若发生感染,可经颅骨的板障静脉与颅内的硬脑膜静脉窦相通,继发颅骨骨髓炎或颅腔感染,故临床上称此层为颅顶部的“危险区”。

8、覆盖额顶枕区的软组织分哪几层?何为“头皮”?

[考核要点] 额顶枕区的分层及头皮的构成

[错误解析] 答题者往往容易混淆额顶枕区和颞区的分层,以及头皮具体由几层构成也易发生错误。

[临床要点] 头皮这三层结合的非常紧密,借着腱膜下间隙和颅骨外膜疏松连接,头皮撕脱伤就是在腱膜下间隙将头皮全层撕脱。

[正确答案] 额顶枕区软组织由浅入深分为5层,依次为:皮肤、浅筋膜(皮下组织)、帽状腱膜与枕额肌、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和颅骨外膜。

以上5层中,浅部3层结合紧密不易分离,人们常将此3层合称为“头皮”。

9、何为海绵窦?海绵窦内穿经哪些重要结构?

[考核要点] 海绵窦的概念及其中穿经结构

[错误解析] 概念答不完全。穿经结构中几对脑神经往往混淆。

[临床要点] 海绵窦位于垂体窝的两侧,垂体肿瘤时,向两侧扩展可压迫海绵窦,发生海绵窦淤血及脑神经受损的症状。

[正确答案] 海绵窦为一对重要的硬脑膜静脉窦,位于蝶鞍和垂体的两侧,前达

眶上裂内侧部,后至颞骨岩部的尖端。窦内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梁,将窦腔分隔成许多相互交通的小腔隙,窦中血流缓慢,感染时易形成栓塞。

10、何为小脑幕切迹和小脑幕切迹疝?小脑幕切迹疝主要损伤哪些结构?

[考核要点] 除了要准确掌握概念之外,还要注意和临床的结合。

[错误解析] 对于这两个概念记忆不准确,尤其是掌握第二个概念必须要先弄清楚第一个概念。临床症状的出现又和解剖关系上易损伤哪些结构密切相关,考答题者综合记忆能力。

[临床要点] 小脑幕切迹疝时,出现同侧瞳孔扩大,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对侧肢体轻瘫等症状。

[正确答案] 小脑幕是介于大脑枕叶与小脑上面之间由硬脑膜形成的一个呈水平位的拱形隔板,构成颅后窝的顶,小脑幕后外侧缘附着于横突沟及颞骨岩部的上缘,前缘游离,向前延伸附着于前床突,形成一个朝向前方的弧形切迹,即小脑幕切迹。

小脑幕切迹与鞍背共同形成一个包绕着中脑的卵圆形的裂孔,幕切迹的上方与大脑颞叶的海马旁回、钩紧邻。颅内压增高时,海马旁回、钩可通过此裂孔移至幕切迹的下方,形成小脑幕切迹疝。

小脑幕切迹疝的出现,致使脑干和动眼神经受压。

11、翼丛

[考核要点] 这是一道概念题,要求概念准确

[错误解析] 记忆不准确,具体解剖位臵掌握不清楚。

[临床要点] 翼丛经过面深静脉与面静脉相通,并经卵圆孔网及破裂孔导血管与海绵窦交通,故口、鼻、咽等部的感染,可沿上述途径蔓延至颅内。

[正确答案] 翼丛位于翼内、外肌与颞肌之间。翼丛收纳与上颌动脉分支伴行的静脉,最后汇合成上颌静脉,回流至下颌后静脉。

12、面部“危险三角”

[考核要点] 这是一道概念题,要求准确,考综合记忆能力

[错误解析] 易只答出了位臵,而漏答了为何将面部称为“危险三角”的原因,致概念不全。

[临床要点] 在面部“危险三角”内出现感染,不要用手去挤压,以免感染扩散至颅内,引起生命危险。

[正确答案] 面静脉经眼静脉与海绵窦交通。口角平面以上的一段面静脉通常无瓣膜,面肌的收缩可促使血液逆流。因此,在口角两侧至鼻根连线所形成的三角区内,若发生化脓性感染,易循上述途径逆行至海绵窦,导致颅内感染,故此区有面部“危险三角”之称。

(四) 论述题

1、 试述上颌动脉的走行、分段及分支的走行与分布。

[考核要点] 这是一道综合性试题,要求对上颌动脉有全面的掌握

[错误解析] 易论述不全,如只答出了上颌动脉的走行,而未答出其分段,或者漏答其分支的走行与分布。

[临床要点] 进行面深部手术可能结扎上颌动脉和其分支,需要准确掌握其解剖关系及分支走行与分布。

[正确答案] 上颌动脉平下颌颈高度起自颈外动脉,经下颌颈的深面入颞下窝行经翼外肌的浅面或深面,经翼外肌两头间入翼腭窝。上颌动脉以翼外肌为标志分为三段:

第一段又称下颌段,自起始处至翼外肌下缘。其主要分支有:① 下牙槽动脉经下颌孔入下颌管,分支至下颌骨、下颌牙及牙龈,终支出颏孔,分布于颏区。② 脑膜中动脉行经翼外肌深面,穿耳颞神经两根之间垂直上行,经棘孔入颅中窝,分为前、后两支分布于颞顶区内面的硬脑膜。

第二段又称翼外肌段,为最长的一段。位于翼外肌的浅面或深面,分支至咀嚼肌和颞下颌关节表面,另发出颊动脉与颊神经伴行,分布于颊肌及颊粘膜。

第三段又称翼腭窝段,为上颌动脉的末段,经翼外肌两头之间进入翼腭窝。主要分支有:①上牙槽后动脉向前下穿入上颌骨后面的牙槽孔,分布于上颌窦粘膜、上颌后份的牙槽突、牙及牙龈等;② 眶下动脉经眶下裂、眶下沟及眶下管,出眶下孔,沿途发出分支,分布于上颌前份的牙槽突、牙及牙龈,最后分布于下睑及眶下方的皮肤。

2、 试述腮腺的位臵、形态及穿经腮腺的血管神经位臵关系。

[考核要点] 腮腺的位臵及其重要的毗邻关系

[错误解析] 常见错误主要是答不准确,尤其是毗邻关系容易混淆。

[临床要点] 腮腺脓肿或肿瘤手术时,要注意避免损伤其穿行的血管和神经结构,尤其是面神经的损伤。

[正确答案] 腮腺的位臵和形态:腮腺位于外耳道前下方,上缘邻接颧弓、外耳道和颞下颌关节,下缘平下颌角,前邻咬肌、下颌支和翼内肌的后缘,后邻乳突前缘及胸锁乳突肌上部的前缘。腮腺呈不规则的楔形,底向外,尖向内突向咽旁。通常以下颌支后缘或以穿过腮腺的面神经丛平面为界,将腮腺分为浅、深两部:浅部多呈三角形或不规则卵圆形向前延伸,覆盖于咬肌后份的浅面;深部位于下颌后窝内及下颌支的深面,向内深至咽侧壁。

穿经腮腺的血管神经有纵横穿行:纵行的有颈外动脉、下颌后静脉、颞浅动脉、颞浅静脉及耳颞神经;横行的有上颌动、静脉,面横动脉、面横静脉及面神经的分支。上述血管神经由浅入深依次为:面神经分支、下颌后静脉、颈外动脉及耳颞神经。

3、 面部神经的起源、走行及分布。

[考核要点] 这是对面部神经的综合性考核,要求答题者要全面掌握

[错误解析] 面部神经可分为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大部分答题者只答其一,而漏答了另外一部分。

[临床要点] 对于腮腺的手术,要注意保护运动神经。对于面部下颌角等手术要注意保护感觉神经。

[正确答案] 分布于面部的感觉神经来自三叉神经,其为混合神经,发出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三大分支。

⑴ 眶上神经为眼神经的分支,与同名血管伴行,由眶上切迹或孔穿出至皮下,分布于额部皮肤。

⑵ 眶下神经为上颌神经的分支,与同名血管伴行,穿出眶下孔,在提上唇肌的深面下行,分为数支,分布于下睑、鼻翼及上唇的皮肤和粘膜。

⑶ 颏神经为下颌神经的分支,与同名血管伴行。出颏孔,在降口角肌的深面分为数支,分布于颏部、下唇的皮肤和粘膜。

支配面肌活动的是面神经的分支,面神经由茎乳孔出颅,向外前穿入腮腺,先分为上、下两干,再各分为数支并相互交织成丛,最后呈扇形分为5组分支,由腮腺上缘、前缘及下端穿出,支配面肌:

(1) 颞支常为2支,由腮腺上缘穿出,斜越颧弓后段浅面行向前上,支配额肌和

眼轮匝肌上份,若该支损伤,同侧额纹消失。

(2) 颧支多为2~3支,由腮腺前缘穿出,支配颧肌、眼轮匝肌下部及提上唇肌。颧支与颞支共同管理眼睑闭和,对保护眼球起重要作用。

(3)颊支常为3~5支,由腮腺前缘穿出,分别位于腮腺导管上方和下方,水平行向口角,支配颊肌和口裂周围诸肌。颊支损伤,可出现鼻唇沟变浅。

(4)下颌缘支常为1~3支,从腮腺下端穿出后,行于颈阔肌深面,沿下颌体下缘前行,越过面动、静脉的浅面,支配下唇诸肌及颏肌。临床颌下区手术时,可选用下颌骨下缘下1.5~2.0cm处与其平行的切口,以免损伤下颌缘支。

(5)颈支多为1~2支,由腮腺下端穿出,在下颌角附近至颈部,行于颈阔肌深面,并支配该肌。

4、 颞区软组织有几层及各层特点?

[考核要点] 颞区软组织层次及特点

[错误解析] 注意和额顶枕区软组织层次特点区分鉴别。

[临床要点] 颞区为临床上开颅术常采用的入颅部位。颞筋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形成感染,可向下蔓延至面部。

[正确答案] 此区的软组织,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颞筋膜、颞肌和颅骨外膜。

(1)皮肤:前部较薄,移动性较大,后部较厚。

(2)浅筋膜:含脂肪组织较少。其内的血管和神经可分为耳前和耳后两组:耳前组有颞浅动、静脉和耳颞神经,三者伴行出腮腺上缘,越颧弓到达颞区,分布于颞区和额顶区;耳后组有耳后动脉、静脉和枕小神经,主要分布于耳后和枕外侧部。

(3)颞筋膜:较致密,上方附着于上颞线,向下分为浅、深两层:浅层附着于颧弓上缘的外面,深层附着于颧弓上缘的内面。

(4)颞肌呈扇形,起自颞窝和颞筋膜深面,肌束经颧弓深面,止于下颌骨的冠突。经颞区开颅术切除部分颞骨鳞部后,颞肌和其深面的颞筋膜足以保护脑膜和脑组织。故此区常为开颅术采用的入颅部位。颞肌深部有颞深血管和神经上行进入该肌。

(5) 骨膜较薄,紧贴于颞骨表面。骨膜与颞肌之间含有大量的脂肪组织,称颞筋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向下经颧弓深面与颞下间隙相通,向前则与面部的颊脂体相连续。颞筋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内出血或炎症时,可向下蔓延至面部,形成面深部的血肿或脓肿。面部炎症如牙源性感染,也可蔓延到颞筋膜下疏松结缔组织中。

5、 垂体的位臵、毗邻关系及临床意义。

[考核要点] 这是一道综合题,要求答题者全面掌握垂体的内容

[错误解析] 位臵记忆不准确,毗邻关系答不完全。

[临床要点] 临床上垂体肿瘤,可压迫其周围毗邻的血管和神经,导致相应症状。

[正确答案] 垂体位于蝶鞍中央的垂体窝内,借漏斗穿鞍膈中央的隔孔与第三脑室底的灰结节相连。

垂体窝的前方为鞍结节,前外侧界为视神经管,后方为鞍背,两侧为海绵窦,顶为硬脑膜形成的鞍膈。鞍膈的前上方有视交叉和视神经,底隔一薄层骨壁与蝶窦相邻。

垂体前叶肿瘤可将鞍膈前部推向上方,压迫视交叉,出现视野缺损。垂体肿瘤向上突入第三脑室,可引起脑脊液循环障碍,导致颅内压增高;向下生长可使垂体窝的深度增加,甚至侵及蝶窦;向两侧扩展可压迫海绵窦,发生海绵窦淤血及脑

神经受损的症状。在垂体肿瘤切除术中,要注意避免损伤视神经、视交叉、海绵窦和颈内动脉等。

第一章 头 部

一、选择题

A型题:在以下每道题中,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

1、 为颈外动脉的终支之一,广泛分布于额、颞、顶部软组织:

A 颞浅动脉

B 脑膜中动脉

C 面动脉

D 舌动脉

E 上颌动脉

2、 眉弓的深面相当于:

A 大脑额叶的下缘

B 大脑额叶的额中回前端

C 额上沟的下缘

D 额上回的前端

E 嗅束与嗅球的连结点

3、 翼点是颅骨的薄弱部位,其深面有

A 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

B 脑膜中动脉后支经过

C 脑膜中动脉的起点

D 三叉神经节

E 大脑中央沟的起点

4、 眶上切迹的位臵是:

A 眶上缘的中、外1/3相交处

B 眶上缘的中、内1/3相交处

C 眶上缘的中点

D 眉弓的中、外1/3相交处

E 眉弓的中、内1/3相交处

5、面部浅静脉:

A 全部注入颈外静脉

B 与下颌后静脉的后支汇合

C 借面深静脉与翼丛相交通

D 有静脉瓣,一般血液不会逆流至颅内

E 无上述情况

6、关于颧弓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由颞骨的颧突形成

B 由颧骨的颞突形成

C 相当于大脑半球颞叶前端的上缘

D 下缘与下颌切迹间的半月形中点,为上、下颌神经阻滞麻醉的进针点 E 以上都不是

7、颈内动脉入颅的孔是:

A 枕骨大孔

B 颈动脉管

C 颈静脉孔

D 棘孔

E 卵圆孔

8、面神经运动支:

A 颞支与颞浅血管伴行

B 颧支与腮腺管伴行

C 颊支与腮腺管伴行

D 下颌缘支与面血管伴行

E 颈支与面动脉伴行

9、不列入颞区层次结构的是:

A 皮肤及皮下组织

B 颞浅筋膜

C 颞深筋膜

D 颞肌

E 颧弓

10、关于颞区软组织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颞区由浅入深可分为4层

B 此区容易发生骨膜下血肿

C 颞区的血管和神经可分为耳前和耳后两组

D 颞区的血管和神经主要有颞浅动、静脉和耳颞神经一组

E 颞区位于上颞线和下颌骨上缘之间

11、耳颞神经:

A 穿腮腺上缘,是面神经的分支

B 与颞浅血管伴行,分布于颞区,是颈丛的分支

C 支配枕肌、额肌与颞肌

D 是上颌神经的分支

E 以两根起自下颌神经,围绕脑膜中动脉

12、下列哪支神经参司颅顶部的感觉:

A 面神经颞支

B 面神经颧支

C 颊神经

D 上颌神经

E 眼神经

13、眶下神经:

A 在眶下缘中点下方1cm处至面部并支配表情肌

B 经眶达面部

C 分布于下颌牙齿和牙龈

D 分支支配翼内肌

E 分支分布于上颌牙齿

14、颈内动脉由颈入颅是穿经:

A 枕骨

B 蝶骨

C 筛骨

D 额骨

E 以上都不是

15、面部皮肤色泽易变化是由于:

A 血液供应丰富

B 皮肤特别薄

C 静脉通常无瓣膜

D 小动脉富有运动神经分布

E 以上都不是

16、管理颜面的主要感觉神经是:

A 三叉神经

B 面神经

C 舌咽神经

D 滑车神经

E 副神经

17、从后向前横行穿过腮腺的结构是:

A 下颌后静脉

B 耳颞神经

C 腮腺管

D 下牙槽神经

E 面神经

18、在咬肌前缘与下颌骨下缘交角处可触到:

A 颞浅动脉

B 面动脉

C 颈总动脉

D 脑膜中动脉

E 枕动脉

19、关于面神经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分布于面部皮肤

B 分支支配咀嚼肌

C 从圆孔出颅

D 支配面部所有表情肌

E 以上都不是

20、关于面静脉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位臵较浅,伴行于面动脉的前方

B 在下颌角的下方,与下颌后静脉的后支汇合

C 穿深筋膜,注入颈外静脉

D 眼静脉为面静脉入颅的必经通道

E 口角平面以上的一段面静脉通常无瓣膜

21、面神经下颌缘支:

A 在颈阔肌浅面前行

B 支配颈阔肌

C 越过面动脉、面静脉深面向前

D 沿下颌骨下缘前行

E 在下颌骨下缘上方,越过面动脉、面静脉浅面向前

22、面侧区的间隙:

A 咬肌间隙位于咬肌、腮腺与下颌支之间

B 咬肌间隙内有下牙槽神经、血管走行

C 翼下颌间隙位于翼内、外肌之间

D 翼下颌间隙内有面横血管及面神经走行

E 无上述情况

23、面部“危险三角”有疖肿时,感染传入颅内经过:

A 滑车上静脉

B 颞浅静脉

C 眶上静脉

D 面横静脉

E 以上都不是

24、关于面部表情肌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包括眼裂、口裂、鼻孔周围及咀嚼肌

B 血液供应来源主要为面横动脉

C 受面神经支配

D 受三叉神经下颌支支配

E 静脉回流均注入颈外静脉

25、组成“腮腺床”的结构是:

A 面后静脉

B 颈外动脉

C 面横血管

D Ⅸ、Ⅹ、Ⅺ、Ⅻ脑神经

E 颞浅血管及耳颞神经

26、与眶上神经伴行的动脉来自:

A 颈内动脉

B 颈外动脉

C 上颌动脉

D 颞浅动脉

E 枕动脉

27、关于眶下神经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经眶下孔穿出,支配鼻外侧面部表情肌

B 分支支配翼内肌

C 分支支配翼外肌

D 分支分布于上唇的皮肤

E 分支支配腭帆张肌

28、使下颌骨上提和后退的肌是:

A 翼内肌

B 翼外肌

C 颞肌

D 二腹肌

E 下颌舌骨肌

29、不属于腮腺咬肌区的结构有:

A 腮腺及咬肌

B 面神经及其分支

C 面动脉和面静脉

D 下颌后静脉

E 颈外动脉

30、管理声门裂以上喉粘膜感觉的神经是:

A 舌咽神经

B 面神经鼓索支

C 喉上神经内支

D 舌下神经

E 喉返神经

31、脑膜中动脉源于:

A 颈内动脉,穿破裂孔入颅中窝

B 上颌动脉,穿棘孔入颅中窝

C 颈外动脉,穿棘孔入颅后窝

D 面动脉,穿卵圆孔入颅后窝

E 颞浅动脉,穿棘孔入颅前窝

32、面神经在腮腺内从后向前经过:

A 下颌后静脉与颈外动脉的浅面

B 下颌后静脉与颈外动脉之间

C 下颌后静脉与颈外动脉的深面

D 下颌后静脉与颈内动脉之间

E 下颌后静脉与颈内动脉的深面

33、上颌窦肿瘤经该窦内侧壁扩散,最可能导致的症状是:

A 下颌磨牙痛

B 复视

C 面部肿胀

D 泪溢

E 以上都不是

34、翼下颌间隙位于:

A 翼内肌与下颌支之间

B 翼外肌与下颌支之间

C 翼内、外肌之间

D 颞肌与翼外肌之间

E 翼内肌与上颌骨之间

35、一病人“太阳穴”处受外力打击而骨折,经医生诊断为“硬膜外血肿”,试问骨折片损伤了下列何血管:

A 颞板障静脉

B 脑膜中动脉前支

C 脑膜中动脉后支

D 大脑中动脉

E 脉络前动脉

36、腮腺管穿过:

A 颊肌,开口于上颌第2磨牙相对处的颊粘膜上

B 咬肌,开口于上颌第2磨牙相对处的颊粘膜上

C 咬肌,开口于上颌第2前磨牙相对处的颊粘膜上

D 颊肌,开口于上颌第2前磨牙相对处的颊粘膜上

E 以上都不是

37、有关腮腺鞘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又称咬肌筋膜

B 由颈浅筋膜向上延续形成

C 分浅、深两层,在腮腺后缘融合

D 深层厚而致密

E 化脓性感染时多呈小叶性脓肿(因腺鞘特别致密)

38、鼻腔粘膜感染沿嗅神经扩散至脑膜的穿经途径是:

A 半月裂孔

B 筛骨的筛板

C 筛骨的鸡冠

D 蝶腭孔

E 以上都不是

39、行经腮腺浅面的神经是:

A 面神经下颌缘支

B 面神经颈支

C 耳大神经

D 耳颞神经

E 面神经颊支

40、一颅中窝骨折病人,血性脑脊液经鼻腔流出,试问是伤及脑膜和哪个鼻旁窦所致:

A 上颌窦

B 额窦

C 蝶窦

D 筛窦

E 上颌窦和额窦同时受累

41、关于腮腺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腮腺炎时常有剧痛是因腮腺鞘的伸展性小

B 腮腺鞘的深层特别致密而完整

C 面神经在腺的深面通过

D 穿经腮腺深面的下颌后静脉可作为寻找腮腺导管的标志

E 以上都不是

42、肿大常受骨范围的限制是以下哪项:

A 皮下血肿

B 腱膜下血肿

C 骨膜下血肿

D 硬膜外血肿

E 蛛网膜下隙出血

43、上颌神经在圆孔处损伤将引起:

A 额部有一感觉区丧失

B 角膜反射消失

C 咀嚼肌麻痹

D 颧部皮肤有一感觉区丧失

E 口角向健侧偏斜

44、关于乳突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位于耳垂的后方,为一圆锥形隆起

B 其根部的前内方有茎乳孔,面神经由此出颅

C 乳突内面的后半部为岩上窦的位臵

D 乳突根治术中应特别注意勿损伤面神经 E 乳突根治术中应特别注意勿损伤乙状窦

45、中耳感染源于上呼吸道的可能途径是:

A 面神经管

B 鼓膜张肌半管

C 咽鼓管

D 骨半规管

E 翼管

46、 额顶枕区的血管和神经位于:

A 额、枕肌的深面

B 皮下组织内

C 帽状腱膜的深面

D 颅骨外膜表面

E 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内

47、 头皮:

A 由4层组成

B 头皮外伤出血容易止血

C 由皮肤、皮下组织和帽状腱膜构成

D 皮下组织结构疏松

E 无上述情况

48、 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层:

A 较疏松,与浅筋膜相连

B 较疏松,与骨缝愈着

C 该层出血时常局限在一个范围

D 该层内有沟通颅内、外静脉的导血管 E 无上述情况

49、 颞区的血管:

A 动脉来自面动脉

B 动脉来自颈外动脉的颞浅动脉和枕动脉

C 与耳颞神经伴行

D 静脉血回流入面静脉

E 包括颞浅血管、耳后血管和枕血管

50、 垂体的毗邻:

A 前方为鞍背

B 前上方为视交叉

C 后方为鞍结节

D 下方为鼻腔

E 两侧为蝶骨小翼

51、穿枕骨大孔入颅后,又出颈静脉孔的是:

A 舌下神经降支

B 迷走神经脊髓根

C 副神经延髓根

D 副神经脊髓根

E 以上都不是

52、枕骨大孔通过的是:

A 舌下神经

B 椎动脉

C 脑桥

D 迷走神经

E 舌咽神经

53、颅底的结构特点是:

A 颅底三窝中,骨质最薄的是颅中窝

B 它与硬脑膜连接疏松

C 颅底三窝骨折,以颅后窝处后果最严重

D 孔裂最多的是颅后窝

E 内面较平坦

54、穿海绵窦外侧壁的神经,从上向下依次为:

A Ⅲ、Ⅳ、Ⅴ、Ⅵ对脑神经

B Ⅲ、Ⅳ、Ⅵ、Ⅶ对脑神经

C Ⅲ、Ⅳ对脑神经及眼神经和上颌神经

D Ⅲ对脑神经及眼神经和上颌神经

E 眼神经、上颌神经及Ⅳ对脑神经

55、先后经海绵窦、眶上裂,支配眼球外肌的是:

A 第Ⅲ、Ⅳ、Ⅴ对脑神经

B 第Ⅲ、Ⅳ、Ⅵ对脑神经

C 第Ⅳ、Ⅴ、Ⅵ对脑神经

D 第Ⅲ、Ⅵ、Ⅴ对脑神经

E 以上都不是

56、垂体肿瘤压迫视交叉中间部交叉的纤维,外侧部不交叉的纤维仍健全时,所产生的症状是:

A 左眼颞侧半偏盲,右眼鼻侧半偏盲

B 双眼视野鼻侧偏盲

C 右眼颞侧半偏盲,左眼鼻侧半偏盲

D 双眼视野颞侧偏盲

E 以上都不是

57、垂体前叶肿大时,可压迫:

A 眼神经

B 眼动脉

C 视交叉

D 动眼神经

E 颈内动脉

58、下列哪一项不是海绵窦和颅外静脉的交通:

A 眼静脉

B 翼丛

C 颞浅静脉

D 面静脉和鼻腔的静脉

E 基底静脉丛与椎内静脉丛

59、穿经内耳门的脑神经是:

A 第Ⅵ、Ⅶ对脑神经

B 第Ⅵ、Ⅷ对脑神经

C 第Ⅷ、Ⅸ对脑神经

D 第Ⅸ、Ⅹ对脑神经

E 第Ⅶ、Ⅷ对脑神经

60、颈内动脉瘤发生在海绵窦段时,最先压迫:

A 动眼神经

B 滑车神经

C 眼神经

D 上颌神经

E 展神经

61、颅前窝骨板的薄弱点在:

A 筛骨迷路

B 翼突的内板

C 翼突的外板

D 额骨眶部和筛板

E 以上都不是

62、颅中窝内有:

A 筛孔通过

B 卵圆孔通过

C 内耳门

D 颈静脉孔通过

E 以上都不是

B型题:在以下每道试题中,为每个题干选出1个最佳答案,每项备选答案可选用一次或几次,或一次也不选

问题 1~6

A、面神经分支

B、上颌动脉

C、颈外动脉

D、腮腺管

E、面横动脉

1、 纵行穿经腮腺

2、 横行穿经腮腺

3、 穿经腮腺最浅

4、 由腮腺浅部的前缘发出

5、 穿经腮腺上缘

6、 穿经腮腺前缘

问题 7~11

A、咬肌间隙

B、翼下颌间隙

C、翼外肌

D、翼内肌

E、颞下窝

7、翼丛位于

8、划分上颌动脉为3段的肌性标志

9、下牙槽神经、血管通过

10、舌神经通过

11、位于咬肌和下颌支之间

问题 12~13

A、颈外动脉

B、颞浅动静脉

C、面神经

D、颈内动静脉

E、腮腺浅淋巴结

12、位于腮腺深面的结构有

13、位于腮腺浅面的结构有

问题 14~17

A、颞浅动脉

B、脑膜中动脉

C、面动脉

D、舌动脉

E、上颌动脉

14、源于颈外动脉并进入颅内

15、穿经下颌下三角,出现于咬肌止点前缘

16、经下颌颈深面入颞下窝至翼腭窝

17、沿途有分支至鼻腔、腭、咀嚼肌 问题 18~19

A、动眼神经

B、滑车神经

C、展神经

D、眼神经

E、视交叉

18、于海绵窦内部通过的是

19、位于海绵窦前端的是

问题 20~22

A、鞍隔

B、蝶窦

C、海绵窦

D、鞍结节

E、鞍背

20、位于垂体窝顶的是

21、位于垂体窝底下方的是

22、位于垂体窝两侧的是

问题 23~27

A、皮下血肿

B、腱膜下血肿

C、骨膜下血肿

D、硬膜外血肿

E、蛛网膜下隙出血

23、外形小而轮廓明显,有剧烈疼痛

24、肿大常受骨范围的限制

25、肿大明显而范围大

26、腰穿脑脊液中可见红细胞

27、可伴有颅内压增高表现

C型题:在以下每道试题中,为每个题干选出1个正确答案,如果题干中的问题只与备选答案“A”有关,则选“A”;只与“B”有关,则选“B”;与“A和B”均有关,则选“C”;与“A和B”均无关,则选“D”。

问题 1~2

A、颏神经

B、耳颞神经

C、两者都是

D、两者均否

1、 面神经分支

2、 下颌神经分支

问题 3~4

A、咬肌间隙

B、翼下颌间隙

C、两者都是

D、两者均否

3、 牙源性感染的扩散

4、 下颌骨骨髓炎的扩散

问题 5~7

A、滑车上神经

B、眶上动、静脉

C、两者都是

D、两者均否

5、 颅顶浅筋膜内血管神经前组

6、 颅顶浅筋膜内血管神经侧组

7、 颅顶浅筋膜内血管神经后组

问题 8~9

A、颈内动脉

B、展神经

C、两者都是

D、两者均否

8、 海绵窦内侧壁

9、 海绵窦外侧壁

问题 10~13

A、颏孔

B、眶下孔

C、两者都是

D、两者均否

10、位于下颌第二前磨牙根下方

11、三叉神经阻滞麻醉点

12、上颌神经终支穿过

13、舌神经穿过

X型题:在以下每道试题中,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错选、多选、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关于眶上切迹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位于眶上缘的中点处

B 有时可单侧成孔

C 有时可双侧成孔

D 眶上血管和神经均在此通过

E 用力按压时,可致明显疼痛

2、关于颏孔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此孔常呈卵圆形,开口多向后上方

B 常位于第1前磨牙根下方

C 位于下颌体上、下缘连线的中点

D 距正中线约2.5cm处

E 有颏血管和神经通过

3、枕骨大孔通过:

A 舌下神经

B 椎动脉

C 副神经颅根

D 副神经脊髓根

E 脑桥

4、组成腮腺床的结构有:

A 面后静脉

B 舌咽神经

C 迷走神经和副神经

D 颈外动脉

E 舌下神经

5、关于表情肌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属于皮肌

B 部分起于骨止于皮肤

C 颞肌、咬肌及翼内、外肌均列入表情肌

D 受面神经支配

E 收缩时产生各种表情

6、一侧面神经损害可出现:

A 笑时口角偏向健侧

B 健侧额纹消失

C 伤侧角膜反射消失

D 健侧不能闭眼

E 伤侧味觉完全丧失

7、有关腮腺的内容,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化脓性感染时多呈小叶性脓肿

B 腮腺鞘由颈部浅筋膜向上延续形成

C 腮腺鞘的深层特别致密完整

D 腮腺炎时常有剧痛是因为腮腺鞘的伸展性小 E 面神经分支是横行穿经腮腺最浅的结构

8、分布于面部皮肤和口腔粘膜的主要神经是:

A 面神经颞支

B 颏神经

C 面神经颧支

D 眶上神经和眶下神经

E 面神经颊支

9、右侧面神经损害:

A 左侧眼睑下垂

B 右侧眼闭合无力

C 左侧瞳孔直接对光反射消失

D 右侧眼睑下垂及眼闭合无力

E 左侧间接对光反射消失

10、咬肌间隙位于:

A 咬肌及腮腺的深面

B 翼内肌的深面

C 颊肌的外侧面

D 下颌支外板的外侧面

E 下颌支上部与颊肌之间

11、关于颈外动脉,下列叙述哪些正确:

A 在面部与颈外静脉伴行

B 在腮腺内与颞浅静脉伴行

C 在腮腺内与下颌后静脉伴行

D 参与“腮腺床”的组成

E 在腮腺内与面神经伴行

12、关于面部软组织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皮肤薄而柔软、富有弹性,但伸展性小

B 汗腺、皮脂腺丰富

C 浅筋膜内含颊脂体

D 浅筋膜内有神经、血管和腮腺管穿行 E 血液供应丰富,创伤出血多,创口愈合快

13、在面部可摸到搏动的动脉有:

A 在耳屏前方可触及颞浅动脉

B 在下颌颈处可触及上颌动脉

C 在下颌骨下缘与咬肌前缘交角处触及面动脉

D 在颧弓中点上方可触及脑膜中动脉

E 在耳屏前方可触及颈外动脉

14、面动脉:

A 平甲状软骨上缘起自颈内动脉

B 在面部行于面静脉前方

C 在颈动脉三角起自颈外动脉

D 面神经下颌缘支越过其浅面

E 末端改称为内眦动脉

15、咬肌间隙与翼下颌间隙:

A 仅以下颌支相隔

B 咬肌间隙是位于咬肌与下颌支下部之间的狭隙

C 翼下颌间隙位于翼外肌与下颌支之间

D 经下颌切迹相通

E 常易受牙源性感染累及

16、关于眶下孔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眶下血管穿经此孔

B 位于眶下缘中点下方约1.5cm处

C 眶下神经穿出此孔后分支分布于下睑、鼻翼、上唇的皮肤和粘膜

D 临床上做上颌部手术,常在此孔进行麻醉

E 此孔与眶上切迹、颏孔常在一条直线上

17、关于颅底骨折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蝶骨体骨折可引起颅内动静脉瘘

B 伤及脑膜和蝶窦粘膜可造成鼻出血或脑脊液外漏

C 颅底骨折因部位深且软组织多,故临床上无开放性骨折

D 颞骨椎体部骨折可发生面神经麻痹和失听

E 鼓室盖骨折可有血液或脑脊液流入中耳经咽鼓管流入口内,若鼓膜同时被撕裂,血或脑脊液可自外耳道流出

18、关于帽状腱膜,下列叙述哪些正确:

A 是颅顶软组织的第二层

B 是颅顶软组织的第三层

C 是枕额肌中间腱膜

D 该层致密,内有导血管

E 与颞筋膜相续

19、关于颅中窝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由蝶骨、颞骨组成

B 骨板厚,颅底外伤此处不易骨折

C 有圆孔、棘孔和颈静脉孔

D 脑膜中动脉在此窝内分前、后两支

E 中部隆起,两侧凹陷

20、关于腱膜下间隙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头皮撕脱沿此层分离

B 导血管不与板障静脉相连

C 被称为颅顶“危险区”

D 腱膜下间隙血肿与颅骨鼓膜下血肿难以鉴别,因二者均可弥散到整个颅顶并有搏动感

E 此隙前至眶上缘,后达上项线

21、关于海绵窦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位于蝶鞍的两侧,前达眶上裂内侧部,后至颞骨岩部的尖端

B 因在垂体前、后有海绵间窦相交通,故一侧感染可蔓延至对侧

C 窦内有颈内动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展神经通过

D 前端与眼静脉相通,此外与翼丛、面静脉、鼻腔等静脉亦相通,故面部感染可导致海绵窦炎和血栓

E 后端分别有岩上窦和岩下窦,前者注入颈内静脉,后者注入横窦或乙状窦

22、关于额区浅筋膜内的血管、神经,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滑车上血管、神经位于内侧,属前组

B 眶上血管、神经位于外侧,属前组

C 动脉是面动脉的分支

D 神经是面神经的分支

E 静脉是颈外静脉的属支

23、关于垂体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垂体位于垂体窝内,借漏斗经鞍隔与第三脑室底的灰结节相连接

B 垂体肿瘤可突入第三脑室引起颅内压增高

C 垂体前部肿大可压迫嗅神经,出现嗅觉障碍

D 垂体由一个小的前叶和一个大的后叶构成

E 垂体窝的两侧为海绵窦,窦内有颈内动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以及三叉神经的眼神经与上颌神经

24、颅顶软组织的结构特点是:

A 皮肤、皮下与帽状腱膜彼此愈着,称头皮

B 血管、神经穿行于浅筋膜内

C 腱膜组织疏松

D 腱膜下隙内有导静脉通颅内

E 颅骨外膜与骨缝愈着紧密

25、关于面静脉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与面动脉伴行

B 完全位于“危险三角”内

C 借眼静脉与海绵窦相通

D 借翼丛与海绵窦相通

E 血液不易逆流

26、头皮由下列什么构成:

A 皮肤

B 浅筋膜

C 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

D 帽状腱膜及枕额肌

E 颅骨外膜

27、关于颅顶骨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颅顶各骨均属扁骨,包括额骨、枕骨、顶骨、蝶骨和颞骨

B 颅顶各骨之间以骨缝相结合,发生颅内压增高时,小儿骨缝可稍分离

C 颅顶骨最薄弱处是颞区,仅有2mm厚,临床上常经此区行颞肌下颅内手术入路

D 颅顶骨骨折时,因首先和直接受力的是外板,故外板损伤程度常较内板严重 E 板障静脉通常可归纳为额板障静脉和枕板障静脉两种

28、穿经棘孔的结构有:

A 耳颞神经

B 下颌神经发出的硬脑膜支

C 脑膜中动脉

D 翼腭神经

E 展神经

29、关于额顶枕区皮肤的结构特点,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厚而致密

B 血管丰富

C 汗腺、皮脂腺多

D 容易和皮下组织分离

E 是一个良好的供皮区

30、颞区软组织层次有:

A 皮肤、浅筋膜

B 帽状腱膜

C 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

D 枕额肌

E 颅骨外膜

二、名词解释题

1、翼丛

2、腮腺鞘

3、翼颌间隙

4、腱膜下隙

三、填空题

1、通过腮腺的纵行结构主要有 、 、 和 。

2、面神经在面部的主要分支为 、 、 、 和 。

3、额顶枕区软组织的层次,由浅入深为 、 、 、 、和 。

4、垂体窝顶为 、底为 ,两侧为 、前为 、后为

5、海绵窦外侧壁处自上而下排列有 、 和 。

6、颅中窝内主要的孔、裂自前内向后外有 、 、 、 和 。

7、通过枕骨大孔的结构有 、 和 。

四、简答题

1、 翼点的位臵及构成。

3、 根据额顶枕区皮肤和浅筋膜的特点,说明其临床意义。

4、 何为腱膜下间隙?为什么此间隙被称为颅顶部的“危险区”?

5、覆盖额顶枕区的软组织分哪几层?何为“头皮”?

6、何为小脑幕切迹和小脑幕切迹疝?小脑幕切迹疝主要损伤哪些结构?

7、面部“危险三角”

五、论述题

1、试述上颌动脉的走行、分段及分支的走行与分布。

2、试述腮腺的位臵、形态及穿经腮腺的血管神经位臵关系。

3、 面部神经的起源、走行及分布。

4、 颞区软组织有几层及各层特点?

5、 垂体的位臵、毗邻关系及临床意义。

答案

一、 选择题

A型题

1、A 2、A 3、A 4、B 5、C 6、D 7、B 8、C 9、E 10、C 11、E 12、E 13、B 14、E 15、D 16、A 17、E 18、B 19、D 20、E 21、D 22、A 23、E 24、C 25、D 26、

A 27、D 28、C 29、C 30、C 31、B 32、A 33、D 34、A 35、B 36、A 37、E 38、

B 39、C 40、C 41、A 42、C 43、D 44、C 45、C 46、B 47、C 48、D 49、C 50、

B 51、D 52、B 53、C 54、C 55、B 56、D 57、C 58、C 59、E 60、E 61、D 62、B

B型题

1、C 2、B 3、A 4、D 5、C 6、E 7、E 8、C 9、B 10、B 11、A 12、D 13、E 14、

B 15、C 16、E 17、E 18、C 19、E 20、A 21、B 22、C 23、A 24、C 25、B 26、E 27、D

C型题

1、D 2、C 3、C 4、C 5、C 6、D 7、D 8、C 9、D 10、A 11、C 12、B 13、D X型题

1、BCDE 2、ACDE 3、BD 4、BCE 5、ABDE 6、AC 7、ADE 8、BD 9、BE 10、AD 11、BC 12、BCDE 13、AC 14、BCDE 15、ADE 16、ACDE 17、ABDE 18、BCE 19、ADE 20、ACE 21、ABCD 22、AB 23、ABE 24、ABDE 25、ACD 26、ABD 27、ABC 28、BC 29、ABCE 30、AE

二、 名词解释

1、翼丛是位于颞下窝内,翼内、外肌与颞肌之间的静脉丛。翼丛收纳与上颌动脉分支伴行的静脉,最后汇合成上颌静脉,回流到下颌后静脉。翼丛与上颌动脉在颞下窝的浅部;翼内、外肌的肌腹,下颌神经及其分支则在该肌的深部。

2、为颈深筋膜浅层直接向上的延续,在腮腺后缘处分为浅、深两层,包绕腮腺形成腮腺鞘。

3、翼颌间隙位于下颌支与翼内肌之间的间隙。与咬肌间隙仅隔下颌支,两间隙经下颌切迹相通。此间隙前邻咬肌,后为腮腺,内有舌神经、下牙槽神经和下牙槽动、静脉通过。

4、位于帽状腱膜和颅骨外膜之间的薄层疏松结缔组织。此隙范围较广,前至眶上缘,后达上项线。

三、填空题

1、 下颌后静脉 颈外动脉 耳颞神经 颞浅动静脉

2、 颞支 颧支 颊支 下颌缘支 颈支

3、 皮肤 浅筋膜 帽状腱膜 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 颅骨外膜

4、 鞍隔 蝶窦 海绵窦 鞍结节 鞍背

5、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眼神经 上颌神经

6、 视神经管 眶上裂 圆孔 卵圆孔 棘孔

7、 脊髓 椎动脉 副神经脊髓根

四、简答题

1、 翼点位于颧弓中点上方大约二横指的位臵。是由额骨、顶骨、颞骨、蝶骨在此相接。

2、 面神经在颅外的行程中,因穿经腮腺而分为三段:

第一段为面神经干从茎乳孔穿出至进入腮腺以前的一段,适位于乳突与外耳道之间的切迹内。此段尚未进入腮腺实质内,故显露面神经主干可在此段进行。

第二段为腮腺内段,面神经干于腮腺后内侧面进入腮腺。在腮腺内,面神经干位于下颌后静脉和颈外动脉的浅面,分为上、下两干,自干再发出9~12条分支,彼此交织成丛,最后形成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5组分支。正常情况下,面神经外膜与腮腺组织容易分离,但病变时常紧密相连,术中分离较为困难。腮腺切除术时应注意保护面神经,以免引起面瘫。

第三段为面神经穿出腮腺以后的部分。面神经的5组分支,分别由腮腺浅部的上缘、前缘和下端穿出,呈扇形分布,至各相应区域,支配面肌。

3、 皮肤:厚而致密,含有大量的毛囊、汗腺和皮脂腺,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为疖肿和皮脂腺囊肿的好发部位,同时也是一个良好的供皮区。临床上可在此处多次切取表皮片覆盖创面,而不影响头发的生长。外伤易致出血,但创口愈合较快。

浅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致密结缔组织形成许多纵向的纤维隔,使皮肤和帽状腱膜紧密相连,将脂肪分隔成无数小格,内有血管和神经穿行。此层感染时,炎症渗出物不易扩散,早期即可压迫神经末梢引起剧痛。小格内的血管壁多被周围结缔组织紧密固定,创伤后血管断端不易回缩闭和,故出血较多,常需压迫或缝合止血。

头皮的血管和神经位于此层内,且多相伴呈辐辏状的走行,按其位臵和分布可分为前、后两组。前组为滑车上动、静脉和滑车上神经以及眶上动、静脉和眶上神经。分布于额顶枕区软组织;后组有枕动、静脉和枕大神经等,分布于枕区。 颅顶血管和神经的行径与分布特点具有重要临床意义,首先,由于颅顶的神经分布互相重叠,故在局部麻醉时,如仅阻滞一支神经,常得不到满意效果,而需扩大神经阻滞的范围;其次,由于血管和神经从颅周围向颅顶走行,在行头皮单纯切开术时,应采取放射状切口,以免损伤血管和神经。

4、 又称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是位于帽状腱膜和骨膜之间的薄层疏松结缔组织,头皮借此层与颅骨外膜疏松结合。

此间隙内有导静脉穿过,若发生感染,可经颅骨的板障静脉与颅内的硬脑膜静脉窦相通,继发颅骨骨髓炎或颅腔感染,故临床上称此层为颅顶部的“危险区”。

5、额顶枕区软组织由浅入深分为5层,依次为:皮肤、浅筋膜(皮下组织)、帽状腱膜与枕额肌、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和颅骨外膜。

以上5层中,浅部3层结合紧密不易分离,人们常将此3层合称为“头皮”。

6、小脑幕是介于大脑枕叶与小脑上面之间由硬脑膜形成的一个呈水平位的拱形隔板,构成颅后窝的顶,小脑幕后外侧缘附着于横突沟及颞骨岩部的上缘,前缘游离,向前延伸附着于前床突,形成一个朝向前方的弧形切迹,即小脑幕切迹。 小脑幕切迹与鞍背共同形成一个包绕着中脑的卵圆形的裂孔,幕切迹的上方与大脑颞叶的海马旁回、钩紧邻。颅内压增高时,海马旁回、钩可通过此裂空移至幕切迹的下方,形成小脑幕切迹疝。

小脑幕切迹疝的出现,致使脑干和动眼神经受压。

7、 面静脉经眼静脉与海绵窦交通。口角平面以上的一段面静脉通常无瓣膜,面肌的收缩可促使血液逆流。因此,在口角两侧至鼻根连线所形成的三角区内,若发生化脓性感染,易循上述途径逆行至海绵窦,导致颅内感染,故此区有面部“危险三角”之称。

五、论述题

1、上颌动脉平下颌颈高度起自颈外动脉,经下颌颈的深面入颞下窝行经翼外肌的浅面或深面,经翼外肌两头间入翼腭窝。上颌动脉以翼外肌为标志分为三段:

第一段又称下颌段,自起始处至翼外肌下缘。其主要分支有:① 下牙槽动脉经下颌孔入下颌管,分支至下颌骨、下颌牙及牙龈,终支出颏孔,分布于颏区。② 脑膜中动脉行经翼外肌深面,穿耳颞神经两根之间垂直上行,经棘孔入颅中窝,分为前、后两支分布于颞顶区内面的硬脑膜。

第二段又称翼外肌段,为最长的一段。位于翼外肌的浅面或深面,分支至咀嚼肌和颞下颌关节表面,另发出颊动脉与颊神经伴行,分布于颊肌及颊粘膜。

第三段又称翼腭窝段,为上颌动脉的末段,经翼外肌两头之间进入翼腭窝。主要分支有:①上牙槽后动脉向前下穿入上颌骨后面的牙槽孔,分布于上颌窦粘膜、上颌后份的牙槽突、牙及牙龈等;② 眶下动脉经眶下裂、眶下沟及眶下管,出眶下孔,沿途发出分支,分布于上颌前份的牙槽突、牙及牙龈,最后分布于下睑及眶下方的皮肤。

2、腮腺的位臵和形态:腮腺位于外耳道前下方,上缘邻接颧弓、外耳道和颞下颌关节,下缘平下颌角,前邻咬肌、下颌支和翼内肌的后缘,后邻乳突前缘及胸锁乳突肌上部的前缘。腮腺呈不规则的楔形,底向外,尖向内突向咽旁。通常以下颌支后缘或以穿过腮腺的面神经丛平面为界,将腮腺分为浅、深两部:浅部多呈三角形或不规则卵圆形向前延伸,覆盖于咬肌后份的浅面;深部位于下颌后窝内及下颌支的深面,向内深至咽侧壁。

穿经腮腺的血管神经有纵横穿行:纵行的有颈外动脉、下颌后静脉、颞浅动脉、颞浅静脉及耳颞神经;横行的有上颌动、静脉,面横动脉、面横静脉及面神经的分支。上述血管神经由浅入深依次为:面神经分支、下颌后静脉、颈外动脉及耳颞神经。

3、 分布于面部的感觉神经来自三叉神经,其为混合神经,发出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三大分支。

⑴ 眶上神经为眼神经的分支,与同名血管伴行,由眶上切迹或孔穿出至皮下,分布于额部皮肤。

⑵ 眶下神经为上颌神经的分支,与同名血管伴行,穿出眶下孔,在提上唇肌的深面下行,分为数支,分布于下睑、鼻翼及上唇的皮肤和粘膜。

⑶ 颏神经为下颌神经的分支,与同名血管伴行。出颏孔,在降口角肌的深面分为数支,分布于颏部、下唇的皮肤和粘膜。

支配面肌活动的是面神经的分支,面神经由茎乳孔出颅,向外前穿入腮腺,先分为上、下两干,再各分为数支并相互交织成丛,最后呈扇形分为5组分支,由腮腺上缘、前缘及下端穿出,支配面肌:

(1) 颞支常为2支,由腮腺上缘穿出,斜越颧弓后段浅面行向前上,支配额肌和眼轮匝肌上份,若该支损伤,同侧额纹消失。

(2) 颧支多为2~3支,由腮腺前缘穿出,支配颧肌、眼轮匝肌下部及提上唇肌。颧支与颞支共同管理眼睑闭和,对保护眼球起重要作用。

(3)颊支常为3~5支,由腮腺前缘穿出,分别位于腮腺导管上方和下方,水平

行向口角,支配颊肌和口裂周围诸肌。颊支损伤,可出现鼻唇沟变浅。

(4)下颌缘支常为1~3支,从腮腺下端穿出后,行于颈阔肌深面,沿下颌体下缘前行,越过面动、静脉的浅面,支配下唇诸肌及颏肌。临床颌下区手术时,可选用下颌骨下缘下1.5~2.0cm处与其平行的切口,以免损伤下颌缘支。

(5)颈支多为1~2支,由腮腺下端穿出,在下颌角附近至颈部,行于颈阔肌深面,并支配该肌。

4、此区的软组织,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颞筋膜、颞肌和颅骨外膜。

(1)皮肤:前部较薄,移动性较大,后部较厚。

(2)浅筋膜:含脂肪组织较少。其内的血管和神经可分为耳前和耳后两组:耳前组有颞浅动、静脉和耳颞神经,三者伴行出腮腺上缘,越颧弓到达颞区,分布于颞区和额顶区;耳后组有耳后动脉、静脉和枕小神经,主要分布于耳后和枕外侧部。

(3)颞筋膜:较致密,上方附着于上颞线,向下分为浅、深两层:浅层附着于颧弓上缘的外面,深层附着于颧弓上缘的内面。

(4)颞肌呈扇形,起自颞窝和颞筋膜深面,肌束经颧弓深面,止于下颌骨的冠突。经颞区开颅术切除部分颞骨鳞部后,颞肌和其深面的颞筋膜足以保护脑膜和脑组织。故此区常为开颅术采用的入颅部位。颞肌深部有颞深血管和神经上行进入该肌。

(5) 骨膜较薄,紧贴于颞骨表面。骨膜与颞肌之间含有大量的脂肪组织,称颞筋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向下经颧弓深面与颞下间隙相通,向前则与面部的颊脂体相连续。颞筋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内出血或炎症时,可向下蔓延至面部,形成面深部的血肿或脓肿。面部炎症如牙源性感染,也可蔓延到颞筋膜下疏松结缔组织中。

5、 垂体位于蝶鞍中央的垂体窝内,借漏斗穿鞍膈中央的隔孔与第三脑室底的灰结节相连。

垂体窝的前方为鞍结节,前外侧界为视神经管,后方为鞍背,两侧为海绵窦,顶为硬脑膜形成的鞍膈。鞍膈的前上方有视交叉和视神经,底隔一薄层骨壁与蝶窦相邻。

垂体前叶肿瘤可将鞍膈前部推向上方,压迫视交叉,出现视野缺损。垂体肿瘤向上突入第三脑室,可引起脑脊液循环障碍,导致颅内压增高;向下生长可使垂体窝的深度增加,甚至侵及蝶窦;向两侧扩展可压迫海绵窦,发生海绵窦淤血及脑神经受损的症状。在垂体肿瘤切除术中,要注意避免损伤视神经、视交叉、海绵窦和颈内动脉等。

更多相关推荐:
局部解剖实验报告_腹壁

福建中医学院级专业骨科局部解剖学腹壁实验报告姓名学号1234567891011234123452

局部解剖实验报告_颈

福建中医学院级专业骨科局部解剖学颈部实验报告姓名学号12345678911234567891021234567891011312345678123456789104

20xx级局部解剖学实验要求

局部解剖学实验要求长沙医学院形态学实验室修订实习一头面部一目的要点一熟悉头部重要的骨性标志枕外隆凸上项线乳突下颌角髁突颧弓眶上缘眉弓眶上孔眶下孔及颏孔二掌握额顶枕区层次及各层结构特点临床意义三掌握颅底颅中窝蝶鞍...

局部解剖实验报告_下肢

福建中医学院级专业骨科局部解剖学下肢实验报告姓名学号1234567891123456789101234567821234567893

局部解剖实验报告_脊柱区

福建中医学院级专业骨科局部解剖学脊柱区实验报告姓名学号1234561234567891

局部解剖实验报告_上肢

福建中医学院级专业骨科局部解剖学上肢实验报告姓名学号1234567812345611234567812345678921234561234567891031234567891011124123456789123...

局部解剖实验报告_胸壁

福建中医学院级专业骨科局部解剖学胸壁实验报告姓名学号1234567891123456123456神经7静脉8动脉2

局部解剖学实验指导参考答案

局部解剖学实验指导参考答案四名词解释1动脉导管三角位于主动脉弓的左前方前界为左膈神经后界为左迷走神经下界为左肺动脉三角内有动脉韧带左喉返神经的心浅丛该三角是手术寻找动脉导管的标志7动脉韧带连于主动脉弓下缘和左肺...

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

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局部解剖学RegionalAnatomy课程总学时36实验总学时32实验课性质非独立设课适用专业七年制各专业中医骨伤专业针灸推拿学专业承担实验室或教研室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

局部解剖学实验指导胸部参考答案

局部解剖学实验指导参考答案第一章胸部一选择题A型题15EAADD610DDAEB1115DDDCB1620DBEAC2125EECDC2630BDECE3135CACAD3640BCCAC4145CCDCE46...

《口腔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口腔医学专业内招生五年制)doc

口腔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0030103课程英文名称oralregionalanatomy课程性质独立设课课程类别必修课学时学分总学时36总学分1实验学时36实验学分1先修课程系统解剖学适用专业口腔医...

南华大学医学院《局部解剖学》课程实践教学大纲

局部解剖学课程实践教学大纲topographicanatomy课程编号1001010090401课程类别独立开设实验课程学时28总学时56实验学时28学分35适用对象临床医学妇幼急诊肿瘤放医修完本课程所规定的本...

局部解剖实验报告(18篇)